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一百三十余万国防军,对阵至少两百万人以上的敌军。
而最先得到战果的是基辅会战。
基辅这座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的东岸,也就是处于国防军可以直接进攻的位置。没有了第聂伯河这条大河的阻拦,国防军的装甲部队可不会跟原时空中苏德战争里的德国战车那样被一条大河停滞下进攻的脚步。
首先十余万国防军从北面拿下了切尔尼戈夫,切断了基辅北路的铁道。也从侧翼威胁着了基辅的安全,俄军调集一部分部队部守第聂伯河的支流杰斯纳河。
国防军的主力则直指基辅的东大门布罗瓦雷。四十万国防军靠着飞艇坦克装甲车的掩护,在布罗瓦雷跟两倍于己的俄军激战五天,一直都是压着俄军痛揍不已。
俄国人也有了飞艇,英法支援他们的。如此基辅会战上也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飞艇战。
五日的缠斗,国防军飞艇部队陨落了二十七艘不同型号之飞艇,也击毁俄军飞艇六十余艘。让后者的空中力量近乎全丧。
能取得1比2的优秀战绩,不是中国飞艇兵的素养优秀,而是外面包着一层氦气的中国飞艇从安全角度上考量就超过了欧洲那些完全以氢气充囊的飞艇。
可这也是中国飞艇部队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消息传来,太子很闷闷不乐了一阵子,然后就更加专注的去领导飞机研究小组了。
后者在飞艇部队确定下型号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但太子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上心。而刘暹对飞机的认知也仅仅限于发动机+滑翔机+千百次的试验改动。所以进展极慢。
对太子的不伤心刘暹也不着急。飞艇这玩意儿在战场上早晚要露出破绽的,等到那时,太子自然会上心、用心。
五日的激烈战斗,让两边军队都付出了不小的损失。国防军暂时停下了战斗,北部切尔尼戈夫的国防军部队开始大军南下,同时石东来也带领十几万部队从第聂伯河的下游近到了第聂伯河的西岸,开始向着基辅背后的白托米尔和法斯托夫挺进。
战争再是千变万化,武器不断更新,归根究底也脱不开它根源的本质。
正面打不透,就来侧击,就来背后包抄。
只要你能够做到,从侧后威胁和切断敌军的对外联系与通道,不管是哪个时代的武备,这都能让敌军动摇,这都能领敌人军队的士气挫败。
俄军要不想被包围被切断后路,他们就只能分兵抵抗,或是也用偏师进行大规模穿插,威胁中国进攻部队甚至是主力部队的侧翼和退路,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
这就是战争!
在电报还没出现的年代,这种大规模穿插和迂回的距离会短一些,因为这样做会冒很大风险与主力断绝联系,容易孤军深入和一头扎进敌人口袋里。也就是随着联系方式的发展,穿插和迂回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远,规模越来越大。
基辅的俄军不敢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没有那样的勇气来一场反穿插或是运动伏击战。他选择了最稳定的分兵抵抗,也埋葬了自己全部的希望……(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一十四章 强弩之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基辅之战总共进行了不到二十天,打成了一场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跑到日托米尔的俄军败兵还有四十万,同时大量的残兵游勇也散落在了乌克兰腹心之地。
不过这个时候一支打着东乌克兰皿煮共和*的队伍出现在了中国国防军的仆从序列当中。这是一支乌克兰军。一支刘暹对乌克兰历史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做出的决定的具现——分乌克兰为东西乌克兰。
刘暹从来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乌克兰还分东西的。他印象中的乌克兰从来是一个国家,而此时的乌克兰,连乌克兰这么个民族也才短短诞生不足一个世纪。
西历17世纪中叶,乌克兰的大部处于波兰贵族统治之下,在乌克兰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多次参加波兰军队同土耳其作战。当时的乌克兰还有一神教的内部斗争,天主与东正。1648年1月,赫梅利尼茨基因老婆被波兰贵族所抢,长时间申述无门,愤然率领8000名哥萨克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起义迅速席卷乌克兰全境。
同年底,起义军攻占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成为全乌克兰统领。并在第二年的8月,与波兰签订了《兹博罗夫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实质上是同意赫梅利尼茨基建立一个独立的哥萨克公国。
两年后,波兰背信,战事再起,乌克兰军队战败,9月。签订了《白教堂条约》,波兰军队重新占领基辅,重新统治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国出兵联合抗击波兰,在1654年1月,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国代表于基辅城外的小镇佩列亚斯拉夫签订了乌克兰同俄国合并的条约。并在乌克兰哥萨克代表大会(大拉达)上通过并宣布合并的决定。从此时到1991年,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赫梅利尼茨基承认沙皇对乌克兰的统治权不包括乌克兰的西部,也就是西乌克兰。
到了18世纪,俄罗斯又相继把西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沙皇俄国统治之下。
在刘暹看来。东西乌克兰应该就是因为战争和被俄国政府时间的不同,而产生了隔阂。
1795年之后,盖特曼政府被取缔,乌克兰人拥有的一切自治权被彻底废除。沙俄在乌克兰取消了波兰语学校,推行俄语教育。对乌克兰的民族语言及其教育,采取严厉禁止的政策。
俄罗斯要将乌克兰完全融化,可实际上却恰恰如此做催生出了‘乌克兰’这个民族。在之前的几百年中,乌克兰更多是如印度一样的地理名词,而不是民族。
19世纪初,乌克兰出现了民族主义启蒙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他创作了大量唤醒民族意识,批判沙俄的作品。为‘乌克兰’这个民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798年,伊万.科特利亚列夫斯基撰写第一部乌克兰语著作——长诗《埃涅阿斯记》。
世纪30年代。乌克兰学者马克西莫维奇通过与俄语诗歌对比,正式提出,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是两个民族。在给朋友的去信中,他开始使用“一个老乌克兰人”的落款。在乌克兰高级知识分子圈中打起了“文化研究”的旗号,而沙俄政府未予留意。
民族主义火种在东部乌克兰播下,接着在西部熊熊燃烧起来。这归因于奥匈帝国较为尊重民族多元,允许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发展乌语教育,也容许他们建立自己的学社和党派。
值得玩味的是。东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具有反俄色彩,西乌克兰(加利西亚)最初的民族主义却有亲俄色彩——是离得远反而容易有亲近感吗?
反正刘暹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俄罗斯势力范围内的乌克兰并不是后世的那个乌克兰,它只是东乌克兰加一部分西乌克兰。并且现今的东西乌克兰根本没有半点融合的迹象。
这位兵锋盛于世界的新秦帝王并不知道。历史上东西乌克兰的融合是始于乌克兰人痛恨异常的铁人大叔。后者对乌克兰农业的压榨让东西的分界线变的也平淡了。
乌克兰人感伤于当年的大饥荒,700万人饿死的悲惨让乌克兰人减少了四分之一。而这股无以复加的民族悲情,也催生了更多民族感情。
如今中国仆从军序列中东乌克兰共和军有了,不久后更多的旗号还会出现。周军统帅着南路大军继续往西追击俄罗斯败兵,清剿俄军败兵的事儿就交给了东乌克兰共和军,国防军只是作为压阵、监督的存在。
而北部战区圣彼得堡的战斗这个时候则打的最是白热化。
两军都是在围绕着一条铁路作战,没有这条沟通莫斯科的铁路,国防军根本供应不了充沛的军需物资。同样俄军没有这条铁路也没办法将无数吨的弹药和粮食、药品运输到前线。
在这里的天空上,中国飞艇部队也一样迎来了强劲的挑战。而其结果也跟基辅会战差不多,中国飞艇部队靠着安全性和数量的优势,在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各种类飞艇后,牢牢把持了辽阔的天空。
而伴随着俄国飞艇部队的落败,丘多沃失守,俄军的防线一下退到了距离圣彼得堡只有咫尺之遥的科尔皮诺。这是在涅瓦河支流伊若拉河畔建立的一座城市,位于圣彼得堡东南26公里处。
丘多沃成为了齐林的指挥部,国防军的攻势似乎依然不减,可真正的情况只有丘多沃总指挥部的人才明白,现今国防军的军需补给有多么的艰难。
俄国人走一路毁一路,没有给国防军留下一座兵工厂、钢铁厂和大型的机械制造厂,现在还在俄罗斯腹地活跃着的工厂老板全是英法商人。国防军的补给线已经长远的要变态了。
从内陆、新疆运抵中亚,再从中亚运过伏尔加河,然后进入俄罗斯腹地,再来到俄罗斯的最西端,俨然就是一条‘欧亚大陆桥’。直线距离都超过了5000公里!
就是一颗最不起眼的子弹,从新疆生产出来,都不说是内陆生产来得了,要运抵到战争前线,都至少要在火车上渡过半个月。也幸亏是之前的两三月里,国内在不停的向前线部队输运弹药物资,不然北部战区是绝对没能量从莫斯科一口气打穿上千华里,杀到圣彼得堡的。
可怜尼古拉二世的大婚刚刚举行,蜜月都没有过,这位沙皇陛下就在准备着流亡国外了。
虽然他现在还坚持在圣彼得堡,但那些收拾财务,转移财宝、财富的举动又能瞒得过谁呢。任何一个权贵都瞒不过去,被瞒的只有平民和士兵。
所以,事实证明,下位者最好愚弄。他们永远都是上位者的棋子,手中任意被把玩的东西。而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从很多时候和实质意义上,说的都是这些下位者。
即使是中国这边,战争伤害更多的还是平民,得利最多的则是权贵与刘暹。即使刘暹自己都是在不觉当中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他个人,他的家族撷取的权益、财富太多太多,而分给每一个士兵和平民的则太少太少。
但不管怎么说,国防军与新秦皇朝还是能说的是——上下同欲的。就这点上来讲,国防军的将士比之俄军士兵强的太多太多了。
因为下位者的贪欲从来是不能跟上位者比美的。刘暹即使分出的只是小小的一点利益,就已经令他们满足了。可他们的对手,他们的敌人,一直以来就是连‘温饱’都是奢侈、渴望的。
中国的一句老话:上下同欲者胜。
这句话在莫斯科攻城战中表现过,在圣彼得堡会战的最后阶段也表现过。所以国防军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这场持续了43天的激战。
在坦克、装甲车因为缺少油料纷纷趴窝的时候,在子弹、手榴弹、炮弹都要精打细算的时候,国防军用自己的坚韧和刚强,赢得了对俄罗斯帝国最后的一击。他们占领了圣彼得堡,重重一脚踹塌了俄罗斯帝国的最后一根支柱。
整个俄罗斯帝国彻底倒塌的背后是这一战中国防军付出的十万伤亡。那圣彼得堡会战的最后阶段,不用尸山血海不足以形容战斗的激烈。
一个大队直接打空,一个营上午拉上去,到中午就打不动了。
面对着俄军坚固的堡垒和防御,国防军是一个个用炸药包开道的。战争打到最后,储备物资消耗一空,后方运送到的弹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集中在子弹和手榴弹上,重磅炮弹严重奇缺,齐林都命令飞艇部队来运输弹药,而不是去狂轰滥炸了。
一具具残破的尸体,血色的肌肉,发白的脂肪,惨白的断骨茬,甚至是淡黄色的脑浆。背后有着英法支撑的俄军从来不需要估计弹药耗费。
当圣彼得堡会战进行到第三十天的时候,当齐林第一次向刘暹打报告,说请求撤退的时候,刘暹也是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打向欧洲的两个拳头其中的一个竟已经有点强弩之末的味道了。
然后国防军就在刘暹的绝对严令之下,打了一场‘解放军式’艰苦的战斗。(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一十五章 住在圣彼得堡的列夫托尔斯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刘暹不敢冒险。老毛子的韧性,他是知道的。想想希特勒在苏德战场上的悲剧,就令刘暹万分惊惧。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必须一棒打死。绝对不能给它喘气的机会!
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的时候,肯定也在后悔当年的战略失误。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莫斯科战役就是德军失败的前兆。如果那场莫斯科战役,德国能够继续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会打的那么艰苦和长久吗?二战的走向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所以在齐林向他请求撤军的时候,刘暹做出了希特勒式的选择——坚决反对。严令北路方面军克服困难继续进攻,务必要一鼓作气拿下圣彼得堡。还好那个时候的北路国防军并没有跟莫斯科战役中的德军一样已经后退了三四百华里,天气也不是酷寒难耐的严冬。装甲部队虽然缺少燃料和炮弹,挤出仅有的一点柴油,也能让一辆辆坦克开到战场去做自走掩体。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敌人——沙皇军队和英法联军,连战连败之下的士气低落,在意志和刚强上比之铁人大叔手下的红色军队差的老远了。
国防军在刘暹的严令下,继续发起了进攻。发起了一趟步兵攻坚战式的艰苦战斗。而在这之前,国防军在圣彼得堡会战中的阵亡数字还不足三万人,在这之以后,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内外倒下了差不多七万国防军将士!
中国国防军的‘闪电战’没有因为圣彼得堡破产,中*队的神话依旧闪亮耀眼。沙俄军队没能获得胜利,也没能去鼓舞俄罗斯人民和全西方人民反、华战争的胜利信心。
尼古拉二世在战斗结束时的前三天带着家人离开了圣彼得堡,他那时已经对战争的结局彻底绝望了。大批的沙俄权贵和大臣也蜜蜂归巢一样拥挤在圣彼得堡的码头。一个个急着逃往国外。他们带走了大量的财富,但更多的财富依旧留在了圣彼得堡。
尤其是俄国国家银行保险库里的黄金储备。那是一笔绝对令人垂涎三尺的巨额财富。可千万不要以为俄国已经穷的吃英法资助好几年了,国家就真的没钱了。那财政上没钱和银行没钱是两码事,黄金储备是任何一个金本位国家必不可少的积蓄。
可能都还比不上‘高尔察克黄金’来的多,会是三百吨。二百吨,甚至更少。而这些对于中国的财政来,已经是一笔天降横财了。
下午三点多钟,国防军的入城部队进入圣彼得堡的宫廷广场。前面行进着一队克里米亚征召来的鞑靼骑兵,后面则是大批的国防军步兵。
这里是圣彼得堡的城市中心,沙皇的冬宫就在这里。这儿也是圣彼得堡少数几个没有被战火摧毁的地方。在进入到宫廷广场的时候。国防军步兵停了下来,并迅速占领附近各区域,格奥尔基.叶夫根尼耶维奇.李沃夫大公和小尼古拉大公,以及冬宫卫队的队长面对国防军前线副总指挥宋祚先低下了头,卫队长还很恭敬的交出了自己的指挥刀。
1150名卫兵整齐移交枪、支。然后被鞑靼骑兵押送出城外。那里有国防军建立的战俘营。宫廷广场上聚集着不少未走的居民。他们全都以胆怯又仇恨的目光,望着长相跟他们完全不同的国防军战士。
随军的翻译得到宋祚先的示意后,对格奥尔基.叶夫根尼耶维奇.李沃夫大公这个俄国国内地位最好的社会皿煮党人嘀咕了几句,这是一个宣传政策和意志的好机会。作为接下的皿煮俄罗斯政府很有可能的第一任政府总理,格奥尔基.叶夫根尼耶维奇.李沃夫也到站出来面对大众的时候了。
后续部队很快穿过了这里,在参政院广场、海军广场、伊萨广场、战神广场等等,一个又一个相连的广场上囤积了部队,这就是圣彼得堡久负盛名的广场群了。涅瓦大街、阿尼奇科大桥、莫依卡河、格利巴耶多夫运河以及喷泉河。一个个已经被国防军占领,或是俄军投降的战略要点被国防军收入囊中,超过三十万俄军走进了国防军的战俘营。大批的国防军开始合拢清剿还有零星枪声响起的圣彼得堡街区。
尽管军服褴褛,精神疲惫,不少入城部队人员锐减至原有数字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国防军士兵仍以整齐的队列进入圣彼得堡。这是一支精力疲惫、体力虚弱却仍能够艰苦作战,奋勇牺牲的威武之师。这是刘暹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组织和淬炼出来的一支钢军。他们用生命和血肉击败了俄军铺天盖地的火力和一个又一个碉堡群,顺带也击垮了俄军的意志和斗志。
现在这支胜利的军队带着无限的荣耀踏进了沙皇俄国的首都。踏进了一个世界一流列强的心脏。就像1870年的德军进入巴黎!
不。中国人对俄罗斯的打击比之1870年德军对法兰西的打击更重。
法兰西只是没有了一个皇朝,俄罗斯却可能丢掉自己的脊梁。丢掉几百年努力奋斗得来的土地和权益。而且国家还有可能陷入分裂!
陆续走进圣彼得堡的宋祚先、赵统、齐林等国防军战将并不知道,就在宫廷广场数万圣彼得堡民众当中。又一个文学上的高大巨人正在用复杂的眼光看着他们,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
“这不是拿破仑的军队,沙皇永远也回不来了。”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一队队士气高昂,却严守纪律,没有抢劫掳掠,更没有杀人奸、淫的中国国防军,内心失望又无比的复杂。
他是一个热爱俄罗斯的人,虽然他对现实有着诸多的不满和批判。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祖国的热爱。而且他是一个有着服役和实战经历的人,他参加过战斗,作战勇猛,还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虽然只是很基层的士兵,但他很清楚纪律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就好比三十年前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中关于精锐威武的法军进入莫斯科后的那段描写:
各团队的人马一旦解散、住进空荡荡的或富家宅第,部队便永远毁灭了,而成了既非居民又非士兵介乎二者之间的,即所谓的兵匪。
五个星期之后,在撤离莫斯科时,同样是这些人,但已不再成其为军队了。他们是成群结队的兵匪,其中的每一个,或运载,或随身携带一大捆他认为值钱的有用的东西。在撤离莫斯科时,每人的目的,已不像从前那样,是为了征服,而只是为了保住掠夺来的东西。正像一只猴子,把手伸进窄口罐子里去抓了一把坚果,不松开拳头,以免失掉抓住的坚果,因此而毁掉了自己,法国人在走出莫斯科时,显然也会遭到灭亡。因为他们随身背着抢来的东西,他们同样不能扔掉抢来的东西,就像猴子不肯松开那一把坚果那样。法军每个团队驻守莫斯科某条街道,只要过十分钟,便不再有一个像士兵和军官的人了。房屋的窗户里,闪现着穿军大衣和短靴的人们,他们嘻笑着出入于各个房间;在地窖和地下室里,这些人喧宾夺主地款待自己;在院子里,这些人打开或砸开披屋和马厩的门;在厨房,则点燃炉灶,卷起袖子和面,烘烤和煎炸,恐吓,调笑和爱抚妇女和儿童。这样的人到处都多得很,塞满店铺,充斥住宅;而军队却没有了。
在历史上的1812年战争,在历史上的法军占领莫斯科,同一天里,法军各部长官接连几次向部队发布命令,禁止军队在城内闲逛,严禁骚扰居民和抢劫行为,宣布当晚要总点名等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从前组成一支威武之师的法国士兵们,仍然分散到拥有大量物资储备的富足而空无人迹的莫斯科各处。正如饥饿的畜群在不毛之地挤做一团,一旦踏上肥美的牧场,便无法遏制地分散开来一样,这支军队也就这样无法遏制地分散到了这座富城的各处。根本不是一道命令就能够遏制的。
可是中国的国防军呢?不需要上面对着他们发布命令,国防军将士就自觉的严格遵守起了战斗条例。没有人开小差去抢劫一栋栋一样没有了主人的豪华房屋,甚至不少财富都便宜了圣彼得堡的地痞流氓和小偷们。
直到第二天,中国的占领军才开始扫荡城市的财富。他们洗劫冬宫、夏宫,洗劫一切宫殿,他们洗劫市区和郊外一处又一处贵族、大臣们的庄园和官邸。所有敢反对和阻挡的人都没打死或是送入城外的战俘营、集中营,后者是关押俄罗斯的权贵的。可一切都进行的那么有条不紊!
他们炸开了一家家银行的保险库大门,他们封印了一家家工厂和一处处堆满了机械和弹、药、军需的仓库。
整个俄罗斯都沦陷了。俄国人自己毁掉了一处处工厂,在损毁机器的同时,也运送了大批精贵的机器来到圣彼得堡。
但这一切都是无用之功。
如果这些机械都能得到良好的应用,现在的沙皇陛下肯定不会狼狈的坐船逃亡英国。(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七百一十六章 第二个的‘潘多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因为,在这场宏大的战役进行当中,不仅后世的诸多军事家、军史家、事后猪哥亮们评论的很一致,意见很肯定——圣彼得堡战役是整个第四次中俄战争中,俄国、军队击败、打败中国、军队最好的机会。就连俄军自身,在圣彼得堡战役进行到第三十天的时候,他们也感受到了这个感觉,尼古拉二世亲自在前线走了一圈以鼓舞自己的军队,他在宫廷广场举行战地阅兵,他自己都能清楚的感受得到这丝机会。只需要再坚持再坚持一阵,都不需要打反击,竭尽全力的中国人自己就会崩溃掉。但最终是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了圣彼得堡冬宫的顶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