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智能制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乌溪小道
“许董,你若有兴趣,我们闽南市欢迎一鸣集团公司来闽南市投资房地产。”签订投资协议的时候,他微笑着跟许振鸣打趣。
宋原知道许振鸣不愿涉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故意说这种玩笑话。
搞定这笔超过10亿元的投资计划,他今年已经超额完成招商引资的额度,心情自然很不错,还热情的邀请许振鸣一起去鼓浪屿市旅游。
“不行啊,没时间,我还要飞湘南市。湘南还有一个投资计划要落实。”许振鸣婉言谢绝宋原的好意。
临别之前,他跟林正学交代“四老板很重视半导体产业。你这边准备把闽南市打造成为全国的硬盘制造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
“是”林正学郑重的点点头。
他拿出一份硬盘研发中心的发展计划交给许振鸣,“许董,我按照你的指示,已经从ib、昆腾、希捷等公司挖来技术一百多名工程师,正在研发scsi接口硬盘、热拔插硬盘、gr巨磁阻效应磁头技术以及垂直记录技术等。”
这些硬盘的新技术,许振鸣其实也不内行,只知道机械式硬盘的发展方向而已。好在有这种技术发展方向作指导,一鸣数据公司的研发方向不会有错,有限的研发资金都会用在刀刃上。
和林正学道别后,许振鸣当晚飞湘南省的省会岳麓市。一鸣集团公司湘南市办事处的总经理孟海生派专车把许振鸣接到湘南市,下榻湘南宾馆。
第二日上午,湘南电机厂的厂长宋朗亲自来湘南宾馆接许振鸣。两人乘坐一辆小车去湘南电机厂,顺便可以讨论一些关键业务。
“许董,铁路部门已经来了任务,让我们湘南电机厂加入d96项目组。”在路上,宋朗神神秘秘的告诉许振鸣。
许振鸣当然知道d96项目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后来的动车项目嘛。
这套技术是从法国引进的,湘南电机厂是主要引进单位之一,著名的南车集团在湘南市有一个大制造基地。虽然知道这些信息,许振鸣却还是没有点破。他笑了笑说“宋厂,应该用咱们的合资公司去引进项目比较合适。”
“呃”宋原有些惊讶的看着许振鸣。
许振鸣见此,掰着手指头解释,“我这趟来湘南市,就是要落地一个大项目。一鸣集团公司已经跟湘南市签署了两亿多元的投资计划。这投资计划就是一个国家级的电机实验室。”
“这项目我知道,跟d96项目有啥关系”宋原还是搞不懂许振鸣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许振鸣告诉宋原,一鸣集团公司湘南电机实验室,主要是研究大功率扭矩电机、大功率变频电机和直线电机。
“大功率变频电机一直是老外品牌垄断国内市场,一鸣集团公司有先进的变频技术和伺服技术,湘南电机厂有电机技术。咱们两家公司联手投资的电机制造基地,应该把目标市场锁定大功率电机产品。”
许振鸣认为国家会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的基础建设,市场大机遇多,湘南伺服电机公司的前景非常可观。
听完这番话,宋原在大腿上猛拍一下,眼睛一亮的看向许振鸣,“许董说得对。我们是要抓住国家大搞基础建设的机会。将来的动车、轻轨和高铁项目,都要用我们湘南伺服电机公司的产品才对。”
他和许振鸣约定,湘南伺服电机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老外的高档大功率电机驱逐出境。
不知不觉间,许振鸣等人的轿车已经来到湘南电机厂的办公楼下。
此时,这栋办公楼的门头下挂着数道横幅,上书“热烈欢迎铁路部门曾副部长来我厂视察和指导工作。”
看到这一幕,许振鸣已然明白,原来是部级领导来湘南电机厂调研。他正好也要见一见曾部长,打探一下上级领导对湘南伺服电机公司的印象。
不多久,许振鸣跟在宋原的身后,来到一间小会议室里。
小会议室里只有两人,一位是六十左右的小老头,一位是三十多岁的中年眼镜男。不用说,这位头发花白的小老头应该就是曾部长。
当宋原把许振鸣介绍给此人的时候,他哈哈大笑着说“我认识你。许振鸣许董,发明伺服电机的技术专家。”
曾部长是技术员出身,没架子,对一鸣集团公司和湘南电机的合资企业湘南伺服电机公司很感兴趣。
“国家这次花大代价引进技术,你们湘南伺服电机公司一定要争气,把外国先进技术学到手,吃掉、消耗掉、然后再创新发明我们自己的专利产品。”他语重心长的嘱咐许振鸣和宋朗。
事实上宋朗是陪衬,曾部长的目光一直落在许振鸣的脸上。他得到许振鸣的保证,心里才有底气。
许振鸣知道后来的结果,高铁项目在未来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有湘南电机厂的技术力量做支持,他怎么会担心这个项目搞不定
“曾部长,我们一鸣集团公司准备立即投资2亿多元,在湘南市打造一个国家级电机实验室的重点项目。”许振鸣向曾部长表明决心,准备给电机实验室配套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仪器,用能力消化国外先进电机技术。
当然,这些用电脑控制的智能实验室仪器,其实都是一鸣集团公司总部实验室研发的新产品而已。
比如说,尖端动平衡试验台、尖端静平衡试验台、尖端磁场测试台等等。
这些试验仪器,国际市场有货,华国人用钱却买不到。在国内,目前也只有一鸣集团公司有能力制造,并且已经出口很多套。
“嗯你们一鸣集团公司做工作就是踏实。”听完许振鸣的汇报,曾部长满意的点点头。他当下代表总部领导表态,把d96项目的后续订单交给湘南伺服电机公司。
拜访结束,宋原陪许振鸣一起离开曾部长的会议室。他挑起大拇指朝许振鸣摇了摇,“许董,你口才不错,下次铁路部门的开会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去京师开会好不好”
许振鸣知道他在打趣,根本理会,准备立即返回湘南宾馆跟湘南市的领导们谈判。而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工程师,急匆匆的走来跟许振鸣打招呼。
“许董你好,我是小戴,技术部的小戴。你还记得我么”此人年过三旬,居然如此谦虚。
许振鸣觉得此人面熟,就是想不起番他的姓名和职务。他只好面带微笑的跟此人握手打招呼“你好戴工。”
“小戴是我们厂技术部的副部长,大名戴家宏。”这时,宋朗在一旁替许振鸣解围。他把许振鸣交给戴家宏接待,自己则去了曾部长的房间接待领导。
戴家宏把许振鸣请到自己部门的小会议室,亲自沏茶敬烟。寒暄客套一番,他才说出自己找许振鸣原因,“许董,贵集团公司的y01单片机性能是不错,比ar单片机的性能还要好。但是,我们用起来不方便,能不能做成c”
c学名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早年是可编程继电器的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其实就是一台小电脑。其内部结构有cu、cu外围电路、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一鸣实验室要研发这种产品,其实非常简单,可以用y01芯片直接封装就行。但有市场吗国内的c市场被德国人和岛国人所垄断,国产的c根本卖不掉。
“许董,我们湘南电机厂需要这种产品来配套,需求量肯定不小。”见许振鸣有些犹豫,戴家宏又补充了一句,给许振鸣增加信心。
听到这话,许振鸣点点头,“我今天就给一鸣实验室打电话,让他们开发这种产品。你们习惯用哪种格式的梯形图指令”
第六百一十五章 光纤生产线(一)【求订阅】
“我同意你们做出的所有决策。”许振鸣摆摆手,表示没意见。对于这种小项目,他认为没必要限制手下技术团队的自由思维。
说完这些,他和何昌林在会议室后面找座位坐下来,参与这次技术讨论会,却又不参加技术讨论。
“诸位,考虑国内电源生产厂家的水平差。我们的稳压开关电源,一定要在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大家有没有意见”王组长见老板许振鸣这次真的放权,稍稍有些拘谨的继续开会。
与会者都是工程师,一旦涉及到技术问题,都会很投入。他们很快就忘记许振鸣和何昌林的存在。
“王组长,要重新设计,01的成本太高。”
“对对对,最好设计成系列产品的。从8位开始,到32位。一种对应一种。”
“还有,系统码芯片要统一,芯片可以根据的档次来配置。”
“小刘说得对,我认为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扩展模块要标准化。”
会议室里,技术员们在积极讨论着,把组成部件都一一确定下来。比如说电源、、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扩展某块、指令系列等等,都确定好统一标准。
许振鸣见小组的团队成员们基本形成统一的意见,三个月内拿出一鸣集团公司的产品没问题,索性就离开会议室。
与何昌林道别之后,他来到鸣芯制造公司的3号厂房,顺便巡视一下06微米芯片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情况。
章钕金听说老板要来视察,已经和万宁古站在3号厂房的大门口等待着。
“许董,06微米的芯片生产线已经完成安装和调试,我们将在一个礼拜内开始试生产。”三人汇合以后,章钕金笑嘻嘻的向许振鸣汇报情况。
这项目的进度和许振鸣原先制定的计划吻合,倒是没问题。
唯一比较棘手的事情是硅晶棒的储存量会出现问题。万宁古来到此地,就是和章钕金协商沟通,计划好自产硅晶棒的试用时间。
“你那边情况怎么样”听完章钕金汇报的情况,许振鸣侧脸看向身旁的万宁古。
王宁古的团队正在加班加点的安装两条8英寸硅晶圆片的生产线,原计划在六月份投产,能确保一鸣集团公司内部的生产需求。
但黄丽和吴天凌的光纤项目团队,也准备在硅晶圆工厂附近建设生产线,有可能影响8英寸硅晶圆生产线的正常投产。
“许董,黄博士和吴博士建议:硅晶圆工厂和光纤预制棒工厂联合生产,那样会节省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我认为这种办法比较好,所以才来跟章总协商,推迟自产8英寸硅晶圆片的供货时间。”
万宁古把来此地的原因告诉许振鸣。
他这个建议非常好,一旦能实现,可以为一鸣集团公司节省大量成本。国际上的高丽国三新电子硅产业工厂,就是如此规划和操作的。
“额还有这种科学规划”许振鸣不禁来了兴趣。他和章钕金、万宁古等人匆匆看完06微米的芯片生产线,就立即开车朝长江大堤驶去,准备看一看硅晶圆工厂的工程现场情况。
长江大堤的旁边,一鸣集团公司大院北部的那片荒地上,打桩机、挖掘机等各种建筑设备正在咆哮。红河建安公司的建筑工人们正在作业,建造一个大型的硅产业工业园。
建筑工地的南边,原南安纺织集团公司的厂房内,李全带领着工程队伍,在万宁国团队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正在安装两条8英寸硅晶圆的生产线。
许振鸣和万宁古、章钕金等人坐车来到安装硅晶圆生产线的厂房外。刚刚一下车,他们就被黄丽和吴天凌两人拦着。
“许董,你来得正好。我建议在硅晶圆工厂附近,建造一座工艺的光纤预制棒工厂。”
“最好也建造一座工艺的光纤预制棒工厂。许董,我们需要两座试验工厂做实验基地。”
黄丽和吴天凌拦着许振鸣,噼里啪啦的说出心中的想法。
他们俩告诉许振鸣,光纤预制棒才是光缆制造业里最赚钱的产品,占据光缆产品利润的70左右。
而国内目前没有这种产品,只能从米国和岛国进口。一旦岛国和米国终止供应光纤预制棒,超鸣制造公司的光缆生产线就会立即停产的。
这就是国人的悲哀,每一种产品都没有基础原料,都被老外掐住脖子!
“嗯,你们俩的建议很不错。不过我们为何要建设工艺和工艺的两座试验工厂”许振鸣基本接受黄丽和吴天凌的建议,却还有些疑问。一下投入两种工艺的工厂,是不是投资有点大
黄丽看了一眼许振鸣,表情郑重的介绍,“许董,光纤原料最初用天然石英。但成本比较高,现在改为合成石英。而合成石英工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管内沉积工艺,如工艺一种是外沉积工艺,如工艺。这两种工艺的发展趋势没有定论,我们都不能放弃,免得落后世界科技水平。”
站在一旁的吴天凌也点点头,补充师姐黄丽的发言,“许董,我们一鸣集团公司既然要走自我发展之路,光纤制造技术肯定不能落伍世界科技水平。工艺和工艺都应起头并进,免除陷入瓶颈后的困扰。”
他们俩告诉许振鸣,这两种工艺的工厂若是和硅晶圆工厂联合在一起,成本要降低很多。硅晶圆工厂提纯后的多晶硅,可以作为原料来制造光纤预制棒,不会浪费各种化学试剂。
既然这样,许振鸣还是比较赞同黄丽和吴天凌两人的意见。特别是,当听说高丽国三新电子的硅产业工厂就是这种布局,他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黄丽和吴天凌的规划布局。
“这样布局会不会影响8英寸硅晶棒的投产进度”许振鸣唯一关心的是硅晶圆片能否确保鸣芯制造公司的需求。
时下国际市场上的硅晶圆片,市场销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一鸣集团公司万一出现硅晶圆片供应不上的问题,能不能买到硅晶圆片还是两个问题。
听到这番话,万宁国拍着胸脯保证:“许董,我们硅晶圆工厂最迟在6月底的时候能正式达产,不会影响鸣芯制造公司的生产计划安排。”
有了他的保证,许振鸣才安心许多,在万宁古、黄丽和吴天凌等人的陪同下,开始巡查两条8英寸的硅晶圆生产线。
一番视察下来,众人没发现重大隐患问题,许振鸣这才准备离去,返回集团公司总部大楼。这时候,黄丽笑吟吟的建议:“许董,你可以去看一看超鸣制造公司的光缆生产线吗”
超鸣制造公司的光缆生产线都是从米国进口的生产设备,分为光纤生产线和光缆生产线两部份。目前,这两条生产线的设备正在安装和调试,预计在六月底的时候能投入试生产。许振鸣正好有空,可以去巡查一遍。
念及此,他点头同意黄丽的请求。时间不久,许振鸣、黄丽和吴天凌三人已经来到超鸣制造公司的17号厂房内。
这座17号厂房依旧是一座无尘车间,用来安装光纤自动化生产线。
光纤生产线,由光纤预制棒熔炼及表面处理系统、光纤拉丝及一次涂覆系统、光纤张力筛选及着色系统、光纤检验系统、光纤二次涂覆系统等组成。
这条生产线的作用就是把光纤预制棒拉丝,变成一根根细长的玻璃丝,然后给玻璃丝喷涂着色。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较难。国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先进设备。
因此,许振鸣特意让一鸣集团公司技术部的所有团队成员,都来参与这条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此时此刻,车间里非常繁忙。郑城、孙超和王志忠的团队成员,在米国工程师的带领下,正在忙碌。
“!!!”正在这时,一位老外工程师惊恐的大叫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