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秦朝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先生身体不好,不能喝凉过的,只能喝放凉了的,只好眼馋着。
李季阳也让人给先生做了清淡吃食,因为天气热,不好开胃口,只好在饮食上下功夫。
索性李家庄的食物都挺好吃的,又舍得下料,一夏天过去,这甘磊父子俩没有苦夏反倒是胖乎了许多。
“这都是李家庄养人啊!”量体裁衣做秋衫的时候,甘磊才感觉到自己胖了,长肉了!
“嗯嗯!”小甘罗坐在一边正在啃着一块五香豆腐干。
这是李季阳研究出来的零食之一,家里大人小孩谁饿了完全可以吃一口。
最近小侄子长牙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120
了,也抱着个五香豆干在:“吃,吃!”
“你就知道吃,给我看看牙!”李季阳看小侄子坐在那里抱着五香豆干好像小仓鼠一样啃着,就觉得可爱非常,扑上去就捏人家的小脸蛋儿。
“不!”小家伙儿一扭小身子:“不给看!”
转了个弯儿,背对李季阳,小叔坏,摸他的牙牙!
“看看嘛,看看嘛!”李季阳就伸手指头捅一捅小家伙儿的后背。
“不给看!”小家伙儿很有原则,自己背对着坏小叔,低头啃五香豆干,啃的满手都是口水。
“你别逗他,正吃东西呢!”甘磊站着,正让人量体裁衣,但是也不想让李季阳这个无良小叔再逗孩子了。
李季阳讪讪的手,他就是想看看小家伙儿刚长出来的米粒牙,可可爱了!
立秋了,家里也要开始拾庄稼了,李季阳找了李林和李森过来,又开始了折腾。
家里种植的多是谷物,小米、黄米等,割起来很事,于是李季阳就弄出了牛拉割机。
简易的那种,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震惊了!
趁着秋高气爽,甘磊带着孩子们也去了田间地头,李季阳还没成丁,所以无法祭祀开镰,只有李忠管家代为祭祀,去年李季阳根本没来,也不知道秋下刀子还要祭祀!
祭祀开镰过后,大家一起冲向了田里。
简易割机被老牛拉着,一趟就是四条垄被割,那速度是飞快啊!
甘磊站在路边已经傻眼了!
“这是?”
“我的小发明!”
那天以后,甘磊回到院子里,一个人在书房想了半宿,第二天,他的病情严重了!
没起来床,还有点低烧。
“怎么回事?”李季阳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师兄。”小甘罗守在床前,看到李季阳进来,红红的大眼睛好像小兔子,还有两滴泪挂在腮上。
李季阳的规定,大家一律师兄弟相称。
“不哭,有师兄在!”李季阳给他擦了擦眼泪。
甘磊倚着枕头坐在榻上:“就是宿疾犯了,多咳嗽了两声,不要紧的。”
“平曰里也并未劳累,怎么能犯了宿疾?”李季阳才不信,明明都给养得好好的,都长肉了,竟然还犯了宿疾!
“就是,就是!”小甘罗也在旁敲边鼓:“明明就是在书房带了半宿,不知道回来睡觉。”
李季阳明白了,这是熬夜了啊!
有的人身体亚健康,熬个夜都能感冒着凉,剧烈运动一下都能汗如雨下。
但是,甘磊在书房待了半夜,干什么了?看书?还是写字了?
第133章又一年秋
“干嘛要折腾自己?想看书,多放两天农忙假,让同学们都下田去捡穗子!”
李季阳提议。
农忙假放了三天,他以为他是要备课呢!
当然,这也是个试探,万一真是备课呢!
“只是想了些事情,没留意时辰。”甘磊赶紧说明,算上甘罗也才十一个孩子,他怎么会教书累到呢?
“晚上没有人值夜?”李季阳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他安排了人手照顾这对父子俩,难道还有人偷懒?
“我不想让人值夜,都不用人在屋里伺候的!”甘磊看李季阳的样子,明显是误会了。
“那不行,以后必须有人值夜!”李季阳严肃道:“万一有个什么动静,身边就小甘罗一个,能干什么?”
“我能干着呢!”小甘罗不服气。
“你能干什么?”李季阳伸手揉了揉他的头:“你才五岁,不是十五!”
这么小个孩子,和一个病人住在一起本就不妥,可是他准备了房间,小甘罗不去住啊!
就要跟爹爹住在一起,这事儿也不能强硬。
“今天就在西内侧睡吧,这些日子一直跟我睡,来了这么久,你也应该习惯了。”甘磊咳了两声,不让小甘罗说话:“就这么决定了。”
刚来那会儿,儿子说一个人睡不习惯,于是就爷俩儿一起睡,浪了人家给准备的两间卧房。
结果过了这么久,还没分开。
趁着这次机会,赶紧让儿子自立。
小甘罗噘嘴,但是大人决定的事情,小孩子没有置嚎的余地,委委屈屈的接受了。
“早上起来那小家伙儿也闹腾着呢,你去看看!”李季阳让小甘罗去看小侄子“哦!”想起小家伙儿,小甘罗也就顺从的跑了出去,洗了把脸,换了套衣服,才去主院看小少爷。
李季阳打发走了小甘罗,就坐在了原来小甘罗坐着的地方:“先生,您到底怎么了?平白无故的怎么就会宿疾复发?我这里照顾的不好吗?”
“不是,是昨天我自己在书房待了半晚上,不小心的。”看了看李季阳,又加了一句:“不是故意的。”
李季阳哭笑不得:“您还能故意的呐!”
“我就是想了些事情,一时没注意。”甘磊笑了笑,至于想的是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从那以后,李季阳就让人一定要值夜,哪怕是睡在外头的地板上,也要守着门口。
立秋之后,开始准备秋,高詹事又来了。
“在咸阳城找到的宅院,但是要价高。”来了就跟李季阳说了宅院的事。
“多少钱?”
“要一千金。”
李季阳摸了摸下巴,这个价的确是高了点儿啊!
“走小路的话,离王宫大门很近。”高詹事觉得,就这一条,就值钱了。
“可以!”李季阳二话不说,进去就弄了个钱箱子出来,里头正好一千金。
“我就知道您一定会同意!”高詹事高兴的点了金子,以前拿钱他都不点金子的,这次不同,这次是买卖,钱财必须当面点清。
李季阳另外拿了一百金出来:“这个是给你的。”
高詹事脸色不太好看:“这是什么意思?”
“你别生气,我知道你现在给夫人和公子办事,但是你本身也要交朋好友,那点俸禄,也不够你用。给你的钱,是让你用来花销的,不是买你。”李季阳将钱推给他:“有什么需要,千万跟我说,多难,兄弟都会帮你!”
高詹事脸色这才好许多,并且了金子:“给点金子还好,真有事了,你千万别卷进来。”
给点东西弄点钱还可以,真有什么事情发生,第一个要被摘除的就是李季阳,因为他只是个还未成丁的少年,且没有任何身份。
随便谁都能将他怎么着,因为他经不起任何风浪。
“我本事大着呢!”李季阳撇嘴:“我师兄过几日就要来了,你有什么想要的?珍珠?黄金?奇珍异宝?还是珍惜药材?”
“要金银珠宝吧,那些大臣们如今都奸猾了许多,王相家也到处钻营,而且不知道哪儿来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121
的那么多钱!”高詹事撇嘴:“不过幸好咱们这边一直是大手笔,没让他们得逞。”
“金银珠宝不是问题,你想要什么?”李季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歹要有个追求。”
“追求就是大公子能当上国主,反正不能是成蛟公子,要是他继位,我立刻出逃!”高詹事倒是舍得。
这一年以来,他做的事情可不少,要是成蛟公子继位,肯定不会放过他。
李季阳翻白眼儿:“瞧瞧你那点儿出息!”
高詹事才不管出息不出息呢,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带了东西回去,交割了文书,那宅子就成了李季阳的,他怕李季阳人小不懂事,自己买了二十个奴仆,打扫照料这座宅子。
又派人去跟李季阳说了,给了他奴仆的身契和宅院的钥匙,以及宅院的契约竹简。
李季阳接到之后,很是高兴,这以后去咸阳城就不用在客栈租院子了。
高兴的李季阳,送了一牛车的礼物给高詹事,人参都装了两只,剩下的都是土特产:家里养殖的雁,也就是大鹅;还有母鸡十只,各种蛋类五十只;以及新打下来的粮食,两袋子!
这种搭配,让高詹事无语半晌,人参他留下了,剩下的东西最后挥了挥手:“拿到伙房去吧!”
秋是忙碌的,因为要跟老天爷抢时间,李家庄的田地虽然多,但是有了李季阳弄出来的简易割机,别提干的多快了,割完之后立刻打谷,趁着天气好,一口气都弄好了。
最后,也是一年到头最关键的时候,交付税粮!
今年家里有了几个孩子,索性还小,倒是不需要交付税粮;但是甘磊也算是一个成丁的人,也得交付税粮!
李忠管家给李季阳报:“因为多了人,所以要多带一个人的税粮,还有家里出生了那些孩子们,以及咸阳城里咱们家也有了宅院和下人,这都要报上去。”
哪怕是下人,也是要登记在册的,方便管理。
且一旦下人有所闪失,作为主人家的也要受到惩罚。
当然,主人家的惩罚少,犯错误的下人惩罚很重,很重!
“新生儿,全部登记成平民。”李季阳看到那些东西,原来是将新生儿全都定位成奴仆,他当然不干了。
“都是……平民?”李忠管家震惊了。
“嗯,不然我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干什么?”李季阳将手里头的竹简摊开,上头记载的是他们家的成。
因为今年家里有开荒地,再加上李季阳的小发明,家里的成也好了许多,牛羊也生了许多小崽儿,鸡鸭鹅的也好,再有就是自家的猪,今年生的小猪崽儿全都让李福给……劁了!
最开始弄死了好几头,李季阳也没说什么,李福就放开手研究了,到了最后,他劁猪已经很有一手了。
今年家里的猪生了不少,不过都劁了一大半,就留了几头用来繁殖,大公猪跟老母猪都不能串种。
“可是少爷,他们都是……。”李忠管家意有所指,下人的孩子读书识字,用来开店当个掌柜的,这都是惯例了。
掐着卖身契,总比用雇佣的掌柜的让人安心。
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主家手里掐着,才能让主家放心的栽培,因为花了大力气栽培出来的人,若是不能为主家所用,岂不是白力?
这个时代想要培养出一个人才不容易,基本上都是贵族出身。
平民也就能勉强保持温饱,此时的“百姓”,全都是大小贵族,平民少有姓氏“若是要培养他们做个掌柜的,我也不会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听甘磊先生讲课了。”李季阳道:“外头的人,我信不过,我只相信咱们庄子里的人,日后他们都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奴籍,辱没了他们。”
古往今来,什么最重要?
人才!
尤其是这个时代,战国,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太遥远了,哪怕他是考古出身,还是专门的秦汉专业。
可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也因为他是秦汉这段时间的考古工作者,他知道,羸政登基之后,先是受制于吕不韦,把吕不韦扳倒之后,他又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捋顺了秦国的世家,才开始统一大业。
那个时候他都三十多了!
统一大业过后他都多大了?
那个时候,因为觉得自己老了,快死了,他就开始走极端了!
求仙问道,想要长生不老,不是他怕死,而是他还没享受够统一天下的那种感觉。
要是让他跟康熙爷一样,当六十年皇帝你再试试!
可能他也舍不得皇位,但是不会这么不甘心,不情愿。
“是,少爷!”李忠管家听了,到底是感动的,因为这九个孩子里,有他家的小儿子。
“以后这九个孩子,成丁的时候,请先生给起个名字,姓氏就是李。”李季阳知道自己有优势,不过他一个人也不能面面俱到。
以后他们会需要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
不能是世家子,因为世家的势力太大了!
不能是士大夫,因为他们也是有牵扯的!
只能是没有出身和势力牵扯的普通人士。
就像甘磊所说,招一批没有根基的人才,一个是好掌握,另一个则是这批人有可塑性。
亲自教导出来的人,和别人培养出来的人才,绝对不一样!
“诺!”李忠管家不知道少爷要做什么,但是他看得出来,少爷心中自有打算且大儿子也跟着出去了两趟,人越发的沉稳。
“今年的税粮,我跟着一起去看看,顺便去咸阳城看看咱家的宅子,在那里住两晚。”李季阳想了想,增加了一个条件。
“诺。”老管家立刻记住这件事情。
“这样,家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去!”李季阳从自己出行,想到了秋游。
家里漫山遍野都是随孩子们喜欢,想撒欢儿,随便,没人管他们,不过他们肯定没去过咸阳城!
眼界要从小就开阔!
秋游要去咸阳城,春游就去逛街!
买卖什么的,也要带上他们,从小就看遍金银珠宝,相信他们长大了,别人想要贿赂他们,拿来的东西,他们也肯定看不上眼就是了!
“诺!”李忠管家记下此事,一会儿就要去安排人手。
李季阳决定好,就让老管家下去安排了,而他则是去找了先生:“可要去咸阳城走一走?”
“我就不去了,给大家放五日时间,好好在咸阳城逛一逛,小甘罗也去。”甘磊倒是放心,连唯一的独子,五岁的甘罗都交给李季阳了。
第134章起去秋游
“那您也心点,我小侄子就交给您照顾了!”人家这么信任自己,李季阳当然也信任他了:“还有李家庄,您就劳心一下!”
“你放心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122
?”甘磊认真地看着李季阳。
在甘磊的眼中,李家庄有许多秘密,那许多粮食,养殖的家禽家畜,以及数不尽的金银财宝,贵重的药材人参,以及先进的农具和豆腐这种神奇的吃食。
李季阳一个尚未成丁的十五岁少年人,拥有这么多让人震惊的东西,随便一样拿出去,都能换个高官当一当了。
他就这么交给他?
虽然是学生和先生的关系,但是他知道,李季阳是有先生的,那位先生一定是一位大才!
“当然放心了。”李季阳没什么不放心的,家里也就那些粮食能搬走,他自己从储物袋里弄出来的东西,都放置在了空间里。
包括家里的圜钱,放在外头的都是不值钱的布币。
谁也不知道,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他连粮食都能装进去,不过家里不能没有粮仓,要是没有粮仓人们该心慌了。
要去咸阳城了,家里的孩子们都十分兴奋,唯有小甘罗有点郁闷,他想在家陪伴父亲,可是父亲却叫他跟着一起去咸阳城!
在咸阳城住的日子虽然没多少,可他并没有逛过,一直在家陪伴父亲了。
“你应该去,当日在咸阳城,你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学到,就在家陪我了,这样怎么能说是去过咸阳城呢?”甘磊想让儿子去开阔一下眼界,这也是李季阳的意思。
不然人家一个少爷,为什么要麻烦的带一群小孩子去咸阳?
小甘罗也知道,自己在咸阳,连那条街都没熟悉透,只是对家里到医馆的那条路认识的很。
就这样,李季阳带着一群小孩子,在大家的护卫下,拉着一车一车的粮食,跟着老管家去了咸阳城。
这也是李季阳第一次交纳税粮。
官府交纳税粮的地方,在咸阳城东,那里有好几座大粮仓,是整个咸阳城三座粮仓之一,如今这里已经半空,去年的陈粮吃到现在,也就剩下这些了,倒是新粮一来,就给填满了。
全程都是老管家在办理,李季阳带着孩子们看热闹。
“这是谁呀?带来这么多娃儿?”老吏偷偷的问老管家。
“是我家少爷,带着庄子里的孩子们过来开开眼界,你也知道,这位少爷明年才能成丁,成丁之后,家里的事情,都要他来管。”
“那你岂不是?”
“哎,话不能这么说,少爷能长大成人,我很高兴,家里也有个说了算的人来管,我们这样的,也有个依靠了。”
老吏点了点头:“那你可轻松了,这两年没个主家,也是够难为你的了。”
下人因为是奴籍,办事多有不便,有了个成丁的主家,总是好事,且成了丁,这税还能加一个!
这次老管家还给甘磊也上了赋税,他的赋税由李家庄出。
“此人的赋税,由文信侯府出了。”老吏检查了一下记录。
“文信侯府?”老管家一听,就去找了李季阳。
“告诉他们,把文信侯府的退回去,他的赋税我们李家庄出!”李季阳不想让甘磊欠吕不韦人情。
“少爷,不可能的,那边都记下了,是不能更改的。”李忠管家知道流程的,秦国律法之苛刻,是不可能让人随意更改赋税记录的,这一点,恐怕连国主都无法办到。
“可恶!”李季阳气了一下,吕不韦这家伙!
“不过我们可以预约明年!”李忠管家提醒李季阳。
“对!”李季阳立刻就道:“跟他们说,明年的,咱们李家庄出!”
李忠管家跟老吏也算是有交情,跟他打一声招呼,明年开始交纳税粮的时候,就跟他说一声,他们立刻帮甘磊也一起交了!
“可是那边是文信侯府……。”老吏也为难。
“但是人现在在我们李家庄,你说,要是让人知道你税粮,不问是哪个地方的你就……。”李忠管家好歹也是个管家,在外头虽然低人一等,可照旧有很多办法能让这些人听话。
“哎哎,李忠管家这话说的,既然人在你们李家庄,当然是你们李家庄交纳税粮了。”老吏立刻就转变了态度。
文信侯府是大,可大不过秦律!
李忠管家满意的点点头,回来跟李季阳报备了一声,搞定了!
交完了税粮,一伙人就去了新置办的宅院。
宅院在内城的外围,那条所谓离王宫大门最近的小路,李季阳没看到,也没找到,倒是宅子很大,看样子以前应该是官邸。
里头打扫得很干净,二十个仆人,十男十女,都是中年人,没年轻的,干的活计也是打扫卫生、挑水砍柴。
李忠管家依照李家庄的规矩,给他们清理了己身,剃头,洗澡,换衣服。
将他们原来的铺盖也都拾拾丢掉了,换了全新的铺盖,以及他们的衣服也都丢掉了,绝对杜绝了各种虱子和臭虫!
这些人也没个头儿,李季阳想了想,跟老管家商量:“要不让李福过来当个管家?”
“这里只是个别院,李家庄才是老家。”李忠管家不同意:“李福还得在家看牲口呢!”
这个时代,有大房子不算什么,要有大牲口才算是有钱!
房子又干不了田里的农活?只有大牲口才能拉犁、拉车!
“要不让李祥来?”李祥是管家的二儿子,没有老大厉害,也没老小招人疼,于是就有点沉默寡言。
“他?”自家的二儿子还真没怎么注意。
“对啊!”李季阳对李祥还是挺看好的,虽然为人低调,不代表他就笨,上有出色的长兄,下有薄弱的幼弟,他当然无法出人头地,也不会出人头地,因为他知道,长兄只有继承父亲的管家地位,才能有好日子过。
而幼弟,也需要大家对他多一些关心,所以他很低调。
“能成吗?”二儿子,他还真不是很关注,只知道是个好孩子。
“肯定能成!”李祥虽然沉默寡言,但并非毫无成算。
就这样,这里的李宅,就定了李祥来当管家,那二十个奴仆也交给他掌管。
定了此事,李忠管家留在宅子里拾,该添置的添置,该采办的采办,李季阳则是给十个孩子安排住处,所幸他们都还小,俩人一张床,五张床就够了,再加上是秋天,不是很冷,两床薄被一个枕头就够了。
因为刚到咸阳城,又是新宅,也不敢让他们出去玩儿,就让他们洗漱过后,在院子里跑跑跳跳,李季阳也顺便跟着看一看。
这宅子是个两进的宅院,前宅和后宅中间是个花园子,这个时代的花园子,说实话,也没什么可看的,种植比较多的是桑树,其次是枣树,还有个角落种植了桃树,可惜,现在是秋天,挂果的不少,开花的没有。
倒是道路两边,栽种了不少菊花,正是含苞欲放的时候。
有早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123
开的菊,金灿灿的,看着还挺喜庆,就是少了点儿。
1...3738394041...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