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哑妻温婉宋巍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染衣
宋婆子也没去劝,想着等日子久了,没准他就顺过来了。
三郎名下的田全部租了出去,宋婆子和宋老爹刚开始闲不习惯,老想着找点事儿做。
宋老爹还好,不种地,他能多接点打家具的活儿,没活儿接就上山去转转,运气好能打几只野味,再不济,也能打两捆柴回来烧火。
宋婆子就闲得发慌了,菜园子就巴掌大,每天不够她捣腾几下的,闲下来便帮着二郎家带带孩子,偶尔去村里串个门。
大丫八岁多,眼瞅着就要九岁了,被爹娘使唤跟着下田,二丫和三丫还小,成天跟在宋婆子屁股后头打转,别看是俩小丫头,贼能吃,常常趁着奶奶不在伸手跟爷爷要好吃的。
宋老爹心肠软,小孙女儿一开口,他就自作主张把宋婆子买回来给宋元宝的点心零嘴翻出来。
两个小丫头跟几辈子没吃过零嘴似的,埋头狼吞虎咽,吃完还把剩下的全揣兜里带回家,连点渣都没给宋元宝剩。
宋婆子知道以后,狠狠训了宋老爹一顿,说他不会养娃,要由着二郎家那几个丫头胡来,再有金山银山也得让她们给霍霍完。
宋老爹道“不就是点儿零嘴,吃了就吃了,元宝这不是还没回来吗等他旬休了,我去镇上接他,顺道再给他买就是了。”
宋婆子瞪着他,“那是买不买的问题吗二郎家的丫头,吃人家的还要把剩下的给搂回去,咱家元宝这么干过要我说,有啥样的娘,就有啥样的闺女,那俩丫头片子,要是再不好好教教,过不了几年,就得跟她们的娘一个样儿,成天惦记别人家的。”
宋老爹本来想着没什么,被老婆子这么一说,顿时觉得二郎媳妇教得不对,可零嘴都给出去了,总不能伸手朝人要回来,他安静了一会儿,突然来句“要不,我让元宝去他们家吃回来”
宋婆子“……”
——
入了冬,天气转冷,宋婆子在书房外支了个炉子,抱着三丫坐那儿烤火。
下晌,来了个裹着大棉袄头戴瓜皮帽的精瘦老头,探着脑袋往宋家院子里瞅,正巧和书房外坐着的宋婆子来了个眼对眼。
老头也不觉得尴尬,直接走进院门,咳了声,“这儿可是宋巍宋三郎家”
宋婆子哪知道这人干啥的,没回,问他,“你谁啊”
“我是宋三郎他师父。”老头抬高下巴,一脸的傲气。
师父
宋婆子脸色变了,三郎走前一再叮嘱她要房,否则他师父会来“寻宝”,这才几天的工夫,还真自个儿找上门来了
输人不输阵,老头下巴抬得高,宋婆子比他还高,“找错地儿了吧”
“错不了。”老头双手拢在袖子里,四下扫了眼,语气笃定道“这儿准是宋三郎的窝。”
宋婆子想撵人,可一想,对方好歹是三郎的师父,自己要真那么干,到时候得罪了人不好收场,就耐着性子问“你到底要干啥”
老头笑呵呵直接道“他欠我一样宝贝,我今儿来取。”
宋婆子后背往紧锁的书房门上挡了挡,“三郎不在,上京了,你要啥宝贝,京城找他要去。”
老头眉梢微挑,“我不找他,只找宝贝,人不在没事儿,宝贝在就成。”
宋婆子拧着眉,“嘿!你这老头,不讲理是吧”
老头挺了挺腰板,“就不讲理了,怎么着吧那是他欠我的!”
宋婆子粗声道“借钱还有个欠条呢,无凭无据,你说我家三郎欠你就欠你了有你这样耍无赖的吗快走快走,再不走,信不信我揍你”
老头赖着不走,自个儿去堂屋搬个了凳子出来往宋婆子对面一坐,围了大半个炉子,烘了烘冻僵的手,懒洋洋地说“我是宋三郎他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要敢揍我,就是在揍他爹。”
宋婆子“……”
这都多大把年纪了,怎么那么不要脸呢
老头又说“打今儿起,我就搁你们家吃着住着,你什么时候把东西给我,我什么时候走人。”
宋婆子咬咬牙,管不了,把这挑子撂给宋老爹,指望着宋老爹能出面把人给打发了。
结果宋婆子在堂屋待了会儿出来一瞧,俩老头坐在炉子边,一人端了半碗酒,旁边的板凳上还放着早上吃剩的炸花生米。
138、嫉妒(5更)
宋婆子气得两眼上翻,摔门进屋。
等宋老爹回来,她没好气地瞪着他,“人走了”
宋老爹咳了一声,说“陆老哥大老远跑来也不容易,留他住两天吧”
见宋老爹拿了钥匙要去开西屋的门,宋婆子赶忙叫住他,“你干啥去”
“西屋三郎他们隔壁不是还有间空房吗我去拾掇拾掇,让陆老哥暂时先住着。”
见宋婆子还是一脸气哼哼的模样,宋老爹劝她,“你就别绷着个脸了,好歹是三郎他师父,咱要是亏待了人家,将来三郎知道了,还不得恨死咱这当爹当娘的”
宋婆子道“我不是不让他留下,我就是怕他趁我不注意溜进书房把三郎的宝贝拿走了,你没听他说吗专程为了宝贝来的,三郎走前把话都说到那份儿上了,我也答应得好好的,要连个书房都看不好,他知道了才要恨死我这当娘的呢!”
“那不会。”宋老爹笃定道“我问过了,人家不主动拿,就等着你送呢!”
“那我能送给他”宋婆子一个白眼,“三郎不发话,他别想指望。”
宋老爹没再说,出了堂屋去给陆老头拾掇屋子。
陆老头还真没客气,直接就住进去了,安安心心地睡了个午觉,掐着点起来吃晚饭。
饭桌上,陆老头叨咕了句,“宋巍那个臭小子,要上京都没跟我这个师父知会一声,合着这是把我当贼,提防着呢”
宋婆子问他,“您到这儿来,到底为了啥宝贝”
陆老头道“一幅画,大妹子要是能做主送我,我马上就拿东西走人。”
“那没可能。”宋婆子拒绝得干脆,“三郎走前撂下话了,谁来都不送。”
“那我出钱买。”
“多少都不卖!”
“嘿!你们家这是跟钱过不去”本以为宋巍就是头倔驴了,没成想他娘更倔,这一大家子人,遗传啊
“三郎都说了不卖,您要还不讲理,那就是跟我老婆子过不去。”
陆老头咂摸了口酒,享受地眯着眼睛,“我说,臭小子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孝敬我一幅画不过分吧”
“不过分。”宋婆子点点头,“你要能想法子让他开口,别说一幅画,就是书房让你给挪走,我都没话说。”
陆老头轻哼,宋巍那张嘴,石头做的,要是能撬开,他早拿到画了,至于来赖这儿不走“既然大妹子不肯,那咱就继续耗着吧!”
宋婆子一副谁怕谁的架势,“眼瞅着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我就不信你不回去。”
“还真让你给猜着了。”陆老头眉毛一扬,一口酒下肚,“拿不到画,我就顺道在你们家过个年。”
宋婆子“……”
——
自打陆老头住进宋家,和宋老爹俩人聊得可开了,隔三差五地就坐在一块儿喝喝小酒聊聊天。
久而久之,村里传开来。
宋婆子一出去,就有人问她,来他们家那老头是干啥的
宋婆子没说是三郎他师父,只说是亲戚。
村里人啥德行她清楚,一说师父,准得刨根问到底,要是一个嘴巴漏把三郎书房里藏着宝贝的事儿抖落出来,到时候得遭多少贼惦记
上回因为三郎媳妇的嫁妆,引得周家老小都出动了,这回指不定又得招来多少双眼睛呢!
村人又问,三郎啥时候回来
宋婆子也没瞒着,说明年,九月乡试,大概八月底就到了。
自打宋巍上京,村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盼着,就等宋巍回来给他们考个举人挂田,一听宋婆子这话,踏实了,那脸上的表情,就跟见了摇钱树没啥两样。
宋婆子知道村人就是嘴巴甜,其实心里不定怎么盘算,她也乐得被别人捧着,哪怕只是场面话,听着就觉得舒坦,谁让她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呢
别人就是想生,也没那本事!
——
宋婆子没松口,陆老头也不明抢,在宋家待得舒舒服服的,让宋婆子好一番伺候。
二郎媳妇私底下还笑话婆婆,说请她下地帮着干一天活儿她不乐意,这回可倒好,往家里搬了一尊菩萨,成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比伺候公爹还来劲。
宋婆子也无奈,她就没见过这样的人,为了一幅破画,死磕着不走,数着月地在别人家住着,一大把年纪也不嫌臊得慌,要不是看在他是三郎师父的份儿上,宋婆子早撸起袖子撵人出门了。
都挨近年关了,陆老头还没有打算走的意思。
镇学放了假,宋元宝回来后,用书房的时候就多了。
这天,宋老爹接了活出工去了,宋婆子在菜园子里挖萝卜,回来后见书房门开着,宋元宝还在里面看书,姿势都没换过。
宋婆子把萝卜放到厨屋,赶着去堂屋瞧了一眼,先前还坐在里面的陆老头不见了,她急忙出来又去西屋瞅了瞅,还是没人。
宋婆子暗叫不好,扭身去往书房,站在门口问宋元宝,“元宝,见着陆老头没有”
宋元宝“哦”了一声,说“陆爷爷走了。”
“走了”宋婆子声音拔高,“他去哪了”
宋元宝如实道“陆爷爷先前来了书房,墙上一幅画掉了下来,他捡起来的时候跟我说借回去临摹,回头再还回来。”
宋婆子急了个半死,“你……你答应了”
“嗯。”宋元宝点头,“陆爷爷是爹爹的师父,那就是我太师父,我也不能不借呀!”
“哎哟我的傻孙子,你这回可坏了你爹的大事儿了。”
宋元宝抿了抿嘴巴,他就是故意把画给陆老头的,谁让当爹的去了这么久都不写封信回来,这下画没了,看他急不急!
晚上宋老爹回来,宋婆子把这事儿一说,让老头子拿个主意。
宋老爹吧嗒了一口旱烟,“要我说,咱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先别声张,等明年三郎回来了,再跟他知会一声。到时候该怎么着,他自个儿会去找他师父,这会儿人都走没影了,咱上哪找去
要说写信去京城告诉三郎,这也不太妥当,三郎是读书准备考功名呢,咱这当爹当娘的帮不上忙,总不能老给人拖后腿吧一封信寄过去,完了让他分心,明年还考不考举人了”
宋婆子被他说得头疼,“行了你闭嘴吧!我就找你拿个主意,你倒好,嘚啵出一堆没用的来,既然你也说了不能告诉三郎,我就当没那回事儿,你也别往外声张,往后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
从京城来书信,又是年关大伙儿都比较忙的时候,如果走寻常托人捎带的路子,没个把月回不来。
好在徐恕心肠热,知道宋巍要往家捎信,专程找了人给他送,才七八天就辗转到了宋婆子手里。
老两口不认字,拿到信的第一时间去找宋元宝,让他给念念。
宋元宝盯着信封瞧了好半晌才接过去慢慢打开,站在堂屋里念了。
宋巍在家时性子沉闷不爱说话,第一封家书倒是考虑得周详,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纸,先是问候了爹娘和元宝,又给家里报平安,说他们到刚京城没几天就买了一处胡同小院,隔他进学的国子监不远,虽然比不得家里宽敞,但好歹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又是自己的,在京城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也算是暂时扎根了。
关于请了大夫给温婉治嗓子的事儿,宋巍在信上只字未提,是考虑到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治好,提前说出来,怕到时候空欢喜一场。
信的末尾,着重嘱咐了宋元宝在镇学要好好用功,国子监不管是念书的环境还是里面的师资力量,都是其他任何地方比拟不了的,能到这里头来读上一两年,考上举人便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宋元宝见他爹在信上对自己的关心不少,囤积了几个月的怨念才慢慢散去,脸上总算有了笑模样。
同样的慰问信,宋巍也写了一封送到宁州府学。
郝运在那里头念书。
宋巍没说别的,开头简单问了个好,就开始进入正题,信纸写了好几张,比家书还厚,全是介绍国子监的,从里到外,从外到里,里里外外给郝运描述了国子监的环境,课程和休假情况。
里面没有一句话是炫耀他自己的,更没告诉郝运他入学考试就因为成绩优异而直接跳级被分到了二年级内班。
甚至于,宋巍还给郝运寄了几本书,都是对他有用的。
一如既往的沉稳君子作风。
可在郝运看来,宋巍不炫耀才是最大的炫耀,得了便宜还卖乖,要多虚伪有多虚伪。
看到一半,郝运的双眼已经被恨意染得通红,两把将信纸撕成碎片,从牙齿缝里挤出两个字来,“宋、巍!”
不就是去国子监念了几个月的书,有什么好得意的
勤能补拙,宋巍一天念几个时辰的书,他翻倍来,明年的乡试场上再把宋巍挤下去,他倒要看看这个备受瞩目的国子监贡生,究竟能得意多久!
139、师父的身份(6更)
知道送信去京城太不容易,宋婆子没敢耽搁,看完信之后就让宋元宝抓紧写好了回信。
“咱也没往京城寄过信啊!”宋婆子愁眉苦脸,“找谁帮忙”
宋老爹道“三郎他们走的时候,是跟着商队上的京城,咱花几个钱,请商队带就是了,国子监那么大个地儿,他们准能找到。”
“那就这么着吧!”宋婆子拍板,换了身衣裳,准备去县城走一趟,顺道买些年货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