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手术直播系统任心王思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样的选择题根本不需要思考的。

    任心现在所做的就依靠自己的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尽量的挽回患者的损失,尽量的将断指“恢复如初”。

    十岁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太过可怜,然而,医生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为了速度,早点缝合完全,选择性的连接肌腱、血管、神经,保证一些基本功能。

    “尽善尽美”是个美丽的词汇,但是在医院,却是个遥不可及的形容词。

    当一位医生工作年限越久,那他就越对这个形容词敬而远之。

    基本上只要是工作十年不,只需要工作七年,或者五年,甚至于三年的医生来说,“尽善尽美”就如同个泡沫,一触就破。

    又或许,可能还没碰,就破了。




第602章 最辛苦的人
    “尽善尽美”,任何医生都做不到,哪怕他医术再高超,那也违背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的往这方向靠,做到尽可能的“完美”。

    在这里的“完美”是指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佳选择。

    就像现在,尽可能的保住每一根手指才是第一要务。

    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条件,骨缩短会带来的手指少一截的缺点是可以接受的;

    只缝合最主要的肌腱、只吻合一根动静脉血管、只缝合最重要的那根神经因此带来的手功能的缺失是可以接受的;

    缝合表皮时不那么的美观影响之后的手指形象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选择都是为了抢时间,为了保住手指不被截肢。

    否则,如果任心与杨崇光等人选择“尽善尽美”,努力的将自己缝合的每一根血管依照做单指或双指断指再植时的标准来,那么迎接这个十岁小男孩很可能就是一根手指,甚至于好几根手指坏死截肢。

    当然,最担心的情况是会累及到缝合好的其他手指,那就等于这台手术白做了。

    每一场手术都是一场选择,而任何选择都会有代价,这就需要医生来依靠自己的技术与经验来权衡,来妥协。

    在手术中,时时刻刻都是风险,医生的职责就是在这些风险中进行权衡、判断,从而选择那个风险最小、最容易让人掌控的。

    这个职业跟其他需要高知识储备、高学历才能、高灵活动手能力的职业不一样,其他行业都是依靠所学将所有的风险进行规避,选择最安全的。

    但医生只能冒着所有风险,选择最小的那个。

    “任医生,持针器。”

    “任医生,镊子。”

    “任医生,缝合线。”

    葛大力一个接一个的将手术器械递给任心,比之前在缝合第一根断指的时候配合要好的多。

    器械护士想要做的出色,首先第一个就是业务能力要高,其次还需要的一个技能是适应性要强。

    前者的业务能力要高很好理解,没有一个极高的医疗素质那根本就没有办法来配合主刀医生来进行手术,越是等级高的手术所需要的护士技能也就越高。

    因为手术中所需要的器械也就会相应的增多,其中有很多是不常用却十分有用的器械,没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储备,当主刀医生需要一个手术器械的时候,找了半天没能找到,甚至于都没有按照术前准备的要求将器械消毒带到手术室,那能说这个器械护士出色吗

    后者所说的适应性要强是指器械护士要配合不同的主刀医生的个人手术习惯要相应的做出改变。

    因为器械护士是辅助者,主刀医生才是主要的执行者,不能让主刀医生来对配合器械护士的习惯才做手术,这肯定会影响手术的进程的。

    只有器械护士不断地适应不同的主刀医生的习惯,配合的好,才能让主刀医生的手术做的舒服,手术成功率相应的也就会提高。

    而葛大力现在与任心配合了有一会儿了,她已经适应了任心主刀习惯,用更好的方式来给任心提供弹药。

    “给我10个0的缝线。”任心已然做到了最后一步,缝合神经。

    “任医生,您要的缝线。”葛大力迅速的将任心所要的缝合线穿上持针器递了过去。

    任心做的工作与在急诊科时的一样,都是稳扎稳打的向前推进着,在这样的一个紧张的关头,就看谁平时的基本功更厉害、更扎实了。

    相较于在急诊科不到两小时的缝合时间,任心在这儿只花了一个半小时,比平时快了约三十分钟。

    这个快的时间是建立在少缝合了肌腱、血管与神经的基础上得来的。

    当然,这是在术前五个主刀医生所确定过的手术方案,众人都知道的事情。

    任心在缝合完最后一针神经后,在末端处打了个结,道:“无名指缝合完成了,贝医生,你来做缝皮。”

    “好!”贝薇薇一如刚刚那样,重新站到了主刀位上。

    任心后退一步,让出了主刀位,接着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的钟,花费的时间在预计范围内,挺好。

    再次听到任心宣布完成了第二根断指的缝合,众医生看着自己还没有完成缝合的第一个断指叹了口气。

    其实这根本不需要任心自己开口,在场的其他人都注意到了任心的缝合进度,什么时候完成了清创,什么时候结束了肌腱缝合,什么时候他们都时刻注意着的。

    众人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任心的速度直接比自己这些人快了一倍,这不是在第一根断指缝合好后理论上推算出来的结论,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眼前的。

    这就好比一位篮球巨星单节拿到二十分,那按照一场篮球比赛有四节来计算,那么理论上这位篮球巨星这场比赛能拿到八十分。

    可实际上,这么高的得分,最近的一次也只有那位曼巴达到过了一次而已。

    所以,但理论成为现实,这样的冲击力对于在场的众人而言还是相当震撼的。

    杨崇光还在做自己的第一根断指的神经缝合,抬头朝着任心笑了笑,然后开口问道:“任医生,你现在感觉如何,还可以继续缝合吗”

    “可以!”任心淡定的回答道,言简意赅。

    杨崇光沉吟了一秒,接着说道:“这样,那左手的中指也由你来缝合。”

    按照原来的计划,左手的中指是李华强的接替者,就是作为替补的那位副主任医生的任务。

    那位丧失了上台手术机会的替补副主任医生只能佯装不知,低着头暗自神伤。

    他怪不了任何人,毕竟现在是一切要以手术的成功为第一目标,自己的技术确实不如任心,这样的安排也是合乎情理,符合实际的。

    手术还在继续,当杨崇光缝合完成第一根断指的神经,将最后的缝皮操作交给助手时,抬头向看一下任心的第三根断指缝合到哪里了,就看到任心正在缝合第三根断指的血管了。

    “静脉”杨崇光询问道。

    “不是,动脉。”任心头也没抬的回答道,手上的动作没有变缓。

    握草!

    这看着任心以及快要缝合完全的动脉血管,杨崇光陷入了震惊当中:自己做的已经算是第二快了的,结果只是任心的五分之二

    顾不得再深究什么原因导致任心为何如此之快,杨崇光继续埋头干起了自己的第二根断指。

    任心在接受到杨崇光加给自己的任务后就一直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就跟之前一样,没有关注别人的眼神。

    已经做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显微手术,一刻也没有停歇,不像其他人,在觉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从显微镜上退了下来,来回走动一下,以作休息。

    幸好在手术之前喝了一管精力恢复药水,否则任心还真的不大可能坚持到现在,甚至于还有余力。

    任心现在就像是已经跑了四分之三路程的马拉松顶尖选手,虽然有些累,有些乏,但还是留有余力跑完全程,咬着牙在最后关头再加速一把。

    主刀的五个医生中,最年轻的是任心,而最年长的是李华强。

    按照一般情况,李华强是不会再上台做这种极其耗费心神的显微手术了,要做那也会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难度不算太大的不完全离断的断指再植当做教学手术来进行。

    因为年纪已经六十多,虽然脑子清楚、眼睛不花、手也不抖,但是整个人的精力是跟不太上了,连续两三个小时对着显微镜已经颇为困难。

    不过,在这间手术室里最为辛苦还是当属杨崇光。



第603章 正确的决定
    是的,杨崇光的确是最为辛苦的。

    这不仅在于他在所有的五个主刀医生中年龄第二大,而且在于他需要掌握整台手术的进度,从先前与地方医院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再到手术室的安排、主刀医生的选择,接着又操心手术方案的制定、实施,再加上这手术本身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并且自己还得带着这些所有的压力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两根断指再植的缝合。

    这所有的一切加起来,怎么可能不让杨崇光有精疲力尽之感呢

    里手术开始的时间到现在已经将近四个小时了,比预定的计划多花了近一小时,本以为自己这些人只要花费三小时就能缝合完一根断指,结果等自己真正上了手才知道这小孩的断指再植复杂性远比自己想的要难的多。

    因此,到目前为止,其余四个主刀医生中唯有杨崇光开始了第二根断指的清创缝合,其余的三人还在对第一根断指进行最后一步神经的缝合,估摸着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看来这是要依靠任心的发挥来力挽狂澜了!

    手术原定计划是八小时结束,这也附和断指再植这种显微手术的最佳愈合时间,使得患者的断指完好的成功率提高一大层。

    并且,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过长时间的麻醉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更别说这是个还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孩了。

    因此,错误的估计了手术时间的杨崇光一开始是紧张的,第一根断指就要缝合四个小时,那第二根断指无疑是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毕竟人的精力与体力是支撑不了人完成这么长时间的高难度显微手术的。

    所以当任心在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完成第一根断指的缝合,杨崇光是激动的;当任心在三个小时的时候完成第二根断指的缝合,杨崇光是更加激动的。

    杨崇光觉得手术在八小时之间内,甚至于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而这所需要依靠的点就是任心的发挥。

    杨崇光不禁回想起自己在体力、精力最巅峰的时候,那是在几年前自己四十出头的时候,也是可以一连做七八个小时的显微手术,但是绝对没有任心这么的疯狂,四个小时就完成两个半断指的缝合。

    这速度简直不是人干得出来的。

    此时,李华强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断指缝合操作,长舒一口气,道“幸不辱命,终于是给完成了!”

    “李主任辛苦了,快些休息一下吧!”杨崇光说道。

    李华强笑呵呵的回答道“人老了,精力有限,速度慢了些,还不能继续往下做了。”

    “李主任可不老,手术速度比起我来还快了一些呢。”来自骨一科的副主任医生笑道“谁说您老,我就要好好的跟他说道说道了。”

    李华强让出了位置,让跟他同一边的杨崇光与骨一科副主任医生有了更加良好的工作空间,可以更好的施展开来,接着站到了一边,看看杨崇光的操作,看看剩余两位副主任医生的操作,看看任心的操作。

    当然,李华强更多的是在看任心的操作。

    刚刚在埋头缝合,只是稍微的瞥了几眼,看的不够过瘾,李华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对于一台好的手术自然是痴迷的,就跟足球运动员在不能上场踢球时也会目不转睛的看比赛一样一样的。

    当然,不仅仅是李华强一个人是这样的动作,之前的朱大力也是如此,所有在场的、没有上台的外科医生也是如此,都在观摩着任心的操作。

    巨匠级的缝合术、大师级的神经吻合术、巨匠级的四肢阅片能力这些种种的技能融合到一起,被任心一个人完美的使用出来后,展现在众人眼前的并不是那种亮瞎眼的炫酷手法,而是那种持续不断的稳定缝合。

    看这肌腱缝合的是多么的稳定,完整的保留了肌腱原有的弧度,没有损伤其强度,依旧有弹性;

    看这血管吻合的是多么的细致,丝缝间都对齐了,没有一丁点的错漏,每一个针线孔都是一次性导入,没有犹豫不决的尝试,就跟没有断裂过一般;

    看这神经吻合的是多么的准确,用弯曲的超级可分解缝合线进行的快速缝合,让缝线在可分解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到之后日常的生活。

    这一路下来,没有什么炫技的手法,没有什么称赞的创举,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每一个步骤都是很寻常的手法来进行的操作,让人看上去觉得很流畅,很轻易的就缝合起来。

    感觉就像是大学生在解小学生的题目一样,问题刚出现,就给出了答案;

    感觉就像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一般,没什么值得惊讶的;

    感觉就像是理所应当的就该这样子。

    甚至于产生了一种,这个断指再植的缝合很简单,我自己做也能这样子一般的错觉。

    毕竟任心在做的时候一脸平静、轻松、淡然,根本没有什么压力,也让人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

    只需要看上那么几分钟时间,旁观者就会被代入进去,似乎自己成为了任心,也在做相同的手术,也是像任心这般举重若轻。

    然后,当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特么的根本不是这样的!

    讲道理,像这样轻松的情况只能是发生在一些一级手术当中,什么体表包块切除啊、什么拔甲术啊、什么脓肿切排引流啊这些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的手术中,根本不可能是在这个断指再植的显微手术中发生的啊!

    可是,为何自己这些人在做这个断指再植的时候却如此的艰难、踌躇、紧张,任心却没有!

    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围观的众医生们面面相觑,从每个人的眼神中都看出了谁也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情

    任心的断指再植技术比起自己这些人来说要高很多,并且对于术中的判断也比自己这些人要准确很多。

    技术本身是很重要的,这是一场手术成败的基础,若是技术不好,那手术必定会失败,或者说成功的磕磕绊绊。
1...279280281282283...3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