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一级烟枪王
而泰西封城前的战线很长,印度军团也尝试过了从不同的点向前肃清。可是,安息帝国方面的确是准备充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布置了这样的一个阵势。无论印度军团的军马从那一个点面起攻击,都遭受到安息帝国方面的激烈的抵抗。
一天下来,印度军团居然折损了近三万人马,但是,还没能肃清安息帝国帝都城前的第一道壕沟之前的那一片陷阱地带。
这些都让印度军团的军将很是恼火,但是又毫无办法。没能摧毁安息帝国方面的投石机,对他们印度军团的军马威胁太大。
这些情况,也很快就上报到随印度军团的真正汉军军将上去了。
像刘荣等一众驻印度军团的汉军大将,到了前线察看了情况。
对于印度军团方面束手无策的事,但对于汉军的军将而言,这些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这一带地区,大多都是一些沙地,地质比较稀松。
汉军军将,直接给印度军团的人提了一个意见,既然如此直接挺进难以奏效,那么还不如掘坑道推进。只要先夺取了安息帝国方面的第一道壕沟,那么就好办了。到时候,汉军方面就可以架起投石机,对安息帝国方面的投石机进行摧毁。如此一来,起码可以肃清一里多的范围,迫使安息帝国方面退缩回到他们城前一里多两里的范围之内。而在这个范围之内,汉军的床弩,便可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城墙之下。
到时候,汉军的床弩架设好,只要那些壕沟内的安息帝国的士兵敢冒头,汉军的床弩就能让他们见识到威力。
得到了汉军军将的提点。
第二天,印度军团便采用了这种坑道掘进的方式进行攻进。
坑道作业,可以有效的避开了安息帝国方面的弓箭兵的突然袭击。也可以较大机率的避过了他们投石机的砸击。
尤其是,因为地质的关系,掘进的度很快。只需半天的时间,印度军团的人马,就能从一里开外,也就是在安息帝国方面的弓箭兵以及投石机的射程之外的地方,斜着多路掘进。
如此,很轻易的就攻下了第一道壕沟。
这样的情况,也让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看傻了眼。这样的情况,的确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但是,这样的攻击办法,对于汉军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印度军团的人,一路掘进,直接掘通到了他们的第一道壕沟,军马直接杀了进壕沟去。
这里也不得不说,安息帝国方面,将这些纵横交错的壕沟掘到了三、四米深。
他们原本这样的话,可以跟汉军方面纠缠上一段时间的,没想到,这才两三天,就被汉军攻了进来。
地面上,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还是坑坑洼洼,那些障碍物依然还在。可是,他们的人马,却不得不退走了。
这一退,却不是一部份,而是所有的军马,都不得不退回他们的帝都城里去了。
不退没有办法啊。
因为既然都已经被汉军找到了破解他们这个防御大阵的办法了,他们再如此守下去就再也没有什么的意义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要跟汉军死拼。跟那些印度军团的军马在那些壕沟之内死战。
也一度拼死激战。
但是,这样没有什么的作用。经过训练的印度军团的军士,以及装备上汉军的一些精良装备,他们的战力,已经提升了一个层次。
不敢说他们就已经强过安息帝国的军马,但是,在死战的情况之下,他们两军起码能打上一个平手。死亡率双方基本对等。
可对于安息帝国方面来说,他们的军马却不能伤亡太多啊。
印度军团的军马,死得起,他们却不能。每伤亡一个安息帝国方面的士兵,他们的兵力就少一人。而印度军团方面,会有源源不绝的后续军马补充进来。
何况,还有真正的汉军都还没有露面呢。现在就失去了太多的兵力,到时候,他们又如何守城?又如何守到西方帝国联手来援?如何守到一起共抗汉军呢?
不过,他们虽然退走了,但是也同样再给印度军团方面一些麻烦。
那就是他们城前的那些壕沟,已经被他们挖掘得纵横交错,互相连通了。现在,被印度军团的人马攻破了之后,可以沿着他们所挖的壕沟一路突进。
这个时候,安息帝国方面,他们也来不及堵死这些壕沟了。所以,他们在撒回帝都城去之后,马上就掘通了与他们帝都城墙下的护城河的连通之处。
如此,那护城河的河水,直接灌进了那些三、四米深的壕沟,一下子,就使得他们的城前四周,形成了一片网状的水网。同时,也使得那些在壕沟当中的印度军团的军马直接被水淹没。对印度军团的人马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当然,这点杀伤并不大,因为顶过了第一波河水冲激而来之后,会水的印度军团的士兵,都可以爬上去。
总的来说。在帝都城外的,安息帝国方面花费了那么多功夫所布置的一个防御大阵,基本上就算是被破了。印度军团方面,也就只需要再花费一点时间,慢慢的推平就可。
不过,彻底推平,印度军团推进到离城一里左右的地方之后,便又遭受到了城墙上的安息帝国的打击。
也就是说,离安息帝国帝都城墙四周一里的范围之内,印度军团的人马是没有选择,只能顶着城头上的那些密集的箭雨,以及城墙上的投石机的轰击,用他们的人命去填平这一里区域的障碍。
就这一里的距离范围,也足足花了印度军团方面数天的时间,才真正的推进到了安息帝国帝都城前的护城河前。8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阿甲王的认识觉悟
阿甲王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他知道,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对他们的提议的确比较有建设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认为,在这个时候,他的匈奴人及罗马帝国的确不宜再互相争战倾扎了,而是要尽快议和,然后联合起来,共抗汉军。另外,他也认为,如果现在的西方各个帝国及势力,当真的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共抗汉军。那么,最好还是能够及时的支援安息帝国帝都。
怎么说,现在的安息帝国帝都,已经成了抗击汉军的最前线,并且,沃洛吉斯五世手上,依然还掌握着接近百万的大军。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西方各帝国及势力,能够互相联手起来,能够就在安息帝国的帝都敌住汉军,让汉军的兵锋不能再向西方侵进。那么也就能让他们所有西方帝国及势力争取到了一个转寰的余地,也有着更大的空间跟汉军周旋。
起码,眼下对他阿甲王就有着更大的好处。因为只要能够在安息帝国帝都敌住汉军的进攻,那么他就依然还能占据着幼拉底河西岸一带广阔的地区展。不用因为安息帝国帝都的陷落,而让他们要直接面对来自汉军的威胁。如此,他也不用急着逃离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处安身立命的地方。
不过,现在就算阿甲王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觉悟,也有了这样的倾向,同意沃洛吉斯五世的劝告之信及建议;但是,他也很为难,知道想要做到联合西方的各个帝国及势力结盟共抗汉军很困难。
先,现在汉军已经对安息帝国帝都起了进攻,他很难估计,也不敢确定,这安息帝国帝都是否就能敌得住汉军的攻击。他可以想象,一旦安息帝国的帝都被汉军攻破,那么汉军就能直接威胁到他。而汉军的大军,到时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威胁到他阿甲王了,而是会直接威胁,不,怕已经不会只是威胁了,而是汉军的大汉会继续向西方起进攻的话,到时候所有的西方帝国势力可能都会遭受到汉军的攻击。那时候,各个帝国及势力,自保不暇,哪怕还再有什么的精力来结盟共抗汉军?
由此也可以看出,安息帝国帝都,于他们整个西方各个帝国及势力的重要性。他就怕西方各个帝国及势力,就算跟他一样,接受沃洛吉斯五世,认可沃洛吉斯五世的建议。但怕也没有时间对安息帝国帝都进行支援了啊。
其次,他就担心,现在他的王兄阿邪王,正在跟罗马帝国方面争战得激烈。互相所结下的仇怨,恐怕也不易说化解就能化解,何况其中还有一个哥特人部族?
他不知道罗马帝国方面,是否也能如安息帝国皇帝这般,说跟他和解就和解了。这样的事,如果当初沃洛吉斯五世也不是到了拿他阿甲王已经无可奈何的地步,恐怕安息帝国方面也不会放过他。更加不可能说能给他的匈奴人一块地盘。
如果他的王兄跟罗马帝国方面不能迅化解彼此之间的仇怨,并且马上达成共识,结盟一起出兵支援安息帝国帝都。那么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而阿甲王,他现在就面临这样的一个选择。
因为,能够最快支援安息帝国帝都的,就是他。
他现在跟安息帝国帝都方面,已经是一种唇寒齿亡的情况。在他现在已经认同沃洛吉斯五世的建议的情况之下,他就应该第一时间,兵支援沃洛吉斯五世。
如果他这样做,一来,可以增强安息帝国帝都方面的力量,多少都可以给予一定的助力,延缓汉军方面对安息帝国帝都攻击的进程。并且,又可以给西方各个帝国及势力做一个表率。
可是,阿甲王的心底里,依然对汉军有着深深的忌惮,对于汉军的战力,打心底里感到无力。何况,他现在,实际上就仅仅只有十万左右的真正匈奴精兵,其余的,都是一些奴隶兵,战力太弱。
以他现在这一二十万的兵力,前往支援安息帝国帝都,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反而,他也更担心,担心他的军马,一旦渡过了幼拉底河,到了东岸之后,一旦遭受到汉军的进攻,那么他就没有了退路。还有就是,就算他的军马,可以安然的到达安息帝国帝都。但在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全都龟缩在都城之内死抗汉军的情况之下,他的军马,自然不可能孤军在外跟汉军打野战,那真的是找死的行为。所以,他的军马,也只能开进安息帝国都城,帮助沃洛吉斯五世守城。
如果是这样的话,阿甲王是不可能愿意的。
要知道,他的匈奴人,善攻不善守。他的匈奴骑兵,更擅长游骑作战。这一旦进了城,那就等于是抛弃了他们的长处,根本就挥不出他的军马的优势。
可以说,下了马的匈奴骑兵,能挥得出他们平时的一半战力都算不错了。
何况,这一旦进了安息帝国帝都,那么就等于将他们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当中。一旦安息帝国帝都被汉军攻破,那么他的这一点匈奴人马,也肯定会跟着沃洛吉斯五世一起陪葬。
还有一个顾虑,他的匈奴人,跟安息帝国人的仇怨那么深,他跟沃洛吉斯五世的交情,也没有达到那种可以将自己的性命都交托给对方的地步。他担心,自己的匈奴人马一进入安息帝国帝都,一旦安息帝国方面要谋害他的话,这也等于是他自己自寻死路。
所以,阿甲王顾虑重重,最后现,他现在,根本就不可能率先兵支援安息帝国帝都的。
而不能兵支援安息帝国,他现在却也不能再按原来的计划,兵进入罗马帝国跟他的王兄会合。因为,如果他的匈奴军马也进入罗马帝国领地的话,那么也就等于更加激化现在罗马帝国跟他们匈奴人之间的矛盾。如此,也更加不可能促成得了西方帝国及势力之间的结盟。
如此,阿甲王现,自己现在或许,也只能是原地按兵不动。然后再静待事态的展,而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不,也不是说一点什么都做不了。他现在能做的,或者就是马上给自己的王兄阿邪王一封书信。向王兄阿述一下如今的世界战争状态,讲明厉害,希望王兄可以暂时与罗马帝国方面停手罢战,能够摒弃早前一切的恩怨,尽快达成协议,与罗马帝国方面结盟,马上出动大军前来支援安息帝国。
阿甲王现在能做的,恐怕就只有这样了。
但他知道,事情最终是如何的,是完全不受他的控制。因为他也就仅可以向自己的王兄说明一下这样的情况,他不能代表得了自己王兄的意志。还有,他更加左右不了罗马帝国方面的态度。
阿甲王到了现在也知道,心里也明白。其实,不久前安息帝国跟罗马帝国方面的帝国盟军的解散,他在其中,居然也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他们闯进了安息帝国屠杀劫掠,那么安息帝国未必会那么快崩溃,那么帝国盟军,也未必会解散。
还有,如果他王兄阿邪王所率的匈奴部族,没有攻击罗马帝国,那么罗马帝国也未必会从安息帝国撤军。那么,现在的汉军,可能还依然被阻挡在巴基斯坦防线的东面,印度河的东面。
说真的,阿甲王的确也有点懊悔。早知道安息帝国方面,正在抗击着汉军,那么他当时,恐怕就不会直接对安息帝国进行屠掠,而是会跟安息帝国方面寻求结盟。起码,在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们匈奴人,也作为一个势力,加入帝国盟军,这个相信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可惜,现在再说这些,一切都晚了。
而在阿甲王收到了沃洛吉斯五世的书信后不及,罗马帝国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亦收到了沃洛吉斯五世的书信。
这个时候,罗马帝国方面,倒是要比当时安息帝国遭受到匈奴**乱的时候要好一些。起码,在罗马帝国本土的半岛,以及其帝国西部地区,并没有直接遭受到匈奴人或者哥特人的祸乱。
毕竟,现在的罗马帝国,的确是非常强大,起码有着足够的兵力,将那些匈奴人及哥特人制约在一些罗马帝国方面并不是太过看重的地区。
在派出了一些大将以及更多的军马之后,罗马帝国的东北部地区,一些主要的城镇,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安全保障的。匈奴人也好哥特人也好,暂时都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可以攻夺得下他们的那些主要大城镇。平时,匈奴人及哥特人对罗马帝国的劫掠,其实大多都是一些罗马帝国方面主动放弃的一些地区的小城镇。
只不过,匈奴游骑兵也实在太让罗马帝国方面恶心了。所以,罗马帝国方面,尽管拥有着远胜了匈奴人的兵力,但是,一时间也奈何不了他们。同样的,那些哥特人也一样,太过狡猾了,罗马帝国方面的军马,也同样很难灭得了哥特人。
但不管如何,匈奴人及哥特人对罗马帝国所造成的恐慌,对罗马帝国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起码,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罗马帝国的民众,已经深受到祸害,已经被弄得人心惶惶。他们,已经没法展开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许多西北部地区的罗马帝国人,已经大量向罗马帝国的南部及其半岛本土地区迁徙。
大量的人口流动,流入一个地区,这也肯定会影响到那些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展。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些问题,一旦生民变,那么罗马帝国也会如安息帝国那样,会被弄得从内部开始崩溃。
忙于自己本国内的政务军务事。罗马帝国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已经有一小段时间忽略了安息帝国跟大汉帝国之间的事了。
但事实上,对于罗马帝国方面而言,他们对于安息帝国,其实还是一直有关注的。哪怕他们已经将派往安息帝国的大军全都撤了回来,但是还留下了一些探子在时刻关注着安息帝国方面的情况。
说真的,对于安息帝国,罗马帝国方面,他们更希望是由他们去夺得安息帝国,而不是大汉帝国。如果不是本土狼来了,那么罗马帝国亦不会轻易的将帝国大军撤回来。
不久前,他们收到了安息帝国方面苦心经营的巴基斯坦防线已经落入大汉帝国之手,那个时候,他们也感到心急。也曾一度派人给安息帝国皇帝送了信,希望安息帝国方面能够尽可能的敌住汉军,表示,当罗马帝国方面,稍为稳定一点之后,就会出动军马前往支援。
但是,那时候,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根本就不想再理会罗马帝国方面。毕竟沃洛吉斯五世对罗马帝国方面一肚子怨气。结盟时,安息帝国的确付出了很多,可谓真的是举尽全国之力,给帝国盟军供应了无数的钱粮。可是,这帝国盟军非但不帮助安息帝国镇守巴基斯坦防线,还要在安息帝国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情况之下,在撤军了,还要纵军对安息帝国劫掠了一把,这种在伤口上撒一把盐的行为,让沃洛吉斯五世真的很是窝火。一度,沃洛吉斯五世的确是有心要拉着整个西方一众帝国一起灭亡的极端怨念。
而罗马帝国方面,在获知弗里阿帕提克莱斯脱离了沃洛吉斯五世自立,又号召了百多万的安息帝国的军马在抗击汉军之后。罗马帝国方面认为,这多少都可以拖延一下汉军的进攻步伐。如此,罗马帝国方面,又将重心放在如何灭了祸乱他本国的匈奴人及哥特人身上。
后来的事态,展得太快,两国虽然相邻,但是离帝都太远,这个消息情报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还有就是,消息情报送回来之后,罗马帝国方面也没有太过刻意的去关注。
所以,这个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沃洛吉斯五世的书信。罗马帝国方面就不由大吃一惊。
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封书信的效果
罗马帝国方面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过汉军的攻击会如此的凌厉,这才多久的时间?整体国力,并不逊色于他们罗马帝国多少的安息帝国,居然就让汉军攻杀到了他们的帝都之前了。
对于罗马帝国方面的认识,他们心里都认为,当初大汉帝国之所以能够那么轻易的就灭了贵霜帝国,这主要是汉军出现得太过突然,那个说到就到,贵霜帝国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的准备,这便让汉军的大军杀到了他们的帝都。那个时候,哪怕贵霜帝国的皇帝临时临急的召集了百多万的大军于他们的帝都城前跟汉军决战。可惜,仓促之下,准备不足,被汉军以精锐之师杀得大败,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而安息帝国却不同了。其帝国的综合实力,要比贵霜帝国强得多了。并且,又是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之下。可以说,就算没有帝国盟军,就安息帝国的兵力,其实都能够达到了三百多四百万。凭这些兵力,安息帝国就算最终不是汉军之敌,但是怎么说也应该能够拖住下一汉军,跟汉军周旋上一段时间才对。
还有,罗马帝国方面认为,哪怕安息帝国已经政权崩溃,举国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可是,其帝国的兵力,始终都还是存在的,无论其帝国如何乱,他们原本应该有的兵力,还依然在其国内。
而当汉军攻杀进他们的安息帝国的时候。哪怕安息帝国境内的那些已经脱离了其中央集权的那些军马。他们也总不可能汉军一来,就直接向汉军投降吧?他们哪怕是分割在安息帝国各个地方,各自为战,但也终会跟汉军战斗。如此一来,汉军这一路攻杀进安息帝国,一定会举步为艰,一路肯定会遭受到安息帝国境内的军马步步抵抗,绝对不应该像这样,会让汉军如此长驱直入,一路杀到了他们的帝都之前。
要知道,汉军从东部杀进他们的安息帝国,想要杀到他们的帝都的话,就等于是从东往西,一路要经过数千里,当中还有高原大山,有草原沙漠,这些一切,都会成为阻碍汉军向安息帝国进军的有利条件。可是,这怎么就会让汉军杀到了安息帝国的帝都之前了?
相对而言,如今的安息帝国,就其国土面积而言,是远远大于贵霜帝国的。这再一考虑到,汉军当初快攻下了贵霜帝国的帝都之后,要完全占领其贵霜帝国的领土,也都花了上年的时间。如此一对比,罗马帝国方面,便认为,在安息帝国多少都已经有所准备的情况之下,汉军要完全灭了安息帝国,起码都得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这个一年以上的时间,是指汉军真正的攻进安息帝国境内的时候开始算起的。可是,现在才多久?
看着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的书信,上面的内容,让罗马帝国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感到心惊。因为他从中看得出,沃洛吉斯五世写这封书信来给他,是带着一种绝笔的心态写给他的。也就是说,连沃洛吉斯五世本人,对于他是否能够跟汉军在他的帝都之前僵持一段时间都有点缺失信心,让人觉得,其帝都随时都会有可能被攻破,他沃洛吉斯五世也随时会丧命。
可是说,这样的一封书信,就相当于是沃洛吉斯五世死前对他这个罗马帝国皇帝国的最后忠告。
如果是别的人,跟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说这些,他根本不会听得进去。
这个开什么玩笑?匈奴人跟哥特人,可是眼前他们罗马帝国最大的敌人。这些野蛮的部族,对他的罗马帝国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以说,因为这些强盗的攻掠,已经让他的罗马帝国的国民经济一下子倒退了许多,从整体上削弱了许多罗马帝国的国力。
这样的仇恨,现在岂会说罢手就罢手?还要跟他们联手对抗汉军?
正常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但问题是,现在是安息帝国的皇帝给他写的有如最后绝笔一样的书信。作为跟他有着同等身份地位的人的劝告。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有点感同身受。或许,也只有他才能从安息帝国皇帝国书信当中看得出那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当然,也让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警醒。真真正正的正视汉军对他罗马帝国的威胁。
要知道,假如说,安息帝国真的就这样被汉军攻占了。那么他的罗马帝国的确就取代了早前安息帝国的地位,轮到他的罗马帝国直面汉军的威胁了。
他现在真的很担心,在自己本国风雨摇曳之际,他的帝国是否能够抵抗得了汉军。若他的帝国的大军,最终也败于汉军之手,那么,他的罗马帝国,就会如贵霜帝国跟罗马帝国一样,真真正正的灭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