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湖涂
“知道救济粮为啥能来咱们队里吗,那么多队里,轮得到咱们吗,多亏了我和我们家青苗儿说好话啊。一直说咱们队里的好,又哭咱们队里情况困难。我们青苗儿还说你们觉悟高,神头好。领导听着可高兴了,这才来咱们队里看咱们的。”
“爱国妈,你真有能耐啊,敢和县长说话,我刚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是啊,看着就特害怕,爱国妈,你和青禾可真是给咱们长脸了。”
“多亏了你们去公社啊,要不然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吃上救济粮呢。”
“……”
另外一边,顾副县长已经到处看了看,远远的看着,就知道都已经到了极限了。
然而神头都还好,证明队长能力高啊。
所以夸奖了一下郭长胜。
郭长胜挺心虚的,然而不能说实话。这要不是因为老祖宗的粮食,这队里还有啥盼头哟。
“对了,刚刚我看那些老乡对那个小姑娘挺和气的,是怎么回事?”
“哦,你说青禾啊,”说起苏青禾,郭长胜就高兴,这次县长来这边,可又是和她们一起过来的呢。“她人好啊……”想不出咋夸奖的,于是胡扯,“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思想觉悟高,对人特别好。咱队里老老少少没一个不喜欢她的。”
“这挺稀奇的,我看她是你们队里状况比较好的。”
“这是正常的。她家有三个哥呢,都护着她。她吃的也好一些,不过哥嫂都乐意,她也对哥嫂挺好的。他们家特别和睦,老的疼小的,小的孝顺老的,在咱们队里就从来没闹过。”关键是小的不敢闹。
顾副县长再一次想起了自己小儿子了,他觉得对方比自家小儿子好太多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性子好,让所有人都喜欢,说明是个品行好,懂得感恩的好孩子。不像自家那个小畜生,除了吃就是睡,什么也不管!
他觉得,似乎自己儿媳妇她们说的也挺有道理的,找个农村家庭的姑娘,性子好,而且懂得感恩。没准能够让自己臭小子有良心一些。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
边疆兵团里面,顾长安正在进行大比。他信心满满的,这阵子可一直没日没夜的练习呢。
哈哈哈,只要他成为了优秀新兵,就能够进入好的连队了。
到时候每天吃大白米饭,吃肉,还能吃白面馒头……
嗯,等他去了连队之后,他就再也不要训练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谢谢支持。
☆、第37章
新兵大比的项目主要是体能、战术、投弹、射击……
这些对于新兵来说还是个很难的事儿。按着道理,不该这么早进行大比,可有些特殊原因。
边境某些地方有些邻居不是很老实,这种在和平之后,能见血的机会就不多了。所以准备着挑选一些优秀的新兵去连队里面加强训练。早日获得上战场的机会。至于剩下的新兵还继续再训练一阵子。
当然,这事儿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毕竟是军事机密。所以只能提前大比了,反正也没提前几天。
来参加大比的领导挺多,拿着望远镜就在台上看着这边。
“都挺神的。就是营养跟不上去,新兵连的伙食还是不行啊。跟不上训练。”
“这已经是没办法的事情了。现在部队粮食供应还算充足,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训练。要说营养跟上去就不行了。毕竟又没有任务。现在很多老乡连填饱肚子都困难呢。”
大伙都挺无奈的,部队训练体力消耗是很大的,但是也只能这个条件了。好的东西都要让那些上前线的兵吃。不吃好一点,怎么熬过在野外御敌的艰苦环境呢。
这边的新兵们看着那些领导们都拿着望远镜,胆子大的兴奋的嗷嗷叫,胆子小的都紧张不已。
李晓辉又兴奋又紧张,看着旁边顾长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 分卷阅读68
安淡定自若,觉得顾长安这是破罐子破摔了,知道他自己没希望呢,所以一点也不怕那些领导观察。
“我说顾老三,你好歹也给你爹争气啊,不说混个优秀,你别搞个不及格啊。”
顾长安正在做着美梦呢,听到李晓辉的话特别不高兴。什么叫不混个优秀,他就是奔着优秀去的!
不过这和他爸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爸说过了,他两个哥优秀,就指望着他哥,不指望他争气,只要别让家里养,给家里拖后腿就行了。
现在他靠着自己吃上肉和大白面,再也不用靠着家里了。老头子该偷笑了。
“走着瞧。”他对着李晓辉哼了一声。
李晓辉:“……”顾老三没救了。
射击项目开始,大多数人都有些手抖。其实也没指望他们打靶子打的有多好。主要是看看这阵子的训练而已。毕竟这个比较考验眼力和臂力,短期训练是出不来结果的。而且这些新兵大多数营养不良,问题还是很多的。就算是千挑万选的也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
顾长安从小营养好,加上睡眠好,眼睛一点问题都没有,一百米的距离看的清清楚楚的。至于力气,之前是没有的,这阵子训练了之后,他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想到自己的训练历程,差点儿又心酸了。算了,好好比赛,只要通过了,到了好的连队就能过好日子了。看看那些老兵平时多舒服啊,没事儿的时候就过来欺负他们新兵。人家要是不舒服,能有那个闲工夫?关键是老兵还能经常放假。放假了就能睡懒觉。
此时前方的靶子对于顾长安来说,就是幸福的终点。
哨子声一起,准备,射击……嘣的一声……一连几声枪响,之后才结束。
好了,退场去下一个项目,至于成绩是暂时不用知道的。顾长安不用看就知道自己的成绩,他刚都看清楚了前面几枪都是八环,就只有最后一枪是九环……太气人了!
然而等顾长安走后,领导们过来看成绩。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亮眼的成绩。
“新兵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样的成绩了?”有个高层领导惊讶道。
新兵连连长立马打报告,“报告首长,这位新兵学习能力很强,身体素质过硬,非常勤奋。我经常发现他每天休息时间训练。没子弹的时候他就用弹弓代替,练习眼力。”
“原来是个好苗子啊。哈哈哈。我说呢,现在新兵都爱脱靶子,顶多能打三四环就不错了,他这每枪都没浪啊。不错不错,看看他其他训练的成绩,要是都合格,就去尖刀营的尖兵连,那可都是百战老兵啊。”
新兵连连长虽然有些失落不能留下顾长安,不过心里也为他高兴。这可是好事啊,当兵的谁不想去最好的连队。尖兵连的领导好多都是战场上走出来的,里面的兵也打过老美,时不时的还和边境摩擦的时候来一下子,都见过不少血。顾长安去了这样的连队,以后机会多,有前途啊。
后面体能训练,对于顾长安来说就更容易了。不就是跑吗,他已经知道怎么跑又省力又轻松了。嗯,只要跑这么一次就好啦。
李晓辉对于他这样已经见怪不怪了。每次训练,顾长安担心吃不上饭,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没想到这次顾长安跑着跑着,还跑前面去了,然后一路势如破竹……
李晓辉惊呆了。
连长看着顾长安后面的考核成绩,心里很是欣慰。自己带出了个好兵啊。
……
顾副县长并没有在黄河生产队待多长时间就离开了。他还得去别的地方。
郭长胜亲自带着几个社员一起送他。
等顾副县长他们走了,有人问道,“队长,啥时候救济粮下来啊,是不是真的马上就要下来了?”
郭长胜笑道,“是啊,真的要下来了。之前没确信啥时候,我一直不敢说呢。”主要是担心后面变卦,让大伙受不了打击。
大家一听真的要发救济粮了,兴奋的露出一口牙。
“真的要发救济粮了,爱国他娘没说谎呢。”
“大根媳妇说啦,她和青禾跟着人家县长说好话呢,人家县长咋会不给咱们粮食吃呢。”
“是啊,爱国妈和青禾可真有本事,和县长说话都不结巴。”
“你以为都像你呢……”
郭长胜一脸懵逼,这救济粮的事儿,和高秀兰他们有啥关系?
甭管有没有关系,两天后,救济粮真的下来了。
郭长胜带着队里的壮劳力去公社里面一担担的挑回来的。就是一些还能动的女同志,都背着背篓去帮着往队里仓库背粮食。
老老少少们站在路口看着粮食一袋袋的进来队里的粮仓,看着年轻人们将活命的粮食带回来,孩子们一个个的眼巴巴的看着,老人眼里更是带着泪水。
高秀兰可没这个劲儿去红眼睛,一早就领着孙子孙女们准备好装粮食的袋子,大丫和大宝一人拎着一个,她自己拎着三个,然后二丫和三丫一起拎着一个。
就去粮仓附近等着。
苏青禾也跟着一起去了。她没拿袋子。高秀兰压根就不让她动手。觉得装粮食是脏活,容易弄脏了手脸,自家闺女可是大姑娘了,自然不能让她去干了。臭小子和丫头片子干这就没没事儿了。
孩子们也乐意干这个。去装粮食的时候,还能偷偷的往嘴里塞一点儿。
生的?脏的?不,这个不存在,只要能放嘴里吃的,都是好东西。
大丫道,“姑你歇着。我力气大着呢。”
二丫笑嘻嘻道,“姑,装粮食好玩。”
三丫挺直腰板道,“姑,我们孝顺你。”
就是平时最喜欢去玩的大宝,这次也是积极的跟着高秀兰屁股后面,回头和苏青禾道,“姑有病,别干活了,咱们干就成了。”
苏青禾还没来得及被三个丫头感动呢,就被大宝给气坏了。
这臭小子!
救济粮也是按着劳四人六分。老高家老老少少的一共十二口人,分的粮食可不少。而且还有五个劳动力,这其中有三个壮劳力。
看着老苏家那大袋大袋的装粮食,其他人家羡慕坏了。
然而并没有眼红。毕竟之前青禾那丫头帮着找到了老祖宗的救命粮呢,大伙靠着那救命粮才能活下来的,如今救济粮也是她们找来了县长,这才下来的。
这是多么大的能耐啊。
装好了粮食,高秀兰自己背着半袋子,然后指挥着三个儿子往家里搬。脸上乐开了一朵花一样的。
装粮食的大瓮是早就拾出来的,原先的粮食都被装到了小瓮里面。这样能防止粮食受潮,也能防止耗子吃……哦,这年头也没耗子了。然而还是要谨慎的。
粮食可是宝贝疙瘩,一口都不能糟蹋掉的。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 分卷阅读69
这次救济粮有稻子麦子和高粱米,还有玉米。稻子麦子也不多。家里十二个人也就分六十斤。其他的都是粗粮。然而高秀兰已经很知足了,给闺女吃还是够的。
孩子们都眼巴巴的看着奶奶的房间。等着高秀兰从里面出来了,又都看着她。大人们也看着她。但是没人敢说话。
三丫还小,不知道奶奶的厉害,只知道姑说了,奶疼她们。于是问道,“奶,今天能吃饱吗?”
高秀兰听到这话就拉长个脸,“啥叫能吃饱,我啥时候没给你们一口吃的了?”
“……”是有吃的,可吃不饱……
苏青禾从屋里出来,听到这话,就道,“妈,今天我听到外面的人说,都准备吃一顿干饭呢。说是这么久都没吃饱过,肚子里没东西撑不住,吃顿饱饭好干活。这不马上就粮食了吗?别人家都吃干饭了,要是知道咱们家舍不得吃,会不会笑咱们?”
“谁敢笑咱们。咱们家又不穷!”高秀兰哼了一声,“吃,今天吃干饭。再整个鸡蛋羹,”
“奶,你真好!”大宝乐呵的跳了起来。其孩子也笑着跳脚。
苏爱国他们看到孩子们这么高兴,心里也特别感激老娘,妈真是好啊。
“乐啥乐,干活去,吃干饭不用干活呢?一个个的还喘上了。”高秀兰就见不得大家站着不干活,没事儿也要整出一些事情来的。
中午终于吃了久违的一顿饱饭,吃的全家人幸福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坐在桌子上不想动了。
太舒服了,太幸福了。原来吃饱肚子,是这么舒坦啊。以前竟然都不珍惜,太可耻了!
苏青禾看着大伙这样,也很高兴,准备着明天再弄点儿肉和鱼出来。现在秋累着呢,该给家里人吃点儿好的。反正现在家家户户分了粮食了,家里人长的好点儿也不稀奇了。
高秀兰可看不惯,吃饱肚子就懒了,以为是猪呢,有那福气吗?!
直接一拍桌子,“干活干活,不想吃饭了?!”
儿子媳妇们赶紧儿一溜烟站起来。慌慌忙忙的去上工,孩子们也忙着拾碗筷啥的。
高秀兰这才缓和了一些。
“秀兰,秀兰,姐来看你啦。”
外面传来高秀红的声音。
听到这声音,高秀兰就牙酸。哎哟,这又是来干啥呢!幸好自家吃完饭了,要不然这还得在自己吃白饭呢。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谢谢支持。
☆、第38章
高秀兰不情不愿的到了外面,就看着她大姐高秀红背着背篓进院里了,还笑的一脸的褶子。
“秀兰,姐来看你啦。吃饭没?”高秀红边放背篓边问道。
“吃啦吃啦,刚吃完了,吃的干干净净的。”高秀兰立马道。
高秀红笑道,“我们家也吃啦,一分了粮食就回家煮着吃啦,吃完了我就过来啦。”
苏青禾去给她大姨倒水喝。高秀红接过来,高兴道,“青苗儿就是懂事。”
“我闺女当然懂事,别人家都比不上的。”
高秀兰道。心里特别不乐意看着自己闺女伺候别人,眼睛疼。
高秀红早就习惯了高秀兰不会说话的死德性了。以前觉得听讨人厌的,听一次就膈应。现在觉得也不是啥大事儿了,谁没点儿坏毛病呢。以前她对秀兰也不好呢,盯着秀兰干活。
“秀兰啊,姐这次是来还粮食的,这不,家里分了救济粮,想着你们家人多,就先还回来了。家里没糠,就还了十斤高粱。另外三斤玉米面。”
听到这话,高秀兰整个人一个激灵,腿脚利索的跑过来看高秀红的背篓。哟,还真是高粱啊。这可真是……赚大发了!
高秀兰看着她姐,一脸的激动。十斤糠换了十斤高粱,她咋不知道能有这么好的事儿呢,还是她们家青苗儿聪明。
苏青禾诧异道,“大姨啊,你这样咋行呢,高粱比糠好呢。”
高秀红道,“你大姨父说啦,这不一样,那是救命粮。咋能真的还十斤糠回来呢。”
高秀兰笑道,“就是,我大姐夫这没得说的,实诚。这样的人不吃亏,大姐啊你有眼光啊,会找人,你有福气。”反正谁让她占便宜,谁就是好人。
“那可不,你大姐夫人是挺好的。”高秀红听着人夸自己男人,高兴道。她知道,几个姐妹里面就她男人最老实巴交的,和女婿一个样儿,也没啥用。被娘家和姐妹们瞧不起。现在听三妹一夸,心里就舒坦了。
苏青禾觉得这个美丽的误会就让它一直延续下去吧。
“大姨,家里的情况咋样啦?”
“都还行,分了粮食能顶一阵子,我们省着点儿吃,总能熬到过年之前的。咱过年之前还得分队里的粮食呢,今年能过去了。哎,这次咱们有经验了,以后每天能少吃一口就少吃一口,慢慢儿的吃,总要把荒年熬过去了。”
高秀兰道,“就是,少吃一口又饿不死。”反正别来吃她们老苏家的粮食就成了。
让高秀红外面坐着喝水,高秀兰就将粮食拎进去放着。苏青禾就陪着高秀兰一起进屋里。
“妈,大姨这次可真是对咱们家大方了,这十斤高粱科比糠要值钱啊。”
“那可不,青苗儿啊,你可真是聪明,借救命粮出去,还回来的时候就得加倍还。”
高秀兰乐滋滋的将这十斤高粱倒进了自家的高粱袋子里面。
苏青禾道,“可要是下一次人家借了,不来还咋办?”
“谁敢啊?”高秀兰板着脸。
“妈,我是这么想的,给个鸡蛋大姨带回去,让她尝尝甜头,回头就知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还了东西还能有甜头。下次咱再借糠出去!”有来有往是亲戚。
高秀兰看了看自家那十斤高粱,琢磨了一下,也就咬牙,挑了个最小的鸡蛋。
青苗儿说的话就没错的。瞧瞧这不赚了吗,回头她还要赚更大的。
两母女出来的时候,高秀兰就塞了哥鸡蛋到高秀红手里,“拿回去给你家秋果那两个娃冲蛋花汤喝。”似乎觉得不得劲,随口就道,“两个外人的种,多有福气啊。”
高秀红刚被手里的鸡蛋感动的热泪盈眶,又被高秀兰这话给膈应的愣住了。
苏青禾连忙笑道,“大姨,我妈意思是,你两个外孙吃了这个,我表姐夫得感激你对他孩子好。”
“是这意思啊。”高秀红想起自己妹子不会说话的德行,也就释然了。老三就是这个死样子,好话也能说的让人不中听。
“秀兰啊,你对姐没的说的。姐以后日子过的好了,一定对你好。”
“呵呵,指望不上。”
高秀红:“……”
苏青禾道,“我妈是说,大姨自己吃好喝好就行,她不指望,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 分卷阅读70
她有我哥嫂呢。”
高秀红点点头,又看着高秀兰叹气,“老三啊,和别人说话可别这么说啊,不好。”
说着背着背篓就准备回去了,“我要回去干活啦,你们忙着吧。”
苏青禾送她出门。回头就看着高秀兰在那儿不高兴的皱眉,“她刚那话啥意思来着?我这么说话咋不好了?咸吃萝卜淡操心。”
“……”
高秀红离开之后,又去了一趟高秀菊家里。高秀菊知道她姐来了,还特意从地里赶回来看她。
“姐咋来啦?”
“还粮食呢,前面找秀兰借的粮食,你姐夫惦记着,就让我过来还了。”
高秀菊还不知道这回事儿呢,上次她姐借粮食之后就没信儿了,她还以为没借着呢。没想到老三还真的借粮食啦。
“大姐,秀兰还有这个心儿?”
高秀红不高兴,“咋说话的,秀兰人好着呢。我去了二话没说就给我拿了粮食啦。要不是靠着秀兰,秋果那娃都活不下来呢,我们也要饿坏了。”说着就抹眼泪,又把兜里包着好好的鸡蛋给高秀菊看,“还给我一个鸡蛋呢,秀菊啊,以后可要对老三好。她就是嘴笨不会说话,心还是好的。”
“……”高秀菊懵逼了,高秀兰还不会说话?她从小那张嘴就没人比得过的,这么多年吵架,她就没赢过高秀兰!瞧她把大哥和妈哄的多好呢。咋可能不会说话呢?!
高秀红说了一会儿话,就和高秀菊告别了。她也就是过来看看,顺便让高秀菊以后和高秀兰好好相处。老四秀铃嫁的远,走动也不容易,平时就她们三姐妹走动的多。
看着高秀红背着背篓走了,高秀菊脑袋里面还在晕晕乎乎的,这嘛情况啊?
“青苗儿啊,赶明儿再去一趟公社找你大舅。”
分了粮食不愁吃的了,高秀兰立马就想起自己闺女的婚事了。
苏青禾正在练习针脚,准备给高秀兰做衣服呢,听到这话,顿时郁闷了……“妈,不是才去过吗?”
“那次不是为了救济粮的事儿,咱们没能说完吗。这次再去一次。要是不成,我就去找你姥姥要东西。”
苏青禾差点扎到自己的手。
“妈,等两天吧,外面热,过阵子凉快了再说。”
“行吧,那就过两天。”高秀兰打定了主意,要是没消息,就一定把东西要回来。然后让她妈去和她哥继续说去。
镇上公社供销社里,高福生正在和大食堂刘师傅偷偷摸摸说话呢。
刘师傅给了一张纸给高福生,上面都是一些县里适婚年轻人的信息,啥子姓名啊,家里多少人啊,干啥的啊,包括本身在哪儿上班,工资多少。以及房子多大。都写的清清楚楚的。
高福生给刘师傅拿了二两白糖和二两肥猪肉。
刘师傅给乐的牙不见眼的,又好奇道,“我说老高啊,你这是有几个外甥女啊,找这么多人,用得完吗?“
高福生道,“我四个妹子,你说我几个外甥女?”
“那是需要挺多的。不够我再给你打听。这些人都说了,只要娘家愿意给粮食养闺女,就乐意娶农村姑娘。也不怪人家要求高。毕竟咱农村人去了城里吃不上供应粮呢。”
高福生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觉得这个完全没问题。反正青苗儿在家里也有吃的,大不了到时候让她哥给送到城里去不就成了?
看着纸上的信息,高福生心里还是挺满意的。一下子网了这么多鱼,也好和自己三妹交差了。唯一可惜的就是郝书记那边没消息啊。不过没关系,先挑着再说。
……
县城老顾家最近也挺忙的,到处打听年轻闺女的信息。
顾大嫂专门拿出小本子做记录,顾二嫂搜集信息,她就负责整理。
有农村姑娘的,也有城里姑娘的,她故意将农村姑娘的信息都放在前面。
不过她自己看了一圈,没咋看上。城里的倒是有供应粮,但是基本上没工作。就那点儿粮食也不够吃的。总不至于光吃饭不吃菜吧,以后吃穿还不得家里供着。至于有工作的,基本上家里特别穷,要供着一家子老老小小……至于好人家的,基本上不可能。没法子,老顾家认识的那些条件好些的人家,闺女各个都贵,人家最差也要找有正式单位的。长的还要神的。就她们老三那个名声,人家一听就直接摇头了。在家里吃老头老娘哥嫂的,然后被赶出家门的,能有多出息啊。
1...2021222324...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