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夫人病好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莞迩
不过,要说像从前那样与姜珩相处吧,卫芙又总觉得别扭。
所以
在她这股子别扭劲儿过去之前,就先维持原样吧。
卫芙看着姜珩,这样想着。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见过了李俊,又想到了长宁长公主,卫芙突然就想起来,她还有一件事没问过姜珩呢。
从前已经猜够了姜珩的心思,关键是看情况还都猜错了,卫芙如今也不想再自己一个人瞎猜,想知道什么,也就干脆直接问了。
“上次长宁长公主说,有人在边疆看到你身边多了个女人,还说你是要添人了”卫芙问道。
那时候听长宁长公主这样说,卫芙其实是不相信的。
至于原因
大概是,哪怕那时候的她因为孩子们的事而痛恨着姜珩,但在她的心里,对于姜珩在这方面的定力,还是极为相信的吧。
毕竟,那两年里,姜珩的洁身自好实在太深入人心,也早早的就被卫芙看在了心里。
听卫芙问起这件事,姜珩先是仔细看了看她的面色,确定她并没有什么怒色,这才松了口气。
然后,他拧着眉头道:“是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可不是我身边要添什么人,那是我手底下一个参将的妻子”
去年景朝与夷族又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这在边疆原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这场冲突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压下来了,但姜珩手底下的那个参将也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怎么的,总之竟然在这样一场小冲突之中被流矢射中不治身亡。
这名参将也算是姜珩多年的亲信了,临死之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妻子了,因而最后弥留之际特意恳求姜珩,若是可以的话多少照应着他妻子一下。
对于姜珩来说,多年的下属临死之前提出一个并不算过分的请求,他自然不会拒绝,在这位参将死后便也吩咐了下面的人平日里多照顾着那参将的妻子几分。
最初时,那参将的遗孀倒也并没有表现出别的什么来,但近段时间以来,也不知道是姜珩吩咐人照顾她的行为让她觉得自己有什么机会,还是她本身就生出了那攀附之心,竟然假借了亡夫之名,去了姜珩在边疆的住处。
姜珩说到这里,解释道:“夫人,我也就是吩咐下面的人平日里照应一二,可从来没有见着这人的面,而且我平时都住在军中,那宅子一年下来也不见得去几次”
那参将的遗孀想要守在那宅子外等着姜珩,实在是打错了主意。
话说到这里,姜珩一时福至心灵,又多加了一句:“夫人,我是无辜的。”
卫芙唇角微微扬起。
姜珩也不知道自己这番解释有没有让卫芙满意,但接下来的晚膳,卫芙特意让厨房多做了几个菜,而且其中还有他爱吃的。
想来
还是满意了
翌日,卫芙一早就起身了。
昨儿宫里就传了圣上的口谕,召姜珩今日入宫面圣,这是半点都耽搁不得的。
姜珩这厮如今脸皮也变厚了些,知道顺着杆子就往上爬了,打从第一次一家人一起吃过晚膳之后,每到用膳时间,都不用人请,他都会自发的出现在汀兰院,就是早膳亦是如此。
第140章 礼物
圣上对于姜珩,向来都是极为体恤的,知晓姜珩刚刚归京,又受了点小伤,传口谕的时候特意点明了,让姜珩巳初入宫便可,这可是朝中其他文武都没有的优待了。
也正是如此,姜珩才有时间与卫芙和孩子们一起用早膳。
卫芙自醒来之后,对于三个孩子的一日三餐便极为重视,早膳虽然简单却也丰盛。
用过早膳,三个孩子各自回了院子,卫芙则又要忙着替姜珩准备朝服。
在之前的十五年,姜珩并不常在府里,他的一应东西,比如官服等都被刘总管收在了库房里,不过自从卫芙回来,又搬到了汀兰院去,刘总管就将姜珩的所有东西也都送到了汀兰院来,让卫芙想要拒绝都不行。
拿这当作借口,姜珩用完早膳之后,可不就赖在汀兰院不肯走了么
卫芙睨着姜珩,总觉得这人如今似是又变得无赖了许多。
姜珩倒是不知道卫芙心中对他的评价,拎着一件绯色绣了麒麟白泽的常服,看向卫芙,道:“夫人可否帮为夫穿戴一番”
卫芙看向姜珩,眉头微拧。
这人又不是没长手,穿个衣裳而已,还要人帮
似是看出卫芙在想什么,姜珩道:“夫人忘了,我受伤了”
卫芙:
这人就是在提醒她,他是怎么受伤的吧
这般想着,卫芙认命地起身来到姜珩跟前,帮着他穿戴起来。
姜珩生得高大,不管穿什么衣裳都显得气宇轩昂,虽然因为常年生活在边疆而皮肤略显黝黑,但他的那张脸足够好看,就算穿这身绯衣,也一点都不嫌难看。
衣裳穿好之后,卫芙打量一番,确认没有什么不妥,这才拿出金饰玉的腰带来。
原本卫芙是打算让姜珩自己系腰带的,但姜珩才见着她拿出腰带,就主动的张开了双手,明显是等着卫芙给他系腰带了。
卫芙顿了顿,想想自己之前的那三鞭,以及方才帮着姜珩穿戴衣裳时看到的,衣领没能遮住的伤处,到底还是上前几步,来到姜珩跟前。
因为腰带的特殊性,卫芙想要给姜珩把腰带系上,两人势必要贴得极近,卫芙张开双手,将腰带拿到姜珩的背后绕了一圈,正准备后退一步完成最后的一步,却不想姜珩就着这个姿势,突然伸手将卫芙整个人拥入了怀中。
卫芙比姜珩矮了大半头,再加上又正在替姜珩系腰带,被他这样一抱,竟是抱了个满怀。
半张脸猛地贴在了姜珩的胸膛,即便隔着衣物,也感受到了那里传来的热度,卫芙先是一懵,等到反应过来之后一张脸就像是被烫到了一样,瞬间就飞上一抹绯红。
要说卫芙与姜珩也做了两年的夫妻,不仅该做的都做了,便是孩子都有三个了,按说也不该如此羞涩才是,但隔着这十五年的时光,在才醒来没多久的卫芙眼中,从前的姜珩和如今的姜珩,虽然是一个人,但又分明就像是两个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又如何能没有任何负担的与姜珩有一些亲密的接触
好在,姜珩许是也知道卫芙是如何想的,这个拥抱只持续了两三息,他就松开了手。
卫芙连忙站直了。
也就在这时,她听到了外面传来脚步声,接着是映雪的声音:“夫人,国公爷,刘总管让人回话,道是车马已经备妥了。”
卫芙“嗯”了一声。
然后,她有些狐疑地看了姜珩一眼。
总觉得
这人方才之所以那么快就松手,是因为提前听到了映雪的脚步声。
卫芙其实是想问个明白的,不过想想,这样问的话总有些往自己脸上贴金之嫌,便也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看着手中的腰带,卫芙先是瞪向姜珩,警告他不要再闹什么妖蛾子,然后用着最快的速度将腰带系好,这才道:“好了。”
姜珩都没有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仪容,对于卫芙显然极有信心,他朝着卫芙点了点头:“夫人,那我就先走了。”
才走出两步,他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又顿住脚步,道:“对了,夫人,我还带了礼物给你和三个孩子,等我回来再拿给你,想来夫人一定会喜欢的。”
礼物
卫芙有些一言难尽地看向姜珩。
从前姜珩每次归来,也不是没有带过礼物给卫芙,不过想想那些礼物,卫芙现在都忍不住觉得牙疼。
就是不知道,十几年过去了,姜珩送礼物的水平有没有提高。
不过
想想姜珩比之从前已经改变良多,在她面前便是话也多出不少,说不定,这人真的就能选到什么让她喜欢的礼物呢
想想姜珩说这话时满满的自信,卫芙不自觉的便有了些期待。
姜珩一路畅通无阻的入了宫。
这时候才下了早朝不久,圣上召了几位大臣正在御书房议事,姜珩才一到了御书房,就得了圣上的宣召。
“微臣叩见圣上。”姜珩一丝不苟的行了君臣之礼。
“姜爱卿平身。”圣上朗声笑道,“朕见着镇国公便觉心中高兴,镇国公能出现在京城,便说明我景朝边关稳固,朕自然也就再不用过多的担忧。”
近些年来边关日渐安宁,姜珩作为主帅,其实是不用一直呆在边关的,他之所以不回京,只不过是因为他自己不想回而已。
御书房里其他几位大臣闻言不由得对视一眼,都道圣上对镇国公宠信有加,却是一点也没错,这满朝文武,能让圣上说出这种话的,也唯有镇国公一人而已。
“臣不敢居功,社稷稳固乃是圣上治国有方,有圣上这样圣明的君主,臣才能无后顾之忧的镇守边关。”姜珩一板一眼地道。
他常年镇守边关,便是整个人外放的气息,亦轻易的就能让人感到安心,这样的一个人,却说着这样拍马屁的话,轻而易举的就让景文帝放声大笑。
“这满朝文武,就再没有一个像镇国公这样会说话的。”景文帝笑道。
第141章 面圣
其他几名大臣嘴角不由得微微抽了抽。
看来,圣上之所以会如此宠信镇国公,与镇国公有这么一张总能说出让圣上高兴的话的嘴,也有莫大的关系啊。
笑完之后,景文帝让人给姜珩赐了座,道:“姜爱卿暂且在旁等上片刻。”
然后加快速度与几位大臣议事。
不多时,君臣之间议事结束,几位大臣告退离开,御书房里便也只剩下了景文帝与姜珩君臣二人。
“姜爱卿,近来边关局势如何”景文帝问道。
虽然每隔上一段时间边关便会往宫里送上战报,但那寥寥的文字,又如何能比得上姜珩这个大活人呢,景文帝自然更倾向于向姜珩询问。
姜珩道:“回圣上,边关近一年来倒尚算得上是风平浪静,不过边关诸蛮侵犯景朝之心未死,短时间内虽不成气候,却也要防着诸蛮借此机会休养生息,来日再进犯我景朝。”
对于姜珩的话,景文帝自然是再相信不过的。
因而,景文帝轻轻点头:“姜爱卿此言有理,若是被诸蛮如今那臣服的假象所蒙蔽,将来诸蛮再次进犯,只怕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景文帝身为帝王,自是再明白不过这个道理的。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姜珩才会这么多年来都在景朝有着这般举足轻重的地位。
之后,景文帝又询问了一些边关的事,姜珩也都一一答了。
问完了政事,景文帝的神色变得轻松了些,面上含笑,略有些戏谑地道:“听说姜爱卿才将将归京,就在镇国公夫人手上受了伤”
说着话,景文帝的目光落在姜珩颈间没能掩住的伤痕,眼里的笑意更深了。
姜珩原本平静的面上现些几分羞窘来,竟似是有些不好意思,“便是连圣上都知晓了这件事,也是微臣无能,连家中妇人都管束不住。”
说着这番话,似是想起了这些年来“卫芙”的种种荒唐作为,姜珩颇有些羞愧的样子。
景文帝见状连连摇头,似是打趣又似是感叹地道:“如姜爱卿这般顶天立地的男子,竟然也会在后宅之事上如此为难,可见这世间事,也真是一物降一物了。”
这分明就是在取笑姜珩。
姜珩很是惭愧地道:“圣上,是臣无能。”
景文帝手一挥,笑道:“这如何能算是无能,姜爱卿也只不过是不想与镇国公夫人计较而已,那戏文里的铁汉柔情,左不过也就如姜爱卿一样了。”
说着话,景文帝亦觉得有趣,又连连笑了好几声。
有景文帝的几声打趣,这件事便也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尔后,姜珩似是想到了什么事一般,先是拧起眉头来想要说些什么,但才张了张嘴又很快闭上,如此往复几番,看着很是为难的模样。
景文帝虽然今年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眼神儿却还是很好使的,自然不可能发现不了姜珩面上的为难。
心中微微一动,景文帝道:“爱卿有何事为难”
姜珩又犹豫了一番,这才咬着牙道:“回圣上,臣确实有要事禀报,只不过”
景文帝缓缓敛了面上的笑意。
能让姜珩犹豫成这样,可见他即将说的话,必定极为重要,而且还涉及到了一些地位特殊的人,否则的话,姜珩身为国公,又怎么会有此等表现
“姜爱卿不必有所顾虑,有何事只管说便是,无论如何,朕都是信任姜爱卿的。”景文帝道。
姜珩听了景文帝这话,这才松了口气,道:“回圣上,微臣要说之事,与长宁长公主有关。”
长宁
景文帝心中微微一动。
“微臣回京时路过永宁县,在永宁县的驿站休息了一晚,无意之中听驿站的人谈起永宁县近几年来竟然连连加税,税赋比起朝廷征收的税赋竟然高出了三成,据传永宁县境内百姓怨声载道,已隐隐有压制不住的迹象”姜珩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圣上也知晓,微臣的夫人与长宁长公主向来有怨,是以微臣先前才在为难,要不要将这件事说与圣上听,也是怕”
景文帝自然明白姜珩的意思。
无非就是怕自己会认为姜珩说出永宁县的事,是为了帮着卫芙打击报复长宁长公主。
“姜爱卿多虑了,朕自来知晓姜爱卿的为人,涉及到如此重要的事,姜爱卿又如何会因为妇人之间的不愉就胡乱编排。”景文帝一边说着话,一边心中却是渐渐生出了怒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