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日月风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沙漠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有一种解释,汪兴朝开始向营平增兵,就是已经下定决心开始与龙锐军正面交锋。
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的运输线都被龙锐军切断,这不但是商道被断,辽东军所需的关内诸多物资,也彻底被断绝,这种情势下,拖得越久,对辽东军越是不利,而龙锐军则会越来越强。
此消彼长,再拖上一年半载,双方的实力就会拉开差距,甚至一直拖下去,辽东军就要被龙锐军活活耗死。
双方的决战,迟早都会有一天到来。
对辽东军来说,这场决战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汪兴朝无奈之下,选择尽早开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先派唐开甲增援顺锦,加强辽东军在营平的军力,这也是为决战做准备。
唐开甲抬头看了看夜色苍穹,抬手摸着粗须道:“钱朗将,你也是知兵之人,应该能够判断出,本将在吉平失陷之前,就已经自辽阳出兵。你是否觉得本将并非是为了增援吉平战事而来?”
“不错。”钱思益点头道:“唐将军至少在五六天前就已经出发,那时候吉平还在我们手里,并无迹象显示吉平会落入敌军之手。”
唐开甲笑道:“钱朗将,咱们的心思和大将军相比,那还是差得远。咱们想不到的事情,大将军却能够料敌于先,否则为何他是大将军?我不瞒你,你们还没有丝毫察觉之前,大将军就已经算准龙锐军一定会盯上吉平。”
“当真?”钱思益吃惊道。
“吉平是什么地方?”唐开甲望向南边,此时离吉平城还有一段路途,再加上夜色昏暗,根本不可能看到吉平城,但他的眼中却像是已经看到了远方的城池,缓缓道:“吉平是营平郡南部重镇,处于咽喉之地,南部诸县与顺锦府城的运输几乎都要经过吉平,地理交通之重要,无与伦比。”
“那是自然。”
唐开甲摸着粗须道:“听闻顺锦城内的粮草充沛,维持两年都不在话下。但皇甫还是让人加紧催收南部诸县的粮草,甚至大张旗鼓运往顺锦,你觉得是为什么?”
“粮草愁少不愁多。”钱思益道:“顺锦的粮草虽然充沛,但囤积更多粮草,自然不是坏事。而且皇甫将军说过,大将军正在后方大量征募青壮补充兵力,当兵就要吃粮,再与龙锐军决战之前,囤积的粮草自然是越多越好。”
唐开甲笑道:“那我告诉你,皇甫可没对你说实话。征调囤积粮草,不是他想出来的,是大将军吩咐他那样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来确实是为了屯粮,但这并非主要目的,最重要的缘故,是引蛇出洞。”
“引蛇出洞?”
“秦逍那帮人也不是傻子。”唐开甲道:“顺锦在营平四处收集粮草,他们肯定是看在眼里。南部诸县是营平郡的粮仓所在,他们当然也知道吉平城的重要。你觉得他们会眼睁睁地看着皇甫将营平的粮草都囤积到顺锦?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必须尽快出手拿下吉平,只有如此,才能控制南部诸县么,甚至将营平的粮仓之地都控制在手。”
钱思益听得有些糊涂,疑惑道:“既然大将军早就想到,为何.....为何不事先做好部署?如果大将军那边下令,让卑将带着两千人马提前几日进驻吉平,龙锐军就根本不可能夺取此城。”
“大将军要的就是他们进驻吉平。”唐开甲嘿嘿笑道:“若是事先在吉平部署重兵防守,龙锐军觉得这是块硬骨头,还未必敢轻举妄动。”仰起头,道:“得失得失,有得必有失,他们得到了一座县城,却落入了大将军的陷阱,此战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大将军运筹帷幄,高深莫测,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日月风华 第一五一柒章 去而复返
吉平城内,为了避免影响城中百姓,宇文承朝在城中的一片空阔处下令暂时扎营。
骑兵们长途奔袭,抵达到城外都还攒着一口气,待得敌方撤军,将士们终是感到倦意袭来,许多人甚至没来得及吃完饭,倒头就睡。
宇文承朝能够体谅将士们的辛劳,也知道辽东军那头肯定不会甘心就此放弃吉平,这边很可能还会有一战,当下还是要让将士们尽快恢复体力和精力。
赵胜泰带人继续防守,暂时也正好趁机让骑兵们好好休息一夜。
宇文承朝与军士们一同食用干粮,并没有搞特殊。
实际上大唐的军中等级森严,各级将官的饮食都是不同。
但在龙锐军中,并没有军士受苦而将领享受的情况,也正因如此,将领和军士们的关系相处的都很和谐,以宇文承朝为首的大部分将领都得到军士们的敬畏。
这些骑兵大半是龙鳞禁军,龙鳞禁军驻守皇城,在京都时候的待遇自然是极好,但即使如此,将领和军事的待遇也是有极大差别,像澹台悬夜那些高级将领,都是食用小灶。
此次奔袭,禁军们都是携带干粮在身,这样的艰苦,其实许多人多年来都不曾体会过,甚至有人在怀疑自己选择投入龙锐军是否正确。
不过看到宇文承朝与大家一起共患难,吃的也是干粮,喝的也是水袋子里的水,心中的怀疑也就释然,连将领都能吃这样的苦,作为军士,这些艰苦也就自然而然能够忍受。
而且秦逍之前的承诺也兑现,此次奔袭之前,每人都分到了两匹纯正的真羽马。
宝刀配英雄。
对骑兵来说,一匹极品战马的诱惑无与伦比。
真羽马甲天下,天底下每一名骑兵都希望拥有一批真羽马。
只不过真羽部历来控制真羽马的外流,大唐想要得到真羽马那是比登天还难。
如今众人能够获得真羽马,心中的激动,自然是难以言喻。
“贵姓?”宇文承朝拿着水袋子,一屁股坐在几名禁军边上,看着整大口吃干粮的一名禁军,含笑问道。
那人急忙放下干粮,正要起身行礼,宇文承朝摆手道:“坐下说话,不要拘礼。”
“小的聂老本,是禁军司戈。”
“聂老本?”宇文承朝笑道:“这名字好,有老本在身,怎么都输不了。”
此言一出,边上几人都是笑起来。
聂老本摸摸头,笑道:“郡尉大人,你这话,和......和大将军说的一样。”
“哦?”
“大将军也说我名字取得好,不管怎么折腾,老本都在。”聂老本笑道。
宇文承朝也是笑起来,道:“看来我和大将军所见略同了。”看了看其他几人,微笑道:“你们刚刚投身龙锐军,立刻就让你们出战,可是辛苦你们了。”“当兵就要保家卫国。”聂老本立刻道:“郡尉大人,不瞒你说,其实咱们在京都的时候,就听过辽东军的所作所为。这帮杂种,在东北胡作非为,鱼肉百姓,听说他们的许多将领还在东北大肆圈地,视大唐军法如无物,这样的败类,就不配称为唐军。”
“不错。”又有一人道:“郡尉,小的有一个远方亲戚就在辽东,几代人积下百来亩田产,日子过得也是殷实。可后来那些田产硬是被辽东军给占了去,一家人实在没有办法,入关投奔。他们说辽东军威逼利诱,为了夺取田地什么都干得出来。”
其他人也都是纷纷斥责辽东军无恶不作。
聂老本道:“想当初,辽东军威震天下,那也是我唐军的荣耀。他们镇守东北,周边蛮夷都是小心翼翼。可是近些年来,渤海人蠢蠢欲动,已经不将辽东军放在眼里。”摇摇头,叹道:“想当初武宗皇帝东征渤海,渤海人跪地乞和,此后对我大唐恭顺无比。但上次渤海使团入京,那可是嚣张跋扈,那个渤海世子竟然狂妄到在京都摆擂,视我大唐无人。如果不是大将军斩了那狗贼,我大唐的威名必将受挫。”
“是啊,渤海人在京都嚣张跋扈,不就是辽东军无能?”边上有人叹道:“辽东军如今只知道贪图享乐,连渤海小国都瞧不起。如果辽东军还是从前的辽东军,渤海小丑怎敢如此?”
“这帮家伙就该早早除掉。”有人握拳道:“他们在东北为非作歹,比贼寇都不如,如今大将军要铲除这帮贼寇,那是再好不过。郡尉大人,不瞒你说,咱们在京都一谈起辽东军这帮杂碎,就恨不得提刀杀到东北来。当时只觉得不可能有机会,只有心里生闷气,谁成想如今竟然有机会亲上前线,追随大将军荡平贼寇,说句真心话,就算真的死在这里,那也是心甘情愿。”
其他人都是纷纷表示赞同。
宇文承朝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欣慰,这些禁军血性犹在,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师。
“大家放心,大将军和我们对大唐忠心耿耿。”宇文承朝道:“只要我等荡平贼寇,朝廷励精图治,大唐依然可以恢复从前的荣光。”又道:“大家用过干粮后,都好好歇息,以后有的是为国立功的机会。”起身来,拍了拍身边兵士的肩头,以示鼓励。
他自己也是有些疲累,找了个地方,准备好好歇息一晚,迷迷糊糊不知睡了多久,忽听得耳边有人叫唤,条件反射般坐起来,见到一名兵士正在身边,那人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抬头看了一下天色,见得兀自昏黑,皱眉问道:“什么事?”
“郡尉大人,他们又回来了!”军士道:“赵校尉让小的赶紧过来禀报。”
宇文承朝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疑惑道:“回来?谁回来?”
“辽东军。”军士道:“他们去而复返,而且.....而且兵力比之前多得多,如今已经兵临城下。”
宇文承朝一怔,随即有些吃惊道:“这么快?”
他猜到辽东军肯定不甘就此失去吉平,很可能还会调兵前来,但想着钱思益刚刚领兵撤走,即使皇甫云昭那边再有动作,肯定也要时间准备筹划,孰知这钱思益前脚刚走,却又迅速折回。
“现在什么时辰?”
“丑时刚过。”军士道:“已是寅时!”
宇文承朝心知不能耽搁,立时传令让将士们起身,又迅速调动人手,一部分去南门增援布防,主力则是迅速赶往城北。
虽然天还没亮,但大部分将士也都还是睡了两三个时辰,体力也是略有恢复,宇文承朝下令之后,将士们倒也是迅速行动起来。
宇文承朝率先来到城北,登上城头,赵胜泰此刻正在城头,见到宇文承朝过来,立刻道:“郡尉,他们去而复返,兵力增加不少,应该是半道上碰到了辽东军的援兵,所以调转回来。”
尚未天明,天色依旧昏暗,宇文承朝依稀看到城外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辽东军还真是大兵压境。
“援兵来得倒是不慢。”宇文承朝冷笑一声。
赵胜泰道:“应该是皇甫云昭知道郡尉会率兵来援,所以也立刻增派援兵。”
“不是。”宇文承朝摇头道:“援兵绝不可能是从顺锦城调过来。”
赵胜泰一怔,宇文承朝皱眉道:“顾将军手里有近万人马,草场距离顺锦城不过百里之地,皇甫云昭要提防顾将军那边的压力,必须保障城中有足够兵力守卫。”顿了顿,才道:“你看,他们的援兵至少也有两三千人,两部兵马合流,也就是四五千人。皇甫云昭是率兵八千进驻顺锦,上次死伤的兵士加上归顺我军的除去,最多也就六千多人,这五千人调出来,城中岂不是无人守卫?”
“不错。”赵胜泰也明白过来,“就算加上城中原有的驻军,皇甫云昭如果敢调出五千人来打吉平,那么顺锦最多也就三千人,顺锦城不比吉平,四面都有城门,如此一来,每面部署的守军甚至不到一千人,这......这肯定是兵力不足。”
宇文承朝见得敌军尚在布阵,并能没有立刻发起攻击,眉头锁起。
“郡尉,如果不是顺锦的兵,难道是从辽东调来?”赵胜泰想了一下,更是感觉吃惊:“吉平被我们拿下的消息,即使传到辽东,也要时间,汪兴朝得到消息后再调兵遣将,然后增援过来,前前后后没有五六天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支援兵难道是从辽东飞过来的?”
宇文承朝双手搭在城垛上,皱起眉头,沉默片刻,才道:“不对劲,老赵,这.....这中间好像不太对劲。”
其实赵胜泰也已经感觉到其中有蹊跷,但一时还想不明白,看着宇文承朝道:“郡尉,辽东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也觉得这中间很不对劲,可是.....说不上来到底哪不对劲。”
“你赶紧安排几个人,立刻从南门出去。”宇文承朝道:“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去向大将军禀报,告知当下的情势。让他们禀报大将军,辽东军此番很可能设下了什么圈套,让他们一定要小心谨慎。”顿了顿,目光如刀,缓缓道:“也许援兵不只有这一支,汪兴朝很可能还安排了其他兵马,只是其他援兵在哪里?”




日月风华 第一五一八章 险境
秦逍此时也正率军迅速向吉平挺进。
为确保将吉平掌控在手,夺下吉平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确保吉平不会再被辽东军夺回去。
此番出兵四千,秦逍也是思虑再三才做出。
广宁有近万兵马,不过其中有近千是收编的辽东军降兵,另有近两千人是收编的广宁军。
这两股人马加在一起,也有三千之众。
虽说用人不疑,但事关重大,相比于收编的黑山军,秦逍对这三千人马还真不是彻底放心。
黑山军与辽东军是生死之敌,所以秦逍根本不担心黑山军会投向辽东军。
但无论是广宁军还是收编的辽东降兵,那都是与辽东军难以分割干净。
广宁军和辽东降兵虽然都被龙锐军收编,但事实上来说,都是处于低谷之时,辽东降兵倒也罢了,至少是主动投入,但广宁军当初被收编,多少有些形势所迫的原因在。
如果龙锐军最终取得对辽东军的胜利,这些人自然是铁了心跟随龙锐军,但如果事态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龙锐军遭受重大挫折,秦逍实在难以保证这些人会真的忠心耿耿。
此番增援吉平,秦逍就不敢将这些人马派上前线。
要是到时候这帮人临阵倒戈,那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但如果将这些人尽数留在后方,秦逍也是有些担心,思来想去,他手中虽握有近万兵马,最终还是留下了半数兵力在广宁,又担心如果将那收编的三千人尽数留下,难免会让那些人心存疑窦,如此反倒不妙,所以从中也是挑选了三四百人随军出征。
宇文承朝率领骑兵奔袭增援,秦逍则是率领援兵主力在后。
这三千人几乎都是步卒。
毕竟要训练出精锐骑兵,也非朝夕就能办到的事情,稍微有些能力的骑兵,都被宇文承朝带走。
眼下吉平已在龙锐军手中,但接下来却要巩固成果。
除了要派重兵在吉平驻防,而且还要尽快修筑吉平的防御工事。
东北的城池秦逍十分了解,知道大部分县城都没有防御,易攻难守,所以吉平的防御必须迅速构建起来。
只要加强了吉平的防御,将这座要害重镇牢牢抓在手中,那么在营平郡的战略态势就会对龙锐军大大有利。
不但可以将南部诸县控制在手,而且对顺锦城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战略主动也将掌握在龙锐军手中。
虽然切断了辽东军与关内的道路,迫使汪兴朝不得不尽早发起攻势,但秦逍心知,辽东军拖不起,龙锐军旗视野同样拖不起。
如果没有澹台悬夜控制京都,秦逍完全可以采取全线防守的战略,拖延下去,此消彼长,局势只会对龙锐军越来越有利。
但澹台悬夜的存在,注定龙锐军不能一直耗下去,如果被澹台悬夜解决了关内之事,腾出手来插手东北事务,龙锐军到时候必将陷入被动,只有在澹台悬夜出手之前,尽早解决东北事务,到时候才有底气抗衡澹台。
他知道要想短时间内铲除盘踞东北百年的辽东军,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但是尽可能压缩辽东军的空间,取得战略上的优势,那却是刻不容缓。
如果能够夺下营平郡,那么龙锐军控有东北两郡之地,便自然而然处在上风。
所以对秦逍来说,吉平城是必须握在手中。
虽然主力是步卒,但秦逍却还是领兵日夜兼程挺进,甚至也和将士们一样,徒步而行,如此也可激励将士们的士气。
“大将军,是否让大家歇息小片刻。”随军部将褚华飞马过来,看上去也是颇有疲态,恭敬道:“许多弟兄实在是走不动了,连续走了两天,中途几乎没有歇息,消耗太大。”
秦逍其实已经意识到这样的急行军强度太大,就算是这些剽悍的将士,许多人的体力也已经跟不上。
他抬头看了看天,已经是正午时分,想了一下,才问道:“照现在的速度,大概还要多久才能抵达吉平?”
“今晚应该可以到了。”储华道:“不过大家精疲力尽,恐怕已经无法保持行军速度了。”
秦逍倒也想让手下将士们歇上一歇,但他知道大家都是卯着一口气,一旦歇下来,那口气一泄,疲累感更会迅速袭遍全身,反倒会更不愿意动弹。
不过看到麾下将士确实已经到了体力极限,还有大半天的路途要走,这样下去肯定坚持不了,犹豫一下,终是道:“传令下去,原地歇息,立刻用饭,一个时辰之后,继续赶路。”
褚华立刻吩咐人传令,又派了人在附近巡视,以免有敌军出现,毕竟已经进入了营平郡境内,真要有辽东军出现也不是不可能,凡事自然是小心为上。
秦逍干脆走到路边的坡地一屁股坐下,取了水袋,灌了一大口,很快褚华便已经过来,秦逍示意他在边上坐下。
褚华是广宁军校尉,也是辽西本土将领中的代表人物,秦逍对他很是器重。
此行让褚华随军出征,虽说也是看重褚华,但也有将他带走身边防止意外的心思,毕竟广宁军大都留守在广宁那边,将广宁军中的几名重要将领带在身边,更可能防止节外生枝。
“大将军不必太担心。”褚华也是灌了一口水,才道:“宇文郡尉勇武过人,他带着精锐骑兵增援吉平,进驻之后,吉平城必然是固若金汤。”
秦逍只是一笑。
他从不轻视任何敌手,更何况是盘踞在东北百年的那头怪兽。
正在此时,忽听得马蹄声响,秦逍的五感比之常人要强得多,褚华尚未听到,秦逍已经站起身,向蹄声传来的方向望过去,远远便瞧见数骑正向这边飞驰而来。
“出事了!”秦逍脸色一沉。
褚华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也起身望过去。
“是郡尉大人报捷而来?”储华立刻道。
秦逍摇头道:“如果只是报捷,两骑足矣。你看他们有四五个人,这是担心道上出现意外,肯定是出事了。”
数骑如飞而来,秦逍迎过去,那几骑到得近处,都是迅速勒马,一人飞步上前,单膝跪倒:“大将军,郡尉有紧急军情要向您禀报!”
“说!”
“郡尉大人领兵抵达吉平之时,敌军正准备攻城,见得援兵抵达,立刻撤军。”那人禀道:“不过黎明之前,他们去而复返,而且兵力增多,至少有四五千人已经兵临城下。”
秦逍皱起眉头,那人继续道:“郡尉大人说,敌人的援兵不是来自顺锦城,很可能是从辽东调过来。他还让小的告诉大将军,那支援兵一定是在我们拿下吉平之前就已经出发,他们真正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增援吉平,其中可能另有阴谋。”
“那怎么可能?”褚华吃惊道:“汪兴朝难道会未卜先知?”
秦逍问道:“宇文郡尉可还有什么话要带到?”
“他说辽东军可能设下了圈套,但暂时看不明朗。”那人道:“郡尉大人让大将军这边一定要小心谨慎。”
秦逍点点头,道:“你们先歇息片刻。”待那几人退下,秦逍才看向褚华问道:“褚校尉,你对辽东军多少有些了解,觉得这中间有什么蹊跷?”
“汪兴朝从辽东调兵增援营平这边,除非是未卜先知我们要打吉平,否则这支援兵的目的确实不是增援吉平。”褚华皱眉道:“吉平没有失陷,他就调兵前来,难道是为了增援顺锦?”
秦逍道:“皇甫云昭手中的兵力,如果只是坚守顺锦,已经足够。虽说增加兵力会保障顺锦的防守更强,但......汪兴朝调兵,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增强顺锦的防务?”他向东望过去,眉头锁起,若有所思。
“大将军,不管汪兴朝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他们有四五千人攻打吉平,宇文郡尉那边情势严峻,我们必须迅速增援。”褚华正色道:“吉平城易攻难守,宇文郡尉手中不足两千人,兵力处于劣势......!”
秦逍心知这几名-派来传讯的骑兵至少也是在昨晚就出发,如果辽东军昨晚就开始攻城,那么吉平是否还在宇文承朝手中,那就是尚未可知了。
但不管吉平是否还在龙锐军手中,宇文承朝现在的处境肯定很艰难,而且肯定也在焦急等待援兵抵达。
秦逍心中颇有些懊恼,本以为这次计划设计的还算周全,但形势突变,他没有料到汪兴朝竟然会直接从辽东出兵。
也许这次行动,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但此时也想不得许多,吩咐道:“褚校尉,立刻传令,吉平军情紧急,不可耽误,全军立刻出发。”
褚华拱手,正要下去传令,秦逍却忽然想到什么,抬手道:“等一下!”
“大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汪兴朝派出的援兵,是否只有吉平那一支?”秦逍神色冷峻,锁起眉头,再次向过来传讯的那几名轻骑兵招手,叫过来问道:“你们说辽东军兵临城下,可看清楚他们有多少骑兵?”
1...647648649650651...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