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始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姒荒
“以至于现在的东胡,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失去了天方部落作为屏障,东胡单于庭与圣山,将会直接暴露在大秦帝国兵锋之下,无奈之下,本单于才会亲自上圣山。”
“大秦帝国之中高手很多”
焉知邪很久没有下圣山,对于中原大地之上的传闻,只是耳闻,并未亲眼目睹,这个时候,对于大秦帝国强大与否,依旧有些疑惑。
“嗯!”
点了点头,百步轻原,道“中愿人皇嬴政,不仅能够修炼,而且还是绝世高手,以一人之力盖压一国,将所谓的诸子百家全部荡平,整个大秦帝国全部都掌控在嬴政一人手中!”
第279章 传诏王贲:大军止于龙城之外!
小院之中,树叶飘落。
北风习习,有些冷冽,焉知邪神色自若,浑浊的眸子深处,有着流星闪过,一丝丝算计不断生成。
他在算计圣教的实力,以及从百步轻原口中大秦帝国的实力,他要清楚这一战,有多少可行性。
毕竟能够让百步轻原登门,足以证明对方之强大,焉知邪虽然坐守圣教,但也不是井底之蛙,连对于这个天下的敬畏都没有。
焉知邪曾走过中原,他心里清楚,诸子百家之中多天骄,但是这样,都被人皇镇压,由此可见,这一世的人皇,有多么惊艳绝世。
心中念头闪烁,良久焉知邪眸光一闪“单于下山等候,大战之日,本教主自会带领教中强者支援。”
闻言,百步轻原点了点头,知道这一刻,得到老人此话,他才在心里松了一口气,道。
“如此有劳教主了!”
然后,百步轻原便走下了这一让他得到希望,又感受到了无尽屈辱的大鲜卑山,这一刻,他同样带着希望与疯狂。
在这一刻,百步轻原心中竟没有想过酣畅淋漓的大胜,而是圣教与大秦帝国两败俱伤。
他要在驱虎的同时也将恶狼吞噬!
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在百步轻原的心头浮现,几乎在第一时间,他便有了决定。
……
这一刻,东胡各大部落纷纷征集青壮,不断的聚拢有生力量,一股浩荡的大势悄然形成。
只需要百步轻原一声令下,这一场战争将会在苍茫草原之上如雷霆一般爆发。
……
“陛下,黑冰台传来消息,东胡单于百步轻原亲上大鲜卑山,各大部落纷纷召集青壮,不断的汇合。”
血主将源源不断汇聚而来的消息一一核实,然后向嬴政禀报,道。
“百步轻原的举动在朕的预料之中,大鲜卑山虽然强势,但对于穷途末路的百步轻原,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嬴政目光肃然,望着已经经过三日休整,疲惫一扫而空,气势如虹的大秦锐士,语气幽幽,道。
“东胡各大部落聚集,这不仅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还是一件好事。”
“各大部落青壮聚集,这意味着只需要谋划得当,我大秦帝国一战便能够彻底瓦解整个东胡。”
“一旦这一战大胜,到时候只需要派遣几支兵马,就可以扫平各大部落,免得我军还需要追亡逐北。”
……
“陛下,这大鲜卑山之上有一圣教,只怕是实力不简单,而且黑冰台并没有他们的具体信息……”
血主眼底深处掠过一抹不自然“只不过,按照东胡单于亲自登门拜访,然后各大部落青壮尽出,只怕是……”
血主没有说完的话,嬴政自然清楚是什么,只不过,他对于所谓的圣教并不在意,若是以九天阁以及自己,都不能灭了这个所谓的圣教,只能说大秦太弱了。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沉默了一会儿,对着血主,道“既然圣教敢趟这一次的浑水,朕便一剑斩杀便是。”
“血主,黑冰台有王贲的消息么”
对于王贲的那一路大军,嬴政心中还是有些担忧,毕竟相比于蒙恬,王贲面对强大的匈奴,更是只带了十万大秦锐士。
只不过在当时,嬴政担心蒙恬,生怕蒙恬率领的这一路大军出事,才会匆匆北上汇合,而忽略了王贲。
如今蒙恬在天方部落一战大获全胜,已经没有了意外,在瞬间,嬴政便想起了王贲依旧在孤军在外。
闻言,血主连忙,道“禀陛下,根据黑冰台的消息,王贲将军此刻正在龙城之外,与狼主对持。”
“王贲将军率领十万大秦锐士,狂杀三千里,纵横无敌,连屠十八个小型部落,以至于匈奴大地之上血流成河。”
“其后进攻浑邪王、休屠王两部。在强大的攻势中,俘虏匈奴八王,单于阏氏、王子一百五十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三百人。”
“如今,我军占据着优势!”
“只要王贲将军一声令下,必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攻破龙城,只不过,王贲将军在龙城之外安营扎寨,一副长久僵持的状态,仿佛从未想过进攻——!”
……
听到血主之言,嬴政也是微微一愣,他不得不承认大秦帝国之中猛将如云,王贲之犀利,远超他的想象。
特别是王贲,这是一员追亡逐北的大将。
而且此人粗中有细,虽然比不上其父王翦将才绝艳,但是也不逊色任何人,就算是蒙恬,也只能与之比肩,平分秋色。
也许整个大秦帝国能够压王贲与蒙恬一头的只有武城候王翦,以及正在复苏的武安君白起,或许还有正在不断成长,大成之后的项羽。
嬴政特别看好项羽,这是一个兵家与武道双绝的奇才,而且还是兵家一派的扛鼎人物,有天赋异禀,乃绝世霸王。
光是凭借这一点,项羽未来的成就就不会太低。
心中念头闪烁,这一刻嬴政对着血主,道“继续关注王贲的消息,随时传达与朕,同时下令王贲,止步于龙城之外,不管情况如何都不能踏足龙城——!”
“陛下,这是”
这一刻,血主也是微微一愣,他可是清楚,嬴政很是会插手战争之中的指挥,特别是这种隔着遥远距离的遥控指挥。
毕竟大秦帝国之大将,都是经历过灭国战争的无双武将,在用兵之术上,强绝一时,堪称天下第一。
“龙城乃狼主所在,而且长生天的位置便是处于龙城,文昌阁实力虽强大,但是以一己之力,面对长生天与天狼神殿,再加上有狼主在一旁牵制,就算是王贲想要帮忙都不行!”
“极有可能,狼主固守龙城便是一个大局,他想要一口吞文昌阁以及王贲这支大军。在三军会合之前,按兵不动最好——!”
“诺。”
点头答应一声,血主转身离开了,他心里清楚,现在的人皇,修为高深,心存无敌之念,根本不惧对方多少人。
这样的人皇,让血主心中的敬畏越发深厚,他将一道消息隐藏在心底深处,并未直言而出。
还是等战争结束,再告诉人皇,让其决定——!
第280章 这便是大秦,这便是老秦人!
三军整装待发。
二十万大军,站在苍茫大地之上,看着堆积如山的尸首,每一个士卒的眼中都带着冰冷与愤怒。
三日休整已经结束,正是北上之时。
“陛下,受伤士卒,以及伤势不足以参战的士卒以及战死士卒,已经全部向着九原方向运转”
蒙恬神色凝重,眼底深处有一丝的愧疚。
这一战,他心中郁闷得到了释放,但是这一战,减员十万大军。
除了战死的,还有重伤的大军,但是这也意味着他们终生都不能再踏上战场,已经算是一个废人。
而且一切,有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自己。
这个时候的蒙恬,心中愧疚不减,反而是有些更为严重。
虽然老秦人不会埋怨他,但是蒙恬心里依旧是过不了这个坎儿,不管是他灭国无数,还是攻城拔寨无数,都改变不了四十万的大秦锐士在他手底下死去。
这对于一个统帅而言,将会是一辈子最大的耻辱,这是不管多少场胜利,都无法洗刷的。
“嗯!”
点了点头,察觉到蒙恬的情绪变化,嬴政瞥了一眼,道“放心,他们的未来,朕已经妥善安排,大秦帝国不会忘记自己的英雄。”
“这一生,他们必将因为为大秦帝国战斗过而荣幸,此生他们必将衣食无忧,同样,他们的后人,先烈之后,在大秦帝国必将会得到了优先培养。”
“可以说,因为他们为大秦帝国死战,而为他们的子嗣换来了更高的”
嬴政望着明显了一片的大军,沉默半响,幽幽叹息,道“朕能够做的只有这些,如今只有斩杀东胡,才能告他们的在天之灵。”
闻言,蒙恬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请陛下放心,这一战,臣必竭尽全力,为大秦而战,争取一战拿下东胡,告慰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
……
“嗯!”
嬴政一步踏出,出现在三军将士眼前,语气沉重,道“这一战,若胜,朕亲自在九原,为阵亡将士,以及尔等行天下祭——!”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蒙恬等人高声附和,这一刻,整个天地间响起了浩荡的老秦誓言。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这是大秦锐士诞生以及成名的经历战,在这一刻,响彻漠北草原,巨大的声音,充斥着无尽的悲壮,所有将士的眼中,多了一丝视死如归。
悲壮之歌响起,让人百感交集。
这一首战歌,不仅在感叹大秦由弱而强以致大一统来之不易,更是感叹秦孝公商鞅空前绝后变法来之不易,最后统一于大秦锐士洒血赴死慷慨。
只要是这一首战歌响起,仿佛在大秦帝国之中,大秦先祖的不容易一一上演,一卷大秦帝国成长史在众人眼前上演。
“轰”
战意浩荡而起,天地之间,无数人物凝聚而出,孝公广发求贤令,徒木立信,商鞅变法,收复河西,雪百年国耻,惠文王东出相王,武王问鼎周王畿,昭襄王欲称天子,长平之上,武安君绝世独立。
紧接着天地汪洋,浩荡大争,咸阳城头皇者如龙
“大秦万胜,陛下万胜——!”
“大秦万胜,陛下万胜——!”
“大秦万胜,陛下万胜——!”
这一刻,二十万大军尽数被沾染,大秦帝国的崛起,本就是在如同裂变一般的阵痛中重生。
无数老秦子弟,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
最终大秦兵出函谷关,大出天下,与中原六国相融合,共同成就华夏文明的正源。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句话一出,立马就能够在大秦锐士的脑海里涌出一个浩荡的画面,一个个深沉而目光坚定的先辈英烈,在嬴政的号令下,默默的开向函谷关与山东六国作战。
在这一刻,血脉中铭刻至深的那种深深的爱国情结,仿佛瞬间在空气中凝结。仿佛能够看到大军出征之时无数送行的百姓,他们脸上没有惧怕,只有自豪与激动,挥舞着双手,高呼着号子,在为自己的儿郎自豪。
尽管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就在这个队伍中,也许不会在回来,但他们脸上的神情依然时自豪和高傲。
这便是大秦!
天上地下,第一无二的大秦帝国。
这样的大秦,让无数人为之神往,为之甘心赴死。
在浩大的声浪下,嬴政心头也是有些激动,一般而言,到了他这个地步,早已经心如磐石般坚定,但是依旧被大秦帝国崛起故事而震撼。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已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号子,而是席卷整个国家的一种不屈和必胜的信念。
嬴政前世今生的经历加起来,让他心知肚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强盛,都需要一种精神。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句老秦人的誓言,在这个时代,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夹杂着老秦人的纯朴、理想与热情,扑面而来。
一个与众不同,有着超越其他国家的集体民族性的国度,在纷乱的战国时代,一步一步的向着强大前进。
而每走一步,涌入他们心田,照耀他们前行的都是这句古朴而又有力的民族誓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嬴政清楚,此时此刻,同样是这句话,在推动着大秦帝国不断前进,这也是九原三十万大秦锐士战死沙场,秦人没有畏惧,没有哭天喊地,而是突然在朝野之间爆发出求战态势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大秦帝国,经历无数战争,不仅没有因为战争变弱,反而是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原因,有时候,精神比战力更重要。
作为大秦帝国之主,嬴政心里清楚相比于后世,这个时代的老秦人身上,具备一种国难当头,舍生赴死,也在所不惜的精神。
第281章 久违的大秦军阵出现在东胡
“出发——!”
大手一挥,嬴政身上气势席卷,旌旗迎风招展,犹如一条条黑色苍龙。
“轰”
中军令旗下发,军令一道道传达而出,二十万大军纷纷北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