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至于客运,海港车站不对外开展客运业务,旅客们只能在黄城车站上下车,当然,兵马调动、官府的公务往来例外。

    长孙无忌看向港区一




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地
    河面上,一艘烧柴的蒸汽船正缓缓行驶,满载着大量物资逆流而上,向上游不远处的码头靠近,河两岸是农田,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看上去一片绿意盎然。



    船头,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人拿着份报纸,一边看,一边念:



    “大型游乐场,有过山车、跳楼机、海盗船等惊险刺激游乐设施,近日即将于黄州西阳开业,敬请期待“



    他抬起头,看向同伴:“哎呀,你们说,这海盗船能有大海船在海上颠簸刺激么”



    另一人回答:“那是扯谈,海盗船这玩意,不就是当年我们训练时坐的蒸汽摇摇船么像个钟摆般来回摆,那么有规律,能颠簸到哪里去”



    “依我看,过山车才够劲,从那么高的地方冲下来,又是转圈又是旋转的,应该很刺激,等我回去了,一定要坐坐。”



    “过山车不急,我回去后,一定要去云霄阁顶楼吃顿饭!”



    “嚯,好大的口气,到顶楼吃一顿饭,听说最低消费三百贯起,那可不是小数目。”



    “兄弟们一人出三、四十贯钱,不就结了吃完饭,大家伙回去也有得吹了嘛。”



    “咦不是你请客么怎么就变成兄弟们凑份子了”



    “我请客行!等我找到矿脉发达了,请大家到云霄阁顶楼吃一顿!”



    谈笑间,蒸汽船抵达码头,稳稳靠上栈桥后,闻讯赶来的人们一拥而上,开始卸货物。



    各类生活必须品、日用品以及物资,被人转移到马车上,然后运往不远处的城池嘉州阳河县县城。



    阳河城是一座拥有两千户居民的城池,夯土城墙护着城内木制民居,城内一应生活设施齐备,为远渡重洋的开拓者们提供了稳定的居住地。



    开拓者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将荒芜的土地开辟成阡陌相连的农田,种下庄稼、果树,持续数年之后,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阳河城内,知县谢文起看着运到的物资,让吏员们清点、入库,他接过来人递上的报刊合订本以及几份报纸,翻了翻,笑道:“这西阳的游乐场,如今怕是已经人满为患了吧”



    “那是肯定的,谢知县日后回到西阳,可得去体验体验。”那几位乘船来的男子回答,双方聊了几句后,各忙各的去了。



    谢文起将报纸和合订本交给吏员,转到库房,看工人们将刚“到货”的铁制农具加工,给铁制镰刀、锄头、铲子加上木柄。



    开荒种地,需要可靠的铁制工具,嘉州地区目前还未发现像样的大铁矿,铁产量不算多,所以需要依靠海船从中原运来铁器以备不时之需。



    所幸朝廷很重视嘉州地区的开发,各种物资都是给得很到位的,虽然大海船只是每年的春末夏初这段时间过来,但船只载货量大,带来的各种物资,足以让嘉州地区各定居点获得充足支援。



    谢文起和工人们交谈起来,对方讲话的语调有些怪,带着浓浓的口音,不说和谢文起“黄州腔”官话相去甚远,甚至都不像中原各地方言口音。



    这些人的发型都被剪成髡发,虽然也是黑头发、黄皮肤,但样貌有些特别:脸上、胳膊上都有大量纹身,纹身的图案奇奇怪怪,不似中原风格。



    原因很简单,就这片土地而言谢文起等官民是外来者,而这些人,算是半个当地人:这里是北美洲的西海岸地区,而这些人,来自于中美洲地区。



    本来他们是要被人杀了祭神的奴隶或者战俘,是北洋贸易公司用铁器从当地酋帅、城主手中换来,用船运到北美西海岸的嘉州,承担开荒的重任。



    来自遥远西方的中原开拓者们,被美洲当地人奉若神明,所以这些死里逃生的奴隶、战俘,很顺从的听令行事,而来自中原的开拓者们,将他们当成良民对待,不会随意打杀。



    有衣服穿,有像样的木屋住,只要认真劳动、工作,该有的奖赏都有,许多奴隶、战俘成了定居点的可靠劳动力,也成了嘉州官府的在籍居民。



    谢文起走出官署,登上城头,看着远处河边热闹的码头,又看看城外大片农田,成就感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天地(续)
    风和日丽的上午,山坡上的葡萄园沐浴着阳光,行走在葡萄架之间的兰荣,看着郁郁葱葱的葡萄藤,又看看打理葡萄的员工,再看看四周,对现状很满意。



    这片种植着大量牧草和葡萄的地区,已经成了东河县有名的宜农宜牧区。



    这里有山谷,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宜人又不缺光照,所以适合种葡萄;又有满是牧草的平地、可以纳凉的树林,还有水质清澈的河流,所以适合放牧。



    他看着山坡下河边草地上自由自在奔跑的马群,悠然自得在河边饮水的牛羊,忽然有一种身在丰州的感觉。



    阴山南麓的丰州地区,也是宜农宜牧区,牛羊在原野里吃草,农民在田地里照顾庄稼,农、牧交织在一起,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马蹄声起,一群马在牧马人的带领下,缓缓从葡萄园边经过,要到下边河流喝水,兰荣挥舞手臂,向这几个牧马的突厥人打招呼。



    对方也向他打招呼,轻松驾驭着马群向前行进。



    兰荣继续巡视葡萄园,监督员工干活,想想那几个突厥牧民的身影,颇为感慨。



    河套地区,有大量东突厥的牧民作为“雇工”忙碌着,他们或者是生活困苦或者是欠债还不起,为中原商社雇佣,在河套地区牧马放羊。



    在这里放牧的突厥牧民同样如此。



    只是,这些突厥牧民工作的地方,距离中原有数万里之遥,



    但这里的气候比起河套地区有个不错的优点:冬天不太冷,没下过雪。



    夏天时,这里白天气温较高,到了晚上却十分凉爽,不像岭南地区那样湿热,所以自幼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突厥牧民很快便能适应这里的气候。



    加上雇主北洋贸易公司赏罚分明,给的待遇不错,新设州县的官署也把来源不同的开拓者们当做良民管理,所以只要肯努力劳动,在这里就能过上好日子。



    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漂洋过海,到这片新天地放牧的突厥牧民,过上了比在家乡好得多的生活,整日里乐呵呵的。



    两三年时间,就把嘉州地区的牛群、马群、羊群规模翻了数倍



    有了稳定的马匹来源,各支探险队的移动速度才有了保障,探索范围越来越往外延伸



    突厥牧民被北洋贸易公司运到这里放牧,又有中原百姓受雇佣,作为商屯的劳动力,乘船抵达新天地,按照契约进行开荒种地,或者操作渔船在海湾里捕鱼。



    又有辽东地区的部落部民,或者岭南山区生活困苦的山民,受雇于北洋贸易公司,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穿梭在一望无际的森林之中打猎、捕鱼。



    还有通过贸易换回来的中美洲奴隶,同样承担着各种重任,要么开辟坡地、种他们擅长种植的玉米,要么学会做各种农活,种麦子。



    形形色色的开拓者汇聚在这里,分工协作,努力开荒种地,种植果树,捕鱼打猎,放牧牛羊,一点点将这片荒芜的地区变成宜居的新天地。



    兰荣就是见证者之一。



    他是北洋贸易公司的职员,在这里待了四年,主要职责是经营葡萄园,种葡萄、酿葡萄酒,因为这里光照时间长、气候适宜,正好合适种葡萄。



    秋天收获葡萄后,一部分提供给定居者们当做水果吃,大部分葡萄用于酿酒。



    这片地区树林茂密,所以大家还要伐木、制作木酒桶,用来盛葡萄酒。



    各葡萄园酿出来的葡萄酒,一部分供应定居者,大部分当做货物,通过海船南运到中美洲,用来和当地酋帅做买卖。



    这样的买卖能换回许多奴隶,运到嘉州地区,分配给各县,进行必要的培训后,投入到开荒的工作中去。



    这是朝廷定下的开发方案,北洋贸易公司的开发队伍,以及建州设县后抵达的官员们,都严格遵守这一政策,按部就班开发这片新天地。



    兰荣在嘉州东河地区住了四年,亲眼看着这里的一个个定居点从无到有,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他在农忙之余,还肩负着观察气候的任务。



    下雨时要记录雨量,每天每个时辰都要记录气温,以数据来说明嘉州地区的气候到底如何。



    他的许多同事也有各自分工,要么在各地开辟定居点,要么参加探险队,对周边地区进行探索。



    嘉州所在地区,是一个被群山环绕、呈南北走向的狭长盆地,根据探险队



第六百七十五章 最初的名字
    自东向西流淌的大河,南北两岸各有一座城池,北岸城池较大,南岸城池相对较小,两城之间有浮桥连接,桥上有零星行人往来。

    偶尔会有人骑马上桥过河,大声吆喝着“让路”,行人们让过这些赶路的骑者后,继续悠闲的走着。

    但行人们悠闲的步伐,被忽如其来的号角声打乱。

    那是南城方向响起的号角声,声音急促,视乎是在预警。

    大家四下张望,发现大河下游(西面),南岸旷野里尘土大作,似乎有骑兵自西向东而来。

    观其气势,大概要有上百骑兵一起奔跑,才会弄起这么多尘土。

    行人们看着这股尘土,面色凝重:西面数十里外,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

    走在浮桥上的人们加快脚步,向着河对岸赶,但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就没那么从容,南岸城外有大片农田,许多农民正忙碌着,大家见着情况不对,赶紧扛着农具、牵着耕牛往城里跑。

    如今是下午,就在上午时,西面买召忽城方向的烽燧传递来敌情,但出城的人们没想到敌人来得这么快,许多人早上出城时,还想着抓紧时间干活。

    当时官军也派出了骑兵,赶赴买召忽城支援,大家都觉得即便敌人真的往这边来,也得过上一两日才能到达这里。

    结果对方当天就冲过来了。

    还好,南城有骑兵出击,迎向逼近的敌人,再怎么样都能和对方纠缠。

    人们拼命往城门炮,迈开双腿跑的农民倒也跑得快,但是扯着牛跑的人根本就跑不起来,因为牛可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慢悠悠的走着,怎么鞭挞、拉扯都没有用。

    拉着着牛一起走,搞不好进不了城,会被敌人砍死;如果舍了牛,自己跑进城,倒是不会被敌人砍死,却会被主人砍死。

    考虑到家人还在城里,所以,佃农们还是得把牛带回去。

    没过多久,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仿佛有一串炸雷在两军交战之地炸响,向城里狂奔的人们,惊恐的发现官军骑兵很快就溃散了。

    城门上的士兵高声呼喊着“快跑”,许多人不顾一切往城门跑,而西来的骑兵也渐渐靠近,于是城门缓缓关上。

    未能入城的人们,看着呼啸而来的骑兵,惊慌失措、掉头就跑,往河边跑。

    也有人跪倒在地上,有人呆呆站着,看着全副武装的骑兵冲来。

    从自己身边擦过,冲向那些出城樵采归来的士兵。

    田野里乱成一锅粥,来不及回城的军民抱头鼠窜,城内守军见敌骑追砍樵采归来的同伴,看着同伴倒下自己却无计可施,气得大喊大叫,徒劳无功的放箭,箭矢却根本够不着敌人。

    城外,程知节指挥部下将来不及入城的高句丽军民包围起来,看着这城门紧闭的城池,又看看四处逃窜的人们,对于此次突击的小股十分满意。

    即便做到了出其不意,这座城也不是他部下能奇袭得手的,程知节作为军校毕业生,目前是尉官(骑兵上尉),麾下两百余骑,哪里能夺下这上千兵力防守的城池。

    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夺城,而是逼迫对方闭门自守,如此一来,白日里出城劳作的百姓,还有樵采的士兵就来不及回城了。

    这就等于变相削弱了该城的守备能力。

    等今晚,把这些被俘的高句丽军民押到城下,箭射不到的地方,勒令其哭爹喊娘,足以让城内守军心乱如麻。

    恐吓一晚,待得明日主力一到,你们就完蛋了。

    程知节如是想,看着城池,示意部下近前:“这城叫什么名字来着”

    “上尉,这是高句丽的慰礼城。”

    “不不,我是问,这城最初的名字是什么来着”

    。。。。。。

    夕阳西下,海岸边,滩涂上,一座座栈桥已经成型,径直延伸到海中,使得许多吃水深的大海船得以靠泊、卸下人员和物资。

    自备船载起重机的海船,将粮草辎重以及一门门火炮从船舱里吊起,然后放到栈桥上,又有在船舷侧开门的运输船,放出大量战马、驮马。

    全副武装的士兵,经过跳板登上栈桥,排列成队,向岸上快步走去。

    岸上,此起彼伏的营帐已经搭建起来,曾今的高句丽烽燧旁,此时已经变成临时中军帐。

    神丘道行军总管张须陀,在大帐里召集将领们议事,就接下来发展的攻势进行战前部署。

    今日的登陆十分顺利,岸上高句丽守军很少,根本就无法做出有效抵抗,而先头部队已经出击,袭扰对方最近的城池。

    像样的登陆场已经开辟成功,为渡海而来的船只提供可靠的靠泊处、装卸处,尽快让更多的兵马登陆。

    张须陀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城池,说道:“这处城池,隔河分为南北两城,明日必须拿下南城,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攻城部队出发了么”

    一名将领回答:“已经出发了,明日天亮时就能抵达!”

    张须陀点点头:“很好,接下来,按计划派船队去入海口,把障碍物都拆掉,让炮船入河,横扫沿途敌军据点。”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地图上靠北的一处地方:“主力大概已经抵达浿口,开始登陆了,我们的作战进度,可不能比他们慢。”
1...12261227122812291230...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