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如意佳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只只不醉
“四弟可愿意陪我一同前去?”周成康见周成易一直没说话,以为他是为难,毕竟段家是他的岳家,跟他一起去确实有些难办。
谁知周成易却很爽快地道:“好,我就陪你去一趟吧。”
在周成易看来,就算他陪周成康走这一趟,也不会改变段家人的决定。在周成康当初决定放弃段家的时候,这个结果就已经注定了,如今再去补救,亡羊补牢,为时已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305
晚。
“那我们走吧。”周成康叫上周成易与他一同前往段府。
进宫的时候,周成易是骑的马,此刻跟着周成康去段府又换成了马车。
平日里太子出宫不是小事儿,随行人员一大通,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不过今日周成康去段府是有要紧事儿,没打算太过折腾,一切轻车简从。当然,哪怕是轻车简从也不是能完全轻车简从,随行的侍卫也不少,一路直奔段府而去。
到了段府大门外,得了消息的段禀文已经带着老太太张氏和李氏出来相迎,段雁鸿还病在床上无法下床行走就没出来迎接。
周成易和周成康走下马车,段禀文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周成康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把段禀文请回去,哪里会真让他把礼行完,笑着几步上前双手将段禀文扶起,“段大人快快请起。”又笑着询问考太太张氏,“老夫人身体可好?”
“谢太子垂询,老身身体尚可。”老太太张氏笑着道。
简单寒暄之后,段禀文领着周成康步入段府,进入前厅落座,丫鬟送上茶点退下,老太太张氏和李氏知道周成康此行可能是有事要与段禀文商量,遂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告退了。
前厅里,只剩下周成易、周成康、段禀文三人,周成康在跟段禀文扯了一些旧事联络感情之后,向段禀文表明了今日到访的来意,请求段禀文再回去助他。
可惜段禀文婉言谢绝了周成康的邀请,以段雁鸿身体不好,身为儿子要侍奉在床榻之侧婉拒了。
周成康被段禀文拒绝了,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心想他今日诚心诚意来请段禀文回去,段禀文还跟他拿乔,肯定是心里还记恨着当初的事情。
可他又不想想他当初那样对段家是有多可恶,段家人对他一心一意忠心耿耿,他却想放弃就放弃,还跟蒋家人勾搭在一起,暗中派人刺杀周成易,而且当时段瑶和周成易是在一起的,如果周成易有事,段瑶也无法独活,段家人向来护短,这件事不可能就这么一笔勾销。
周成康心里很不舒服,但想着现在情势不利于他,耐着性子又劝说了几句,还是希望段禀文能回去继续帮他。
“太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家父病重,我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太子海涵。”段禀文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不管周成康怎么说,反正他就是不答应回去帮忙,铁了心不再跟周成康一伙了,有了第一次的舍弃就够了,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周成康见劝说不动段禀文,心里无法,又给周成易使眼色,周成易坐着默默喝茶,在他连着使了两三下眼色之后,周成易才慢吞吞地放下茶盏,对段禀文说了一通不痛不痒的话。
“岳父大人一片孝心,是我等学习的榜样,岳父大人的想法我们也是能理解的,就是岳父大人不妨再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了。”段禀文直接拒绝道:“家父病重,神医张延齐也说家父的病不好治了,要是有个万一,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的。”
还有一点,就算段禀文现在回去,要是有个万一,他一样要为父丁忧,此刻回去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
周成康站起身来,朝油盐不进的段禀文道:“既然如此,那本殿下也就不勉强段大人了,告辞。”说罢就往外走去。
段禀文飞快地看了周成易一眼,周成易对他使了个眼色,段禀文心领神会,赶紧跟了上去,周成易也大步追上周成康,陪着他一起离开段府。
跟在后面的段禀文一路将他们送至大门外,等到他们两人坐下马车离开之后,他才转身回去。
段禀文沉着脸,想着周成康今日此行没有达成目的,心里肯定会记恨上他,不由又摇了摇头,周成康的性格真是不适合做帝王,幸好他现在只是太子,要是他那天真当了皇帝,只怕有不少得罪过他的人都要倒霉。
坐在回去的马车上,周成康阴沉着一张脸,朝周成易瞪了一眼道:“叫你来帮我,你看看你都怎么跟你岳父说的?”
周成易摸了一下鼻子,讪讪一笑,“太子你知道我口笨,一向不善言辞,我岳父大人又一向自有主张,他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认定了的事就不会改变,哪是我说什么就会成的?”
“你真是叫人失望,且不说你是他的女婿,你还是个王爷!他怎么就能这么不给面子?”周成康一肚子的火气没处发,就只能朝着周成易喷火,可他也不想想,他还是太子呢,段禀文也同样没给他面子!这明明就是他自己把段家人得罪狠了,段禀文不想搭理他,他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光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
对于周成康的这种心里,周成易表示,他都懒得搭理他。
一路上周成康朝周成易发了不少的牢骚,周成易都装作闷葫芦,周成康说他就听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放在心上,周成易表示一点儿妨碍都没有,周成康却说得口干气闷,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周成康请不回段禀文,一路气闷地回了宫。
周成易则在半路上下了马车,赶回肃王府照顾段瑶去了。
因着朝廷的事有周成康和周成烨处理,实际上是两派人继续如原来一样斗来斗去,周成易也懒得掺和,有重要的事叫上他他才去参加商议一下,如果都是日常事务的时候,他多半都偷懒不去,在家陪段瑶,小子日过得有滋有味儿的。
这年夏天的时候,北陆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大旱灾,导致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草场干枯,牛羊马匹死了不少,人们生活困难。
入秋之后,缺水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北陆人的生活越发困难,此时又发生了北陆几个皇子争夺大汗之位的内乱,最后二皇子杀了大皇子和三皇子,圈进了四皇子、五皇子,成功夺得了大汗之位。
年轻气盛的二皇子成为了北陆新的大汗,在北陆严峻的自在灾害和生存困难的情况下,纠集了二十万大军南下抢劫大齐朝边境。
人在生存都困难的情况下就会激发出无限的可能和潜力,哪怕是向别国烧杀掳掠,只要能活下来,人性也可以抛弃,只要能活下来,人也可以跟野兽一样。
二十万北陆鞑子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很快就攻破了三个边境重镇,直逼肃州城。
肃州由樊大将军驻守,当北陆鞑子打到肃州城的时候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306
,樊大将军披挂上阵迎敌,跟北陆的大将军耶律哲来回大战了好几十个回合,最后大败耶律哲,砍断了他一只手臂,令他带兵败走。
耶律哲丢了一条手臂,带着兵后退三十里。
樊大将军赢了这一战,可也受了很重的伤,腹部被耶律哲的大刀划了一条大口子,肠子都能看到了,性命危在旦夕。
城中最好的最擅长外科的大夫帮樊大将军清理了伤口,进行了缝合,可惜樊大将军的年纪毕竟大了,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这一次危机。
五日之后,北陆鞑子开始了第二次进攻肃州城,樊大将军的副将出城迎战,可惜他不是北陆鞑子的对手,被北陆鞑子斩于马下身死。
危急关头,段云琪向樊大将军请命带兵出战,樊大将军念在他的身份关系有些犹豫,但是段云琪坚持要出战。
“樊大将军,胡副将守城战死,北陆鞑子已经攻到城下,已经没有比我更适合的人选了,你就让我去吧。”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樊大将军最终点了头,他不想让段云琪去,可他底下最厉害的副将都打不赢北陆鞑子新来的大将,除了段云琪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段云琪第一次出战,与北陆鞑子新来的大将大战上百回合,从晌午战至傍晚,依然没有分出胜负。最后两边鸣金兵。
京城里。
夜已深,周成易和段瑶刚洗漱完准备上床歇息,忽听得城中响起了钟鼓声,周成易陡然翻身下床,几步走到门外,确认鼓声传来的方向。
“这是八百里军报,鼓声从西北边而来,是西北边境发生了战事。”周成易转身快步走回来,拿过黄花梨木架子上的衣服,一边穿一边对段瑶道:“我现在出去看看情况,你留在府中,在没有确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情况之前,不要轻易外出,注意安全。”
段瑶也已经下了床,来到他身边,一边帮他整理衣服,一边一脸镇定地道:“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自己在外面小心。”
这样的夜晚,彼此的心都为对方牵挂。
周成易眼神专注地看着她,忽地双手捧起她的脸,在她的唇上吻了一下,“等我回来。”转身阔步走了出去。
正文5月28日
夜很深了,暗夜无光,周成易走后,段瑶跟乔管家还有几个丫鬟交代了一通,管好府中的下人,如果有神色可疑的就抓起来,府中侍卫加强巡逻守卫,确保府中安全。
段瑶这么安排是为了防止有人趁乱搞事儿,越是乱的时候,越是有人想要趁乱浑水摸鱼。
这一夜,在府中的段瑶睡得很不安稳。当然,齐都城里好多人都跟她一样夜难安寝。
西北战报传入京城之后,周成易就进了宫,另外宁王周成烨,内阁大臣等人也随后进宫商议对策。
北陆鞑子打过来了,樊大将军受了重伤,胡副将战死,西北丢了几个镇,如今肃州城也被北陆鞑子围困,战势危急万分。
大殿里的气氛十分凝重,景熙帝撑着病体坐在案桌前,脸色低沉,一双略浑浊的眼睛盯着下面几人,一个个平常处理起政事的时候都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争论不休,显得自己格外有能力,格外会办事儿,可是如今到了情况最危急的时候,这些个所谓的国之栋梁却一个个成了哑巴,不再像之前那样跳出来指点江山,反而是怕多说了一个字而担罪责,一个个牙关紧咬紧闭嘴巴,说不出一个应对之策。
景熙帝很生气,非常生气,他盯着底下的几个人,怒道:“问你们有什么对策,怎么不说话了?平日里不是一个个都很能干吗?现在怎么都成哑巴了?”
底下的人纷纷低下头去,没有人敢吭声,就连一向跳得最凶的宁王周成烨都往后缩了缩脖子,生怕被景熙帝看见抓出来让他说出个对策来。
景熙帝含着愠怒的目光扫过底下的众人,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看在眼中,他们的表现都令他很失望,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太子周成康的身上,开口问道:“太子,你是怎么想的?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不期然被景熙帝点到名,周成康在心里抖了一下,头顶上像是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压下来,让他压力巨大,额头上已经有汗水渗出,躬着身往前行了一步,低着头道:“儿臣主战,大齐的土地和百姓不可受北陆鞑子侵犯,我们要迎头痛击,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将北陆鞑子赶出大齐,狠狠地给他们一个教训,叫他们以后再不敢侵犯我们大齐。”
周成康一袭话说得慷概激昂,热血沸腾,好似马上就会穿上铠甲,手握大刀,带领千军万马狠狠地迎击北陆鞑子,将北陆鞑子打个落花流水。
可惜的是,待周成康说完,大殿里安静了片刻,在场的众人谁都没有说话,大殿里静得出奇,落针可闻。
因为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主战,要把北陆鞑子打趴下,给他们一个狠狠地教训,可惜主战说得很好听,派谁去出战?谁又能胜任主帅一职?
就连常年驻守西北边关对北陆鞑子有深厚了解的樊大将军都受伤命在旦夕,又有谁能够挑得起这个重担,打得赢来势汹汹的北陆鞑子?虽然北陆鞑子的大将军耶律哲受了伤失去了一条胳膊,可是新冒出来的那个无名小将,却是号称能够以一敌百的人物,就连新任武状元段云琪也只跟他打了个不分胜负而已,放眼整个大齐朝,又有谁比他们更厉害,能够派得出去打得赢这场仗?
所有人都低头沉默了。
看着底下的众人,一个个连屁都放不出一个,简直就是一群废物,景熙帝都快给气死了,口气不好地问周成康,“你说主战?那应该派谁任主帅?”
“这……”周成康答不上来,脑门上渗出来的冷汗更多,可又被景熙帝盯着,连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来流进眼睛里也不敢用帕子擦一下,只能硬生生的忍着。
周成康“这”了半响也没有“这”出个所以然来。
他很清楚大齐朝这些年一直以来重文轻武,文臣方面是能人辈出,会口若悬河、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领兵上战场打仗的武将却是逐渐凋零,如今朝中还能领兵打仗的武将也就只有樊大将军和杨将军两人了,剩下的那些武将能力都很一般,甚至连新武状元段云琪都比不上,是以段云琪这两年才会在军中蹿得那么快。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307
只是樊大将军常年驻守西北,震慑西北的北陆鞑子,杨将军负责镇守东北,保护辽州一带,以防东北的蛮族人犯上作乱。
现在樊大将军受了重伤命在旦夕,西北的战事如今全靠段云琪硬撑着,而杨将军驻守辽州根本就走不开,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如果不能及时派上人去支援西北,控制住局势,一旦北陆鞑子和蛮族人勾搭在一起,到时候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只怕整个大齐朝都危险了。
如今的办法就是赶紧给段云琪找一个可靠的帮手,先控制住西北的局势,另外还要稳住辽州的蛮族人,以防他们勾连在一起。
可是难就难在,谁能去西北?
太子周成康想来想去,忽然灵机一动,飞快地瞟了一眼旁边的宁王周成烨,心生一计道:“父皇,儿臣认为宁王可担此重任。”
“你说什么?”宁王周成烨万万没料到周成康会点自己的名,这个时候战况那么不好,局势危险至极,谁要去上战场啊,他躲都来不及,周成康居然让他去,肯定就是故意想让他去战场上送死,这是故意挖了个坑给他跳,他才不要上当,他本就是个暴躁乖戾的性子,听了周成烨的话,这一下就像是点燃了炮竹,立马就跳了出来,大声质问周成康道:“太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你让我去西北带兵打战,是想让我去送死吧?是不是让我去西北打仗送死就没有人跟你作对正好就如了你的意了?要是我正好战死了,你就可以坐享其成,坐渔利了?”
周成烨赤红着双眼瞪视着周成康,对着他好一通喷火,俨然就是周成康想要他去送死,既而他愤怒地极力反抗,决不能让周成康的奸计得逞。
不得不说,太子周成康把周成烨推出来确实有让他上战场去死的用意,周成烨死了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少了周成烨这个劲敌,他这个太子之位,甚至以后的皇位,也能坐得稳妥一些。
但是周成康却不能把这个想法说出来,而是浓眉一凝,脸色肃然,大义凛然地道:“宁王何出此言?你如此推却不愿意带兵上战场是因为贪生怕死吧?你堂堂一个皇子,食食邑,享有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却在大齐的百姓和城池受到北陆鞑子的侵犯之际,你想的不是为了大齐朝和百姓付出,努力抗击北陆鞑子,你想的是如何推卸责任,如何找着冠冕堂皇的理由拒不出战,明明是你自己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却要诬陷本殿下有害你之心,枉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学了那么多的忠君爱国的圣人之言,你就是这么忠君爱国的?就是这样做一个皇子的?”
周成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周成烨简直有些招架不住!
当着景熙帝的面,周成烨哪里敢承认自己贪生怕死,贪图享受,不忠君爱国,他要是敢承认,这个罪过就大了!
就算周成烨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他也不敢承认啊!
他要是敢承认,别说那些本就与他作对之人,就算是跟在他身边的人只怕都要把他骂死,他也永远别想再肖想最至高无上的那个位置了。
想清楚这一点,周成烨很快就反应过来,大声质问周成康道:“太子,你说这话也太过分了,我一个从未带过兵打过仗的人如何去上战场?我死了不足惜,那些无辜的将士也要跟着我一起去送死吗?我不肯去,是想要对大齐的战士们负责,是希望有一个有能力的将军带领他们打赢北陆鞑子,将北陆鞑子赶出大齐去。而不是跟着我这么一个没有经验的皇子上战场!”
这边话音刚落地,那边周成康呵呵一声冷笑,斜眼看着周成烨道:“说来说去,还不就是贪生怕死不敢上战场吗?”
周成烨怒道:“太子口口声声说我不肯上战场,那太子为何不自己上战场?你身为大齐的太子,大齐的储君,你带领众将士上战场抗战杀敌岂不是更好?只怕比我一个小小的皇子更能起到激励将士们的作用,也更能威慑北陆鞑子。”
好一招反将一军,周成烨直接把周成康给架了起来,只要周成康敢说他不去,那他跟自己一样也是贪生怕死之辈,两兄弟都差不多,谁也别瞧不起谁。
这周成烨不想去上战场打仗,周成康也同样不想去,他推周成烨出来不过是将他的军,没想到却被周成烨反将一军,遂立马反驳道:“大家都知道我不会武功,如何带兵打仗?倒是宁王你武功卓著,难有敌手,正是一名真正的猛将,而大齐现在也刚好需要你这样的猛将,这正是我推举你任主帅的原因所在。你如何能推辞?”
周成康一席话说得慷锵有力,越发的大义凛然、义正辞严,好似他会说这样的话完全是为了大齐的百姓考虑,是因为周成烨完全能胜任主帅一职,做出如此选择完全没有半点儿私心。
周成烨如何肯就这么就范,立马反驳道:“太子觉得我会武功就应该上战场杀敌,那么我觉得太子谋略过人,是不是太子也应该跟我一样去前线指挥布局?你负责指挥谋略,我负责上阵杀敌,这样彼此配合,一起把北陆鞑子打得落花流水岂不是更好?”
反正他才不要吃亏,既然他推辞不掉,太子周成康非要把他推到战场上去,那他周成康也别想置身事外,要去战场就大家一起去战场,到时候到了战场上天高皇帝远,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就不得而知了。
两个人你来我往,互相较劲儿,争锋相对,在场的众人又如何听不出来。只是都不想战火烧到自己头上,纷纷垂首不语。
就在两个人吵得热火朝天谁也不让谁的时候,坐于桌案后面的景熙帝终于忍不可忍地把桌案上的镇纸啪地一声砸在桌案上,这才止住了两个人的争吵。
“混账东西!”景熙帝气得胸口不断起伏,指着周成康和周成烨骂道:“你们两个想气死朕吗?”
“儿臣不敢。”
“儿臣不敢。”
回过神来,周成康和周成烨立马跪了下去,低下头表示不敢。
见他们两人跪了下去,周成易、周成平和其他大臣也赶紧跟着跪了下去,纷纷垂下头,等待着帝王之怒。
“不敢?”景熙帝冷冷地瞧着两个儿子,果然是长大了,翅膀硬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父皇了,“朕看你们没什么不敢的!你们两个给朕滚到殿外去跪着反省!没有朕的允许不许起来!”
景熙帝大怒,周成康和周成烨再不服对方,心里再有火气,也不敢再继续吵下去,互
重生之如意佳妻 分卷阅读308
相瞪视了一眼,向景熙帝告了罪,站起身走出去在殿门外跪下了。
殿中的气氛更凝重了。
景熙帝扫视了一下底下的人,最后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挥挥手,“你们都退下吧,回去好好想想,明日早朝再议。”
给一晚上的时间,总能想出应对之策了。
“儿臣/臣等告退。”周成易、周成平及众大臣向景熙帝行了礼告退出去。
众人走出大殿,看到跪在殿外的周成康和周成烨,纷纷把视线移向别处,快步从他们身边走了过去,既是不想让他们难看,也不想招他们的记恨。
一路走到宫门外,早有侍卫牵着马等候在一旁,周成易走过去,从侍卫手中接过缰绳,翻身上了马,一夹马腹,马儿飞快地跑了起来,向着肃王府的方向而去。
此刻赶回去,也只能休息一两个时辰就要上早朝,但周成易觉得这样做很值得,只要能回去看看段瑶,陪她一会儿都好。
很快回到肃王府,周成易翻身下了马,阔步往正院而去。
穿过拱门,走过青石板铺就的小径,就到了正院的大门外。
站在门口,周成易顿了顿,想着屋子里睡着的段瑶,就更有了动力,下一刻便快步走了进去。
屋里没有点灯,但是周成易常年习武,目力很好。
床畔沙帐低垂,遮住了床上的光景,他快步走了过去,伸手撩开帐子,就看到床上隆起的一团,那是他的妻子,他的瑶儿。
周成易动手脱了外裳,拉开被子躺上床去,床上的段瑶似乎醒了,可是又没醒,也许是习惯了他的体温和气味,柔软的身子骨碌一滚就滚到了他怀里。
低头看了看怀中的人儿,周成易的俊脸变得越发的温柔,手臂顺势一,将她搂得紧紧的,嗅着她身上传来的香气,安心地闭上了眼。
时间过得飞快,周成易似乎并没有睡多久就醒了过来,已经是到了快上早朝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