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时空评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三行的书

    “v=v0xln(m0/m1)。”

    “这个火箭速度公式推导很容易,只要用一点点微积分就能算出来。我就不在这种简单的问题上耽搁了。”

    【啊!是大佬!我的眼睛!】

    【秀!】

    【我感受到了来自智者的嘲讽。】

    【妈妈问我问什么要跳进马桶里看视频……】

    【文科生表示你语法有错误。(微笑)】

    扶正面具,陈宇继续道:“按照公式,想要上天,喷气速度就要大,因此m0/m1这个质量比也要大。m0是火箭原本的质量,m1是喷气之后剩余的质量。两者之间的‘比’要大,说明什么?”

    【不知道。】

    【不知道+1。】

    【每句话都能听得懂,却完全听不懂。】

    【都明白,又完全不明白……】

    【牛逼牛逼……】

    停顿片刻,陈宇微笑:“说明燃料的质量要更大。所以,火箭绝大部分的质量,大多都是燃料。直到如今也没有改变。这也是太空作业高成本的主要原因,太浪费了。”

    “而完成喷气式火箭原理后,这位神仙更进一步,指定了液态燃料,接着创立了多级火箭原理……直到他完成这一系列伟业,人类连飞机都不知怎么造。”

    “可能有观众要问,他与天空电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着重介绍他?”

    “因为,太空电梯也是这个神仙提出的,并完成了所有的理论与演算,包括材料的结构强度、太空电梯的高度、配重比、3.6万公里平衡点等等。只要其中的材料达到标准,人类就能捋着宇航之父的遗产,直接造出太空电梯。”

    “这不是妄想!2019年,日国和华夏先后造出了合格的材料,已经开始太空电梯建造计划,最多2050年,项目就会完全启动,大家有生之年绝对看得见。”

    “但……”

    陈宇伸手,轻拍圆柱体的表面:“有了这个东西,太空电梯计划就可以放弃了。不需要2050年,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就有建造这款产品的基础。”

    “唯一限制它诞生时间的,就是科学界的脑洞。”

    “它的名字叫……”

    “地球喷水!”




第二百五十五章 智慧极限!第八期正式直播(下)
    “它的名字叫……”

    “地球喷水!”

    【??】

    【???】

    【神特么喷水!】

    【虎狼之名。】

    【不如叫地球**好了。】

    【您是在开玩笑吗?】

    【??】

    【听名字,我就知道科学界为什么造不出来了。】

    【不愧是您。】

    【不愧是您+1。】

    【全体起立!为老司机送行!】

    “没错,就叫做地球喷水。”陈宇侧开身子,让镜头拍摄蓝色圆柱体的全景:“它还有个更恰当的称号——海洋母亲的潮水。”

    “大家肯定无法理解,这款产品为什么会有这种名字,但等我讲明白它的原理,所有人就明悟了。”

    “众所周知,火箭升空的成本很高。以现在的标准,很节约的情况下,升空1千克物质,需要花费2万美金。一个人五十公斤,就要花100万美元。如果是韩红这种重量级的宇航员,就算坚国财大气粗也承担不了多久。”

    “可如果换成太空电梯,成本就将直线下滑。经过计算,1千克物质升到太空,仅需要190美金。一百倍的差距啊!就连我们普通人想要在太空旅游一圈,门票也是能花得起。因此可以想象各官方对天空电梯的向往。”

    “好了。”陈宇一拍手,指着【地球喷水】道:“轮到它了。如果用这款产品上太空,需要多少钱呢?”

    “……不要钱。”

    此话一落,不提观众,就连城堡内的教授们都差点咬到舌头。

    “是的,不要钱。”

    陈宇强调:“不仅不要钱,还能挣钱。”

    “因为它是用水,将承载物喷到太空中。而水,在地球海洋中是无穷无尽的,并能重复利用。所以它也被称作海洋母亲的潮水。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爷笑了。】

    【终于要搞传销了吗?】

    【点一下玩一年,装备不花一分钱。】

    【大家好,我叫扎扎灰。】

    【真的不花钱吗?上太空还给我钱?】

    【up主说的应该是成本很低吧?不可能一分钱不花的。】

    【完全胡说八道!用水将物质喷到太空?以为是上次木卫二的喷泉吗?】

    【臆想。别说推动物质了,单纯把水喷到几万公里的太空,这种能量够火箭用一千次。】

    【太空喷泉?这是伪科学啊emmmm……】

    【不是不信任主播,而是理论上完全说不通。】

    【别不懂装懂了ok?你们比主播牛逼?】

    【不是牛不牛的问题,再牛也不能违背基本物理常识……】

    抬腕,看了眼纷纷炒炒的弹幕,陈宇耸肩:“我就知道,大多数人是不相信的。那么现在,我就详细介绍这款产品的原理,让大家明白什么叫脑洞创造世界。”

    话落,召唤出赫敏,从她手中抢过法杖,在空中一边画图,一边讲述:“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最基本的化学原理。水,化学式h2o,是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0c,沸点100c。其中4c时密度最大。”

    “水中含氢,而氢就是一种燃料。与氧混合后遇火就爆炸。如今所有火箭采用的也都是氢氧燃料。”

    “那么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点!为什么不把水中的氢分解出来呢?”

    说着,陈宇在空中,龙飞凤舞的画下一道道公式,在两千万观众目瞪口呆中侃侃而谈。

    “能分解,方法有很多种,也都很简单。比如电解法,2h?o通电2h?↑+o?↑,即可分解出氢气与氧气。但根据这则公式可以得出,生成物储存的化学能是高于反应物的。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不可能存在一种催化剂,能直接把水分解成氢气与氧气,并保证催化剂本身的量不变。”

    “说人话,就是投入大于支出。不切实际。”

    “除了电解法,其他几个分解氢的方法更是需要物质接触。比如金属钠(na)、金属铝(al)、金属铁(fe)。”

    “它们的公式分别是:2na+2h?o—2naoh+h?。”

    “2al+6h?o加热2al(oh)3+3h?↑。”

    “3fe+4h?o(g)高温fe304+4h?↑。”

    将三组公式用粒子书写在空中,陈宇指着第一个公式,道:“看到了吗?后两者的铝和铁,想要与水分解成氢,都需要能量输出。唯独昂贵的金属钠!只要与水接触便能分解出氢!”

    “氢!就是燃料!”

    放下法杖,陈宇遥指远方白雾下蔚蓝的海洋:“大海中,可是有无限的钠啊。我们只需要把它们提取出来,与水融合,不就相当于无尽的燃料吗?”

    不给观众们思考与反驳的空间,陈宇继续道:“金属钠的获得,在现代工业中,大多采用的都是当斯法,即,在氯化钠(食盐)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在500c的高温和6v电压下电解生成金属钠。其中金属钠在阴极,氯气生成在阳极。”

    “而这款【地球喷水】中,就内置了极为高效的全套电解分离设备,只要深入海水,就能自动吸收、过滤、加工海里的氯化钠,分解成金属钠。”

    “分解出的金属钠,分为三处使用,一部分在甲组发动机内与水融合,消耗氢,产生能量,进行大威力的水柱喷射;一部分在乙组发动机内与水融合,消耗氢,产生能量,进行持续的氯化钠电解。”

    “最后一部分,会以小颗粒的形式随着水柱升空,二次与水接触,引爆氢,带起额外动能,推动物质迅速升入太空!”

    “全程由高性能计算机控制移动、角度、速度与推力。只要身处海水之中,在持续水柱的推动与氢燃料爆炸下,别说是地球近地轨道,再远一点又如何?”

    “所需要的材料,只有便宜的氯化钙而已。但电解出来的氯气完全能摊平氯化钙的成本,甚至还有的赚。”

    扔掉法杖,陈宇面向镜头,摊手:“我说的上太空不要钱,就是基于这点。”

    【卧槽!】

    【不明觉厉!】

    【从海中电解金属钠,再让金属钠与水分解氢,最后把氢作为燃料带动发动机和推动物质上升……尼玛!这是哪个神仙研究出来的?】

    【理论上完全可行啊!】

    【这波操作太骚了!】

    【潘金莲说您真骚。】

    【刚刚计算过了,能量有富裕,可行!】

    【同计算完毕,现在许多大国就有能力制造了。】

    【应该不行,那个电解装置目前很难弄出来。】

    【但也肯定比太空电梯快啊!】

    【为什么以前都没人想过?】

    【角度太刁钻了吧可能。】

    【总觉得有些不对,但一推导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这款产品,是由华夏重工公司与2441年生产的。”拿出圆柱体卡口的说明卡片,陈宇将产品名称展示在镜头前:“其实它原本在十几、或几十年后就能诞生出原型。”

    “但遗憾,少了那灵光一闪,让它的出现足足推迟了几百年。”

    说罢,陈宇放回卡片,伸手,按动了【地球喷水】的启动键:“接下来……”

    “一起见证脑洞的威力吧!”

    ……



单章开喷
    我从来都是个想喷就喷,憋在心里就尿不尽·不舒服斯基。

    一早上起来看本章说,给我气笑了。个别调侃的朋友还好,就是吐个槽,都懂,我看的也很开心。

    但竟然有几个“人才”还在我这里搞上科研了,拿着在网上搜索来的东西,半懂不懂的往我这里生搬硬套。

    这里专喷那俩哥们,不知是不是一个人,直接骂我全家,加上些长篇大论已证明他懂的多,证明他了解物理精通化学……

    闲不闲啊?用得着以辱骂我的方式找存在感?几年的号一个学徒也没有,过来秀下限?

    这个【地球喷水】产品就是以目前的太空喷泉理论为基础,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解决了能量来源的脑洞而已。

    而通过海水获取能量这一步,只是参考了海军利用海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获得氢气和二氧化碳,然后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通过铁基催化剂形成带6至9个碳原子的烃分子,最后经催化剂在海上弄出燃料。

    只是这种方式时间太长,而且写起来晦涩没有趣味性,也不能表达出海洋物质富饶的对应点,所以换成了电解金属钠,再用金属钠与水分解氢燃料这样通俗易懂,在文中也能深入描写。

    其中不现实的点只是大量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加上大量海水流动的动力,也算上比较好玩的畅想。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2014年4月11日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的文献。

    我认为,就要大胆一点,写出现实缺乏的趣味,从传送门的空间薄膜,气象台的陨石天气,到造岛工程船的不合理喷砂距离,兽态装甲的液态操控模式等等……都是基于此想法。

    我开脑洞写的开心,大家吐个槽看的热闹,就足以。个别人没必要上纲上线,非得逼我认清“现实”写好“论文”,那就没意思了。

    喷完了,舒服,晚上加更(?﹏?)

    顺便发下还没被老司机飙车飙翻的群。

    书友群: 464975329

    vip群:419402072

    过年会发红包哦(?o?o)?

    那俩骂人的哥们,要是被封了不服,就入群,加我好友,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咱们各自准备文献、论文、资料、新闻、报告,好好对对阵。



第二百五十六章 喷了!(上)
    “吱吱……”

    随着陶瓷材质的按钮被按下,圆柱体内突然发出一阵怪异的机械声,随即在左右延伸两块钩爪,似乎是为了方便大型器械的拖拽。

    【未检测到海洋环境,无法展开。】

    【警告,未在海洋坏境,装置无法展开。】

    后退半步,陈宇上下打量圆柱体散发的蓝光,解释道:“看来,这款工具类型的产品在陆地上没有移动能力。那么为了浮空城堡与光岛的安全,我就把它带远点吧。现在就去换防护服,大家稍等。”

    说罢,陈宇对镜头招了招手,便转身返回快步城堡。

    “校长。”

    “校长好。”

    “校长……”

    围在城堡门厅内的教授们连忙问好,纷纷拥挤着让开通路。
1...124125126127128...1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