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有光人有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瑚
饺子个头均匀,个数一致,谁也没有吃亏,谁也没有占便宜。
除此之外,明老太还用粗瓷盆子盛了满满两盆猪腰子大白菜汤摆在饭桌上。
这猪腰子大白菜汤也不是谁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等大家吃完了饺子,明老太会尽可能平均的把里面的猪腰子分给家里众人。
谁想多吃,那就只能就着咸菜和凉拌野菜,用剩下的白菜和汤水拌高粱米饭。
明老太这种完全一视同仁的做法,严格来说对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男人们是不公平的,但明家的男人们却没有一个表示反对——他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为的不就是家里妻儿和老父老母能吃口饱饭
所以当明老爷子和明老太先后动了筷子,大家就也纷纷下筷夹起了自己碗里的饺子。
明家的女人们做饭都很有一手,简单的饭食,她们却总能做出其他人家没有的美妙滋味。
好手艺加上难得一见的肉食和白面,直把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这几个皮小子吃的头也不抬。
大郎明许、换了芯子的明月、寄人篱下的喻嘉言却远比这四个吃相斯文,喻嘉言甚至还表示自己可以只吃一点凉拌野菜。
明老太对这孩子甚是喜爱,她慢声细语劝了几句,让他就当是在自己家里,放开了吃不必客气。明家三兄弟、谢氏、陶氏、明月、以明许为首的明家几个小郎也都跟着七嘴八舌的附和。
喻嘉言盛情难却,他红着眼圈儿应了一声,然后半垂着头,无比珍惜的夹了一个饺子到自己嘴里。
猪肉的香和野菜的鲜充斥口腔,幸福的他差点儿落下泪来。他不敢搅了明家人的好兴致,于是强忍了泪,只埋头一口一口吃饺子。
他想,他肯定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顿饺子的美味,就像他也永远不会忘记明家人对他的活命大恩。
“娘,这些给您和我爹吃。”明雪毕竟年纪小,那么一大碗的饺子,她能吃下才怪,周氏给她留了四个,然后又偷摸儿夹了两个到自家男人碗里,剩下的几个,她就全都推到了明老爷子和明老太面前。
明老太笑眯眯的,把周氏推来的饺子夹了两个给明老爷子,一个给自己,剩下的则分别夹给了谢氏、陶氏和明许。
不是她偏心儿媳和长孙,而是这三人把自己的饺子分了一小半儿给二郎、三郎、四郎、五郎、明月以及喻嘉言。
她做长辈的,不能拦着儿媳疼爱晚辈、孙子疼爱弟弟,那她可不就只能想着法子补贴一下“吃亏”的那些人。
不得不说,明老太真的是个非常慈爱睿智的长辈。明家能一直维持这样的家庭气氛,她和明老爷子居功甚伟。
“娘,夜里就让嘉言跟我们一起睡吧,我会照看他的。”大家全都放下筷子后,明许主动请缨照顾喻嘉言,“三弟和四弟年纪小,可以让他们暂时挪去您那里,免得过了病气。等嘉言好了,我再帮他们把被褥搬回来,我们五个以后就一起住。”
谢氏没有发表意见,她将视线投向了明家的大家长——明老爷子和明老太太。
明老爷子对长孙很是放心,他对明许点点头,“那就这么着吧,夜里你警醒着点儿,别让嘉言再烧起来。”
明许“哎”了一声,“您放心。”
喻嘉言微红着脸向明许道谢,明许对他温和一笑,然后就去帮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搬东西。
明家的院子和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农家院子一样,面积非常的大,到处都见缝插针的盖了房子或者种了菜。
明家的前院一共盖了三间正房、三间东厢房、一间杂物房、两间仓房,后院目前则只盖了三间正房。
前院的三间正房,中间的那间做了堂屋兼灶房,东边的那间是明老爷子和明老太的卧室,西边的那间则属于身为明家长子长媳的明地和谢氏。
东厢房的三间屋子,中间的那间也是做了堂屋兼灶房,靠近大门的那间则是住了明老大和谢氏的四个儿子。
与他们隔着堂屋一起住在东厢房的,是明老二明城和明城的妻子陶氏、女儿明月。他们一家三口住在最靠近正房的那间东厢房。
当然,他们的这间屋子是做了小小改动的。
明月6岁那年,明城就在自己这屋弄了个木闸板。到了晚上,在炕上竖起闸板,他们一家三口共用的这一间屋子就会临时变成两间屋子。
这种做法并不是明城独创的,在他们周围的这十里八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这种手段简单地改造自家屋子。
最晚成亲的明老三和谢氏则是自打成亲就一直住在后院,如今与他们同住的,还有他家的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后院的三间正房是明老爷子在明老三和谢氏成亲之前请人新起的,虽然用料和前院的几间屋子一样,都是泥胚和稻草,但看上去却比前院的旧屋子结实牢靠。
因着这个,周氏总感觉自己是占了家里便宜的,所以平时她对谢氏和陶氏还是相当谦让的。
再说明许,他把自家两个弟弟的被褥、枕头、衣服搬到父母房里,然后又从父母房里拿走了明老太找出来给喻嘉言用的那套铺盖,以及他娘谢氏临时用旧衣服给喻嘉言改出来的一套换洗衣服。
“你先将就穿着。”他把衣服塞给喻嘉言,然后又去找明老太拿了布巾、青盐等物给喻嘉言洗漱用。
喻嘉言抱着自己新得的夹棉衣衫,眼泪再次涌上眼眶。
自打他娘过世,他这还是第一次拿到夹棉的衣服。
在赵氏家里的那两年,赵氏不仅没有给过他衣服穿,而且还连他原本的旧衣服都挑好的拿走了。
他人小,反抗不了赵氏,喻守义对他虽好,他家却由冯氏把着财物,喻守义最多也就只能偷摸省点儿口粮给他,让他不至于饿死。
这两年,他都是靠着硬挺挨过的每一个严冬。
他会把单衣一层一层裹在身上,甚至还在衣服里面塞过稻草。
实在冷得受不了,他就一整天都待在灶房,有时候是帮着赵氏烧炕,有时候是踩着板凳煮饭,有时候则是搓草绳、编草鞋、煮猪食——这样赵氏一家就能一直安安稳稳坐在暖乎乎的火炕上,而喻嘉言也能借着干活儿的机会暖一暖身子。
第11章 结伴上南山
之后的三天时间,明月和喻嘉言一直吃着李大夫开的汤药,以及明老太为他们准备的各种小灶。
之前也说了,明老太在家里,一直尽量不偏不倚。
这次也是一样。不仅喻嘉言和明月有鸡蛋、白面、油肉、小米粥吃,明家的其他人也都跟着沾了光。
除了喻嘉言刚来明家那天,大伙儿吃掉的白面猪肉馅儿饺子和猪腰子大白菜汤,明老太在之后的三天里,还给家里人煮了大骨头汤和胡椒猪肚汤、炒了肥肠、卤了猪心、猪肝、猪肺、猪舌头,直把家里人吃得笑容满面、通体舒畅。
用明二郎的话说就是,“感觉干活儿的时候都更有劲儿了。”
与他感受截然相反的则是自认“吃白饭”的喻嘉言,这孩子估计是被赵氏给磋磨出心病来了,总感觉自己不干活儿就不配吃饭似的。
来到明家的第二天,他就非要跟着明二郎他们去山上挖野菜,可把明二郎给吓了个够呛,最后还是明老太发话,把他和“不安分”的明月全都留在了家里养病。
如此闲了三天,喻嘉言就已经焦躁的开始在屋子里团团转了,到了第四天,他更是直接揪住了明二郎的箩筐,一副“你不带我,你也别想走”的架势。
明二郎年纪比他大,身体比他好,真要对付他,喻嘉言肯定不是对手,但问题喻嘉言只是想要跟他上山,又不是对他有所冒犯,他总不能对这个瘦骨嶙峋的小娃儿下狠手。
明老太听到动静出来劝,喻嘉言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鸡爪子一样只有皮包骨头的右手却依然紧紧抓着明二郎的箩筐不放。
明月看着不是个事儿,索性也提了个小篮子走到自家大门口,“想去就去吧,不过你得多穿点儿衣服。”
喻嘉言虽然才来明家没几天,但明家的老老小小却都已经见识到了他那非同一般的抠。
谢氏在明老太的授意下,紧赶慢赶给喻嘉言改出了两套夹棉衣裤、两套粗布单衣。
这四套衣服虽然都是改的旧衣服,但衣服上的补丁却都打得相当之少。
明家人原本是想给他暂且替换着穿的,可谁知喻嘉言拿到之后,居然直接就给当成宝贝疙瘩藏进了柜子里妥善珍藏。
而他日常穿着的,则依然是他初来明家时穿在身上的那几套破衣烂衫。
他的那些“乞丐服”虽然洗得干干净净,但却个个都缝着一堆歪歪扭扭、丑陋至极的奇怪补丁,一看就是喻嘉言这个不会针线活儿的小男娃自己缝的。
丑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喻嘉言穿在身上的那些“乞丐服”全部都是单衣,根本就不适合现在的这个季节。
明家也不是没人劝过他,但这孩子却一口咬定他在屋里暖和得很,根本就不需要穿什么夹棉的衣服。
现在好了,他想跟着出门干活儿,明月正好可以拿这事儿要挟他多穿些衣服。
喻嘉言闻言,小脸儿顿时皱成了苦瓜包子,他犹豫再三,最终想要出力的念头到底还是占了上风。
他死拖活拉,硬是把明二郎也给拽进了东厢房,明二郎气得直翻白眼儿,“你这臭小子,心眼儿还不少。”
明月忍不住笑,她劝一脸不放心,盯着她左瞧右看的明老太,“奶,您别担心,我真的已经没事儿了。还有嘉言也是,我看他这几天已经恢复不少了。最重要的是,您要是再不让他干点活儿,我估计他都不好意思继续端咱家的饭碗了。”
明老太想想也是,她犹豫片刻,最后到底还是松了口,“那你可悠着点儿,万一有哪里不舒服,可不兴再硬挺着不说了。”
明月不是小原主,当然不会把自己煎熬成那副模样,她笑着对明老太点头,“奶,您放心,我这都吃过一次亏了,哪里还敢继续那么折腾自己个的身子骨儿。我肯定好好活着,以后我还要挣大钱,给您和我爷、我爹我娘养老。”
明老太笑成了一朵喇叭花,“奶的乖孙女哎,那成,奶就等着享我小明月的福。”
明月没有继续甜言蜜语哄老太太高兴,而是学着小原主之前的模样,微微抿了唇浅浅的笑。
就算是要做出改变,那她也得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让人接受,而不是突然就性情大变——她怕自己马甲会掉。
片刻后,换好了衣服的喻嘉言跟着一脸愤愤的明二郎从东厢房走了出来。
他很爱惜的把夹棉衣服穿在了自己的其中一套“乞丐服”里头,显然是怕干活儿的时候弄脏衣服。
明老太是个眼泪窝子浅的,看到喻嘉言这副模样从东厢房里走出来,老太太立刻就不由自主红了眼圈儿。
明二郎生怕自家祖母哭出来,他拉了喻嘉言一把,示意他快走,“奶,那我们就上山去了。您快进屋吧,外头冷。”
明老太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她红着眼圈儿嗔了自家孙子一眼,“照顾好你妹和嘉言。”
“知道了。”明二郎头也不回的答应一声,领着自己的几个弟弟妹妹就往山上跑。
“咱都去做啥”明月穿过来之后还是第一次进山,虽然她有小原主的记忆在,但她却依然看到什么都感觉相当新鲜。
明二郎背着箩筐走在家里的一群小萝卜头前面,手里还拿着两根树枝敲打路边草丛,防止有蛇藏在里面,此时他正一边卖力挥动树枝一边回答明月,“先去挖野菜,要是时间够,就再找找有没有春笋。”
明月“哦”了一声表示了解,然后就开始左顾右盼打量他们脚下的这座小土山——南山。
明月一家住在五里屯的最南边,家门外面大约两百米远的地方就有一条蜿蜒清澈的小小河流。
这条小河的源头就在五里屯南边的南山里头,明月他们从自己家里出来,首先就要穿过小河上头的那座古旧石桥,然后还要走过一大片河滩,最后才能沿着上山的小路进到南山里头。
这南山是座坡度不大、面积不小的小土山,山上除了杨树、榆树、柳树、松树等常见树种和各种杂草、野花,还生长着一些相对少见的灌木、药材、果树、坚果等。
第12章 采摘刺老芽
因着南山并非什么深山老林,没有狼、虎、豹等太过危险的动物生活在里面,所以村人经常会跑到南山打柴、挖野菜、挖草药、摘野果和坚果。
来的人多了,南山外围的那点儿资源难免就有些不够分,为了多弄点儿东西回家,村里人基本都会稍微往山林深处走一点。
明二郎他们也不例外。
一行六人一边顺手挖着野菜,一边由明二郎带路,往南山的半山腰走。
“哎,二哥,这个不要吗”众人爬到离山脚大概百来米远的时候,明月突然指着右手边一棵树身上长有尖刺的小树问明二郎。
那树明月记得是叫刺老芽,因为产出的嫩芽在她前世的那个世界里,曾经被一些老饕誉为“天下第一山珍”,所以明月在工作之后,还曾专门跑了一趟原产地尝新鲜。
明二郎显然没有吃过这树上那些吸引了明月注意力的绿色嫩芽,他问明月,“这是啥能吃吗”
明月问完就已经意识到自己一时不慎,居然让嘴比脑子跑得还要快了,她略微有些心虚的编了句瞎话,“好像是叫刺老芽,具体是哪几个字我也不清楚。我就是上次咱奶带我去镇上,偶然看到过有人卖这个。”
明二郎倒是没有怀疑什么,听到明月这么说,他立刻就要上手去掰那些刺老芽。
明月赶忙拦了他,“你还是用锄头割吧,小心那树上的刺,别扎了你的手。”
明二郎嘿嘿一笑,“你也太小看你二哥了。”
明月笑而不语,由着他上前去采那些刺老芽,心里却打定主意下次上山要带个更合适的工具。
明二郎动作很快,喻嘉言和三郎、四郎、五郎却因为个子太小,帮不上什么忙。
几人急得抓耳挠腮,无奈之下只有踮着脚尖儿去够低处的那些嫩芽儿。
明月看他们摇摇摆摆的,很容易摔倒,忙招手叫了几人过来自己身边,“让二哥摘吧。你们够不着。有踮着脚尖儿去够的那个时间,你们还不如去帮二哥多找几棵这种树。”
三郎一听立刻选了一个方向就往树林里面钻,“我知道这边还有几棵一样的树,我现在就去瞅瞅它们长芽儿了没有。”
明月见了忙叮嘱喻嘉言看着四郎和五郎,“你留在二哥这里守着四郎和五郎,我跟三郎一起过去。”
喻嘉言是个懂事的,他知道明月既不放心三郎一人乱跑,也不放心带着两个小的去追三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