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名校养成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韭菜会飞
王一格回来后,受到了西贝县教育局,和林夕市教育局的大力嘉奖。
彼时的中考状元王一格,成为了在西贝县教育界名噪一时的数学达人,西贝一中校长孟凡昌听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感叹道:“唉,这么好的学生为什么要去西贝四中呢?”
每一年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一年的经历似乎也是一样的,同样的校园,只是人换了一批,
开学、军训、教师节,金秋九月便这样度过了。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学校动工
十月一,国庆节,每年的国庆节刘青梅、刘向前都会来找林平,今年突然没见到他们五个,林平心中还有些失落,但这是他们成长所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也是林平身为老师、校长所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他要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长然后离开自己,看到他们展翅高飞,林平心里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有的更多的是期待和祝福。
西贝四中在这个十月份举行了运动会,然后又举行了学生会的换届活动,这是西贝四中每年都要例行的举行的校园活动。
学生会换届,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会成员都离开了学生会,把自己的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比如李新婉、比如付子涵、比如卫华。
李新婉已经确定了想要考中戏的梦想,为此付出了特别多,几乎跟王一格一样,整个暑假王一格在省城里学奥数,而李新婉则一直在学舞蹈,对于李新婉来说,她不仅要参加高考,还要参加艺考,这两个考试对她来说都很重要。
付子涵卸任学生会秘书处部长后,新的秘书处部长还让林平不适应了一段时间,林平还跟付子涵开玩笑说道:“以后考上大学回学校给我当秘书。”
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林平对这次入学的所有新生进行了一次挨个查看,这次新生整体质量比以往几届的整体质量都要高,同时忠国希望学校和丁香坡希望学校现在是西贝四中的直升初中,也对西贝四中的生源质量做出了小小的贡献。
西贝四中的生源质量在不断提高,这就是最好的消息和最好的发展,表明西贝四中的社会评价在改变,比起之前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现在西贝四中已经慢慢的由学生和家长们迫不得已万般无奈的选择变成了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以前,在西贝县的家长和父母心中,西贝一中是a级,西贝二中和西贝三中是b级,然后西贝四中是e级,而现在,其他三所中学的地位和实力仍然保持着原本的实力的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西贝四中却由以前“臭狗屎”般的e级在不知不觉中升到了c级。
而林平在筛查中,今年西贝四中的新生有9个a级或a-级的学生,也还算说得过去,不过却连s级学生的影子都看不过,不过也是,除了方盛这种特殊情况的学生怎么可能会有s级的学生来到西贝四中。
【系统:林夕市教育界重大消息!】
内容:由林夕市市委和市教育局牵头,由西贝县县委和县教育局引进落实,以西贝县政府提供土地并承诺给予周边部分土地优先开发权的方式吸引了文阅教育集团一笔八千万的投资,将在西贝县西南新区建设一所高级中学的一期工程以及配套设施。
提醒:新的高级中学已经正式进入规划,预计将在一年内开始动工,然后一年内完成一期工程。
新的高级中学将会西贝县的教育改革以及高中改革息息相关,请务必在两年内使你名下的西贝四中取得较为出色的成绩。
提醒:你的教育积分已经约为三亿八千九百六十四万,这将在你达成学校升级任务后,由一家基金会为你提供任务达成时对应积分的资助金额,为你的学校发展和建设提供助力。
林平听到这条消息后心里一愣,没想到王弘文之前跟自己说的这所高级中学规划这么快就正式提上了建设日程,而且还获得了一笔八千万的投资,这也意味着文阅教育集团必然成为这所高中的股东,不过没有这笔八千万的投资,这所高级中学也不可能获得启动资金。
而林平虽然现在有近四个亿的教育积分,对应了四个亿的资金,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笔资金就像是被冻结在银行一样,只能看不能用,就像是二次元宅男的“纸片人老婆”,只能看不能用。
林平细细算来,新的高级中学建成差不多需要两年,两年,林平眼前一亮,两年,他有十足把握的把这所新的高中拿下来,让西贝四中搭上林夕市教育改革的顺风车。
对于这所新高中所在的区域,林夕市市政府很重视,做了很多的规划和政策,但是因为林夕市市政府总体还是保守稳健的,大部分财政资金还要用来发展市区,所以拿不出更多的财政资金来投资发展新的经济开发区,唯一能做的就是政策支持,而最大的政策支持就是土地优惠。
除了学校外,林夕市市政府还要求市人民医院去建一个市北区分院,学校和医院的规划,让很多人对市北经济新区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信心,而除了学校和医院这种关键的基础设施,另外一个便是交通。
交通,是活跃一个区域经济的关键。
对于交通,林夕市做出了在市北经济新区建一个新火车站的规划,这个新火车站一旦建成,不仅对于林夕,甚至对于整个汉华的中东部分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有了这个新火车站,必然将会对林夕市市北经济新区的发展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
甚至有传言说,林夕市市政府甚至打算在这个市北经济新区建造一个飞机场,毕竟林夕市到现在没有一个飞机场,但最终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资金情况,这个飞机场的规划也只能是流产,毕竟飞机场对于现在的林夕市来说确实作用不大。
不过,若干年后,这个飞机场还是建了起来,而建起来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所学校。
整个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原本贫穷落后的汉华省也在政策扶持下开始阔步向前,而林夕市做为纽带承载着汉华中部发展的关键。
林平觉得一切都快了起来,自己的“大学校”梦想似乎也越来越近了。
林平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扑在了西贝四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根本抽不出一丁点儿的时间。
(今天一更,我这两天要被榨干了,头疼,最近这段剧情要加快速度了,到了下段剧情会慢下来。)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五十章 那些孩子
西贝四中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形形色色的故事,有青涩美好的,也有苦涩难过的,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个时期的事情都是值得一生追忆的。
而林平,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观察着、观看着他们,他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仍然去各个教室巡察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状态,亦或是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站在窗户前看着学生们匆匆的赶往教室或者食堂。
对于林平来说,在校园里匆匆行走的学生们,就像是匆匆流逝的青春年华,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却又是那么相同的,青春的气息在他们身上洋溢着。透过窗户看他们,林平觉得每一瞬间都是值得定格的画面,而窗户框就是画框,林平的眼睛就是画笔,他把每一个学生都画进了自己心里。
在林平在用眼睛画这些学生的时候,赵知雅也在用手中的画笔画她喜欢的王一格。
赵知雅和李新婉同为艺术生,不过李新婉是音乐生,而赵知雅则是美术生,虽然赵知雅也很喜欢跳舞,在西贝四中各种演出活动上展现着她活泼可爱的形象,但是她其实更是一个喜欢用心灵去跳舞的女生,她喜欢安静的用画笔在画板画画。
李新婉学唱歌、学跳舞,为了自己的中戏梦努力的奋斗着,而赵知雅受到好姐妹李新婉的影响,也比以前更加努力用功起来,但是赵知雅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去什么地方,而在高三的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赵知雅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王一格了,不仅仅是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迷恋。
赵知雅就像是王一格的小迷妹,一有空就会去像柳和声打探王一格的消息,赵知雅更是利用各种空余时间花了无数张王一格的画像,各种各样,有漫画、有国画、有素描、有油画,有可爱的、有正经的、有在阳光下灿烂微笑的、也有做题时眉头紧锁的。
王一格明明拒绝过自己,也知道王一格不可能喜欢自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越是不能和王一格,赵知雅就越是喜欢王一格。
“知道吗?知道吗?王一格这次省数学联赛拿了一等奖。”
“知道吗?知道吗?王一格被选去参加奥数冬令营了,以后要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奥数比赛呢?”
赵知雅每次都会忍不住跟李新婉、周御美还有自己其它的舍友分享王一格的消息。
但周御美一般都会故作高冷的打击赵知雅道:“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赵知雅就会倔强的说道:“哼,现在没关系,不代表着以后没关系啊。”
周御美撇撇嘴说道:“呵,白天呢,别做白日梦了,等到了晚上再做梦,梦里啥都有。”
而如此喜欢王一格的不只是赵知雅,还有远在林夕市体育运动学校的石冬月。
石冬月去了林夕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拳击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了体校拳击运动的一姐,没有女生是她的对手,甚至百分之九十的男生都不是她的对手,除非比她大个两三岁,体型要比她大一圈,不然还真打不过石冬月。
石冬月练拳练的也很努力,因为她发现自己只有努力练拳的时候才会忘记脑海里的王一格。而来了体校后,石冬月对于王一格的喜欢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日益加重,因为石冬月不喜欢体校这些身材健壮的肌肉男,她就喜欢王一格那种文文弱弱安静有文化的男生,整个体校没一个能被石冬月看上眼的。
如果赵知雅和石冬月相遇,两个人因为王一格发生争执,毫不夸张,石冬月至少可以打五个赵知雅,甚至还要把王一格一起打了。
石冬月也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打听王一格的消息,而听到王一格考了中考状元、参加了省数学联赛获得了一等奖等消息后,石冬月心里愈发的慌张,也越发不敢去联系王一格,她感觉自己和王一格的差距似乎在逐渐拉大,她只能拼命的练拳,希望自己在拳击上取得一番成就,让王一格也能看到自己。
但无论是石冬月,还是赵知雅,王一格从来都没有在乎过,更不用说“喜欢”这种东西。
赵知雅最大的改变是从李新婉的一句话开始的,那天赵知雅在宿舍里又说起了王一格,一边在一字马压腿一边背《高考英语必备词典》的李新婉忍不住说道:“知雅,按照王一格现在的情况来说,人家肯定是要去清华北大,我可是听说了这个他那个数学联赛一等奖,是要去参加清北的自主招生的,再加上他的成绩,去清北很稳,你有这空瞎想,不如定个目标,考去北京去北京等王一格,这样机会比你在这里空想要大一点。”
李新婉又刺激赵知雅说道:“不然,到时候我去了中戏,你没能去北京,那王一格可就是我的了。”
赵知雅立刻去挠李新婉的腋窝:“你敢!”
然后两个女孩子打闹着笑称一团。
而此时,2014年的金陵青奥会也越来越近了,关于金陵青奥会的青少年选拔也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很多14~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参加这个运动会,对于青少年们来说,这就是能够展现自己的最大的舞台。
而有一个人,已经早早地确定了参加金陵青奥会的资格,那就是刘大柱。
刘大柱已经进入了国家队的青少年游泳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他在国家游泳队训练表现和各种比赛的成绩稳稳的获得了明年金陵青奥会的名额。
而更重要的是,刘大柱憨憨的很听话,所有的孩子里他最努力,也最听话,教练们和领导都很喜欢他。
与此同时,李新婉也快要参加艺考了,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明年2014年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转眼间,进入了十一月份,林平接到了赵悦君的电话,原来赵悦君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节目,参加春晚预选,赵悦君的表现十分出色,不出意外,2014央视春晚上将要出现她的身影,全国的13亿人民以及海外华人华侨都将能够听到她的歌声。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五十一章 艺术班
西贝四中的只有两个艺术班,一个班是美术类艺术生,一个班是音乐、舞蹈、戏剧和播音主持,两个班的学生都是文科班,班上也有几个艺术类理科生,但因为不够凑够一个班级,所以只能选择跟着其他班级上文化课,在这个班级上艺术课的形式来进行学习。
实话实说,以前西贝四中的艺术班风评并不怎么好,班内的艺术生也大都有点混的意思。
毕竟,不少人都对艺术生充满了偏见,在很多人的眼里里,艺术生就是那种学习不好,然后去走艺术路线的差生。
而且,艺术生当中的确有不少并不是因为热爱艺术去当的艺术生,而是确实是个“混子”才去当的艺术生,同时,艺术生大都比较前卫潮流,比起普通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领异标新和特立独行,女生也比普通班的女生更擅长梳妆打扮,所以就使得艺术生的风评比较差。
同时,学艺术很花钱,除了小部分极有天赋的学生,大部分优秀的艺术生都是用钱砸出来的,艺术生所花费的费用比普通学生的费用高数倍不止。
但其实,这些偏见并不应该因为一部分人而对整个艺术生群体贴上标签,好的艺术生照样很出色、很优秀,特别是好学校的艺术生,学校的氛围好,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良好的发展。
而在西贝县,西贝四中是出了名的“垃圾”,那么西贝四中的艺术班学生就是“垃圾中的垃圾”,要是你跟西贝人说你在西贝四中是学艺术的,那么大都会口是心非的称赞你一句:“学艺术啊,有钱人有钱人,搞艺术创作,挺好的挺好的。”
但内心基本都是会说:“艺术生?怎么想的?还是在西贝四中学艺术,那可真是垃圾堆里找垃圾。”
这种偏见是很深的,甚至在西贝当地会有句话叫“好男不学艺,好女不歌舞”,可能,这也和传统保守的认知有关,在古代,戏子是低贱的职业,被称为下九流,如果不是实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走普通的文化课道路没有太好的前途,很多父母也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学艺术。
西贝四中饱受非议,西贝四中的艺术生也饱受非议。
而在林平来之前,西贝四中的艺术班确实是很差劲,管理松散、纪律涣散、氛围极差,本来西贝四中就差,那艺术班真的是差中之差,而且,可能是因为艺术生艺术细胞比较多、都比较感性的原因,艺术班上的学生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会谈恋爱或者有过多次恋爱的经历,而且各种狗血感情戏码层出不穷,甚至校外宾馆也经常有部分艺术生出双入对的身影。
“学画画的在床上双人作画,学音乐的在宾馆低吟浅唱”,这是西贝四中周围居民对四中艺术生的调侃。
林平上台后,对学校的校风进行了严肃的整顿,艺术班的班级班风也得到了很大的整改,经过连续两年的强化管理,等到李新婉和赵知雅他们这一届艺术生,已经变得相当正常,以前的放肆也内敛成了含蓄的浪漫,绝大部分学生真的是为了艺术梦而走的艺术生路线,不再像之前一样那么的肆无忌惮。
在李新婉这一级的艺术生里,除了校花李新婉这个西贝四中明星人物外,还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明星人物,那就是白蓝黄。
李新婉是因为她的颜值备受关注,而白蓝黄则是因为他的搞笑,之前也说过,白蓝黄这个人长得就有些滑稽,搞笑到一个表情一句话就能让人忍俊不禁,因此他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艺术生这条道路,他想要当个谐星。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白蓝黄总喜欢去逗李新婉开心发笑,而李新婉也总是能被白蓝黄逗得哈哈大笑。
“你们班那个白蓝黄好搞笑啊,今中午可笑死我了。”赵知雅在下课前往食堂的路上挽着李新婉的胳膊说道。
“是的,这个人确实蛮好玩的。”李新婉点了点头说道。
赵知雅眼睛一转,笑着问道李新婉:“新婉,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白蓝黄喜欢你?”
李新婉白了赵知雅一眼:“知雅,你能不能不要看到一个男生就说喜欢我?我还觉得他喜欢你呢?”
赵知雅说道:“没有,真的,他绝对对你有意思。”
李新婉停下脚步看着赵知雅说道:“你再瞎说,我就把你的樱桃小嘴撕成西瓜大嘴。”
说着,李新婉作势要去撕赵知雅的嘴巴,赵知雅赶紧佯装害怕,转身跑开,李新婉便小跑着追了上去。
然后赵知雅便被李新婉抓住,李新婉去挠赵知雅的腋窝,两个少女笑做一团,也算为放松一下高三的紧张心情。
“不是,新婉,我说真的,白蓝黄要是真的喜欢你,你会跟他在一起吗?”赵知雅非常八卦的问道。
“不会。”李新婉摇了摇头坚定而果断地说道。
“为什么?白蓝黄这人多有趣啊,跟他在一起肯定每天都是开心的,看到他那张脸我就乐的不行。”赵知雅说着忍不住就哈哈的笑了起来,“他每天都逗你开心,不好吗?”
李新婉再次果断的摇了摇头:“是挺有趣的,但不是我的菜,我喜欢看着顺眼的,而不是看起来想笑的,可以不是很帅但一定要养眼。”
“哟哟哟,肤浅的女人,就知道看脸。”赵知雅打趣地说道。
“那你说的白蓝黄这么好,你和白蓝黄在一起呗?”李新婉翻了个白眼问道。
“那不行,我家一格天下第一。”说着,赵知雅就蹦跳着走到了前面。
这天,课间下课,白蓝黄看到在努力看书的李新婉,忍不住走过去,然后用手在李新婉眼前晃了晃说道:“校花同学,你这么漂亮为什么还这么用功啊?”
李新婉看了白蓝黄一眼低下头继续看书,言简意赅的说道:“因为我想考中戏。”
“哦,你要考中戏啊。”白蓝黄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名校养成系统 第五百五十二章 忠国希望学校扩建计划
十一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很快就进入了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份十二月份,这个月对于林平来说,特别的忙,他不仅要忙西贝四中的事情,还要忙着审批名下其他两所学校忠国希望学校和丁香坡希望学校的事情。
而今年九月份的时候,忠国希望学校的就读学生数就已经发生了爆棚现象,导致学校宿舍都不够,迫不得已让附近几个村的学生通通走读,而忠国希望学校学生数爆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最近三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加起来有270多人,而毕业的初三年级人数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个,特别是林平当时带的李爱红他们那一级,只有18个学生,这就导致忠国希望学校形成了“入多出少”的现象,毕业的学生少,就读的学生多。最终导致学校学生人数出现了爆满的现象。
第二个是随着忠国希望学校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教学质量在全县乃至全市的山村和乡村学校里位列第一,使得忠国希望学校的名声打了出去,苦山镇上以及周边几个镇不少孩子来忠国希望学校就读,即使要缴纳借读费,也无法阻止这些父母把自己孩子送到忠国希望学校来的热情。
忠国希望学校原本是一所立足于苦山地区,主要用来满足苦山地区各个村落适龄青少年的就读需求,但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名声的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苦山外学生前来就读。
在2010年时,也就是忠国希望学校刚刚成立的时候,忠国希望学校里的学生全部为苦山当地的孩子,苦山外的学生比例为0%;
2011年时,忠国希望学校小有名声,新一级的一年级学生出现了苦山地区外的孩子,但只有5个,占比非常小,占忠国希望学校学生比例的1.8%;
到了2012年,王一格成为林夕市中考状元,忠国希望学校苦山区域外的学生数迎来了大爆发,一年级新生、初一新生以及转校生,使得苦山地区外的学生比例在忠国希望学校占比达到了6.8%;
而2013年随着刘青梅、刘向前他们五个同时考取大学,一下子成为了苦山镇上及周边地区的热点话题,而且开始有传言“只要进了忠国希望学校就能读高中”,再加上新修了“林平路”,让苦山和外界的沟通变得瞬间便利了起来,从而使得忠国希望学校的新生数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在2013年9月份的新生入学时,苦山外校外学生比例一举突破了百分之十,甚至逼近了二十,来到了18.7%。
也就是说,现在的忠国希望学校,几乎每五个学生里就有一个不是苦山当地的学生。
这对忠国希望学校来说是好事,但对于苦山居民来说却不是好事,这些不属于苦山当地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侵占了苦山本地学生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宿舍问题。
教室问题还好说,忠国希望学校本来就建的够大,之前还空着几间教室,现在全部利用了起来,但是宿舍问题上,忠国希望学校的床位并不够,本来“先远后近”的原则,肯定要让距离家很远的苦山外学生优先住宿,结果就导致很多想在学校住宿的苦山本地学生没有床位。
为此,在忠国希望学校就读的外地学生和忠国希望学校还招致了很多苦山父老乡亲的不满和非议。
“忠国希望学校是政府为咱们苦山建的学校,凭什么让外地的来咱们苦山的学校上学啊?”
“就是,外地仔来上学,把我家孩子的住宿名额都给挤了。”
1...168169170171172...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