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186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对比秦军洋务在外头大佬们眼中的效益,刘暹更看重的是,这些产业在广西本地产生的影响力。此次秦军士兵新老交替,刘暹就首次在广西公开招募新兵,虽然主力还是汉中来的新兵,但在广西本省,在海南岛,公开招募的结果都让他甚是满意。两地一个月的新兵招募期里,共有超过五千青壮主动投军,其中光柳州府这里就有上千人。
士兵,主动参军。要想知道一个地方的百姓对一个势力的支持与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简单明了的呢?
十一月份,一个百人队混搭在南洋船运公司的船队里,进入了上海。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归王庆掌管,如今上海站规模越来越大,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刘暹考虑到自己起兵的日子也要不了几年了,他必须尽快充实上海的实力。
三千多人的退伍兵力,只有不到七百人转回了汉中,剩下的都进入了鸿基城和石碌。名义上自然是作为护矿安保!而秦军今年整编进来的新兵,兵力则达到了一万人。如今的秦军,汉中留守团,海南岛的齐大林部,以及鸿基城部,刘暹本部,都在不停地扩充之中。
按照预计,在今后的两年之中,鸿基城需要编练出两个守备团的兵力来,由刘卓来负责带领。海南岛的齐大林也要正出两个守备团的兵力出来,汉中的张忠奎则要将本部由一个守备团扩充至一个整编旅。当然,这不会要他们光明正大,毫无遮掩的扩充兵力,而是要他们多方遮掩、偷梁换柱!
无论是琼州镇还是汉中镇,搞一搞偷梁换柱的手段,不要太容易。明面上则只需保持着建制基干,当战争来临的时候,那些退伍的老兵、愿跟着秦军一条道走到黑的新兵,兵力一填充进来,一个守备团、一个整编旅就能拉出来见仗。刘暹要求他们做的就是--准备好兵源,做好架子!
这期间汉中是重中之重。刘暹广西起兵,一时半会人打不进汉中,可是这个地方又太过重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刘暹实在不想放弃。以他的估料,若想守住汉中这块地儿,至少需要一个整编旅的力量。但那只是一个至少,加之刘暹想的也不仅仅只是防守,他还想着进攻。想着在完善防备下汉中后,甚至还能有富余兵力牵制四川或是湖北的清军。这样的话,汉中的兵力上限就不是一个整编旅了!青石关的新兵营将会是汉中兵力的最大来源。
而刘暹本部所辖的广西部,明面上两万人的兵力是要有的。按秦军建制,那就是一个整编旅加一个守备大团。其中守备团由周军带领,此次招募的新兵,刘暹拨调三千人,加上周军本部的那个营,合编而成。而刘暹自个亲领的整编旅,下属的当然是一个完整的炮兵营了。
钦南钢铁厂已经全面投入了生产,大批钢铁下线,刘暹准备的兵工厂早在六月份就生产线全开。因为厂子里还有大批的洋人技师在,刘暹并没有改动生产程序,也就是他为提升秦军兵工作业能力而发明的流水线作业法。所以现在秦军火药局的产能还并不能令刘暹满意,一个月后膛步枪只能产出一千五百支左右,成本价还在十一两多,比之江南制造总局是少了三分之一,但比之外国可也高了至少百分之十,废品率也有点居高不下,一样不下百分之十。转轮手枪二百五十把,三吋口径的后膛钢炮十二门,子弹、炮弹最顺利,每月可生产铜壳子弹三百余万粒,炮弹过万发,合格率极高。兵工厂最大能生产六吋,也就是150口径的火炮。再大的话,炮钢就不行了。这种产能刘暹当然不满意了,秦军只一个全面换装就要两年时间,只是为了不让流水线作业法外泄,一直忍耐着罢了。
唯独令刘暹欣慰的是,迫击炮的研究相当顺利,年底前就产出了样品,试射效果也不错,只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有些瑕疵,只要明年再多加改进,这东西就可以装备入部队了。
再有就是加特林机枪的生产和相配弹药的生产,刘暹用三千两白银,由迈胜洋行从中沟通,向加特林购买了生产资格,再从美国引进了生产机械,组成一条加特林机枪及弹药的生产线。每个月至少可生产十五挺和二十万发子弹,全力以赴的话机枪产能还能再翻一倍,子弹更是达到百万粒规模。只是刘暹现在还不需要。
他现在最渴望的除了厂子里的洋人技师,赶快把技术教授完,自己滚蛋,二则就是设计生产出一款麦德森机枪一样的轻机枪来。可惜,秦军现如今的研发实力实在微薄,在旅欧学员返回之前,想要自行设计出成功的轻机枪来,太好高骛远了。现在秦军就是想自行设计一款自己的后膛枪,都费时多日而无有一成……(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二百八十九章 官场大变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同治十三年的新春,秦军上下过的尤为的舒坦。大战之后的欢庆,紧张之后的轻松。一年的忙碌,新春佳节里都能放下担子,放下责任了。
广西全省当然也过了一个好年。民间不说,只官府来讲,全省的赋税比之去年就增添了三成还多,钢铁厂的投产为广西财税的增添插上了一双翅膀。且截至到今年为止,广西税赋比之三年前秦军南下的时候,增加了近一倍。
李福泰已经确切的要被调往北京了,虽然他身体有些不好,但做上一部尚书,熬上年把,把顶戴换成一品再高老,是完全不成问题。
康国器也要调走了,不是进京做六部侍郎,就是升任一省巡抚。广西三年来税赋大增,身为布政使的康国器,怎么的也有功劳的。
佛尔国春升任广西布政使,向上爬了一步。而广西三巨头中空出的两个,据北京递来的消息,那是要调外官来接任的。广西下辖各府的知府,谁也能接替下最低位的按察使的。
孙寿祺被调去了湖广,柳州府新下来的知府是刘暹的一个熟人——梧州知府徐延旭。当然,徐延旭是绝对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刘暹的‘熟人’的。此人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出任广西容县知县。同治四年(1865)调桂平,以清剿当地反清起事的义军有功,加赏戴花翎。同治六年(1867)太平军起事,又调署太平知府兼龙州同知,因抵御太平军作战有功,广西巡抚保举以知府用。加道衔。同治九年(1870)授梧州知府。年余,讯结大案70余,以善治盗著称。
刘暹就是因为此人‘善治盗’而留心注意了他。不过所有的注意都是在暗中,徐延旭是一点也不知情。
刘暹在年前终于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定下了大名,他取了个‘盛’字。又异音为‘胜’,誉胜利、兴盛之意。小名唤安国,刘安国。还亲自拜访了黄曹云老大夫,送的那份厚礼比之他送孙寿祺的程敬都多。因为这份厚礼不仅有刘盛的份,还有王碧云怀孕的这一份。
这绝对是刘暹过年时候的最大喜讯。后院四女中存在感最低的王碧云,继张妙彤之后。成为了刘家第二个怀上身孕的女人。刘暹是再怎么对黄曹云表示感谢都不为过的。虽然他那档子事,只要不讳疾忌医,很多大夫都能瞧出来治愈了,黄曹云只是赶了个正着。但那就是缘分不是?
……
提督府里,十数名秦军将校正在告辞。冬季的广西。雨也跟夏日的江南一样说来就来,原本晴好的天气到了众人饭后说话的档口,突然有了些下雨的征兆。
这边儿天还是蓝的,西边儿天地交接的地方却已聚起了大朵的黑云,虽然还没有飘过来,但可以想见必有一场大雨的。
霍广成、曹怀亮、孔令仁、向发等人纷纷告辞,刘暹挽留了两句也就便罢了,亲自送人出府门。人都去远了方才回来。
只有小舅子张树平和张守训喝醉了,丁振铎则是侍从长,平日里就在提督衙门呆着。三人才留了下来。再有便是范德榜了。张守炎年年这个时候外出跑关系,送孝敬,过年时候根本就见不着人。
房间里,刘暹扬摆大样儿的躺在船上,张妙彤倚靠在床头,手里拉着浅粉色的手帕使劲拧。看刘暹脸色有些白,他喝的也不少。现在并不是一个说话的好时候,但心里面就是有些担忧。轻声问:“老爷,今个这宴上的一些话,若是传到了外面人耳朵里……”
刘暹脑子正在放空,听了老婆的话,眼睛开始恢复了焦距,脑筋转了两圈,笑了,“没事。你老爷我现在正发红,只要不真的起兵造着大清朝的反,发些牢骚,屁事也没有。再说了,北京城握着广西巡抚不给我,老子发牢骚都是轻的。”
事实上,刘暹多了一个南洋提督的招牌,心理面已经觉得够了。但什么事都怕有比较不是,他这边南洋提督的顶戴刚带上,还没暖热乎,另一头刘铭传就确确切切的成为了云南巡抚。
麻痹的,北京城这是有点欺人太甚!刘铭传的出身跟刘暹比来能好多少?两边都是半农半匪,出身半斤八两。狗日的,刘铭传能当上云南巡抚,刘暹干嘛就做不得广西巡抚?
不还是一个背景问题,一个打压忌讳么。
今天宴上最先发牢骚的不是刘暹,而是秦军的干将们。连丁振铎、范德榜也为此嗟叹。这两人才是在座中最气闷的,他们是文官,在提督衙门这个武官体系里,权力再大,头上的顶戴也没巡抚衙门换的快啊。范德榜现在才是个从三品,比一个参将。而秦军的那些大队长级军官,级别高的都也是参将衔了。
刘暹伸手拨了拨张妙彤额前的碎发,“没事,别瞎操心。”
但张妙彤想想宴席上下人传来的那些话,怎能安心的下,伸手拉了他的袖子:“老爷!”语气焦急。
刘暹叹了口气,拉住老婆的小手,“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你就安安心心的顾家……”张妙彤的心里没由来的突了一下,‘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为什么不是‘天踏不下来’?一时间也失语了。
刘暹顿了顿,没听到张妙彤的话音,还以为她认从了呢。可抬眼一看,见到张妙彤竟是一副失神的样子。当下好笑的捏了她一下下巴。
下巴已经被刘暹钳住了,张妙彤当然回过神来了。喝了酒的刘暹下手失了点轻重,张妙彤被他捏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摇头道:“疼!”
刘暹忙松开手,果见自己老婆雪白的脸上被捏出了两个红红的指印,慌忙伸手揉了揉。
张妙彤‘啪’的一声打下了他的手,没好气的白了刘暹一眼,撅嘴不理他了。可爱的样子,看的刘暹心里直痒痒。老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年龄才不过二十五岁,皮肤嫩的像水一样,少妇的风情,诱、惑无比。刘暹爱她脸上这气嘟嘟的样子,忍不住挺起身来,凑过去轻吻颊边的红印,一股细细幽幽的香气冲入鼻间,便伸手抱住了她浅啄深吻,挑逗了起来。
张妙彤只觉得身上两只大手带着热气滑过肌肤,柔软的唇角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掠过自己的脸颊,直到唇间。似蝴蝶停留花上,似清风拂过林间,渐渐地深入,却还又不够,忍不住伸出两条手臂勾住了刘暹的脖颈。
星眸微张之际,却看到刘暹眼中闪过的一抹笑意。
‘嘤咛’地一声,狠狠地推开了他,指责道:“老爷,你,你……”气恼羞红的脸蛋,话还没说完,就再被刘暹拉下了床……
房内*,外头也是*。西天的乌云漫天而来,几声炸雷过后,大雨倾盆而下。等张妙彤睡了一阵醒过来。雨仍未歇,只是已经不大了,淅淅沥沥的。
心里没事的刘暹,踏踏实实地揽着老婆睡了。外头的雷声也没惊醒他。张妙彤醒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窝在他怀里头,不禁伸手就是一拧。
胳膊上头一疼,刘暹醒了,睁眼一看,都红了。抬头看了一眼钟表,还不到七点,“怎么这么早就醒了?还能再睡一会子?”中午吃喝到三点才结束,唠了一会儿话,都四点多了,八点再开晚饭不晚。
推开刘暹毛毛躁躁的手,张妙彤坐起身来,说道:“快起来罢,十七叔他们可都在这里头呢。”
刘暹噗嗤一笑,喝醉酒了的人,你想要他三俩小时就清醒来,那有那么容易。而丁振铎和范德榜,现在就是自己一个人呆坐着,也能坐上半天不动弹。脑子里不知道正在想着什么东东呢。“不用管他们,醉酒的人才不会醒这么快呢。咱们再歇息一会儿,没事。”
刘暹手上用力,将老婆又拉倒在了自己怀里,手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抚着。张妙彤可没他这么没心没肺。死拽着他起了床,出去招来丫鬟一问,果然张守训和张树平都还谁的呼呼作响呢,而丁振铎在衙门前院正‘打坐’呢。
晚上刘暹几人又喝了一场,伶仃大醉的。不过到底身子底好,第二天一早起来照样的精神抖擞。
这个年节他过的分外泰沃。秦军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钢铁厂、兵工厂,除了水面上还明显有瘸腿,钦州湾新建的造船厂还只能造舢板,其他的就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了。说大实话,即使现在秦军跟满清干起来了,有了兵工产业做后盾,刘暹也不怕了。他从来不怀疑自己能领兵横扫湘淮楚等一切清军,所以对他来说,起兵后的攻杀还没有起兵前的准备重要。而现在就是,起兵前的准备都做到位了……
所以,现在刘暹轻松的很。就似肩上的一副重担,猛的些卸下了,浑身舒坦。这个年他过的自然就分外舒畅、开心,连明年时候要应对的日军攻台之事,也没在他心里泛起一丝涟漪。(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二百九十章 慈禧的糟心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寒冬腊月
苍茫的北方大地已经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大地上的一切,呼呼的北风带着哨音狂舞着。偶尔有几只寒鸦嘎嘎地从天空飞过,给这凄冷的世界更添上一分肃杀。
北京城的一条条河水也是懒洋洋的,在冰缝的空隙中呜咽地流着。
跟往常一样,不到四十岁的慈禧太后五点多钟就醒过来了,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每天,这都是她最难熬的时刻。曾经她通常是闭着眼睛,安卧在重帏叠幛遮掩的床榻上,在细软柔和的绣龙描凤的垫被和盖被之中,遐想着当初她与咸丰帝恩爱的一幕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脑子里渐渐被争权夺利所充斥。这几年满清的国势越是好转,慈禧太后的脑子里就越多的向着权柄。因为没有外来威胁了,这内部的纷争就冲了斗争的主流,特别是同治帝年龄的越来越大,与她这个亲生母亲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是慈禧太后待同治帝太严厉苛刻还是怎么着?反正咸丰没死的时候,同治就跟嫡母慈安太后的情分更好。不过无论谁来说这事,慈禧太后贪恋权柄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纵观满清历代,哪个皇帝是到十七岁了才大婚的?一样少年即位的康熙,十四岁就大婚了,跟同治帝一样大继位的顺治,也是十四岁就大婚了。可是同治,就被贪恋权力的慈禧太后以“典学未成”为由,硬生生拖延到了同治十一年的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才为自己十七岁的儿子载淳举行了大婚典礼。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按照满清习俗,皇帝大婚就意味着亲政来临。慈禧太后当然要阻拦了。
而且在同治帝婚姻这个大问题上,慈禧太后也跟同治帝尿不到一个壶里。同治本人喜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这是赛尚阿的孙女,想立她为皇后;慈禧太后则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这件事上两边闹得也很不愉快。以至于同治帝为了尽快把自家老娘打发一边去。明知道满清国力还未恢复,现在国库根本没足够的银子来重修圆明园,还一力坚持,视百官疏奏而不见。
重修圆明园至少要1000万两银子,仅木材一项,径七寸至四尺多。长一丈五到四丈八的楠柏陈黄松木就要数以千根。而这种木材完全是需从四川采集,且在道光初年以来已经砍伐得差不多了,无从购觅,况且运输艰难万分。
但同治帝根本不理会这个,他可是一个能拿出五百两银子让内务府买瓜子的皇帝。钱在他眼中根本就不算事。这也是刘暹的出现,早早的让甘陕暴乱被平定下,又收复了新疆,使得现在的同治中兴比之历史上的更盛一等。
大清虽然在计划创办着海军,同时也在云南打着血仗,但国库到底有些积蓄。使得同治帝没有跟历史上的他自己一样,完全靠对满朝文武大臣,北京城的王公贵族的‘剥削’来凑够动工的第一笔钱财。只要今年正月一出十五。圆明园重修工程正大光明殿、天地一家春(原慈禧住处)等处就会开工了。
所以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同治十二年末尾已经敲定了的重修圆明园事宜,根本就不能让她有半分的高兴劲。如果可能。她宁愿不修圆明园,只求能保住权柄。
窗纸已经发白,天亮了。慈禧立刻就起床,她是一个很会保养的人,不赖床。如果不是外头太冷,一般是过了二月二吧【截止到冬天】。她每天早上还会散一会儿步,名曰遛圈子。
慈禧、慈安会见朝臣的地方是在东暖阁。但这并不是说她自己就住在东暖阁。她住的地方是储秀宫,当初就是在这里慈禧剩下了同治帝。
储秀宫是五间的结构。分为三明两暗。三个明间是慈禧住居的地方。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坐,是接受朝拜用的。西一间跟卧室连接,等于是卧室的外间。东一间临南窗子有一铺条山的炕,这儿很豁亮,慈禧经常坐在炕的东头。喝茶、吸烟、用早点、谈话,接见皇帝和皇后、妃子等,大多在这儿。梳洗完毕,吃了一小碗百合银耳,慈禧就到了东一间。李莲英陪着,崔玉贵在后面跟着,四个侍女排成两行随侍着。
她要在这等着自己的小叔子、妹夫,醇亲王奕譞的到来。当然,还有满清的最后一员‘震’家的上将——多隆阿的请见。
八旗打算编练新军,这离不了多隆阿这个军事上的大拿。而且在编练八旗新军之前,满清的不少王公大臣,乃至慈禧本人,也都认为有必要先给甘陕的多军补一补身子。
如果说是三年前的多军,人数平等的时候,那绝对是能跟湘淮楚一较高下的强军。那么现在,多军的战斗力虽然还没消褪去多少,甘陕这三年冒头的反贼,被多军逮一个削一个,依旧是震慑西北。但已经没人再把多军与湘淮楚秦四军相提并论了。因为多军在武器上已远远落后湘淮楚秦!
依旧还拿着前膛枪,甚至是前装滑膛枪的多军,跟拿着后膛枪炮的湘淮楚秦四军比来,就像是差了一个时代一样。
多军是北京的嫡系力量。在八旗王公大臣眼中,是比湘淮楚秦四军更值得信赖的一支武装力量,是北京制衡天下的一颗重要棋子。不能就这样看着多军没落了。所以,借着八旗编练新军的风,一股‘进补’多军的风也吹刮了起来。慈禧不知道这股风的由来跟多隆阿有关系没有,反正她是这个论调的支持者。
就是在年前封衙了以后,宫里头接到了云南提督冯子材的密折。参奏湘淮两军排除异己,断人粮饷,逼的数部兵马哗变,甚至内讧反杀。这个奏折就像一把刀一样插进了慈禧的心里。
湘军随着曾国藩的逝去,没落了。可是淮军兴起不可阻挡,尤其是湘军各部与淮军交织勾结,更非北京所能治。眼看着淮军兵力一路向上奔,只嫡系就妥妥的超过了十万人马!虽然大清朝需要淮军等汉族军事集团来巩固自我的统治,但是对汉军的兴起,同样都警惕万分!(未完待续)




穿越1862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通秦叛美的迈胜洋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大清朝同治十三年开春的第一件大事,不是正月十九争论依旧的重修圆明园正式动工了,而是在过了十五的第二天,正月十六的大朝会上,朝廷正式颁布了‘编练新军’之定诏。
大清朝首先要在北京编练一镇八旗新军,人数在万人左右。要求各省地方,每省也至少编练一协新军,或四到八营练军,以充武功。饷银上比之绿营要高出一等来,能跟湘淮军勇大致等同。
这件事狂潮一样席卷了中国大地,短短半月之内传遍了大江南北。一举在声势和议论性上盖住了圆明园重修事宜。
广西不编练新军,李福泰似要买好北京,很果断的责令编练八营练军,其中六个营的名头都归了他的抚标,只给了刘暹两营的名头。
刘暹对这种事根本不挂心,就是现在满清把北洋新军搞出来了,他也不在乎。虽然编练新军定诏上明确标出要以‘西式步操’练军,但就现在满清地方官员和军官的尿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所谓新军,到最后顶多是一群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练军!
刘暹有那个闲工夫关心这个,还不如多操操自家新兵的心,以及四艘铁甲炮舰训练的程度。现在已经是西历的1874年了,马上小鬼子就要攻湾湾了,到时候刘暹这个南洋提督可是有权力出兵台湾的。当然,在出兵之前,他还是要联系一下左宗棠左今亮的。现如今没有了平定甘陕的功劳,没有了抬棺出征的威望,左宗棠声势明显被李鸿章压了一头,但却十二年来始终在做着闽浙总督。把闽浙打造成了楚军的自留地。再有就是。这几年左宗棠一心在福建捣腾自己的船政舰队,眼下船政舰队实力很是不俗,拥有扬武、万年清、湄云、福星、伏波、安澜、镇海、飞云、超武、靖远(铁胁木壳船,炮舰,不同于北洋海军的致远级靖远舰)、振威、济安、永保、琛航、大雅等战舰15艘。又从国外购得海东云、长胜、建威兵舰3艘,共拥有18艘兵船。虽然都是无防护的木壳战舰,跟小鬼子的三艘千吨级铁甲舰,五艘千吨以上的炮舰巡洋舰比,还力不从心。却也不能小觑!
原时空中,小鬼子进攻湾湾的时候。船政水师虽然握在沈葆桢的手中,但从福建巡抚到福建提督,那都是淮军的人。并且大清朝当时还深陷西北战乱中,内忧外患,自然不愿跟日本人打起来。但是现在。左宗棠做着闽浙总督,小鬼子要蹦跳,刘暹敢肯定,左宗棠只会对此说一个字——打!
1...979899100101...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