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他觉得李斯太功利了,而且后来李斯背叛了秦始皇,也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如果没有李斯,赵高一个内侍并不能真的篡改遗照,使得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还有,我要一个可以在外住的地方。”零零一又提要求:“起码可以随时出现。”
“那就去工厂那边,山谷那边也可以。”李季阳道:“看你喜欢哪儿就去哪儿,要想回空间也可以。”
“去山谷那边。”零零一选择了一个相对自由又隐秘的地方。
第267章简直太好了
在零零一挑选人跟自己出空间的时候,在韩非练习说话的时候,在李斯懊悔的时候,李季阳现在在干嘛呢?
他在研究吃的东西呢!
想到军中吃东西不方便,李季阳就想了个办法,什么呢?就是速食调料块,这东西过去在考古的时候他们每次都带。
因为运气好的话,他们可以吃住在老乡家里;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在野外自己捣鼓了。
而多数时候,他们的运气都不好……。
做的方法也简单,就是把调料磨成细面,和牛油混到一起变成硬块,外面包着一层牛皮,吃的时候,放在热水里一煮就能化开,直接就是热汤,配上干饼或肉干炖成菜也可以,主要的是方便。
李季阳说完之后,伙房的婶子们就来了兴致,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块头跟青砖一样大小,用干净的熟牛皮包裹,要吃时拿刀切下来一块扔到热水里,一会儿煮开就能喝了有牛油的,也有羊油的,甚至还做了鸡油、雁油和猪油的出来,味道很丰富。
试验过后,认为牛油的炖萝卜很好吃,羊油的泡馍不错,鸡油适合做野菜汤和炖野菜,猪油就适合跟菜干炖在一起,雁油的最适合清炖,什么都不放,就能成一碗汤。
调料油块一问世,最喜欢它的是北疆驻防的秦军,那里冷的时候多,热的时候少,正是需要大量脂肪提供热量的地方。
李季阳大手笔的送了一百车过去,各种口味的都有,在牛皮外包装上做了记号,牛油的就画一头小牛,羊油的就画羊,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干菜和咸菜也一并送了过去。
新鲜青菜是不可能了,就算李季阳可以让人运过去也太扎眼了,只能运过去干菜,不过他们当地也有种青菜的,李季阳让人过去之后,在当地花高价购一些新鲜青菜给军中送去也一样。
还能让平民得了些许钱财度曰。
果然,这一举动受到了边境军民一致欢迎,当地的人也纷纷感叹:自从国主即位之后,他们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本来人烟稀少的边境,还有人老远的挑着秋菜过去卖,李季阳也让人全都照单购,反正那么多秦军呢,一人一口也不少消耗呢!
除了吃的就是柴薪了,李季阳送了不少木炭过去,甚至还有煤,这个时候的煤叫“石”。
人们还不会竖井采煤,煤矿也没有,多数都是在山里头掀开地皮就是煤炭的露天煤矿,只是不怎么多,而且也不受人待见。
李季阳是因为这个燃烧的时间长,热度高,才给军中送去,让他们做饭用,取暖有炭火,有火炕,北边的军中的帐篷都是棉布的,上头缝着一层牛皮,一层羊皮保暖。
同时各个粮店都在购瘪粒,价格公道,没让平民吃亏,秦国虽然歉了那么一些但是没达到闹饥荒的地步。
相比起来韩国就惨多了。
歉不说还要给秦国大量赔偿,包括粮草在内。
韩王玩了个心眼儿,他用瘪粒多的次等粮食来充数,结果蒙骜老将军直接上了风扇车,所有瘪粒全都给吹了出去!
“他要是不跟我玩儿这个老夫也不能上风扇车,今年歉谁不知道啊?他敢跟我玩心眼儿老夫就敢让他哭!”蒙骜老将军对着前来的韩国使臣特别不客气:“让韩国之主老实点,不然老夫不介意带兵去他的都城逛一圈!”
韩国使臣屁滚尿流的跑了回去。
甘磊朝蒙骜老将军一拱手:“老将军英明!”
蒙骜老将军摸着花白的胡子哈哈大笑:“这多亏了秦安君,没他的风扇车,老夫就得带着兄弟们吃个哑巴亏了。”
一直到秋完毕,交纳税粮的时候,许义找上了李季阳,磕磕绊绊的跟他说了他的打算。
李季阳听完之后很是惊奇的看着他。
许义带着一些局促的看着李季阳:“公子以为如何?”
“好!很好!非常好!”李季阳兴奋的道:“简直太好了!”
许义终于笑了笑:“是吗?那您的意思呢?”
“过几日,我带你去见国主!”李季阳一握拳:“还有一个顽固的老头子,他会帮你完善这个创意!”
许义咧嘴笑成了傻子。
见国主啊!
李季阳则是觉得这世上的事情,真的太巧了,许义的想法竟然是给秦国建立水渠!
按照他的意思,是要以水肥田!
李季阳想到后世郑国渠的价值,对此,他更开心了!
而在那天之后,李季阳关在屋子里跟许义俩整整嘀咕了四五天,还跟他一起做了个模型,许义激动的好几日走路都虎虎生风。
等到那些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331
人都习惯了咸阳城的生活,羸政才召见这些远道而来的人才。
第一个召见的并不是韩非,而是郑国。
老头儿这些天在咸阳城吃得好,穿得好,就是休息不是很好,心里事情多,再加上上了岁数,后来李季阳让人给老头儿做了不少安神的药粥,喝了之后好了许多。
第一次见到后世鼎鼎大名的郑国,李季阳很高兴。
郑国跟后世雕塑的不太一样,他没那么好看,有点佝偻,打扮虽然富贵,但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农人穿着华服。
“老朽郑国,拜见秦国之主。”郑国一进来就行了大礼。
不管郑国心里多么的不愿意,但是面对一国之主,他该有的礼节绝对不能省略,这就是战国时代的特别之处。
“起来吧。”羸政对郑国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见到这样的郑国有点失望,看了一眼李季阳。
李季阳朝他比划了一下,意思就是好好接待!
羸政胸闷:“赐坐。”
“谢秦国之主。”郑国的言谈举止表示他还不是臣服的,要不然就不会一口一个“秦国之主”了,而是“国主”了。
“郑国先生在咸阳住的还习惯吗?”羸政只好打点起神,跟老头儿套近乎。
“很习惯。”郑国低头应声:“吃得好,睡得着,每日还有药桶泡脚,老朽的腿疾都不曾犯过了。”
实在是比韩国的时候过得还要好,但是再好,也不是他的母国了。
“老先生心里有怨。”李季阳突然开口,他觉得郑国是个人才,但是也不愿意嬴政放下面子抬举他,有个台阶下就可以了,太过他是不答应的。
“有,老朽心里有怨气,但不是对秦。”郑国看向李季阳:“这位就是有名的秦安君吧?听说韩国用人抵债的条件是你提出来的?”
“不错。”李季阳大方的承认了。
“为何?”郑国皱眉质问:“如此……如此行事,不怕秦国被人诟病?”
羸政略微紧张的看向了李季阳,这是俩人第一次单独面对这种老朽宿儒,平时有甘磊压阵,羸政还没觉得,但是要他单独面对,还是有那么一点没底气的意思,幸好有李季阳陪着他一起。
“怕。”李季阳看了一眼郑国,正色道:“但我秦国之主更怕的是明珠蒙尘。”
“明珠蒙尘”这四个字,说愣了郑国。
“不错,寡人虽然年少但也珍惜人才,莫说是用人才顶替金银财宝,哪怕是用我秦国的公主联姻和亲,也不会送一个人才给韩国。”嬴政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秦国现在唯有两个公主,是先王留下的,一个六岁一个八岁,都还是小丫头呢!
再说了,以韩国的国力,能逼得秦国用公主和亲吗?
李季阳拍了一巴掌,进来了一个人,穿着很普通,打扮也很普通,但是双目有神,整个人都神采奕奕。
“草民许义,见过国主,见过秦安君。”许义虽然这几日激动的不得了,但是真正面对秦国之主的时候,他还是稳住了。
这是是否能实现先祖意愿的唯一机会了。
“起,赐坐。”羸政是知道许义的,李季阳提前跟他说了,今天要给他一个惊喜,这个人,就是惊喜吧?
李季阳专门让许义过来,是想让郑国知道,他们秦国不缺兴修水利的人才,其实许义只是个业余的,主要还是看郑国。
许义不是单独来的,他还带来了秦安君跟他一起做的模型,水利模型!
那水利模型做的是秦国全貌,比羸政的那个还要多一个方便就是能随意拆迁,那里的土地都是真的土地,各地取回来的土壤按照一定比例塞进去的,而且河流里放着微型鹅卵石,有溪水流过。
羸政看的也很惊奇,沙盘还能这样做?
李季阳跟许义对望一眼,许义轻轻的点了点头,为了先祖的意愿,他这回就拼一把郑国在看到那个模型之后,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这种俯览就能看清楚全貌的东西,让他惊叹的同时又惊讶,这就给他一个外人看了?
他可没说要给秦国出力啊!
“这位是许义,农学家许行的后人,这是他设计的水利工程,请郑国老先生细看。”李季阳指着眼前的模型,示意许义可以动手了。
许义挽起柚子,掏出微小型铁锹、钉耙和小模块,开始了讲解:“郑老先生,小子打算从尖嘴这边开始开渠……然后经过……绕道……。”
郑国本来不为所动,但是许义讲的都是他自己想当然的,实际上有的地方可行性并不好。
羸政虽然听不懂,但是却觉得不错,所以频频点头;李季阳则是在一边不动声色的观察郑国,他在赌,赌一个水利学家对工作的热情!
“不对!”郑国终于出声了:“你这里是平原,要想冲击肥地必须在上头筑坝,但是上头离这里太远,只能沟渠,然后取水底泥沙肥田……;还有这里,要有个回弯,才能让上游的水不直流下来……;这边要有个……;那边还要加宽……;这边是……,那边是……。”
羸政本来觉得许义说的挺好的了,结果被郑国挑了好多毛病出来!
而许义也不生气,反而跟郑国争辩:“这里不行,这里四周都是沙土地,若是筑坝肯定需要大量石头,而且还会渗水!这边原来就有水道,扩宽了就是……;这边您老说得对,应该是建个回弯会好一些……是,那边的确是……。”
有的许义同意,有的许义赞同,也有的许义据理力争,俩人争的脸红脖子粗,你一言我一语,跟吵架似的!
把羸政都给吵愣了!
看向李季阳,发现李季阳朝他打了个手势,握拳,竖起了大拇指。
羸政嘴角一弯:这是小阳跟许义说好的了吧?
回头瞅一瞅郑国,老头儿比起刚来那会儿瘟鸡一样蔫头耷拉脑,现在简直就是一只正在战斗的老公鸡!
神抖索的很!
第268章郑国和许义
等郑国跟许义商量好了,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那模型上设计的正是后世郑国渠的样子,李季阳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的东西,而且比起郑国渠是用夯土建成,李季阳打算用水泥兑石块,让它一万年之后还是那样子,石头万年不腐。
反正系统里多得是石头,不用外头的人工开采,空间里零零一早就准备好了,都是四米见方的大石块。
然后郑国就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被设计了?
但是看到许义身边的模型,老头儿叹了口气。
“郑老不必如此。”嬴政端坐其上道:“若是郑老愿意,以后这段水渠,便命名为郑国渠。”
李季阳惊讶的看向了羸政,他还没说,嬴政就决定叫“郑国渠”了吗?
郑国也惊讶了,因为他看到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332
秦安君的表情不像是事先说好了的,只能是说这是秦国之主自己的意思。
“恭喜郑老!”许义立刻就笑着拱手为礼:“得以留名。”
“以后郑老可就名留千古了。”李季阳却说的比许义更好听。
名留千古吗?
这个吸引力太大了,郑国也有点懵了:“秦王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羸政指着模型道:“将来在这边,也开凿一条水渠,便叫许义渠,如何?”许义听了这话激动的跪地磕头:“谢国主!”
羸政指着的那地方,正好是曾经的义渠,那里曾经是义渠建立郡城的地方,现在已经是秦国的领土了,但是百年过去了,那里依然贫瘠。
羸政想要那里也有水渠的存在,且以许义的名字命名,一个是因为那里毕竟是“义渠”,让当地人有个归属感;另一个则是因为许义。
“谢,国主!”郑国这个老头儿终于服软了,跟在许义身后一起跪拜了羸政一把。
李季阳高兴的代羸政扶起他们俩:“以后秦国的水利就拜托二位了!”
“公子,您应该拜托郑国先生,我就是跟着学一下而已。”许义很是谦虚,他们将秦国的地盘都划拉遍了,才建了两条贯通南北的水渠。
“许义不必如此,老朽也是见过你设计的水渠,在你这个年纪有如此见识,已经很不错了。”郑国严肃认真的道:“以后好好学一学,肯定比现在好。”
“先生可愿意教导义?”许义顺杆爬。
“可也!”郑国摸着胡子会心一笑:“你我共勉。”
“学生许义,拜见先生!”许义立刻跪地行了大礼。
姜内侍一看这情况,立刻就出去准备了拜师需要的束,以及吩咐御膳房,准备一下,必须要做最好的吃食!
李季阳代许义送上束,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是十挂腊肉,羸政代郑国老先生,给了许义一把标尺。
这个就是古代的那种青铜卡尺,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度量衡尚未统一,这种卡尺也只是一脉相传,也就是师父用什么样的卡尺,徒弟就用那样的卡尺。
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
从那以后,几乎束就好像被规定了一样,大家都是给十条腊肉。
只不过姜内侍让人准备的腊肉都是五花三层的那种,块头很大,熏得很好,目测吃个三五年都没问题。
拜师之后,郑国神色更加放开了,老头儿是个技术控,等饭的时候,还拉着许义看模型指点他。
吃饭的时候,李季阳发现了,红烧猪肉,酱炖豆腐,都是软烂的食物,配上牛羊肉泡馍。
这是专门为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准备的啊!
李季阳对此很满意,羸政却是觉得,今天的御膳,怎么这么软啊?
郑国是被许义亲自送回去的,许义第二天就带着家里人去给老头儿请安了,顺便认认门,以后就是当先生一样尊敬了。
李季阳将人送走之后,兴奋不得了:“郑国啊!”
“多亏了小阳。”羸政本来想以武力威胁郑国,不服就弄死!
谁知道李季阳另有安排,竟然让郑国最后臣服了!
“那是!那是!”李季阳得意洋洋:“明天召见谁?”
“张平。”羸政道:“他原本是韩国已逝丞相张开地的独子,张家三代单传,如今他们一家子也来了这里。只是我看不出他哪里有才华,要有也是给韩王的吧?”
李季阳心说有才华的不是他,是他儿子!
但是这个不能说,他只好感叹道:“若是韩王连一代已逝功臣的儿孙后代都保护不了,以后谁还效忠他?”
羸政一想:“也是,以后韩国恐怕没人敢给韩王效忠了。”
水渠的模型,被许义大方的留了一半给郑国,正是那段郑国渠;而他的那段许义渠,被他拿回去好生琢磨了。
实际上他就是想留,郑国也不能全要,因为那可是差不多整个秦国的地貌了。
留在他家万一失窃,或者有个闪失,甚至是流传出去,他就是死都无法赎罪。
郑国回到家里之后,看着模型发了一会呆,在韩国的时候,韩王最怕见到他,因为每次见到他都是要钱要粮食,然后全都投入到水里去了。
韩国能年年丰,不说是他郑国的功劳,但是水利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算今年干旱,水利也同样让韩国有了成,他郑国对得起韩王每年出的钱粮。
为此他不惜以一己之身对抗整个韩国官场,让治水的钱粮没有被任何人贪污,就这样韩王还不满意!
要将自己卖了抵债!
郑国默默地流下了浑浊的泪水,而今的秦王,在他们讨论治水的时候,只是听这,等到最后,他跟许义说什么他都答应,甚至连秦安君都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粮食给粮食!
两相对比,差距之大!
再想想自己在韩国,也就勉强温饱,能保持住贵族的体面,家里从来没有过年的陈粮,连钱财都少得可怜,更多的是在韩王拖延补给的时候,自己自掏腰包先垫上的,从来没有朝韩王要过啊!
而自己现在的家里,粮食满仓,金钱满箱,还有药桶治疗腿疾……。
“老爷,张大人家的管家来了。”老仆这个时候在门外告:“想求见您。”
“让他回去吧,告诉张平大人,且看他的选择了,老朽……老朽……唉!”郑国也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昔日的同僚。
张家,张家……。
张平派去管家,是想问一问郑国,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他们来这里有一多月了,人都安顿好了,吃的喝的用的都是不错的,说句不中听的话,比在韩国还要好。
只是这种好,不能无缘无故,肯定要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行。
郑国是个老实的手艺人,张平是知道的,秦国常年干旱少雨缺水,要郑国过来很正常,但是自己呢?
他擅长的是治国之道,秦国敢用韩国的人来治国?
结果管家回来了,跟他说了郑老先生的反应:“小的没见到郑国老先生,就在他的书房门外听了老先生的话……。”
说着就学了一遍郑国老先生的话,最后道:“然后小的就被送了出来。”
张平沉默了。
管家等了半天,他还有事情要忙,只好小声的喊:“老爷?老爷?”
自从太爷去世之后,老爷很少这样发呆了,因为一家子人都指着他呢!
“下去吧。”张平回过神来,摆了摆手:“准备准备,明天我可能要进宫。”
“诺。”管家神情一凛。
而另一头的李斯,本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333
来想再找个时间去见韩非的,但是上头突然下了命令,让他们这些“小吏”们去各个衙门口看着税粮!
除了他们,还有秦安君的人,在到处购瘪粒子,甚至用上好的楚米来兑换,一兑一的价码!
以至于以往能在秦国卖上大价钱的楚米跌价跌得厉害。
因为市场全让秦安君的人给占了!
卖得楚米比楚国当地的还便宜,而且质量更好!
就连他们家吃的楚米,也都是那种质量的,这楚米出自何处,不言而喻。
看来,秦国是真的对自己等人上心了,只是他故国难舍,到底要如何,他还没拿定主意,偏偏这个时候,他妻子来了。
“要用食了不见您来,特意过来看看。”妻子的气质温婉,长相清秀,说话也柔和“嗯,先用了再说。”张平站了起来。
跟着妻子去了用餐的地方,今天吃的是楚米饭,酱炖雁肉,配的鲫鱼豆腐汤。
才吃了两口,张平妻子张王氏就吐了!
“这是怎么了?”张平立刻就紧张了,如今他就只有妻子陪在身边了。
“没事,没事!”张王氏擦了擦嘴角。
“都这样了还没事?”张平不高兴的撂下脸子:“去请医者过来看看!”
“请什么医者?”张王氏握着张平的手,一脸羞涩的道:“妾身这是有了。”
“有什么了?有什么也的看大夫啊!”张平还没拐过来弯儿。
“老爷,夫人这是有了身孕!”旁边张平的奶母听了出来,惊喜的给已经傻了的张平道喜:“恭喜老爷,贺喜夫人!”
“恭喜老爷,贺喜夫人!”其余的下人仆役也立刻就一哄声的开口,这个时候就要喜庆,就要高兴。
也值得他们高兴,张家人丁稀少,两代都单传了,到了张平这里,刚成亲父亲就去世了,守孝三年也没个孩子,出孝老爷回来没三天,家里就被围了,然后全家都来了陌生的秦国。
以后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不过有个孩子就不同了,张家终究是能传下去的,这种事情连下人都明白。
更何况是张平了。
“好、好!好!”张平激动的脸都红了!
可不是好么!
成亲三年多快四年了,这才有了好消息!
“快,把鲫鱼豆腐汤撤下去,换!换点雉肉来!”张平的奶母立刻指挥人干活:“算了,老奴去伙房做一份饭食给夫人!”
奶母当年是逃荒过来的,被张家留,给大少爷当了奶母,这辈子全指着大少爷过日子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