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之一品贤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已成灰
是不知夫郎的身子受不受得住,夫郎这几日很是嗜睡。”李若松并未起身,所以只能抱歉的跟
张管家点点头。
“嗜睡是正常的,小的给大少夫郎喝了些有利于身子康复的药,本来就有安神的作用,再
加上大少夫郎生两位孙少爷的时候伤到了身子,相较于其他人肯定更加嗜睡一些,今日小的过
来也是为了明日洗三的事情,大少夫郎明日若是想要出席,不是不可以,就是要注意保暖,尽
量穿厚一些,不要见风,不要去正堂,最后就在旁边的暖阁躺着,到时候若是有内眷想要看两
位孙少爷,直接到暖阁去看就行。”张管家吩咐道。
“行,那就照张管家说的做吧。”李若松说完,又对着李若杉说道:“你今日怎么没去学
堂?”
李若杉将成李交给身后的何嬷嬷,擦擦脑门上的汗,说道:“阅微堂放假五日,这几日都
不用去学堂。”
李若松这才想起之前李齐说过,家中这几日要筹备两个小家伙的洗三宴,估计顾不上授课
的事情,所以准备给阅微堂和演武堂放假五日,而且听说村里都在忙着准备洗三礼,孩子们就
是来了学堂也都是在交谈他们家这两个小子的事情,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把他们都放回去,好
歹在家还能做些事情。
□作者闲话:
178、洗三宴
李若杉回答完李若松的话,也不管李若松是什么样的表情,一溜小跑凑到成栋跟前,问道
:“哥夫,今日可感觉好些?”
成栋摸摸李若杉的小脑袋,说道:“很好,怎么自己抱小侄子过来了?你还小,他那么重
你别把自己摔到了。”
李若杉眼睛一亮,其他人都是担心自己会把小侄子摔到,就只有哥夫担心的是他会不会摔
到,他果然还是最喜欢哥夫,不过这时候李若杉还是摇摇头,说道:“我现在力气大的很,小
侄子一点都不胖,就是穿得太多了,我不好使劲,抱一会儿就不能抱了。”
语气十分遗憾,一副我都还没有抱够的表情,成栋看着李若杉这个模样,忍不住笑了笑,
说道:“你是他们小叔叔,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63
以后有的你抱的,你们把两个小家伙抱过来可经过母同意了?”
李若杉皱皱鼻子,说道:“就是祖母让我们抱过来的,祖父祖母今日又很多客人,怕两个
小家伙在那边睡不好,就让我们把两个小家伙抱过来。”
李齐夫妇和李良夫妇这一整天都没空照顾两个小家伙,就连周谨言都被他们抓了去帮忙,
李若杉也就只有这会儿能来缠成栋,等到离开这里了也要到前院去帮忙,明日就是洗三宴,今
日要开始做布置。
成栋闻言,便说道:“今日可是很忙?要不若松你去给祖父祖母和爹娘搭把手吧?”
李若松还没开口,李若杉便说道:“不用,祖父说了,兄长这会儿就是过去了也帮不上什
么忙,而且两个小侄子至少要三个人才能看住,兄长就不用过去了,张管家和何嬷嬷会留在这
边帮忙照顾两个小侄子,我今日也有事务要忙,就不打扰兄长和哥夫了^”
李若杉说完,在成李的小脸上亲了一下,又跑到张管家跟前,张管家会意的把李成的小脸
给李若杉亲了一下,李若杉亲完两个小侄子,心满意足的跑了出去。
来去一阵风的李若杉让成栋愣了一下,他回过头,问道:“若杉现在怎么风风火火的,之
前明明是个慢条斯理的孩子。”
李若松很淡定的将最后一口参鸡汤喂给成栋,说道:“人都是会变的,那小子其实本质上
就是个闹腾的,只是之前没人陪他闹腾罢了。”
成栋喝完最后一口汤,让李若松给他擦干净嘴,说道:“这倒也是,不过这样的若杉看起
来比以前好多了,刚到这边来的时候,看起来哪里有这个岁数的孩子那种活泼样。”
李若松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不想跟自家夫郎继续讨论别的男人,便说道:“你要不要抱抱
这两个小东西?”
成栋侧过头看着张管家和何嬷嬷手中的两个儿子,问道:“我可以抱?”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你是他们爹,这世上还从来没有当爹的不能抱儿子的道理。”李若
松笑着说道,随后,从张管家和何嬷嬷手中接过两个儿子,放在成栋身边。
成栋左看看,右看看,说道:“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小?”
“穿蓝色衣裳的是老大,穿白色衣裳的是老小。”李若松一边说一边指给成栋看。
成栋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会儿,说道:“老大像你,老小,好像像我?”
“什么好像,就是像你,不过与其说像你不如说像姑姑,你不觉得老小跟若杉其实有点像
的?”李若松说到这个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他跟那位姑姑素未谋面,说成李跟他姑
姑像,李若松也觉得很莫名其妙。
李若松不说成栋还不觉得,李若松这么一说,成栋想想李若杉那张小脸,还真是,跟李若
杉有那么四分相似。
“真不愧是你们李家的血脉,就是会长。”成栋感慨道。
不过,不管两个孩子谁长的像谁,总归都是自己生的,也不知道是之前喝的药已经没有药
效了,还是两个孩子过来让成栋觉得很开心,总之,这一天的时间中成栋大部分时间都没像前
两天那样总是昏睡。
直到晚上李陈氏派人来将两个小家伙抱走,成栋才舍得去睡觉,之前没怎么陪过两个孩子
,成栋还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可今天陪了两个孩子一整日,到了晚上孩子们要回去的时候,成
栋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像是丢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不止是成栋,李若松也是如此,只是之前他已经把话都说出去了,且也是成栋同意的,有
句话怎么说来着,对,成栋曾经说过,自己选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已经到这一步了,他们
俩就是想孩子想的哭也不能回之前自己说的话。
李若松也只能紧紧的抱住成栋,轻声说道:“没事的,等到你好起来了,咱们再把孩子们
接过来,到时候就能天天看到了。”
成栋把脑袋埋在李若松的胸口,偷偷擦掉眼角的泪水,也不吭声,就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李成和成李洗三的当日,一大清早天还未亮,李府已经一派忙碌,“子清,快,碗筷再催
一下,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没洗好,你快去催一下。子泽,摆酒宴的地方可打扫好了?你去
看一下,如果还没有打扫干净一定要尽快弄好,否则待会儿摆上桌椅就不能再扫了。还有晨风
,你那边的菜品准备的如何了?切菜洗菜的够不够?不够就去再请一些过来,还有,接生婆不
要忘了请过来,先安排到正堂,记得好生款待。”
李管事一边吩咐,一边忙活着自己手上的事情,出库的东西必须要清点一遍,查漏补缺,
尤其是那几尊神像,必须确保已经到位了。
“大少爷和大少夫郎起了吗?若是没起要去喊一下。“突然想到李若松稍后要到门口去迎
客,李管事连忙安排人去确认两人是否已经起身了。
成栋要出席今日洗三的事情昨日张管家便已经知会过李管事了,张管家医术湛,既然他
都说没关系,那李管事自然不会去做这个恶人,连老太爷和老夫人都没说反对,他一个管事有
什么好反对的。
李若松和成栋自然是早早就醒了过来,李若松穿好自己的衣裳之后给成栋将衣裳穿好,帮
他擦脸束发,拾的干干净净的这才抱着成栋去了前院。
夫夫二人前脚离开内室,后脚就有人搬去“床公床母”像摆在成栋的床头,旁边还放了三
盘点心作为贡品。
正堂中已经摆放好碧霞元君、催生娘娘、痘疹娘娘和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前面有一条
香案,香案正中是个香炉,香炉旁边有一个空的银盆,旁边放着一盆水,银制的盆子中还有一
把银制的勺子,再旁边还有染上红色的花生、枣子、板栗、桂圆和鸡蛋,满满的摆了一大盘,
盘子也是银制的,另外还有一个银制盘子,里面放着明矾、胭脂、糖、白布巾、秤杆和银锁等
东西。
李若松将成栋先安置在暖阁里,成栋还是躺在床榻上,两个孩子今日被他们曾祖母打扮的
分外喜庆,大红色的袄子外面裹着大红色的襁褓,成栋越看越觉得这俩孩子像红包,怎么看怎
么好笑,俩孩子还没醒,一个比一个睡的香,成栋摸摸这个,亲亲那个,觉得昨晚上心里空了
的地方终于被填满了。
正堂这边,李若松点燃三炷香,恭恭敬敬的给十三位神像上香叩头,随后在产婆的指导下
将用艾叶和槐条熏过的水倒进空的银盆中,产婆见水已经倒好了,便说道:“请主家将两位小
公子抱出来。”
李吴氏和李陈氏先后起身去了内室,不多时,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小家伙走了出来,这是两
个小家伙第一次在全村人面前亮相,没错,全村人,李家前院已经站满了人,都是来给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64
两个小
家伙添盆的。
两个孩子出来之后,院子中爆发出一阵议论声,“真好看呐,这两位小公子白白胖胖的,
一看就是有福之人。”
“可不是,要我说这也是他们总做好事的缘故,瞧这俩孩子,咱们村里的孩子们出生第三
天哪里有这么白嫩的^”
“对,所以要我说,这人呐,活着还是要做好事才行,老天爷可是长眼睛的,都看着呐。

“你说的对,想想他大伯,啧啧啧,瞧瞧现在过的什么日子,再看看他们过的又是什么日
子,要我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才是天理。”
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以致于李良只好大声的咳了几下,才让村民们没再继续说下去。
产婆见下面都安静了,这才开口说道:“洗三开始。”
随着产婆的这句话,李齐先站了出来,从袖子里掏出两块玉制的长命锁进银盆中,产婆
看了一眼,唱道:“长命锁,锁长命,长命百岁,多寿多福。”
李良则是扔了两幅金手镯,产婆唱道:“穿金戴银富贵命。”
再之后是李若杉,李若杉人虽小,兜兜里还是有些银两的,小家伙了四个金裸子四个银
裸子,产婆唱道:“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
□作者闲话:
179、开席了
来给两个小家伙添盆的人太多,成栋在里面听着产婆的吆喝,觉得很有意思,似乎不管来
客添盆的东西是什么,产婆都能说出些吉利话来,有的人只添一瓢水,产婆便说道:“长流水
,聪明伶俐。”要是扔几个桂圆,产婆便换一句吉利话道:“桂圆桂圆,连中三元。”
成栋听着觉得分外有趣,也难怪现代人形容那些很能说的人会用三姑六婆这四个字,产婆
就属于六婆中的一个职业,确实很能说,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靠一张嘴就能吃
饱肚子,这也算是一门本事。
添盆结束之后,产婆开始正式给两个孩子洗三了,寻常人家都是准备一根干净的棒槌让产
婆在铜盆里搅一搅,李齐却是准备了银钎子,产婆在这一片做了几十年的生婆婆,还真是第
一次见这么讲究的人家。
产婆拿起银钎子在银盆中搅了搅,口中唱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
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成栋在暖阁里听的嘴角直抽抽,这都什么
乱七八糟的东西,光是这两个小鬼东西就够他受的了,再来几个他还不如上天去,敢情这地方
娶媳妇就是为了生一大堆儿子的。
在正堂的产婆并不知道成栋的想法,她让李吴氏和李陈氏抱着两个孩子站在她面前,用手
捧了一些水洒在两个孩子头上,俩小家伙没哭反而哈哈大笑,似乎是觉得很好玩的样子,俩孩
子笑得越开心,产婆越是心急,一般人家的孩子在凉水刚碰到身上的时候就开始哇哇大哭,怎
么这家孩子反倒是笑呵呵的,还笑这么大声,他们不哭,自己可要哭了,按习俗,不哭可是不
吉利的。
好在产婆没有纠结太久,因为过了没一会儿,俩孩子见产婆不继续给他们洒水了,很是不
开心,相继哇哇大哭起来,俩孩子哭了,产婆松了一口气,这响盆算是成了。
产婆这才开始继续给俩孩子洗澡,一边洗一边念道:“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
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正堂里面的人估计只看俩孩子去了,并没有
留意产婆的话,成栋一个人在内室躺着无聊的紧,便听到了这一段很神奇的唱词,前面都还挺
正常,那个蛋,不会就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吧,到底是谁跟自己说古人很保守来着,这要是
小姑娘洗三该怎么说,洗洗奶吗?成栋抹了一把脸,觉得自己这么污的思想实在要不得。
依次给两个孩子洗完澡,产婆又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李成和成李的脑门
上,象征性地用艾叶球儿炙一炙。就开始给两个孩子梳头打扮了,当然,所谓的梳头打扮不过
是些动作,不会有真的东西,当然,嘴里还是要念祝词的,只听产婆一边做动作一边唱道:“
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
人说话丑。”
再拿起旁边放着的煮好的鸡蛋分别在李成和成李的脸上滚了滚,唱道:“鸡蛋滚滚脸,脸
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洗罢,用一棵大葱在两个孩子身上各轻轻打了三
下,说:“一打聪明,二打灵俐。”随后产婆喊来李若松,让李若松把这一棵大葱扔到放顶上
去,等李若松把葱扔上去了,产婆才继续说道:“三打聪明绝顶。”
之后,产婆拿起秤砣放在李成和成李面前比划了几下,说道:“秤砣虽小压千斤。”再拿
起锁头比划了三下,说道:“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最后用一柄小铜镜照了照两个人
小家伙的小屁股,说道:“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这都还不算完,最后产婆还
抱起一捧用纸做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塞,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
l~~c~~b~~z
、花瘢豆疹稀稀拉拉”。
至此,这俩孩子的澡才算是全部洗完了,只是这还不算结束,产婆将之前摆好的十三神像
以及敬神的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香案,亲自送到院子郑重焚化掉,再用之前准备好的银筷子
夹着床公床母的神像扔进火堆中,口中唱道:“床公床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
少送女。”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李若松和成栋的底下,说道:“床公床母守床头长长
久久,大人孩子得保佑平平安安。”
随后,产婆向李齐等人请安“道喜”,这时候就是给赏钱了,李齐也不小气,用红封包了
两锭银元宝,红绳穿了两千铜钱,另备鸡蛋一筐、首饰一套、大米一袋、喜果一包,产婆接过
东西的时候笑的合不拢嘴,好听的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倒,因此还额外得了几两银子的打赏
洗三结束之后就是午宴,李家虽然下人很少,演武堂那边却有不少壮汉子,虽然来之前都
是周家的兵,现在却已经成了李家的护卫,这个时候就轮到他们上场忙活了。
一道道菜不停歇的往桌上端,为了今日的洗三宴,李齐可是下了大本钱的,酒桌准备了二
十桌,除了主桌以外,其他每桌都是十八道菜,十二道荤菜,六道素菜,酒水管够,没了再喊
自然有人扛过来。
乡下最好的一点就是不用区分男席女席,跟在松江府不一样,城里的姑娘们都是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乡下姑娘要做家务,要给




穿越之一品贤妻 分卷阅读165
下田的父兄送饭,要上山采摘野菜,注意是会注意,却不
会那么讲究。尤其是在成栋坚持开办女学之后,男女大防更加没有那么严格,女学的先生就是
李吴氏,李吴氏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幼时家中请过先生,琴棋书画养养都很能拿得出手,且李
吴氏去世的父亲本来也是举人,对唯一的女儿很是疼爱,教她读书识字,李吴氏跟李齐这么多
年来感情极好的原因也在于此,夫妻二人永远都能有话题,不至于李齐说什么,李吴氏一点不
懂,两人偶尔还会比划比划,你出上联我对下联,或者对弈几局,总是各有输赢。
除此之外,李吴氏做过大家族的当家主母,持家有道,大力各项内宅事务井井有条,别的
不说,村里的姑娘将来总是要嫁人的,若是能够学两手管家的本事,也足够她们得益一辈子的
。当然,刚开始女学也没那么容易招到学生,毕竟李家没有女儿,没办法率先把姑娘送进女学
中起个带头作用,还是村长把自己两个女儿都送进女学之后,村里人才陆陆续续的把家中女儿
送过来。
说闲话的不是没有,李家一概不理会,是好是坏你们自己体会便是,当这些把女儿送到李
家的人家发现自己女儿手艺越来越好且读书识字不必男孩差,甚至管家也开始有模有样之后,
没送去的人家自然是后悔不已,好在李家并不多为难这些人家,送过去李家也接了。
自那之后,刘家沟在李家人潜移默化之下,就那么一点一点的开始发生变化,将近一年的
时间中,刘家沟的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田间地头只要不是农忙时间再也看不到光着屁股到处跑着玩的孩子,只要是能够生活自理
的孩童基本上都进了阅微堂,兴趣不在读书的孩子则进了演武堂,各类兴趣班也开展的如火如
荼,每到上课的时间,整个村子都回响着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
农忙时节阅微堂和演武堂会放农忙假,每天上午读书下午回家帮忙做农活,演武堂中属于
护卫队的几十号人也都被安排去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帮忙,除此之外,护卫队还会上山砍柴下河
挑水,都是义务帮忙,当然,每天的伙食也比其他时间好很多,这样的护卫队多少有了成栋理
想中子弟兵的模样。
还有就是商队,自从刘家沟的商队组建起来之后,在刘成的帮忙下,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成栋并引用后世那些噱头,光是护卫队时不时进山弄出来的东西就足够支撑各项开销。
刘家沟现在的样子,不管是谁来看都会觉得很神奇,幸而刘家沟地处偏僻,是个交税粮都
恨不得能有人送出去的地方,就更不用提外人时常过来打探情况了。只是,在成栋看来,刘家
沟的改变还是太慢了,并没有达到他之前的预期,包括演武堂那边的进度也实在是慢的厉害,
用四个字来定义的话,成栋觉得应该是百废待兴。
尤其是成栋最感兴趣的军工,在他窝家里待产的这段时间整个停滞下来,本来愿意学铁匠
的人就不多,还要有悟性的,能够教出来的,动手能力也要强的,这种人在刘家沟这种小村子
几乎找不出来,所以到了后来还是只能成栋一个人挑大梁,成栋不知道跟李若松感慨过多少次
,还是没有人,人实在是太少了。
□作者闲话:
180、沾沾孕气
之前成栋觉得有多缺人,现在就觉得有多想抽自己,悄悄眼前这些婆婆媳妇,聒噪的他头
都要炸开了。
l~~c~~b~~z
跟要喝酒的汉子们不一样,这些家眷们早早就散席了,散席后没有各回各家,而是一窝蜂
的全部涌到成栋所在的暖阁里看两个小家伙。
你们来看孩子就乖乖的,安安静静的看,成栋也不会说什么,关键是这帮子人来看不说,
这个抱来那个接去,这个说几句那个嚷几句,成栋觉得这一群人何止是五百只鸭子,五万只鸭
子都有,哪怕是说这俩孩子长得好也没法弥补成栋受到的伤害。
这也就算了,有些成亲几年都没孩子的还想越过屏风来摸成栋,要不是何嬷嬷牢牢守在那
1...5051525354...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