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美国西海岸地区是没有说得出名的军火制造厂或公司,这几个州除了加利福尼亚外,工农业制造生产能力也都很一般很一般,甚至除了加利福尼亚州以外,其余地区人口都不超过五十万,可老美发达的工业产业只要能够完成组合,生产子弹、炮弹和简单得步枪、手榴弹不成问题。
至于复杂的大炮和机枪生产线。国内早就向加州运送来了。
不过这些工厂缺少工人,另外这里还缺少油料。现在登陆北美的所有装甲车和坦克车用油,都是之前美国的中国资本用钱从墨西哥买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内运送来的。
不从美国撤资,也是迷惑老美的手段之一。而购买下的石油。经过几经转手,在美国政府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妥善的掩藏在了加州和华盛顿州。
反正依照国内的能力,北美作战的装甲部队只要一迈过密西西比河,油料供给依旧跟得上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现在登陆北美的国防军还不到四十万,用于作战的部队。用于一线的部队,更少得可怜。在美英联合舰队抵到巴拿马之前,按照总参谋部的策略,海军运输部队不仅要向北美大陆再运送十万人以上的部队,还要运进去数以十万吨的军需物资。以及至少三万名工人。
这样,当海战影响到了夏威夷至北美的运输线路以后,国防军至少能够有五十万人的兵力,和五万人的工人力量。这其中至少包括五万日本挺身队士兵以及一万名日本工人。几乎全是从西南日本招募的。
随着南洋战局的骤然扭转,随着西线战争的天翻地覆,东京日本已经蔫了。
他们跟西南日本的战争只持续了两个月不到,就以割地的屈辱形式,主动结束了这场他们自己挑起来的战争。西南日本在本州的国界线。又向着京都推进了一大步。
西南日本也见好即收。他们很清楚自身实力的不足,对比这些年有着英法美等国资助的东京日本政府,无论人口、财政还是工业。西南日本统统居于下风。即使东京日本的‘兴盛’是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以贷款的模式‘借’来的。可东京政府手中就握着那么强的工业和兵工生产能力。
当然,这些年西南日本政府的小日子过得也不差。中国人开发南洋,除了从福建、两广招募老乡和引入移民外,也给西南日本政府减轻了一定的人口压力。招工、移民,以及始终存在编制的国防军——日本挺身队,分别对应着西南日本的农民接触和武士阶层。
在西南政府的领导下。他们所属的底层武士,总算是有口饭吃。加入了挺身队、西北、西伯利亚垦荒队的很多日本人。虽说都千方百计的留在了中国,却都在接出家属的同时。也大把的寄钱回老家。因为没几个人能像武思朗一样,有能耐把自家的父母儿女外加兄弟姐妹,全部的亲人都带来中国,都加入中国国家,并且户口本的民族上写着——汉。
武思朗不仅在西南日本,包括东京日本在内的整个日本,都成为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尤其伴随着中国的越发强大,武思朗的‘传说性’就越高,也越为更多的日本人羡慕和向往。
西南日本底子薄弱,刘暹也不可能在国内工业建设资金都紧张的情况下,拨款加速西南日本的工业建设,所以十五年过去了,西南日本跟东京日本工业建设方面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加大了。
西南日本政府所拥有的兵工厂和钢铁厂,只有当年刘暹在钦州所建的钢铁厂一期那么大点规模,只靠他们自己,根本完成不了自身军队的武备建设。
东京日本政府是负债累累,债台高筑。可好歹他们建立起了诸多的现代化工厂,还修起了多条铁路,沟通各县,在造船业、军火制造和钢铁产业上的增长瞩目可见。
只是运转一直很艰难。因为日本没有了中国和朝鲜的市场,连他们国内自己的市场都只剩下三分之二,还要面临着中国制造的竞争,日本的工业发展有着先天性的限制。
在19世纪末的年代里,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脱离市场而兴盛自己的工业和制造业的。
之前日本的工业制造品,出口对象只有主要是南洋和暹罗。可现在,南洋、暹罗全成了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地盘,东京日本的工业化发展已经走到了死路。
质量差,技术落后,还成本高,价格贵。这些就是日本货在市场上给人留下的印象。东京日本政府现今的实力是强过西南很多,可他们要一直照着现在的道路向下走去,不是自我毁灭,就是抱着决死之心的发起一场对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最后的结局还是灭亡!
而西南政府呢,没钱发展工业,那就先不发展着。他们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占领市场,却也将自己绑在了中国这条大船上。用牺牲工业作为代价,换来了随着中国一起玩耍的机会。
西南日本发展生丝产业,在中国各大丝行和纺织公司的指导、资助下,与西南日本的农民签署收购协议,规定产品质量和价格,让日本不少农民的收入暴增许多倍。
西南日本发展生丝产业,不自然的就影响到了粮食生产,可背后有中国做依靠的西南日本,这些年粮价却在持续的走低。这也进一步让日本农业向着经济作物方面转变,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弱,粮食产量不断降低!自然就让西南日本政府更加的贴近北京,让北京更轻松的掌控西南日本的命脉。
……
十月中旬,北京下起了今年入冬的第二场雪。西线战场相继传来了好消息,南部战区军队已经攻克了阿斯特拉罕,这个伏尔加河三角洲上的城市。飞艇部队夜袭重创了俄国的里海舰队,现在俄里海舰队的残部已经退往了巴库。
而石东来领导的南下部队,现今也快要逼近了巴库。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先前时候全部抽调一空,只剩下寥寥两三万人和当地俄罗斯政府紧急组建的,差不多数目的民兵,这样的对手石东来还是还打的有困难,他已经可以拍拍屁股回北京了。
国防军的目标是巴库。现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欧洲最早开采的油田,现代石油产业的诞生地。这里一年的石油产量几乎是中国石油公司和南洋石油公司合起来产量的两倍,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其所在的南高加索工业中心是俄罗斯的石油基地。
这个地方是中国必须拿到手的。而且动作要快,不但要保住油井,还要保住炼油厂。国防军的诸多装甲车、坦克车、卡车,今后的用油可全指望这里了。
十月二十日,石东来的电报传到了刘暹手里,国防军兵不血刃的占领巴库,俄里海舰队残存军舰投降,巴库所有油田油井和炼油工厂、储油仓库,都保存完好。还缴获原油上百余万桶,柴油、汽油、润滑油等成品油过五万吨,今后的装甲部队再也不需要为油料发愁了。
拿到电文后,刘暹当晚兴奋都要睡不着觉。他感觉自己完全就是‘天命所归’,俄罗斯人脑子进水了也好,被驴踢了,被门夹了都好,反正东西已经落到自己的手中了,这是事实!
只要想一下,明年时候,再也不需要为装甲部队的油料发愁了,他的心就也冲飞上天空了。
伏尔加河流域的作战也进入尾声,国防军的战斗力根本不是那里的守军能够抵抗的,何况守军数量还那么的少。而过了伏尔加河以后,空虚的顿河平原,空虚的俄罗斯腹地,就再一次敞开在了国防军眼前。
北部战区的下一个目标完全可以定在莫斯科——向莫斯科进军!(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零五章 又一个战场的胜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或许……”,11月、12月这两个月的作战计划,直接就可以将莫斯科囊括进去。寝宫里的俄罗斯地图前,刘暹沉没了良久,然后拿起了尺子在地图上比比划划,随后一个蓝点标记在了莫斯科位置。
已经要到11月份了,这两个月对应的就是西历的12月到1月,是俄罗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在原时空的二战,德国战车都要在这两个月里大受影响,何况是现下技术的发动引擎。鲁道夫.狄塞尔是个天才不假,却也不能超越时代。
装甲部队肆虐的时间已经要到头了。可能明个一早起来,夜间一场大雪不期而至,温度骤降十几二十度,所有的装甲车、坦克车和卡车就都冻的无法动弹了。
可是这两个月也不能白白空费,那等于白让俄英法西荷等国两个月的准备时间,甚至两个月后欧洲人的坦克车也会出现在战场上了。国防军必须把这两个月时间充分给利用上。除了后方源源不断的向着前线输运补给、军需和战士以外,还需要国防军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机械化时代回归到19世纪末,用自己的两条腿,用雪爬犁、马匹去夺取一个又一个城市。
装甲部队趴窝以后的下一场作战计划早就拟定好了,国防军会马不停蹄的继续向西进攻。
内地已经运送了五十万生力军抵到中亚,后续的部队还在运输当中,这些军队加上原有的作战部队,总兵力已远远高过现在俄国的军队数量了。
乌拉尔河会战的失败。一百五十万军队的损失,抽掉了整个俄军的脊梁。即使圣彼得堡能够飞快的再度拉起一百万、两百万的军队,这些部队也都是新兵,也都是连步枪可能都配不全的新兵。指挥带领他们的军官也远比不上之前的精锐。用这样的军队来跟国防军作战,后者即使没有了装甲部队助阵。也能横扫敌人!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趁你病要你命,不能给敌人留下喘息之机。这是刘暹一直来所信奉的人生信条。
俄罗斯肯定在颤栗,在恐惧。尼古拉二世不是斯大林,罗曼诺夫王朝不是苏维、埃,要是自己的敌人换成了二战时候的苏联。刘暹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的兴奋。因为胜利还早着呢。斯大林是铁人,真正的铁人,他领导下的俄罗斯才是耐操的俄罗斯,真正的战斗民族。
尼古拉二世这个废材能跟斯大林比吗?不管从个人能力还是韧性、精神,他都是战5渣。
尼古拉二世现在绝对在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刘暹要逼到他崩溃。用一场接一场的胜利,用从不停歇的胜利。
当年拿破仑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打到莫斯科,并占领了它。刘暹用半年的时间,还不够吗?
看看从伏尔加河到莫斯科之间这片广大的区域里,俄国人还有多少军队把?有十万人吗?没有。绝对没有十万。这一年里即将到来的最冷两个月,莫斯科最可靠的依仗只有严寒的天气。
而同样是这个时候的缅甸,虽然也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可气温怎么着也在20°以上。
冬日也炎炎。很有一种秋老虎的赶脚。此时一支长长的队伍卷起尘烟,气势汹汹的向着仰光挺进。这是追击英印殖民军的云南国防军和太平军一部。
驻扎在缅甸的英印军队先后在曼德勒、内比都与中国国防军和抗英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会战,尤其是内比都战役。英印军数量前所未有的提高到了十二万人,可还是败在了国防军的装甲部队手中。十二万人损失超过了五万。
这场大败让英印军队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也让印度总督府丧失了打赢缅甸保卫战役的信心。这不是中国的国力有多强,而是中国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就跟二战时的德国一样,一个刚刚摆脱枷锁没有几年的国家,一个丧失了全部殖民地的国家。纵使兼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总体实力又怎么可能比得了英法呢?
真正让德国横扫欧洲。对抗全世界的原因,只有他们的军队。这就跟眼下的中国一样。西面同大半个欧洲作战。东面也压得美国灰头土脸,可论综合的国力,一个单单的老美就能彻底压到中国。
现在的战无不胜,现在的势不可挡,更多是新式武器带来的虚火。
明年开始的战斗才是真正的战斗。中国能不能保住战果,能不能保住南洋、缅甸、暹罗,能不能在俄罗斯和老美身上咬掉一大块肥肉,明年的战斗才是最关键的。
没人知道国库已经干净的养不起老鼠,没人知道现在的军费完全是靠战争债券、国债和国民捐款来筹集,没人知道秦氏财团已经开始处理产业,大笔的资金都直接划账到财政部,变成了一堆不能当钱用的国债。
英法还没伤筋动骨,中国已经倾尽全力!
20多度的天气让士兵们一人人一身臭汗,伴随着装甲部队挺进的是一批骡马化的部队,而不是西线战场上的机械化部队。因为缅甸的交通条件太差,河流众多,实在不适合坦克车的作战。这里的装甲部队那真的是装甲车部队。
可就是这百十辆装甲车,就帮助总兵力只有英军三分之二的国防军、抗英军打赢了意义关键的内比都战役,太平军是在内比都战役之后,才新加入的。
这支装甲车部队的番号是第七装甲营,西南军区的几支装甲部队多是装甲车,而非坦克车。指挥官叫杜举,草根出身。祖上并没什么地位和出众的人物,上述三代,全是农民,连小地主都算不上。
部队现在行驶的地方是勃固省,位于该国中南部的平原。如果把勃固省向南走到头儿,也就可以望见仰光瑞大光宝塔的灿灿金辉了。
不过对比仰光的瑞大光宝塔,第七装甲营和配属的一万多步兵更注重的还是追剿落后的英印军残敌。他们不是一支进攻部队,而是一支追击部队。
这支装甲兵部队是从内比都直接开出的,唯一的任务就是追击溃败的英印陆军部队,与步兵配合,尽可能多的消灭落荒而逃的英军。
几百里的追击道路上,被他们吃掉的英印军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眼看着仰光就要到了,而此刻仰光的英印守军似乎还不到三万人,自家的追击效果大大的有。
至少还有两万英印军队流落在外头,或是说被追击部队抛在了身后,英军除非是不想要这支部队了,否则他们就必须在仰光组织起一场防御战,以等待零散的残军好从别的方向抵到莱河和勃固河。仰光就是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莱河与勃固河交汇处。
河流的的入海口处和仰光港处都停留着大批的英国船只,除了军舰,就是运输船。他们将会运载着战败的英印军队和搜刮来的财富离开缅甸,通过孟加拉湾,回到印度。
但现在英属缅甸省的首席专员不得不下达部队就地防御的命令,准备以仰光正北二十里的永盛为依托,建立防御阵地,以呆滞中*队的进攻步伐。同时全力派出小股骑兵,联系各地零散的英印败军。
南下追击部队距离国防军和太平军的主力最近也有一百五十里,但英国人从没想过包吃掉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军队的士气低迷,斗志败坏,士兵们已经半点战斗的意愿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打阻击战还靠谱,去打歼灭战,只会自寻死路。可能军队在运转当中,自己就会崩溃瓦解掉。
不过,在零散的英印军队没有赶回来之前,这里的英军就只能依靠他们自己来扛,还必须要坚持的住。不然,主导这一切的长官、将军们就要背负上主动丢弃两三万英印军队的耻辱了。
永盛不过就是一座缅甸小城,一万英印军以此为据点,准备跟围上来的中国国防军来个‘鱼死网破’,这就是‘困兽犹斗’。
对于英国人的企图,追击部队的主官们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战斗一打响,国防军那就是在全力以赴。
而被自家长官和对面的敌人逼到绝路的英印部队,上上下下也都变得疯狂起来。
想想看,他们从内比都一路溃败的逃来仰光,还没安下心神呢,中国人追来了,他们又被上峰丢出去送死,人不疯狂才怪呢。
也是因为现金仰光的英印军都是对英国比较有忠心的部队,不忠心的人早就在半路上逃跑、溃散了,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部队的军官发挥了作用。
这些直接掌控部队的中基层军官90%都是英国人,他们不愿意对中国投降,即使现在被逼上了绝路。这些人的反应也不是希软的投降,而是拼死的抵抗。
失去了全部的重武器不算什么,永盛有的是小河。最重要的是永盛城太小了,小的让英军部队只能把绝大部分的主力拉到野外,依靠野战工事与中国国防军进行战斗。一切的努力也不过是暂时的推迟了他们的覆灭而已。
一万多英印军队在永盛只坚持了两天一夜,当第二天太阳偏西的时候,中国国防军发起总攻之后,两个小时永盛的战斗就结束了。一万多英印军队,只溜走了三四千人,余下的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零六章 希望和前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夕阳映照在海面上,把海水渲染的如鲜血一般红。
这里是伊洛瓦底江口,他们面前的就是大海。
从内比都战役失败到跟随败兵逃窜,路途跑了二百多里,终是在一次战斗中被中国人打散。这支三四千人的英印军队没有再向着南面的仰光跑去,而是岔开了道路,沿着伊洛瓦底江跑到了大海边。
英军跨不过大海,他们只有召唤英国人的舰队。伊洛瓦底江口平原是标准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没什么好的港口。现在这支英军所在的地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海港,一千吨级的军舰都过不到,平日走的全是缅甸人的老式海船或是破旧的小火轮。
现在,战火烧到了伊洛瓦底江口平原,这个小港自然就变得空荡荡的了。没人敢把自家的船只放到英国人的眼皮底下,谁不知道这些日子里英国人一直在吃败仗,大批的军队狼狈逃回了仰光,英国人要坐船跑回印度的消息早就在下缅甸沿海传开了。
所以这支溃军来到海边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只余几艘小渔船的海港。甚至连港口的仓库里,都几乎被搬空了。只剩下半仓大米和一堆木头。
负责这支英军溃兵的人叫尼尔森,尼古拉斯.尼尔森,苏格兰人,英国陆军中校。带领着一个团的骑兵部队,可在内比都战役中半点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就被装甲营完全粉碎。
尼尔森一点都不敢在路上停留。纵然他已经听到了消息,知道中国人的追击部队是去仰光方向了。但他还是不敢停留。因为在追击部队的背后还有中国人的主力部队。而缺少重武器,甚至步枪都配不起全的他们。若是被中国人发现了,除了投降和战死,将再没第三条路可走。
尼尔森只想早日去到安全的地方,这种睡觉时候都要睁只眼睛的日子他过够了。他需要去印度,去到安全的印度。所以尼尔森带领部队直奔大海,直奔港口。结果自然是失望,看到港口里一条像样的船只都没有,他很失望。
可是在接到博格离传来的电报后,他心中又充满了庆幸。因为他熟知的布拉德利少将阵亡在了永盛。英军在那里至少损失一万人。
“应该感谢上帝,让我们这个时候在海边,而不是可悲仰光。”
中国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拿下了永盛,数百里的奔波似乎根本就没有疲劳着中国人。他们都是怪物,一群怪物。就像不死军团,无有疲劳和痛苦的骷髅军团。
尼尔森胆颤心寒,他一点都不想再跟中**队作战。曼德勒战役他没有赶上,内比都战役却打碎了他一声的骄傲。看到成百上千的骑兵部队被屠、杀一样倒在了装甲车前,尼尔森的尊严和意志也永远留在了那里了。
“中校。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等来船只?”博格离距离仰光可没有多远。三四千败兵,不需要几艘轮船就能装得下。英国人想的很美好,仰光那里只需要派出一小队的船只来这里,就可以把他们全部送回印度。不然,吉大港也是可以的。
“不要急躁中尉。我们现在需要等待,静心的等待。”也只有等待。只能去等待。尼尔森安抚着手下人,自己内心的咆哮始终在肚子里蕴育。
或许是因为都知道中**队正在进攻仰光。博格离的这群败兵都真的很安分,很能平静。直到天空中多少多出了一个小黑点来。
“上帝。我们被中国人发现了。那是他们的飞艇。”
尼尔森举目望去。看见了天空中的一个小黑点,那的确是中国人的飞艇。在从内比都撤退的时候,在跟随主力部队往南逃的那段路程里,英国败兵就不时的要受到中官飞艇的骚扰和侦查。那段日子真的是举步维艰,中官飞艇并不惧怕黑夜,他们像幽灵一样始终悬在所有人的头顶,时不时的扔下几颗炸弹……
虽然侦察飞艇,中官有叫它翠鸟飞艇,载重并不大,根本装不了几颗炸弹,威胁很有限。但这个东西来到头上,等到明天可能就是一群黑压压的白鹭、鸿雁,尼尔森手中没有一挺重机枪,更没有高射炮,真被中国人的飞艇部队轰炸了,也只能挨着、受着、挺着。没有一分还手之力!
所以,这艘飞艇给了英国败兵们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该死的飞艇。”尼尔森掏出自己的手枪,对准天空打了两下,当然是毛也没有摸到。
再没有别的枪声响起了。谁还不知道飞艇是什么样的啊,那根本不是步枪可以威胁到的。下面枪声乱响,除了让头上的人恼火,什么作用也没。
就现在的情况,头顶的这艘侦查飞艇如果大胆的降低到三五百米的高度,然后用承载的重机枪哗啦啦的向下扫荡,所有的英印军士兵只能抱头鼠窜,躲着逃命。但显然这艘飞艇没被激怒,也没有大胆的去冒险,轻悠悠地掠过天空,兜了一个圈子之后,就向东北方折返了去。
“中校先生,我们要不要先离开这里?继续呆在这儿,说不定在我们睡觉的时候,中国的炸弹就从头上落下来了……”又一个军官向尼尔森说道。尼尔森沉没着。
1...270271272273274...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