八零女配养娃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芽红豆
文珍珍的脸色有些苍白,听到廖君的话眼神都没有任何改变。
廖君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小心地在心里斟酌着语气。
“你不要想太多,咱们还有机会回去的。”廖君
《八零女配养娃记》第441章希望破灭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442章 执念太深
知青想要回城的执念到底有多深这点是不用再多说的,尤其是文珍珍这样从前习惯娇生惯养的。
可即使现在放松了回城的条件,想要回去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孟远其实心里大概是明白上面为什么定下这么苛刻的条件了,下乡知青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允许回城,但如果一下子都走了,那有很多本来在这些乡村由知青担任的各种职务就会全部空缺了,那样难免说不准会不会陷入一场混乱。
也正是为了这个才会有这样的条件。
“其实我觉得,就算现在暂时不能走,可回城毕竟是大趋势,顶多再多等个两三年大家应该是都有机会的。”孟远低声说道。
他就有这样的推测和预感。
廖君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不过珍珍她……真的是太想要走了,唉……”
孟远跟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周洪也是一样。”
不只是一个文珍珍。
其实像文珍珍和周洪这样的之前也只是勉力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着,因为没有选择。
就像是一个黑井洞一样,大家都待在最下面,即使一开始不习惯这样的黑暗,可是待久了也能忍受,毕竟没有光亮也看不到能出去的路。
不过如果这个时候如果上面露出一点天光,那真的很多人都等不及真正的“救援”,真的拼命都想要往光的地方走了。
这样的事情无可厚非。
可如果自己的攀爬失败了,那还是很大的打击。
孟远没办法阻止别人的攀爬,所以只能这样做一个旁观者。
“你说……是不是应该再去劝劝卫佑霖,我觉得文珍珍这样下去真的很不好……”廖君皱着眉头,神色间都是担忧。
可上次廖君和卫佑霖提过一次文珍珍的事情,偏偏卫佑霖是真的一点儿都不在乎这个远方表妹。
孟远道“别的不说,我倒是真的佩服卫佑霖,为了叶暖真的心甘情愿在这里生活,哪怕现在都……也没有想要离开。”
这样韧性和坚持是真的挺让人佩服的。
廖君“呵,毕竟他对叶暖是真的喜欢……”
只是叶暖从来都没有珍惜这一点,对卫佑霖一直不冷不热的,心甘情愿的享受着卫佑霖的付出却不给他任何回应。
廖君其实也根本没有资格替卫佑霖打抱不平,因为这是对方心甘情愿的。
有时候人大概就这样喜欢“求而不得”吧。
孟远给廖君也出不了什么主意,道“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多管了,这些事情的牵扯不清不楚的,你没必要去趟这个浑水。”
这话完全是孟远为了廖君着想,不然他也不会这样说。
廖君苦笑了一下。
文珍珍毕竟还是她在这里唯一而且是最好的朋友,她还是不想文珍珍在这种执念下再做出一些什么可怕的事儿……
可惜廖君想是这样想,其实她自己也知道有些事情根本不是她想做就能做成的。
卫佑霖那样劝不动的话,她只能尽量多看着点儿文珍珍。
可不能做出什么终身后悔的傻事。
第443章 重要的第一步
许东林对曹美秀那样的态度是肯定会让曹美秀非常不高兴,不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反正之后曹美秀没有再主动过来,这点倒是让杨月荷轻松了许多。
即使不怕曹美秀,可也懒得和这样的人虚与委蛇。
最关键的是,现在曹美秀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妈妈,这是什么”
石宝扒着地上两个到它膝盖高的布袋子,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里面的东西。
杨月荷笑着指了指说道:“这红色的叫红豆,绿色的叫绿豆,也是土地里面种出来的谷物,可以吃的。”
这是许东林找人帮忙弄过来的,没想到还不少。
石宝还是第一次见到红豆和绿豆,好奇地拿手在里面摸来摸去,圆滚滚的小豆子实在是很好玩。
等石宝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之后,杨月荷才将这些拿去了厨房。
“妈妈要研究一下点心,等做出来给石宝吃!”杨月荷笑着揉揉儿子的头说道。
石宝眼神亮了一下:“吃,石宝要吃”
杨月荷笑着点头:“那吃饱就要乖乖听话啊。”
杨月荷原本是想要研究一下红豆糕之类的,但是之后发现有些材料还是比较难找,比如糯米粉什么的,红豆绿豆本来就很稀罕了,要是再加上一样糯米粉那这个生意就真的是很难做了。
最后决定做成馅饼和馅馒头。
虽然这两样东西在镇上可能也有其他人在卖,不过如果能够在味道上胜过别人,那也不是没有竞争力的。
杨月荷对自己的厨艺还是有信心的!
红豆和绿豆分别蒸熟,加入糖捣碎成泥。
为了能够口感更好,没有将全部都捣碎,保留了一些看上去完整的颗粒,这样吃起来会感觉更加真实。
面粉比较金贵,杨月荷就在面粉适当加入了一些玉米面,虽然口感上会没有那么细腻,不过反而也会多出一种嚼劲儿,算是另外一种感觉吧。
馅饼相对来说是最容易的,不像馒头还需要控制发面的膨胀程度。
后者来说杨月荷还真的是调整了好几次面粉和玉米粉的份量才找出适当的比例,毕竟玉米面相比普通面粉来说还是不太一样的。
馅饼就比较轻松了。
“来,石宝先来尝尝这个,”杨月荷将一个刚煎好馅饼拿出来放到碗里,“不过现在还有点烫,吹一吹不烫手了再拿着吃!”
石宝乖乖的点头,坐在桌子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馅饼。
杨月荷还在忙活,虽然这次做的主要是为了试味道,不过既然做了也不能只做一点点,多的可以给杨家送一点过去,还有姜大夫家和万家。
对于自己家有过帮助的人怎么能忘记呢。
馅饼已经晾好了,石宝正捧在手里咬着吃。
咬上一口,立刻露出了里面暗色的红豆馅儿。
“怎么样,好吃吗”
杨月荷心里还是比较紧张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的手艺虽然不错,可这里的材料本来就缺少,炊具也和她从前惯用的不一样。
这味道还是很需要其他人的评价,毕竟是要做生意的第一步。
第444章 好吃真好吃
“好吃!”
石宝嚼着馅饼,腮帮子鼓鼓的好像是一只小松鼠,眼神也是亮晶晶的。
“真的好吃吗不是因为是妈妈做的所以才这么说吗”杨月荷笑着问道。
石宝连忙摇了摇头脑袋:“好吃,好吃唔”
嘴里嚼着东西一时间还有些口齿不清,不过还是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杨月荷笑着捏捏石宝的耳朵。
“喜欢吃就好”
虽然石宝应该会带一些“滤镜”,不过看这样子应该也还不错。
杨月荷做这些东西主要的受众还是小孩子,毕竟大人对这种馅饼,尤其是甜的,很多事情其实还是不大感冒的。
所以小孩子的感觉比较重要。
“妈妈要出去一下,石宝是跟着妈妈一起,还是在家里自己玩儿”杨月荷笑着问道。
东西已经做好了,想要知道味道到底怎么样,那肯定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尝一尝。
石宝连忙点头:“和妈妈一起!”
现在石宝早就习惯了当杨月荷“腿部挂件”,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想要跟着。
杨月荷将馅饼还有馅馒头都放到篮子里面,之后带着石宝出门,首先去万家。
“怎么这会儿过来了,不忙着做饭”
万桂兰知道杨月荷晚上都要做饭的,所以现在快到做饭时间了过来还真是有些惊讶。
杨月荷直截了当道:“我做了一些馅饼什么的想着拿过来给嫂子你们尝尝看!”
万家有三个孩子,囊括了好几个年龄段,让他们尝一尝的话杨月荷觉得应该能得到更多经验。
万桂兰之前就听杨月荷说了想要做生意的事情,不过她觉得可能还是开玩笑最多,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这会儿竟然连成品都做出来了!
万桂兰连忙冲着屋里喊了一声。
三个孩子这才从屋里出来。
“你们荷姨给你们拿了好吃的,快过来尝尝吧!”万桂兰笑着说道。
万家三个孩子都是非常有规矩的,看到好吃的东西虽然都很期待的样子,不过还是秉持着等待分配的原则。
万铁河这个大哥就肩负了这样的责任,先递给最小的万铁柱一个馅饼,然后是万铁牛,最后才是自己。
杨月荷看在眼里都忍不住感叹。
万家对孩子的教育是真的非常好啊。
杨月荷等待着三个孩子的评价,这才是对她最重要的。
很快杨月荷的心就可以放到肚子里去了。
万铁河:“好吃,谢谢荷姨。”
万铁牛:“真的很好吃啊!”
万铁柱“好吃好吃,很甜,可不可以再吃一块啊!”
三个孩子都飞出了同样正面的评价。
“真的好吃吗”杨月荷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这回三个孩子一起默契地点头表示了对杨月荷厨艺的肯定。
“我也觉得味道真的不错啊,我之前买过红豆的点心没有你做的好吃,”万桂兰也说道,“你这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有什么秘方”
万桂兰也尝了是真的觉得味道很好,一点都不油腻,里面是红豆馅儿,味道香甜又细腻。
这个香甜的红豆馅饼是真的绝了啊!
第445章 准能成
杨月荷听到万家三个孩子还有万桂兰的评价心里总算是有底了,石宝的评价肯定还是带了滤镜的,现在得到其他人的评价才算心安。
万桂兰问馅饼的做饭杨月荷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简单地说了做这个的步骤。
“听上去倒是不难,不过这种东西,份量的掌握才是最不容易的。”万桂兰笑着说道,“真是没想到啊,月荷你这手艺可真是太好了!”
之前是真的没有人能想到,原来一直不怎么下厨的杨月荷其实竟然是个高手。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你这个要是拿去镇上卖肯定没得说,”万桂兰道,“我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馅饼,绝对能卖得动!”
吃的东西最重要的肯定是味道了,万桂兰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如果吃到这么好吃的馅饼肯定是会买的。
“那就借嫂子的吉言了!”杨月荷说道。
“这可不是随便夸的,”万桂兰说道,“你要去卖这个准能成。不过怎么着,你明儿就去吗”
杨月荷笑道:“怎么可能这么快,还没有准备其他的东西呢,今天做这个先试试味道,怕做的不好吃。”
“已经够好吃了!”万桂兰说道,“正好我这几天也要去镇上送酒,要不然我们就一块儿去,正好也搭个伴儿!”
万母酿酒的手艺是一绝,平时除了卖给莲花屯儿的人,也和镇上的一些饭店有些生意往来,这些都是万保华和万桂兰夫妻俩负责去弄的。
杨月荷倒还真的是才知道原来万家还经常需要去镇上送酒,忙问了一下他们去的办法。
“一般都是铁河他爸套个牛车,正好拉一车酒,”万桂兰道,“你要去咱们正好一起,能坐得下。”
杨月荷点了点头,如果能凑一下车那肯定是挺好的。
“不过,”万桂兰犹豫了一下道,“你要是偶尔去镇上卖这些还行,要是想经常去,我看想办法弄一辆自行车才好,不然牛车还是太颠腾了!”
其实从莲花屯儿到镇上也不算有多远,牛车要走个三四十分钟主要还是路不太好走,如果是骑自行车的话其实就更方便了,有一些小路反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骑自行车去镇上差不多也就半个钟头,这样来回才一个小时而已,而且还比牛车舒服。
杨月荷听到这话无奈地笑了笑。
她当然也觉得有辆自行车更方便了,这样去镇上方便,买些什么东西也容易,可是即使不知道别的,也知道这个年代自行车可不是家家都能有的,钱倒是小事儿,关键是弄不到票。
万桂兰看杨月荷的表情也能猜出其中的意思,想了想道:“那个刘家他们现在不是在镇上吗,刘满可是镇长助理,看看有没有法子能弄到,大不了就多付一点儿钱,你要是想做生意那有个自行车还是方便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