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爵士,鹰巢要塞的东岸人曾经做出过紧急动员的举措,但很快就解除了。过去一个月,他们和附近的一万多名意大利军队,一直在做检查性质的动员,但没有进行演习。我认为,他们还没做好应对战争的全面准备,短期内也不准备开战。”斯卡洛尼说道。
此君是意大利人,出生于都灵,青年时期随父到那亚经商,失败后以商业掮客的职业谋生。斯卡洛尼为人机灵、谨慎,观察力强,也会分析推理,因此很快被英国人发展为间谍,为伦敦搜集情报。后来因为业务能力出色,渐渐爬到了英格兰设在北意大利情报网络的高层,说起来也算是一个人物了。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病逝已经两个月了。在过去这段时间内,各国使节云集马德里,私下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外交波澜。各种利益在此被交换,各种承诺在这被许下,法国人、英格兰人、奥地利人、荷兰人忙得团团转,不断试探对方的要价和底线,他们时而妥协让步,时而强硬坚持,让在一旁冷眼旁观的东岸人是大开眼界这帮衣冠楚楚的鸟人,就没一个说的是实话,除了谎言,还是谎言。
斯卡洛尼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坎波莫罗内小镇上“经商”,主要任务就是监视鹰巢要塞内的东岸陆军的动向,并将其传递给伦敦的相关人员。此次威廉坦普尔爵士老将出马,来到马德里进行外交工作,也冒着风险把此君从意大利召了过来,询问第一手情报。
“听说东岸人在坎波莫罗内小镇上投资建设了一家兵工厂,目前情况如何”坦普尔爵士继续问道。
“爵士,这家兵工厂的规模并不大,事实上目前只能调配一些火药,外加加工枪弹、炮弹。这样的工厂,欧洲到处都是。根据我的观察,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东岸人除了运输了少数几台机床过来之外,就再无别的动静了。工厂有煤气灯照明系统,但夜间并不开工,生产节奏看起来很正常。”斯卡洛尼回答道。
威廉坦普尔爵士听后点了点头,但内心之中并未轻松多少。他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头脑并不保守,相反对新事物异常关注,知道很多东西。比如,他这两年就特别关注东岸人开发出来的全蒸汽轮船。在他看来,这种可以造到两千吨、三千吨的大船航速快,对整个世界的交通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他曾经在国会演讲中所说的那样“蒸汽轮船极大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运输几万军队跨越半个地球到另一个地方,但在条件发生变化后,一切都不同了,一切都有了可能。东岸人如果能够拥有十万吨位的蒸汽轮船队,只要他们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可以一次性运输三万人以上的军队到欧洲,且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诚然,所有人都希望和平,但无论如何,没有一个民族敢于忘记风暴时刻可能发生。我正为此而日夜不宁,也请诸位务必保持警惕。”
威廉坦普尔爵士不确定东岸人现在又多少条蒸汽轮船。但据他猜测,几万运输吨位还是有的,这就足够他们做很多事情了。更何况,根据种种线索,他们已经提前数年进行了安排,并分批运输了大量人员到欧洲及附近区域。毫无疑问,这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因为你要让你的人员忍受常年在外的苦楚,那么就要发放足够高的薪饷;你要让你的设备、船只在外维护,这成本也比本土高了很多;你要在外国采购大量补给品,这开支甚至会比本土高一倍以上;你要在外修建仓库、医院、工厂、娱乐设施
但以上种种困难在东岸人面前或许都不算什么事他们意志坚定,目标明确,最重要的是财力充沛,似乎完全负担得起这样的行动。更别提,他们在欧洲还有不少狗腿子为他们买单,这又可以减少相当的成本。总之,不能低估东岸人,一点都不能
“听说东岸人最近派了个使者在那亚、米兰和威尼斯大肆活动,宣扬一些很不好的言论,有这回事吗”沉默了一会后,威廉坦普尔爵士又开口问道。
“有这回事。”斯卡洛尼立刻答道“那是一位嚣张的年轻人,似乎是贵族出身,经常讲一些很出格的话。据我收集到的公开消息,他非常仇视法国人,并且对奥地利人也不是很友好。嗯,他的所作所为,很可能只是为了引起意大利舆论的好感,来加强和鼓舞北意大利联邦的贵族和商人们,让他们积极准备扩张。这个人也很聪明,他并不仅仅满足于研究舆论的趋势,而是喜欢煽动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引导它们。他经常在沙龙中发表冗长的讲话,滔滔不绝地谈论法国人和奥地利人如何为难意大利,如何经常勒索他们,又谈论东岸人在欧洲的影响力,东岸海陆军的实力以及未来的行动计划。他亲口承认如果外国武装力量干涉意大利人民的内部事务,东岸人就一定会介入战争,无可避免。他还预言东岸海军会封锁敌人的港口,让他们的贸易瘫痪,商人陷入困境,政府财源枯竭。他所有的谈话都具有一种密谈的性质,但却公开讲了出来,同时夹杂着一些十分粗暴的批评,既批评法国人,也批评奥地利人,甚至就连他自己那些比较温和,讲话谨慎的同僚们都被批评过。这些批评是不供发表的,意大利的记者们不被允许用他的名义发表上述言论,否则他就会出面否认。但是,这些言论还是流传了出去,并在报馆、沙龙、俱乐部和金融机构间到处传播,很多人都知道。”
“嗯,我也听过一些。有些言论十分过火,并一再重复,因此人们并不认为它有什么意义。”威廉坦普尔爵士插话道。
“或许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斯卡洛尼轻笑了一下,说道“即便他四处否认,但意大利北方的报纸还是大量登载了他的言论,甚至还流传到了周边国家。结果就是哪怕意大利北方的一个农民都相信东岸人同情他们,会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社会舆论充斥着激昂的情绪。而在巴黎和维也纳,贵族们看到了他一遍又一遍澄清自己言论的声明,认为东岸政府并未对他们产生敌意,双边贸易关系仍能持续。但他们心底可能也会下意识思考,一旦真的派兵入侵了意大利,会不会真的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只要他们这么想了,这个家伙的目的就达到了。不过,爵士,我也真的怀疑这个家伙是一个战争狂,或许他也在通过这种手段,倒逼自己的上司或鲁莽的军人们参与进来,加速事态的发展。毕竟,东岸人有军队驻扎在那亚,那些军官们只要读读报纸,就可以很容易得出意大利人群情激愤,急欲发动战争,且对东岸无比热爱、支持的结论。”
“这只是猜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坦普尔爵士不置可否道“但东岸政府内部肯定存在不同的派系,就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人希望战争,有人希望和平,有人希望不那么快卷入冲突,有人恨不得明天就开战,这都很正常。”
“这么看来,东岸人对意大利其实是非常关心的,或许可以说是过分关心了。”威廉坦普尔爵士总结道“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不打算介入欧洲大陆的战争吗除非有人去攻击意大利从而惹恼了他们北意大利联邦又是怎么想的统一整个意大利半岛似乎他们还没这个实力,别的国家也不会允许,教皇国更是对此持负面态度。”
威廉坦普尔爵士现在真的有些头疼了。他觉得眼前的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交错在一起,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甜言蜜言,签署着随时可以扔进垃圾堆的各种协议。每一方都在竭尽所能地拉拢盟友,并劝说竞争者不要轻易卷入战争,虽然他们自己已经在磨刀霍霍了。
作为一个已经被欧洲人广泛认识到的强大力量,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动向一直是坦普尔爵士十分关心的事情。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东岸人有强大的海军,而英格兰又是岛国,不得不关注。
威廉坦普尔爵士原本以为东岸人很快就会介入眼前的乱局,但他们握有全权的盛特使并没有这么做。他游离于马德里的风暴外围,用漠不关心的眼神看着各国大使的表演,只在几个次要场合强调过东岸共和国的商业利益不得受损,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动作了。
但坦普尔爵士却丝毫不敢对此掉以轻心。英格兰的筹码有限,不能轻易掷出。万一他们马德里的王冠最终落入波旁家族,而他们不得不加入奥地利一方,阻止法国人对欧洲大陆的整合,这个时候东岸人再与路易十四勾结到一起,与法国结盟,那对英格兰可就大大不妙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海军,在东岸人面前或许并不算什么,一旦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么英格兰的筹码就输得差不多了,这是他所无法接受的。
“一定要摸清楚东岸人的态度。他们到底是只对意大利和西属美洲有兴趣,还是有着什么更大的胃口”威廉坦普尔爵士想道“否则英格兰王国将迟迟无法做出决策”
第八十二章 波澜(三)
1701年9月15日,卢浮宫。
路易十四终于离开了可爱的姑娘们,从凡尔赛宫返回。说实话,在他这个年纪,此类事情还是节制一点地好。更何况现在是什么时候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病逝,马德里王位虚悬,几乎全欧洲的使节和间谍们都云集于彼,路易十四也该早早做出决策了。
“现在是一个暴风雨的时代。我国的历史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现在的一年有时要超过以往的十年。未来人们给我们这个时代做总结时,必然会为此时奠定的一些改革政策做出极高的评价。我们现在需要和平,需要时间。上次战争造成的创伤远未愈合,政府债务尚未消化,这个时候如果抽调宝贵的资金去打仗,必然会对我们国家的工商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说话的是巴普蒂斯特,路易十四听得出来。自从科尔贝尔去世后,巴普蒂斯特便进入了政界,先后在司法部门、军事后勤部门和贸易部门工作。说实话,路易十四对他的工作很不满意,尤其是在担任财政和贸易部门主官时,不能筹集到足够的钱粮物资来支持他的征服野心,这让他非常希望。因此,巴普蒂斯特曾经数次遭到他的训斥、调职乃至贬职,不过现在法兰西人才匮乏准确地说,是贵族人才匮乏,其实平民中才智杰出之辈很多,但他们上不了位路易十四一直觉得自己身边都是蠢货,于是又把巴普蒂斯特从外省调了回来,至少他蠢得可爱些,不是么
公允地说,巴普蒂斯特这个人的才干肯定不如他父亲科尔贝尔,但或许是被家学熏染的,他对工商业比较重视。从外省回来后,参照东岸人经营企业的经验,对巴黎及附近城镇的大量官营或官商合办的纺织厂、军工厂、皮革厂、造纸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此,他还出售了许多工厂的股权,也就是私有化,换回来的资金贡献给了财政,以偿还各种即将到期的债务本息。
路易十四对巴普蒂斯特的改革措施不置可否。一方面那些工厂开支浩大,有的还不怎么赚钱,另一方面换回来的大笔资金确实让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法国财政稍稍松泛了一些。不过路易十四已经下令停止变卖工厂的行为了,原因也很简单,他不再准备偿还上次战争期间欠下的巨额债务,而且还需要这些工厂为他的野心服务,于是很自然地一切恢复原样。
巴普蒂斯特对此忧心忡忡,认为法国现在不宜卷入战争。国内刚刚有些起色的工农业急需喘息之机,急需资金注入。他希望有个十年以上的和平期,但路易十四显然无法满足他的这个要求。于是他很生气,满腹牢骚,让路易十四听了直皱眉头。
“你这样想就太愚蠢了。”第四代孔蒂亲王弗朗索瓦说道“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卡洛斯二世无嗣,我们有法理可以取得西班牙的王位。一旦成功的话,我们的势力就可以延伸到伊比利亚半岛。届时,加泰罗尼亚并入法兰西,西班牙吞并葡萄牙,我们的国土不但大大扩张,还可以获得伊比利亚人创建的海外殖民地的巨量资源,这对于未来的发展好处巨大,欧洲将再没有我们的对手,所有人都将匍匐在陛下面前乞求饶恕。”
话说孔蒂亲王弗朗索瓦在法国宫廷的地位挺尴尬的。此君年轻时就和哥哥一起参加过反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后来在法国陆军服役,不能说屡建战功吧,但表现也还不错,中规中矩,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几年前,不知道怎么搞的,法王路易十四对其产生了猜忌,于是把他调离了部队,并对他展开了秘密审查。但路易十四也知道,这样对待一个皇亲贵族有些过分了,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他便给了孔蒂亲王一笔钱、一条船,让他带着随从们去竞选波兰国王。值得一提的是,波兰人对孔蒂亲王发出的邀请也很可疑,很多人猜测其实是路易十四指使其外交官努力的结果,目的就是把孔蒂亲王送走,离开法兰西。
孔蒂亲王自然不愿意离开巴黎了。他知道波兰国王是什么玩意儿,就是个大火坑,当得一点也不舒服。萨克森的奥古斯特觊觎也就罢了,毕竟人家想得到的是国王的头衔,人家自己还有萨克森这个基本盘,一点也不担心。但孔蒂亲王啥也没有,到了华沙放屁都不会响,这国王当了有什么意思无奈路易十四的态度十分坚决,孔蒂必须去,不走也得走没办法之下,他磨蹭了几个月,见实在拖不下去了,便乘船离开了勒阿弗尔港,前往波兰。
结果,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运气糟糕,当他乘坐的船只刚刚抵达格但斯克自由市的时候,华沙就传来消息,萨克森公爵奥古斯特已经成功竞选,加冕波兰国王。失望之下,孔蒂亲王也不多话,直接返回了法国。
重返巴黎后,孔蒂亲王一直比较乖顺,积极融入法国政治生活,同时在各个场合不断迎合路易十四,以减少他的猜疑。比如,他很清楚地知道路易十四的想法和野心,知道他的征服,因此在廷议的时候,他一直是坚决的主战派,主张法兰西尽快出兵,占领西班牙的全部领土包括南尼德兰和意大利诸领地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孔蒂亲王的意见,甚至就连第五代孔代亲王都不赞成。但孔蒂亲王坚持,目的是为了向路易十四表忠心,说起来也是用心良苦了。
“当一个人虚弱无比的时候,是无法抓住什么机会的。”巴普蒂斯特并不害怕孔蒂亲王,因此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战争需要花费海量的金钱,还需要仔细研究局势,防止外国干涉势力的介入,这一点你真的认真考虑过了吗”
“奥地利人不足为虑。土耳其的艾芬迪大维齐是个好战分子,他一直在谋求着收回匈牙利等失地。只要我们与他们联络好,并给予一些金钱和物资上的援助,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至于英格兰人与荷兰人,那都是老对手了,他们的手段我们都很熟悉,我想我会在战场上给他们一个很好的教训的。”
“他们不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英国人的海军十分强大,荷兰人的海军也很强大,而且他们有充裕的资金,可以在全世界采购军事物资,招募雇佣兵。一旦战争长期化,胜利的天平就会慢慢倒向他们一边,这在之前已经被证明过了。”巴普蒂斯特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而且,你忘了一个比英国人与荷兰人要可怕得多的国家,那就是华夏东岸共和国。他们的海军舰队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经济实力更是无比强大,他们还在意大利和葡萄牙有驻军。如果他们加入战争,并且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的话,这事如何处理据我所知,东岸人对西属美洲垂涎无比,千方百计想要夺取那些土地,与他们现有的国土连成一片。他们参与战争的可能性并不低,我的亲王阁下。”
“我最近阅读了一些意大利的报纸,当然是一个月以前的。”之前一直沉默地坐在一边的第五代孔代亲王开口说话了,只听他说道“所有的报纸一连好几周都在登载激烈的文章,宣布东岸人站在他们一边,支持他们对南方发动战争。而东岸人派到当地的一位使者也活动得十分卖力,他不断说出一些极具煽动性的话语,让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地人心激动。根据情报,北意大利联邦的议会把指挥各师的将领们召集到威尼斯开会,甚至连屯驻在科西嘉岛的都去了。议会召开了一次又一次会议,人们吵吵嚷嚷,情绪激昂,似乎战争很快就要爆发的样子。先生们,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东岸人很可能会在亚平宁半岛采取行动。现在,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一旦北意大利联邦做出决定,想要侵略并吞并其他半岛势力的话,东岸政府是否打算进行直接介入,以及到底会介入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深陷在意大利,我认为短时间内是很难抽出精力应付其他方向的,这对于法兰西王国来说是一个机会。先生们,我们应该从这个方向入手。”
很显然,孔代亲王也是一个主战派。他直接反驳了巴普蒂斯特的话语,指出法兰西可以趁着东岸人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发动战争。只要他们动作够快,似乎可以来得及在东岸人发表什么意见之前攻入马德里,造成既成事实不要怀疑,目前西班牙王国绝大多数贵族是支持法兰西王国的,一旦他们进军,抵抗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带路党。
“先生们,和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已经微乎其微了。”路易十四昂然走进了房间,将手中一份遗嘱副本放在桌上,说道“西班牙的王位属于安茹公爵路易十四的孙子,这是遗嘱规定了的,西班牙的贵族们也认可。但伦敦、维也纳、海牙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不会承认安茹公爵的合法权利。因此,我希望你们尽快做好准备,战争的准备”
第八十三章 波澜(四)
1701年9月29日,阿姆斯特丹,阴云密布,一如如今欧洲大陆的局势。
郑德祥已经从伦敦过来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日子里,他公开或私下里接见了数不清的荷兰政商两界人物,其中有的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绝大多数销往荷兰的商品都是他们代理的;有的是最近才凑上来的新贵,想要与东岸人搭上关系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八十三章波澜(四)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八十四章 比利牛斯山,不复存在!
“快了真的快了”装修豪华的丹吉大酒店甲等套房内,华夏东岸共和国驻欧全权特使盛德鸿喃喃说道。
他刚从马德里转了一圈回来,没啥意思。卡洛斯二世死去后世贵族摄政团在掌控大局,这帮子贵族,一个个对法国抱有极大的好感,也不知道被灌了什么汤。反正盛德鸿在活动了几天后,发现这些人对东岸固然很客气,但言语间非常向着法国,从这以后他便死心了,不再试图改变他们的观念。他出入于宫廷及各个摄政大臣的府邸,但不怎么谈政治,谈的多是生意,比如东岸商品进入西班牙市场的关税税率,以及西班牙商品在北非的销售东岸人规定,葡萄牙、西班牙两国输入摩洛哥的商品,只能在丹吉和休达两港上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