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万界拍卖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精神病都好了

    此时,

    场内的部分士卒被赶了出去,仅留下那批徐真选中的精锐,那些已经蛤蟆功入门的士卒,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后,徐真假借赵云将军的名号,将这些人彻底聚拢在了一起。

    为了彰显实力,

    徐真特此命名,

    神机营!




第二十六章 前夜
    回到住所,屋外的蟾声隐约可闻。

    那些没能进入神机营的士兵们仍在暗自练功,听在耳中虽有些聒噪,只是徐真也不好去浇灭众人练功的热情,就算入不了门,最少也能练练肺活量,真打起仗来还能起点作用。

    天道酬勤,此话不假。

    只是在习武这件事上,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天赋更为重要,他徐真就是最好的例子,空有百般秘籍,却在无数次尝试后认清了现状,安稳地坐收几个靠谱的小弟比埋头苦练来得更安逸。

    此时,

    若连蛤蟆功基础都入不了门的士兵来说,差不多也跟他徐真属于一个资质的,毕竟太监那么多,东方不败只有一个,总不能逼着太监都成了绝世高手吧。

    灯火摇曳,孤独袭来。

    在这三国界中,徐真能交心的人没有几个,史莱姆虽说与徐真同心同感,只是懒惰成性,若不是徐真前些时间逼迫她练功,说不得每天能睡上24小时。

    那猫女更不用说,自打交与师姐之后,这猫女似是没有了灵魂,除了按照命令行事外,便再无任何自主行为,显得无欲无求。

    咚咚咚!

    门外传来扣门声,徐真也收紧了心神,身后伫立的猫女小绿打开了门。

    月色洒在银盔上映出来人的长相。

    “原来是赵云将军,不知深夜来访,所为何事”徐真看清屋外的人微笑道。

    说起三国众将,徐真既不羡吕布盖世神功,也不爱关武圣义薄云天,若非要从蜀国五虎上将,魏国五子良将,东吴江东四英杰中选出一位来,也只有常山赵子龙他徐真最为敬佩。

    且不说此人智勇双全,在诸多知名战役中也是最为沉稳冷静,处事不惊。想来多年之后,刘备白帝城托孤,一拜诸葛孔明,二拜赵子龙,这其中必然是诸多考虑后的结果。

    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位引路人,徐真心里最是踏实不过,毕竟人设就是人设,不会轻易崩掉的。

    赵云的脸上似是有些犹豫,憋了半天愣是没吐出个字来,看来徐真眼里有些好笑,侧身一让:“将军还请屋内一谈。”

    两人落坐一时无言,猫女看场中气氛不对,便借倒茶的名义退了出去,屋内仅剩下徐真赵云两人。

    眼看屋内再无旁人,赵云压低了声音道:“小友,这功法是不是有些问题”

    随即他脸上显得有些难为情起来,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徐真有些瞠目。

    徐真也理解,想必是这赵云将军看众人练蛤蟆功练得飞起,提前离场估摸着也是找了个地方怪叫了两声,说不定是遇到了功法上的瓶颈特来找自己询问。

    好奇心,人皆有之。

    再说这蛤蟆功虽然名貌不雅,却和降龙十掌属于一个层面的武功,在这三国世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上位功法,即便赵云已有百鸟朝凤枪,还是可以学一学,技多不压身嘛。

    想到这里,徐真一本正经道:“此功确为一界顶级武功,将军资质不凡,练至圆满恐怕再无人是将军的对手,只是功法不凡,练功自然也少不了困难阻碍,徐某体质不同,练得此功并非通过寻常路径,因此也没有经验能够分享给将军。”

    “这么说来,小友也习得此功”赵云瞪大了眼睛看着徐真。

    “那是自然,若不是徐某精于此道,又怎会传授于他人。”徐真淡淡道,并不知道赵云此时所言何意,他可是在众目睽睽下展示的蛤蟆功!

    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只是在看赵云似乎若有所思,并不想理自己的样子!

    片刻后,小绿走入屋内,端着茶香四溢的茶壶摆放在二人面前的小桌上,浓郁的茶汤芬芳扑鼻。

    “好茶!”徐真喝了一杯赞誉道,“荆乡不愧为茶乡,此茶甘甜可口,回味无穷,赵云将军不品尝一下”

    并未端起桌上的茶杯,赵云显然是没有喝茶的闲情雅致。

    深深看了眼徐真,又看了眼正在倒茶的小绿,摇了摇头,起身走出门外。

    只是赵云还未离开,却被一道冒失的身影撞了个满怀。

    来人大惊失色道:“属下不知虎威将军在此,属下该死!”

    徐真顺着门外看了过去,来人正是公安守将傅士仁。

    赵云何等心性,自然不会为了件小事迁怒属下,没有理会傅士仁,一甩袍袖走出门外。

    “士仁将军所为和事”徐真有些奇怪傅士仁的冒失。

    敢对自己下刀的都是狠人!

    难道江东提前发起了白衣渡江

    不应该啊,自己只是在公安治所内练练兵,并未改变发展轨迹。

    即使真被暗探传到了江东,想必也没有如此快的反应时间,毕竟长江的距离非一日可跃,这情报自然不会这么快传到东吴若非那躲在暗处的人所为

    不安的感觉越来越浓烈。

    傅士仁喘着粗气,虽说修炼葵花宝典让他的属性也提升了几分,此时的慌乱显然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

    “徐将军不好!秘籍被人偷了!”

    七日时间转眼过去,此时的公安城外秋意正浓,落英缤纷,层林尽染。田间的老农也打着正丰收的粮食,小童三五成群,在池塘附近嬉戏,恰似一幅秋日田园图。

    算来时间,距离白衣渡江的节点也差不了几日。

    徐真此时前往江边,时间上也最为合适。

    去的早了,烽火台的斥候中若有江东细作,提前通敌,恐怕有变,吕蒙不来了怎么办

    去的晚了,烽火台一丢,吕蒙大军渡江再无阻拦,难免又是一场苦战,公安城内并无重军,到时打不过怎么办

    沿江地带,烽火台错落有致地伫立其中,随时监视着江面上的一举一动。

    说来,这烽火台也是关羽首次北伐前所建筑,可以看出那时的关羽对东吴也是有所顾忌,若是江面当真有敌船靠近,这烽火台上的斥候便会发出信号。

    若是白日,则会升起浓烟。

    若是夜里,则会点燃篝火。

    沿江的烽火台看到前哨发出信号,便会发出同样的信号,一传十,十传百,探马飞速将讯息传入公安城内,这样一来公安城自然能够戒严,同时联系北伐中的关羽,届时大军回归,定让江东有来无回。

    这便是关羽出征前定下的战略,只是作为历史的后来者,徐真明白其中的不妥之处。

    首先这烽火台中的斥候,警戒的是江东战船,对于寻常商贾,仍然是监视中的盲区,这样一来便给了东吴白衣渡江的机会。

    白衣自然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若是东吴当真穿着白衣来偷袭,那可是生生把偷袭搞成了出殡。

    因此白衣渡江说的是原本吕蒙就是假借商贾身份度过了长江,混入烽火台内,将信息的媒介彻底阻断。

    这便也是第二处不妥,烽火台的信息传递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若是第一站没有及时发出信息,那么位于后方的烽火台因位置角度不同,无法观测到前线的异常,自然也不会发出信号,后续的烽火台也便都成了没用的摆设。

    然而第三处不妥,却也是最为致命的问题,大意失荆州,首当两字才是败亡的根本原因。

    关羽过度骄傲,导致上行下效,整个部队都处于自视过高而蔑视江东的状态,这便也是中了吕蒙的攻心计。

    不可否认,这也是徐真唯一能在历史轨迹中改变此事的切入点。

    顺势而为,

    既要保证吕蒙顺利渡江,又要保证江东有来无回。

    说说容易,

    毕竟是个会被一枪撂倒的普通人

    毕竟是个没做好功课的跨界者

    火药的配方是什么

    制式枪支的机械原理是什么

    排兵布阵的讲究又是什么

    他徐真到是真想借着现代技术发起一次降维打击,

    真正的战场他并未经历,说起来他唯一参加过的团战,还是高中时的一次集体斗殴事件,真正打起来,除了充当前锋的铁憨憨外,剩下不是摆造型,就是看谁跑的快了

    于是唯一的团战经验,便成了徐真破解白衣渡江的指导方针。

    所以混子永远是混子

    只能用混子的办法!



第二十七章 惊吓
    江东渡口,

    粗布衣衫的劳工正搬运着马车上的货物,精明的商贾站在一旁查点着货品的数额,时不时与来人争吵几句,似是在埋怨货物的瑕疵。

    于氏,江东吴郡人,虽是外姓,却也靠着勤劳的双手带着全家奔了小康,仰仗的正是孙刘联盟下的友好通商条款。

    蜀锦,丝绸,茶叶,青瓷等货物这些年来让于氏不仅养活了家庭,更让于氏有了再进一步的念头,尽管身处乱世,仍然在年初之际将于家船队的编制再次扩充,货载量在整个渡口的商贾中也是首屈一指。

    然而今日中午,自家的货船上刚载满了送往南郡的货物,却有一批衣着奇怪的乡下人找到了自己,不由分说便将自己绑了起来。

    恐惧的笼罩下,

    于氏的嘴被布条塞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此时的他正连同货物被扔到了船舱中。双手被结实的草绳绑得严严实实,只是早已当惯了甩手掌柜,于氏根本没有力气挣脱出来,再者即便挣脱了又能怎样呢

    最终放弃了挣扎,摆在面前唯一选择就是听天由命。

    隐隐间,舱门外的声音传入于氏的耳中。

    “禀报大人,若是此时启程,不日便能抵达沿岸。”

    “其余船只备好了吗”

    不日到达他们难道也是前往荆乡

    若是同行何故将自己绑得如此严实,自己也并不是那般小气之人,可怕的猜想出现在于氏脑中,难道要抛尸沉江

    他猛地挣扎起来,试图将从草绳中挣脱而出,只是这种捆法,并不是商贾常用之法,似乎并不是流传民间的手法。

    这扣刚开始并不觉得紧,然而越是挣脱,草绳收紧地越是厉害,现在他的双手因挣扎反而彻底动弹不得。

    “商船五条,皆是这于家船队的中小型货船,能装下”

    能装下什么

    该死!怎么总到了关键时候听不清楚。

    说来货仓中这些木箱到底装的是什么这可并不是他于家商号的货品啊!

    “大人,其他的船只跟在尾随在5里之后,若是黑夜,即使身处根本看不清楚尾随的船只。”

    “不错,可还有其他消息”

    “前方来报,说是今日里,多了位“

    船舱似是遇到了大浪,船舱外的对话更加模糊不清。

    难道来人所劫掠的船只并不是自己的船户,他们到底意欲何谋

    风浪平息,舱外的对话再次清晰起来。

    “大人,这于氏该如何处置”

    于氏的心脏狂跳,却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听岔了什么。

    “查清底细了没有一个外人,如何能在江东将生意做得如此兴隆,怕不是有人相助。”

    “属下之前查过此人的底细,据说此人是由荆州逃难而来,在吴郡生活已有数年,其他的未见异常。”

    “若是信得过”

    ,

    还是被打在船板上的浪给盖了过去。

    这到底是一群什么人

    此时的长江,波澜不惊,商船的行进速度非常稳定,在不规则的摇曳中,一丝困意上头,于氏竟昏睡了过去。

    “醒醒!”

    感受面颊上传来的疼痛,于氏睁开了眼睛,没有摇摇晃晃的感觉,船体似乎已然靠岸,一位身着自家商号工服的陌生男子正站在自己的面前。

    于氏刚想发出叫声,迫于嘴里的布条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于氏,有件事要”

    草绳被短刀割开,短刀锋利无比,似是磨好刃,没有丝毫阻隔就割开结实的绳子。

    来人将意图说给了于氏,他猛地瞪大了眼睛,久久说不出个字来。

    “我配合。”

    烽火台,实际上并不是个台子,虽在顶端有着燃放浓烟和篝火的平台,然而在烽火台中同样是轮班士兵们休息的地方。

    正值战时,此时过往的船只都要接受盘点,原本只有商船同行的通道却因为战时也少了许多,毕竟让商人们头疼的不是战乱,而是贪婪的士兵。

    这便也是于氏的优势之一,这沿岸设置关卡的烽火台,他老于是熟悉的很。

    吩咐人将船舱中的木箱带上,被告知这木箱中存放的是茶叶和瓷器,正好有多的可以赠予这沿岸的官兵,因此委托于氏接洽最为合适,并许诺完事之后还能从中获得部分贸易分成。
1...171819202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