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已成灰
李若松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不若我们去找一些族老过来,尤其是那种对他们一家
有意见的族老。”
李齐仍然摇头,“也不行,连族长都不出面,族老们怎么可能出面,他们这些人,是人老
成,有好处的事情生怕自己去晚了,得罪人的事情恨不得有多远躲多远,要是会遁地术,这
帮子老东西能躲到十万八千里以外,所以这些人是指望不了的。”
李若松闻言,沉默了一会儿,就在李齐准备说什么的时候,李若松突然说道:“祖父,方
才您说他们是抱着灵位来的?”
李齐眼含笑意的点点头,说道:“不错,他们确实是抱着灵位来的。”
李若松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咱们也抱着灵位出去。”
“不错,我也是这个想法,他们能够不要脸,咱们却不能不要脸,既然他们准备拿孝道来
对我们施压,咱们就拿孝道回敬回去^”李齐说完,给了李管事一个眼色。
李管事随即转身朝着内院走去,不多时,李管事抱着两个牌位走了回来,这两个牌位是在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一大家子人过来的当天晚上,李齐命人连夜赶制的,还专门做旧了,就是为
了防备这一天的到来。
按照李齐大伯和大伯娘的贪财程度,他们这一大家子人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要是他们不能
啃下一口来,怕是睡觉都睡不安稳,族长能压着他们一天,却不能压着他们一辈子,而且,他
们毕竟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不看僧面看佛面,族长就是再对学堂动心,也不会真的因为这点事
情就把他们赶出村子去,更何况,谁知道他们背后商量了一些什么事情。
李齐料想的不错,李氏族长之所以会默认李齐大伯和大伯娘的举动,还真是因为这两人给
了族长一些承诺,李齐大伯和大伯娘那天灰溜溜的回到家,看着日渐破败的院子和几乎见底的
银两,再想想李齐家前后三进的大院子,崭新的长衫,那些跟前跟后的仆人,越想越不甘心。
可是再想想李氏族长的警告,就是再不甘心,再想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夫妇俩也还是要
多想想的,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愁眉苦脸的想了两三天,还是李齐大伯的长子歪心思多,他也是
灵光一闪,觉得既然李齐能够用学堂的事情来让族长压制他们,那他们完全也可以同样利诱族
长来着。
李齐大伯的长子想到这里,立刻就去同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商量这个事情,李齐大伯和大伯
娘觉得长子说的非常有道理,便召集一家人共同商讨这个事情。
一大家子人七嘴八舌的说了一晚上,最终决定等到他们把李齐的家产夺过来之后,学堂照
办,由他们出场地和银两来请先生,束可以定的很低,让村里的孩子们都可以来念书,当然
,族长家的孩子们可以不出任何束,也算是单独给族长的优待。
另外,李齐家的十亩田地可以送三亩良田给族长,他们自己占七亩地,有了这七亩地和那
个三进的大宅院,他们家的小辈就都可以解决婚嫁问题,族长家人也同样可以占很大的好处,
怎么算都划得来。
当晚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就去找了族长,他们很聪明的没有直接跟族长说,而是先找到了族
长的媳妇,族长的媳妇是个非常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凡是找族长办事的人都必须拎点东西过去
,否则族长媳妇会在村里说很久这家人的坏话,办起事来也是拖拖踏踏不给弄利落。
时间长了大家也都很自觉地拿东西给她,族长媳妇在听了李齐大伯娘转述的话之后,两眼
放光的对李齐大伯娘保证这件事交给她绝对没问题,然后让她到外面先等着,自己先去跟族长
说说这个事情。
李齐大伯娘得到了族长媳妇的承诺,高兴的不行,一出门就跟李齐大伯说了刚才李齐大伯
娘说的话,李齐大伯连说了好几个太好了,太好了,站在原地绕了几趟圈,又是搓手又是跺脚
,就等着族长媳妇给他们带来好消息。
□作者闲话:
122、大门外的哭嚎
李齐大伯和李齐大伯娘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族长媳妇笑容满面的走了出来,李齐大伯
和大伯娘一看就知道有戏。
族长媳妇走到他们俩面前,笑呵呵的说道:“我家老头子说了,这个事情毕竟是你们一家
人的家事,他虽然是族长,却也不好总是干涉别人家的家事,况且他这几日总觉得身子不爽利
,我们正准备到镇上去找大夫给看看,搞不好要在镇上住几日,把身子骨好好养养,你们自家
的事情自家解决好,不管什么事都等他从镇上回来了再说。”
这段话潜在的意思就是族长现在不会管他们的事情,不管是他们上门去闹也好,还是给李
齐单独立户也好,族长都不会出手,也不会管,确切的说是两边都不会帮,只看他们能不能把
这件事情给办成了,而且机会也就只有这一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把李齐的家产顺利拿过来,
那么族长是乐见其成的,可若是他们拿不到,族长也不会给他们创造第二次机会,是成是败也
就在此一举了。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得到族长媳妇确切的答复后,欣喜若狂,连忙塞了十个铜钱给族长媳妇
,算是辛苦,族长媳妇乐呵呵的把铜钱了起来,很好心的给他们出了个计谋,你李齐不是
不认大伯和大伯娘吗,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93
行,你要铁了心不认他们也没办法,但是你总不能不认你祖父祖母吧,
总不能不认曾祖父曾祖母吧,若是你都不认,那你李齐的爹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只要李齐人了祖父祖母,认了曾祖父曾母,那你就没办法跟你大伯一家把关系给撇的一
干二净,你就是在外面做了大官,你也要乖乖的给孝敬钱。可若是你不认祖父祖母,那不光光
是你李齐不孝,你李齐的爹娘也都被打伤了不孝的罪名,就是在九泉之下,他们也是没脸面对
李家列祖列宗的。
这个点子一听就知道不是族长媳妇想出来的,摆明是族长给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出的主意,
由此看来李氏族长面对利益的诱惑,不可避的动了心思,且口头上说是两不相帮,实际上还
是站在李齐大伯和大伯娘这一边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不管怎么说都是在这个村子里住了一辈子的人,有
什么毛病,该怎么拾,好不好说话,有哪些弱点,李氏族长一清二楚,比起气势很强且丝毫
不买他帐的李齐,李氏族长自然是无条件支持李齐大伯和大伯娘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呢,李齐
大伯和大伯娘比李齐好控制多了。
如果李齐大伯和大伯娘真的能够顺利把李齐的家产给夺过来,那么对于他这个族长来说,
就是多了个钱袋子,只要需要银两,只要他开口,他相信李齐大伯和大伯娘都不会,或者说都
不敢拒绝,因为如果他们敢拒绝,那么他随随便便都可以把李齐大伯和大伯娘扔进牢里,让他
们好好享受享受牢头们的关照。
对于李齐大伯一家和李氏族长一家的算盘毫无所觉的李齐一家人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与
其说李齐一家人毫无防备,不如说李齐一家人完全不在乎,如果真的在这里过不下去,他们了
不起把这座宅子给卖掉,再搬到其他地方居住,我惹不起你,我总是躲得起你,更何况对他们
来说完全没有躲得必要。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从族长家回去后,第二天一大早又把儿子们都叫了回来,把族长媳妇说
的话给儿子们说了一遍,几个儿子都兴奋的不行,觉得李齐的家产已经是触手可及了,便迫不
及待的开始规划起来。
有的说穿着丧服冲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哭闹一番再说,有的说就在大门口哭,让村里所
有人都过来看看,还要哭得越惨越好,有的说没必要哭,直接把祖宗们的灵位放在他们门口就
行,只要他们开门,就必然能看到牌位,只要是看到了,他们不想跪都不行。
一大家子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先是说,到后面变成吵,最后差点因为这个打了起来
,还是李齐大伯发了一通火才让这些人冷静下来。
李齐大伯把几个儿子的主意反复比较了几遍,决定中和一下,全家人从老到小都把丧服穿
上,抱着祖宗们的牌位,站在李齐家大门口哭,越早越好,去之前还要跟村里借来锣鼓,一边
哭一边敲,把村里所有人都吸引过来最好,就算不能全部吸引过来,只要有人来,他们就有胜
算。
李齐大伯发话了,底下的儿子们就是再有意见也不敢说出口,纷纷认可了李齐大伯的主意
,李齐大伯见一家人都赞同他的想法,又是得意又是高兴,当下就拍板第二日一大早就开始按
照今天说的来做。
几家人晚上回去之后都要跟家里的人说清楚,包括明日清晨什么时辰起床,什么时辰到这
边来集合,什么时辰换丧服,什么时辰去祠堂把祖宗们的牌位请出来,什么时辰到李齐家门口
,什么时辰开始敲锣打鼓的哭丧,一点一点交代的清清楚楚。
几个儿子回到各自家中,跟自家媳妇把之前李齐大伯说的话都说了,正是应了那句话,不
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几家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所有人的脑海中都闪过李齐家的青砖
大瓦房和不知道多少的银两,每个人都在想以后自家能够分到多少银两,能够住进哪个院子,
能够得到多少良田,却没有人想过李齐一家人要怎么办,会不会过不下去日子,会不会因为他
们这种行为被活生生的逼死。
于是,就有了早上那一幕,李管事抱着两个牌位过来之后,李齐整了整衣襟,侧头对李吴
氏说道:“夫人,待会儿你躲在我身后,千万不要出来,知道吗?”
李吴氏抚了抚头发,回道:“不,你在哪里我在哪里,你站左边我站右边,这些年咱们都
是这么过来的,我从不曾躲在你身后过,以前如此,今日也如此。”
李齐顿了顿,说道:“好,咱们老两口以前如何,以后也如何。”
说完,李齐命人打开大门,率先走了出去,李吴氏紧紧跟在他身后,两人表情严肃,就如
同当年面对那些李家庶支一般,李良和李陈氏两个人一人抱着一块牌位,面容悲戚,而李若松
和成栋走在最后,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大门外面的事情给吸引了,没人留意到周护院抱着
李若杉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他们几人的身后。
李若杉虽然没有听到前面的话,却听到了李若松最后那一段话,在来的路上周护院已经跟
他大概说了大门口发生的事情,李若杉也想过如果是自己碰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不得不说,
他能够想到的也就只有李若松之前提过的两点,要么请族长来,要么请族老们来,因为除了这
两种人,他想不到还能有谁可以压制住那一大家子不要脸的人。
李若杉见长辈们和哥哥哥夫都去了外面,本来是想要下来自己走的李若杉转了转眼珠,没
有下来,他凑到周护院耳边,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周护院越听眼中的笑意越浓,等到李若杉
说完了,周护院点点头,说道:“小公子放心,这件事交给我就好。”
李若杉见周护院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便伸出手搂着周护院的脖子,把脑袋埋在周护院的怀
里,就这样被周护院抱着,俩人没有急着出门,而是躲在大门后面听着外面的动静。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一家人看到李齐出来之后,哭声一下子高了很多,按照成栋的说法,从
90分贝一下子飙升到了200分贝,那尖利的哭嚎声说有多么刺耳就有多么刺耳,幸好这个时代
还没有扩音喇叭这种东西的存在,否则成栋觉得自己的耳膜搞不好会直接破掉。
“祖宗们睁睁眼啊,你们都来看一看,看一看这不肖子孙们,他们不认我们这老两口也就
算了,咱们当年确实是做了对不起他们的事情,可这事也不能完全怪我们啊,他们不认我们也
就不认了,可他们连祖宗们都不愿意认,这都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有把齐儿教好,我们没有教
会他什么叫做孝道。”李齐大伯大声哭喊道。
周围的村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94
民们闻言,觉得李齐大伯说的很在理,不管李齐大伯和大伯娘当年做过什么,现
在他们既然知道错了,李齐就应该原谅他们,都几十年过去了,天大的仇怨也都该消失了,李
齐大伯和大伯娘都到了这把岁数,谁知道什么时候两腿一蹬就这么没了,李齐就是看在这个事
情上,也应该不再追究以前的事情。
且李齐并没有因为当年的事情死掉,反而因为这个事情出去之后,挣了不少银两,甚至还
考取了功名,真要说起来,如果李齐大伯没有把李齐赶出去,搞不好李齐还没有这样的际遇,
于情于理李齐都不应该再追究了。
□作者闲话:
123、巨额的银两
对于村民们来说,他们对李齐几乎是没有什么印象的,李齐离开的时候岁数太小,平日里也不怎么出现在村里,老一辈说起李齐,几乎就只剩下这孩子当年很喜欢念书这一点,至于其他的他们根本记不得了。倒是李齐的爹娘,在世的时候人很和善,在村子里的人缘也不错,不少老人说起这对夫妇来都是叹息颇多,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李齐爹娘那么好的人,偏偏没能活到老,年纪轻轻的就命丧异地,死后入不了祖坟,只能做了孤魂野鬼。可就是再叹息,再感慨,人毕竟已经死了几十年了,跟在村里住了几十年的李齐大伯一家来,这种叹息几乎是可以不理会的。李齐大伯一家这几十年来在村里一向是强势的,甚至是嚣张跋扈的,仗着家产颇丰,很是做了一些不讨人喜欢的事情,村里人看李齐大伯一家人一向是那样傲慢的表情,突然看到这一大家子人哭成这样,总觉得心有不认,李齐大伯和大伯娘也
都是年过古稀的人了,满头银发,跪在地上哭的满脸都是泪水怎么看怎么可怜。因此,村民们纷纷开始指责起李齐来。
“我说,齐小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你爹娘也都死了几十年了,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别追究了。”“是啊是啊,你看看你大伯和你大伯娘,还有你那些堂兄弟侄子侄女们,多可怜呐,你啊,也别再这么倔强了,不就是当年没让你继承你爹娘的房子和地嘛,你这些年过得也不错,
要银两有银两,要功名有功名,犯不着为了当年的那点东西败坏了读书人的名声,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可不是,你大伯和你大伯娘这些年过的也不容易,就那么几间房子几亩地,要养活这一大家子人确实挺难的,儿子要娶
妻姑娘要出嫁,这来来往往的都是银子的事情,你现在日子
既然好过了,拉一把也是应该的。”
“就是,所以我经常跟我家孩子们说,人呐就是不能有银两
有句话不是说的很好嘛,为富不仁,越是富的人越是没有良
心,以前我这么说的时候你们还都笑话我,瞧瞧,这可不就应
验了,就是手里有点银两,自己的大伯也不认了,祖父祖母也
不认了,要我说,这种人就不该让他住在这里,时日长了,会
把咱们村里的年轻人都给带坏了,到时候要是一个二个的都跟
着学,不认长辈,那咱们这些老东西以后该怎么办,可不是一
点指望都没有了。
“大嫂子说的有理,这种风气万万不可助长,哪里有不认长
辈的,别说是你在外面过的还不错,你就是过的不好,也不能
因为当年的那些事情不认自己的长辈,齐小子,不是我倚老卖
老,而是这件事你确实做得不对。”
“齐小子,你就听我一句劝,给你大伯和大伯娘道个歉,日
后一大家人和和睦睦的过日子,有什么不好的,打虎亲兄弟上
阵父子兵,你有几个堂兄弟帮扶总比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里
好不是。”
“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你以后总是要在村子里面住下的
要是连个兄弟都没有,你以后遇到什么事情谁能给你搭把手
万一被人欺负了,两个给你帮忙打架的都没有,要我说,你
就给你大伯和大伯娘道个歉,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反而能够
得到几个好帮手,怎么算都是你赚了。”
“就是,银子赚得再多,遇到事了没人给你帮忙,你就是赚
来金山银山,守不住的时候还不是守不住,齐小子,你可想清
楚了,更何况你大伯和你大伯娘也都知道错了,这件事就这么
过去吧,以后大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
的太僵了也不好,总不能以后真的一辈子不来往吧。
“你们呐,都是咸吃萝卜淡操心,那一家子人是什么样子你
们自己不知道吗,平时连看我们一眼都嫌脏了他们的眼睛,他
们家那小孙子,看到我们一口一个讨饭鬼,一口一个穷光蛋,
我看他们这一家子人是没安什么好心思的,几十年前他们能夺
齐小子的家产,几十年后难道不能再夺一次?我说啊,齐小子
不认他们才是对的,这帮子人就跟蚂蟥似的,巴到人身上,不
吸够了血,你们想要摆脱他,难呐,难得很。
突然在一片劝和以及指责声中听到这么一段话,李齐一家
人都很诧异,循着声音看过去,是为穿着虽然老旧但却很干净
的老人,见李齐他们一家人看过来了,老头子咧嘴一笑,
继续说
道:“我看你们都是被这一家子人给骗了,我老头子就把话放在这里,要是齐小子今日真的认
了他大伯一家人,你们信不信,不用过今日,没准半个时辰之后,这一大家子人就会拾好家
当,拖家带口的住进来。”
老爷子的话音一落,方才还议论纷纷的村民们都不再说话,这番话确实让他们清醒了过来
,李齐大伯和大伯娘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还是如老爷子所说不过是为了再谋夺一次李齐的家
产,村民们相互看看,都有些惊疑,按照李齐大伯一家人的做法,还真有可能是为了李齐的家
产,毕竟单单是这三进的院子就足够让人眼红的。
李齐大伯一家人的小算盘被老爷子给一语道破了,李齐大伯娘一下从地上跳起来,大骂道
:“你个老不死的东西胡说些什么东西,老娘才看不上这个白眼狼的东西,老娘就是气这孩子
没点良心,不认我我不说啥,可是他为什么不认祖宗,难道他不信李吗,他不是李家的子孙吗
?,,
老爷子听到李齐大伯娘的话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道:“他认不认祖宗管你什么事情,咱
们的老祖宗们都没生气,你有什么资格生气,别忘了,咱们几百年前可都是一家人,同一个祖
宗,再说了,这里所有人都有资格生气,就你没资格生气。
你先别急着跳脚,听我把话说完,当年李齐爹娘在世的时候家中有白银一百七十两,齐小
子离开的时候除了身上那身衣裳,什么东西都没带走,那一百七十两白银哪里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95
去了?你们先把
这件事解释清楚了再来说李齐孝顺不孝顺的事情。”
李齐大伯娘一听白银一百七十两,脸色唰的一下变白了,惊叫道:“你个老不死的东西怎
么知道的?”
李齐大伯见势不妙,立刻大声呵斥道:“死老婆子说些什东西,什么一百七十两白银,不
知道,我们不知道,从来没有见到过。”
李齐大伯娘很快反应了过来,连声说道:“对对对,不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从
来没有见过那一百七十两的白银,没见过,没见过的。”
老爷子不屑的发出一声冷哼,说道:“这会儿知道急了?我怎么知道的这件事,那一百七
十两的银子是我亲手交给他们的,我自然知道,可笑你们夫妻俩做贼都不会做,包银子的布是
上好的绸布,你们舍不得扔,做成了几个荷包,你们现在挂在腰间的可不就是那块包袱布,这
还用我说吗,你们自己把霸占人家家产的证据都戴在身上了,还以为别人都是傻子,一点都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