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智能制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乌溪小道
听完许振鸣布置的任务计划,众人都是这么想着。但老板不说明自己的投资意图,谁也不敢当面来询问许振鸣。
看着众人脸上的表情,许振鸣也能猜出一二来。
见此,他却笑了笑说“现在散会!电机研发中心的同事们都留下来继续开会,把特殊变频电机的项目讨论定型!”
“是!”众人都带着遗憾的表情离开。
尤其是李兰。她虽然是许振鸣的大管家,但对许振鸣的投资脉搏却没有把握住。她好想问一声“许总!你建那么多的思雅假日酒店干啥到底是什么意图”
揣着疑问,她随着众人一起来离开了。
“段总、孟总!这是我们按照长弓集团公司的样品制造的样机,你们看一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而这时,费龙已经拿出四台特殊型号的变频电机,给段梅生和孟海生等人都送去一台。与之同时,技术小王已经登录公司服务器,把特殊型号变频电机的技术资料都调了出来。
“给位领导!这个数据曲线图,就是我们集团公司与日本东方电机公司产品的对比图。功率输出、噪音、震动量、电磁辐射、能量损耗…等等,我们都比对方的产品要强。唯一的不如对方的就是成本。他们的材料采用的是普通电机原料,而我们使用的是伺服电机原料……”
费龙根据小王的操作,一项一项的介绍着两种电机的数据对比。
从产品性能上来说,一鸣集团公司终于在这个方面打败对手了。但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一鸣集团公司是失败者。东方电机公司用普通材料制造出性能卓越的产品。
“许总!我建议做一下微调,把这种特殊变频电机的线圈系统、电机外壳的材料和工艺都要改进一下。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
“孟总说得对!我认为把转子系统的原材料也改一下,把镍钒合金钢改成普通铸钢。如果这样,产品制造的成本又会降低很多!”
“许总,我不同意段总和孟总的意见!我们这种产品是为国防服务的。虽然可能是间接服务,但也不能马虎!”
看完费龙的展示,电机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
段梅生和孟海生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通过降低材料的档次来减少成本。
而费龙和秦金水却又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用于服务国防装备上的产品,一定要质量过硬。否则就不要做。
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一个是为了短期利益,一个是为长期利益。说来说去,都有因为国内冶金技术的落后,同等材质的钢材无法跟日本的材料竞争。所以,一鸣集团公司只能选用价格昂贵的合金材料来代替。
“关于长弓集团公司的一万台特殊变频电机,我的意见是用最好材料的来生产。成本高就成本高吧,我们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但生产单位一定要注意节约成本,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这方面我们是能做到的!”
吐槽了一下材料供应的状况,许振鸣还是决定不降低材料标准。这些变频电机也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万一是用在武器上呢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这么能行!
而且,这种型号的电机已经把样品发给长弓集团公司了。对方一旦确定好型号和封样,就必须按照样品来制造。
这种军供配件就是这么规定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老板的技术才最牛(求订阅)
“是,许总!”
既然老板都这么决定了,段梅生和孟海生等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他们俩立即在会议上制定一个生产计划出来,让参加会议的技术人员讨论一番。一旦长弓集团公司确定这个型号的产品,就立即按照计划投入生产。
确定好这个特殊型号变频电机的生产计划,段梅生微笑的询问许振鸣:“许总!这个订单从哪里走账是不是安排到我们鸠江市办事处。鸠江市办事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值,没有上交税收,场面上说不过去的!”
许振鸣正有此意,点了点头说:“变频电机和伺服电机的项目都要从皖南电机厂走账。鸠江市经济开发区对我们一鸣集团公司很照顾,我们也要会做人。不但如此,长弓集团公司的订单都要如此操作!”
这样一来,皖南电机厂还没正式投入生产,就已经拿到三亿多元的订单。孙抗美若是知道此事,大腿都要拍烂了。正是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这也是许振鸣今天突然做出的决定,用这个小反击告诉孙抗美:“南安市经济开发区不重视一鸣集团公司,一鸣集团公司也无所谓,随时可以把税收上缴到别的城市去。”
听到这个好消息,孟海生此时也美滋滋的笑了。他是一鸣集团在鸠江市的二把手,鸠江市办事处的效益好,他脸上要光彩多了。“许总!我们皖南电机厂的一期工程,准备建造多少平方的厂房”想到这,他笑嘻嘻的问许振鸣。
“先造五栋一万平米的厂房。办公楼放在后面建造。五万平米的厂房,对于目前的皖南电机厂来说应该足够了!投资太大,集团公司这边也吃不消!”
许振鸣思考了一下,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随后,他宣布会议结束,让段梅生和孟海生等人编写工作报告。这种报告是要上报到集团公司留存备档的。
安排好这些工作,他抱着自己的资料准备上楼去。现在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孟海生却没有去吃饭,而是跟在许振鸣的身后说着话。
“许总!鸠江市很快有三个大型工程要启动,仅仅杨红梁和刘春根两支施工队在那里施工来不及。你看能不能再增加一支队伍”他一边爬楼,一边询问着许振鸣。
杨红梁和刘春根都是许振鸣的亲戚,一个是二姑父,一个是三姑父。他们俩既是红河建安公司的合伙人,又是建筑队的小老板。许振鸣正是通过他们这些人,把老家的乡亲们都带到南安市来挣钱。
而现在,既然鸠江市的工地缺人手,许振鸣正好可以再培养一个小老板。想到这,他对孟海生说道:“你个刘安打个电话,让他把李小宏的建筑队安排到鸠江市的工地去。”
李小宏是李道的本侄子,算起来应该是许振鸣的表哥。此人为许振鸣办过好几次大事,许振鸣自然不能亏待他,给他一次发财起家的机会。人的机遇就是这样,说不定一次机会就发家起步了。
孟海生得到指令后,笑嘻嘻的下楼而去。许振鸣要求他,要在在1995年的12月底之前完成新厂的建设,任务比较重,不得不抓紧。
且说许振鸣刚刚回到三楼,却发现郑城已经站在门口等待着。
“许总!理化实验室的评审工作已经完成了!”郑城微皱眉头汇报工作。
他好像有心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看了他一眼,许振鸣推开办公室的双开木门,侧脸说道:“到我的办公室里谈吧!”
两人移步许振鸣的办公桌前坐下。
郑城拿出一摞发票递给了许振鸣,“许总!这次招待费比较多,一共用去一万五千块钱!”
“一万五千块”许振鸣不由得很吃惊。
一万五千块钱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四个工人全年的工资。郑城负责接待这帮专家,前后也只有两天时间。这笔费用是怎么花得
许振鸣心里有点不痛快,却也没有表现出来。他翻看了一下各种发票,“第一顿饭吃了一万块,第二顿吃了一千块问啥会出现这种情况”
“报告许总!第一顿饭是杨科长做主的,喝得是洋酒!第二顿饭是我自己做主的,杨科长没参加。所以,所以要少了许多!”郑城红着脸汇报。
听到这个消息,许振鸣才恍然大悟,笑了笑说:“不碍事!我签字报销!”一边说话,他一边把郑城的报销单签字批准了。
从这件事情上来看,杨婷那个小女人挺有意思的。她直接把许振鸣要送礼的钱都花掉了,暗中告诉许振鸣:“你送礼的钱我都花了,请不要过意不去。以后不要再送礼了,我不差钱!”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许振鸣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郑城很惊讶:“两天花了一万五千块钱,许总为何要笑难道还花少了”揣着疑问,他和许振鸣一道结伴下楼,一起去食堂里吃饭。
在路上,许振鸣微笑问郑城:“昨天晚上,杨婷为啥没去吃晚饭”
“她好像有心事!一个白天都心不在焉的!许总,反正也没关系!我们理化实验室的评审结果是合格的,下个月就会给我们发证书!”
“嗯!这件事你干得不错,把实验室的事情交给梅主任吧!你下面的工作还是要以永磁铁的项目为主,自动钻孔下料生产线的项目也不能停!”许振鸣只是随口问问,并没有把杨婷的事情放在心上。
用过午饭,他回到办公室刚刚才躺下休息,孙超一个电话就把他给吵醒了。
“许总!我正在调试对中装置和抱夹机器人,好像有点问题,你有时间么”听筒里传孙超比较着急的声音。
对中装置和抱夹机器人这两种设备,都是自动钻孔下料生产线线上的主要装置。
这其中,对中装置要把随意摆放到运输辊道上的矩形钢管调整好角度和位置,方便矩形钢管进入生产线的内部。
而抱夹机器人的作用更大,要把长长的矩形钢管抱紧,运送到自动钻孔机、自动冲孔机和自动锯床的加工区域内。
说原理都非常简单,但要做到很精确,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否则,国内的机床企业,也不会在二十年后才能自己设计和生产这种产品。
而且,国内的市场还是老外的同类产品占据主流地位。国内的汽车生产线,这种产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老外的。
听说孙超那边正在调试对中装置和抱夹机器人,许振鸣肯定要去看一看,给点技术建议。这两种设备的原型图纸是他提供的思路,他自然要看看孙超的团队干得怎么样。
想到这里,他起床洗脸,套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急匆匆的就下了楼。不多久,他便移步到试验车间里。
数控机床厂搬迁以后,这个占地五钱多平方的大车间,被许振鸣规划成试验一车间。此时,工人们都没有休息,都聚集在矩形管自动钻孔下料生产线起始端的位置。
“小刘,给料!”这时,孙超俯身盯着运输辊道下面的对中装置,大喊着吩咐起重工。
起重工小刘闻言,吊起一根九米长200100毫米的矩形钢管,放到运输辊道上。运输辊道正在工作,发挥出“呼呼呼”的声响。当矩形钢管落实之后,运输管道在操作工作的操作下,突然加速,嗖的一下就把矩形钢运输到对中装置的部位。
这个部位才是生产线真正开始地方,需要在pd控制系统里设定一个控制节点。当对中装置工作的时候,运输辊道必须要停止。否则,矩形钢管的惯性会影响对中的效果。
而现在,对中装置开始启动的时候,运输辊道还在自由转动。
这个地方的设计有问题!
“小张!手动操作,执行对中指令!”见矩形钢管已经运到,孙超再次给另外一鸣操作工下达指令。
“啪”的一声响,对中装置在气动执行机构的带动下,从运输辊道的下方冒出来。左右双臂朝矩形钢管猛然包夹而来。
可是,矩形钢管的重量比较大,对中装置的双臂根本无法夹紧矩形钢管。左臂有些斜还有空隙,右臂也有点斜。
这样一来,矩形钢管的角度调整不起来了,不能按照水平面的零度方向进入机床。因此,对中装置就失去意义了。
“孙助理!我看了一下,总共有三个问题!”看到这一幕,许振鸣朝孙超竖起三个手指头。
孙超见老板要传授经验,连忙拿出笔记本,一边专注的看着许振鸣,一边问道:“许总,是哪三个问题。”
其他的技术人员也是一样,此时都停下手里的活,准备开始做记录。
负责协助工作的操作工都是新来的职工,他们这些人都目光好奇的看向许振鸣:“靠!还没看出来,我们公司的大老板原来才是技术最好的工程师!”虽然这么想着,他们还是在认真的听许振鸣说话。
“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运输辊道上的自由辊太多了,要采用双排链传动方式。设计的好的运输辊道,启动和停止要反应快。这样就能减少矩形钢管惯性量的影响…”
许振走到运输辊道的旁边,一边指着运输辊道的机构,一边介绍着技术要点。
与此同时,该怎么设计和改进,他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三百五十五章 关键部位的核心技术(求订阅)
“我知道了许总!前端运输辊道要制动性好,后端运输辊道可以多用一些从动辊没关系!”听完许振鸣的解释,孙超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设计的这套运输辊道是模仿中板生产线的运输辊道,力学计算没问题。但和自动钻孔下料生产线的技术参数相差特别大,所以在调试过程中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许振鸣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道理就是这样。你这套图纸要重新设计,直接在这台样机上改造。等样机的各种机构都确定好,然后再确定型号和图纸,制造新样机。”
“是!”孙超红着脸点头,记下许振鸣的吩咐。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很感激自己的老板,能耐心传授经验。
其他的团队人员,此时打心眼里对许振鸣产生一种畏惧感。老板在你最擅长的领域里比你还要要懂,怎么不慌张
说完这个问题,许振鸣指了运输辊道的中间间隙:“矩形管、h型钢或工字钢等型材,本身有自重。对中装置的左右双臂都是硬性传动,无法保证能夹紧工件。所以,你应该增加一组对齐轨道。”
说话间,许振鸣还特意弯下腰去指了指运输辊之间的空隙处,告诉孙超对齐辊道的位置如何设计。
“哦…”孙超恍然大悟。他激动的说道:“许总!应该设计成左右方向同时向中间方向运动的对齐辊道!这样一来,左右双臂抱紧时就可以带动工件朝正中方向移动!”
“许总、孙助理!中间位置的对齐辊应该是自由的,可以随着工件的运动而滚动!”
“老王说得对!中间位置的自由辊还应该是耐磨型的软辊最合适!”
“是啊!软辊摩擦力大,可以减缓工件的运动惯性!”
这时,技术员们听懂了许振鸣所说的原理,都比较激动,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他们这一番讨论,基本上把对中装置的原理解释的很清楚。
看着他们激动不已的样子,许振鸣微笑着点了点头:“是这道理!但还存在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这样设计已经很合理了呀!”
“老王你经验丰富,还能看出有什么问题”
“我不知道!按照许总的方法修改设计以后,我认为已经很完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