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宗辰
“这件事,你就暂时不用管了,本官自由分寸,你先把别的事情办妥了。”
曾毅沉吟了一下,先让李建胖退了下去,之后,吩咐赵奎把赵长春这个知府喊了过来,他要先清除前任杭州知府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为官,是何官职,如此,才会决定接下来要如何去做。
“不知钦差大人传召下官……。”
赵长春进屋之后,先是向着曾毅拱手见礼,然后方才开口询问,别看他在安康候赵德行的跟前敢以本府自称,可是,在曾毅的跟前,他是绝对不敢如此的。
毕竟,安康候虽然地位尊贵,可还真不能插手地方政务,真要是地方官员和侯府闹出麻烦来,朝廷一般而言,也都是各大三十大板罢了。
之所以地方官员大多数畏惧有爵位在身的权贵,那是因为他们不想惹出麻烦,因此而耽误了前程,或者是那些个权贵如安康候府这般,扎根钱塘,以至于知县可能被架空了。
“赵知府在衙门住的可还习惯?”
曾毅关切的开口询问,虽说是找赵长春来,是有要事询问,可也要先饶几句话,然后在问,哪有直接就开口直奔主题的?
赵长春笑着,连连点头,道:“其实知府衙门和知县衙门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一个大些,一个小些罢了。”
“而且,平日里下官也难得清闲……。”
赵长春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他住的很好,非常好,从来都没这么好过。
至于到底是真好还是假好,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曾毅笑着,点了点头,道:“本官派去杭州府的人已经和同知赵有将之前赵知府你所说的安康候府送去被你封存的藏银全部清查。”
“的确,那些存放银子和珠宝的箱子上的封条有新有旧,而且箱子大小不一,想来,的确是赵知府和赵同知收下之后,就封存了的。”
“而非是见本官前来,才如此的。”
“封条虽被撕掉,可箱子上尚有残余,日后封条的新旧,也可以为赵知府你做个证据的。”
“只是,如今时候还未到,所以,此事,仍需保密。”
曾毅这话,是在宽慰赵长春,可同时,也是在敲打他,所谓封条的新旧和日期等等,这其实都是可以后补的,反正杭州府的知府大印在他赵长春手里。
尤其是赵长春曾让人做旧了账册,那这封条,同样可以做旧,而曾毅这话,其实就是如此,封条他收起来了,若是赵长春听话,那这事他就当是赵长春早就封存好的。
可若是赵长春不听话,那,这封条送去京城,刑部肯定有人能检查出到底是后期做旧,还是真的如此。
“下官多谢钦差大人信任。”
赵长春心里明白曾毅话里的意思,赶紧拱手,道:“大人若有差遣,但请吩咐,下官必定遵从。”
曾毅微微点了点头,一手在桌子上轻轻敲了几下:“赵知府请坐。”
赵长春道谢之后,方才在屋内的椅子上坐下。
“赵知府来杭州府担任知府,已经有两年了吧?”
曾毅笑着开口询问,这事,其实也没什么保密的,他相信以赵长春的头脑,他只要问出来,赵长春心里就会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下官之前曾任……于两年前,吏部考核之后……来杭州任知府。”
赵长春聪明的很,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曾毅到底想问什么,可曾毅既然问了,那他就简洁的把他自己的履任全都说了一遍。
“赵知府的前任杭州知府,去了何处任职,赵知府可曾知晓?”
曾毅开口询问,这其实根本不算是什么机密的,只不过,却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听的,毕竟,地方官员要进京述职之后,才会知道到底是去什么地方,亦或者是留任等等。
“这个下官知晓,其实不少官员都知道的。”
“前任杭州知府于怀如今是通政司右通正。”
赵长春说出来的话,让曾毅楞了一下。
“正四品的右通正?”
曾毅有些不敢置信的追问。
赵长春点头,他心里也明白曾毅为何如此反应,不由得苦笑,道:“不瞒大人,此事当时下官也是十分震惊的。”
“地方官员进京为官,这到不稀奇,毕竟地方官员多有进京为官的,若不然,哪个官员还愿离京为官?”
“只是,这布政司右通正之职,虽和知府同为正四品,却并非是任谁都能担任的,毕竟通政司担任着检查、上奏奏折等等事情,可并非是普通的衙门。”
“想要进通政司,可是极难的,最起码,也要在吏部考核的时候,评优,而且,还要挑选可靠稳重官员方可。”
“但是,前任杭州知府任期内,钱塘连续三位知县暴毙,仅凭这一点,就不可能评优……。”
赵长春说这话,其实并非是嫉妒他这位前任,而是在变相的告诉曾毅,前任杭州知府于怀在朝中怕是有不弱的背景。
“你所言,确实不虚,这前任杭州知府于怀的升迁,倒是有几分蹊跷。”
曾毅沉吟了一会,方才缓缓开口,至于赵长春话里的意思,他自然听的出来,可是,在曾毅看来,这对他根本算不得什么,他可是知道如今皇帝正准备好好整顿一次吏治呢,这个时候谁蹦跶出来,谁就要倒霉。
更何况,他曾毅背后站着的还有他师傅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和太子殿下。
这种情况下,一个通政司的右通正罢了,若真涉案,曾毅还就不信查他不得,就算是他幕后之人,也未必敢露面保他。
大明锦绣 第二百七十六章 远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只是,吏部考核官员,自然有吏部的分寸,这些就不是咱们知晓的了。”
曾毅缓缓开口,道:“或许,是咱们多想了。”
毕竟吏部是六部之首,轻易之下,曾毅是不会妄加谈论吏部的。
更何况,对面坐着的这位杭州知府,曾毅和他可是没有什么友好的关系的。
“大人,那安康候府曾经许诺下官……,因而,安康候府在吏部肯定是与高官有交情的。”
“下官怀疑前任杭州知府于怀就是因安康候府的原因而……。”
赵长春也是下了狠心了,既然选择了站在曾毅这边,那就必须要展现出来他的能耐,让曾毅认可他,只有如此,这次钦差来杭州巡查,对他而言才不会是灾难而是好事。
赵长春心里也明白,他之前的那些个借口,曾毅心里也清楚,只不过曾毅现在正值用人之际,而且他还算是聪明,自己主动前来交代,且他平日里的确是没做过什么仗着权势为非作歹的事情。
所以,曾毅才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可,若是想要得到曾毅的欣赏,那就必须要多出谋划策,而且还要是有用的建议,只有如此,曾毅才会看重他。
曾毅微微点头,他记得赵长春曾经给他说过此事,如今想来,或许的确是有这个可能。
毕竟之前钱塘出了三任知县暴毙的案子,朝廷没有派人来查,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被当时的知府给压了下去。
这一点,虽然曾毅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可是只看之前的那份卷宗,就能大致猜出来了。
而让一个知府这么费心甚至是冒着风险的帮忙,肯定是要有天大的好处才行,对于官员而言,无非就是升迁了。
当然,这一切的猜想,都必须要建立在杭州知府和安康候府的确是有所勾结,等等的前提上。
“赵知府知道的到是甚多。”
曾毅笑着,满脸和善之意的开口道:“若非是赵知府你从旁协助,本官如今怕还在发愁呢。”
说完这话,曾毅顿了顿,道:“此案若是能破,到时本官定会在上奏朝廷的奏折当中,如实将赵知府的功劳记在其中。”
赵长春闻言,心中狂喜,脸上更是掩饰不住的喜意,起身冲着曾毅行礼:“这些全都是下官该做的……。”
赵长春又不傻,曾毅既然说出来的事情,自然不会反悔,这个时候他若是还不知道谦虚几下,也就太没分寸了。
曾毅笑着,道:“赵知府暂且下去吧。”
目送赵长春退下,曾毅脸上笑意方才收敛,对于赵长春的表现,曾毅还是十分满意的,只是,这钱塘县的案子,如今是越查越大,牵扯越多,倒是曾毅所料不及的。
原本,这个案子曾毅以为牵扯到一位侯爷,就算是大案了,可如今看来,这位安康候,只能说是这个案子的起始。
若是刚才赵长春的那番话或者说猜测成真,这案子牵扯的可就真的甚广了。
“安康候府,京城右通正。”
曾毅沉吟,嘴里轻声念叨着,别看右通正并非是通政司的首官,可是成了右通正,往上走的机会也就大了。
所以,只要是心有沟壑的官员,都知道该如何选择的。
“还是要在等等啊。”
过了许久,曾毅方才轻声嘀咕了一句,做出了决定,因为此时他并没有证据证明那如今的通政司右通正和此案有关。
无凭无据之下,仅凭猜测,就上奏弹劾一个通政司的右通正,这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就算是搬出来吏部的升迁有些不合规矩,那又如何?所谓凡事都有特例,若是没有证据,揪着这些个小事纠缠不休,只会让人笑话。
从曾毅这边出来,赵长春脸上仍旧带着喜意,他如今已经是彻底转危为安,而且还可能立功了。
这种情况下,对于赵长春而言,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赵长春并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后台背景的,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好友,虽然也是朝廷官员,可和他都差不多,也都是地方官员,偶有在京城的,也都是些闲职。
可以说,赵长春如今知府的位置,全都是靠着他自己的政绩,一步步走过来的。
也正因为此,赵长春虽然收了侯府的贿赂,可却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更未曾施过什么暴政。
而且,就算是赵长春收了侯府的贿赂,侯府也未曾让他做过什么事情,完全是为了接下这个交情。
当然,也正是如此,曾毅才会这么轻易的饶过了赵长春,若不然,赵长春这个知府真是让治下百姓怨声载道,曾毅绝对不会如此轻易饶了他的。
要知道,曾毅来杭州府的时候,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杭州城,而且还在杭州城住了几天打探消息的。
而在赵长春心里,这次钦差来查案,对他而言,就是个天大的机会,功劳多少,暂且不论,若是能得到曾毅这个钦差的欣赏,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虽说曾毅如今不过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他毕竟是太子伴读,而且还只要是有意打探,他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弟子这个事也是瞒不住人的。
而且,曾毅能在连续两年,两次担任钦差,这就足以说明曾毅在皇帝跟前的位置了。
在赵长春看来,皇帝这是在有意培养曾毅。
其实,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皇帝肯定是要为太子殿下培养辅臣的,而如今这曾毅可不就是走了大运的么?
而且,在赵长春看来,曾毅肯定也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所以,对于这个差事,曾毅是绝对不愿意办砸的。
而此,对于他赵长春而言就是个机会,这个案子他肯定会尽全力出谋划策,甚至是从安康候那边套来线索。
以此,来换取曾毅认同他,若是能在这个时候站在曾毅身边,在曾毅麾下根本就没有多少官员的时候,以曾毅为首,日后肯定也会随着曾毅的官职升迁而水涨船高。
而且,现在曾毅身边没有什么官员,这就是他赵长春最大的机会。
大明锦绣 第二百七十七章 缘由如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赵长春在一次征得曾毅的同意后,又一次登了安康侯的府门。
“赵知府这可是有多日未曾来过老夫这侯府了。”
安康侯赵德行笑着开口,一手捋着下巴处的胡须,满脸笑意。
“本府也不愿呆在钱塘县衙,只是这几日府衙那边送来了些公务,需要本府亲自处置……。”
赵长春这个杭州知府虽然暂时住在了钱塘县,可这不过是因为需要他随时听命钦差,协助钦差巡查整个杭州府罢了。
虽说曾毅一直呆在钱塘县没有去别的地方,可谁又敢多说什么呢?
“今个前来,也是本府偶然听到了一个和前任杭州知府有关的消息,心中多有疑惑,所以想来侯府请教一番。”
“毕竟侯爷德高望重,虽居于钱塘,可整个杭州谁不知侯爷大名?”
“……。”
赵长春笑着,先是恭维了安康侯赵德行几句,然后开口,道:“侯爷可曾知道前任杭州知府去了何处任职?”
虽说赵长春自然是知道此事详情的,而且他还给曾毅秉明了此事。
只是,有些时候,就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安康侯赵德行脸上仍旧带着笑意,道:“这个老夫的确知晓。”
“不瞒赵知府,杭州前任知府于知府,和老夫关系倒也算是不错的。”
“所以老夫是知道于知府如今已经升迁为通政司的右通正。”
虽说知府和右通正都是正四品,在普通人眼里,自然是知府这个手握大权的位置更好。
右通正虽然是正四品京官,可又不是通政司的首官,能有什么好的。
可其实不然,通政司是京官,自古就有京官离京高一品的说法。
这也就意味着,日后若是于怀在从右通正这个位置上外放为官,最起码也是从三品,甚至是三品了。
要知道,三品官,已经可以称之为朝廷大员了。
一品,二品,三品,都可以称之为朝廷大员,而四品官,却不能如此称呼,也从未有人会如此称呼一位四品官。
所以三品和四品之间,其实就是一个分界线。
也正因为此,四品官升迁为三品,可是没那么容易的,而前任杭州知府于怀,算是取巧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只需要在右通正的位置上在熬几年,就一个三品大员的官职跑不掉了。
所以,于怀这绝对算的上是升迁了。
安康侯赵德行看着赵长春,道:“不知赵知府听到了何等的消息?”
“哎。”
赵长春叹了口气,道:“本府也是无意间听钦差和他从京城带来的那位翰林院的庶吉士提及的,他怀疑前任杭州知府于怀和钱塘三任知府暴毙一案有关。”
赵德行双眼圆瞪,声音陡然提高:“这不可能,无稽之谈。”
赵长春状若不经意的扫了一眼赵德行略显发颤的双手,笑着道:“本府也以为不会如此,毕竟前任杭州知府那是经过吏部考核,才升迁为通政司右通正的。”
“若是真有差错,吏部岂敢如此?”
“只是,钦差所言,似乎是有所掌握证据。”
赵长春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只可惜,当时本府也是恰巧听到的,且有侍卫过来,本府倒是不便在听,所以具体如何,倒是真不清楚。”
“本府心中好奇,所以才会前来请教侯爷的。”
赵长春这话说的十分有技巧,可却也掩盖不住一个意思,那就是他是故意开泄露此事给安康侯府的,至于原因,自然不必多提。
“这位钦差,真是要把杭州府给搅的天翻地覆啊。”
安康侯赵德行长叹了口气满脸恼怒之色:“早先的时候,老夫就担心这个钦差会好大喜功。”
“如今看来,老夫之前的担忧不错啊。”
“甚至,老夫还低看了这位年轻的钦差。”
“或是他觉得在湖州府的案子,让他出尽了风头?到了咱们杭州府来,竟然还准备把前任杭州知府也给牵扯进所谓的案子当中。”
“真是猖狂,真是不知分寸啊。”
说完这话,安康侯赵德行抬头看着赵长春,道:“若是让钦差如此胡闹下去,怕是杭州府真是要重蹈湖州府的覆辙了。”
“赵知府可愿上奏天听,将钦差胡作非为的事情……。”
赵长春心里冷笑,这安康侯赵德行可真不是个东西,这是准备把他赵长春往死里折腾啊。
要知道,曾毅可是太子伴读,更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弟子。
而且,其能两年任两次钦差,而且一次是他未曾有功名之时,一次是如今的庶吉士,这种情况,足以证明当今圣上对曾毅的看重和栽培。
若不然,这钦差岂会落到曾毅这种官职的头上。
一旦他这个杭州知府上奏,怕是皇帝根本不会理会,甚至还会认为他这个杭州知府不知分寸。
心思转动之下,赵长春原本心里对安康侯赵德行的几分愧疚也就此烟消云散。
原本,赵长春还想着他做事不够厚道,所以有些愧疚,只是如今赵德行想让他当这急先锋的话,却是熄灭了赵长春心里仅存是一丝愧疚。
毕竟,赵德行此话,可是不安好心的。
这些思绪虽多,可却只是在心思转动之间罢了。
赵长春苦笑着道:“侯爷,并非是本府不愿上奏,而是此时钦差可曾做了什么事情?”
“钦差什么都还未做呢,本府上奏又如何上奏弹劾?弹劾什么?”
赵德行楞了一下,随即苦笑了起来,的确,曾毅这个钦差来了钱塘以后,真是没有大张旗鼓的做什么。
只是在钱塘县衙住着,翻看卷宗罢了,其余点都是他们通过别的途径得来的消息。
比如这次的消息,也不过是赵长春无意间听来的,而且还只是听了一半,如何上奏?
赵德行苦笑,冲着赵长春拱手,道:“赵知府恕罪,是老夫忧虑之下考虑不周,的确,现在不是上奏弹劾钦差之时。”
“更何况,钦差哪是那么容易弹劾的啊!”
赵德行叹了口气,他自然看出了赵长春的不满,所以才会如此说。
大明锦绣 第二百七十八章 忍不住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大人,前面就是徐家沟了。”
钱塘县原本被暂时撵回家待命的衙役满脸谄笑的看着轿子里坐着,掀开了轿帘的李建胖。
这位可是钦差身边的官员,若是能讨了这位大人高兴,自然是好事。
虽说他们这些个捕快心里也不认为钦差会真免了他们这些捕快,可到底是暂时被撵回家了,提心吊胆的。
“你们钱塘县的前任捕头徐高原真是疯了?”
李建胖盯着替他带路的衙役,沉声开口询问。
衙役满脸谄笑:“大人,真是疯了,这种事情小的怎么敢骗大人您啊。”
“小的要是骗了您,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而且,这事好多人知道的,尤其是徐家沟,谁都知道这么个疯子……。”
李建胖点了点头,放下了轿帘:“继续带路吧。”
李建胖岂会不知这徐高原到底疯了没有,只是有些事情,总是要用计策的。
安康侯府。
送走了赵长春,安康侯赵德行脸色略显阴沉,毕竟赵长春带来的消息让他有些心惊。
倒不是说曾毅已经彻底掌握了什么确切的证据,而是因为曾毅已经找准了方向。
“老爷。”
张管家匆匆走了过来,脸色阴沉。
“侯爷,盯着衙门那边的……。”
赵德行脸色大变,猛的回头,盯着管家,声音中带着嘶吼:“去了徐家沟?”
“什么时候去的?”
也难怪赵德行会如此表情,要知道,徐高原可是曾经亲眼看到过……。
虽说他疯了,可是仍旧不让人安心啊。
更何况,赵德行害怕这徐高原是在装疯卖傻以保活命。
尤其是他那逆子不知分寸,若不然,哪会有今日的提心吊胆?
“今个上午去的,那徐高原的确是疯了,但是前去的钦差随行官员李建胖留下了一个侍卫对他进行保护,同时……。”
张管家沉吟了一下,方才苦笑着道:“李建胖的意思,是要为这位已经疯了的徐捕头寻医。”
说完这话,张管家就不说话了,徐高原真疯了,这是好事。
可偏偏这杀千刀的钦差随行官员竟然要为这疯子寻医。
这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当初徐高原之所以疯,是受了惊吓。
到底能否治好,这点谁也不知道。
钱塘县没什么名医,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名医啊。
“好,好,好啊。”
安康侯赵德行深吸了口气,满脸冷笑之色:“到真是小看了这位钦差了。”
“不动声色之间,这么快就查到了这么多线索。”
“派出去的人回来了没?”
赵德行沉声开口,他询问的,自然是指之前就派出去寻大夫配疯药的事情。
张管家点头,道:“已经回来了,疯药也带回来而且配好了。”
“只是还没来得及……。”
所谓时不待人,用来形容如今安康侯府的情况,就是如此,只要在给安康侯府一两天的时间,张管家也就把这事给办妥了。
到时候根本就不惧钦差为这疯了的徐捕头寻医,因为这种因药治疯的病症,不说不能治愈,但是极难,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