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宗辰
而且,像是万达念他们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可以来请教他,可是,他若是也拿不定主意了,他请教谁去?
最后的决定,都是要他自己做的,不管这个选择是多么的纠结甚至是矛盾,都要他自己拿主意。
这其实才是最为费心的事情。
目送万达念离开,曾毅的院子的大门又被差役从外面给关上了。
直到此时,曾毅的神情才算是带了几分的轻松。
虽说他是钦差,而万达念不过是一个知州罢了,可是,在面对万达念的时候,他仍旧是要提着神才行的。
毕竟万达念到底不是他的心腹,虽说万达念已经表态了,可是,谁敢肯定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京城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曾毅嘴里轻声自言自语,同时从石椅上站了起来,这石椅坐着他可是不怎么习惯的,尤其是这几天精神疲惫,这石椅坐着可是没有什么靠的。
离京的时候,刘瑾在太子跟前可是十分得宠的,这个局面自然是曾毅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根据历史的记载,刘瑾可是一大祸害的。
也正因为此,在离京的时候,曾毅才会在太子跟前埋下了一颗雷,只要谷大用运用得当,绝对会让刘瑾在太子跟前被疏远的。
当然,这个程度到底如何,曾毅也不敢保证,这就要看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了。
不敢,在曾毅看来,谷大用其实也并不比刘瑾笨多少的,甚至在琢磨朱厚照心思方面,也没有比刘瑾差多少。
之所以谷大用没有刘瑾得宠,其实还是朱厚照的性格原因,不过,就算是如此,谷大用其实也是朱厚照身边的大红人。
只不过,和刘瑾比起来的时候,略微逊色了那么一筹罢了。
可是,有了他临行之前在朱厚照那边上的眼药水,若是谷大用聪明一些,若是刘瑾在和往常一样,那等他在回京的时候,这结果可就不一定是怎么样的了。
“希望谷大用有些能耐吧。”
曾毅心里想着,他所谓的能耐,倒不是担心谷大用的智商,而是担心谷大用会不会抓住这个机会,要知道,很多时候,机会都是一闪即逝的。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同样的机会想要连续出现两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仅如此,曾毅的算计,有效是肯定的,但是,曾毅不敢肯定这个效果能够持续多久,要知道,刘瑾可是也很聪明的。
或者说,刘瑾是很擅长揣摩朱厚照的心思,所以,曾毅临行之前的算计,肯定是有用不假,可是,也可能只能起到一次,甚至是很短暂的作用。
若是谷大用不能抓住这个时机,也的确会浪费了曾毅创造的这个机会。
当然,哪怕是谷大用浪费了这个机会,朱厚照对刘瑾肯定也是要生出一些间隙的,但是,不同的是谷大用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得宠罢了。
若是谷大用真没有抓住这个机会,那曾毅就会好好考虑一下到底是不是要继续和谷大用结盟下去了。
“唐寅如今应该……。”
曾毅这算是彻底的闲了,打算放松一下,脑子里也开始各种胡思乱想了起来,其实,他这也不算是胡思乱想,只不过是不去想湖州府的事情,而去想别的事情了。
不过,对于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湖州府,从微服私访到现在的几乎把湖州府的大小官员全都抓完了。
可以说,现在虽然曾毅是呆在湖州府境内的,可是,一旦让他听到湖州府这三个字,他还是有些头皮发麻的。
虽说他是钦差,在湖州府的地界,他的权力是最大的,可是,若是对于一般的案子而言,他倒是还能耍耍威风。
可是,碰到湖州府这个案子,他是耍了威风,可是也够他头疼的了,一个个县的大小官员被他从头到尾全都拿了。
尤其是归安县,别说是大小官员了,就连下面的衙役都被他一个个的给抓了起来。
这种情况下,是威风了不假,可是,同时也该他头疼了,毕竟,这么多的官员被抓,在这些个官员被彻底定罪之前,朝廷肯定是不会在派来新的官员上任的。
在退一步,就算是想要朝廷派来新的官员上任,可是,一时间空缺处这么多的官职来,虽说都是芝麻绿豆官,可也肯定不是随意就能给指派的。
尤其是今年的会试因为唐寅作弊的案子被推到明年了。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可是没有一个新科进士的,就算是朝廷想要紧急抽调人选,这一时半刻的,也不好选出这么多合适的人选的。
所以,这湖州府这边的官员空缺位置,肯定是要由曾毅想办法解决了,这其实也是他钦差的一个责任,总不能他把人都抓了,然后扔下一个几乎是所有官员都被抓空了的湖州府不管了吧?
若是曾毅真敢那样,朝廷那边绝对不会答应的,就是内管大学士,也要对曾毅重新评价的。
“这知府真不该抓这么早。”
曾毅摸着下巴,嘴里轻声嘀咕着,若是知府没被抓,那湖州府的事情,他大可以把知县等官员抓了之后,直接扔给知府去解决去。
可如今知府被他给抓了,而布政司那边,他又够不着,也见不到布政司那边的官员,而且,似乎布政司那边对湖州府如今也是不管不问的态度,全都交给了他折腾,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自己管杀管埋了。
大明锦绣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内阁。
李东阳手里拿着一份奏折,脸上带着苦笑之色:“湖州府那边可真是闹翻天了。”
“这是湖州府那边御史上来的奏折。”
“倒也没有弹劾什么,只是如实复述了湖州府那边的事情。”
“不过,虽说没弹劾什么,可这言辞间,似乎是在抱怨曾毅把湖州府的官员给抓的太多了。”
说完这话,李东阳把手里的奏折递给了旁边坐着的谢迁的手里。
李东阳是何其聪明,更是内阁大学士,他所谓的似乎是在抱怨,那就肯定是写这道奏折的御史在抱怨了。
只不过,李东阳是在用似乎这两个字,来表示他心里的态度的。
湖州府那边的事情,李东阳是绝对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敢在内阁这边玩猫腻,若是这次轻饶了,日后指不定就会有人有样学样的。
更何况,湖州府的那些个奏折,都是他李东阳批复的,这事情,哪怕是因此,李东阳都不可能轻易饶恕的。
这并非是他好面子,或者是小心眼,而是事关他这个内阁大学士的威严。
“这御史倒也是,湖州府的官员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他平日里难不成都不知道?平日里也不见他上一道奏折。”
“如今倒是嫌湖州府太乱了。”
“有这样的御史在湖州府,何愁湖州府不出这样的情况啊。”
谢迁看完了李东阳递过来的奏折,沉思了许久,然后缓缓开口,表了这么一个态度,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是支持李东阳的。
但是,谢迁比李东阳更狠,那就是连上这一道奏折的御史都不轻饶,毕竟,为官者,要知道轻重缓急。
尤其是御史,原本就该是风闻言奏的。
若是单独的这一道奏折,谢迁倒是不会说什么,因为御史也是人,每个御史所想也不可能和他这个内阁大学士都保持一致的。
甚至,都察院中的御史平日里也会有争执的。
可是,坏就坏在这御史在谢迁的印象里,在这之前的几年里,该是从未上过弹劾湖州府哪个官员的奏折。
而这个时候,却急匆匆的来抱怨对湖州府如今众多官员被抓的行为而不满。
这种情况,谢迁岂会能够容忍?
若是按照曾毅之前那道信上所说,湖州府的情况,已经到了在百姓当中可以随意打探出来的地步。
而这御史身为负责湖州府那边的御史,难不成从来都不深入民间么?
亦或者,他的这道奏折是和谁商量了之后才写下的?
谢迁的脑海里,不由得浮出了那个他非常欣赏,甚至还要提拔的都察院的御史张亚。
倒不是谢迁对曾毅之前信上的话十分的相信,而是他找不到曾毅故意栽赃张亚的理由,毕竟他们两个从不相识,而且曾毅也不是官员,根本不可能和张亚结仇。
且,这次他们虽然都去了湖州府,可是,却并非是结伴而行,而且,曾毅手里还带着圣旨,张亚更是不可能对他如何。
这种情况下,谢迁实在是想不出来曾毅可能是污蔑张亚的原因,既然如此,他自然是要怀疑张亚了。
只不过,张亚至今也未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所以,谢迁到是也没多说什么,只不过,张亚的升迁之事,怕是要缓一缓了。
“你们两个啊。”
刘健坐在主位之上,根本就没去看奏折,摆手示意谢迁不必把奏折在递过去了,而是苦笑着道:“如今对湖州府那边,虽说陛下的意思也已经表明,咱们内阁也已经确定了该如何对待湖州府那边的案子。”
“可是,却也不能因此就反驳了一切……。”
“湖州府犯事的官员的确是太多了,这么一竿子打下去,甚至有的县怕是连主薄都要被抓了。”
“这种情况下,地方肯定是要出些乱子的……所以这御史的奏折,其实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说完这话,刘健顿了顿,道:“若是因为这道奏折,而迁怒于上奏折的御史,那怕是有堵塞言路的嫌疑了。”
自古以来,堵塞言路,那都是奸臣佞臣所为,朝中不管是如何的权势滔天的官员,都不敢如此。
或者说,他们可以这么做,但是,绝对不能让人说他们堵塞言路了,因为一旦被人称之为是堵塞言路,那可就是和奸佞画上等号了。
“湖州府那边的御史上了这道奏折,这是他尽职尽责了。”
刘健仍旧慢慢的说着,只不过,非常熟悉他的谢迁和李东阳两人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因为两人都知道,一旦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刘健还正儿八经的讲道理的时候,那绝对是有人该倒霉的时候了。
果然,说完前面的话,刘健顿了顿,嘴角浮起了一丝的冷意:“湖州府那边的御史,虽然这次上的奏折足够及时。”
“可是,仍旧不能将功补过,他上奏折,是本职,而湖州府闹出这么大的案子,甚至,这个案子可能持续数年之久,湖州府那边的御史,却是一个个都蒙蔽了双眼似得,根本就不知情,从不见上奏弹劾。”
“这是失职之罪。”
“湖州府的案子越重,负责湖州府那边的御史的罪名就越重。”
“让都察院那边,开始安排调派官员,替换了湖州府那边如今的御史,从新在派御史过去。”
“让如今湖州府那边的御史回京问话。”
刘健这番话,其实比谢迁和李东阳说的更直接,但是,他找的借口也更加的合适,或者说,他根本没找借口,只是就事论事,但是,却是用在这个时候,却是十分的合适不过了。
“你啊。”
谢迁一手指着刘健,摇头苦笑,过了一会,方才叹了口气,道:“让张亚也回来吧。”
“如今曾毅是钦差,全权处理湖州府那边的案子,而且,曾毅对张亚起了疑心,这种情况下,张亚根本就不可能搀和进查案当中,不妨干脆让他先回来,咱们也好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最不济,也不能让他在那边给曾毅添麻烦了。”
大明锦绣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赞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这是曾毅前段时间送来的奏折,刚好也是昨个晚上到的。”
刘健从书案上拿出了一道奏折,虽说湖州府那边平时算是在李东阳管辖内,可其实,这些东西并非是固定的。
就像是如今曾毅的奏折,就直接到了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的手里。
当然,这奏折也是有专人分门别类之后,然后送来内阁诸位大学士跟前的,可不是随便乱送的。
“这奏折我也看过了。”
刘健说这话的时候,双眼带着一丝的笑意:“宾之到是找了个好弟子。”
“先不说他在湖州府那边的案子,可是,他这道奏折当中,字里行间,并没有提及地方御史等的坏处。”
“只不过,对于地方官员他可是毫不留情的。”
“湖州府的地方官员,几乎被他在奏折上一个个批了个遍,而且还真是大小官员全都抓了。”
“也就除了安吉洲的知州和德清县的知县他没动。”
“这道奏折送出来的时候,他是准备去归安县的,这上面提及,怕是他要连归安县的衙役都给抓了。”
“这性子,可是火爆的很啊。”
说完这话,刘健顿了顿,道:“对待枉法的官员,一个不留,而对待其他官员,并不盲目的扩大追究,这,很是难得。”
“尤其是他如今的年纪,能懂得这个道理,可真是不容易啊。”
刘健这话,若是只听前面的话,肯定听不出来什么,可是,听话肯定是要听完的,他最后这一句话,才是最为主要的。
做人,总是要懂得分寸,知道进退的,可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
尤其是面对功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忘了分寸,不知进退,只想着更大的功劳,从而导致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情。
湖州府的案子,已经闹的够大了,如今虽然还没把当地的官员押送进京,可是,京城当中已经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官员知道此事了。
而一旦湖州府的大小官员被押送进京,到时候,这个案子绝对是近年来可以轰动整个大明朝的案子了。
若非是年初的时候,出了一个科考舞弊案,这个案子怕是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牵扯最广的一个案子了。
这种情况下,对朝廷的影响到底如何,根本不好判断的。
所以,这个案子,最好是就圈定在湖州府的大小地方官员,这个范围当中,这是朝廷的一个尺度。
至于当地的御史等,这可就不算是地方官员了,因为他们虽然在当地,但其实是归都察院管着的,所以不能称之为地方官员。
而且,御史是言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若说是湖州府整个官场坍塌般的崩溃了,这会让人感觉到震惊,那若是连当地御史都也这样了,只会让人感到惊恐。
一两个御史出事,这也算是正常。
但是,若是御史和当地官员一起出事,而且还是如此大范围的,这事情传开了,真会让朝廷威严受损的。
因为御史代表的是正直,刚硬。
所以,湖州府这边的事情,哪怕内阁明知道当地御史有问题,也没有提出要深究,甚至,就连刚才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恼怒之下所说的话,也是换了一个借口针对当地御史的。
可是,内阁这么想,但是这是因为他们站的足够高,所以才看的更加明白。
而内阁甚至都想好了若是曾毅把当地御史也给牵扯进去了以后,他们该怎么解决,可没想到,曾毅在奏折上,只是提及地方官员,至于御史,压根就没提,一个字都没提,仿佛是不知道当地还有御史在监察地方官。
甚至,就连之前也是去湖州府查案的御史王华,曾毅在奏折上也是一个字都没提,甚至是连牵扯到王华的事情,都是没有的。
这种情况下,在联想到之前曾毅给李东阳的那封私信上的内容,内阁的诸位大学士自然不会认为是曾毅忘了提地方御史,或者是刻意不提同去查案的御史王华,而想独自争功。
有了之前曾毅的那封私信,如今这奏折上他不提任何一个御史,这就是他顾全大局了。
毕竟,之前的那封私信是曾毅给他未来的恩师李东阳的,信上写什么,自然是随心了。
而这奏折,是让皇帝甚至是百官看的,有些话,自然就不能写在上面了。
如此一来,才能看的出来,曾毅的顾全大局。
这种事情,若是出现在一些为官多年的官员身上,这就很正常了,可是,出现在曾毅的身上,可就是让人惊叹了。
毕竟,曾毅可是从未为官的,而且,他还十分的年轻,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多的阅历的。
“希贤这话要是让那小子听到了,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
李东阳笑着,一手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心里很是满意曾毅在湖州府的行为,从曾毅到湖州府的时候开始,直到现在,可以说曾毅的表现就一直在给他增光。
所以,如今李东阳对曾毅这个内定的弟子,可是十分的满意的。
若是曾毅现在回朝,他立马就会把曾毅收入他的门下。
“你算是捡了个便宜。”
谢迁在一旁笑着,道:“这曾毅拜入咱们几个谁的门下都成,当初陛下把他指在你门下的时候,那还不怎么乐意。”
“若不然,现在给换一换?”
谢迁这话,自然是开玩笑了,毕竟这事情已经定了,而且,曾毅的表现虽然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满意和赞赏,但也不至于因此就让几个内阁大学士去抢着做他的恩师。
不过,谢迁有一句话没说错,那就是之前当今圣上把曾毅指给李东阳做弟子的时候,别看他点头应下了,其实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的,毕竟谁都知道太子是什么德行,能和太子关系那么要好的,怕也和太子德行差不多。
所以李东阳才会说要考校曾毅一番,可现在看来,曾毅虽然和太子是好友,但是他的德行和太子却是大不相同的。
大明锦绣 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验一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不提这些,不提这些。”
李东阳满脸笑意的摇了摇头:“如今那边的案子还没结束,谁知道这小子会不会惹出什么乱子来。”
“这小子惹乱子的能耐可是不小的。”
“成了太子殿下的伴读,先是在东宫查了案子,如今去了一趟湖州府,咱们是让他查修桥的案子不假,可他这倒好,等于是把湖州府的大小官员给连窝端了。”
“涉及到修桥的几个县还好一些,还留下了那么几个小吏和衙役,可反倒是没有涉及到修桥的归安县,被他上至知县下至衙役,一个不剩的全都抓了。”
“你们说,这小子惹事的能耐大不大?”
说完这话,李东阳又咧嘴笑了起来,他这话听起来似乎是在抱怨曾毅太能惹事了,走到哪,案子查到哪。
可其实,还是一种炫耀,毕竟曾毅太过年轻了,这种年纪能有这些个功劳,可是实在不容易的。
刘健笑着摇了摇头,道:“他连归安县的衙役也抓了,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说完这话,刘健的脸色就彻底的拉了下去,阴沉了起来:“归安县征收苛捐杂税,可不都是下面的衙役们去做的?”
“而且,他们虽然是尊了知县的命令,可是,他们的猖狂……。”
谢迁叹了口气,有些不认同刘健的话,道:“这些个衙役们,其实也是冤枉,毕竟他们是衙役,不可能不听知县的话吧?”
“若是他们不遵命,怕是他们衙役的位置也保不住,到时候,不在是衙役了,怕是他们家中和当地百姓一模一样,这些个种类繁多的苛捐杂税,一个都少不了。”
刘健和谢迁两人看似是在说这些,可其实已经是在商量如何定这些个衙役们的罪了。
毕竟他们的行为虽然可恶,可其实只算是爪牙,而且,他们也是奉命行事罢了。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竟然探讨几个衙役的命运,这一行为看似不可思议,可在本朝却又在情理之中。
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陛下勤政爱民,内阁大学士更是忠君爱国,体恤百姓。
也正因为此,种种仁政施行,这天下百姓才得以逐渐的富裕起来,也才有了后世所谓的弘治中兴。
也只有在如此的朝局之下,才会出现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竟然会讨论几个衙役的命运。
这若是放在其他朝代,这几个差役的命运根本就没人去管,甚至他们会随着作恶多端的知县一起被判同样的刑罚,这都是极有可能的。
“若是不追究这些个衙役,怕是威慑不足。”
李东阳沉声开口:“虽说这些衙役也只是听命行事,他们也没有什么不从的能耐,可是,毕竟事情他们也做了。”
“若是不予处置,会失去了威慑,日后可能在出现类似的事情。”
李东阳说这话,也是有几分道理的,不过,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就算是处置了这几个衙役,日后别的县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知县吩咐了,下面的差役也不敢不遵命的。
“那你倒是说说,到底该如何是好。”
“总不能这些个衙役也和知县同罪吧?”
谢迁眉头皱了起来,这几个衙役的罪名如何,其实对他们内阁而言,并不重要,但是,既然提起了,就必须要论个公正,而不能是因为对方的身份低下,就随意定了罪。
“罚银,杖刑。”
李东阳皱眉,想了一会,方才开口道:“不妨就罚他们一些银子,然后杖刑,扒了他们的公服。”
其实,这种事情内阁不可能有太多的争执,只要是差不多就成了,而且,也不可能因为此事浪费太多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