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穿越1862 第六百零六章 瓜分殖民地的狂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英国人的不同意见,让奥耶尔伯爵在谈判之中落到了下风。⊥,因为他的底气不足,不自觉间面对中方的强硬就表现出了软弱。中国外交部自然不是吃干饭的,趁势猛追猛打,第三此会谈结束以后,奥耶尔脸色很难看的离开了会同馆!
英国人虽然跟荷兰的立场有些迥异的地方,但大体上还是为荷兰站台的。至少白厅不能看到荷兰这么轻易的就丢掉了东婆罗洲。在谈判进行的期间,威妥玛、赫德等英国在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积极活动着,
赫德最早去就见李鸿章。两人的关系是很亲近的,也是交情多年的老朋友。但却吃了个闭门羹。李府的管事告诉赫德,李鸿章最近工作忙,经常没有时间回家。在表示歉意的同时,很有礼貌的告诉赫德,他会把赫德求见的事情转述给李鸿章。如果李鸿章抽出时间的话就会立刻通知。在此期间,请赫德耐心等候。
这样的排场自然让赫德万分恼火。当年他就是求见慈禧的时候,慈禧也没这么大的威风!
但是时世转变,赫德虽然依旧在中国海关税务体系当中任要职,地位却已然变化重大。
要知道,李鸿章现在是内阁大佬。而即便是海关总署的boss,面对他的时候也要毕恭毕敬。赫德自身却只是海关总署的第二把手都算不上的第三、或第四把手。
中国人讲面子,地位变高了,也不好对往日旧人耍威风。免得惹来非议。所以往日见到赫德的时候。还都是很热情的。现在论到实际上了,赫德就真心感受到了这种不可扭转的巨变。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他也只好认了。
就在赫德大感颜面受伤生闷气的时候。中国正在和德国代表就一笔贷款问题进行磋商。德国是欧美诸列强中受经济危机损害最小的一个国家,因为德国有高关税的贸易保护和国内工业卡特尔化。德国工业的竞争没有出现大规模投机浪潮,受外国廉价商品的倾销影响小。只有对美国出口的钢铁和机器下降幅度较大。所以容克贵族们和银行家们手头的资金还依旧很充裕。
德国愿意贷款,刘暹愿意借款。这贷款的利率都还没有国债高呢。这就达成了意向型协议。蛋想把这个意向变成可操作的内容,就需要更多艰苦细致的谈判。
中国这边先由许景澄领队,留美归来的周寿臣和留德的文琦两人做副手,德国方面则由一名叫做弗朗茨.冯.马特乌斯的中年人出面,驻华大使巴兰德担任副手进行谈判。
弗朗茨.冯.马特乌斯的背景相当深厚,他既是容克贵族,也是一家钢铁企业的老板。还是一家银行的董事,更跟奥匈帝国有着割不断的亲缘。而在具体事务的谈判中,弗朗茨.冯.马特乌斯也体现出了自身精明强干,思路清晰的特点。
贷款不是全都是金钱,德国人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玩的是左手出右手进的把戏,就像中国对土耳其一样。德国现在经济形势相当好,但少了美国这个大买家,钢铁和机器方面的产量无可避免的还是下降了。
中国对钢铁的需求不多。需要也是特种钢、炮钢这些高技术含量的钢铁,而这样的钢铁偏偏都算不上大量。这样的钢铁德国本身的产量也是有限的。
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机器一系的。虽然不是钢铁业这般弗朗茨.冯.马特乌斯的强项。但钢铁厂和机器制造厂的关系也是无需说明的。在他的记载中如此回忆对周寿臣和文琦两人的印象。
“中国的谈判代表是三个人,一个中年人带两个年轻人。中年人一般不说话,只在谈判的最后做决定。协议细节是我和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谈下的。即便身为官员,两个年轻人依旧对钢铁行业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某些方面他们更像是一位谨慎又聪明的大富豪。他们并不对任何事情直截了当的提出赞同或者反对。而是对其中的关键细节相当在意。我根据他们的思路梳理下,发现这两个人对如何尽快的得到设备,并且将其投入运行非常在意。这是两个出色、务实的优秀青年。他们一个毕业于美国。一个留学于德国。中国正在用新式的人才充斥着自身。”
周寿臣和文琦在谈判桌前跟弗朗茨.冯.马特乌斯多次交锋。两方人就机器价格上的一个小数点都能推拉三五回合。然后就是中国的抵押品了!
德国人想要中国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几块油田。这是中石油前年在尼日利亚投资,去年成功探发油井。然后刚刚上规模的开采原油不到一年的时间。德国人现在就盯上了!
刘暹知道是为什么。去年德国的戴姆勒(daimler)创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立式汽油机,它的特点是轻型和高速。当时其他内燃机的转速不超过200转/分。它却一跃而达到800转/分,特别适应交通动输机械的要求。前景可谓光明的闪瞎人眼!而这汽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整个世界的石油价格虽然还没什么提高,可日后会怎么样就太容易分辨了。
德国现下一口油井都没有。整个欧洲的石油开发被英法将之与德国隔绝开了。
现在德国人想要中国在尼日利亚的油田,未尝没有‘未雨绸缪’的缘故。当然,最重要的是尼日利亚就在几内亚湾,距离德属西非殖民地喀麦隆非常的近。两个国家是邻国!而且英国人虽然已经伸手插进了尼日利亚,却还没有完全吞进口里。如果这几块油田落入德国的手中,德国就也有理由插手进入尼日利亚了。
脑子连转了几个圈,刘暹问道:“不知道贵国政府是怎么看待与俄国的关系的?”据他上辈子所知,德国人跟俄罗斯彻底翻脸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刘暹现在都不敢确定,当中俄打破脑子的时候,德国的选择到底会是哪一方?
zn海紫光阁里,刘暹宴请了弗朗茨.冯.马特乌斯。
德国人想要拿走中国手中的尼日利亚油田可以。反正这几块油田购买的时候成本廉价,而德国此次的贷款却高达了两千五百万英镑。
如果德国人真的能在德俄关系上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让刘暹心中有底儿了。那么把那些油田让给德国人也未尝不可。几内亚湾距离中国太过遥远了。
刘暹开发尼日利亚的石油,本身就是在挖坑,能坑到谁是谁。中国要是真有力量投入欧洲,倒不如投进南非的白水分水岭地区。这块地球上最大的金—铀砾岩矿床,现在已经握在了中国的手中。工商部下属的矿产企业已经开始进入那里,进行着所谓的‘探矿活动’!
在这个人迹罕见的兰德盆地,土著居民很少生活。这片超级金矿在原来的历史上还要等到西历的1886年才被发现。中国的一系列活动肯定会招惹外国人的瞩目,这片金矿想要把消息彻底瞒住也是不可能的。但趁着消息走漏之前,先捞一笔却是真的。
白水分水岭地区不是只一个兰德金矿,只是这里最出名。而单单就一个兰德盆地的兰德金矿,到了二十一世纪,130年的开发就开出了黄金达3.5万吨。不算130年来冶金技术的发展,就是现在的冶金手段比之百年后的差距再大,一年时间也能开出百吨黄金来。并且这里有那么多的天然狗头金!
只要明白彼此间的利益高低和难度高下,就能明白刘暹为什么舍尼日利亚,保白水分水岭地区了。要石油?南洋有的是。往来中国的运输也方便。况且将来还有中东波斯湾呢。
弗朗茨.冯.马特乌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他有权利答复的。遂把话题巧妙的转到另一个问题上——新几内亚!
今年,欧洲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原历史时空上,是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丹麦、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荷兰、俄国、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国等1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召集者为德国首相o.von俾斯麦。现在这项会议则还多出了中国这么个新成员参加。虽然中国跟美国差不多,在会议上几乎没有发言权。但中国还是借此机会巩固了自己在白水分水岭地区的‘主权’!
现在柏林会议还在激烈的进行着,中英德关于新几内亚岛东部的分割也在积极沟通着。英国人想把中国排斥出新几内亚岛,因为这里距离澳大利亚太近了。他们想把这块鸡肋一样的土地抛给德国人。但德国的威廉一世头脑还很清晰,俾斯麦更没有因为这点蝇头小利而得罪中国的打算。
就像中国距离尼日利亚太遥远了一样,德国距离新几内亚也太遥远了。
弗朗茨.冯.马特乌斯无法就德俄关系致词,但在新几内亚岛东部问题上他是有说头的。德国国内就此问题已经达成协议,只要中国表露出渴求的愿望,德意志可以将这块鸡肋让给中国。弗朗茨.冯.马特乌斯期望着这一好消息能够冲淡一些适才尴尬的气氛。
并且。荷兰人没有把马辰港问题倒腾到柏林会议上,也说明了荷兰政府现下无意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意思……(未完待续。。)u




穿越1862 第六百零七章 读书无用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会同馆,这已经是中荷间的第五次会谈了。●⌒,
两边口舌交锋,你来我往。
黄遵宪头都疼了,对着奥耶尔伯爵开口道:“黄某人实在是忙。体制所关,也不能老和伯爵先生见面,下次再见,双方就该落笔签字儿了。货到地头死,马辰港现在姓秦,伯爵先生,你们打算怎么个和法儿?我大秦都接着!
中国向来是维护东亚地区的平地,也向来谦和恭逊,不为己甚。奥耶尔伯爵,你们的打算。到底是个什么?”
黄遵宪的言辞中似乎透着一股不耐烦,但脸上很平和。
奥耶尔眼角飞快的闪过一抹亮光。对手急躁了!按照西方的谈判技巧来说,这样的对手就很好对付了。
“马辰港现在确实被贵方实际控制。但是在公平公正的国际公约面前,马辰港是属于荷兰王国的。这就像暹罗、缅甸北方的太平军。他们占据着暹罗、缅甸的土地,但这些土地是属于暹罗王国和缅甸王国的。
这还像你们中国,图斯池以北以西之地被俄国人实际控制。难道你们就认为那些地方天经地义的就应该被俄国人管理吗?在国际公法上,那些土地就属于了俄国人,而不属于中国吗?”
奥耶尔的言辞是非常犀利的。他提出太平军这个例子,黄遵宪可以不用在意,甚至内心里会洋洋得意。谁不知道太平军现在是听北京的命令啊。但他搬出图斯池的事儿来,国际公约就真是要被人遵守的国际公约了!
可是黄遵宪若连这点攻击都承受不下,他的脸皮也让他成不了外交官。
黄遵宪摇头笑了笑。“奥耶尔伯爵好犀利的口舌。可惜这化不成枪炮战舰。奥耶尔伯爵还是认真的想一想,我大秦对外的耐心是有限的。”转过话头就结果了上面的言辞。还落下了威胁。
奥耶尔伯爵整个人身体一僵,半响整个人才铁青着脸站起来。
刘暹在宫里头详细了解了整个谈判过程。不以为然的呵呵一笑。威胁?谈判中要没有威胁那还是谈判吗?小孩子过家家才没威胁。
“继续。接着给我跳!”
敦煌都启封这么多年了。敦煌乐舞到今天才给编排出来。刘暹前世的时候就感觉敦煌乐舞好看。姿态漂亮,有种诱惑力和圣洁交织的感觉。可不纯粹是敦煌舞蹈衣着那个啥……
到现在这时候,看起来就更有视觉冲击感了。而且如今的敦煌乐舞编舞很长的,不跟前世的电视里一样,一个节目就几分钟。
只是本着‘还原’两个字,这一世的敦煌舞蹈服装也相当的那个啥,刘暹没打算把敦煌乐舞放到戏剧院去,估计现今的中国还接受不了。即便舞蹈服最保守的那几场!
“朕倒是绝对,现在朝廷更应该关注一下国内的情况。”当晚。一帮内阁重臣来拜见刘暹。刘暹丢出了一摞报纸。这些报纸来自四面八方,有大报、小报、中报,档次不一。可这些报纸的头版头条,文章中都透漏着一个意思——读物无用论!
这些报纸拿基层公务员的薪水跟技工、医生、律师等高薪职业对比,后者拿到的财富要远远高出基层公务员。然后又分析了现今新秦官场的不好混,之前有人说谁谁年纪轻轻就官场有为,除了平乱起兵仗这特殊时间段,其他太平年景里,那都是三十岁不到就居四品以上高位的存在。可现在的官场的有为青年呢。三十岁能做上一地父母那就是大大的才俊了!
文章分析,随着新朝定鼎的巩固,时间越长,官场的‘规矩’就越定格。二十年后。怕是四十的知县,五十的知府,六十的巡抚。才是官场的常规!
谁要能三十郎当就知县,四十岁知府。五十左右成为省部大员,那内阁的宝座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所以。读‘书’无用啊。苦囚于科场,还不如另通他路。
手下送上这些报纸,刘暹看了倒是很认同其中一些观点的。但是‘读书无用’这个论调是万万不能认可的。
这些报纸以这个论调来上头条,只能说明,在中国,在现在的中国,很多人还是把读书跟做官挂上直接关系。那医生、技工、律师等等,不也是读书读出来的吗?
刘暹把自己的意思给底下人说一说。尤其是管着新闻出版总署的文教部,这些报纸上掀起的舆论虽然没成什么气候,可也要提高警惕性。
中国的新式教育正在推广中,谁要起幺蛾子,刘暹手下可没情面。
夜里回到府邸,范德榜掐了掐眉心。年纪大了,真的是懈怠了。皇帝都知道的消息,自己愣是放过去了。招呼过唯一还待在家尽孝的小儿子来,问到‘读书无用’这个论调,结果小儿子也不知道。
范德榜吩咐道:“你明个去寻一个城里的平民和城外的农民来。为父要问一问他们。”
“皇帝提及的事情,再小,也要当成天大的要紧事来办。况且这风头跟朝廷有悖背!”
“儿子明白。”小儿子郑重的应承下,第二天用一上午的时候,从北京城和城外农庄里就寻到了五个底层百姓,年纪还都是四五十岁的。
“这些年朝廷兴修水利,减免农税,老天爷又照应,田地里多收了几斗粮食。又恰逢万岁爷圣明,开了工厂,小老儿俩个儿子都在厂子里做工,工钱也不少。俺们这些小民们日子过得宽松了不少。……”
老头五十岁了,最大的孙子都十一岁了。对新朝的日子是满口称赞,可待范德榜提及上学俩字的时候,就一脸的不以为然了。
范德榜坐在上首,心里也是生气啊。教育是坏事情吗?合着大字不认得一个,当文盲,当睁眼瞎就是好事情?
自己是怎么混到今天的地步的?
若不是年轻时候爹娘老子拼了命供自己读书,认得文章字词,自己能有今日风光吗?别以为当年的汉中老人都是风风光光,混的一般的也不少。没能力!
自家这皇帝再念旧情,也是讲‘能力’为先的!
现在国家普及新式教育,城市里还开办夜校,范德榜眼中这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好事。
“上学怎么就是坏事情了?”范德榜的嗓门好像快刀裁纸一般冷厉。
下面做着的老头登时就是一个激灵,心里暗叫坏了。这办学校是朝廷的意思,那自然也是首辅大人的意思,自己这不是找不自在么?!
当下也不敢抬头看范德榜了。只是事到如今,他也不能闭口不谈,只得抖着声回道:“回……回首辅的话,俺们寻常小民,识得几个字儿,会写自己的名儿就可以了,读太多书真没有用……”
“首辅大人,我等寻常到上学之事,一样排斥的很,“一个小学就是五年,虽然学钱不要了,可费用还是要给的,五年就是三四百块。还有笔墨纸,上学了这也免不了。
一年就是一百块的开销。最主要的是,谁家都不会只有一两个小的,男娃六七岁就能帮着收拾东西,看护小弟妹了。再长两年入学,学完就要十三四,可耽误了学手艺的时间。”
“首辅大人,俺家不指望娃娃们当官。上啥子学么……”
“首辅大人……”
五个人全部过了一遍,范德榜脑门疼了。
读书就是为做官,不想做官就不读书了!这群愚民就是这个理!
范德榜皱着眉头一言不发。看儿子把人全都送走了,才气呼呼道:“愚蠢,愚昧!”
“读书无用,好一个无用!”范德榜看着自己小儿子,“静淹,你也是读书人,你觉得这些升斗小民读点书可有用处?”
“父亲,孩儿觉得升斗小民读些书对他们自己或许没有大用,但是对国家是有用的。”
“读了书,至少报纸可以看得。将来有新的法律了,可以认得。那谘议局若有一天真的改作西人选举之模式了,这些小民能懂得议员之宣传。”
听了小儿子的话,范德榜心中的怒气才消退下了一些。
但他对小儿子的见解也略有些失望。范德榜认为,通过新式学堂教育,学生们学会到遵守纪律,会学会到最基本的军事操列,这是为他们在日后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或是士兵打下了基础。而且小学的教育就是认字,通晓一般的加减乘数,通晓一般的自然规律,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邪教的传播。而且没有一点文字数学功底,过去那些只识得几个方块字的半文盲,是根本没有办法掌机器技术的。
这是为整个国家竖立未来!
“父亲。看这些报纸,以宁沪杭、珠江三角洲和京津为多。这些地方是我中国工业之精华地段,大城市密集。许多家庭的小孩都出来做童工。那也是一笔收入的。”范德榜的小儿子认为,这些地方之所以对‘上学’产生抵触,跟童工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据他所知,民众家境普遍富裕的广西和汉中等地,对上学和新式教育的普及很有热情。
“父亲。这报纸上面只提及小学,父亲不放命人探一探中学和大学的情况,还要探一探各地夜校的情况……”(未完待续。。)u




穿越1862 第六百零八章 北洋军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一个国家,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事情从来都是千头万绪的。∑,
上位者,顶层的上位者,从来都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专门关注于一件事情。就像现下的中国,一边同荷兰谈判,一边同德国谈判,另一边还要宣传教育,继续的组织移民,继续的修筑沟通内蒙、西南、新疆与内地的铁路,继续征召新兵,继续推行电力……
……
河南陈州府,周家口。
在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如今到了新朝,周家口的兴旺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壮大。
前年,也就是第一任内阁最后一年的任期当中,经河南省政府特批,周家口由镇升级为县,成为了陈州府最新的一个县城。
而周家口级别一升格,这里立马就出了个幺蛾子!
在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到三亩地的陈州府,周家口赫然组成了一个合作农场。这是农村合作社制度在中国被提倡以来,河南地区第一个民众自发组成的合作社性质农场。
加入农场的有大地主两个,小地主七个,自耕农三十五户,佃农一百零三户,农场总面积一万一千亩,牛马总数量接近四百匹,车辆六百多,农用具等百套!
农村合作社是第二任内阁就任之后提起的一项农村新政策。可以跟红朝的合作社挂钩,只是并不像红朝时那样是政策推行的,新秦这里是自愿参加。
以土地连片为前提。将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并且有农业税收上的一定优惠额。也就是说合作社性质的农场税收跟个人的农业税收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一个前提。一家只准入股一个农场,并且合作社性质的农场,单个股份不得超过30%,且必须由五家人以上。
刘暹这么做,对,这法子还是刘暹想出来的。他还是从促进大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出发。眼下‘农场’发展的还是很缓慢。刘暹想到日后的机械化农业心理面就有些着急,就想出了农村合作社这么一出来。反正也不是强制性推行的,根本不会发展到红朝时候的地步。
像周家口这里由九个地主出面组合合作社,因为基本面积和成立速度。这事儿直接就惊动了刘暹。换句话说,这周家口的河北农场是直达天听了。刘暹甚至知道这河北农场做头头的人叫杨万同,自身家底并不丰厚,在九个地主当中排名最末尾,可他是前清的举人。前半生为人处世又很厚道和公正,在周家口,在整个陈州府都享有声名。自己不仅是陈州府的府谘议局议员,还是省谘议局的议员。这河北农场由他来担当带头人,不管是两个大地主。还是最底层的佃农,都信服的很。
农场下属还有一个农产品公司,有蒸汽磨坊和榨油作坊,还有一个养殖场。主要是养猪羊,现在这个时候,鸡鸭大规模养殖太容易得病了。就是猪羊如果不搞好卫生。也容易得瘟病。杨万同虽然是前清举人,但头脑灵活。直接跟陈州府的农业局挂了钩,后者不仅管着农业。也一样管着畜牧业。河南不比塞北,畜牧业不算发达,没必要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这农业局中有一定的农业、养殖方面的技术力量。
如今才两年都不到的时间,河北农场兴兴向荣,勃勃生机。
去年,河北农场分块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和红薯,小麦能磨成细面,玉米和红薯主要是自己吃,秸秆还能做成青饲料,喂养猪羊。大豆和花生却是用来榨油,剩下的豆饼等依旧能用来喂养牛马猪羊。棉花能向外卖!
1...229230231232233...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