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这些武器弹药,都是从国内运来的,在他们出发前,因为战争的需求,以朝廷便接管了所有的军火库,数以亿计的弹药、数以千百万计的炮弹,还有成百数十万件武器,都被朝廷接受了,准备运往前线,当然作为给地方的补偿,朝廷向各省支付数亿元,不过这笔钱并不是现钞,而是一笔债券,在未来的五年内,朝廷将通过基础建设、卫生以及教育等方式加以尝还。作为普通的军人,许文远并不知道,这实际上不过只是朝廷借战争实施的釜底抽薪之策——军队被调走了,军火被调走了,那么地方还剩下什么?
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借着最冠冕堂皇的借口——战争!
可以说,在战争,这个最完美的理由下,关内各地用十年的时间为将来的“统一”作出的准备,都功亏一篑了,除非他们愿意对抗东北军的数百万大军,就像湖北一样,但是湖北又能支撑多长时间呢?
当然,作为军人,许文远并没有去考虑这些问题,他只是想着自己,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前线,从而实现自己的诺言。
此时许文远和战友们在车站里已经等了四五个小时,大家伙也被冻得浑身发僵了。天色渐渐暗淡,气温也降了下来,天气越来越冷。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们倒不用再啃着干粮——就在等待了两个小时后,开来了几辆炊事车,他们终于吃到一顿热饭——这是自离开沈阳后,他们第一次吃到干粮之外的食物,白米饭、土豆烧牛肉,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满是胡椒的辣汤,这终于让倍觉寒冷的他们,感觉到了一丝暖意。
不过,等待仍然没有结束,出发的时间仍然遥遥无期。
夜色变得更暗了,但车站一点也没有冷清下来,夜色中仍旧是穿梭不停的军列。丁子丰看起来有些受不住了。他把帽子拉下来盖住耳朵,将衣领竖了起来,并走来走去好让自己感觉暖和一点,他不时的朝着另一边看去,在远处的岗亭里,几名东北军的军人在看着他们,他们那里似乎背着风,应该暖和一些吧。
作为军官的许文远有一块带着夜光显示的手表,表上的时间提醒着他已经八点半了。每一个人都相信部队登车出发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上面不会让大家伙在站台上过夜的。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连队有几个人拿出了毛毯,他们将毛毯尽量避开潮湿处,放在凸出的地面上;还有几个人甚至睡到了正停靠着火车的铁轨中间。
丁子丰靠坐在一堆士兵的行李上点燃了一根烟。他看起来非常疲惫。任谁都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个晚上要在外面露宿,而且看起来大家不可能被留在车站上。所有人都认为出发的哨音马上就要响起来,所以并没有几个人去效那几个睡倒的家伙,可两个小时后,数千名来自浙江的战士们仍旧坐在铁轨路基冰冷的石子上。
天气正变得越来越冷,似乎又有一些小雪也开始下了起来。作为上士官的丁子丰正忙着用车站上的行李为他自己搭建一个临时的露营棚。当他用防水布将自己的露营棚盖上时,他完全不用担心天气的变化了——老兵总有着老兵的“奸滑”之处!
因为下雪的关系,所以战士们也不得不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可是却不能离开自己的武器太远,但人们还是把步枪留在原来集放的地方。由于步枪的枪口朝上,落下来的雨肯定要流到枪管里,这如果被长官知道了,一定会让大伙好看的。到了现在,车站上最好的露营的地方都已经被占掉了,很多人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睡到旁边列车车厢下面的铁轨间。大家伙曾经想到这列货车的车厢里去睡,但所有的车厢都被粗铁线锁了起来。
“他奶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让咱们来这受罪的!”
满腹牢骚地战士们抱怨着爬到了车厢下的铁轨间躺下。刺骨的寒风仍然不断的从战士们的两侧刮了进来,这让所有人都愤怒到了极点。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许文远有生以来第一次印象最深的一次“露营”,因为那刺骨的寒风,尽管身上裹着毛毯,身上穿着大衣,但是他仍然无法合上自己的眼皮,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就在这刺骨的寒风中似睡非睡的让困意与寒意抗衡着的时候,突然响起的哨声,让战士们下意识地惊醒过来。
在等待了差不多十二个小时,在深放十点钟的时候,部队终于在再次出发了,列车隆隆地向前驶去,车厢里的战士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除了不时大家伙听到的对行列车交会时的轰鸣声,他们只知道,自己正在朝着西方走去……(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322章 初战(为新书求支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 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俄罗斯……不,是西伯利亚的冬天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每天都在下雪,几乎从未停止过。
至少在于文远来到西伯利亚以来,天上的雪似乎就没有停过,地上的雪一天厚过一天,同样的空气也一天冷过一天。
所谓的前线是一个于文远永远都念不出正确名称的俄国小镇,镇子里的人俄国人大都随着俄军一同撤离了,至于镇子里的建筑也大都焚毁了。
“什么都不要给法国人留下!”
差不多九十年前,当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时候,俄国人这么说着,现在,只不过是这句话中的“法国”变成了“中国”,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在撤退前,俄国人放火焚毁了所有的房屋、牲口棚,他们几乎烧毁了所有的一切。以至于这个仅有几十栋房屋的镇子,在军队到达的时候,仅只剩下一栋半焚毁的教堂了——它的墙壁没有倒下。
尽管俄国人没有留下那怕一栋完好的建筑,但是东北军的工兵们却干的非常出色——他们用汽油锯砍伐镇子附近的森林,用电动圆锯锯开木料,然后在镇子里修建了一栋栋木屋那些木屋则成为了这个冬天里,距离前线最近的“豪华饭店”——有暖气、有热饭菜。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甚至没有人愿意享受,因为那是伤员的待遇。
对于于文远和他的战友们来说,他们只能蜷缩在前线战壕一侧的掩体内,在那里,食物、毛毯、弹药和其他的给养被放置在冻土墙壁边。在那些个“地窖”里都堆满了武器弹药,而人就挤在那些给养品之间——根据冬季的作战经验,所有的“地窖”都在储备可供三个月使用消耗的物资,谁也不知道后勤会不会因为一场大雪中断。
在西伯利亚的冬天,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俄国人,而是冬天自身。最有利的武器,并不是战士们手中的步枪,而是充足的给养。
实际上,西伯利亚的冬天并不适合作战,至少并不适合大兵团的作战,更多的是对峙,是战壕间的渗透作战,而守卫着战壕的战士们有些在战壕里呆着,有些则在拥挤的“地窖”里,尽管那“地窖”极为拥护,但是对于士兵们来说,却是能够遮挡风雪严寒的地方,他们要么要“地窖”里面打牌,要么在那里聊着天,还有另一些人,他们识得字,则是借着昏黄的烛光或油灯写着家信,总之,这“地窖”对于战士们来说,就像是战场上的别墅一般,是他们休整身心的地方。????? 一? 看书
至于那些在战壕里警戒的战士则没有“地窖”里的战友们那么舒适,他们不时地向手指哈气,以使自己的手指不至于太僵而扣不动扳机——真的有人因为手指冻僵,以至于无法扣动扳机。
雪开始越下越大,天气同样也越来越冷。虽然战士们的军装以及军靴的防寒性能非常好,但是对于这些来自江南的战士来说,这种天气无疑是一种酷刑,几乎每一个战士的脸上都起了冻疮,为了取暖,在战壕里的战士,甚至将毛巾都包裹钢盔下方,即便如此,这寒风依是如刺骨钢刀一般。
“真,真他娘的冷……”
不住的朝着掌心哈着气,在朝着远方的俄国人的阵地看去时,丁子丰甚至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的眼皮都快要给冻上了。
冷,几乎是他来到前线后的唯一的感觉,曾几何时,他还觉得的江南的冬天太湿了,现在,如果可以的话,他做梦都想回到江南,那里的冬天太湿不假,可这里却是干冷干冷的,能冻死个人。
“什么玩意儿,这,这破地方,给,给老子都,都不要,你,你们他娘的还,还守着啥劲……”
嘴里头这般骂着的,在丁子丰看来,这也忒不值了,在这里打仗,离开铁路几十里,不被冻死,也有可能饿死,这西伯利亚瞧着那么大,可实际上能用来打仗的地方,也就那么屁点大的地方,而现在,就是这么屁大点地方,俄国人和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隔着战壕对打着,成天你来我往的用步枪打,用炮弹轰,偶尔的,双方还会派遣士兵在深近一尺的积雪中,向对方发起进攻,实际上,在那种积雪中行军,笨拙的士兵几乎等于敌人的靶子。
不过,这一切与丁子丰等人来说,似乎是无缘的,他们从来到前线之后,就未曾体会过战争,甚至就连俄国人的炮弹也未曾打过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里就没有战争的痕迹,实际上,在战壕的周围是一排排列星罗密布的弹坑。如果仔细观察一下的,可以注意到了那些雪地里的弹坑好像一些巨大而美丽的花朵一样,弹坑的中心像是深棕色的花心,然后在弹坑的周围散放着一些像花瓣的线条,先是棕色,然后慢慢变淡,直至变白。那些时间稍长的弹坑有部分地方已经又被雪所覆盖了,这使得弹坑的形状变成了另外一种奇怪的战地“装饰物”。
在丁子丰抱怨着不值的时候,战壕里有一些工兵抬着木板在战壕里穿行着。接着一个穿着白色外衣军士长走到了他们面前。向丁子丰等人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说说道:
“把东西都卸在这里,工兵们要在这里准备一个隐蔽所,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完工。”
突然,就在这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在右边,他们看到了一片黄色的闪光,然后就飞起一大片泥土和石块,飞起的泥土和石块像一口喷泉一样直冲到了10米左右的空中,在爆炸中,土块崩飞到战壕里,落在战士们的钢盔上,发出一声声脆响。
“该死的!这些土块,简直比特么的石头还硬。”
在那一声爆炸之后,突然又听到了一阵连续的爆炸声。那个军士长只是撇了一眼,然后就说道:
“是那些俄国人。”
在他的话声落下的时候空气里充满着爆炸所产生的震荡。听起来这些炮弹落在离他们左侧大约有三四百米的地方。
“俄国人进攻时才会开炮,也许他们要进攻了。”
随着一排突然的爆炸声和像猫叫的尖厉的呼啸声,那些在掩体内躲避着寒风的战士们慌忙丢掉手里的东北,低下身子冲出掩体来到战壕中,焦急地向四周看着。周围的空气仿佛突然间凝固了。
“别怕,弟兄们,这是我们藏在后面的107毫米大炮,你听这节奏,差不多一分多钟一排炮弹,我们现在在向俄国人打着缴获他们的炮弹,包括大炮,也是缴获他们的……”
那隆隆的炮声再次开始了,虽然丁子丰等人现在知道了是什么,但是他们每个人依旧非常紧张。
随着炮击的进行周围的空气再次震动起来,战士里的战士们可以听到周围都是开炮的声音。他们身后的炮兵正在不间断地开着炮,在战士们前面,那挺机枪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近了。战士们已经听了出来,现在那些俄国炮弹的爆炸声听起来变得有节律了。
“俄国人也许要冲上来了,弟兄们做好准备。”
于文远大喊一声,将手中的滨江式手枪的击锤打开,在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用的还是史密斯韦森式的手枪,而现在却已经换上威力强大的半自动手枪。
“他大爷的,今个终于能开张了……”
“可不是,老子早就等烦了……”
也许是因为来到前线之后,他们还没有同俄国人打过仗,也许是急切的想在东北军的弟兄们面前表现自己,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发泄内心深处的紧张,在炮声越来越急的时候,战壕里的战士们尽情的用话声发泄着。
突然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大炮齐射打断了战士们的交谈,与上次不同,这次炮弹距离更近了,战士们本能地缩着头,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丁子丰刚想开口,但一个不同于他们大炮的爆炸声传到了战壕这里,紧接着在一个尖厉的呼啸后又是一声爆炸。
与之前的爆炸相隔很远不同,这次的爆炸的距离更近了,几乎是直接落在了战壕里,冲击波更是直接把战士们从地上掀了起来。一股巨大的气浪冲得他们摇摇晃晃的,接着一阵硬如石头的土块和冰块组成的雨砸到了战士们身上。
原本还在大声发泄着的战士们立即都趴在地上,没有人再说一句话,甚至有些战士在躲避炮击时将自己的枪丢在了一边,接着落下的炮弹,并不止是一发,而是一发接着一发炮,战壕瞬间便被硝烟所吞噬。
突然旁边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战士们一旁的战壕有一边被炸塌了下来。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迅速,以至于他们连躲避的时间都没有。在趴倒的那一瞬间,于文远看见有一个战士被炸得四分五裂地落到了他们所在的战壕边上。每一个战士都死死地趴在战壕底下,没有一个人有力气或勇气站起来。
在硝烟笼罩的战壕中,极度的惊恐让一个士兵更是大声喊叫着:
“我不当兵了,不当兵了,我要回家!杀了我吧!我要回……”
下一瞬间,那惊恐的喊叫声嘎然而止,再也没有了任何声响,人们似乎明白了他的遭遇。
几分钟后,炮击结束了,在硝烟将要散去的时候,透过那硝烟,于文远看清了被炸了变了形的战壕,在半坍塌地战壕边同,于文远看到一个被炮弹击中身亡的士兵的尸体。第一次目睹死亡的他很快地扫视了一眼——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他的钢盔盖在他的脸上,厚重的冬装裹着已经被爆炸彻底扭曲了的身体,他的一条腿,也许是两条腿被炸飞了。另外一具尸体躺在离他不远的乱石堆里。那枚俄国炮弹一定是刚好落在了这两个人隐蔽的地方……
“各班报告伤亡……”
战争并没有留给于文远太多的时间去适应死亡,他只是依着在军校中的学习,在炮击之后第一时间,首先清点本排的伤亡,几秒后,伤亡数字确定了,这一轮炮击,他的排失去近两成的战斗力——四名战士阵亡、七人受伤,其中两人需要后送。
战斗还未开始,失去近两成战斗力的事实,让于文远的心情怎么也舒畅不起来,不过让他感觉到庆幸的是,俄国人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实际上,在那一轮炮击之后,直到傍晚时分,俄国人既没有开炮,也没有进攻,战场上再次恢复了先前的静寂,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于文远在他的战壕中迎来了补充兵,六名补充兵,这是他上报的减员数字,补充兵的及时到达让他原本有些沉闷的心情,总算是看到一些阳光,至少这说明,他们没有受到排斥,而他之前最担心的正是部队不断伤亡,而没有任何补充,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多余的。
“报告长官,我叫宁平!”
“报告长官,我叫李存新……”
……
在六人的汇报声中,于文远注意到他们的敬礼方式与江苏陆军用的英式军礼有所不同,似乎像是东北那边的军礼,而且他们的军衔各异,既有最普通的列兵,也有一名下士,实际上,他同样损失了一名下士官。
“你们之前是那里征召的!”
“报告长官,我是在辽宁!”
“吉林”……
无一例外的,六名补充兵都是在东北征召、训练的,尽管无法理解为什么司令部为何不趁机打压“客军”,但面前的这六名补充兵却让于文远明白了一个事实——对于司令部而言,没有所谓的东北军、江苏陆军以及其它任何军队,有的只是中**队,既然同为中**队,那么大家无疑就是平等的。
“看来,皇上当初说的话,确实不是戏言!”
想到报纸上刊载的皇上“将平等对待所有军队,不再有东北或北洋之分”的言论,眼前的补充兵无疑就在证明着这一切,心极越发舒畅的于文远笑着对面前的战士们说道。
“好了,欢迎你们的到来,从今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弟兄们在一起,好好干,打败老毛子,为国家、为民族争光!”(未完待续。)
帝国的朝阳 第323章 南下(为新书求支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列车轰鸣着沿着津浦铁路一路南行,在一定程度上津浦铁路是关内修建速度最快的铁路,全长1009公里的津浦铁路,仅只用4年时间就修建完成,不过这条承载着勾通南北的干线铁路,在全线通车之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如芦汉铁路一般,生意兴隆,全因此时津沪客货轮已经开通几十年,大批北方的煤炭仍由天津从海上南运,加之靠近运河,所以津浦铁路北段货运长期清淡,只有南段较为繁忙。
可尽管如此,在通车以来的近两年时间中,津浦铁路依然改变了沿线的许多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存在,使得北方的列车可以直抵与江宁隔江相对的浦口,从而勾通了南北。
“……以整个中国的形式来看,江宁虽属东南,但却可北望中原,南制闽越,西入马蜀,东临吴越,属江南富饶之地,控沿海七省之腰脊……”
在唐浩然的口中,南京似乎成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建都所在,自从排除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可能之后,在这尚在组建的朝廷内部,对京师设畿所在便争论不已,不少官员倾向于大连,在他们看来那座城市是现在中国最为现代的城市,更能展现出新朝的特点。至于关内的旧城,在这些某种程度上无疑有些入不了这些相对西化的官员眼。
更何况,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大连良好的市街环境,习惯了那座近乎公园般的城市。总之,在确定了不会迁都北京之后,他们的心思便立即动了起来,甚至有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大造舆论之势。
但对于京师设畿所在,唐浩然却有着自己的一番打算,他选择了江宁,不,选择了南京,而选择南京的原因,正是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当初之所以不选择北京,除了因为满人两百多年间造成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后世的经验教训,告诉他那里并不适合作为帝国未来的首都,淡水的严重,就已经决定了那座城市的命运。而相比之下,南京无论是地理位置亦或是自然资源,都是最好的选择。
“且依托便利的江湖运输可南京可与沿江诸省连为一体……”
总之一句话,对于唐浩然来说,他选择了南京,如果说作为皇帝有什么好处,那就是独断专行,虽说在登基之后,他曾对外界表示,将会制定宪法,并将派出政府要员远赴欧洲学习考察各国宪法。考察要点包括:欧洲君主立宪国宪法的渊源、沿革以及实施的现状,皇室的特权地位及权利,皇室及其财产的设置,内阁组织法及立法、行政、司法、外交各职能部门的权限,内阁责任法、内阁大臣与上下两院的关系,上下两院的构成、权限及相互关系,贵族院的制度特权等19项内容。
但在宪法制定之前,在这新旧革鼎之际,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那么一切都将遵从于中国旧的政治制度以及东北的政治制度,唐浩然自然也就成了一言九鼎的皇帝。在中华帝国朝廷参照东北的施政经验组建各类官僚机构的同时,传统的帝制也在新朝找到了契和点。
而那种一言九鼎又为唐浩然带来了独断专行的权力,而对此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东北系的官员也好,亦或是纳入新政府的北洋、两江、陕甘等地的官员也罢,他们都习惯性的选择了遵从,毕竟即便是在东北的官员接受的传统教育中,他们也困扰的相信一个观点——君命不可违。
也正因如此,尽管许多官员对于“金陵建朝无百年”颇有微词,但另一方面,却在反对无效后,纷纷选择了遵从,而且静下心来的话,他们也能体谅皇帝的苦心,未来的首都不可能偏居东北,关内仍然是中国的根本,在抛除北京之后,南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好了,建都南京重要性,我……朕也就不再解释了,下面还是让孙玉纯介绍一下未来的都城规划……”
尽管已经做了十五天的皇帝,可对于唐浩然来说,一切仍然都在适应之中,正像适应那个“朕”字以及适应那种生杀于我的大权。
“是,陛下!”
向着深鞠行礼后,孙玉纯这位东北最具声望的建筑师,便开始向众人展示他的设计。在他掀开桌上盖着的白布之色,一座城市的模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那蜿蜒的城墙则清楚的提醒着众人,这座城市就是南京,只不过与旧时的南京有着明显的不同,市街远比过去更为宽敞,虽不能与大连相比,但却远非旧城所能相比,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一座座现代中式建筑更是极为醒目的存在。
在过去的十年间,通过不断的尝试在东北设计出了数百栋带有东方式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其构成了现在于东北流行的、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拥有中式传统屋顶的现代建筑,是一种“华洋折衷”的建筑样式。经过十年的发展,这种现代中式建筑早已经从最初的加个“大屋顶”发展成熟起来。而现在在规划设计未来的都城时,他几乎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这种带有宫殿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作为帝国都城的地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