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传山
不值钱谁还会忍着奇痒去偷,偷来没有价值,还得害自己一场,何必偷。
那是原身几岁的时候,在村后的小山坳救了一位道长得到的感谢礼物。
道长在飘然离去前说,送给有缘人。
小小年纪的原身也不识字也不知道里面的几本古籍还有几瓷瓶水有什么用。
从那一年开始,也没有用过那东西,一直收藏在她举止的柴房。住的柴房就在角落放了一张长板凳与木板搭成的床。边上还有她自己从一位孤寡老太太家里弄来的旧木箱,用猪草换来的,很旧很旧的木箱。
打了很多天的猪草,她才换来那个被虫蛀的千疮百孔的木箱。顺带的还有一把她在山里捡来的铜锁,虽然锈迹斑斑,但整套完好。
能锁上,但上面下面都是虫孔。角落还有大小不一的多个小洞。
原身拉过自己的新包袱,里面包在旧包袱,再是原身的宝贝盒子。
小心的放在膝盖上,一层层的打开,露出里面物件的真容。
盒子四四方方,有三十公分高,几本古籍,原身不识字,杨清识字。里面的古籍,还有五个并列摆放整齐的瓷瓶,都不小 。
瓶子没有打开,伸手到盒子里面稍稍翻动下古籍,就瞟几眼,里面是道教经文。
现在有什么用,还不知道,在原身的心目中,这些物件的价值不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是否价值连城。即便一文不值,可在原身的心目中,这一盒子物件,依然价值连城,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她个人的物品。
是属于她一个人的。
晃动着的马车,实在是很颠,好在底下垫的被子够厚,还不至于太遭罪。
晃晃悠悠的,杨清能听到马车哒哒的脚步声还有车架子在行驶途中发出的嘎吱声。
申时末,马车停下,前面的车夫与一直保护他们的人对着里面轻唤,“到了。”
杨清也听到了,抱着自己的包袱,顺带的放了两个瓷瓶进盒子。小丫鬟弯着腰,低声说,“大姑娘,奴婢先下车,在外面接着大姑娘。”
“不用,我也不是娇贵着养大,马车我自己下。”说完弯腰跟在丫鬟身后下车。一只手紧紧的抱住包袱,一只手提着裙子,不用小丫鬟扶着,自己跳了下去,也不在意等在外头的下人们的眼光。
大大方方的任他们打量,有什么好怕的,她现在就是这么一副模样,干瘦,漆黑,被呼啸的海风还有潮腥的空气给熏染长大的瘦巴没有丝毫礼仪的乡下丫头。
遮掩,不需要。
到的时候,天色暗淡下来。四月的天,依然很冷。乌漆嘛黑的夜晚,在老宅管家杨大的带领下,杨清走进老宅。
层层叠叠的院落,杨清终于进到暂时归她居住的院落。
她未来要在老宅住上两三个月,说是让她熟悉族中的亲戚,但更多的是让她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学学简单的规矩礼仪,养养脸皮子。
毕竟原身在乡下长大,什么也不懂。
也许还会延长原身回京的时间,这就得瞧瞧原主的学习能力。
这是下午醒来在快到杨家村之前探听来的,小丫鬟春杏吧嗒吧嗒的说。
稍稍说两句,引导小丫鬟说出了她想知道的消息。
刚醒的时候,她还以为就在杨家村停留几天摆放摆放亲戚长辈就要走。
没想到要停留这么久,也好,给她一段时间捯饬捯饬自己。
也能思考未来。
第一晚草草的用过晚膳,狠狠的洗了洗澡洗头,全身使劲的搓的干干净净,等头发干的差不多,她才上床休息。
一觉到天亮,也没有人催她起床,坐了几天的马车,身子骨都散了架。
一路上两位车夫,两位保护他们的人,还有一位嬷嬷,两位丫鬟全都起的比较迟。
等她起床,春杏也才刚起床收拾好自己进到她的房间。
“姑娘,还要再多睡会儿吧?”春杏知道姑娘坐马车晕的很,近些时日一直晕晕沉沉。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100节
“好,管家有没有说,今日要去拜访长辈们。”杨清昨晚没有注意管家说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安排。
睡饱以后,黑瘦的小脸蛋上也有了精神,有了红晕。
“管家说,不用。让大姑娘先休息好,过几日再去拜访长辈。这几日熟悉熟悉老宅,咱们要住上一段时日。”春杏手中忙活着,嘴里也没有闲着,解释道。
小丫鬟从衣箱中拿出来一套衣裳,杨清只是瞟一眼,就说,“换一套,换一套素雅些的。大红大绿,晃的我的眼睛都睁不开。”
“是,婢子就换那一套浅淡的粉色,可好?”春杏利落的把手中的托着一套衣裳放下,翻出一套只有淡淡粉色的衣裳。
衣裳上没有过多的绣花,只有裙子下摆有朵浅色的花朵。
别的地方,也就是做工细致些,没有任何繁琐的点缀,倒还行 。
这些衣裳全都是从京城带去那海边小村庄。也是照探查得到的信息给原身做的,一共二十多套,还有夏日的衣裳。
四季的衣裳,只有深冬的衣裳没有备上,薄棉袄薄披风,外衫褙子,夏衫全部备齐。
府中让绣娘临时赶制了些,在外面的成衣店铺买了些。。
饰品也准备了些。
倒是一应俱全,该有的都有。府中那未曾见面的祖母,还让人送春杏给了她一千两银票,有小额的,大额的。
一共一千两,说是给她零花。
那位未曾谋面的祖母倒是个有心人,知道原身一文钱也没有,给她银钱壮胆,也解她的燃眉之急。
以后见面只要那位祖母对她不太差,杨清就会为祖母今时的慷慨大方给予应有的回报。
保她今生不受任何病痛的折磨。
在温暖的被子中,又赖了一会儿,伸伸懒腰爬起床。
外面阳光明媚,春风习习,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的欢快。
“春杏,打开窗户,支棱起来,屋子里的窗户都支起来。透透气,让屋子里也有阳光照进来。”吩咐着小丫鬟,自己快速的床好复杂的衣裳。
“是,只是开窗会有些凉。”
“不碍事,对了院子里其余的屋子都开窗通通风。”
“是。”
用过迟来的早膳,杨清走出小院落,在老宅里面转。一直守着老宅的一位丫鬟,带着她在院落里一个个的转悠。
五进的大宅子,各院落自带左右跨院,加在一起,宅子可是大的很。丫鬟做着古导游的工作,眼神却一直偷瞄这位被调换去农家的大姑娘,黑瘦,没有一丝肉。
唯一让她觉得大姑娘美的地方,大致就是那灿若星辰的眸子,还有那一颤一颤的长卷睫毛。
第57章 炮灰闺秀(01)
全身上下, 唯一让人移不开眼睛的就只有那灿若星辰的眼眸。仿若那幽幽的星洞,能让人整个都陷进去。
可惜了,大姑娘这是招谁惹谁, 出生就被人调换抱走,让一个农女代替她长在富贵窝中。
自己却在千里之外的小渔村受罪受苦,吃糠咽菜。真是苦命人哟。
丫鬟早就知道这位大姑娘的身世,老宅留着的这些人,早就得到讯息, 个个都觉得大姑娘可怜。白白遭受了十七年的罪, 与家中的姐妹有了天然的鸿沟。
大宅的阴私, 大宅里的勾心斗角, 不是现在的大姑娘能应付得了的。
可惜了!
丫鬟内心的独白与感叹,杨清是一点也不知道。哪怕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接下来的日子,杨清很忙,忙着拜访长辈, 忙着跟着管家请来的女先生学习, 识字, 练字。
女先生是杨清要求请来的。
至于规矩礼仪简单的学了些, 其实她早就烂熟于心。只是要做出什么都不懂, 跟着简单学了些。
倒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识字学习上,还跟着先生简单的学习了些弹奏古琴。
会弹几首简单的曲子, 先生还感叹的说:说她可惜了,天赋极高,只是学习的太迟, 要不然这大齐朝日后能出一个大家(古琴)。
上午学习完, 去用完午膳, 杨清刚溜达消食完毕,就见那天的导游丫鬟前来,还禀报说,“姑娘,第二批的货物已经运来。”
“嗯,知道啦。春杏,随我去瞧瞧。”搁下手中的笔,抖抖的宽大的衣袖。
“是。”
宽大的袖子,着实有些不方便。
在现代久了,还是有些不习惯。
几人去到老宅一出跨院,那里有道侧门,可以直通外边。
杨清找到管家先借用一段时间,这里暂时要被她征用。在宁州府未来的一段时间,她要赚银钱,赚的荷包涨涨的才能进京。
从海边运来的海鲜在宁州府贩卖,免费教大家怎么制作各种海鲜佳肴。
生意已经开始做了一段时日,还不错,有些赚头。还带了一些港口得来的稀罕货一起贩卖。
有来自异国的宝石,有来自异国的种子,还有来自异国的颜料,玻璃制品。玻璃其实在古代大户人家,还是有的。
杨清就记得在地球上时,一座北宋的墓中就出土了五十余件各种造型不一的玻璃器皿。
本钱少,做生意也不大踏步的狂奔,她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慢慢挪。
过些时日,来回倒腾几趟以后,才能把步子稍稍迈大一些。
走到跨院,院子里摆满了大缸,里面装满了海水,廊檐下的水缸里面全是各色海鲜。
每一口缸中滴下一滴当年在红楼世界弄的灵河水,舟车劳顿到此处的海鲜,依然活蹦乱跳。
跨院方方正正,一边有棵大树。脚步轻缓移动,穿梭在各大大缸中。
院内现在住的是杨清自己花银钱买的一家子下人。
有老有小是罪官家的家奴,连规矩礼仪也不用教,这家人算是老实人,一家子老老小小的有十口人。
青壮年有三位,住在这边帮杨清做事。
这家人的主事的女人是二老的大儿媳,一手厨艺不错。见到主子前来,丁大家的忙迎上前来,“姑娘,刚点完数 ,没有一丝差错。数目全部能对上,还有送来几个虾夹子(大龙虾),说是送给姑娘的。”
龙虾,杨清来了兴趣,纯野生的龙虾,她倒是喜欢吃,“走,看看去。”
丁二家的站在一边,也跟着忙起来,引着杨清去院落中的一间小厨房。
厨房里长长的厚实案板上,放着陶缸里面就装着龙虾,还活蹦乱跳。
“不错,丁大家的,我教你怎么做这虾,你好生学。等下跟你家那位说,下次去那边收货,多弄些这种大虾来。咱新增一个品种。靠着这种锦绣大虾,定能大赚一笔银钱。
到时候啊,我给你们都发红包。好好犒赏你们。”说的时候,眼带笑,眉眼弯弯,让周围的人全部跟着高兴起来。
这边腥气很重,可大姑娘一点也不嫌弃,老宅的几位下人,都觉得这位乡下长大的大姑娘,性子不错,心底也善良。与她们也有话说,说的那些话也能说进她们的心里。
她们是不知道后世有个词:接地气。要不然一定会说,大姑娘接地气。
跨院的情况,大管家也是头疼,但也不好说。借用就借用吧,确实,大姑娘如果在外面租房放这些,万一出事被人做点手脚,那得赔死。
大姑娘手中捏的那点银钱估计是大太太大老爷送的,想来也是不多。
他也不敢说什么,好在大姑娘最多住半年,最迟年底是要回京城与家人团圆。跨院的味道,再重也有消散的那天。
主子们今年也不回来祭祖,万一要回来也不用住到这跨院来。
大管家思虑半晌坐下来亲手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去京城。随行的还有几缸大姑娘交代的海鲜,缸中装有海水,还有各色不同的海鲜。
能共装的装在一口缸中,不能的单独装。
几辆牛车,在路上走了几天,才抵达京城。
京城杨府
今儿一早的,各房的主子男女各聚一屋。今儿出嫁的二姑娘(杨漫)回娘家。
一起回来的还有她的才子夫君,夫妻俩鹣鲽情深,一起回到杨家。
除了老太爷,都在外院招待平安侯嫡次子汪子宪。
一家子女眷当然是招待回府的二姑娘,在老夫人的院子里蒋氏(原身亲母)亲热的拉着亲自教养长大的女儿,亲亲热热的说话。
母女俩的那亲热样,老夫人看了不自觉的紧皱起眉头,搞不清楚里外的蠢货。对二姑娘杨漫也有了新的看法。
没想到,自己看走了眼。从进门到现在这位假孙女杨漫可是从没有问过被掉包的那位可怜的人儿。
老夫人冷眼旁观,也不怎么说话。母女俩亲亲热热的聊了不到两刻钟,老夫人的心腹嬷嬷之一冷嬷嬷拿着一封信件喜气洋洋的走进来。
“是什么事儿,让你喜成这般?”
周围私聊的几人都望了过来,看向冷嬷嬷与老夫人,只听见冷嬷嬷高兴的对老夫人说,“老夫人,老宅来信。还有大姑娘的口信,大姑娘说,她正在跟着先生学习识字写字。现在写的字一般,就不给老夫人写信。等字练的能见人咯,就亲自给老夫人写信。
大姑娘还让人送来了一位厨娘,是她特意培养出来的。大姑娘自小在渔村长大,那些海货什么样的菜式都会做,亲自□□了一位厨娘,说是让她教会咱小厨房的厨娘。
还送来好些的海货,老奴瞧过,那都是上上等的海货。个顶个的好嘞,大姑娘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冷嬷嬷人老成精,进门就瞧见了老夫人脸上的不耐。
扫一眼就知道大太太与那位假千金二姑娘母女俩碍了老夫人的眼。
进门时的高兴在面上又增加了几分。
特意刺刺大太太那个不清白的。
一席话让老夫人的笑容都止不住,拿着信件,拆开看起来。二姑娘沉思一会,脸上浮起笑容,柔柔的问,“冷嬷嬷,那大姐姐没有给母亲送什么来呀?”
“送了呀,有单独给大太太的礼物,只是不是老奴经手。具体是什么,老奴可不知道。二姑娘要问什么,去问花嬷嬷就是。还有大姑娘给府中的长辈,兄弟姐妹都送了礼物。具体是什么,二姑娘去问大奶奶与大管事。”说完,冷嬷嬷也不再看挑事的二姑娘,嫁出去了,还在杨家挑事,手段拙劣,心眼坏与她以前装的那老好人的模样一点也不像。
老喽,看走了眼,以前还觉得二姑娘是个不错的。
如今细细思来,二姑娘内里藏奸,心眼多着呢。只是手段不怎么高明,可惜了,以前没有发现。
冷嬷嬷的话一出,二房的太太江氏立马对着婆婆乐乐呵呵的逗趣,“母亲,咱大姑娘是个孝心的,自己手头不宽裕,还给府中的长辈,兄弟姐妹送礼,想来是个心善的是个好相处的。”
老夫人当然喜欢听好听的话,只从知道真正的大孙女后背上有娘家张家女才有的兰花胎记,就上了心。
多少代了,张氏出嫁女的后代还有女孩能与张氏女一样后背有兰花的。
张氏的族谱记载中,好像就只有两位。也是张氏女出嫁以后的后代女孩中有人后背有兰花。
都是隔很多代才出一位,可只要每次出的那位,都会留下一生的传奇。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101节
那都是惊才绝艳之辈,她的后辈中也有兰花胎记。她知道的时候,有高兴有激动也有惆怅还有惋惜。可惜了,难得出这么一位,却被那坏人调包去了乡间长大,错过了十七年的学习培养时间。
虽然不能像那两位一样,成为惊才绝艳之辈,可那也是她的血脉后人,还难得的继承了兰花胎记,就凭这难得的缘分,她也不能看着这孩子以后受苦受难。
才有之前的那一千两银票,想多给也要等到杨清到京城以后,才会给。一千两做几个月时间的零花,是足足够的。
老宅有给杨清准备族中长辈家里拜访的礼物,她本人去了,一些家中富裕的长辈都会赐一些饰品,金银稞子之类的。
老夫人已经为她想过。
“虽然还没有见过,但从以前查到的情况,询问的他们渔村的村邻得知的情况,那个孩子是个好相处的。等她回到家中,你这做婶娘的,可要好好待她。”老夫人扫一眼大儿媳,再扫一眼二儿媳,心里暗自叹息。
老大家的蒋氏以前看着不像是个蠢的,今儿怎么这么不开窍。
她自个儿的亲生闺女,也不说两句好听的,真是……
老二家的江氏捂嘴小乐,“母亲,这还用您说啊。大姑娘在外边儿受了十七年的苦,回来以后在家中也待不了多少时她日,能待个三年那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也许只能住上几个月 ,我虽然只是个做婶娘的,那也得抓紧时间的疼。
要不然,不够时间。您以后就瞧好吧,给大侄女的礼物,我可是都准备的妥妥的。就等着大姑娘回府。”
“我可听着,到时候可不许耍赖,别不承认。”婆媳俩一来一往,说的热热闹闹,搞的蒋氏一脸黑,心里暗骂。
她怎么想的,无非是不在二姑娘面前表现的心里只有那从未见面的亲生闺女,与养女生份咯。
所以一直没有怎么插嘴,说一两句好听的。
下午,各房都收到了杨清送来的海货。
至于他们怎么处理,杨清可管不着。
她正忙着。
忙着挣银子,忙着发展。
夜晚,老太爷杨宏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府。已经快到宵禁时间才回到家中,满脑子都是一团浆糊。
休沫日,被皇帝喊进宫谈心,一般都没有好事。
事实告诉她,确实没有好事。
皇帝虽然没有明说,可那意思已经摆在那儿。
玖亲王王妃的位置一直空悬着。
玖亲王命硬可是全天下出了名的,从十五岁到现在二十五岁,一共克死了八位未婚妻。
皇帝还特意提起没有回京的大姑娘,意思是那位的命运也不咋地,也许能负负得正。
暗示了他一天的时间,一直磨到他说回府与老妻商量商量,皇帝才放他出宫。
之前他一直在装听不懂。
回府之后,老爷子直接来到老妻居住的院落。
一身颓废的挥退下人们坐在太师椅上直叹气。已经卸掉一头发髻的老夫人,素服素颜的走到丈夫身边,“出了什么事?看样子出了什么难事,丧气的很?”
“夫人,我是有口难言,不知道怎么说,可不说吧,以后圣旨下了以后,我怕你会怪我。可真不是我要答应的?”老爷子当然想家里出一个亲王妃,还是不用参与夺嫡多好啊。
玖亲王可是当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自幼由皇帝一手带大,说是兄弟情感,也可以说是如父子一般。
皇帝比玖亲王大一轮。
当年太后不受宠,名为中宫皇后,却还不如那贤妃在当时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宫务也被分出去大半给贤妃掌管,要不是当时的皇帝突然死在贤妃的床上,如今的皇帝是谁那还真不好说。
也就是因为这些,当今那时候一直过得不是很好,时刻护佑着亲弟弟九皇子。
当今登基的时候,还多亏了玖亲王。十三岁的少年,用半条命为当今换来了时间。
才给了当今皇帝时间,顺利的登基。
十二年的时间,玖亲王从十六岁以后就一直驻守边关,抵御瓦剌。
常年不回京城,都说他是煞星转世。命最硬的未婚妻也只是坚持了一年,其余的几个月就换一个。
对于这样的亲王妃,老爷子不愿意有。万一大孙女被克死,他可成了罪人,亲王妃的位置自家没有得到,还损失了一位孙女。还是一位刚被找回来的孙女。
到时候,外面谣言满天飞。什么用乡下长大注定不会高嫁的嫡孙女换取一个亲王妃的机会。
他其实都想好了,等大孙女回府,到时候给她找一个家境一般,身家清白,家庭人口简单,人品好的新科进士,到时候有自家人提携,谅他也不敢欺负大孙女。至于嫁进门第相当的人家,他都不敢想。
都不是傻子,自幼在乡间被虐待长大的孩子,就算嫁的门当户对,对她来说大半都不会幸福。还会陷进后宅的泥沼中。
为此他早已与老妻商量好,达成了共识。
老夫人手中拿着一封信递给老爷子看,“老宅的来信,你先瞧瞧,再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许久之后,老爷子放下书信,叹息道,“是个聪慧的孩子。可是!”
说完可是,又望了眼外面,才继续说道,“今儿进宫,皇上说起了玖亲王,还说起了大姑娘……”
话还没有说完 ,老夫人就觉得心脏不舒服,跳动的太快太乱。玖亲王妃,她可不愿意大孙女去,即便一辈子没啥出息,嫁的丈夫一般,但只要日子平安,也比去做玖王妃好。
那就是个虎窟狼窝。老夫人自己都没有发觉,她的头摇的像拨浪鼓。
嘴里还一直念叨,“不成,嫁进小门小户都比去做那个来的好。”
“是,可,皇命难违,现在皇上是让我们自己商量,只要我说不。直接还是委婉,估计下一次就直接是圣旨赐婚,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老爷子很明白皇帝可不是真的与他商量,能耐着性子与他周旋大半天,那也是因为玖亲王克妻的名声太胜。
已经死了八人,即便是皇帝也不好意思直接逼大臣。
1...4950515253...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