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播系统任心王思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任心举着手机询问道。
贝薇薇比划了一个“四”,一个“十”,意思是四十天,也就是一个多月。
任心点了点头,直接是当着贝薇薇的面演示起解救步骤来,在食堂另外几处不知道事情的人看到任心手舞足蹈的模样,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出于好奇心在一旁围观起来。
“翻过来了,翻过来了。”王冰冰忙道。
贝薇薇自己一边看着任心演示的急救措施,一边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开口指挥道“你把糖糖的脸放到你的手臂上把糖糖的脸放到你的手臂上并且拖住她的头,还有下颌角”
“下颌角是什么”
“就是下巴颏,下巴!”贝薇薇换了另外一种说法,不用医学名词,而是约定俗成的话。
“然后呢”
“把她的脚叉开放在你手臂的两边。”贝薇薇继续指挥这王冰冰的救援行动,道“再用另外一个手掌的掌根来拍打他的后背就是两个肩膀肩胛骨部位的中间!”
贝薇薇将步骤说的十分的详细,可以说是只要能听得懂华国话的人都是可以明白怎么做的。
“你再拍了吗”贝薇薇说完之后,停顿了两秒,给足了王冰冰反应时间,问道。
“在拍了,现在就在拍。”王冰冰说话已经不再哽咽,完全的被贝薇薇调动了情绪。
“注意了,你要把手掌半握状,用指腹和中空的手掌轻拍糖糖的后背,可以从背后背的肩胛骨中间处往上推移轻拍。”贝薇薇继续补充着拍打后背的细节要求。
任心在手机上输入了这六个字的注意事项。
贝薇薇比了个“ok”的手势,再次开口道“冰冰,你要注意让糖糖保持头部低一点,屁股高一点的姿势,不能水平!”
“好!”王冰冰回答道。
第661章 成功解救
贝薇薇与任心事无巨细的指导使得王冰冰很快的就掌握住了拍打孩子后背的小窍门,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电话那头到底是什么个情况,但从王冰冰的声音当中已经是比之前的那种慌乱无措要好很多了。
“薇薇,我就这样一直不停的拍打吗”
电话里传来王冰冰询问的声音。
“拍打不要停!然后把孩子保持现在“头低脚高”的姿势往手机这里靠近一些,我来听一听你拍打的力度怎么样”贝薇薇看到任心在手机上输入的新的提醒后,开口对王冰冰说道。
“好!”
随着王冰冰将自己的孩子保持原样的移动到手机旁边,手不停拍打后背的声音也通过了手机的收音器经过网络的传播到了任心与贝薇薇的耳朵中。
不过,这该怎么判别啊!
贝薇薇是不懂的,因为手机是处在公放状态的,这对于声音的扩大是起到增幅的作用。
也就是说,原本拍打的力度有些低,导致拍打后背所发出的声音就有些低,那么相应的就应该加大一些力度进行拍打才能达到将“呛奶”从气管或者肺部里面排除的效果。
可这些由于是公放的状态,声音自主的增幅,用人耳来判断的话是无法分辨出原来的拍打声音有多么的大声,那么也就无法判断出应该是让王冰冰的拍打力度减少一些呢,还是增加一些。
那为何不再直接增强一些呢
反正拍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呛到气管或者肺部的奶”给喷出来,多用一些力量不是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这样的一个任务吗
如果只是这么想,对于成年人或者是稍微大一些,也就是三岁以上的孩童来说,如果发生呛奶,那么的确是可以用力拍打,只要不用锤子捶,那都是可以的。
毕竟这么大的人是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
但是你要知道,现在任心与贝薇薇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出声四十天,才一个多月的婴儿,如果不注意力道的话,那“呛奶”的事情可能还没解决,又会增加新的疾病了。
贝薇薇尴尬的看着任心,想要从他的手机上知道自己该怎么样做才能分辨出王冰冰拍打孩子后背的力道是否正好。
任心迅速的在手机上输入了这行字,接着递给贝薇薇看,这才让贝薇薇恍然大悟,赶忙按照任心的指示来做。
“噗”、“噗”、“噗”
贝薇薇将手机放在自己的耳边认真倾听,随后又恢复了免提状态,对着任心点了点头,开口道“对,就这样,就这样的力度进行拍打,敲打五次。”
“敲打五次!”王冰冰重复着贝薇薇的话,接着在嘴里数数,道“1、2、3、4、5,然后呢”
“在拍了五下之后,然后再把糖糖翻到正面来,是头低脚高的姿势。”就在王冰冰边拍边数数的同时,贝薇薇接着发出了下一步指令,开口道。
“翻到正面来”王冰冰怕自己听错了,重复了又问一遍。
“对,翻到正面来!注意,还是头低脚高的姿势。”贝薇薇肯定道,接着又问“糖糖现在能不能哭一点我好像听到隐约间糖糖的哭声了。”
“能哭一点点了!”王冰冰回答道。
“能哭就是好事儿,知道不”贝薇薇先是做出判断,鼓励了王冰冰刚刚的处理措施做得很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宝宝不能呼吸的症状,接着继续给王冰冰鼓劲儿,道“继续按照我说的做,糖糖很快就能缓解过来了。”
“嗯,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弄”王冰冰接着问道。
“现在糖糖脸朝上了吗”贝薇薇问道。
“脸朝上了。”
“你一个手拖住糖糖的颈部,保护住她的头;接着再用另外一个手的两个手指头,轻轻的按压她的胸部,也是五次。”贝薇薇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说的十分的详细。
贝薇薇现在说的这个步骤是属于冲击式按压,因为婴幼儿的胸骨比较脆弱,是承受不了成年人的那种常规胸部按压的,只能是另辟蹊径的采用冲击式这种“不正确”的按压方式来帮助其吐出杂物。
就在王冰冰遵循着贝薇薇的话给自己的孩子进行冲击式按压时,“1”、“2”、“3”,还没有数到五的时候,电话那头出来爆发出来宝宝那让人兴奋的哭声。
哇!
哇!
哇!
孩子不停的哭声让贝薇薇、任心以及围观的众医护人员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孩子已经脱离危险了,这次的电话解救圆满的获得了成功。
“糖糖哭出来了!糖糖哭出来了!”电话里传来王冰冰兴奋的声音。
“冰冰,糖糖好了,是吧”贝薇薇不放心的又问道“看看糖糖是不是脸上不发紫了,是不是逐渐恢复了红润”
“嗯呢!”王冰冰现在说话的语气已然不见刚刚打电话时的慌乱,全都是开心与激动。
哇!
哇!
哇!
糖糖宝宝的哭声依旧是那么的豪迈。
众人不由的鼓起了掌,为这一次成功的营救感同身受的开心。
医生就是这样,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论是不是自己的患者,无论是不是在自己的医院,无论是不是有钱可拿,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只要是自己可以办到的,只要是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那医生都会去做。
“贝医生,任医生,你们两个人的电话指导也配合的太完美了吧!”一个不知姓名的普通主治医一边鼓掌,一边夸赞道。
“是啊!我刚刚在食堂另外一边看到任医生在手舞足蹈的,还以为怎么了呢!原来是在演示急救方法!”一个小护士也出声笑道。
“海姆利希急救法的婴幼儿版的应用,所有的处置措施,所有的讲述方式,都无可挑剔,实在是太完美了!”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年龄最大的男医生看着任心与贝薇薇,眼睛里露出赞许的目光。
“邹主任,您也看到了啊!”一个认出这位年龄最大的男医生的小护士寻声看到,叫出了该人的称谓。
任心听林炎提及过一位邹姓主任,就是他现在所实习的科室儿科,那儿的科主任就姓邹,叫邹运,是个对患者很和蔼,对下属很严厉的医生。
任心看着面前站着的一个和蔼的五十多岁中年男子,心道难道他就是那个对患者很和蔼,对下属很严厉的医生
怎么看着不像啊!
就在任心心里诽腹的时候,那位男医生自我介绍道“我叫邹运,是咱们医院儿科的主任,你们俩是叫任心、贝薇薇吧”
任心与贝薇薇点头。
“我听你们魏主任经常的提到你们,今日一见,果然是很出色啊!”邹运脸上带着笑容,朝着两人微笑着说道“刚刚你们的处理相当的好,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了,很不错。”
邹运又一次的夸赞道。
这句夸赞是发自内心的。
邹运因为就坐在隔壁桌吃早饭,在贝薇薇接到电话的一开始就察觉到了不同寻常,刚想上去帮忙解决问题的时候,只见两人就一件分工明确的教导对方进行急救。
邹运决定只看不说话,看他们处理的如何,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自己随时进行弥补。
结果看完全程,直到听到婴儿发出“哇哇哇”的洪亮哭声,以邹运那极为挑剔的眼光都没有能够找出改进的点,这才说出了刚刚那番夸奖的话,起了认识一下的心思。
虽然这是相当基础的急救方式,但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反应并且用简洁的语言来教导一个完全不会急救的普通人完成急救,这才能更加说明了两人医学基础的牢靠。
第662章 最缺的医生
邹运越看任心与贝薇薇越是赞许,对于两个人临危不乱、反应迅速、条理有当的解决婴儿“呛奶”的问题相当满意。
“任心,我可以这么叫你吧”
待围观的众人散去,邹运与刚刚偷拍任心的那位小护士拿着吃了一半的早饭一同来到了任心与贝薇薇的饭桌坐了下来,问道。
“邹主任,当然可以!”
任心回答的很有礼貌,朝着邹运与那位小护士点了点头。
“任心啊,你知道现在最缺的是什么类型的医生吗”邹运突然间问了任心这么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任心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放下了正在喝粥的习惯,微微眯着眼睛思考起这样的一个问题来。
最缺什么类型的医生
这个问题也太宽泛了吧!
首先没有地域限制,是单指华国呢,还是指世界呢
不过依着任心看来,邹运刚刚所问的应该是以华国为界的。
毕竟每个国家的医疗状况各不相同,可能华国缺的,其他国家不缺;可能贫困国家缺的,发达国家又不缺。
所以,就可以以此来判断邹运刚刚所问问题的范围应该是华国为界。
那,这个问题就是成了“在华国的医疗环境下,最缺的是什么类型的医生”。
可这是什么类型
是指的品格
还是指的医术
或者是指的科室
任心在短时间内也只能想出这三种类别的情况,多余也是想不太出来了。
不过,就任心看来,这三者已经是囊括了所有医生的关键词。
一位医生品格的好坏意味着患者是否可以得到最为认真、无私的治疗,有的时候对于医生来说可治可不治的疾病却是患者生存的唯一希望。
还有那些风险系数极高,很可能就出意外的疾病,一个可能将自己的手术成功率看的极为重要、品格不那么高的医生就会推卸掉,让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很多的时候,患者的生死就在医生的一念之间,品格不那么高尚的医生就会选择对自己绝对安全有利的那边,枉顾患者的生死。
所以,这么看来,品格高尚的医生却是缺,起码现在还是有很多收受红包才会给患者主刀手术的医生存在,给患者与家属增加的极为繁重的负担。
可要这么讲的话,华国更缺医术好的医生。
众所周知,华国医生的整体素质还是不如西方国家的,毕竟对方也是比我们早发展了上百年,有领先我们的优势是很正常的。
况且,西方国家那是搜刮了全世界的好医生来给他们进行服务,而华国的医生则是得跟全世界的好医生来比较。
所以在这两个原因下,华国医生的医术不如西方国家倒是很好理解。
现在华国人对于高尖端医术的需求很大,不仅是希望能够治好自己的疾病,还要在治好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的好”的要求。
换句话来说,那就是原先华国人追求的是成功率,而现在华国人追求的是优良率、优秀率,甚至于要做到跟没做手术前健康的状态差不离。
那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一般的主治医生们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只会写论文而忽略实践操作的主任医生们也是达不到患者的要求。
只有那些会写论文,又善于总结、改进技术、动手操作能力极高的那一小撮医生可以达到患者的要求。
可那是一小撮医生而已,对于华国十四亿人口的数字,那就显得更加的微乎其微了。
所以,难道说的是缺技术好的医生
任心沉思了一秒,就果断的摇了摇头,应该不是这样的一个答案。
那这就只剩下了某个科室的医生这一个选项了!
任心看了邹运一眼,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联想到对方是儿科主任,任心突然想起来了二零零零年的时候华国颁布的一项政策,导致了现如今儿科医生锐减。
想到这儿,任心清了清嗓子,开口试探性的猜测道“缺少儿科医生”
邹运点了点头,开口道“是的,华国缺品格高、技术好的医生,每个科室的医生都缺,但是最缺的还是儿科医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