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算出数字的财政委员汤圆顿时有些头疼,这笔费用接近穿越众目前手中现金的六分之一了。即使抵扣掉全身甲的20000里亚尔的货款,穿越众仍需支付高达30000里亚尔的银币,这样的交易要是多来几次,穿越众立马就会破产。

    而且这次新来的移民也不让人省心。瑞典人带来的移民主要来自处于波罗的海地区的利窝尼亚和芬兰。227名移民中接近一半是芬兰人,其余的则成分复杂,有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萨摩吉希亚人瑞典人普鲁士人波兰人立陶宛人甚至俄罗斯人,宛如一个人种大杂烩。

    民族成分如此复杂,虽然便于统治,但是如何交流却成了一个大问题。没办法,只能慢慢来了,看来语言学校马上又要扩招了。

    一下子多了8门海军舰炮,王启年喜不自胜,无视一旁彭志成幽怨的眼神,一溜烟地赶到了马乾祖的办公室,软磨硬泡了半天,终于换得马乾祖同意支持修筑港口炮台。

    目前鞑坦港的防御设施有限,确实也不像话。所以在执委会会议上其他执委会成员们也没有为难王启年,就这样,修筑炮台的事情算是确定了。

    王启年拉着学土木工程出身的邵树德在港口附近踏勘了足足一个星期,最终确定了炮台的建设施工方案。

    目前码头南侧有一座二十多米高的石灰岩小山,地势还算险要,视野也极为开阔。在王启年和邵树德二人的规划中,将来的一号炮台(主炮台)就建在这里。主炮台左前方约五百米处码头北侧有一临海突出部,二人计划在这里修建二号炮台;一号炮台右前方大鱼河出海口南侧有一冲积小岛,面积适中,二人计划在这里修建三号炮台。二号三号炮台均处于主炮台的火力覆盖之下,三座炮台呈倒三角形分布,互相形成交叉火力。

    毫不夸张地说,三座炮台只要认真建设起来,并添置大量的火炮和足够数量的熟练炮手,辅以一定规模的炮台守备队,港口的海上防御将固若金汤。

    在此之前穿越众对于海防设施也不能说一点没有上心,码头区的小山上之前已经修建了好几座炮位。炮位由砖石混合砌成,为半封闭式结构,目前共有炮位6座,装备24磅铜炮2门,18磅钢炮2门,12磅钢炮2门。两门24磅铜炮为向荷兰人购买的海军用舰炮,剩下的4门炮都是兵工厂那些欧洲枪炮匠们这段时间铸造出来的钢炮。

    这种钢炮由马甲实验不同配比的石墨坩埚炼出的钢水铸造,重量较铜炮减轻了很多,身管也较长,射程威力均非常不俗。只可惜这些枪炮匠们手艺平平,再加上也实在没什么经验,铸起来的大炮成品率低得惊人,还不到一半,成本高昂得让王启年倒吸一口凉气。

    在铸好四门炮后,马甲说啥也不让这帮枪炮匠们继续练手了。虽说铸造失败的大炮可以回炉重炼,但是这也是消耗煤炭的啊,而现在执委会缺的就是煤炭。

    在确定方案后,建筑队便以最快的速度进驻了码头。新来的移民一部分分配到各个单位,剩下的一部分也被派到了码头建设炮台。执委会这次派出的建筑队规模达到了250人,其中除了几十名穿越众外,其余人手都是新旧两批欧洲移民。

    在充足的物资供应下,建筑队克服了寒冷天气的不利影响,足足奋战了一个月,到十月初,穿越众穿越纪念一周年的时候,炮台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毕,各型火炮也都一一安装就位。

    两门24磅铜质舰炮同样被安装到了主炮台上。这样一来,主炮台上总共就有了4门24磅铜炮2门18磅钢炮2门18磅铜炮和2门12磅钢炮,基本覆盖了整个港口的外围海域。二号炮台安装了两门18磅铁炮,正对港口内的锚泊地和航道;三号炮台则安装了2门12磅铁炮,对着外海。

    安装这些火炮的炮位掩体均由砖石水泥混合砌成,极为坚固,掩体外还堆放了大量的泥土和沙袋。炮位的射击视野开阔,炮架也用大量沙袋固定在掩体内,复位迅速,能大大提高火炮射速。每个炮台还预留了大量炮位,等今后火炮数量增加以后再行安装添置。

    总共14门炮安装完毕后,炮台终于有了些样子了。此时的王启年仿佛重新焕发了青春一般,带着一帮新招募的炮手们整日操演发射流程熟悉火炮性能。不定时地还会进行一些实弹射击练习,也就是朝海里打炮,让执委会的小心肝心痛不已,这每一炮可都是钱啊。不过王启年可是理直气壮的:没有熟练地炮手,再坚固的炮台再精良的大炮也是白搭。为了港口的安全,大量的实弹射击是必需的。




第十八章 铸炮
    雨果·范·格罗宁根坐在兵工厂铸炮车间的一张小凳上,默默地整理着工具。来自洛桑的铸炮匠弗朗索瓦曾经为巴伐利亚人造过大炮,经验还算丰富,是他们这群人里当之无愧的头头,而这,同样也是鞑坦人首肯的。

    弗朗索瓦被鞑坦人的工厂负责人评定为三级工,月薪30里亚尔;而他,来自格罗宁根的年轻人雨果,才是一个一级工,月薪不过区区5里亚尔,扣除每个月的菜金,到手不过才4里亚尔。

    除开他俩之外,铸炮车间还有20多人。不过都是一些没有任何经验的菜鸟,除了几名鞑坦人还算聪明之外,其他的杂工都是笨手笨脚的,任何时候他们都只能添乱。

    说实话,雨果对那几名鞑坦人的印象还不错。至少他们很有礼貌,而且看似不是毫无学识,经常还能够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和设想。

    铸炮车间曾经成功地铸造了四门长管加农火炮,性能还算不错,重量也比铸铁炮轻了很多。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初他们可不仅仅只是铸了这四门炮而已,而是铸了整整八门炮。很显然,其余那四门炮都没有合格。

    其实这个成品率对于一帮以新手居多的炮匠来说已经算是可以接受的了,不过鞑坦人显然不这么看。他们对于这个结果无比失望,其中一个马姓首领果断停止了铸炮车间的钢铁供应,并且扬言不解决成品率过低的问题,铸炮车间就一直停工下去。

    就这样,雨果无所事事了一段时间,当然,这样的日子并不会太长。很快,鞑坦人又回来了。他们这段时间研究了不合格的四门火炮,这四门炮中有三门是是在做装药试验的时候炮管炸膛或者出现裂缝,还有一门是炮管在冷却时出现了问题导致炮管弯曲。

    这根弯曲的炮管给了鞑坦人以启示。他们经过讨论后认为这是因为炮管内外壁冷却不均匀,导致炮管内壁存在看不见的裂缝的缘故。

    平心而论,雨果认为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使用钢模铸造好的炮管在冷却时,由于炮管外壁面积比内壁大,加上外表空气流通比炮管内迅速,很自然地就造成外壁冷却速度快于内壁,造成炮管内壁出现裂缝。炮管内壁出现了裂缝,炮自然就会炸膛。

    口径越大的炮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口径越大,炮管内外壁面积差距越大,冷却速度差距越大,越容易造成炮管出现裂缝。想到这里,雨果简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了,难怪口径越大的炮成品率越低,甚至某些大口径的火炮根本就无法铸造成功,原来这就是一切的原因。

    今天,铸炮车间又来了4名新人,这是鞑坦人搜罗来的新炮匠。雨果根据自己在夜间语言学校中学习的粗浅汉语,知道他们是瑞典人。

    该死的瑞典佬!雨果暗自嘟囔了一声。

    平时经常在车间参与铸炮的8名鞑坦人都来齐了,除了他们之外,还出现了一位以前来过几次的鞑坦首领。他们轻声商议了一会以后,决定悬赏500里亚尔向所有人征求加快冷却炮管内壁的方法。他们承诺,一旦方法被证明有效且可靠,奖金将立即兑付,而且职称也会提高一级。

    这个条件使雨果有些心动,他开始沉下心来思考方法。

    王启年有些烦躁。568个人里面怎么就没多少懂各种工业制造的呢,以前在网上看小说那些主角一个个穿越后仿佛都化身百科全书,恨不得什么都懂,什么都精通。造枪造炮不算啥,航母导弹都能给你整出来。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铸炮车间的8名穿越众也算是跟着这些欧洲人一起铸过几门炮了,昨晚讨论了半宿,愣是没拿出什么好主意来。

    王启年正烦躁间,突然看见车间内一个红头发的高瘦老外站了起来。

    是他!来自荷兰的炮匠雨果·范·格罗宁根。王启年一下子记起来了,没办法记不住,这家伙可是之前穿越众手头仅有的两个正牌炮匠之一啊。

    难道他有了什么办法了么?王启年的脑海中划过了这个念头。

    先生。我我想我有办法。雨果磕磕巴巴地用汉语说着。当他发现用汉语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后,他马上说起了英语。他的母亲是英格兰人,所以他也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他知道这些鞑坦人很多都会说英语。

    先生。我想我们可以使用水或油来冷却炮管内壁。雨果说道,众所周知,水冷的效率远远超过气冷。既然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比外壁慢,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使用某种冷却效率高的介质来加速这一进程呢?比如水或者油。

    嗯?王启年的眼睛陡然一亮:这倒是个方法。

    往炮管里面倒水?穿越众吴俊问道,他是执委会着力培养的穿越众炮匠。

    不,不是这样。这样会使炮管裂掉的。雨果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可以把铸炮时的内模做成空心的,简单的说就是在内模里留一段冷却用的腔体。当红热的炮管内壁与内模充分接触时,传导过来的热量加热内模。此时我们往腔体内注水,水从预留的另一个口流出,带走热量。这样一来,不停地注水出水就可以做到循环冷却。更妙的是,这个过程还是可控的,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来控制这个散热冷却的过程,毕竟内壁散热过于快速的话炮管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这个方法好!王启年使劲一拍大腿,站起来激动道:小吴,我觉得这个方法靠谱!要不我们试一试?

    我看也行。吴俊点了点头,道:事不宜迟,咱们尽快铸一门炮,试试效果。而且,这冷却水的流量控制在多大合适,咱得好好摸索一下。

    行,我去找马甲。王启年说道,看看他的坩埚啥时候开张,开张了就赶紧给咱们弄点钢水过来。奶奶个熊,这小子是真抠门,断了咱们整整一个月的奶了。

    三天后,试炮场上人头攒动。

    许多人都是听说了铸炮新工艺后赶过来看效果的。不光王启年和马甲来了,连陆军的彭志成也赶了过来,毕竟他也是对大炮念念不忘的主。

    铸炮车间这次推出试验的是一门24磅炮。

    这是一门24磅长管加农炮,倍径达到了18。由于铸造时使用了优质高碳钢,全炮连同炮车重量仅有15吨左右。炮身铸造完毕后内壁采用水冷法冷却,效率大大增加。

    其实穿越众们不止铸了这一门炮,还有一门18磅的火炮因为没控制好内壁的冷却速度,导致内壁出现了裂缝,只能废弃。

    8名炮组成员全是从警备队里挑选出来的穿越众,他们之前进行过多次实弹射击训练,业务还算纯熟。

    炮手们先往炮管内装入了4磅的减装药包,因为是试炮,所以并没有装弹丸。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启年稍稍平静了下心情,示意可以开炮了。炮组成员们拉着炮门外长长的引线退到安全距离,然后将引线点燃。

    轰的一声巨响,炮口烟雾弥漫。王启年放眼望去,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去,至少没有当场炸膛!

    炮手们迅速围上前去,清理炮膛,检查炮身有没有裂缝。

    一切良好!炮长向王启年这边打了个手势。

    24磅炮的标准装药量为6磅,这仅仅是过了第一关。接下来炮手们将往内膛装入6磅标准药包,以试验性能。

    炮组成员熟练地清理完炮膛,装入标准药包,然后退到远处,点燃引线,发射!

    24磅加农炮再次发出一声怒吼。炮组成员们不待王启年示意,就冒着浓烈的烟雾冲上前去检查炮身。

    没有问题!炮长和第一次打了同样的手势。

    观众这边已经出现了小小的欢呼声,王启年和彭志成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装8磅药!王启年豪迈地一挥手,试试强装药下的性能。

    炮手们依言而去,再一次重复了前面的动作,只不过这次药包换成了8磅的强装药包。

    轰!发射完毕的24磅大炮依旧稳如泰山地立在当场。

    炮长飞奔过去,仔仔细细足足检查了十分钟,这才喊道:没有裂缝!

    耶!王启年和彭志成击掌而庆,马甲也是笑容满面。

    试炮结果完美地证明了铸炮时内模水冷法是成功且有效地。接下来穿越众需要做的就是多多铸炮,印证下成品率是不是真的降低到了令人期望的结果。

    雨果·范·格罗宁根微笑地站在王启年身后,弗朗索瓦和新来的4名瑞典铸炮匠一脸羡慕地看着他。

    哈。雨果内心愉快地轻笑了声,他知道,他的前途从此将一片光明。



第十九章 春耕
    时间进入11月。

    也许是鞑坦港的名气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进一步扩大的缘故,最近又有来自这两个区域的船只靠港请求交易,无一例外,他们都请求交易瓷器。

    10月30日,来自丹麦的向风群岛号大帆船运来了整整一船的物资和196名移民。丹麦参与30年战争刚刚战败求和,国内经济遭受了巨大破坏,被压榨得最狠的挪威人大量破产,所以这批移民大多来自挪威地区。财政局为这次交易支付了30套三一年式全身甲和32000里亚尔。

    11月3日,来自利窝尼亚的波兰贵族也踏上了穿越众的港口。财政局为他的货物和172名来自乌克兰的农奴支付了25套三一年式全身甲和75000里亚尔。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我们有必要注意一下我们的粮食储备。执委会例会上,邵树德舔了舔略微干裂的嘴唇,有些忧心地说道:目前存量食品大约有大米和面粉3000斤大豆45000余斤土豆2万斤;除此之外还有可供宰杀的生猪9头,肉罐头500多箱,鱼产品加工厂的咸鱼鱼露鱼松鱼干等约11万斤,蔬菜若干。以我们目前的人口规模,唔,截止今天是1345人,每天就要消耗粮食几千斤,现有的粮食储备只够我们维持2个多月的。我想,执委会是不是郑重考虑实行粮食配给制?

    邵树德的话让各位委员们不由得蹙起了眉头,人口增加太快,粮食产量又没有及时跟上,这样下去,确实会出大问题。

    短时间内粮食不可能大幅增产。金科拉抿了抿嘴,慢悠悠道:去年冬天我们播种了150亩土豆,过一阵子差不多就能收了,亩产一两千没什么大问题。土豆这玩意儿产量高,生长周期短。乌拉圭这地方原本夏天也没30度吧,现在又是啥小冰河时期,去年呃,今年1月份夏天那会儿我看也就20度出头的样子。咱收了这一茬土豆接下来夏天还能接着种,产量低点就低点吧,总比没有好。不过粮食配给制确实也有必要实行,天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多少移民过来。依我看哪,以后那些移民们每天给他们吃点土豆就行了,顶多再配一些鱼和黄豆,热量足够,营养也丰富。

    委员们一听金科拉的话就明白了,存量粮食对于如今急速膨胀的人口来说确实已经有点危险了,好在马上能有大量土豆收获,撑过这段时间问题不大。不过粮食储备一直在低位徘徊这种危险情况,怕是短时间内无力改变了。

    马乾祖点了点头,又问金科拉:老金,今年的春耕快开始了吧?这会儿人手也宽裕了,你那计划还要不要修改?

    暂时不用了。金科拉摇了摇头,还是老计划,3000亩大豆,地都平整好了。趁着这几天天气不错,还是早点播种下去为好。

    春耕的事情不能马虎。因为这关系到大家的吃饭问题,饭都没的吃,你就算造出再多的铠甲,再多的大炮又有什么用?

    11月11日,春耕正式开始。这次春耕执委会动员了400多人,除了少数穿越众之外,大部分都是先后来的几批移民。

    列昂尼德·费奥多洛维奇拿着一把小铲子费力在田土里挖着,每挖好一个坑,就往里面塞上几粒饱满的大豆。说实话,这个单调无聊的工作对他来说是个折磨,他也不擅长这个。是的,他确实很不擅长,这才半天时间,他就被别人落下了一大截。这不,上午那个什么农技指导员已经来指正过他两遍基本动作了,可他的进度依旧缓慢。
1...7891011...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