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锦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宗辰
赵长春这句话,绝对不是在拍曾毅的马屁,而是实话,这年头,如同安康候父子这般的罪行,抄家之后,几乎是没人收尸的。
而且,安康候府的罪行,其实可以被株连了,可是曾毅并没有对其株连,只是安康候府父子二人,及府中之人。
“安康候定然会对大人您感恩戴德的。”
赵长春拱手,退了下去,有了曾毅这话,安康候的口供自然也就到手了。
“李建胖。”
过了许久,曾毅大喊了一声,果然在门外不远处的李建胖立时笑眯眯的跑了过来,满脸堆笑的看着曾毅。
“干嘛呢?”
曾毅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建胖:“在门外转悠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进来,看的本官心烦,怎么?难不成是想来给本官看门,做个侍卫不成?”
李建胖嘿嘿笑着:“下官来做看门的侍卫,真要是来了贼人,哪有还手的力气,岂不是把大人您给连累了……。”
说完这话,李建胖又是不住的赔笑。
“行了,别笑了,说吧,什么事。”
曾毅可不认为李建胖会闲的发慌,无缘无故的在外面转悠。
“大人,明个刑场,下官能不去么?”
李建胖哭丧着一张脸看着曾毅,声音里甚至带着一丝哭腔:“大人,那可是砍头啊,血淋淋的,下官原本就胆小……。”
曾毅挑了挑眉头,他倒是没想到,李建胖竟然是为了这事来找他。
“行。”
曾毅很是痛快的点了点头,道:“其实,原本入朝为官,就未必会见到这等情景的。”
曾毅说的不错,朝中有些大臣,从年轻开始入朝为官,至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了,可却仍旧未曾见过此景。
毕竟这砍头的事情,除非是上法场,若不然岂会看到?
而朝中的那些个大臣,若非必要,岂会闲的没事去法场?
“多谢大人了。”
李建胖松了口气,冲着曾毅拱手道谢。
“客气。”
曾毅摇了摇头,笑着道:“如今这案子也算是结了,咱们之间就不必如此生分的称呼了。”
说完这话,曾毅才又笑着,道:“其实我很想问一件事,若是你碰到钱塘县这般的案子,你会如何处置?”
李建胖楞了一下,似乎不明白曾毅为什么会这么问他,不过还是沉吟了一会,开口道:“若是下官碰到此案,怕是不如大人您的。”
“毕竟此案牵扯甚广,而且还牵扯到了一位侯爷,在时隔数年,且无足够证据的情况下……。”
“一旦一个不慎,怕是还要被安康侯府反参一本的,到时候可就是……。”
李建胖说的也都是实话,而且他的处置方法是倾向于保守的。
“不错,不错。”
曾毅赞赏的看了李建胖一眼,若是他没有太子和内阁大学士的恩师作为仪仗,他也肯定是不敢如此的。
所以,李建胖的方法,曾毅也是十分认可的,有时候,不是冲动就能解决问题的,冲动很可能是鲁莽,而鲁莽行事,就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到危险当中。
只有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行事,那才是最为明知的选择。
“鲁莽行事,不可取,可遇事畏首畏尾,心存胆怯,同样不可取。”
曾毅笑着开口,道:“只有适中的把握这个度,才是最好的。”
曾毅说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劝李建胖,想要他一起去监斩。
当然,以李建胖的身份,并无官职在身,虽说曾毅看重他,可他没有官职在身,只是翰林院庶吉士,同样未曾领了圣命,这是事实。
但是,李建胖不能监斩,哪怕是站在曾毅身边,这日后也是一个资历。
曾毅这也是为了李建胖好,若非是李建胖和伦文叙关系极好,而且表现上佳,曾毅才懒得管他。
“我明白了。”
李建胖十分聪明,自然听的出来曾毅话里的意思。
所以李建胖也明白,曾毅是为了他着想。
“你可以回去考虑下。”
曾毅笑着摆了摆手:“时间还早着呢。”
有些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有些人觉得监斩没什么可是,有的人天生畏惧,这和李建胖是否为官,并无什么太大区别,所以,曾毅也能理解李建胖的害怕。





大明锦绣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官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大早,安康侯赵德行的供词就送到了曾毅的跟前。
这供词可以说是十分的详细,于此同时,送到曾毅跟前的,还有安康侯赵德行的一封绝笔信,内容是愧对皇帝等等。
而安康侯赵德行和赵有致父子两人,并未选择服毒,而是选择了上吊。
“哎。”
曾毅叹了口气,苦笑着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安康侯府内所有人如何处置,你看着办吧。”
曾毅满脸不忍之色的冲着赵长春吩咐道:“安康侯父子二人是罪魁祸首,如今已经服刑,其余之人,若无行恶之事,就从轻处置吧。”
安康侯赵德行就一个独子赵有致,可偏偏,赵有致虽然有过一个儿子,可却夭折了,时至今日尚无子嗣,可以说,安康侯府算是绝后了。
赵长春点头,冲着曾毅拱手,道:“大人宅心仁厚,”
“此次监斩,就由你前去吧。”
曾毅开口吩咐,安康候赵德行父子已经上吊,只是监斩一个管家罢了,曾毅身为钦差,是不可能前去的。
“是。”
赵长春点头,又说了几句之后,退了下去。
至于李建胖会否前去,曾毅倒是不那么在意的,毕竟许多事情,都不是那么肯定的,曾毅想让李建胖前往,也只不过是曾毅自己的意思罢了。
但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李建胖最终去或者是不去,曾毅是不干涉的。
“湖广。”
曾毅嘴里轻声念叨着,皇帝的圣旨让他在钱塘县暂时呆着,可是,却也给了他一道密旨,让他去湖广查案。
湖广,是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和浙江布政司司中间隔了一个江西布政司。
可以说是路途遥远。
至于什么案子,密旨上并没有说,或者说,皇帝让传旨太监给他的,也并非是什么密旨,只是告诉他,让他暂且在钱塘呆一段时间,之后随时准备聆听圣命,前去湖广查案。
“难不成是贪墨银两的案子?”
曾毅眉头紧皱,也不怪他这么想,类似于钱塘县这般的案子,能有几个?若是朝中到处都是这样的案子,那这大明朝也就该结束了。
而除此外,大多数的案子,其实都是贪墨银两的案子,只不过,案子有大有小罢了。
而且,湖广可是富庶之地,一旦出现贪墨的案子,那肯定就是巨贪。
“这是准备往死里折腾啊。”
曾毅叹了口气,这是不准备让他歇口气了,他可以肯定,虽说是让他在钱塘歇息,可是,这个歇息能有多久?
之所以让他在钱塘暂且停留,应该是朝廷该对他进行论功行赏了。
曾毅所猜并不错,与此同时,京城那边,正在商量给曾毅的官职。
“原本,他如今不过是刚刚入了翰林院,还需要些时日磨砺,不该这么急着给他封赏的。”
次辅谢迁轻声开口,道:“只是,陛下对他另有用处,若是没有官职在身,仍旧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怕是有些不方便。”
“无妨。”
李东阳笑着,捋着下巴处的胡须,虽说如今把曾毅从翰林院揪出来,他也是有些不乐意的,可毕竟曾毅如今已经算是翰林出身了,这种情况下,日后真熬够资历了,是有资格进入内阁的。
既然这进入内阁的潜在通行证已经拿到了,其余的,李东阳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陛下所提之事,乃是大事。”
李东阳沉声,缓缓开口,道:“而且,陛下能让曾毅去,这是对曾毅的信任,万不能因一些私利而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说完这话,李东阳停顿了一下,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方才缓缓开口,继续道:“既然陛下要给曾毅官职,那就给吧。”
“这事,我可就不掺合了。”
说完这话,不等首辅刘健和次辅谢迁两人开口,李东阳已经闭目沉思了,很显然,他这是在避嫌。
其实,李东阳是完全没必要这么做的,但他这也叫做以退为进,陛下既然把给曾毅议功封赏的事情交给了内阁。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内阁这边定出来了结果,皇帝是肯定同意的,这其实是有些偏向曾毅了。
当然,也并非是因为这个案子的偏向,而是因为之前曾毅对太子的功劳,所以皇帝才会偏向。
但是,许多事情,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李东阳身为曾毅的恩师,若是他也搀和进去,反倒是不好开口,与其如此,不妨把这事交给刘健和谢迁两人。
李东阳相信,他的这两位老友,是肯定不能坑了曾毅的。
果然,见李东阳这模样,首辅刘健不由得苦笑了起来,一手指着李东阳,来回点了几下:“你这老货,倒是会躲清闲。”
“于乔兄,你觉得该给这曾毅个什么官职?”
首辅刘健看着次辅谢迁,开口询问,他毕竟是首辅,不能轻易开口。
“若是陛下让他回京来交旨,那倒是好安排官职,无论是外放为官历练,或者是留在京城打磨,都是十分容易安排的。”
“可如今,陛下还想着让他继续顶着钦差的身份,继续查案,这可就有些难办了。”
“首先,地方的官职肯定是可以排除了。”
谢迁缓缓开口,慢慢的分析着,道:“而京城当中,适合的衙门,其实也不多。”
“若是让他在六部任职,兵部和工部肯定是要排除了,户部和礼部也是要排除的,也只剩下吏部和刑部。”
“然而,若是让他在这两个衙门任职,怕是约束甚多,哪怕他是在外的钦差,也会受到干扰。”
“而都察院的言官虽然有风闻言奏的权力,十分的清贵,可却也有些不妥,因为谁也不知道陛下在让他查的案子,会不会和地方御史有所牵扯。”
“若是真有所牵扯,那到时候他是都察院的官员,该当如何?”
“他若是秉公处置,怕同样是会惹来非议的。”
谢迁的这些分析,听起来似乎全都是废话,可其实,全都是很实际的问题,必须要考虑的。
毕竟,接下来皇帝是要继续用曾毅的,根本就不给他磨砺的时间,所以,这个官职的安排,也必须要让陛下满意,最好是不和诸多的衙门有所牵连。
“若不然,还让他在翰林院任职吧,给他一个从七品的检讨,在给他一个詹事府左春坊左清纪郎从八品职。”
“诸位以为如何?”
谢迁这般,其实也是深思熟虑过了的,若是这个时候直接把曾毅从翰林院提出来,的确,曾毅日后若是想要进入内阁,这个资格肯定还是有的,毕竟,想要成为内阁大学士,必须是翰林出身,但是这个规矩也没说必须要在翰林院呆多久不是?
但是,毕竟呆几个月,总会是一个短板。
而目前瞧陛下的模样,肯定是要大力栽培曾毅的,所以曾毅以后甚至可能成为太子殿下登基后的阁臣。
而且,曾毅如今的表现,让内阁诸位大学士十分满意,自然的,谢迁也就会考虑日后曾毅的路了。
所以,在谢迁看来,还是把他留在翰林院的好,翰林院不牵扯任何其他的衙门,十分的清贵。
皇帝对此,应该也会满意的。
而且,别看只是一个从七品的检讨,可是,状元进了翰林院,才是从六品的官职,榜眼和探花只不过是正七品。
当然,这也并非是固定的,就如同如今的伦文叙一般,他是新科状元,进了翰林院就是正六品的官职,比惯例高了半品。
这怕是因为皇帝看在伦文叙在湖州府案上的功劳,才会如此的,但这只是特例罢了。
所以,曾毅这个从七品的官职,已经是不低了,要知道,翰林院的官职十分的清贵,从七品的官职若是熬上几年外放,最起码能成为六品官员。
甚至,大多数其实都是外放为五品官的。
所以,别看如今这个官职低,但是他的潜力是十分大的,除此外,詹事府的官职,虽然是从八品。
可是,只要沾了詹事府这三个字,那就是太子东宫的人了。
这几品的官职也就自然不重要了,就像是曾毅之前那般,在东宫当中,真若是说一句话,哪怕是杨廷和这个同为李东阳弟子正六品左中允,也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而且,沾上詹事府这三个字,日后要给面子的官员可就多了去了。
曾毅之前虽然一直在东宫,可到底是没有詹事府的官职的,如今,算是给补上了。
“可。”
首辅刘健点了点头,对谢迁的安排很是满意,官职如今看起来不算高,但却是大有潜力,大有来头。
这对于如今刚刚入朝为官还不足一年的曾毅而言,是最好的了,既不会因为官职升的太快被人嫉妒惹来非议,还能让旁人意识到曾毅的地位。
“陛下是想要让曾毅去湖广查案的。”
首辅刘健沉声开口,眉头紧皱在一起,一手按着书案,道:“湖广能让陛下惦记的案子,也就那一件了。”
“只是,这案子事关重大,牵扯颇多,派一般的官员前去,哪怕是钦差身份,也不容易查,威慑力也是不足的。”
“可若是有詹事府的身份,该是不一样的。”
“就这么定了吧?”
刘健看向了仍旧闭目不语的李东阳,笑着,道:“若是无意义,那此事可就奏报给陛下了。”
这个官职是刚才谢迁这个内阁次辅提出来的,而刘健有点头了,如今内阁只有三位内阁首辅,所以刘健这话,肯定是冲着李东阳说的。
李东阳苦笑着开口,道:“定下就定了吧,这事,老夫说了不掺合,就不掺合的。”
“好,那就如此定了。”
首辅刘健点头,既然李东阳这么说了,那其实就等于是变相的认可了此事。
“还有一事,也是和曾毅有关,不妨就此商量了吧。”
刘健笑着,开口,只不过话音落地,脸上就成了无奈之色:“湖广的事情,可不是钱塘的案子能够比的。”
“钱塘的案子虽然已经过去多年,可到底还有怀疑的对象,而且,也不算是太过错综复杂。”
“而且,所牵扯的官员官职并不高,只有安康候虽然地位尊贵,可手中却并无大权。”
“然而,湖广的案子,一旦彻查,所牵连的官员,可就是位高权重了,而且,案子比之曾毅年前查的湖州府及如今的这个案子加起来还要错综复杂不知道多少倍。”
“这种情况下,给以重权,这是肯定的。”
“若不然,这个案子根本就查不下去。”
“但是,曾毅官职太低,肯定是不能给他节度湖广的权力,若不然,怕是惹来祸端,且人心难服。”
刘健这话不错,若是内阁大学士,或者是六部尚书等朝廷大臣为钦差去查案,给予节度一个布政司的权力,这不会有任何人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原本就位高权重。
可是,曾毅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若是给了他这么重的权力,那就等于是破坏了朝堂上的平衡。
旁人都是熬资历等等,慢慢上来的,才会手握重拳,怎就到了曾毅这边,就如此的特殊?
如此,不仅是给曾毅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树立强敌,同时,朝廷这边,肯定也是要扛着一定压力的,这肯定是内阁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在者,就算是给了曾毅如此大的权力,以如今曾毅的身份,能否掌握这个权力,怕是个很大的疑问。
“陛下是什么意思?”
次辅谢迁开口,也是有些纠结,因为这个案子大,想要查,就必须要手握重权,可偏偏,曾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但是,这个案子肯定是和朝中不少官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派朝中官员去查,很可能是找些替罪羊,就此结束。
“必须是想着给曾毅一副王命旗牌。”
刘健叹了口气,道:“但是,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不准曾毅拿出。”
“只是,依着老夫来看,这一副王命旗牌,也是有些过重了啊!”




大明锦绣 第二百九十九章 商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锦绣最新章节!
所谓王命旗牌,权力极大,可以调兵遣将,先斩后奏等等。
而王命旗牌分为旗和牌,一旗和一牌组合为一副,称之为一面副,但是皇帝赐予大臣的时候,一般都是四面副,甚至是五面副,甚至更多。
皆因为此是为了在特殊情况下,传令方便,若不然只有一面副旗牌,在特殊时候,传令根本来不及。
“可请陛下赐三面副王命旗牌,同时写一道密旨给曾毅,让他在关键时刻可以宣读密旨,同时动用旗牌,若非必要,不得动用就是了。”
谢迁缓缓开口,他这意思等于是让曾毅带着王命旗牌的事情暂且隐藏,若非必要,不动用就是了。
刘健咧嘴,笑了起来:“这小子办事的确让人放心,可他这胆子似乎也不是一般大的吧?”
“当初只是让他去查,去看湖州府,若无必要……可结果,不也是把湖州府给折腾的……。”
“虽说是那些个官员罪有应得,但也能看出曾毅的胆量。”
这事李东阳倒是不好开口,只是谢迁却十分看好曾毅,同样笑了起来,道:“你别忘了,地方布政使手中,也都是有王命旗牌的。”
“曾毅就算是想折腾,也闹不翻天的。”
刘健楞了一下,随即苦笑了起来,一手抬起,拍了拍额头:“是了,是了,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实在是不该,实在是不该。”
“既如此,那这事就如此回禀陛下吧,希望曾毅那小子心里也有些分寸。”
原本,刘健担心的就是给了曾毅王命旗牌以后,曾毅会有些胆大妄为的行为。
刘健倒是不担心曾毅会以王命旗牌为害,主要还是曾毅太过年轻,这王命旗牌权力太大了。
一直没有开口的李东阳却是悠悠叹了口气,道:“他若是手握陛下圣旨前去湖广查案,又有王命旗牌在我手,这节制与否,怕是不重要吧?”
“同样都是王命旗牌在手,自然是要看手中的圣旨了。”
李东阳这话说出来,让刘健和谢迁两人楞了一下,的确,李东阳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你这老家伙啊……。”
首辅刘健摇头苦笑,一手指着李东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身为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能想到的时候,他岂会想不到?
就算是他一时给忘了,次辅谢迁岂会想不到?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岂能有所疏忽了?
之所以如此,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给曾毅权力罢了。
谁想到,这竟然被李东阳给点破了。
“说起来你们两个也算是曾毅的师叔、师伯,对自己小辈,何必如此?”
李东阳这话说的一点不错,他和谢迁还有李东阳,他们三人关系极好,可以说是至交。
“唉。”
刘健叹了口气,满脸苦笑之色:“咱们这些个长辈岂会坑害曾毅?”
“更何况还是当着你面坑害曾毅?”
“毕竟湖广的案子颇大,若是手中没有重权,是绝对不行的。”
“但是若是给一个如此年轻官员大权,总是要有人装糊涂才行吧?”
刘健这话很直白,他和谢迁两人就是在装糊涂的。
“单凭曾毅,未必能查破此案。”
李东阳沉吟了一会,缓缓开口,事关他的得意门生,在刚才那种论功的情况下,他自然是要避嫌。
可如今这种情况,恰恰相反,他要替曾毅争取一些权力或者说是援助。
“劣徒虽说侥幸破了几个案子,可到底经历不足,尚且需要磨砺。”
“若是真让他去查那些重案,大案,他该如何去查?”
“他会尽心尽力,可是有些案子并非是尽心尽力就行的。”
刘健和谢迁两人对视了一眼,自然明白李东阳的心思,不过,李东阳这做法无可厚非。
“依着宾之的意思,该当如何?”
刘健笑着开口询问,他并不介意给曾毅一些别的帮助。
“从吏部或者刑部拨些人给他,让他调动指挥,协助破案。”
李东阳开口,就是这么一个要是,替曾毅要人,毕竟很多事情上,曾毅并非精通,肯定需要协助,可湖广那边情况不明,一旦用错了人,只怕会前功尽弃。
谢迁苦笑着叹了口气,道:“宾之,你这也是太过关心你那弟子了,你仔细想想,若是湖广的案子,牵扯颇大,若是真的朝中之人肯定没有牵扯,何必让曾毅前去?”
“很明显,这两年来连番出现的案子,已经让陛下对朝中大臣心存疑虑了。”
“而曾毅恰恰则不同,他刚入朝,是太子殿下的心腹,更是你的门生,这种情况下,陛下才会让他负责此大案。”
1...96979899100...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