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小军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你好好想想
鸡和猪想凑万头不容易,但是果树什么的就相对容易一些,培育个小树苗,找个荒山野地种下去就行了。
所以很多地方都有个万字开头的各种果园。
吴老头和吴自强愣了一下就明白过来,他们当初还借着“万亩果园”的名义出去买过树苗呢!
结果那时候市场太紧缺,根本买不到,只好自己培育。
两人心里大松口气的同时觉得自己太好运了!
这简直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吴老头看封华的眼光更热切了,这少年不是吴光明的贵人,而是他们吴家的贵人。
“那你觉得,怎么换合适?”吴老头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了!
封华压下心里的开心,沉思了一下,随意道:“还是换书画吧,我刚刚开始学画,对这些比较感兴趣。”
吴自强的心疼了一下,就听封华继续道:“但是古画我现在水平有限,看不好,就换近现代的好了。比如说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都可以。”
封华的语气比较随意,说出这三个大师名字就像说普通人一样简单。
这要是让后世的人听见,肯定骂她不要脸,还都可以……以为大师作品是大白菜吗?
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后世可是拍出了9.315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张大千和徐悲鸿的作品也是几千万上亿的。
但是现在是1960年,什么东西都不值钱……
而且齐白石刚刚去世3年,虽然名声已盛,但是跟后世还是没法比的。齐白石很长一段时间,是靠卖画为生的,1946年还在琉璃厂开店,卖画刻印呢。去南京、上海开画展,200多幅画卖出去的钱买不到10袋面粉……
听说建国后好了点,一幅画卖几十块,但是不大好卖……而且齐白石一生创作作品非常多,大概3万张!3万张!
至于张大千就更狠了,他留世作品4万张。
不过他现在还健在,才61岁,不出意外还要活23年,创作的作品肯定也没有达到4万张,不过肯定也上万了,因为他也是靠卖画为生的……
不过他的名气在现在是很大的,享誉国内外,全世界办画展,63年的时候作品6屏巨幅通景《荷花》被美国《读者文摘》以14万美元收购。
值钱的画都是按平方尺卖的,而那6幅14万美元的画老大了,加起来有二三十平米!折算成小幅作品,一幅也就几百到几千美元。
而1955—1970年,1美元能换2.4618人民币。但是张大千的前期作品想在内地卖出这个价是不可能的。这是3年之后的价,现在除了封华,没人知道。
现在张大千的作品具体能卖多少钱,封华并不了解,但是想来,一袋大米总能换到1幅甚至几幅几十幅……1960年毕竟是个神奇的时间点……
总之就是三个字,不值钱!
果然,吴自强一听说封华要近现代的画,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在现在,顾恺之、吴道子的画总比张大千和齐白石的值钱,珍贵,人家可没有几万幅作品存世。
“有有有,要多少有多少!”吴自强直接豪爽道。
听得封华一愣,要多少有多少?这么霸气?
“都是我之前收的,几十箱子呢。”吴自强道。
他是个合格的书画爱好者,本身也有些造诣,他不但买过几人的画,他还跟几人一起吃过饭呢!
那是建国前的时候,他家有钱,随便花,画又便宜,他自然收不住手,各种买买买。又因为地利之便,他收的最多的就是齐白石的作品。当年没事就要去他店里转一圈,看到喜欢的就下手。
晚上,封华回去休息,就听见地下各种乒乒乓乓,吴家三人连夜又开了一间地下室,那里都是吴自强亲手存放的东西,主要就是近现代的书画、印章。
齐白石木匠出身,还是个刻章高手,卖画的同时,还兼顾卖印章。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83章灭庄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83章灭庄案
第二天一早,封华也没来得及看他们整理出来的东西,起身离开了吴家,找她“叔叔”联系树苗去了。
吴家三人亲自送封华送到村口……
“走!回家再找找别的东西去。”吴老头道。
封华如果真能联系到1万几千棵树苗,解决了吴家庄的危机,那就等于拯救了他们吴家,拯救了全村。几十箱子加起来没有几万块钱的画怎么够还这天大的人情?
“再找些什么?”吴自强问道:“人家说了,古画看不好,潜意思不就是不想要古画吗?”
这可真是个误会!封华要是知道他这么想,能哭死。她当时只不过是为了要齐白石和张大千的画,找的个借口。
虽然她确实“看不好”,(就是无法鉴定真假的意思。)但是她真的很想要……几十斤大米换一幅古画,哪怕是赝品,她也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那就看看瓷器吧!”吴老头咬牙道,轮到他的心头好了,他也知道心疼了。
吴家三人又去翻地下室,封华已经来到空间里种树。
空间经过上次的升级,已经变成了20亩大小,除了一小片菜地,其他都种了玉米和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而且没用井水催熟,就让它们这么自然生长着,大概8—12天成熟。
现在生长的这一批是在火车被困的时候种下去的,距离成熟还差三四天,封华稀释了一些井水,催熟了一小片玉米收获,其他没管。她只打算在一小片地里辗转腾挪,20亩都种上,她折腾不过来。
封华在清理出来的半亩地上都种上了树,杨树、油松,外加她在吴家庄两侧山坡上收集的板栗、核桃、大枣、苹果。
这几种就是吴家庄的“万亩果园”遗留了。当初吴家人的想法还是挺乐观的,反正是要种树,那就顺便种个有收益的呗,而当时板栗和核桃、苹果都特别“火”,他们也就跟风种了一批。
结果这些树死的最早……特别是苹果,一个冬天过去,只有几棵异常顽强的活了过来,其他都死了。后来吴家人才培育了好活的杨树,但是正赶上大旱,大部分也没活成……
封华看到苹果树真是惊喜了,她正愁找不到苹果种子呢,东北没有,出来去一趟边疆,也没遇见苹果。她正打算在京城里转转看呢,结果就在这里得到了苹果树。
虽然品种不太好,只是常见的国光和元帅,但是封华相信,经过空间的进化,她一定能收获惊喜。没准还能自然培育出“富士苹果”呢!
日本的富士苹果就是用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历经20年培育出来的,大概就是在1959年培育成功,然后62年正式命名为“富士”,中国要66年才从日本引进过来。
所以封华现在想要吃红富士,只能自己培育了。但是她又不会……最后只能靠空间自己了。
播种、浇水、成长、开拔、抖泥土……无限循环。
封华把这半亩地分成了两块,错开时间播种,保证一块地上的树生长的时候,另一块地可以收获,节省了大量时间。就这样一刻不停地劳动,天黑下来的时候,她也才收获了1000多棵树,再加上半晚上的时间,估计才可以完成每天2000棵的量。
“不行,张大千齐白石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了,我要把吴家地下室搬空。”封华瘫在木屋的床上喃喃自语,实在是太累了,她从得到空间之后,就没这么高强度的劳动过。
收获庄稼和收获树,完全不是一回事。收获庄稼她现在基本可以用精神力解决,但是拔树这么大的动作,精神力操作不了,只有播种浇水可以。
不过封华也就是说说,有了齐白石和张大千成箱子的作品,她已经很满足了,又一座博物馆落成……嗯,门票还是暂定100块!或者,把两人的作品分开,开两座博物馆?这样可以收两张门票……
哈哈哈……再议再议……
封华休息了一会,又喝了一肚子井水,感觉活过来了,才骑车回了吴家。
吴家三人和斧子已经眼巴巴等在村口了,看到封华回来,几人心都落了地。
“你叔怎么说?”吴老头立刻问道。
“明天凌晨,他把第一批树送过来。”封华把交易时间定在黑夜里,好方便她偷渡。
“好好好!你叔真是个大好人!”吴老头大声夸赞道:“你也是个好孩子,你们全家都是好人!救我们吴家庄于水火,这份大恩大德,我们吴家没齿难忘!”
吴老头说完,带着吴自强吴战对封华施了个大礼。
封华侧身,收了半礼。
礼毕,几人又寒暄了几句,就回了吴家老宅。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封华回了吴家老宅吃了晚饭,虽然心里像猫爪一样想看看基本上已经属于她的书画,但是无奈天已经黑了,只好忍痛回房间“休息”去了。
“休息”,是不能够的,还得种半宿树呢!
封华一边种树一边想着吴家,吴家家大业大,人口众多,也低调沉稳,按理说即便几年之后受到冲击,也不至于灭门,而野史上也确实没说灭门,只说销声匿迹。
封华猜测,可能是躲回了吴家庄,然后,吴家庄灭了……
不然以吴家的家教,家财,后世总能混出些明堂,即便子孙不成器,那败家的名声肯定是跑不了的。然而她在“上层”社会混了那么多年,对海外华人圈也了解一些,却从来没听说过吴家。
看来,是跟着吴家庄一起被灭了……
至于吴家地下室的那些宝藏,最后被谁得了?只要不是国家得了,新闻上是不会报道出来的,对方反而会千方百计地掩藏吴家的存在,吴家庄的存在,自然灾害的存在。
所以封华回忆了许久,也想不起哪年的报纸上报道过“灭庄案”,不过她可以肯定,吴家庄确实灭了。
因为她今天出去的时候好好留意了一下一路上的风景,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地图,想起来这里后世变成一个高档别墅区,她曾经还投资过,但是只在建成的时候来过一次,所以有些印象,但是印象不深,现在才想起来。
吴家庄那片的地貌,跟她印象里的不一样了……而且这片别墅区里从来没有居民,不存在拆迁补偿问题,省了不少钱,她听秘书说起过……
所以她今天受了吴家人半礼,她自认,就是全礼她也受得。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84章当这是人参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84章当这是人参哪?
想到可能真实发生在几年之后的惨案,封华加快了手里的动作,打算在原来的基础上再追加一些树木,保险一些。最好还要劝吴家庄的人搬家。
不用搬到别的地方,就在本村,只不过要弃了山坡上的房子,在山脚下找个安全的地方再建。这在别的村庄可能实现不了,但是有吴家做靠山的团结村庄,应该没问题。
封华打算明天跟吴老头提一提。如果谈成了,她空间仓库里那些木材也有去处了不是,而且保证不贵,10棵成材树换一幅“齐白石”或者“张大千”就行。
“哈哈哈哈……”封华忍不住笑出了声。
……
忙到午夜,终于收获了2000棵直径5公分左右的杨树,封华赶紧休息了几个小时,凌晨3点多又悄悄出了吴家老宅,把树苗都放到了大路口,才又返回吴家,叫醒吴老头和吴自强,让他们找人去收。
其实吴家三人几乎一宿没睡,睡也没睡踏实,就等着凌晨到来呢。
“已经到了?”吴老头披着衣服站在了院子里,随口问道封华,“你怎么知道的?”他并没有听见封华开门出去。
“我们约定好的时间,我叔叔办事从来靠谱,说几点就几点。”封华说道。
吴老头又把封华那不知道在哪里的叔叔一顿猛夸,吴自强已经亲自去找吴大忠召集村里人去了。
因为事情没确定,昨天又太忙,他们并没有把买到树苗的事情告诉吴大忠。要说谁对这件事最上心最激动,当然是住在吴家庄的人了。吴老头怕说出去之后这些人一宿都不睡了,跑到路上等着人家。
通过上次的交易,成精的吴老头自然看出来方家人不想露面,不想让任何人见到的心思,他自然要顺着人家。
吴大忠被吴自强叫起来,一听说买到了树苗,还是一万多棵,瞌睡立马不见了,脚踩风火轮一样挨家挨户把人叫起来,下山扛树去了。
等到在大路口看到小山一样的树苗,吴家庄的人激动的都要哭了。这几年,他们就像头上悬着把刀似的,睡觉都不踏实。别的地方都盼着下雨,他们却是宁愿再干旱一些也不想下雨,下雨能把命都下没了。
现在“希望”就在眼前了,一个个扛着树就往村里走,扛进村里也不睡觉了,就守着树,商量着先种哪里,怎么种。
其实他们就是激动,种哪里怎么种,他们当初是仔细咨询过专家的,还把人请过来亲自指导过。几年前也亲自操作过一遍,只不过种下去的树都死了罢了,没死的也不成气候。
“我看这树好,这么粗呢,一准能活。”一个村民道。
“肯定能活,你看这树叶绿的,你看这根壮的,一点没断!就是这根上咋没土呢……”
自然是没土的,空间泥土多么珍贵……封华怎么会让它流落在外?再说1万多棵树呢,如果每棵树上都带着空间土,她可带不起,空间非得出个大洞不可!所以每棵树她都不怕浪费时间地仔细把根都抖了抖,抖不干净的干脆用精神力,确保上面连个土星都没有。
“是啊是啊,这树咋挖的?根咋这么干净?”
“这样真能活吗?”有人开始担心。
吴家人看到这样的树也开始担心了。
“这是有什么讲究吗?”吴老头问道封华,他活一辈子了也没看见过把杨树根整理地这么干净的!当这是人参哪?
“我也不知道。”封华一脸平静道:“不过我叔叔跟我保证过这树肯定活,不活不但不要钱,他还能再给你们弄来新的树,保证活为止。”
有了这话,吴家人就是有再多疑问也不好意思问了,先种下去再说吧!
天刚蒙蒙亮,吴家庄的人就忍不住了,上山清理掉杂草和枯死的树,把新的种了下去。
那些已经枯死的树,他们过去都忍着没动,寄希望于那已经枯死的根,能抓住一点点泥土,给他们一点点安慰。但是真的只能是心理安慰了,几年前死去的小树苗,现在一碰稀里哗啦地就碎了一地,半点保护水土的作用也没有。
不过它们倒是很好的坐标,吴家庄人按照这些树的位置,把新的树种了下去,省得他们再请专家来指导了。
全村出动,半上午的时间,2000棵树就已经种好。之后又用了一天的时间,从山下的小河沟里一桶桶地挑水上来浇树。
工都不出了,现在什么也不如种树重要。反正都是自己人,连大队长都是自己人,没人会挑毛病,工分也照发不误,而且谁种的树多,谁挑的水多,工分就多。
封华大清早就借口叔叔找她有事,又消失了一天进空间种树去了,傍晚回来的时候看见吴家三口人都亲自参与到植树中,正一桶一桶地挑水呢。
“让你爷爷休息一下吧。”封华看着拎着一个桶正在上山的吴老头,对吴战说道:“别把他老人家累出好歹来。”
“没事。”吴战放下水桶,喘了口气,笑着说道:“我爷爷每隔三两天都要去山上挑泉水的,这活对他来说都不是事,而且,”吴战靠过来,小声道:“桶里没多少水,他就是做做样子。”
“哈哈哈。”封华笑着点点头,“懂懂懂。”
“你呢?”笑完,封华看着吴战桶里满满一桶清水,道:“怎么不少提点?”
“我就不行了。”吴战看着封华,脸上带笑,眼神却非常认真道:“爷爷说了,假戏,要真做。”
封华看着吴老头的背影,夸赞道:“你爷爷说的对,你要好好学。”
封华一副指点小辈的语气,让吴战无语了半晌,他可比这少年大一倍呢!
算了,小孩就爱装大人。吴战拎起水桶,打算把这桶水浇完就收工,他毕竟是未来的接班人,爷爷也说了,要有距离感,“与民同乐”要有度,过了就有失威信了。
吴战弯腰拎桶,脸上的汗掉到水桶里,激起一阵涟漪。今年夏天真是太热了,都立秋了还这么热……
“咦?”吴战突然发出一声惊呼,水桶啪地一下掉到地上,“现在是种树的季节吗?种下去能活吗?”树可是春天种最好,现在都立秋了,马上就秋天、冬天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个时候种树的!
封华看着吴战,现在才想起来这个问题?不过整个村子,似乎只有他想起来这个问题了,其他人到现在还一股子劲浇水呢,半点没想到。
六十年代小军嫂 第285章换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六十年代小军嫂最新章节!
第285章换山
“放心好了,包活。”封华看他脸上的表情都有些惊恐了,也没敢开玩笑,直接给了他肯定的答案。
然而吴战的心并没有落下来。现在已经是9月初了,树叶虽然没有开始大面积脱落,偶尔的也会掉下一两片了,真的是秋天了。
现在不是种树的季节,倒是砍树的季节!这个时候种树,能活?实在是太挑战他对大自然的认知了。
不过封华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死这么肯定,他也不好再有疑问,但是他也没心情再去浇水了,而是一脸凝重地跟着封华回了吴家老宅。
不一会,吴老头和吴自强也一脸疲惫兴奋地回来了。吴战看了看他们的脸色,忍了忍没有把这个问题说出来。到底能不能活,几天之后就能见分晓,他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了。
爷爷和爸爸,难得有这么高兴的时候。
晚饭之后的例行闲聊时间,封华提出了让吴家庄整体搬迁的问题。
“难啊!”吴老头听完,叹了一句。在本村之内搬迁,他自然想过,然而专家给出的意见竟然是周围都危险,都没有合适的地方,只有山的另一边,一块已经属于别的村子的土地,才是安全的地方。
封华一愣,他们村没有搬家原来不是因为木材的问题,而是因为没有地方。不过她转瞬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她的老家故家屯盖不起房子,确实都因为木材问题,因为那里没山没树。
而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树,虽然周围都被砍光了,但是多翻几座山,砍几棵树盖房子还是能够的。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森林保护法,树木禁罚令,有合理理由,经过大队同意,山上的树都是随便砍的,而盖房子绝对是最合理的理由。
哎呀,空间仓库里的树还卖不出去了呢……不过,还是可以另辟蹊径的!
“旁边的村子为什么不同意?”封华问道。
“还能为什么,占人家地了呗。”吴老头好笑道,到底是大家少爷,再见多识广,对底层人的心态也掌握不好。
“百十座房子能占多少地?你们占的是良田吗?”封华问道。
吴老头顿了一下,缓声道:“良田倒不是,只不过是他们村的一座荒山。”但是结合山地周围的环境,那里却没有他们这里泥石流的危机,反而有“高人”说过那是个风水宝地。
吴老头说完,走到院子里,给封华指了指那座山。
封华心道果然,那就是她前世参股的别墅小区的位置。那里确实是个风水宝地,当年可是找“大师”看过的,各种地质学家也找过,确定那里不会发生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他们才立项。
将来住在那里的人可都是“有头有脸”不差钱的主,别说来个泥石流灭村了,就是埋了一座房子,开发商都得跟着赔命,不确定百分百安全谁敢动?
“一座荒山啊。”封华随意道:“那拿座山跟他们换一座好了,一座不行拿两座。”
吴老头和吴自强的脸上难得地出现了点尴尬,“这个我们也提过,不过他们没干。”人家相不中他们吴家庄的山!
那座山虽然说是荒山,但是山上都是有树的,虽然都是小树,但是每年进去砍个柴,摘个木耳蘑菇,野果野菜也是可以的,偶尔还能进山套两只兔子。
而吴家庄拿出去换的山就有些拿不出手了,连棵小树都没有,就是石头山,人家要去干什么?别说2座了,10座人家也不带换的。
“一、种一座果树山跟他们换;二、拿粮食跟他们换。”封华道:“你们觉得哪个合适?”
吴家三人愣愣地看着她,听着都可以哎?这是又一个难题被解决了吗?
“果树山?”吴战出声问道。
“嗯,我叔叔还有一批果树苗,板栗大枣核桃苹果,足够种满一座山。”封华道。
吴老头立刻摇了摇头,“不行不行,那些吴家庄都是种过的,在这里种不活,而且我们村也没人会侍弄。”
“我叔叔出品,保活的。”封华自信道。空间出品,当然保活,不活,她再浇水!
吴战眼睛突然亮起一道光,“苹果也能活?什么品种?”
“国光和金帅……的变异品种。”封华道。
她也不怕接连说出的六种作物都跟吴家庄之前栽种的一样引起怀疑,没什么好怀疑的,这些都是烂大街的品种,也是北方最常见的几种品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