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但是李季阳一点都不轻松,自己被人吃干抹净,还礼物?啊呸!
不过在立了太子的第三天,北边天空的星孛变小了;等嬴政拾完了那些臣子,换上了自己的人之后,北边天空上的星孛,消失了!
这下子哪怕有些朝野舆论,也无法再指责国主的不是了!
就像是他们一开始说羸政的那样:天象如此!
这让吕不韦更郁闷,他怎么就没个能预测天象的人呢?
本来各国在边境都给了秦国压力,但是秦国之主别看年轻,解决问题的能力很不错,而且他有天象辅佐,这让诸侯国的国主都很忌惮。
这个时代同样很迷信。
就连吕不韦都对羸政恭敬了不少。
等到了三月的时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宫里,给赵姬建造的宫殿正式动工,同样用木板围着,不让人看,白天的时候,机器人们假装拾东西,进展缓慢,到了晚上,打开红外线,不让人靠近,建筑速度飞快!而另一边,在华阴那里,墨者学院已经开始动工。
同样是全国的修路工程,从最近的咸阳城开始,但是咸阳城不能让流民们进来,就只能征发民工。
“不用征发民工,我四师兄有一个修路团队,完全可以胜任。”李季阳跟羸政要求:“给点工钱就行,但是他们工作的时候,不能让人靠近。”
李季阳给的那些人工作的时候,都是保密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众臣商议了一番,最后只能同意,因为春耕在即,不可能抽掉人手修路,流民又不能放进咸阳城。
李季阳的修路团队机器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用不透光的帆布围了一块地方,第二天就换另一块地方,没人知道他们怎么工作的,四周有守军跟着,同样没人能靠近十曰,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宫门口的四方四条大路就修完了!
然后是咸阳城的街道。
勤耕,祭天,种田了。
春耕的时候,李季阳回了李家庄,李家庄的小学堂依然读书声朗朗,小李信在里头跟着大家一起摇头晃脑。
春耕过后,李季阳回到咸阳城,咸阳城的城内街道已经修好了,每家每户前头都有下水道,脏水直接倒进去就行了!
修路队开始修建城外的大路。
因为城外没咸阳城那么多人,修路的速度更快。
其他地方也开始修路,用的流民数量很大,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给朝廷打工,比给地主老财打工待遇好许多!
从不拖欠工资!
从不非打即骂!
以至于秦国地主们也对自己的佃户好了许多。
当然,也有人家买奴隶耕田,但是现在卖身为奴的都少了,有口饭吃,谁会卖身为奴呢。
今年是秦始皇七年,因为蒙骜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李季阳建议嬴政将禁军交给了蒙骜管理,若是打仗的话,让蒙武领兵出征。
“也是,蒙老将军年岁太大了。”嬴政点了点头,同意了。
李季阳松了口气,因为历史上,这一年,蒙骜在攻打龙、孤、庆都时战死了!
不得不说,蒙老将军现在能好好地活着,跟王颌老将军镇住秦军,比他攻打下多少座城池都更好!
再有就是夏姬太王太后。
历史上的今年,入夏后,夏姬太王太后就故去了。
这个有着一定心智但是外表软弱的女子,一生的幸福,很短暂,更多的是不幸。
李季阳进宫看望两宫太王太后,正赶上小公子也在,两宫太王太后的宫里,如今栽满的是樱树,满树的樱花盛开,落英缤纷。
夏姬太王太后坐在台榭上,是一处石台,上头铺着木板和厚厚的锦垫,还有一个小几,几上摆着热茶,点心。
华阳太王太后跟小扶苏在花树林子里玩儿。
“怎么有空过来了?”夏姬太王太后对李季阳很亲切,她没有华阳太王太后那么高高在上。
“想来看看您二位……还好吧?”李季阳问的有点小心翼翼。
“好着呢!”夏姬太王太后笑容宽和而温柔:“其实后来哀家也想明白了,与其等阿政立后生一个嫡长子,扶苏更好一些。”
李季阳:“……啊?”
“扶苏起码跟哀家和华阳亲啊!”夏姬太王太后道:“不怕你笑话,哀家现在半付身家都给了小扶苏了,这孩子是哀家和华阳、赵姬看着长大的,比跟他哥哥要亲。”
李季阳明白了!
真说起来,赵姬可能跟嬴政的感情,和跟扶苏的差不多,都是她生的,都是从小就照顾到大的。
但是两宫太王太后不同。
她们跟小扶苏的感情,比跟羸政的要好!
第366章行贿第一人
想到在小公子库房里看到的那些东西,多数都是两宫太王太后给的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487
,可是李季阳在羸政那里看到的很少。
这一瞬间李季阳竟然有点心疼羸政了!
真是爹不疼娘不爱了啊!
其实也不是,只是祖母不爱了而已。
李季阳这次进宫,给带了不少的药材,还在两宫太王太后那里告辞之后,去找了夏无且。
“最近两宫太王太后那里怎么样?”他不是很懂医学,当年只是跟同寝的哥们儿道听途说了那么一些。
也就学过外科急救,别的是真不懂。
“平安无事。”夏无且呆呆的回答。
李季阳觉得这厮有敷衍的嫌疑:“真的?”
“下官每个三日就去请脉,很清楚。”夏无且哪怕当了御医,政治觉悟也没涨多少“多注意一下夏姬太王太后,我看她的脸色不是很好。”李季阳睁眼说瞎话。
夏姬太王太后脸色红润,体态轻盈,好的不能再好了!
夏无且奇怪地看了一眼他,起身走了,不跟这人说话了!
他的医术其实很好的,怎么会让夏姬太王太后有病藏着呢?
到了五月初夏,大家都很紧张的盯着天空,因为这是他们唯一反驳立王太弟的机会结果星孛真的出现了!
而且出现了十六日之久!
李季阳也很紧张,他紧张的是夏姬太王太后。
没想到夏姬太王太后根本没事儿,他反而往宫里跑的勤快,送礼,尤其是药材很多,让夏姬太王太后都奇怪了:“小阳啊,你是不是喜欢上了谁家的小姐,要哀家给你赐婚啊?”
“没有!”李季阳赶紧否认,老太太乱点鸳鸯谱,他可不敢让她误会。
不过他后来想不明白了,老太太如今心思顺畅,生活无忧,又有他这么整天好东西补着,身体和神上都很好,就没那么短命了。
这让他放心许多,万一立了王太弟却死了太王太后,对嬴政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外头的人嘴最黑了,谁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呢?
甚至连华阳太王太后李季阳都给送了大批的药材补身体。
让两宫太王太后都一个劲儿的说小阳孝顺,惹得羸政特别开心!
“小阳啊,不必怕,两宫太王太后和王太后那里,我会让她们同意的!”羸政以为李季阳是为了他们俩的事情,才更积极主动的进宫请安呢!
李季阳回个他一个白眼儿:“不是为了你!”
“我知道,我知道!”羸政有听没有懂,美滋滋的给洗漱完了的人揽进怀里抱好。
“太热了,离我远点呀!”李季阳手蹬脚刨。
初夏虽然不像盛夏那么热,可也开始升温了。
羸政才不!
俩人折腾半天,气喘吁吁,一身臭汗的滚到了一起,等完事之后,李季阳被嬴政抱着去洗漱,姜内侍进来,很机灵的换了夏日铺着的冰丝凉席。
嬴政抱着李季阳回来睡觉的时候,发现了,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盛夏很快就到了,这一年,各国也多有变动,赵国更不如以前了,韩国的国主据说病了,什么病没说,但是病的不轻。
李季阳留宿宫禁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家慢慢的从惊讶到习以为常,因为每次都是以议事的名义,甚至为了不让李季阳一个人显得太凸出,嬴政还经常同时留宿一些官员,例如范增,例如韩方。
不留张平和甘磊是因为这俩人都有儿子要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非。
韩非的《韩非子》一书,让人十分佩服。
羸政让韩非重新编撰一部法律之书,具体什么内容,只有他跟韩非知道,韩非是常驻宫中的一员,比起李季阳来,他更是长年累月的不回家的那个。
吕不韦嬴政就一次都没有留!
李斯和王绾,好歹因为户口本修正的事情,也留宿过两次呢!
如今秦国的人口数量激增,临时户口本有经历过三年的,转正了!
这给了无数流民更多的希望,他们干活更认真了,都想转正之后,给自己在秦国盖个好房子。
秦国的修路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但凡城邑里的道路,都是李季阳的团队去修,不让流民进去。
但是外头的大路,随便用人手!
只是水泥的管控依然很严格,每日都有人称重量,好几个人盯着用水泥,再说这东西很奇怪,哪怕包的再好,经过人手运出去,到了各国君主的手里,也成了一块石头疙瘩了。
诸侯国已经开始很有默契的对秦国的水泥各种刺探。
倒是关注秦国本身的发展少了许多,他们认为修路能有什么用?有远见的臣子见劝诫不了自己的国主,不得不改换门庭,他们更多的是来了秦国。
其中有一个人,他叫姚贾,千里迢迢的从魏国跑去了赵国,虽然得到了礼遇,可他最后还是被赵国的郭开给压制住,并且因为赵国的失利,被秦国索赔了不少东西,郭开更是将责任推给了他,他一个魏国人,跟郭开这种土生土长的找过人不同,他没根基,就这样被赵国驱逐了!
魏国已经没有了他的家,最后因为听说秦国的秦安君很重视这个商业往来,各国的钱几乎都让秦国人给赚去了之后,他才决定来秦。
在盛夏的七月,知了叫个不停,外头阳光普照。
夏天外头热,李季阳就不爱出去,在府中的屋里纳凉。
“公子,公子!”李福管家满身是汗地跑进来。
“怎么了?”李季阳懒洋洋地趴在冰丝凉席上,假装自己就是冰丝凉席。
“羊飞英杨先生来了,他带了个门客,让您出去见一下!”李福管家这些年锻炼的少了,身体有些微胖,不过看起来更成熟了。
“知道了,知道了,这个时候谁来了呀?”李季阳懒洋洋地起身,开始去拾了,每次来新的门客他都要亲自去迎接。
拾完了,穿的人模狗样了之后,才在遮阳的走廊里去了前头的书房。
进屋就看到一个青年,拾的很利索,穿着广袍长柚,头带一顶银丝头冠,青玉簪子,颌下三缕胡须,有些清瘦,但是眼睛很有神。
羊飞英见到李季阳来了,就笑着介绍道:“来来来,姚先生,这位便是秦安君。”
李季阳很是热情地摆出一张笑脸,他已经对接待门客这一招驾轻就熟了。
那人很是温和的行了一礼:“贾见过秦安君。”
“礼,先生请坐,请坐!”李季阳笑眯眯的接待:“夏日酷热,喝点绿豆汤解暑李平亲自端了加了冰块的绿豆汤进来,书房不让女人进,这里伺候的都是小厮跟常随。”
李季阳都喝了一口绿豆汤了,猛不丁“噗”的一声喷了出来!
李平紧张得不行:“公子你怎么了?”
“君上,您这?”刚坐下的羊飞英也站了起来,连带着来的人也站了起来。
“不是!”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488
李季阳赶紧用柚子蹭了一下嘴巴,指着那消瘦的青年瞪大眼睛问羊飞英:“你刚才叫他什么?”
“姚先生啊!”羊飞英也咽了咽口水,难道君上不喜欢姓“姚”的人?可是以前没听说君上有这个忌讳啊?
“你说你叫什么?”李季阳又指着那个新来的门客问。
“在下姓姚名贾。”消瘦的青年立刻紧张的回答:“没有氏。”
没有氏,乃是平民出身,并非贵族,连血统都不高贵,他怕秦安君也是很讲究那些东西的人,无法接受他。
虽然羊飞英也是这样的人,但是羊飞英有个好姓氏啊!
姚虽然也是古姓,可他没有氏,羊飞英就有!
李季阳咽了咽口水:“你是姚贾?”
“正是在下,秦安君您,认得在下?”姚贾皱了皱眉,他想起郭开了,那家伙据说跟秦安君交情挺好?
李季阳眼睛迸发出一股光!
姚贾!
他竟然是姚贾!
根据史料记载,这家伙乃是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
他的经历更是让人非议,最初他是从魏国出行投靠的赵国,但是被赵国驱逐了!
乃至于韩非后来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在赵国受命联合楚,韩,魏攻秦,后来秦国使间,被赵国逐出境。
虽然这个时空没有了赵国联合楚,韩,魏攻秦,可赵国和韩国以及楚国三国联盟攻秦了,而且大败!
秦国现在不动刀兵,只要打败了对方,就要钱要粮!
三国那个时候哪儿有粮食啊?
无奈之下,各种金银财宝都给了秦国,连国库都空了半边!
甚至韩国再次动用了王库,连国主的小私库都给了不少东西出去,你说这三个国能好过么!
赵国国主新即位的,对此十分不高兴,他不高兴了就得有人来顶雷,郭开就聪明的将姚贾弄了出来,让他顶雷了!
不过幸好赵国也有有识之士,说弄死不行,以后谁还来投靠赵国当谋士啊?失败一次就要被弄死,谁敢保证自己每次的计谋都能顺利实行?并且给赵国带来利益?
所以人不能弄死,只能驱逐出境,愣是保住了姚贾一命!
历史上说他得到秦王羸政的礼遇和赏识,但没说怎么得到的。
不过李季阳记得,当时说他奉命出使四国之时,始皇竟然“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
这种待遇,有秦一代,并不多见。
不过姚贾也真的是个人才,他出使四国,历经三年时间,大有成绩,秦王大悦,拜为上卿,封千户。
记得以前在学校里讨论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历史上“行贿”第一人!
姚贾的软刀子可比秦兵的硬刀子厉害多了!
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在他跟前出现,李季阳别提多激动了,他的商业帝国有人负责了!“大名鼎鼎啊!”李季阳爆发出了新的热情:“听说姚先生乃是商业奇才,本公子一直仰慕啊!”
“咳咳咳!”羊飞英不得不轻咳一声:“君上,姚先生虽然行过商,不过是生计所逼。”现在商人的地位依然很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商人重利呢。
“其实,姚某的确行过商,没有行商姚某就得饿死,为了气节而死,姚某不愿意。”姚贾苦笑一声:“而且商人虽然地位低微,却能周游列国。”
“不错,商人其实很了不起。”李季阳义正言辞:“没有商人,平民们怎么购买盐巴、怎么交易东西?以物易物那是古时候了。”
虽然现在也是古时候,起码文明了一些。
羊飞英一噎:“但是商人品行不好。”
“商人重利,乃是商业所需!”李季阳反驳。
第367章吕氏的春秋
羊飞英对商人没有偏见,但是他的看法跟时下的人一样,觉得商人重利,不宜深交可李季阳有另外的解释:“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行为。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嬴利。而不是一直追求利益,那就本末倒置了。”
“秦安君对商业不轻看吗?”姚贾很惊宅。
“不轻看,没有商人,商品就不会流通。”李季阳笑道:“同样的,没有商人,钱物也不会流通。”
俩人关于商业,聊了许多,羊飞英对此并不说话,他们俩聊天,他就负责喝点绿豆汤,吃点秦安君府特有的点心。
一直到晚上,李季阳竟然留了他们用餐。
天气太热,家里做的过水汤面,也就是凉拌面,用的是蘑菇肉卤,这个李季阳特别爱吃。
家里每到天气热的时候,就给他做这个。
不过不能就吃这一个,还有两个小菜,烫青菜和卤牛肉。
羊飞英喜欢吃凉了的卤蛋,要了一盘子,他都给吃了!
而姚贾竟然跟李季阳一个口味,他吃了三碗面条,看得出来,是真喜欢!
吃过饭之后,三个人转移到客厅聊天:“晚上就住在这里吧,先生这次来还有什么人吗?”
“还有妻子和女儿。”姚贾说起妻女一脸幸福:“她们都跟着我来了秦国。”
他们家没几个人,家里有老人在的时候,当然就没分家,过的日子并不好,老人没有了,分家后,大哥跟弟弟都去当了兵,结果……军功没赚上,反而搭上了性命,大哥成亲了,有个嫂子,一听说大哥战死了,就打了肚子里的孩子,改嫁了!
弟弟没成过亲,去了也就去了,没有家业累赘,还是他给料理的后事。
目前姚家就剩下他们一家三口了,至于父辈的亲戚,早就不来往了,恐怕都不知道他们家离开了魏国。
“先来府中居住,等熟悉了,再考虑做点什么。”李季阳兴高采烈的道:“姚先生大才,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借您吉言了!”哪怕李季阳如此位高权重的秦安君夸奖他,他还是不骄不躁,不自傲。
一个受得起盛名诱惑的人,李季阳很满意。
当天就将那娘俩儿给接来了,因为秦安君府没有女眷,李季阳亲自去见的,姚贾的夫人是个很清秀的妇人,小闺女五岁,很是可爱的样子。
见到人,还用小奶音叫李季阳:“蜀黍好。”
“好,好啊!”李季阳赶紧扯了自己身上一个黄金雕琢的玲珑香球给小丫头做见面礼:“乖呀!”
“这个太贵重了。”能挂在李季阳身上的东西,都致的不得了,昂贵的不得了。
“不贵重,小姑娘多可爱啊!”李季阳将小东西塞给了小姑娘。
“谢秦安君。”姚家夫人只好道谢。
被秦安君如此看重,姚贾来的时候那些忐忑都没有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489
了,秦安君是个认识人才的主上只不过他们刚来,不能马上就认主,先在这里住下再说。
咸阳城的物价比邯郸的都高,但是人们带着自信的笑容,比邯郸的愁云惨雾可强多了。
安排姚贾一家住下之后,李季阳第二天就上朝了。
朝中的事情还是那些,军中提出增加战备,因为现在诸侯国只是被蝗灾闹的伤了元气,等他们回复之后,又该起战事了。
军中调动,羸政自己安排,吕不韦他们几次插话都没能成功,咸阳城周边二十万大军跟北疆那些悍卒轮流掉了个个儿。
北疆那些悍卒凶悍更甚原来的守军!
而北疆那边有高耸的城墙,延绵千里的长城,足够遮挡匈奴人的进攻。
禁军之中,也有调遣,一些人也慌了神,等到了立秋之后,整个咸阳城都在羸政的掌握之中,而外面的郡守们,也都对国主投诚了。
关键是羸政的手段越来越秦始皇了,李季阳觉得自己见证了一个伟大帝王的成长!
只是吕不韦再次被逼的缩了自己的势力,很多人都因为跟吕不韦交往甚密而被羸政发配边疆,在那里,没有一定武力的人,就是炮灰啊!
这情形,很微妙。
但是在立秋之后,拾完秋,交纳税粮的时候,吕不韦出招了!
吕不韦在咸阳城的四门那里,搭了好高的一个木楼,挂了一本书上去!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执政的羸政在最初就选择了法家思想,他重用韩非就是一个信号,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在秦国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其实吕不韦的这本书没写错,可他选错了它面世的地点,因为秦国其实从商君确立了秦律开始,就已经是法家的天下了。
吕不韦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原本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与出来。
他这一着急,就强征了,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
也不知道是不是相互抄袭得来的。
吕不韦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
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