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名校养成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韭菜会飞

    林平恍然大悟:“哦,我一直以为你们女人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要用卫生巾呢。”

    于梦菲听到林平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些无语的说道:“你活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知道吗这个东西一般只有女人那几天用。”

    &nbs




第一百四十五章 生理健康计划
    林平知道山里妇女不用卫生巾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字——穷。就像是《我不是药神》里说的那句经典台词:“我卖药这么多年,发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啊,你也治不过来!”

    但林平认为,穷病可以治。

    这也是为什么林平决定尝试着想办法带领苦山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原因,只要苦山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苦山的父老乡亲手里有了钱,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比如说这小小的卫生巾,当苦山的百姓们手里有了可以不比因为三十块钱而斤斤计较的财富时,让学校的女学生甚至山里的妇女们用上卫生巾这件事将会迎刃而解。

    她们不用卫生巾,主要还是心疼那十几二十块钱。

    林平下定决心要让学校的女孩子们用上卫生巾,也是在践行他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育人不仅是培育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更要有着一个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表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来看,我国2018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17.06%,而在十年前的2008年这个数据仅为6.48%。这意味着,即使在全国人民普遍拥有小康经济水平的2018年,每100个1569岁人群当中,只有17.06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

    简而言之,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不健康的,甚至连健康素养都不具备。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学校教育严重缺失健康知识的传授,几乎所有的学校只会讲授课本知识,让学生们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大部分学校存在学习是唯一的,连最基本的生理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都不普及的状况。

    但其实,传授这些东西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娱乐课来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大部分人的健康素养只能是自己感觉身体不适了,赶紧去查百度、找医生、看公众号的文章来自学调理,然后在不断的调理之中具备了一些健康素养和能力。

    而林平想要改变这种困局,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不仅拥有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拥有更高的思想品德,更要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和体魄。简而言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一所好学校必须践行的教育理念。

    林平决定,促进学生的健康生活从生理健康开始,提升苦山人民的健康水平从一片小小的卫生巾开始。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使用卫生巾的健康理念推行给学校的女学生,从生理方面开始改变她们的生活方式。

    林平想了想对着于梦菲开口说道:“实在不行,最笨的方法无非就是咱们学校出钱为女学生们购买卫生巾。”

    【忠国希望学校计划:生理健康计划之卫生巾计划。】

    于梦菲看着林平有些敬佩地说道:“林校长,你这校长当得真是太称职了,这种事情都为学生们考虑。”

    林平叹了口气说道:“所以咱们学校一定要办法盈利赚钱,没钱一切想法只能是想法根本无法实现,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带领着山里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赚钱,他们手里有钱了,自己就可以给孩子们投入更多的费用。”

    于梦菲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有时候并不是父母不想给,而是他们实在给不了。”

    于梦菲又带有怨恨的小声嘀咕道:“总比那些能给却不给,抛妻弃子的人强无数倍。”

    别人的家事不宜过问,林平权当没听见于梦菲小声嘀咕的话语,开玩笑般地说道:“当然,要是不花钱就能搞到一批卫生巾就好了!可惜,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说着,林平往教室里走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平随意的一句话于梦菲似乎想到了什么,她喊道:“林校长,我这里有个方法似乎真的能搞到免费的卫生巾!”

    听到于梦菲这番话,林平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饶有兴致的问道:“真的吗”

    于梦菲说道:“对,可以试试。我觉得应该可以。”

    林平笑着问道:“什么方法”

    于梦菲说道:“以前我在我们大学学生会宣传部干副部长,和外联部的关系很好,张易鹏就是外联部的人,我们两个就是在学生会认识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 柳家的改变
    又过了三天,柳刚的大伯柳明东和柳刚的父亲柳明北就把柳刚送回了学校。

    似乎进了一趟城后对柳明北和柳刚的影响特别大,林平看到这父子俩第一眼就感觉他们两个收敛了许多,说话也客气了许多,不再那么嚣张跋扈。

    不过就是他们父子俩的腰杆挺得不再那么直了,头也老是低着。

    “喊林校长好!”柳明东拍了一下柳刚,“给林校长道歉!”

    “林校长好,林校长……对不起。”柳刚有些局促的说道。

    “嗯,没什么对不起的,回学校就好,回宿舍把东西放下然后回班上吧,你这天缺的课我和你们班主任赵老师说一下给你补上,回去好好学习。”林平拍了拍柳刚的肩膀。

    “嗯。”

    柳刚自始至终都低着头没有把头抬起来,好像受到了什么刺激,不过他的学习努力程度已经由之前的d变成了a,这是好事。

    柳刚走后,柳明东又让自己的四弟柳明北给林平道歉,柳明北性子犟从小到现在就没跟人赔过不是,所以一时之间说不出口也不知道说啥,最后开口说道:“林校长,改天我请你喝酒,前几天对你的那些不是都在酒里了。”

    林平笑了笑说道:“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不怎么喝酒,所以请我喝酒这件事就不必了。”

    柳明北一听下意识的张口说道:“林校长,你不给我柳明北面子是吧”

    柳明东赶紧用胳膊肘捣了他一下,然后歉意的对林平说道:“我四弟明北他不会说话,您别介意哈。”

    林平笑了笑说道:“无妨。”

    房间里的氛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柳明东开口说道:“以前我们几个都是井底之蛙,这次我带他们去市里看了看,这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你那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的真好。”

    这次进城,把柳明北和柳刚父子的自尊心给打击到了,他们以前一直生活在苦山里,到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到镇上,以为镇上的样子就是城里的样子,结果柳明东把自己的老爹和柳明北一家子从山里带到了镇上,从镇上带到了县里,又从县里到了市里。这不仅是柳明东的老爹和柳明北一家四人第一次到林夕市市里,也是柳明东第一次到林夕市市里。

    一行五个人到了林夕市的汽车站,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给冲击的说不出话来。虽然柳明东家里也有电视,但是从电视上看来的感觉远远没有此时的感受更有冲击力。

    五个人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林夕市里乱走乱逛,他们的衣着打扮遭到了城里人好奇和有些嫌弃的目光,就如当时林平带着十个孩子进城一样。

    走在城市的道路上,他们几个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那个脑袋突然就特别沉,总是不自觉地往下低,压得脖子疼。特别是柳家老爷子、柳明北和柳刚这爷孙三代,他们在村里那种土皇帝的优越感此时被磨灭的一干二净,每在城市那干净整洁的马路上走一步他们的头就往下低一份。

    迷茫、彷徨、自卑、不知所措。

    最后,柳明北低着脑袋低沉的开口说道:“哥,咱们回去吧,别走了,再走我都找不着道了。”

    一行五人又低着头回到汽车站,连顿饭都没敢在市里吃。

    回来的路上,柳家老爷子难过的跟俩儿子说道:“我感觉我在咱村里也算个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卖部建成
    山里的泥瓦匠们听说是学校找他们帮忙盖房子,一个个都特别卖力,几位泥瓦匠只用了一个周不到的时间就将用作小卖部的两间房子盖了起来。

    这两间房子虽然简陋但是盖得挺大,合起来得有一百多平方,同时房子看起来比一般的房子坚固的多。墙壁按照林平的设计砌出了一排排的格子,像是商店摆放货物的货架一般,这样就可以少买几个货架。

    林平支付给了泥瓦匠们工钱,泥瓦匠们特意少收了一些工钱,领头的说道:“学校找我们盖房子是我们的荣幸,我们还等着这学校里能走出几个大人物好好改变一下咱们苦山呢,带着咱们苦山也奔小康!”

    另一个泥瓦匠笑着说道:“人家林校长就是个人物!我看林校长就能带着咱们奔小康!”

    说完,一群泥瓦匠笑了起来。

    林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过誉了,我只是个老师,我希望以后咱们山里喊我林老师就好了,别喊我林校长,有距离感。不过我会试着帮助咱们苦山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到自己村里去周边村里干活的时候多多宣传一下学校的政策,多多支持学校的工作。”

    “好的,没问题。”一个泥瓦匠豪爽地说道,“我听说咱们学校要收山鸡蛋价钱开的还挺高,我让我婆娘准备好了,把家里的那些山鸡蛋赶明都送到学校来!”

    林平高兴地说道:“好,多谢各位支持。”

    几位泥瓦匠说道:“林校长您太客气了,你这又不是强征,你这收鸡蛋比我们自己去镇上卖还要划算,不送给你们送给谁。”

    小卖部刚建成,下午隔壁镇上的那家包装印刷厂就把林平定制的五千个包装盒送了过来。

    林平看着包装盒非常满意,高兴的把尾款付掉然后和来送货的人说道:“合作愉快!”

    送货的人说道:“你们这学校可以啊,还搞副业,祝你们大获成功,你们搞成功了再去我们厂定盒子啊!”

    林平笑着说道:“好的好的,一起发财!”

    包装盒到了后,林平立刻让冯春秀她们几个妇女把鸡蛋装进包装盒里,包装盒按照林平的设计有三层纸板,可以放三层鸡蛋,一层十个,一盒三十个鸡蛋。

    山鸡蛋要比鸡场里养殖鸡的鸡蛋小很多,林平没有论斤收,而是论个从山里的父老乡亲们收的鸡蛋,小点的3毛钱一个,大点的鸡蛋4毛钱一个。

    一斤差不多有十个山鸡蛋,也就是三块多钱一斤。

    一盒三十个山鸡蛋大约有三斤重,鸡蛋的成本就在10块钱左右,再加上包装费、人工费、运输费和破损费成本大约在15块钱左右。

    首批林平让冯春秀她们装了500盒试水,装完后林平立刻给王新明打了电话,让他把学校小卖部需要卖的东西拉过来,然后把这500盒山鸡蛋拉出去。

    王新明答应下来,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就开着车来到了学校。

    林平看着场上满满当当的货物,赶紧招呼大家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卸到小卖部里去。

    “这是多少钱的东西啊”林平问道。

    王新明从驾驶室里拿出了一个账单:“这是账单,有什么货物,单价、数量都记在这个账单上了,看看账单我记得这一车好像是一万六千多块钱的货。”

    林平翻了翻账单,足足有七页纸,上面琳琅满目记载着各种商品,账单的最后一页是总价——16280元,大写壹万陆仟贰佰捌拾元。

    “这么贵啊”林平看到这个钱忍不住说道。

    王新明嗑着瓜子说道:“那没办法,我跟你说过,这些山里的小卖部、农村的小卖部包括镇上的一些小商店,甚至城里小学门口的一些小卖铺他们卖的都是那些便宜的垃圾食品,人家那汽水进才3毛钱一瓶,卖才5毛钱一瓶,你这非要进这么贵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卖火了(第一更)
    小卖部建了起来,里面摆放了各种货物,赵忠义的妻子石红林被安排成了小卖部的负责人。

    小卖部货物很全,但很可惜第一天就只有两个顾客——张易鹏和于梦菲。对于张易鹏和于梦菲两个从城里来的人说,这小卖部里卖的东西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产品,甚至很多比城里卖的还便宜。

    比如牛奶,按照林平要求一分钱都没加,多少钱来多少钱卖。

    但忠国希望学校小卖部里卖的东西对大部分山里人来说却是“奢侈品”,他们接受不了那个价格,不想买,毕竟忠国希望学校小卖部的东西比山里其他小卖部的东西贵了一倍不止,基本上来小卖部看看问问就走了,图个新鲜。

    甚至反而招致了一些山民的不满,有人会说学校卖的东西太贵了,林平他们的心太黑了。

    搞的林平哭笑不得,明明是卖的正宗的好的有食品安全保障的货物,反而落不得好名声。但林平也知道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山里的乡亲们手里有钱!

    只有山里的乡亲们有钱,他们的生活追求自然会提高一些,忠国希望学校小卖部的经营状况自然也会好起来。

    同时,500箱山鸡蛋被装上了王新明的小货车,每箱鸡蛋成本15元,林平狠了狠心跟王新明说:“每箱20元的价格往外卖吧,要是不行就再降价。”

    王新明走后,忠国希望学校的林平他们便开始忐忑的等着王新明的消息,搞的大家也没心思干其他的,幸好这两天是周末,不然都会影响上课。

    而林平雨绸缪趁着空闲时间在办公室里通过系统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把忠国希望学校小卖部进行了工商注册,使其合法合规;第二件是对于盛放鸡蛋的包装盒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

    于梦菲和张易鹏联系的学弟学妹们也有了回应,他们两个的学弟学妹很乐意帮助山里的孩子们,听了他们的请求后很高兴二话不说就同意把积压在学生会手里的赞助品通通寄过来,不仅有卫生巾,还有一大堆其他的东西,顺便还联合学校里的公益社团给苦山忠国希望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了一些东西。

    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这叫废物再利用,不然也是要当垃圾扔掉。不过他们干这件好事的时候还要偷偷摸摸的不能让赞助商知道,不然赞助商知道了可能会生气。

    周日下午,王新明终于来了电话。

    林平接起电话:“喂,你好,你是”

    王新明在电话那头高兴地说道:“我,王新明!我告诉你,咱们的山鸡蛋卖火了!”

    听到王新明那激动到颤抖的声音,林平也跟着激动起来,强装冷静的问道:“真的吗”

    王新明说道:“那我还能骗你不成我告诉你,你们那包装做的好,放在超市的诸多商品里,那简直是浓妆淡抹的青楼里进了一个不化妆的处女,一眼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你……这特么是什么比喻”林平被王新明的这个比喻给听醉了。
1...4243444546...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