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家有庶夫套路深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妖治天下

    秦氏心下冷沉,带着绿枝离开了。

    费姨娘却兴奋地上前:“大师太准了。也帮我家二郎算一算前程和姻缘。”拿出一个小银子当地一声塞进了小香油箱。

    说着伏在桌前,写下了褚从科的生辰八字。老和尚瞧了瞧褚从科,只说了一句话:“好好活着,让别人开心开心。”

    “你这是什么意思”费姨娘皱起了眉。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老和尚说。

    “没有了”

    “没有了。”

    “老神棍!”费姨娘呸了一声,说着就抱起那个香油箱子,伸手进香油箱里抠。

    “你!你!你!”老和尚大怒,伸手去抢,结果没抢赢她。

    费姨娘最后终于抠出她扔进去的一块银子,然后也跟着秦氏的身影奔下了长阶。

    “大师,太准了。”秋桔激动地上前,拿出一个小银锭子,叮当一声,扔进了香油小厢,然后拉着叶棠采上前:“也给我家姑娘算一个。”

    那老和尚只看了叶棠采一眼,老眼惊了惊,然后一把抱起自己的小箱子,只扔下一句话:“这位老和尚不敢批,批了害人害己。”一边说着一边跑了。

    叶棠采看着他那护着银子跑路的身影,无语了片刻。

    “这……定是个骗子。”秋桔气得小脸铁青,“我投了足足一两银子。”

    “从你的月钱里扣。”叶棠采白了她一眼。

    秋桔小脸一塌,眼泪汪汪:“姑娘……”

    叶棠采轻轻摇了摇半透明的宫扇,便下山了。

    下山后,秦氏和两位姨娘的马车早就离开了,叶棠采上了她的青逢小马车,大半个时辰之后,就回家了。

    走进穹明轩,惠然就迎了出来:“姑娘,老太太身边的小晴来了。”

    “哦。”叶棠采一怔,走进屋里,果然看到一个双环髻的丫鬟坐在小厅的圆桌傍。“老太太是要传话么”

    “大姑奶奶。”小晴站起来,行了一礼,“距离上次二姑奶奶满月宴已经快一个月了,老太太请大姑奶奶帮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叶棠采一怔,笑道:“已经有眉目了,正在努力地观察呢。”她想到陈之恒的那边,觉得那并非易事,所以不敢给答复。

    小晴却皱起了眉:“那,我就回去了。”

    “好。”

    小晴出了穹明轩之后,就坐着马车回叶家。

    回到安宁堂,只见苗氏和罗氏正坐在榻上,等在那里。小晴连忙上前见礼:“老太太。”

    “如何了。”苗氏急问。

    “大姑奶奶说,正在寻摸着呢。”小晴脸色有些不好。

    苗氏和罗氏听着一阵失望,这时,外面一个笑声响起:“这是敷衍吧!”

    却是孙氏走进来了,自发地往椅子上一坐,笑道:“我们梨姐儿好歹接到活儿就工作了,但大姑奶奶现在啊……是使不动的人呢!而且,母亲也不瞧瞧,现在玲姐儿都什么名声了长兴侯府愿意她,她就知足了吧!”

    苗氏脸色微沉:“行了,玲姐儿的婚事就不劳你们挂心了。”

    孙氏冷笑,然后就出去了。

    罗氏微微一叹:“也怪不得棠姐儿,玲姐儿现在的确太难了。要不,过一两年再找吧。”

    “不可能再过一两年再寻。”苗氏摇了摇头,“只要叶承德那混帐不死,还在京城,那么他和殷婷娘的丑事就会不住地打着家里的脸。到了八月,玲姐儿就十八了,再拖过一两年,越发的艰难,要趁早订下来。”

    罗氏想了想,才说:“要不,就我手头上这一个吧。”

    “你手头上的”苗氏听着就来劲了。

    “是三老爷在外头结交的一个朋友。”罗氏说,“姓吕的,年近三十,长得也是整齐得体的一个人,就是死了原配,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在城京和祖籍都有点产业,那碧水楼和珍味楼就是他经营的。虽然是经商的,但其兄长是在厢州做知县,也算是半个官家。”

    苗氏听着便沉吟下来。她绝不想女儿像她一样当继室,但目前实在无从选择。而且对方只得一个女儿,没有儿子,那就不同了。当年她可是连嫡带庶的三个继子,两个继女呢!

    “那……见一见。”苗氏点头。

    ……

    褚云攀下衙回来,已经亥时过半。

    叶棠采正趴在榻上看话本子,褚云攀走进来,叶棠采便翻过身瞧他:“我小姑的事情怎么了陈之恒行不行不行换一个。”

    “一定行。不行也得行。”褚云攀挑唇一笑,“明天你祖母跟你小婶准备给你小姑相看,给人当继室。”

    “什么”叶棠采皱起了眉,小嘴撇了撇,突然一怔:“你怎么知道她们要相看人家的我还不知道呢。”

    褚云攀笑:“我找人盯着。”一边说一边盯着她在榻上翻滚的样子,心情很是愉悦。

    “你真是尽心啊!”叶棠采只能如是说。

    “嗯,我工作一直尽心。”褚云攀点头。

    要把人拉进去当同伙,姻亲关系是非常有利的。

    “那明天怎么办”叶棠采说。

    “不怎么办,我来办就好了。”褚云攀笑了笑。

    ……

    &n




第231章 定下亲事一(二更)
    等用过饭,苗氏和叶玲娇一行人就回家去了。

    在马车里,罗氏就说:“母亲觉得如何”

    苗氏道:“考虑三天吧!”

    “好。”罗氏点了点头,“这是终生大事,自然得考虑的。”

    只是,还不等她们考虑,到了傍晚时份,叶承刚突然抱着一个红漆梨木盒子回来,拿进了安宁堂。

    “这是什么”苗氏看着他拿着一个盒子过来,就说。

    “就是今天那个小丫头给的礼,说要送给玲姐儿的,让她亲启。”叶承刚道。“可能外头有刺儿,其实心里还是想要个好母亲的。”

    苗氏想了想,就让钱嬷嬷把叶玲娇叫过来。

    叶玲娇来到安宁堂,苗氏就笑道:“瞧瞧,这是今天那个丫头送过来的,看来真的没有那么不好相与。”

    “拿着。”叶承刚把盒子送到她手里。

    叶玲娇一怔,接过盒子,坐下来打开,接着就一声尖叫,整个盒子摔到地上去,整个人都跳了开来。

    “怎么了”苗氏也惊叫一声,只见摔在地上的盒子爬出几只蟑螂来,便眼前一黑。

    “这……”叶承刚也是吓了一大跳。

    “娘……”叶玲娇扑到苗氏怀里,泪水直掉个不停。

    苗氏狠狠地咬着唇,对叶承刚说:“你去回他,实在不敢进门。”

    “那丫头实在是顽皮一点而已……以后好好教着,会改的。”叶承刚脸色难堪。

    “不嫁了!改什么改!没空改造她去!”苗氏冷声道。

    “但妹妹的婚事……”

    “那就不嫁了。”苗氏说着,也快掉泪了,“若是嫁进夫家是为了受委屈,那不嫁了。”

    “这……母亲还是再思量几天。”叶承刚犹豫了一下,“吕兄为人刚直,人品好到不用说,家产也丰厚。那个丫头也只是一个丫头而已。我回头把这事告诉他,让他好好管束着。”

    “那就过几天再回他也一样。”苗氏冷冷道。

    ……

    陈之恒一路坐着马车回家,心里却一阵阵的焦急。

    他在垂花门下马车于嬷嬷就走上前来:“公子,太太叫你呢。”

    “嗯。”陈之恒点了点头,就跟着于嬷嬷一起去了正厅。

    陈夫人正坐在上首的太师椅,看到他就笑:“你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娘……我……”陈之恒走到她身边,在她身边的鼓腿圆凳上落座,脸色微红,“也该给我说亲了。”

    “哎呀,你总算想通了。”陈夫人听着,便是一喜,“我正想劝你呢,不想你自己就想通了。于嬷嬷,快快,拿画册过来。”

    陈之恒听着,心里有些焦急。

    于嬷嬷已经拿回来一本厚厚的画册:“这是顾媒婆今天送来的姑娘,公子你挑一挑。”

    自从陈之恒中探花以来,想要说亲的闺女都能从陈家排到城门了。陈夫人眼瞧着一个又一个名门闺秀,但跟陈之恒提了多少遍,他就是说要自己看上,否则不娶。

    陈夫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又想着有了褚妙书那一桩,生怕他又瞧上什么乱七八糟的,所以今天想要逼他就犯。

    “儿子啊,你想要个怎么样的”陈夫人道。

    “不需要怎样的……我没什么要求的。”

    “好好,那你看一看,慢慢瞧。”陈夫人说着,把手中的画册递过去。

    陈之恒接过来画册,翻开一页,皱着眉,指着说:“这个……嘴巴太大了。”

    陈夫人嘴角抽了抽:“也没多大,你再翻。”

    “这个,眼睛不了点。”

    “眼睛也不用多大,能看到东西就行了,瞧人家配着这张小脸,也不丑,刚刚好的。”陈夫人气道。“哎哎,停,瞧瞧这个!嘴巴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小翘鼻,啧啧,美人胚子啊!”

    “呃……”陈之恒一怔,然后又翻了过去。

    “你——”陈夫人怒了,“多完美啊!至少相貌好了!”

    “瞧着……头发不太好。”

    “头发”陈夫人整个人不好了,掀了两页:“瞧,这个乌发如云。”

    “瞧着……不太会做饭的样子。”

    陈夫人嘴角一抽:“还得会做饭呐说好没要求呢得,你把你的要求一次全说出来!”

    “头发要好,黑发如云,摸着要滑。还得会包饺子,手腕细细的,长得也……”

    “是哪个姑娘”陈夫人眯着眼,“不会又是那个褚妙书吧”

    说着,她脸色铁青,想起上次秦氏过来说亲,还说陈之恒去过褚家,跟褚妙书见过。她这傻儿子,不会被那个褚妙书骗了吧

    “不,才不是她。”陈之恒说到褚妙收也是神色不好。

    当时他在苗氏的生日宴里,跟她一起玩过跳棋,觉得她率真可爱。后来去堵她时,觉得她虚荣又虚伪。上次去褚家,想处一下,更是觉得她人品低劣,这样的人,他又不是傻的,怎么会愿意。

    “那我就放心了。”陈夫人松了一口气,“那……这次是谁”

    陈之恒俊脸一阵通红:“娘你也该认识的,那是叶三姑娘叶玲娇。”

    “叶玲娇”陈夫人听着脸色一变,立刻拒绝:“不行!”

    陈之恒早知她不会答应的,便皱起了眉,原因,他也是知道的。

    陈夫人道:“若是以前,自然是可以的。但现在那名声……实在太难听。”

    “她是个好姑娘。”陈之恒道。

    “不行不行。”陈夫人还是拒绝,“褚妙书那个时候,也就是破落户,也就是被人说一句出身低。但叶玲娇……她爹才刚刚从大理寺放出来,她大哥还闹了这么一出人尽皆知的丑事,她自身又跟那个什么孟鑫乱传,嫁给了你,连你也会被人说嘴,就怕连累了你的仕途。”



第232章 定下亲事二(一更)
    户部郎中陈缪,正宣帝自然认的,也是进士出身,当年虽然名次不高,是个同进士,但瞧着祖上是开国元勋,所以格外照顾。

    正宣帝说:“既是勋贵之家,倒是了解这些河道对农户所带来的细微影响。”

    陈之恒腼腆地道:“小时候,家父得空就带微臣到乡野种地。”

    正宣帝听着就是一怔,不由对陈缪另眼相看。刚好手上有关于虫害的折子,便又问了一些陈之恒关于虫害的问题,陈之恒俱一一作答。正宣帝听着觉得略有欠缺,但也是可造之材。

    正宣帝忙了小半个时辰,就把二人给打发回去了。

    二人一路往翰林院走,陈之恒松了一口气:“第一次给皇上当顾问,幸好都答上了。不过,这些你不是都懂”

    褚云攀道:“是懂,但没有你精通。”

    这是事实。人都有长短,这一块什么河防虫害的,他只在书里看过,也熟记解决方案,但始终没有陈之恒亲身经历的了解。

    二人回到翰林院,赵凡须正伏在案上修国史,看到二人进来,就笑道:“都回来了。陈老弟,你怎么也去上书房。”

    陈之恒的座位在赵凡须前面,他一边走回去坐下,一边说:“皇上问一些问题,我去回答而已。”

    说着没有多作透露,虽然这种河防和虫害的折子每年都不知有多少,但事关君主的,还是不要说太多。

    赵凡须听着,心里便酸溜溜,很是不忿。

    皇上叫褚云攀去便罢,现在又叫陈之恒。不用问,定是褚云攀提起陈之恒,皇上才会突然想起他来的。为什么只提陈之恒,却不提他!

    不一会儿,就到了下衙的时间。

    正宣帝传了陈之恒的事情,很快有好事的传到了陈缪耳中。

    陈缪听着一怔,心里不由的一阵欢喜。
1...104105106107108...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