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之一品贤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已成灰
晓她岁数的人见到了,怕会以为她刚刚而立。
且是否有身孕的事情并不是贵妃娘娘能够作假的,皇上先后召见了几位院正和医正,贵妃
娘娘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一次性买通所有的太医,既然这么写太医全部都说贵妃娘娘确
实有了身孕,那么有孕一事定然是真的,只是究竟是皇子还是公主就不得而知了。”周丞相说
到这里,顿了一下。
周静修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听周丞相继续说道:“这些事情都同我们无关,你也不用知道
太多,今日我将你叫过来是有事情同你商议,此事事关大楚朝是否会亡国,也关系到咱们周家
能否继续存在,所以你先听为父说完,后面的事情咱们再商讨。”
见周丞相一脸严肃,周静修明白自己的父亲要说的事情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便回道:“父
亲请讲。”
“此事要从十年前说起,你三弟是咱们家唯一从军的,也是为父私心,怕他去了边疆性命
有忧,便托同僚将他安排在禁卫军中,负责皇宫的守卫,想来你也听说了,你三弟同兰妃娘娘
认识,且帮了兰妃娘娘很多次,有一度你生怕你三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还找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10
你三弟谈了
很多次,这些事情为父都知晓。
只是由于此事事关社稷,为父便没有同你说起过,你三弟究竟是怎么想的你不需要知道,
你只要知道兰妃娘娘当年生下的不是公主而是皇子便是。你也不需要这么吃惊,兰妃娘娘并没
有让小公子争那个位置的意思,她所想不过是让小公子能够平平安安的活下去,这也是为什么
当年会宣称兰妃娘娘产下一名公主的原因。
宫中的接生嬷嬷是为父安排的,旁边的宫女也都是为父交代过的,所以这件事能够隐瞒下
来,这些年来为父一直授意你三弟多关照兰妃娘娘,说来也是怪为父想得太简单了,那样聪慧
而美丽的女子,有几个人能够把持住自己的心,就是换了为父,也不一定能够管住自己,说来
你三弟会有这种想法,也是为父的错。
你母亲这些年一直想给你三弟结一门亲事,都是为父给拦下来的,并不是为父不喜你三弟
,而是为父太了解你三弟了,就是你母亲给他挑的娘子再好,在他心里,也只有那一位女子。
算了,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怎么懊悔都是无济于事的,过去的事情就
让它过去吧,再说娘娘已经化为一捧灰烬,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说来也是为父的疏忽,竟然忘了小公子年岁渐长,属于男孩子的特征也会越来越明显,就
一点点小的事情,竟然让贵妃娘娘开始怀疑小公子的身份,实在是,唉,想来为父也是老了,
做事情不够周全,否则兰妃娘娘也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保住小公子。
三年前,贵妃娘娘起了疑心,便用各种方法试图打探清楚小公子的真实身份,兰妃娘娘殿
中的宫女不知道被寻各种由头审问了多少次,幸好这些宫女对兰妃娘娘和小公子异常忠心,否
则小公子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兰妃娘娘担心早晚有一天小公子的身份会暴露,到那个时候除了死路一条再不会有其他选
择,便同为父商量,想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去,越远越好,这些年咱们的人为了保住小公子的身
份不被泄露出去,可以说是人人都跟惊弓之鸟一般,有点风吹草动的就开始疑神疑鬼,再这样
下去,没等到贵妃娘娘查出来,咱们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了。
再加上小公子吃不好睡不好,八九岁的孩子了,瘦弱的跟四五岁的孩童一般,为父见了两
次,实在是心里难受的紧,兰妃娘娘提出将小公子送出宫的事情后,为父整整有三日未曾合眼
,一直在想是否可以如此安排。
后来为父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贵妃娘娘有了身孕,贵
妃娘娘有孕之后,她第一个要动的人不是皇后,而是兰妃娘娘,因为长公主的生母早已去世,
而小公主的生母却还在世,且这些年皇后娘娘对兰妃娘娘多有关照,虽然没办法让兰妃娘娘日
子过得舒心些,却也帮她挡了不少事情。
贵妃娘娘一方面是早就看兰妃娘娘不顺眼了,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借着处置兰妃娘娘来给皇
后娘娘一个颜色看看,也算是杀鸡儆猴了,她怕是心里早有成算,这一胎无论如何只能是皇子
不能是公主,只要是皇子,立为太子之后,皇后这个位置不管是不是她坐着,都动摇不了她的
地位,更何况,皇上早就有废后的意思,只是碍于贵妃娘娘身份不够,一直没有动皇后的位置
罢了。
为父觉得等到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皇后之位必然保不住,太子之位也必然会定下来,就
是所有的大臣联名上奏怕也是无济于事的,而在此之后,包括为父在内的一批老臣都将成为贵
妃娘娘重点处置的对象。
别人为父不清楚,可是贵妃娘娘对为父是恨之入骨,恐怕为父是难逃一死了,对于这一点
,你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人固有一死,为父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退缩,只要为父活着一日,
就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楚沦入此等毒妇手中。
静修,为父一生共得三子,你是为父的嫡长子,一直是为父重点培养的孩子,为父虽然不
忍心让你跟着为父一起死,却也没有办法将你提前送走,希望你不要因此而则怪为父。”
说到这里,周丞相的眼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想他周正九岁参加乡试考中秀才,且中考中
解元,十二岁参加会试,考中举人且高居榜首成为会元,十三岁参加殿试,金榜题名,高中状
元,是大楚赫赫有名的神童。
而后他的仕途一路畅通,不过二十七岁便已身居巡抚一职,而立之年奉诏回京,官拜内阁
,加封太子少傅,可谓是风光一时,先帝驾崩后,皇帝年幼,政事几乎都是在征询过他的意见
之后才做的决定。
只可惜,皇帝十六岁大婚亲政之后,对他渐渐离了心,到了现在,他几乎是被架空了,他
也曾反思过,是不是自己在教导小皇帝的时候太过于严厉了,以致于皇帝对他心存怨恨,可再
想想皇帝现在的所作所为,周丞相又觉得自己当年对小皇帝的管教太过于松懈,以致于皇帝无
心政事只顾着厮混在后宫之中,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先帝的信任,有愧于先帝的临终托孤,
他没有把小皇帝教好,没有让小皇帝成为一个好皇帝,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重视兰妃娘
娘膝下的小公子,对于周正来说,小公子就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希望,更是大楚朝最后的
希望。
□作者闲话:
第一更奉上~~~
136、此生共白头
眼见父亲老泪纵横,周静修也忍不住湿了眼眶,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对周丞相说道:“父
亲何来此言,孩儿自是知晓父亲心意的,只求父亲保重自己,若是父亲不在了,孩儿实在不知
道该如何是好。”
周丞相用袖子把脸上的眼泪擦干,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母亲这些时日身子越发不好,
怕是没多少日子了,待你母亲走后,为父准备让你二弟辞官扶灵回乡,代替我们父子二人守孝
三年,你到时候把你几个孩子也都送回去,总要为咱们老周家留点骨血。”
周静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亲,如果咱们把人都送回去了,会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
?,,
“已经顾不上了,大乱将至,为父认为最多两年,咱们大楚就要乱了。”周丞相说道。
“最多两年?”周静修诧异的重复了一遍。
“今上身子骨不太好,怕也就这两年的事了。”周丞相轻轻说道。
“这,这怎么会,今上正值壮年,身子不大好,消息可属实?”周静修吃了一惊,有些不
敢置信。
“三年前,贵妃娘娘引荐了一位道长给今上,说是已经有五百余岁了,是位活神仙,这个
所谓的活神仙给今上服用了一粒什么强身健体丸,据说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11
今上当晚便觉得身体好了很多,之后又
给了他几样东西,今上对这位道长越发信任,刚开始为父还劝过今上不要相信这些东西,却被
今上斥责了一顿,后来为父又劝了几次,今上对为父越发厌恶,到了现在已经是连见都不想见
为父了。
而今上的身子骨也是从去年开始显现出不对劲的,今上自己不觉得,为父和先帝留下辅政
的这几位老臣却能看出来今上身体状况明显出现了异常,你没有面圣的机会,所以并不知道圣
上的情况。
且为父在太医院也有关系很好的医正,他告诉为父圣上的身体已经被掏空了,这些日子越
发依赖于道长的丹药,只要一日不服用便会脾气暴躁,动辄摔打东西,性情脾气同以往截然不
同,医正告诉为父要做好准备,恐怕今上日子不长了。”
周丞相说完,突然想起那个个头只到自己膝盖的小小的皇帝,拉着自己的袖子,仰着小脸
问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以后会不会经常陪自己玩,他当时怎么回答他的来着,好像
是蹲在小皇帝身前,对小皇帝说以后他都会陪着他,跟他一起读书识字,跟他一起玩耍,只要
他还需要自己,自己都会陪在他身边的,只可惜,自己还想陪他,他却再也不需要了。
“父亲,孩儿想问一句,父亲可是已经安排好了后事?”周静修低声问道。
周丞相低头笑了一下,说道:“为父没什么事情好安排的,这一辈子为父没有拿过一两不
该拿的银子,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廷的事情,住的府邸是御赐的,除了例银和祖上留下的几
间铺子几个庄子为父没有其他私产,就是老家的祖宅也要重新修葺一下才能住人,你说,为父
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
周静修忍不住说道:“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会担心日后会性命不保?在孩儿看来,不管是
谁都找不到理由治您的罪。”
周丞相失笑摇头,说道:“你这孩子,也是老夫对你的教育太过于正直了,也把你保护的
太好,让你对这些东西一点意识都没有,想要给一个人治罪,何必需要什么理由,到了那个时
候不管你是什么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父现在还真的就只想知道他
们会用什么样的罪名治为父的罪。”
说到这里,周丞相笑了一下,说道:“静修,为父会尽全力保全你们,可是你入朝堂太久
,根基也太深,想来他们是容不下你的,说来也是为父害了你,若不是为父当年执意让你进入
朝堂,你这个时候就不会遭这样的罪。”
周静修摇摇头,说道:“能够投生为父亲的儿子,孩儿此生不悔,若是能够有幸跟父亲一
同赴死,那就更好不过了,下辈子孩儿还想做父亲的儿子,听父亲的教诲,在父亲膝前尽孝。

周丞相看着自己的长子,当年那个只比自己两只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一转眼已经长这么
大了,也开始长出白头发了,当年跟在自己身后父亲父亲喊着的孩子也已经为人父了,他教他
写字,教他读书,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他为官之道,而现在,要教他如何面对生死了。
“好,下辈子咱们还做父子,我还叫你认字念书,教你做人做事。”周丞相红了眼眶,伸
出手,就像周静修小的时候一样,摸了摸他的脑袋,只是当年他是弯着腰摸他的后脑勺,现在
却要垫着脚才能摸到他的脑袋了。
父子俩在书房谈完话,先后离开书房,两人都是拾好情绪之后才出的书房,若无其事的
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周丞相径直去了松寿园,那是他跟老妻居住的院子,老妻身子越发不好了,太医来了好几
趟,都跟自己交代让老妻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估摸着也就这么些日子好过了,老妻想来也是
有了预感,这几日越发黏着自己,每日都会拉着自己说以前的事,说起幺儿的亲事,说等她走
了自己就再娶一个,这样他能够有人照顾,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够放心。
他每次都是笑着点头,陪着老妻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往往都是说着说着老妻就睡着了,
他就给老妻理理头发,静静的看她一会儿,再去忙自己的事情,他同老妻自幼定亲,少年夫妻
,风风雨雨走到现在,穷也好,富也罢,老妻从未离开过他,还给他生了三个如此优秀的儿子
,他这辈子得有如此女子相伴,哪怕是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老妻走在他前面也是好事,他以前曾想过,总有一天他们俩会有一个人先走,若是可以,
他希望老妻先走,这样自己可以在她床前侍候她,可以送走她,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有多苦都不
会是让老妻来承担,逝者已逝,生者却要坚强的活着,先走这样就很好,老妻走之前看到的还
是那个意气风发身居高位的他,而不是沦为阶下囚的他。
周丞相唯一祈求的就是老妻在黄泉路上走的慢一点,等等他,他不会让老妻等太久,他会
追上去,拉着老妻的手,然后一起投胎,下辈子还做夫妻,若有来世,他一定不会再走科举一
途,就当个农夫,每天他下地耕种,老妻在家做做衣裳鞋子,带着孩子给他送送饭,他们就做
一对平平凡凡的,快快乐乐的老百姓。
周丞相进了屋,老妻还在睡,他刚刚在床边上坐下,老妻似是有感觉一般睁开了眼睛。
“夫君,你来了?”老妻看着他,眼中有着深深的眷恋。
“嗯,吵醒你了?”周丞相伸出手给老妻整了整被子。
“没有,妾身有话要对夫君讲。”老妻笑着说道。
周丞相似乎是有了预感,便说道:“你说吧,咱们夫妻二人何必弄得这么客气。”
“夫君,妾身方才做了一个梦,梦到咱们成亲那日的晚上,你揭开我的红盖头,对我说以
后请让我来照顾你一辈子,我当时就在想,这一辈子我就跟着你,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跟着你
,妾身多想再陪你几年,幺儿还没有成亲,我还没看到幺儿的孩子,妾身不甘心,待妾身走
了,若是幺儿娶亲了,夫君记得给妾身烧个消息,让妾身也高兴高兴。
别人都说妾身是个有福之人,妾身也这么觉得,若有来世,妾身还想跟你过一辈子,哪怕
咱们只能过穷苦日子妾身也甘之如殆,妾身对不住夫君,要先你一步离开,虽然夫君每次都说
会再找一个人陪你,可妾身却知道,夫君定然是不会再找了,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
苦熬,是妾身的不是。
妾身会在奈何桥边上等着夫君,夫君不来妾身不走,孟婆汤妾身也不会喝的,妾身不想忘
了夫君,一点也不想,妾身,妾身实在舍不得夫君。”不知何时,眼泪已经顺着她的脸颊落在
床榻上。
周丞相别过头,不想让老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12
妻看到自己的眼泪,他擦干眼角,扭过头,笑着说道:“你又在
说什么傻话,你定能够活的长长久久的,你还要跟我一起给幺儿定一门好亲事,看着幺儿生儿
育女,咱们的嫡长孙也已经十岁了,再过两年也该定亲了,到时候还指望你这个祖母给他找个
好媳妇,那可是咱们周家的嫡长孙媳妇,一点也马虎不得,长孙娶了亲,咱们呐就能抱上曾孙
子了,你看,到那个时候就有个孩子跟在你身边曾祖母长,曾母短的,多好,还会给你端茶
,给你捶腿,陪你聊天,你啊,就安安心心的好好养病,把病养好了咱们俩一起抱曾孙子,好
不好?”
像是看到了周丞相的话中所描述的场景,周丞相的老妻闭着眼睛,扯出一抹笑来,可是很
快,她的笑容消失了,她睁开眼睛,说道:“夫君,妾身真的想看呐,想看看曾孙子的模样,
看看幺儿妻子的模样,只可惜,妾身等不到了。夫君,你把当年婚书上写的内容再念一遍给我
听,好不好?”
周丞相眼含泪水,说道:“好。”
说完,周丞相将老妻从床榻上抱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中,慢慢说道:“两姓联姻,一堂
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
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周丞相还没念完,老妻便已在他怀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周丞相没有中止这段话,而是坚
持着一字一字的把当年他写给老妻的婚书念了一遍,最后一个证字轻的几乎听不到了,周丞相
低下头,看着像是睡着了一般的老妻,说道:“你等等我,我马上就去找你,你可一定要走慢
点,别喝孟婆汤,别国奈何桥。”
一日之后,丞相府挂起了白灯笼。
□作者闲话:
137、李氏族长李良
“开祠堂。”刘家沟李家的一位族老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站在祠堂门口,表情严
肃的说道。
两位年轻人闻言立刻快步上前,将祠堂的大门推开,随着一阵吱呀吱呀的响声,沉重的漆
黑色的大门被推开了。
一股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成栋皱皱鼻子,有些受不了这种味道,李若松扫到成栋的表情
,便轻声问道:“身子不适?”
成栋小小声的回答道:“不是,味道不好闻。”
李若松压着声音说道:“祠堂都是这样的,你且忍忍。”
见小夫夫两个在说小话,李良握拳凑到嘴边,刻意的咳了两声,示意李若松和成栋见好就
,不要再继续说小话,若是被族老听见了怕会不太好。
李若松和成栋连忙各回各位,俩人继续低眉顺眼的站在李良身后。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有李家子李齐、李良、李若松、李若杉回归宗祠,现将此四人记于
族谱之上,往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能够护佑子嗣,保子嗣一世平安。
记,李齐,妻李吴氏,子李良,妻李陈氏,长孙李若松,夫郎成氏,次孙李若杉,记成,
族谱归位。现在,一叩首。”
李齐一家七口闻言便一起跪在地上,以头磕地,恭恭敬敬的给李家列祖列宗们叩首。
“再叩首。”族老说道。
李齐一家人再叩首。
“三叩首。”族老继续说道。
三次叩首之后,族老说道:“礼成,即日起你们便正式回归我李家宗祠,日后务必牢记自
己的身份,切不可做有辱李家名声之事,否则国法可饶,族规难容,可记着了?”
“记下了。”李齐躬身答道。
“好,你们切记着今日的话。”族老说完,伸手扶起李齐。
村长见李家的事已经结束了,便走过来说道:“不知你们的族长可已经选定了?”
族老说道:“已经选定了,咱们这些人一致推举齐儿做咱们的族长,只是此事还未来得及
同齐儿商议,既然村长在这里,那我就直接说了,齐儿,你看这个事情你可同意?”
李齐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是老夫不愿意当族长,而是老夫着实是年纪大了,力不够
,年轻的时候过了几年苦日子,身子骨越发不好了,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族老听到这里,一下子急了,“你哪里年纪大了,老朽都年逾古稀了,还不服老,你年纪
轻轻的怎么就力不够了,不成,这个族长你是当也要当,不当也要当。要不然这样,你给我
们推荐一个人,若是咱们这些老东西都能够认可,那也行。”
族老说完,定定的看着李齐,就像是李齐要是不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复,他今天就不放
过他了一般。
李齐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若是几位族老不嫌弃,不妨让犬子担任族长一职。”
李良闻言吓了一跳,不由看向李齐,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会提出让自己担任族长的事
情,要知道他还太年轻,这些族老们肯定不会让他做族长的,而且就算是他做了族长怕也很难
服众,李良想到这里正准备开口拒绝,就听族老说道:“成,你不愿意当族长让你儿子当族长
1...323334353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