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十年代小军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你好好想想
看周新月平时的做派,她还以为一直是个好命的大小姐呢,原来跟她的命一样苦!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现在已经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了。
赵丹丹说完,亲自拿了一个镜子过来让周新月照,周新月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现在的模样。
“哎呀!我怎么这么胖了!”周新月捂着脸尖叫一声,镜子里圆圆的大脸,可真是看不出当初尖尖的瓜子脸了。
2个多月的小婴儿看着母亲搞笑的样子,咯咯地笑了起来。
众人也都跟着笑,一时间屋里欢声笑语。周新月彻底放下了心里的重担。
周雅芬已经死了,现在的周新月,她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更何况别人。想到这里,又看着怀里软绵绵的小女儿,她的身心第一次轻松了。
……
简单的说了几句,封华就离开了。更多更详细的,她已经跟赵永讨论一下午了,剩下的让赵永告诉他们就好。
赵永跟他们谈了大半夜。
听说赵永要把钱放到封华那里保管,段良玉和严朗对视一眼,都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也这么干!不然那么多钱,是真不好倒腾啊。
第二天一早,赵永就去了姜平家。
见到他又是不请自来,直入家门,秘书吓坏了,这次要搞谁?!
“别害怕别害怕。”赵永呵呵笑着安慰道:“我找书记有其他事,不搞谁!”
昨天大小姐吓唬他,他今天吓唬别人,看着别人一惊一乍的样子,这感觉咋这么好呢……
秘书松口气,不敢怠慢,直接叫回了姜平。
要不是有秘书提前招呼,这次不是要搞谁,姜平见到赵永心里都得惴惴。
赵永也不跟他废话,直接说了事情。人家那么大的官,日理万机的,被他从会上叫了回来,他也不敢太过分。
大小姐说了,不许他嚣张得瑟,要一直谦虚低调。
听了赵永的话,姜平的手指习惯性地点着桌面,就说这“方家”人胆大!私开土地都能开到几万亩,那私开个工厂,也没什么不敢的。
而且人家说了,利润照缴,一分不少,各项工人福利都跟其他真正的国营企业一样,该发钱发钱,该分房分房,不,人家就是个真正的国营企业!
只不过想自己说了算而已,只不过是想处理一下他们自己的出产而已……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方家”私开的那些地,以为他们不想混黑市了,想洗白。
倒是稳妥的做法。
那就没什么不行的。至于找姜晓明当党支部书记,估计也是为了让他放心,知道他们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至于人家为什么觉得姜晓明合适……人家是连金磊脑子里想什么都知道人,了解一下他的几个儿子,有什么奇怪的。
想了一下四个儿子的性格,他也觉得老三姜晓明最合适。
看看,人家就是厉害。
姜平点头,这事就算成了,剩下的手续赵永跟着秘书去办就好。
有人开路,只用了半天,所有手续都办好了,剩下的半天,赵永开始满城找房子。
他们这工厂建在哪还没选好呢!
“你们这厂子开得挺仓促啊,厂房都没有提前选址吗?”秘书跟他跑得腿都细了,挖苦道。
“这些都是小事情。”赵永挥挥手不在意道。大小姐说了,这些都是小事,让他随便选!但是地方要大,房子要多。
如果能选两个,就更好了……
圈地圈地!合法的厂子都开起来了,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圈地!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722章选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722章选址
最后赵永选了一处离火车站不远的废弃厂房,院子很大,有50多亩,这在工厂里似乎不是很大的面积,但是这可是火车站周围!
他们省会的火车站周围,将来可是繁华的不得了,绝对的寸土寸金。而且这里的是大亩,一亩1千平,5万平米的面积,将来可是天价。
当然赵永不知道这些,他选这里完全是看它离火车站近,这样运输方便,能省不少人力物力。
而且这里以前也是个食品加工厂,仓库什么的都对口,通风、高大,还有大大的水泥场院可以晾晒。
“行了,就这了。”赵永满意地巡视着厂房。以后,他就是这里的厂长了!这是他的领地!
选完这里,赵永又拉着不想动的秘书去了郊区,选了一个废弃的大院。
院子很大,围墙圈起来的面积都有上百亩,但是里面的房子只有寥寥几间。
秘书看着手里的资料,上面说这里曾经属于一个纸厂,但是这院子跟纸厂一点关联都看不出来,也不知道当初是拿来干什么用的。
不管了,反正纸厂已经倒闭了,这大院子又在郊区,荒凉又破败,一点用都没有,赵永要就给他。
秘书在纸上做了标记,回去就把这处也登记在“大兴安岭食品厂”下。
赵永满意地选好了仓库二号。他也不知道这里用来干什么,反正大小姐给他划的片儿,让他尽量挑大的选,凡是无主的,能占就占。
但是也说了,饭要一口吃,一下子吃一锅,会把人吓跑的!
所以赵永选完这里就回了市区。
“你干嘛?这里可没有工厂让你选。”秘书拦住他。这里都是住宅楼办公楼,赵永要是想清出个厂房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样他们书记压力会很大的。
“谁说我要选厂房了,我是要选个办事处!”虽然他也不知道这办事处干什么用,给谁用……
反正大小姐让他选的,那他就选。
最后赵永选了一处马路边、破败的带着院子的二层小楼,当做他们“大兴安岭食品厂”的办事处。
秘书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看看身前热闹的人群再看看身后冷清的小楼,对赵永道:“你眼光不错,这里要是修整一下,可以当你们的经销处。”
这里原来是个私人的裁缝铺兼一个小小的服装厂,但是刚刚发展起来冒个头,就被合营了。结果也没营起来,倒闭了。
现在房子和地都收归了国有,目前也没找到接手的单位,赵永想要自然是没问题。
他之前还以为赵永是奔着有主的高大上楼房去的,吓坏了。没想到他选了这么个地方,倒是不用他们为难了。
不错不错,这才是“好队友”。
秘书也就不吝啬指点他,“开个经销处,我再帮你联系一下供销社、饭店,保证你们这食品厂生意红火。对了,你们这食品厂卖什么?”
他们什么都谈了,就是忘了问这个了。不过想到赵永手里出来的那么多粮食,秘书心里也有点谱,觉得他们就是在给自己的“黑货”找个正当的销路。
“直接卖粮食可不行啊,那个不允许,你卖粮食加工品倒是可以,各种点心饼干什么的。”秘书说道。粮食是管制物品,国家统购统销,但是糕点不是。
赵永摇摇头,“不卖那些,我们只卖山货!没看我们叫‘大兴安岭食品厂’嘛!你到时候跟大山里的供销社说一声,让他们把收到的山货都送我这来就行。”
秘书非常意外,“你家那些粮食呢?不卖留着干啥?”自己吃啊?自己吃得撑死!
赵永手里出过多少粮食他都有数,但是他还是不敢细想那个总数,想想就害怕!这背后的主人胆子也太大了!是不是哪里的小县城被他们占领了?
“我也不知道留着干啥。”赵永一脸诚实憨厚地看着秘书。他真不知道封华要留着那些粮食干啥。他之前也建议卖点心来着,有严朗在,他们准能做出全国一流的点心,称霸整个糕点市场!
就是这么自信。
然而封华没同意。他们现在人少,根本操作不了,指着严朗一个人做,能卖仨瓜还是俩枣?没劲。
再说饥荒年代过去了,基本不会有人饿死了,她也舍不得拿她的空间粮食出来卖几毛钱一斤了。
“‘大兴安岭食品厂’……”秘书咀嚼着这个“大兴安岭”,原来是要卖山货……他还以为他们“老巢”是大兴安岭里的哪个山窝窝呢,所以才起这个名字。
“行吧,到时候我给你开个收购证,你自己下去收吧,当然我也会通知供销社,让他们给你送货的。”秘书道。
山货不在统购统销里,一向都是山里人卖到附近的供销社,然后供销社上交,再分配,是给哪个厂做福利,还是分到副食品商店卖出去。
但是如果他给赵永开个证明,让他单独下去收,会更方便。
赵永高兴地点点头,那样最好,省去了供销社中间那么多的环节,能节省不少时间。
“你们还真是第一家卖山货的工厂,祝你们生意兴隆啊。”秘书恭维道。不过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也不知道上海人吃不吃得惯他们北方的山货,别到时候连运费都赔进去!
赵永挥别了秘书,找人修房子去了。
封华这边去了五常,跟刘保柱谈收购的事情。
看在赵永那么积极的份上,她都不好意思不积极,所以多少也尽点力吧,比如说给他联系个“镇店之宝”。
她拿出来的核桃和榛子已经完全成活,眼看几个月之后第一批果实就能下来了。
“这苗真好,这苗真好!”刘保柱见到封华,来不及寒暄,就把藏在心里几个月的话直接说了出来,“第一年就能挂果!挂的还这么多,这些树苗真好啊。”
封华微笑着点点头,她也不敢给不好的啊,前一年他们一下子卖了那么多,今年总不能来人一看,树上不结果了吧?
那不是露馅了?所以她辛苦了一点,给他们的都是成苗,明年就能进入盛果期。
听到封华要收购他们村的山货,刘保柱自然是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不过还是有些为难道:“你也知道我自己同意了不好使啊,万一到时候上面来人,硬拉走了,我也没招。”
就像他们当初,说毁了他和许向学的合同就毁了许向学的合同,他一点说不的权利都没有。
“没事,他们不敢的。”封华道。让姜平的秘书去打个招呼,保证没人敢动别的心思。
再说她也不打算吃独食,会留给其他人不少蛋糕的。
而且现在漫山遍野都种了她拿出来的树苗,供应量大了,她拿走一大半也还能剩下不少,够他们吃。
跟刘保柱说了她收各种山货的打算,让他去通知周围附近的村庄,封华就离开了。
刘保柱现在的威信也是刚刚的了,他出去说一句,比赵永跑断腿都好使。
封华跟刘保柱打过招呼,后续就没她什么事了,剩下的全靠赵永操作。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723章简直瞎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723章简直瞎了
姜晓明一脸茫然地站在破败的厂房里,看着没有玻璃的窗户发呆。
他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食品厂的书记了呢?还是个空空荡荡一个人没有的食品厂!
虽然他跟父亲抱怨过很多回,他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去一个国企工作,但是他强调过很多遍,是赚钱的国企赚钱的!
他喜欢跟钱打交道!而且是赚钱,不是在银行里数别人的钱。
但是眼前这个破房子让他跟赚钱一点都联系不到一起。
想到昨天晚上听到父亲跟自己说给自己找了个食品厂的一把手当,他还替父亲捏了把汗,劝他步子要迈小一点……以权谋私不要谋的这么明显……
然后信誓旦旦跟父亲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辜负他的厚望,保证带领着这个食品厂飞黄腾达,勇创行业第一,让他长长脸。
结果……
那是亲爹,打不得骂不得,怎么办?
但是他是亲儿子吗?哪有这么坑亲儿子的?这就是个明天就要倒闭的厂子吧?不,今天!不,昨天!这厂子一看就倒闭很久了!
姜平的嘴自然也是很紧的,他不但之前没有跟家人透漏过一点赵永和“方华”的信息,就是现在,他都没说这厂子的来历,只让儿子过来跟着人家好好干。
“姜晓明姜书记?”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吓得姜晓明一个激灵。这一声带着三圈回音的“姜晓明”实在是太瘆人了!
他飞快地转身,看到一个面容憨厚的男子正对着他笑。此时正是三伏天,男子似乎来得很急,满头满脸全是汗。
看他看过来,赵永一边擦汗一边笑。
这画面太有活气儿了,姜晓明一下子放松下来,接着就有些尴尬。
“姜书记您好,我是赵永,这个厂的厂长。”赵永从兜里掏出一个手绢,仔细擦了擦手上的汗,才伸出手去跟姜晓明握手。
姜晓明对他这个动作很满意,不过手握到一半就反应过来,“我不是姜书记,那是我爸。”这人什么眼神?他像是个当书记的人吗?
“您不是这个厂的书记吗?”赵永笑着问道。
姜晓明这才反应过来,他说得是这个书记。实在是一点真实感都没有,而且,他也不想当这个书记,当了也没用,估计一天就得下岗。
“我们什么时候去办手续?”姜晓明也不废话,直接问道赵永。
“办什么手续?”赵永疑惑道:“该办的都办完了啊。”
“那我们还在这干什么?”姜晓明看着赵永大声道:“赶紧各回各家,哪凉快哪呆着去吧!”破产手续都办完了,还要厂长书记干什么?
赵永看了看他的表情,又看看空空荡荡破破烂烂的厂房,明白过来,姜平这是没跟他说实话。
也行,稳当!那怎么说,说什么,就让他来吧。
大小姐说了这人可信,但是也说了让他慢慢观察慢慢磨合,不能一下子就掏心掏肺,那是神经病。
“我们这厂子刚开业,不是倒闭了。”赵永道。
一句话让姜晓明眼睛一亮,刚开业!没倒闭!
“那我们厂有多少人?”姜晓明问道。
赵永算了算,“加上咱俩,6个半。”乔阳还得上学,顶多算他个半工半读。咦?周新月还得带孩子,是不是也只算半个?
姜晓明已经一副要被噎死的表情。说实话,他还没见过只有6个半工人的厂子。
现在的国企规模都老大了,规模不大工人也老多了。
城里人满18周岁,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就会分配工作,一般就是父母在哪个厂工作,就塞到哪个厂里。
很有时代特色的“接班”制。
这就可以想象,根本不会有人数少的企业。
姜晓明一直觉得这是个弊端,这样什么厂子早晚都得被拖垮。
但是人多不好,人太少也不好啊!6个半的人,能干什么?
“那半个是什么意思?”姜晓明茫然地问道。
“有个14岁的学生,只能放学或者休息日来工作。”赵永道。
“行吧……”姜晓明顿了一下又问道:“那我们这厂到底是干什么的?”食品厂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可以是加工可以是制造,可以是肉食品、副食品、农产品。
赵永给他解释了一遍。
姜晓明看他滔滔不绝、信誓旦旦的样子,心情好了很多。其他先不管,这厂长很给力,看着就有干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身后领导着一个万人大厂呢!
而且仔细听完,他竟然觉得,6个半人,也能把这厂子操作起来……
“我的工作就是下去收山货,给你们发过去是吗?”姜晓明问道。他也没端着书记的架子,也端不起来,6个半人,里面还有俩女人一小孩,他端个什么意思呢?
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19岁就一步登天当了一个厂子的党支部书记,肯定也是明面上做做样子的,内里还得人家厂长自己做主。
“对!你的任务就是这边收,我们的任务就是那边卖,咱们好好合作,发大财。”赵永道。
慢慢的,姜晓明早晚要知道这个厂子的真面目,那他平时就得一点点地透漏给他,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发大财……这么“私有化”的祝福语果然让姜晓明的脑子卡壳了一下。按理赵永这个厂长的身份应该说“好好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什么的。
“行吧,发大财。”姜晓明点点头认同道。6个半人,想干啥就干啥吧。
而且他没有退路了,那边的工作,父亲已经给他辞掉了,档案都牵出来落到这个厂子名下了,他都看见了!
“走,我带你进山收山货。”赵永道:“带完你一次我就要走了,你可得好好学。”
赵永也没把他当“书记”,真的是当工人在使唤。这样才能挫挫这少年的锐气,让他更听话。
姜晓明半死不活地跟着赵永进了山,见了刘保柱。
当听到刘保柱的村子就是“五常核桃”和“五常榛子”的发源地,他的眼睛就亮了。
当听到赵永和刘保柱三言两语就定了他们村今年80%出产的时候,他的眼睛都能当灯泡了。
当跟着刘保柱走访了四五个村子,每个村子都答应拿出50%的出产给他们的时候。
他觉得他简直瞎了。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724章怎么听着这么二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724章怎么听着这么二呢?
这哪里是个不赚钱要倒闭的厂子,这就是个聚宝盆!就像赵永说的,他们要发大财了!
虽然现在的国有企业,利润全部上缴,需要花钱的时候还要申请,但是盈利的企业,操作空间大嘛,起码福利刚刚的。
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学校和医院,当然他们这6个半的企业肯定不需要……但是需不需要和有没有钱办是两回事!
姜晓明来的时候半死不活,结果在大山里爬了一天,回去的时候反而生龙活虎了。
他有信心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他一定要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
……
现在公私合营的企业还好说,原厂主能留下一些盈利,员工可以留下一半利润当福利,其他才上缴。但是国有企业,利润全部上缴。
但是封华依然打算办这个国企,占坑圈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政策就松动了,企业可以留下一部分钱了,到了94年,更是一分钱不用缴了,利润全部自己留下!
到了07年之后,才恢复上缴利润。而那时候上缴的比例非常少,像石油、电信这种垄断企业,也才缴15%,她这种只需要缴5%就行。
再说,她也没打算让它当一辈子国企的,私有化是必然的道路。因为后来国企门槛都高了,想当还当不上了呢……
后世国企就几百家,一水的中字开头,听着就高大上,中国核工业、中国石油、中国航空、中国铁道、中国兵器……
她的是啥?中国山货吗?听着怎么这么二呢?
所以还是老实地收回自己口袋比较好。
……
第二天,姜晓明就带着卡车精神抖擞地进山了,拉了一车山货回来。
核桃榛子没下来,但是村民们储存的蘑菇木耳和其他山货还是很多的,这些东西自然也在他们的经营范围内。
而大山附近的供销社,也按照上级指示,调集了一批山货,送到刚刚挂上牌子的“大兴安岭食品厂”里。
厂房里也很忙碌,很多人都在加紧修补漏了的屋顶和缺失的窗户。
姜晓明没让他们卸车,而是直接让他们把货拉到了火车站。今天这些货就跟着赵永一行人一起上车南下了。
不过赵永他们做的是客车,而这些货坐的是货车,正好比他们晚到几天,让他们有时间收货。
封华已经把武康路上苏家豪宅的地址告诉了严朗,而租赁合同也跟赵永签好了,他们到时候直接过去就好。
当然少不了要给沈鹤庭拍一封电报说一下,不然他可能都不会让这些人进门。不过她只会说房子租出去了,至于她和租户的关系,她不会提。
十天后,赵永一行人平安抵达上海,直奔武康路,见到了他们的“分厂”。
“这分厂好,气派!”赵永赞叹地看着苏家曾经的公馆。这房子是欧式建筑,三层,东西四五百米宽,一溜的大窗户,看着就气派。
这还只是主楼,旁边还有两座稍小一些的附楼,三座楼房围着一个小广场。
敢住这种格局的房子,可见苏家当初的辉煌。
不过外面看着再气派,里面就不行了,曾经的奢华内设被破坏的一塌糊涂,档次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上。
这还是封华收拾过的结果呢。
“行吧,当仓库正合适。”赵永里外看了一遍说道。
沈鹤庭接到消息,已经赶了过来,看过赵永的手续,沈鹤庭反复交代他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房子才走了。
摇钱树已经挂果了,眼看就能摇钱了!他离开一秒心里都不踏实,要不是看封华对这房子很上心,他根本不会跑这一趟。
等人走了,几人选了几间保存最好的房间住了下来,收拾收拾,又出去买好柴米油盐,就算安家了。
趁货没到的几天,严朗又带着他们好好逛了逛大上海。只有周新月在家看孩子,哪里都没去,她也不想去。
史家人,能不遇见最好不遇见,恶心。
1...215216217218219...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