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一支部队有了纪律之后,哪怕只是经过,都能让看到的人群感到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天津的老百姓是不识兵的,百姓们对秦军的了解大多数是通过市井传闻,也就是说书的得来的,近年来大公报的出现才有了切实的文字。但是脑子里依旧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淮军士兵们也是根据来自各地的传闻,大家心里头也都未必服气,直到亲眼看到这支部队之后,天津的百姓们和淮军上下才知道秦军到底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很简单的一件事,拿来一对比么,纪律的力量是最容易分辨和衡量的。所以天津的百姓们欢呼动天,淮军上下对秦军的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
当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把纪律看成花架子,把眼前的海军陆战队看做秦军的精锐,而不是普通的代表的有眼无珠之辈,从来不少。但是这些人就算站到了刘暹面前,刘暹也不会跟他们一般见识啊?或者说,这种无能傲横之辈越多,不久后刘暹起兵夺天下的阻力就越小。
秦军本来定下的黑虎旗,刘暹现在越看越不舒服,心里头已经在算计着什么时候把旗号改成红色的。这样看起来顺他眼。
黑虎旗被高高的举起,接着大队长焦文斌领头唱起了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敌人消灭干净,
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
胜利歌声多嘹亮!
……”
军人就该有军歌。中*队本来也有这样的传统。刘暹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略调整了几个不适合光景的字眼,就改成了秦军的军歌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文人来说,这首军歌的歌词太粗鲁了,虽然歌曲慷慨激昂,但被大公报曝光之后,还是贬多于褒。而且几个御史还对歌曲中的‘人民’两字大发感慨,认为刘暹‘思想品德’有问题,要严加惩处,很是在北京和全国人民大众面前刷了几回脸。
刘暹心里也挺担心北京会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如果满清真揪着这事儿不放,这首歌他就先搁浅算了。但是北京并没在这事上认真起来,那几位御史也就在大公报上刷了一下脸,就没别的声响了。只是军情处北京站从那几个御史身上发现了一些别的事情,极其有价值。倒是一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庆。
小六十岁的直隶提督傅振邦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他是朝廷的老人,跟过向荣,随过胜保,僧格林沁手下听命行事,鞍前马后多年,现在登上了直隶提督的位置。有股子‘老前辈’的傲气,浑身散发着‘资历’的味道,对刘暹有些小意见。他曾听人说起过这首歌,当初在《大公报》上也看到过这首歌的词句,与这首歌一块登上《大公报》的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秦军的军歌,当时觉得这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什么人民的子弟兵,什么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纯粹瞎扯蛋。作为一名几十年行军打仗的老伍行,他是一点儿都不信的。也觉得这么宣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现在,听得身边这五百多人齐声唱响,一股可怕的气势在歌声中回荡,让他身上起了鸡皮疙瘩。
“军歌雄壮,我军亦当学习。”李鸿章眼睛中也泛起了光彩。对左右幕僚如此说道,只是他是背着刘暹说的。
秦军的这一个大队兵力进京,不是给刘暹当保镖的。而是来跟禁卫军当陪练的。在京八旗新编以后,神机营改为了禁卫军。如今经过三次的扩编,士兵已经有六十个牛录,总兵力接近两万人。
武器很先进,人数也不少。但是真正的战斗力如何呢?八旗的王公贵族们心里也没底,两宫太后更是不知道。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参照物,而这个参照物就落在了刘暹的头上。在这个全国政治气氛略显阴沉的时候。
秦军用三天的时间抵到了北京。从天津码头到北京的距离超过三百里,五百多秦军排着整齐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的,一日行进百里,然后下营,布置警哨,吃饭休息,第二天天一亮再精神饱满的继续出发。三天的时间,一丁点都没掺假,硬是一个不少的,还排着整齐队列,开拔到了北京城外。
如果码头上的一时半刻还是花样花架子,那么三天时间三百多里地的花样花架子能摆出来,那就算是‘花样’,秦军也‘花’到了世界强军的行列。
刘暹当然是要比部队更早的抵到北京了。在李鸿章的伴随下,乘坐马车,轻车简行吧,一天半的时间,就到了北京。等到五百多秦军士兵抵到北京城外的时候,刘暹刚从紫禁城里出来。
“慈禧年轻的时候还是蛮漂亮的。四十一岁的人了,保养上绝对一流。跟三十岁的风韵少妇一样……”
“慈安也没见老。”
“小时候的光绪帝长相很不错,是个漂亮的小男孩。长相比同治帝强!”(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六十六章 秦军VS八旗禁卫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焦文斌,今个儿恭亲王、醇亲王、李中堂、文祥、宝鋆、李鸿藻……,这些个王公贵胄,朝廷大佬,是都在观台上看着的,看我秦军的真本事。你部要拿出全部的实力来,教教对面那群废材们,仗该怎么去打。别给我丢脸了。”
秦军的出发阵地上,刘暹如此的对大队长焦文斌说道。今日校场的演习,就是秦军一个大队,对阵禁卫军的两个牛录。
焦文斌严正的向刘暹行了一个军礼。“侯爷放心。海军陆战大队绝不会给秦军抹黑。”
“要秋风扫落叶。”
“是。秋风扫落叶,横扫千军!”
焦文斌的大吼立刻引起了全大队士兵的应和。“秋风扫落叶,横扫千军!”洪亮的声音远远地传到了看台上,让恭亲王、醇亲王等一班八旗王公大臣脸色顿时一黑。
自从入京后,刘暹已经不止一次在私下和公开的场合表示对禁卫军战斗力的怀疑。现在,这简直就是在剥面子!
此时禁卫军的阵地上,多隆阿正目光迥然的从身前一排军官脸上扫过。这两个牛录是六十个禁卫军牛录中最强的两个,一应军官,多隆阿都能清晰的叫出名字。“听到对面的喊声了吗?秦军这是看不起我们。汉军这是在看不起我们。而我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禁卫军。宿戎京畿,守卫我大清的根基。如果连我们都被汉军给看不起了,这万里江山,这大好山河,谁还来守护?我大清的江山还如何万万年?”
“拿下对面的秦军。用你们手中的枪。”
多隆阿停下了话头。伸手从一旁戈什哈手里接过一颗子弹。“这是橡皮子弹,除非不走运的挨到了眼睛、咽喉,否则打不死人。这种子弹的弹头是软乎的,上面涂得有红色燃料,打在身上了就是一个擦不掉的红点。
我希望。在演习结束之后,两支部队走下校场的时候,对面的汉军身上,每一个人身上都出现这种擦不掉的红点。”
多隆阿内心真的有把握吗?绝没有。作为一名沙场老将,凭感觉他也能知道自己两个牛录的部队,根本不是对面五百多彪悍士兵们的敌手。但是开打在即。谁能灭自家的威风,长别人的志气呢?
刘暹打马向着观台奔去。多隆阿还在继续训话。
观台上,刘暹直接跟恭亲王、醇亲王、李鸿章、李鸿章、文祥、宝鋆等在场的顶尖一批巨头大佬们站在了一处。而且刘暹抵到观台的那一刻,观台下面四周环部的诸多禁卫军军官,那纷纷的议论声。和对秦军的蔑视、鄙视声音,统统消失了。
这就是刘暹现今的威风。‘让诸君久候了!‘
是他以一己之力打趴了俄法,打趴了日本一国,救了越南、琉球两藩国,然后一根手指头顶了荷兰一个跟头的威风。打出来的名望,打出来的威风。
你可以在背后说秦军的坏话,但是当着刘暹的面,当着眼下大清第一名将的面儿。再混不吝的人也开不了那小人口。
在这处观台对面的另一座观台上,英法德俄美日……,在京的所有驻华公使都悉数聚集在这里。同时在这里的还有刚到北京不多久的秘鲁特使。
对于秦军和禁卫军的一场对战。这些使者毫无例外的全压秦军胜利,并且是轻松地胜利。即使北京禁卫军的教官请的是正宗的德*官。
“见过恭亲王、醇亲王。让诸位大人久候了!”
刘暹先向两个皇族巨头行了一礼,然后对着李鸿章、李鸿藻、文祥、宝鋆等人丝毫不放低身段的抱了抱拳。
“一番龙争虎斗就要上演,能一开眼界,何久之有啊?”
“刘侯是面授机宜了啊。今日当见麾下雄兵军威。”
面对刘暹,上至恭亲王、醇亲王。下到诸多重臣,人人还礼。不管刘暹注意到没注意到。当初刘暹在上头的大靠山张守岱。在观台上的这群人当中只能排到中下位置。这人啊,变起来可真快。
想当初刘暹苦苦钻营的时候。在场的这些大佬何尝不是将他视作一棋子?一可可无的棋子。但现在呢?李鸿章这样的实力派,恭亲王、醇亲王这样的皇族巨头,对他都要以礼相待,没有半点轻视疏忽。不知道他们现在还记得不记得当年刘暹面对他们时候的那副毕恭毕敬的样儿?
多隆阿回头看了一眼观台。刘暹已经到了,他也要回了。在路过炮兵阵地的时候,多隆阿招呼了一下那将校。“都准备好了吗?”
“禀中堂【多隆阿是兵部尚书】,一切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进入阵地!”
“既然准备妥当了,那就别耽误时间了。一刻钟后,演习就开始。”
多隆阿打马炮弹观台下对着恭亲王、醇亲王请示了一下,把手一摆,身后自然有人快马前去传令。
一刻钟之后,演习正式打响。
就见秦军和禁卫军两边的炮兵迅速开始进入阵地,因为距离较近,瞄准对方,只过了半刻钟时间,两边的炮火就轰然的炸响了。一时间两边阵地上红色的橡胶点点四下蹿飞。
火炮足足响了一刻多钟。炮声暂停,很快两边队伍的损失被统计人员报告了上来。禁卫军一下折损了二百多人,而秦军方面的损失则还五十人不到。
战场上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存在的,两边的炮兵不可能一个劲的针对对方的阵地很砸猛轰,而不担心对方的炮弹落到自己头上。这种现象也只能是演习场上了。
但就是演习场上,秦军与禁卫军两边损失的严重失衡,也让两个看台上的中外所有人大吃一惊。
“工兵铲,挖战壕、掩体?”多隆阿语气中充满了慎重。
“不错。就是挖掩体。我正在准备给每个士兵配一把工兵铲。虽然战场上具体效果有多少还不清楚。”
“一把工兵铲几斤重?要多少银子?”
“不超过五斤。一把成本价在一块银元左右。”
这是大实话。刘暹准备给自己部队装备的可折叠式工兵铲,重量1.9千克上下,成本价真就是一块银元。那工兵铲用的都是好铁好钢。
只是眼下海军陆战大队背负的工兵铲只是简单地短把铁锨。可参考解放军第一代的工兵铲,一块银元保质保量也能打出五把来。这里面的区别刘暹就不细说了。
多隆阿嗤笑了一声,憋了刘暹一眼。他脑子残了才会相信一把铁锨的成本价要一块银元。
刘暹不以为意,对一旁李鸿章的目光视而不见。只把眼睛看向秦军阵地,海军陆战大队刚开始进行土木工事训练,而且他们的训练场还只放在沙地,土地上还没有得到加强,现在这种速度依靠的还是入选陆战队前本有的底子。
五尺长、两次宽、一尺深,积土堆砌四周,尤其是头部位置。在秦军的军事教科中,挖一个如此这样的单兵掩体,时间是五至十分钟。
如果秦军阵地所有的士兵都挖成了标准的单兵掩体,就演习中那八门三吋后膛炮的火力,能给陆战大队造成三十人的伤亡就算高的了。
五十人损失,只能说陆战大队的单兵掩体挖的不标准,或许一部分士兵根本没能够挖完。刘暹一直在看着表的,炮兵距离预备阵地只有十米的距离,人推着就轻松的把炮归位了,然后两边距离又那么近,如此才能在八分钟内开炮,并造成不俗的杀伤力。
只是秦军如此的表现已经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了。
大批士兵的阵亡让禁卫军有了相当的混乱。建制的零碎和基层军官、骨干的损失,都能让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有大幅度的下降。而此时的秦军方面,焦文斌吹着口中的哨子,尖锐的哨声当中,海军陆战大队剩余的士兵端着已经插上刺刀的步枪,迅速的爬出战壕,在演习场一旁烧火吹来的硝烟中散开队形,猫着腰开始向对面阵地发起冲锋。
这行动速度令在场的洋人公使和武官都有些色变。
两个中队的秦军士兵开始侧击。迂回进攻时,队形散的非常开,和当今流行的步兵战术是差距非常的大。
对面的禁卫军军官当然在尽快的组织士兵,组成防线。可怜他们现在连趴的坑洼都没有。炮击用的炮弹也是橡胶弹,爆炸后可没有力量将地表炸成坑坑洼洼的。这块特意挑选出来的演练场,又是特别的平坦。
禁卫军方面的炮击首先开始,秦军方面的炮击也迅速展开还击。两边的炮兵阵地都不需要考量自身的威胁,那炮声打的是个畅快。
后膛炮,非常老式的刚性架退炮,两分钟能打出三发就是厉害的了。
一边区区八门火炮,根本对秦军形不成有效的压制。秦军已经分散了,一股部队正在实施侧击。进攻中的秦军士兵们趴下身体,然后采用跳跃、爬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继续前进,部分士兵也开始趴在地上用步枪进行压制射击。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禁卫军的应对是愈发慌张。正面进攻的敌人依旧不远了,迂回进攻的士兵们更是靠近战线不足五十米,很快进攻的秦军士兵就开始扔出了手榴弹。不求杀伤,只求手榴弹中藏着的黄土能遮蔽一下对面禁卫军的视线……(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发酵在秦军当中的军事变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是靠着一两场局部小战役的胜利,就能得到质的提升的。”威妥玛带着不列颠式的傲慢和自信,眼睛看着刚刚落幕的演习场上,轻松获得胜利的秦军陆战队士兵,评价着大清朝。
“但是,文明世界距离远东的路程实在太遥远。我们没办法对着清帝国的精华区域发动大规模的战役。除非大英帝国可以全力以赴,以海量的军费、物资、人力和极长的时间,不惜代价的持续的、不间断的,向着东南亚集结部队。不然,现今的文明国家只能以小规模的战斗,来惩罚这个老大帝国。
所以,先生们,刘侯爵和他的部队的存在,对于这个古老帝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只能以有限的力量来面对清帝国的东部沿海区域的时候,当胜利女神已经离开我们,站到了不可估摸的中间位置的时候,先生们,是适当的收起我们的傲气的时候了。
请正视我们的敌人。这才是一个强者应有的姿态和风范!”
威妥玛从来不遮掩自己对中国一定程度上的好感。但他也从没过高的抬举过中国的地位,就像他说话的意思一样,威妥玛从没将中国划进所谓的‘文明世界’当中。西方文明的骄傲,白人的自豪,依旧充斥着威妥玛。
但他也很反感法国现任驻华公使白罗呢和沙俄现任驻华公使凯阳德口中不停地对秦军的蔑视。这太有失风范了!
秦军的战斗力很强,承认又如何?始终将中国视作一个弱者的威妥玛,将近几年清帝国国势的好转和兴旺的势头,全看作是刘暹和秦军的作用。这份眼光就决定了他的一系列的想法。秦军再厉害。放进整个中国的军队中,也就平常了。中国有太多的军队低劣的战斗力可以将秦军拉的渺小不可见,中国始终是个虚弱的国家,即便他有一支战斗力很不错的军队,也无从改变这点。
这就像是两个阶层高下的人。上位者坦然的承认下位者的某一项长处,这很正常很自然。威妥玛万分不解白罗呢和凯阳德心中是怎么想的。难道一定要贬低清帝国的全部?这在他看来是一种懦夫的表现,是不敢面对事实。
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德国刚刚复兴,还远没成为英国的下一个遏制目标。大英帝国的眼睛始终放在迅速恢复的法国人身上,一点余光还盯着沙皇俄国。
法俄这两个本身也不对付的国家。全是大英帝国的敌人,这一点同样也是威妥玛为何在诸多驻华公使和特使面前,大加‘蔑视’法俄的重要原因。
只是威妥玛话说的有些道理,白罗呢和凯阳德不好‘怒斥’反驳。那样他俩会更丢人。
白罗呢只是冷冷一笑。
凯阳德却不能忍受这种羞辱。是的,在他看来。威妥玛在现在这种场合里这样不给自己面子,那就是一种羞辱。“原来在面对腐朽落后的清帝国的时候,大英帝国已经收起了自己的傲慢了。威妥玛公使把一群黄皮猴子看做了文明世界的客人,大英帝国外交部的风范,真的很令人敬佩啊。”
“事实胜于雄辩。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故事还会重新上演。凯阳德先生,我们要打赌吗?或许沙皇俄国不准备跟奥斯曼帝国进行第十次俄土战争,而准备将精力放在中国人身上。”
外国公使之间的唇枪舌剑。刘暹、李鸿章、恭亲王、醇亲王等都不知道。他们只在等待最后的统计结果。
“报——”
大约二十分钟之后,确切的数据被送到了观台上。
禁卫军两个牛录632人,全军覆没。秦军一个海军陆战大队。全员525人,阵亡一百三十人。
这个比例让多隆阿黯然失色。
如果是真的战场,禁卫军绝对不可能支撑到全军覆没的地步,可能最开始的一通炮击后,整个队伍就乱了。也可能伤亡一半后,整个队伍就溃不成军了。反正没谁会真的认为禁卫军能站至最后一人。
所以。秦军的伤亡,应当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扣除掉炮火的不正当杀伤。秦军与禁卫军的伤亡比例能拉低到1:10,甚至还要更低。
夜晚。多隆阿彻夜未眠。今日演习在场的外国武官们,也多是未眠。
白日的喧嚣过后,属于他们的工作就开始了。一张张草纸上勾勾画画,诸多外国武官都有不俗的数学功底,他们计算着子弹的射速、炮弹的射速,炮弹的爆炸笼罩范围,整个战场上的面积,等等。
与多隆阿等禁卫军将领多从筹谋、法子上着手不同,西方的近代军事教育,数学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对比脑子里的军事策略,军事思想,这些只是各国中基层位置的在华武官,更相信数学和数字。
同样秦军的宿营地中。陆战队的学习班里,一场秦军正在进行着的军事变革,继续的在发酵当中。
“如果大队里有四挺重机枪,六门迫击炮,今日战斗,当该如何布置!”
焦文斌作为大队长,自然是第一个带头发言。这给人的压力是很大的。全大队的中层军官和一部分低级军官都在,如果他的发言水平不怎么样,那是会在部队中造成很大影响的。
一次、两次,军职的威严还能压得住。可是次数一多,军职的威严再多也不顶用的。他的整体威信和形象已经在手下的军官心目中崩塌了。而这样的一个军官,当然不是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好军官了。等待他的命运是如何的,也就不言而喻。
所以,这样一个规章制度定下来,刘暹就是在逼迫着中高层军官不停地进步,在用心努力的去学习。自然地,秦军整体军官的军事素养,是提升很快的。
“我会在这里、这里、这里、这里,四个地方布置重机枪……”
焦文斌在黑板上的阵地布局图上,标注出了四个机枪阵地,然后再标出了迫击炮组的初时阵地。最后一一阐述着自己对这一战的设想和感悟。
刘暹自己虽然只是个伪军迷,但是在后世只是常识性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是极具前瞻性的军事理论。尤其是19世纪后期,武器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的当时的军事思想,在这个军事思想与武器发展不协调的年代,他捣腾出的这些东西,对秦军,对中*事上的崛起,都有着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而且最难得的是,现今西方各国的军事将领们,主要当权者还是排枪击毙时代走出来的老人。这些人脑子深处刻印着老旧的军事观念,没有真正的战绩,是很难让他们改变观点和头脑的。
这也是刘暹愿意将陆战大队光明正大的亮出来,露一露自己实力的主要原因。因为他清楚,这些不伦不类,极度不完善的军事理论,并不能引起西方军事届真正的关注。这还不如当初打日本时的那一场血屠呢。四十挺重机枪的威力,比这些东西更能引来西方人的眼睛。
原时空历史上,从甲午战争一直到日俄战争再到一战初期,步兵战术虽然已经抛却了排队枪毙时代的紧密队形改为散兵队形,但作战时这种散兵队形依旧非常紧密,甚至有的时候士兵的间隔只有两米到三米,宽松的也不过五六米的间隔距离。各*队运用这种战术,一直到一战中后期机枪横行,巨大的伤亡,残酷的现实,才迫使的双方慢慢改变。
而在此之前,重机枪的展示并不乏例子。比如英国人在非洲,五十名士兵用重机枪屠杀了一百倍于此的祖鲁人。以及日俄战争的旅顺之战,乃木战神的精神胜利法的结果,最好的阐述了火力密度的重要性。人命是拼不过子弹的。但西方军事届的巨头们改变了吗?没有。
1...127128129130131...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