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如意佳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只只不醉
段瑶看着家人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在这喜悦祥和的日子,她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烟火放了很久才散,过了子时便是新的一年。
段瑶的心情很兴奋,久久无法平静。
回到锦瑟居之后,段瑶还不想睡。
突然就来了兴致,段瑶让妙语去准备了颜料等物,她想要画画。
画什么好了?
段瑶的目光落在桌案旁边放着的紫檀木雕花盒子上,那里面放着周成易写给她的六封信。
她忽然就知道自己应该画什么了。
没错,段瑶想的就是画一幅周成易的画像。
她这一世第一次遇到周成易的时候是在广觉寺,那日她跟李氏一起去广觉寺上香祈福,去见慧觉大师的时候,就看到他和慧觉大师从后院走出来。
那个时候,她想的是如何能跟他搭上关系,因为他在上一世的时候登基做了皇帝,是最后的大赢家,她想借他的权势,保一家人平安。
实在是没有想到,现如今她和周成易的关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知道在上一世的时候,他在她的印象里就只是一个严肃冷情、杀伐决断之人,她对他也是没有抱任何幻想的。
然而相处下来之后,却是谁也舍不得离开谁了。
段瑶画了一幅周成易的肖像画,把他的模样,他脸上细微的表情,甚至于他身上衣服的褶皱都画得惟妙惟肖,看着眼前的画像,就仿佛周成易站在她的面前一样。
“我好想你。”段瑶的手抚上画上周成易的脸庞,目光中充满了深刻的柔情,声音很轻,仿佛害怕惊到了画中的人一般,“你一定要快些回来。”
天快亮的时候,段瑶才上床去睡觉,一直睡到晌午才起来。
锦瑟居的丫鬟下人来给她请安道福,这是段家大年初一的老规矩了。
段瑶心情很好,每一个下人都赏了大红包,满院子的人都很开心,喜气洋洋,脸上挂着欢喜的笑容。
正月里就是走亲访友,初四的时候,段瑶、段馨跟着李氏还去晋国公府拜年。
晋国公府里,在肖承启去了辽州之后,显得有些冷清。
肖李氏看到段瑶的时候,态度也不如以前那么热情了,毕竟肖承启会远走辽州也跟段瑶有关。
不过段瑶在面对肖李氏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样子,依旧还是小女孩儿一般在她面前撒娇逗趣儿。
几番下来,肖李氏的态度也稍微和缓了一些。
段瑶和段馨坐在一旁听肖李氏和李氏聊天,得知肖李氏在给肖承启相看姑娘,想要把肖承启的亲事定下来。
“等他定了亲,就该心了。”肖李氏感叹一声道。
李氏道:“姐姐也不用着急,总会遇上合心意的姑娘的。”
这话李氏说的是肺腑之言,段瑶、段馨、段云琪三个人的亲事,之前她也是担心得很,一波三折操不完的心,现在也都定下来了,还都是十分满意的亲事,缘分到了就到了。
从晋国公府回来的路上,段瑶和段馨坐在马车里。
段瑶淡淡地道:“也不知道姨母会给肖表哥选个怎样的姑娘?”
段馨用十分奇怪的眼神看了她一眼,“你这话要是让肖表哥听到了,他又该伤心了。”
段瑶轻叹了一声,“我是希望他能过得好。”
上一世他意外坠马而亡,去世的时候还那么年轻,这一世她虽然没跟他定亲,但她希望他能过得好,能幸福。
段馨把手盖在段瑶的手上,“你的心意我理解,但是别人不一定理解,以后别再说了,得让人听了生出误会来。”
在段馨看来,肖承启的一切事情都跟段瑶没有关系了,两个人隔的越远越好,才不会生出事端来。
“我知道。”但还是心里难受,为肖承启心疼。
马车缓缓驶回段府。
段瑶刚回了锦瑟居,白露就拿了一封信来给她,是周成易写给她的信。
上一回周成易写回来的信遇到暴风雨耽误了好多天才送到,这一次周成易了换了送信的途径,信也来得快些了。
有了周成易的信,段瑶也就把先前不开心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了。
周成易在信上说福州很好,天气晴朗,京城要穿裘衣的天气,福州却不用穿那么厚,人活动都要方便一些。但就是人在军营里,每天都很忙,他只能抽空给她写信。不能陪她过除夕守岁,不能陪她上元节赏花灯了,不过以后他会努力补偿她,他很想念她云云。
总之就是好几页的儿女情长。
一封信写得跟日常记流水账一样,但每一个字都透着他对她的恋恋情意。
这让段瑶越发的想他了。
“真想你很快点儿回来啊!”段瑶对着信喃喃自语。
说到回来,隔天一大早,在庄子上养病的妙言终于病好回来了,人是妙语的哥哥护送回来的,庄子上的管事也派了人跟着一起送她回来。
妙言进了锦瑟居,一来就给段瑶磕头,“奴婢谢谢三小姐,多亏了三小姐给奴婢请大夫,奴婢的病才能好得这么快。”
庄子上的那个老头开的草药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总归没有医术湛的老中医医术好,妙语的哥哥从段瑶这儿拿了银子,请了老中医亲自送到庄子子上去给妙言看病,几服药下去病就好了一大半。
“原本奴婢的病前两日就好了,但是阿牛哥说我这病最好养彻底了才好,得回来伺候三小姐又反复就辜负了三小姐的心意了,所以奴婢就多呆了两天才回来。”妙言口中的阿牛哥就是妙语的哥哥,这些天也多亏了他的照顾了。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200
“病好了就好。”段瑶上下打量了一下她,看她气色不错,也不咳嗽了,就放心下来。
妙言病好回来了,她和妙语感情好,两个人自有一番话要说,在见过段瑶之后,妙语就拉了她下去说悄悄话了。
到了正月初十,婉蓉长公主给段瑶送了请帖,婉蓉长公主在府里摆了酒席,她是喜欢热闹的人,请了不少人过去坐坐。
段瑶一早就过去了,婉蓉长公主见到她就欢喜,招了手让段瑶到她身边去坐。
“我看你这些日子好像清减了?”婉蓉长公主打量着她道:“脸都小了许多,再这么下去,肃王回来看到了该心疼了。”
段瑶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勉强扯出个笑脸来,“长公主太夸张了,这不是跟以前一样吗?”
婉蓉长公主拍拍她的手道:“我看差别大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回头让嬷嬷给你包些养生的食材药材回去,把自己身体养好了,肃王看了也高兴。”
这是婉蓉长公主对她的关心,段瑶自然不好拒绝,感激地接受了她的好意,“谢谢长公主。”
“你不必跟我客气。”婉蓉长公主笑眯眯地道:“你好了,肃王才会好。”
段瑶瞬间懂了婉蓉长公主话里暗示的意思,脸不由自主地一红,小声地“嗯”了一声。
一刻钟之后,又有人前来拜见,婉蓉长公主前去接待其他客人,段瑶趁机出来方便,路过庭院一角,听到有人窃窃议论。
“你们知道么,肃王在福州清剿海盗并不顺利,两次兴师动众地调集船只将士出海清剿海盗都无功而返,此举令皇上格外的不悦……”
正文4月21日
段瑶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花树掩映之间,能瞧见影影绰绰的身影,只是段瑶对那说话的人声音不熟,并不能听出是何许人。
领着段瑶出来的谢嬷嬷与她有些接触,见她停下脚步望向那边,就知道她是把话听进去了,便要上前去查看。
“不用了嬷嬷。”谢嬷嬷还没走出两步,段瑶就叫住了她。
谢嬷嬷回头,诧异地看向段瑶。
段瑶笑了笑,轻描淡写地道:“不碍事,随她们去说吧。”说完提步往前走去,谢嬷嬷愣了愣,很快想明白了,提不跟上前去。
在段瑶看来,周成易在福州清剿海盗,那是军国大事,且不说这些都是朝堂上的事情,再者周成易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州,他如何用兵,几个后宅妇人又怎么会知道得那么清楚?
既然有消息让她们都知道了,那么婉蓉长公主也应该知道,但是她并没有听到婉蓉长公主提起过。还有她在家的时候,祖父和父亲也未曾说过有这样的事。
所以,周成易在福州清剿海盗不顺这件事,要么真是真的,她周围的人都故意隐瞒她,不在她面前提起此事,要么就是有人故意把这种话说给她听。
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她都不应该偏听偏信,哪怕这件事是真的,她也要从家人或是信得过的人口中得知此事,而不是随随便便几个在背地里乱嚼舌根的妇人那儿听来,再自乱阵脚。
段瑶心下打定主意,方便后又随谢嬷嬷回去殿中,婉蓉长公主刚好见完了客人,抬头看到她,笑着招手让她到身边去。
段瑶走上前去,婉蓉长公主拉着她的手道:“有些乱嚼舌根的人说的话不用理会。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她们说的话不是真的。”
不过一会儿功夫,婉蓉长公主就已经得知了院子里发生的事,她说这句话就是要叫段瑶安心,不要胡思乱想。
段瑶点头道:“臣女知道,长公主放心。”
婉蓉长公主拍拍她的手,满意地笑着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不然肃王也不会那么喜欢你。你要相信他,对付几个海盗而已,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段瑶当然知道这对于周成易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上一世周成易就是很顺利的就把福州的海盗清剿干净了,这一世对他来说应该也不难。在整件事没有完全尘埃落定之前,任何传言都可能是真真假假故弄玄虚,她不会轻易去相信那些话。
只是段瑶依旧有些担心,“不知道这些流言到底是从哪儿流传出来的,传这些话的人简直居心叵测。”
要陷害一个人的时候,流言是一个相当厉害的武器。周成易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州清剿海盗,京城里就有人编造他用兵不顺劳民伤财的流言,三人成虎,人言可畏,有了这个流言在前,哪怕之后周成易真的清剿了海盗大胜而归,也依然会招人病垢,落人口实,可见故意宣扬此等流言之人的险恶用心。
婉蓉长公主也想到了这一点,周成易是她亲手养大的孩子,虽然只是侄子,但是就跟她亲生儿子一样,她绝对不会允许在这种时候有此等落人话柄的留言攻击他。
“这件事你无须担心,我会去处理好此事,不会便宜了那些用心险恶之人。”
听了婉蓉长公主的话段瑶就放心多了,婉蓉长公主在宗室里的地位极高,是在景熙帝面前也能说得上话的人,有她出马,此事一定能处理好。
段瑶在心中暗道:婉蓉长公主真是待周成易如亲子一般,周成易这一世能遇上婉蓉长公主真是他的福气。
这时有嬷嬷来禀告,宴席已经准备好了。
婉蓉长公主便笑着起了身,拉起段瑶的手道:“走吧,去用膳。”
今日前来长公主府的宾客很多,宴席坐了好几桌。席间觥筹交错,菜品又色香味俱全,众人欢声笑语,十分热闹,宾主尽欢。
宴席持续到未时中才结束,长公主府里又养得有戏班子,宴席散了之后,众人又移去曲艺苑听戏。
段瑶不爱听戏,略坐了坐,就跟婉蓉长公主告辞了。
婉蓉长公主知道今日之事让她心里不太舒服,也就没有强留她,只告诉她安心,又吩咐了身边的谢嬷嬷亲自送她出去。
坐在马车上,段瑶一路思索着那些流言,回到段府之后,她径直去见了段禀文,把在婉蓉长公主府里听到的话告诉了段禀文。
“父亲,我觉得这是有人故意为之,肃王是太子举荐领兵去福州清剿海盗,流言可畏,众口铄金,我担心这事还不单单只是针对肃王而已,只怕是有心人在针对太子一系。”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201
段禀文神色讶异地看了段瑶一眼,在他的心目中,一直以来段瑶都只是一个备受大家宠爱的娇娇女,从未考虑过这些大事,今日却在听到有关肃王的流言之后想到这么多的事情,可见真的是长大了。
他为她的成长感到欣喜,但心里又有些酸涩,她的成长源自于对周成易的关心,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
段禀文心情复杂地道:“瑶儿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会跟你祖父商量如何处理此事,会努力把流言的伤害降到最低。”
段瑶会把此事告诉段禀文,要的就是让他提醒太子也做好准备,不管周成易以后会不会跟太子决裂,起码现在两人是牢牢系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及早做好防范,防范于未然是必须的。
“婉蓉长公主也说她会处理此事,但女儿认为,这件事双管齐下更为保险。”段瑶说出心中的打算。
段禀文赞赏地看了段瑶一眼,笑着道:“瑶儿果然长大了。”他十分欣慰。
段瑶笑着撒娇,“那也是家中长辈教导得好。”
一句话把家中所有的长辈都夸了一遍,自然就包括了段禀文,听在段禀文耳中格外高兴。
在跟段禀文把说完话之后,段瑶就告退回了锦瑟居。
妙语把今日到的请帖送来给段瑶过目。
段瑶翻到一张红色烫金请帖,手指点着请帖上蒋莹和蒋妍的名字道:“这两姐妹怎么会想着开诗画社,还邀请我去参加?”
妙语看了一眼那请帖,询问道:“那三小姐要去参加么?”
“不去。”段瑶干脆地把请帖丢到一边,去年参加蒋妍的宴请,她还差一点儿遭了蒋妍的暗算,这一回鬼知道她又想要打什么主意,她才懒得心思去应付她呢,特别还是在这种时候,肃王在福州清剿海盗,京中又流言飞起,她还是少去出风头的好。
妙语想着自家小姐不去也好,上一回自家小姐出事可把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急坏了,幸好有肃王救了自家小姐。现如今肃王又不在京中,蒋妍本就跟自家小姐不对付,能避开还是避开好。
“那要怎么回绝了?”妙语有些为难地问段瑶。
这一次蒋莹和蒋妍邀请的都是齐都城里在诗画上有些才名的大家闺秀小姐,段瑶号称齐都城第一才女,这一次不去参加诗画社,不知道那些人又要如何编排自家小姐呢!
段瑶无所谓地笑一笑,“如果是在以前呢,我可能会很在意这个才名,毕竟我那个时候还没有定亲,有这个齐都城第一才女的名声在,于我在择亲一事上大有助益,我总归是个俗人,一心是想着选一个好的夫婿的。可是我现在已经定亲了,而且未婚夫还是人品才貌能力都极为出众的肃王,这么好的未婚夫,放眼整个齐都城,已经找不出第二个了,我还有什么好求的呢?”
段瑶指着那请帖道:“蒋妍和蒋莹搞这个诗画社,估计也是想要给自己脸上增光添,好博个才女的名声,我一个已经定亲的人,又何苦与她们为难?”
在段瑶的心中,肃王周成易就是千好万好无一不好,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人了。他对她那么好,那么爱她宠她,为此她也是再生不出异心来了。就算这个世间真有比周成易更好的人,那也不关她的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动摇不了周成易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蒋莹和蒋妍两姐妹的目的那么明显,无非就是想求一桩上好的亲事,她也就无需去跟蒋妍、蒋莹两姐妹争个长短了。
周成易有多好,妙语也知道,她闻言笑起来,“三小姐说的是。”
“回头就说我身子不舒服,那日就不去参加她们的诗画社了。”段瑶已经打定主意这几天不出门了,反正近日流言四起,她也能趁机避一避风头。
后来段馨过来看段瑶,问起诗画社的事,段瑶也是这么说的,段馨想了想,觉得段瑶的话有道理,跟着道:“那我也不去了,反正我要在家绣嫁妆,也没时间到处乱跑,而且我诗画又不好,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说完两姐妹默契地对视一眼,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三天之后的正月十三,是蒋妍和蒋莹诗画社开社的日子,当日段瑶和段馨都没有去参加,少了段家姐妹的诗画社少了一些看头。
不过蒋莹和蒋妍的家世在那儿摆着,前去捧场的人也不少,两姐妹准备得也足够充分,没有段瑶这个强有力的对手在,她们还能稍微喘口气,整个诗画社举办下来,也算是办得有声有色了。
诗画社开设,自然少不了诗画比赛。
蒋妍擅长作诗,蒋莹擅长作画,因此她们就准备了两个比赛,一个是以春花为题作诗的比赛,一个是以春花为题作画的比赛。而受邀前去参加诗画社的名贵闺秀大家小姐也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项目报名参加比赛。
蒋莹和蒋妍还请到了京中几位深有才名的夫人以及大儒才子作为评审。其中就有国子监祭酒的夫人郭夫人,集贤书院的朱院长等人。
在一番激烈的比赛之后,通过众位评审的审阅,最后评出三首最佳诗作和三幅最佳画作。
其中,蒋妍作的诗夺得了诗词组的魁首,而蒋莹作的画则夺得了书画组的魁首。
但是,却有另外一个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那就是既报名参加了诗词组又报名参加了书画组,最后在诗词组获得了第三名,在书画组获得了第二名的戴湘兰。
这真是出乎了大家的预料之外。
以前有段瑶在,她的诗画太过优秀,光芒太盛,她就像天空中最皎洁的那一轮明月,其他人在她的面前也就变得暗淡无光了。
这一回段瑶不参加比赛了,倒是给了戴湘兰脱颖而出的机会。这对戴湘兰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于蒋妍和蒋莹来说,就不是那么高兴了。
“可恶,少了一个段瑶,又来一个戴湘兰,真是气人!”蒋妍心中大为不悦地道。
蒋莹瞟了一眼沉不住气的蒋妍,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轻描淡写地道:“她的诗画太好,也入不了晋国公夫人的眼,你急什么?”
蒋妍心中还是憋了一口气,“我就是看她不顺眼,谁叫她跟段馨是好姐妹!”
蒋莹闻言嗤笑一声,“我看未必,她跟段馨好还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呢!你没见这一回段瑶没来,她就急于想要展现自己的才能么?这种人也就那么一点子小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202
心思,你有的是机会拾她,完全不用把她看在眼里。”
蒋妍想了想也对,戴湘兰的家世不如她,书画是好,却也没有越过她去,她在自己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要拾她是轻而易举的事,她还真是没必要为了这么个小角色神。
“还是姐姐说得对。”
蒋莹瞟了她一眼,意味深长地道:“趁着这回你得了诗词组第一名的机会,你还是多花些心思想想怎么获得晋国公夫人的青睐吧!肖世子人不在京中,晋国公夫人就是关键,只要她点头,你心中所想之事必能成功一半。”
被蒋莹说中心事,蒋妍脸上一红,继而羞恼地道:“姐姐只顾着说我,那你呢?你的事又准备怎么办?肃王可是已经跟段瑶定亲了,而且他人还远在福州,京中也没有人能做他的主!”
蒋莹睨了她一眼,讥讽道:“谁说这京中没人能做他的主?能替他做主的人大有人在!”
说到此,蒋莹觉得再跟蒋妍这个蠢货说下去也是浪口舌,她施施然地站起身,用手扯了一下身上的百蝶穿花玫瑰色百褶裙往外走,声音轻飘飘地从门口传进屋内,“有些事儿就看你有没有心,只要有心,什么事都能达成……”
在蒋妍和蒋莹举办的诗画社比赛的第二日,晋国公夫人肖李氏就听说了有关戴湘兰在诗画比赛上格外出之事,当即就派了人去打听戴湘兰的情况。
她也是急着给肖承启找个媳妇儿,这份心意是她这个当母亲的对儿子的关心,她知道肖承启喜欢段瑶,而段瑶除了极为出众的相貌以外,最拿得出手的一项优点就是书画。
她想她不能给肖承启求得段瑶,但给肖承启找一个与段瑶在相貌才情上差不多的姑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殊不知她其实是走入了一个误区,相貌才情都是外在的因素,又是可控的,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情感,那才是不可控的,她这分明是病急乱投医了。
肖李氏让身边的人去打听戴湘兰的情况,不多时就有人把这消息传到了蒋妍的耳中。
在肖承启还没去辽州之前,蒋妍一心喜欢肖承启,为了第一时间得知肖承启的情况,早就买通了晋国公府的下人,虽然只是一个在晋国公府地位很低的粗使婆子,打听得到的消息也有限,但是偶尔也能听上一分半点儿的信息,也就偷偷地把晋国公府的情况透露给了蒋妍。
蒋妍得知晋国公夫人肖李氏竟然看上了戴湘兰,还命人去打听戴湘兰的消息,气得手一挥,就把摆放在桌上的茶盏扫落在地,咬牙切齿地冷哼,“好个戴湘兰,竟然敢挡我的路!”
晋国公府的下人去打听到了戴湘兰的消息,回头就禀告给了肖李氏知晓。
“戴家有三房,戴老太爷有三个儿子,戴姑娘是二房的小姐,她的父亲是戴老太爷的嫡次子,戴姑娘行二,前面有个大哥。戴二老爷现在吏部任郎中,戴姑娘的大哥前些年中了秀才,正在准备今年的春闱。戴姑娘从小就聪明伶俐,秀外慧中,琴棋书画皆优,很是讨人喜欢。”
肖李氏微蹙了一下眉头,“这么听起来还不错,就是家世差了一点儿,有些委屈启儿了。”
在肖李氏看来,肖承启似她的宝贝儿子,还是晋国公府世子,身份地位家世都是一等一的,戴姑娘虽然不错,但是配肖承启还是差了一些。这是因为之前的衡量对象是段瑶,太子太师府那样的家世也是百里挑一的出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