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有光人有情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瑚
刘家三兄弟目瞪口呆。
好一会儿刘大郎才一脸急切的连连摆手,“骡车是我们自家的,没花钱,这一路我们吃的也都是自家带来的粗面馒头,就住店花了一百多个铜子儿。”
他没说的是,他和自己的两个弟弟,这一路都是住的大车店里最最便宜的那种大通铺,住上一宿只需支付十个铜子儿。
再加上他们从大车店买草料喂牲口时花掉的十来个铜子儿,他们这一路总共也就花了这一百多个铜子儿。
至于镖师们所收的护镖费用,林先生还真猜对了,确实就是一两银子。
喻嘉言笑着看了眼明许,“刘大叔,您和两位叔叔省吃俭用那是你们的事儿,我们却不能因为三位一片好心就克扣你们该得的车马费、伙食费、住宿费。”
明许点头以示赞同,“还有您和两位叔叔教导我们种植水稻,我们也是要付一笔茶水钱以示感谢的。”
刘家三兄弟一脸为难,最后还是刘大郎代表自家开了口,“我小妹已经跟我们说过了,我们肯定会教会你们咋种水稻,但是这啥茶水钱我们就不要了,你们两家管我们一天两顿饱饭就可以了。”
明许上前一步对他躬身施礼,“您放心,一日三餐我们两家肯定都会为您和两位叔叔准备好。”
说到这里他略一沉吟,“我看不如这样,等会儿我先带三位叔叔进城去见顾大人和顾夫人。等您三位和顾大人两口子见过面,咱们再来慢慢探讨后续一应事宜也不迟。”
第158章 老实人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待到众人全都吃饱喝足,镖师们从刘大郎手里拿了银钱告辞离开,明许和喻嘉言这才引着刘家三兄弟往城东而去。
城东他们两家新买的庄子外头,明许和喻嘉言已经各自买下了自家庄子与清水河河岸之间的一大片河滩地。
如今那两块河滩地上,孙牙人帮忙介绍的几个匠人正带着他们手下的一群学徒在帮明家和喻家造水车。
等到水车造好,冰河解冻,大地回春,明家和喻家就会另外雇人来挖水渠,好让河水能够顺利流进两家的庄子里。
“少爷,少奶奶。”负责看守田庄的下人听到动静从宅子里头跑出来看,结果却见自家主子居然分别从打头的两辆骡车里面走了下来。
他正暗自纳闷儿怎么这两口子居然分车而坐,第二辆骡车里头就又下来了一大群人。
明许三兄弟他当然是认识的,后面跟着的刘家三兄弟以及顾知县的侄儿他就半点儿印象也没有了。
喻嘉言想着未来的一段时间,刘家三兄弟少不了要跟自家庄子上的这些下人打交道,于是遂将他们介绍给了这下人认识。
等到他给“刘家三位老爷”以及“顾少爷”见过礼,喻嘉言这才让他带着众人去往早就已经收拾利落、专门用来存放稻种的那间库房。
库房距离宅子正门只有五十多米的距离,那下人把宅子的大门完全打开,喻嘉言他们带来的五辆骡车便就依次停放进了院子正中的大片空地之上。
这时候庄子里的其他下人也正好听到动静匆匆赶了过来,喻嘉言于是就让他们拿了工具过来,帮着刘家三兄弟称量稻种。
刘家三兄弟为喻嘉言他们这个庄子准备的稻种一共是一千斤,剩下的一千二百斤则是他们为明家那个良田更多的庄子准备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稻种在运输途中因为不可抗力出现损耗,导致他们最终送来的稻种数目不够明家和喻家使用,刘大郎在出发之前又专门多备了五十斤稻种填补可能出现的亏空。
这五十斤稻种如今还剩了四十斤挂零,明许在发现稻种有多的时候就二话不说,连着这四十多斤稻种一并付了银钱给刘大郎。
刘大郎是个老实人,明许问他稻种价格,他直接就把自己老家那边儿的价格如实报给了明许知道,“...二十四文一斤。”
似是怕明许嫌贵,刘大郎搓着双手有些紧张的解释了一句,“这稻种都是要细细筛选的,费时费力不说,一斤稻谷里面能挑出的稻种也是有数的...”
明许对他微微颔首,“您放心,这些晚辈都已经提前跟人打听过了。”
一边说着明许一边看向喻嘉言,“刘大叔说的是他们老家的稻种价格,有道是物以稀为贵,这东西既然运到了咱们福兴县,那咱们可就不能按照这个价格付钱给刘大叔了。”
喻嘉言没意见。
反正他们本来就一直在变着法儿的补贴顾知县一家,如今有了光明正大给钱的由头,他是傻了才会反驳明许的提议。
“那咱们就按三十文一斤付钱给刘大叔吧。”说着明许又将视线转向站在他右前方的刘大郎,“不知刘大叔对这个价格可还满意”
刘大郎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涨价,就二十四文一斤就行了。”
他妹子顾夫人已经跟他说过了,路上的一应开销喻家和明家都会给他,这么一来他最多也就是搭些功夫。
乡下人的时间最是不值钱,看在自家妹子、妹夫的情面上,他哪好意思还让喻家、明家给他涨价。
然而明许却打定了主意要抬高稻种价格,刘大郎既然对三十文一斤的价格没有不满,他索性直接就按照三十文一斤的价格让自家的账房林先生打起了算盘。
“一共两千两百四十六斤稻种,按照三十文一斤的价格,少爷您一共需要支付刘大老爷六十七两又三百八十文钱。”
明许点点头,“刘叔他们往返两地的车马费、伙食费,还有他们雇镖师的钱,这些你也帮着算一算。”
林先生问了刘大郎几句,然后拿起算盘又是噼里啪啦一顿拨弄,“按照普遍行情,从南沙县雇佣三辆骡车往福兴县送货,一共大概需要付给车马行三两银子。”
“至于几位刘老爷这一路吃喝住店的费用,按照每人每天一百文计算,少爷您一共需要支付几位刘老爷约么一两银子。”
“还有他们跟着镖局的车队赶路,这种一般都是按照路程远近和车辆多寡收钱的,三辆骡车的话...从南沙县到福兴县,镖师们应该会问几位刘老爷收约么一两银子。”
“再加上返程所需的五两银子,少爷您总共需要付给几位刘老爷十两银子。”
刘家三兄弟目瞪口呆。
好一会儿刘大郎才一脸急切的连连摆手,“骡车是我们自家的,没花钱,这一路我们吃的也都是自家带来的粗面馒头,就住店花了一百多个铜子儿。”
他没说的是,他和自己的两个弟弟,这一路都是住的大车店里最最便宜的那种大通铺,住上一宿只需支付十个铜子儿。
再加上他们从大车店买草料喂牲口时花掉的十来个铜子儿,他们这一路总共也就花了这一百多个铜子儿。
至于镖师们所收的护镖费用,林先生还真猜对了,确实就是一两银子。
喻嘉言笑着看了眼明许,“刘大叔,您和两位叔叔省吃俭用那是你们的事儿,我们却不能因为三位一片好心就克扣你们该得的车马费、伙食费、住宿费。”
明许点头以示赞同,“还有您和两位叔叔教导我们种植水稻,我们也是要付一笔茶水钱以示感谢的。”
刘家三兄弟一脸为难,最后还是刘大郎代表自家开了口,“我小妹已经跟我们说过了,我们肯定会教会你们咋种水稻,但是这啥茶水钱我们就不要了,你们两家管我们一天两顿饱饭就可以了。”
明许上前一步对他躬身施礼,“您放心,一日三餐我们两家肯定都会为您和两位叔叔准备好。”
说到这里他略一沉吟,“我看不如这样,等会儿我先带三位叔叔进城去见顾大人和顾夫人。等您三位和顾大人两口子见过面,咱们再来慢慢探讨后续一应事宜也不迟。”
第159章 送别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月有光人有情 ”查找最新章节!
明许此言一出,刘家三兄弟顿时松了口气。
能有妹妹、妹夫帮着拿主意,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刘家三兄弟来说无疑比啥都强。
刘大郎代表自家同意了明许的这个提议,于是众人在稻种全部入库之后就又坐着骡车回了县城。
当然,刘大郎三兄弟坐的并不是他们用来拉货的骡车,而是顾知县的侄儿带来的属于顾家的那辆骡车。
至于他们带来的三辆骡车,明许已经让人好好安置在了庄子里头。
至于刘家三兄弟,听到明许说愿意先帮他们照看那几头青骡,刘家三兄弟全都暗暗松了口气——虽然县太爷是他们亲妹夫,他们却也不想带着三辆骡车找上门去。
无他,实在是他们借来的破旧骡车与县衙的威严庄重严重不相匹配,如果他们真的带了骡车过去,那他们的妹妹、妹夫毫无疑问会因为他们而被人笑话。
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顾家,早就已经在等着自己三个哥哥的顾夫人听到动静,第一时间从院子里头迎了出来。
与她前后脚迎到门口的还有顾知县,顾知县虽然已经做了官,但对自己的几位舅兄却是一如既往的敬重。
一阵热热闹闹的寒暄见礼之后,顾知县两口子把所有来客全都请进了二进院子的正房堂屋。
刘家三兄弟先是给顾老夫人见了礼,然后还非常出人意料的代表自己家人送了一对银手镯给顾老夫人做寿礼。
顾知县都惊呆了。
他万万没想到刘家人会记得自己娘亲的生日。
刘大郎笑的一脸憨厚,“小妹去年有提到过,我娘那时候就给记在心里了。这不正好我们兄弟三人要过来福兴县送稻种嘛,老太太就去镇上买了一对银镯子,让我们替她捎给顾大娘。”
顾夫人脸上有光,顾老夫人和顾知县却都感动的不得了。
在他们老家,老人就算活到六十七十也未必有子女给过寿。
倒不是老人生养的子女不孝,实在是乡下地方日子紧巴,谁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在过日子,亲戚也好,子女也罢,给老人过寿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能省则省的大开销。
正是因为对老家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顾知县根本就没给自己的那些亲戚透过口风。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当了官,有了条件给老娘过寿,就让亲戚们也跟着破费。
在这种情况下,他老岳母还能记得他老娘的五十整寿,显然老太太是真正用了心思的。
顾知县帮着把银镯子递给了顾老夫人,顾老夫人珍而重之的摩挲了好一会儿才让顾夫人帮她把镯子收进里屋的箱笼里头。
因有明许等人在跟前,顾夫人并没有急着跟自己娘家哥哥闲话家常,而是在跟自己哥哥略微寒暄了几句之后,就主动和明许他们说起了稻种的事儿。
明许心知他们亲人见面,彼此必然有千言万语要说,所以直接就把明家的账房林先生算出的稻种钱、车马钱、住店钱、吃饭钱、雇佣镖师钱...等一应费用全都报了一遍。
末了他又微红着脸提出,能否让刘家兄弟留下一人,直到帮着他们把水稻成功种出再返回南沙县。
他非常大手笔的许诺,说他们两家不仅会给对方五十两银子作为教导他们种植水稻的酬劳,而且还会让家里下人照顾好对方这段时间的衣食住行。
他这话才一出口,刘大郎兄弟三个就已经一脸惊讶的瞪圆了眼睛。
顾知县先是横了自己这个学生一眼,然后才帮着他询问刘大郎,“大哥你方便留下吗”
刘家三兄弟里,刘大郎干活儿的本事是最最拔尖儿的,既然明许都已经许以重利,那顾知县当然也想投桃报李的帮他留下一个最是精通农事的“师傅”。
刘大郎被他这么一问顿时回过神来,“方便倒是方便,就是、就是五十两银子...”
顾知县拍拍他肩膀,“你不用有啥心理负担,这小子既然说了要给,你尽管拿着就是。”
刘大郎又不傻,用脚趾头想他都知道明许会这么大方肯定是因为顾知县的缘故,他有些担心自己会给顾知县惹麻烦。
顾知县一下子就看穿了刘大郎的顾虑在哪里,他心下熨帖,于是遂又解释了一句,“这小子现在算是我半个学生,你尽管答应,没事儿的。”
刘大郎这才半信半疑应了下来。
顾夫人见他们把事情谈妥,遂进屋拿了自家的钱匣子出来。
她先是拿了一百二十八两给自家哥哥,然后又拿了七十二两给喻嘉言。
因前段时间她又拿银锞子跟明月换了一次银票,所以这次她拿给刘大郎三兄弟的银钱里便就多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
除了这一百两,剩下的二十八两她全部都是给的银锭子和银锞子。
于是刘大郎接收到的银钱就变成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两个十两的银锭子、四个二两的银锞子。
至于喻嘉言,他的七十二两则是由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两个十两的银锭子、一个二两的银锞子组成。
结算清楚银钱,又跟顾家人约好了三天之后由顾知县的侄儿把刘大郎送去明家,明许等人这才告辞离开。
刘家三兄弟来到福兴县的第四天,顾夫人不顾自己身子笨重,硬是和刘大郎一起,把自家二哥、三哥送到了城外的十里亭。
与顾夫人、刘大郎一起前来送客的还有明地和明月,他们分别代表明家和喻家为刘家两兄弟送上了丰厚程仪。
明地送的是两罐茶叶、两坛好酒,外加两个五两重的银元宝,明月送的则是两对银镯、两支银簪、两匹细布、一匣子府城最新样式的精致绒花、一食盒方便携带的福兴县特色面食。
至于顾夫人,她送的东西那就多了去了。
除了准备给刘二郎、刘三郎带在路上吃的糕点、馒头、大饼、卤肉、烧鸡,顾夫人还根据自己娘家的人员构成,另外给娘家诸人备了投其所好的脂粉、衣料、吃食、玩具、书籍、笔墨纸砚等大量礼品。
而这其中占了大头儿的则是明家和喻家出产的各种特色食品,比如番薯粉条儿、洋芋粉条儿、玉麦面条儿、红白腐乳、干豆腐、豆腐泡,再比如腊鸡、腊鸭、腊肉、腊肠。
第159章 送别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