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李季阳:“……!”
第一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555
封信,李季阳选择看李信的,王太弟的那个虽然是给他的,但是他觉得他不应该刺激羸政了。
没看他脸都黑了么!
李信第一次跟叔叔分开的这么远,以前最远也就是李家庄到咸阳城,再远就是到墨者学院。
这次去颍川郡,算是离开最远的距离了。
头几日还没什么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到底是想小叔叔了。
李季阳如是想,便打开了信。
李信的字写的有点风骨了,颇有一些金戈铁马的意思,很是刚劲有力,开篇就说,他跟王太弟一起上朝了!
李季阳:“……!”
第一天上朝,在那个金子打造的龙椅下头,摆了一个小了一半用金丝楠木的案几,李信全副武装的上殿,站在王太弟身后,给他保驾护航。
第一件事情,是说税粮缴纳完成,给各个地方拨粮草数量。
这件事情太大,没他们俩什么事儿,他们就听之任之,在他们讨论了半晌之后,才一起写了个奏章,给出门在外的国主送去。
王太弟跟李信俩人觉得:纯粹是浪时间,最后还不得是给国主送去么!
“……小叔,你说他们在谈论什么呢?按照去年的数量参详一下给国主送上去不就得了?”
李季阳:“……!”
第二件事情是说关于酿酒的事情。
总所周知,现在的米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但是介于这个时代粮食的产量很低,哪怕是丰,也不可能放开了来酿酒。
所以这酿酒是有一定的份额的,不能让人无限制的酿酒,一年只能允许出一些酒曲,让人酿一定数量的酒。
到时候官家用一半,民间留一半。
这个俩人都很感兴趣,李信的意思:既然本国的粮食不允许酿酒,那买点其他诸侯国的粮食,是不是就能酿酒了?
“这孩子,还挺聪明啊!”李季阳笑着道:“这么快就知道了理由!”
其实民间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酒曲可以节省着用,酿造的时间长一点罢了。
只要不用本国的粮食酿酒,也不算是违法,这是典型的钻法律的空子的一种做法,仗着的就是战国时期诸侯国多。
李季阳心说:等嬴政统一了天下,这些人就两个可能,要么他们老老实实过曰子,要么,就偷偷摸摸的酿酒,一旦被发现,按照秦律,可是重罪,砍头的重罪!
粮食是这个时代的基础,没有粮食,就只能饿肚子。
嬴政笑道:“他打小就聪明。”
最后还是留了奏章给国主过目。
第三件事情是刑事,这也立秋过了,深秋除却缴纳税粮,平民们是没事儿了,但是朝廷上还有一件事情要办,那就是秋决了。
古代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
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
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
从西周开始就有了秋冬行刑的做法,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执行。
到汉朝就成了明文规定。
虽然现在没汉朝什么事儿,但是依然按照习俗,在这个时候举行秋决。
秦国其实很少杀人,官员们最喜欢的事情是让犯人去修长城,或者做苦工、劳役。
比起一刀砍了,让人死得痛快,他们更希望有人去服役。
苦工、劳役,徭役,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啊!
“秋决啊……。”李季阳想了想:“我好像很少听说秋决。”
“那是平曰里都避着你……。”嬴政怕李季阳听着不舒服,所以很少在他面前显露自己的杀伐。
李季阳白了他一眼:“你避着我,就当没事了?”
“呵呵……你看信吧!”羸政指了指那一摞信纸。
李季阳低头继续。
这件事情,大家依照习惯,依然询问王太弟,以为王太弟会像前两个那样,会交给王兄来决定。
结果王太弟直接就说了:别错过日子,赶紧砍了吧!
然后满朝文武就都傻眼了!
而且李信在信里也说了,这种事情就不用王上批复了吧?走之前不是说了一切照旧了吗?
那就依照惯例,砍了了事!
第409章两个熊孩子
最后还是甘磊觉得他说得对,不过依然起了奏章,给国主,只是奏章上用了王太弟的金印。
李季阳看向了羸政:什么情况?
“他已经大了,能下得去手处决犯人,已经很不错了。”羸政道:“我已经批复回去了,让他看着办。”
李季阳:“……!”
才十五岁的孩子你让他直接处决人犯?
羸政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第四件事情,是说冬天的柴薪准备情况,去年冬天就发生了雪灾,别国怎么样不知道,秦国反正有压塌的房子,所以他们想在入冬前,让各个村老检查一下自己村子的房屋。
贵族们倒是没这个顾虑,可平民们不同,尤其是贫民。
不过秦国最近几年一直发展的不错,民间就算是有危房,也很少了。
李信说,为什么当时不给他们安排好房屋呢?
水泥都能建房子了吧?怎么还不实施呢?
这孩子在信里写了许多疑问。
并且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件事情说的是发给军中的补给问题,发多少苹果合适?发多少梨子合适?
为什么不在军中驻地那里直接建果窖呢?
在当地集果子然后储存,省了天气冷的时候还要运过去,当地没有苹果,完全可以弄点别的呀?或者是果干也行啊!
还有,既然咸阳城有暖房可以种菜,边疆也可以吧?多少点柴薪呗?还听说草原上的人是烧牛粪的,边疆烧牛粪,也能行吧?
这孩子在信里化身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李季阳看到都冒汗了!
看完他的,再看王太弟给他的信,最开始依然是恭恭敬敬的问好,说宫里一切都好,在“大王”不在家,小王就上了房顶。
嗯?
金凤宫上的金凤很好看,就是不太结实。
嗯?
李季阳抬头看向羸政:“金凤宫房顶上的金凤……。”
“让他们俩给摸坏了……。”羸政无奈的告诉了李季阳真相。
原来俩熊孩子惦记那金凤宫上头的金凤不是一天两天了,金凤是李季阳特别制作的,站在上头风一吹都来回摇摆,好像随风而飞一样,成了秦王宫中的一景。
俩熊孩子平时装得挺像,这么多年都没放弃爬上去参观一下的打算,等他们前脚走,后脚就让人做梯子!
因为现在王太弟最大,工匠们做了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556
三天,做了个长梯子,用麻绳缠绕,特别结实的那种!
然后,俩熊孩子就爬了上去!
上头的琉璃瓦他们见过,倒是不稀奇,但是那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可是头一次见!
俩人还上去骑了骑!
也不想想,他们都多大了!
凤凰是复合金做成的,能扛得住大风吹,但是扛不住这俩人在上头晃啊!
俩熊孩子还想要研究,就可劲儿的掰金凤,翅膀,脚丫子,脖子,脑袋等等!
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来,于是俩熊孩子决定下去吃饭,继续忽悠阿娘在两宫太王太后那里待着,然后俩熊孩子回来继续玩……。
俩熊孩子玩了三天,金凤终于熬不住了,啪嗒一下掉了下来!
这下俩熊孩子傻眼了!
李季阳佩服死他们俩了,按照零零一的说法,这金凤在上头立个千万年都没问题,绝对不会氧化,也不会被风吹断,结果俩人就玩了几天,就给玩坏了!
不过王太弟说了:那金凤材质如此好,何不用在兵器上?
李季阳叹了口气:“这不是胡说么?我们的士兵若是拿着金子做的兵器上了战场,对方非得发疯的攻打他们不可!”
羸政也点头:“换成是我的敌人拿着金子做的兵器上战场,我也得发疯的杀敌。”
那就不叫炫富,那叫找死了!
接下来,又说,为什么房顶的瓦片不是一样的呢?
还有,俩熊孩子在王宫中的果园里摘果子,亲自摘,爬上爬下,自己拎着果篮。
还晒了果干,苹果也放进了果窖……。
“还知道劳动,不错,不错!”李季阳看的很欣慰。
羸政却泼了冷水:“那是他们发现金凤坏掉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办,给两宫太王太后送礼,好让两宫太王太后护着点,怕阿娘找他们俩算账!”
李季阳一噎:“……那他们也是劳动了!”
嬴政对李季阳这么护着孩子十分无语,就捡了点果子,就当劳动了?
信里又说了各种琐事,包括他们俩合伙将议政殿里的茶水给换成了白水,结果有两位老将军没喝出来!
然后第二天换成了米酒……。
第三天老实的茶水,大家喝之前都要看清楚……。
还有他们俩被甘磊给拾了!
甘罗虽然不是共犯,但是他知道却没阻拦!
很委屈的被甘磊也一道给罚了!
然后三个人开始拉人一起淘气!
共犯包括原来出淤泥而不染的甘罗,以及小一点的刚入宫伴读的蒙毅,斯斯文文的小张良,自从秦赵开战以来,就从质子府搬到了东宫居住的赵估公子……。
他们联合起来干什么呢?
给政务挑刺儿?
在朝留守的哪个不是政治高材生啊?
他们这么点还不够看的呢!
他们也有自知之明,不敢跟大人面前耍。
于是他们就……管理了一下咸阳城的治安问题。
这人都走了一半了,其余的一半都很忙,各家有的镇山太岁跟着大部队走的,剩下的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
这些高干子弟不会无聊的去欺负平民,欺负平民也没成就感啊,他们就好相互掐架|打起架来不顾一切,打砸完了大不了赔点钱给商家。
但是商家们提心吊胆,每次看到打架都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了,今天又要被耽误赚钱了。
于是这些人就组队出去,专门管那种闲着无聊打架斗殴的事儿,谁家没几个熊孩子啊?
但是熊到第二天在朝会上,在议政殿上,被王太弟点名,那就不对了!
于是咸阳城现在流行打孩子,打完了受伤了,在家躺个十天半个月的,等国主回来了就好了。
李季阳看的哈哈大笑。
羸政无奈的频频摇头。
还有因为要入冬了,宫中都换了厚实的被褥,衣服,火炕都烧上了,等到了十月份,就要烧热墙、地火龙了。
又说让他们俩注意保暖,早去早回……。
信里头还有许多琐事,很温馨,就好像是日记一样,这才几日没见到,就已经是厚厚的一摞了。
“你想他们吗?”李季阳看过了信,仔细的了起来。
“有点吧?主要是想阿娘。”嬴政嘴硬。
“可是我想他们了,两宫太王太后和阿娘都想,大侄子也想,王太弟更想。”李季阳却遵从本心:“离得越远,就越想。”
“别想了,出去走走,溜溜腿!”羸政把他拉起来,带着出去散散风。
在河东总驿站修整了一曰,王驾继续前行,走了十曰,也看了十曰,大秦真的跟以前不同了,又走了几日,终于到了颍川郡。
这里的人就是新秦人了,原来的韩国之民。
不过可能是韩国原来就是跟秦国接壤的国家,很多民风及民俗都差不多,再说,秦国统治了他们之后,并没有跟韩国一样,苛捐杂税一大堆,韩非过来之后,严格执行秦律,跟赵国的情况差不多,韩国人在过了苦日子之后,对新生活也十分喜欢,再加上管理他们的是韩非。
据说,韩非公子当年很有才华,却被前国主看不上眼!
据说,韩方大人当年十分能干,却被前官员陷害发卖!
据说,韩忠老大人当年很慈祥,却被前任使臣给坑了!
韩家三代忠良,又是韩国宗室,这都被拎出来顶账还债!
当年的韩国,民间人心都散了!
以为并入秦国会多么的受人作践,却发现不是那样的!
王驾到达颍川郡的时候,韩非带着颍川所有的官员出来相迎。
大礼参拜过后,王驾召颍川郡守韩非上王驾回话!
“诺!”韩非兴奋地小脸通红,哒哒哒的就跑了过去。
他身后一名华服公子无奈跟上,本来禁军想拦着的,但是前来传话的姜内侍却一甩拂尘:“边儿去!”
禁军赶紧退下,不敢造次。
“姜总管。”那华服公子路过姜总管身边,只是点了点头。
“谷主好,谷主别来无恙啊!”姜总管却笑眯眯的跟在华服公子身后,犹如跟在国主身边似的。
“好,这颍川郡风水不错。”华服公子,就是零零一,也就是凌夷,迷谷之主。
“有谷主在的地方,风水能不好么!”姜内侍笑呵呵的搭话:“您的小师弟,君上也在呢,这一路都是乘的王驾。”
“那是,他敢不让我师弟舒服么!”凌夷大步流星往前走,那人要蹬车了。
王驾很高,木头大轱辘,一人多高,上下都有一个小梯子,韩非刚踏上去,就有小内侍伸了个小细胳膊上去,这是让贵人扶着上梯子的意思。
结果小细胳膊刚伸出来能有三秒钟,贵人还没扶一下呢,就被人拎着后脖领子给拎开了!
再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557
次面对的就是姜总管的那张脸!
小内侍当时就跪下了!
“起来吧!”姜内侍无语的让小内侍站起来。
另一边,凌夷亲自扶着韩非上了王驾,韩非还瞪了他一眼:“敛点,这是王驾前!”“知道,知道!”凌夷点头,但是嘴上应着,实际上很随意的就跟着韩非一起进去了。
羸政跟李季阳,并排盘膝坐在一起,正在下棋,这个是一个古老的玩意儿,从轩辕黄帝那个时候就有了,现在摆出来玩儿,其实只是消磨时间。
不过也有摆样子的意思。
因为李季阳的棋艺真的很烂!
凌夷跟韩非进来的时候,李季阳正在耍赖:“这个不算!我退回去!”
羸政不让:“下棋不悔,你这都悔了好几次了!”
李季阳抬头一看韩非他们俩来了,立刻就将棋子丢回去:“大师兄,韩非来了,先办正事!”
羸政虚点点他:“你就耍赖吧!”
“拜见国主!”韩非大礼参拜!
“小师弟啊!”凌夷只是拱拱手,然后就凑到了李季阳跟前去了。
嬴政对此并不在意:“请起,赐坐!”
“谢国主!”韩非这才起来,坐到了羸政身边,两臂远的距离。
“这次来颍川,一个是看看你治理的如何,另一个,则是巡视一下,有什么难题,要朝廷解决的。”嬴政指了指水壶。
姜内侍上前,很有眼色的先给韩非到了半杯水,然后才给凌夷倒水。
凌夷果然很满意,朝他矜持的点了点头。
李季阳朝他后脑勺就是一巴掌:“装的这是什么死样儿?”
第410章到达颍川郡
这一巴掌拍的呀!
凌夷也不装了:“我这不是最近跟那些人待在一起,现学现卖的么!”
韩非也可心疼:“最近都是臣的不是,因为国主和君上以及诸位大人要过来,所以硬拉着他演礼……。”
结果凌夷这样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对别人卑躬屈膝,让他行礼跟让他上刑一样,腿都不会打弯的那种!
演礼的时候要不是有他镇着,他早甩柚子走了!
可是看着他演礼怪怪的样子,最后韩非也放弃了!
“谷主乃世外之人,不必拘于礼数。”羸政很豁达,小阳的大师兄嘛,没事,没事凌夷高兴了,韩非却还是正衿严坐的架势。
但是这样的韩非,看起来有一股禁那什么的美感,特别想让凌夷扑倒……。
韩非开始向羸政汇报他的工作,颍川郡最主要的地方当然是前韩王宫了,只不过,有凌夷在,他以要修建下水道为借口,将前韩王宫给掘地三尺!
什么秘密都被爆了出来,前韩王宫里光是枯井里的尸首就起出来好几千具!
穿着的衣服虽然破烂了,可细细瞧来,都是宫内的内侍或者是宫娥,死了多久的都有,上至百年前的,下至刚死的!
就那么从宫里往外抬,新郑上下的人就,麻木的看着,知道原委之后,更有人隐隐哭泣。
从那以后,一些韩国小贵族们就都老实了,再也不戳火说什么复国的事情了,一些大贵族们,没能跟着一起去秦国劳动改造的也全都被贬为庶民,没家产,奴仆,给他们一点田地自己耕种,敢闹事的都送去修长城了。
所以秦国接手韩国之后,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波澜起伏,又因为是韩非在治理,凌夷可是下了大工夫!
“他把前韩王宫给修缮了一番,建立了好多东西,现在新郑也焕然一新,还有整个颍川,都跟着转好了。”韩非感激的瞥了一眼那个不正经的人:“如今这里是我秦国颍川郡。”
潜台词就是,曾经的韩国,已经不复存在。
“那也别叫什么前韩王宫了,就改成秦王颍川郡行宫。”李季阳直接道:“也省得阿政来了还得找地方住,以后就住在那里好了。”
“可也!”羸政也觉得不错:“寡人还是第一次去别国的王宫。”
“现在,它是秦王颍川郡行宫。”李季阳纠正。
“是,是,秦王颍川郡行宫。”羸政顿了顿:“为什么不直接叫行宫?”叫秦王行宫也可以啊?
“这个就叫秦王颍川郡行宫,等到打下赵国,那里的赵王宫,就叫秦王邯郸郡行宫西超级截屏已捕获屏幕截图?现在已保存至“手机存储/截屏”中分享”
王驾继续前行,浩浩荡荡,因为颍川郡地不大,又修了秦道,他们走的又是没有任何阻碍的秦王道,故而在三天之后,第四日的当天,黄昏时分就到了新郑。
此时的新郑,华灯初上,却万籁寂静,原来这些人都出来见王驾了,不过还知道分寸,不吭声,不过也没老秦人那么热情,都只是跪着,偷偷的抬头看一眼王驾,王驾好威风啊!
嬴政没有出现,也禁止李季阳出去。
“你好歹出去摆一摆手什么的吧?”李季阳怂恿羸政:“他们都是来看国主你的呢!”“我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为什么要出去给他们看?”嬴政这个时候懒病发作,就是不去!
韩非也道:“虽然这话大不敬,但是国主还是不要出去的好,现如今诸侯国关系越来越紧张,恐有不测……。”
就差明白的说,怕有刺客了。
“诸侯国局势紧张不是一天两天了,没事!”李季阳笃定的道:“阿政……哦,国主身边能人辈出,护卫完全没问题。”
“话不能这么说,万一呢?”韩非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让羸政出去。
羸政从善如流,但是他也知道,李季阳这么说,是因为李季阳知道他有暗卫在旁边韩非故意不理他,跟羸政继续汇报他的工作去了。
李季阳没心思听,就跟凌夷一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
这个时候,李季阳的那些小礼袋起了大作用!
他们虽然不热情,但是禁军们还是忠心的执行了秦安君给的任务,给他们发小礼袋一开始大家觉得禁军这是乱丢东西呢?
等有人打开看到了小礼袋里的东西之后,才发现这是给他们的!
大家捡了小礼袋,有当场打开的,发现里头是一些小东西,最主要的是,里头有糖块!
这年代糖很贵的,普通人家还好,那些清贫的人家根本吃不起糖。
“打下燕国就叫燕王宫为秦王蓟都郡行宫。”李季阳特别憧憬的道:“每灭掉一个霸主国,就将王宫改一下,成为阿政的行宫,然后让阿政领我去玩儿……。”
韩非目瞪口呆,没想到秦安君心这么大,这是要统一天下的节奏啊!
“尤其是燕国蓟都,一定要去一趟!”李季阳十分认真。
“为什么?”羸政不理解了,这么多诸侯国,为什么非要去蓟都?
“你不懂的,那里是我梦想的方向啊!”李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558
季阳有点蔫,蓟都,或许这里的人不知道,后世也没几个人知道,那里的地理位置,跟他那个时代的京都是一样一样的,那才是他母国的首都……。
而嬴政听了李季阳这话,却上了心……。
王驾继续前行,浩浩荡荡,因为颍川郡地不大,又修了秦道,他们走的又是没有任何阻碍的秦王道,故而在三天之后,第四日的当天,黄昏时分就到了新郑。
此时的新郑,华灯初上,却万籁寂静,原来这些人都出来见王驾了,不过还知道分寸,不吭声,不过也没老秦人那么热情,都只是跪着,偷偷的抬头看一眼王驾,王驾好威风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