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澪叶
在林家是绝对不会出现前世黛玉在贾府那样,那个贾宝玉动不动就不经通报的往女孩子家的闺房闯,甚至在黛玉和湘云还在睡觉的时候就闯了进去,真是没规矩到了极点。哪家也没有这样不守规矩的,简直把女孩子的闺誉放在脚地下踩,这不是要了女孩子的命吗?
贾敏最恨贾宝玉的,一方面是他总是引着黛玉哭泣,须知愁多伤身。可恨那块破石头竟还洋洋自得的认为女孩子的泪都该为他而流,真是天生的风流种子,下贱胚子,比纨绔子弟还不如。
另一方面就是这一点,在这个规矩大于天的时代背景下,贾宝玉那些行为简直惊世骇俗到了极点。从来都不把女孩子的名声当回事。哪家哪户也没有个少爷往姑娘闺房里闯的,就是亲兄妹也没有这样的,何况这还不是亲兄妹,只是姑表兄妹,岂不知,外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女孩子淹死。男孩子如此只会被人称一句风流,女孩子可是会要命的,没了闺誉,女孩子的一生可就全毁了。
每每想到这里,贾敏便对她那个自私的娘还有二嫂更多了几分仇视。黛儿年纪小,进贾府的时候才六岁,又没了娘亲,还没开始学这些规矩,何况林家并无兄弟姐妹,她自然不知道。可是你们活了几十年的人也不知道吗?竟是由着贾宝玉去坏黛儿的名声,真是太可恨了!
黛儿最后惨死,除了病重,更多的是绝望。对自己前路的绝望。她是知道自己爹爹在临死之前与外祖母有过书信约定,把她和宝玉配成一对,她才会对宝玉亲近,只因她以为她的一生已经挂在宝玉身上了,那是她以后的依靠。哪里知道,贾府竟是过河拆桥,不认那个婚约的,又把宝姐姐和宝玉配成一对,竟是生生把她给抛弃了,她又不可能在与别人缔结婚姻,那就只有一条路了。所以,黛玉不是病死,而是抱着对前路一片渺茫的绝望,生无可恋,才玉殒的。
因此,这一世,贾敏绝不会再让前世的悲剧再次发生。尽管林海也默认了这桩亲事,胤禛也发过誓了,可以说两人的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不会再有什么变故。可是该避嫌的还是要避,林家绝对不会在规矩上让人挑理。胤禛本人也是个重规矩的,他也舍不得黛玉因为这种事被人说。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黛玉身边都会跟着至少两个丫头两个嬷嬷,行事坐卧皆有人照看,绝不会让黛玉和胤禛独处,出现前世贾府中发生的那种事。
说起来,贾府也算是世家了,贾敏明明记得自己闺阁之时出入都有至少两个大丫鬟跟着,还有其他的嬷嬷不提。怎么等她死后再回贾家的时候,竟然就落魄成那样。除了黛玉进府的时候带了一个丫头雪雁,贾母又赏了一个丫头紫鹃,其他的府里的正经小姐们包括史湘云薛宝钗这些表小姐们出入都只有一个丫头跟着,倒是贾宝玉这个该由小厮服侍的少爷身边丫头无数,真是,贾敏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说起贾府的没规矩,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好在这一世在贾敏的干预下,大嫂张氏没死,还是由她管家,而二房也分出去了,这样一来,贾府就干净了许多。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好歹不用沦为京城的笑柄。
林家的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快过春节的时候,林海接到了一旨圣谕。其中的内容却让贾敏有些想不通了。圣谕说,让林海做完这一任巡盐御史,就回京任职,具体职位到时候再行安排。
而贾敏想不通的是,明明前世林海一直在巡盐御史这个位子上干到殉职,最后病死在任上的,离现在可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呢。她一直以为林海还会再干几年的,没想到皇上突然来了这么一道旨意。
这样算来,林家在江南待不了多长时间了。明年五月份就该卸任了。到时候就该回京了。该搬家带回京的一应物件也该收拾起来了,免得到时候着急忙乱,丢三落四的。还有回京后各家的走礼也该准备起来了。贾敏在知道这道旨意的时候就开始张罗着,让下人们准备起来了。
只是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这眼看着要到年关了,圣上竟没有任何要招四阿哥回京的意思。任是林海也没想通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若说四阿哥失宠了,皇上不喜欢他,不想见到他吧,可是有四阿哥的身世那样一个让皇上对四阿哥抱有极大愧疚的事情在前,皇上只要想到四阿哥就会想到他表妹的冤屈,还有表妹死后四阿哥所受的委屈,一时就不可能真舍弃四阿哥的。
可是若说,四阿哥没失宠的话,明明马上要过年了,过年谁家不讲究个合家团圆,就是一般在外的游子到了过年也要回家团聚的,外放的官员,若是京里还有父母亲人的话,也会回京过年,就是为个团圆。
何况不说团圆这些亲人情义,就说一般人家过年还得全家祭祖,皇家过年还要在宫里摆国宴,王公大臣齐聚一堂,怎么也没有个让自家儿子在别人家过年的,更何况是皇子。这到祭祖的时候,林家全家一起去祭祖了,把四阿哥一个人撇下算怎么一回事?就算皇家祭祖轮不到四阿哥,那也是重在参与啊。
林海真是想不通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这眼看腊月要过一半了,胤禛若再不上路,年前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回到京城了。可是到现在,皇上没有露出一丁半点让他回京的意思,他就不能自己上路。毕竟他来的时候明面上是被皇上发配过来让林海教训的。皇上不发话,他就不能擅自行动。
又过了几天,马上就要到过小年那天了。按照往年的规矩,皇上到二十三就要封笔,给宫里各位主子还有王公大臣们赐福字了,这一封笔,就算是真正过年了。皇上也要休息,不在动笔批奏折了,一直到正月初三才会重新动笔。
林海看着这样子,看来皇上是铁了心的不打算召四阿哥回京过年了。不过到底有什么用意,林海一时还真是猜不到。
倒是胤禛优哉游哉的,一点都不着急,就仿佛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完全不与他相关似的。每天看看书,偶尔出去溜达溜达,看看铺子的经营情况,竟是完全不为所动。
其实倒也怪不到林海想不到。毕竟圣意难测,这里面的因由他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原来,皇上之所以由着四阿哥与林家走的近没有吭声,只是因为他想补偿这个儿子。谁都没有想到,其实四阿哥是除了太子之外皇上最喜欢的儿子。
太子自来就最受宠,只因他是元后嫡子,又是元后难产生下来的,生而丧母,而元后又是皇上的结发妻子,曾经跟皇上一起共患难的,在皇上心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加上他元后嫡子的身份,理所当然的未来继承人,皇上自是要多关注几分。
而四阿哥,他是皇上青梅竹马的表妹佟皇后所出。以前佟皇后在世的时候皇上就很喜欢四阿哥,常常会跟四阿哥交流,不过那都是在承乾宫里,外人并不知道,再加上佟皇后薨了之后皇上也没有怎么看顾着四阿哥,就造成了皇上不喜欢四阿哥的假象。
其实皇上只是在用这种冷落来保护四阿哥罢了。毕竟四阿哥已经没了母亲的庇护,虽然太子也没了母亲,但是身份在那放着,又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尚且没少了算计。更何况四阿哥,如果得了皇宠,日子只会更难过,只怕就会有那些不开眼的去算计他,太子只怕就第一个看不过眼。
因此,皇上只能冷落他,好让别人不那么忌惮他。只要造出他失宠的假象,对于一个失宠的皇子,谁还去管他,算计自然就少了很多。
至于由着他与林家交好的事,那是皇上想让他多一点助力。毕竟林家的实力在那摆着,却又是不外露的,表面看来只是一个没落世家罢了,不会让人忌惮。胤禛若是和林家交好了,以后自然会少很多麻烦。
因此,皇上才在知道四阿哥私底下拜了林海为师之事之后,为四阿哥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与林家走的近。凭着林海的指导,四阿哥定能长进很多,多少打消他一点愧疚吧。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林海竟私底下与胤禛达成了共识,以后要做胤禛的岳父,自然这林家就成了胤禛最大的助力了。这是皇上万万没想到的,他只知道林家一向不与皇子交往,不站队的,谁能想到竟会因为女儿的幸福就打破了这一规矩了呢。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第七十八回 喜升职 林家回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最新章节!
就这样,一直到过年,京里也没来什么关于胤禛的旨意。于是,胤禛就理所当然的在林家过了一个新年。
过了年不久,就到黛玉的生辰了。往年黛玉生辰,都是一家人一起团聚。虽然黛玉一直念着胤禛,只是胤禛身不由己,竟没陪黛玉庆过一次生辰,都是提前从京里派人送来生辰礼物,给黛玉庆生的。今年就不一样了,胤禛就在林家,好不容易有这一次机会,怎么能忽略。于是,这一次生辰是黛玉过的最开心的一次生辰。
林家也没请别人,只是自家人团聚在一起,说笑玩乐,气氛很是融洽。每个人都有给黛玉准备了最用心的礼物,说黛玉是林家的宠儿真不为过。
而胤禛这次,准备的是一对暖玉镯。这对暖玉镯不仅对身体很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这是佟皇后留给他的,还是当年佟皇后进宫的时候太皇太后赏的,佟皇后交代他要送给自己将来的妻子。
本来胤禛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早就把这对暖玉镯准备好了,只等合适的时机就送给黛玉。只是之前师傅不同意他和黛儿的婚事,他也不好贸然送出。虽然他早已经决定这对玉镯除了黛玉绝不送给他人了。只是还是要师父师母同意才行。
如今,师傅认同了,师母也不反对,就是说这件事已经成了*分。他总算可以把镯子送出去了。那是对他最有意义的镯子。也是对他来说能送给黛玉最有意义的礼物。代表了他们的未来。
贾敏看到胤禛拿出这对镯子时的郑重表情,便猜出这对镯子只怕意义非凡。果然接下来胤禛的话就印证了她的猜想。
“这是皇额娘留给我的,要我送给未来的福晋,师母,我知道您也不反对的。我现在就把这对镯子交给您保管了,等黛儿长大了再交给她。师母,您请放心,胤禛必会倾尽所有护着疼着黛儿的。她将是我一生捧在手心里的宝。”胤禛依然是面无表情的样子,眼中却多了几分坚定。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代替黛儿收下了。等她大了就交给她。我会记住你的话,希望你也能记住,并且遵守下去。”贾敏又看了胤禛一眼,收下了玉镯。
从这一刻起,代表林家已经真正认可了胤禛这个未来的女婿,也会尽力帮助他,直到权力的顶峰。
过了二月,京里来了明旨。任命太子的岳父石文炳为下一任巡盐御史。而林海则任满回京,就任户部尚书。还有胤禛,总算被他那个皇阿玛想起来了,让他跟着林家一起回京。
既然下了明旨,就可以把收拾东西搬家之事放到明面上了。江南各官员乡绅也开始请林海吃酒践行。
连着参加了几个践行宴,已经到了四月份了。新任巡盐御史也已经到了,林海把手中的事情开始跟新任的官员交接,交接完就可以走了。
这次回京,光是准备的给各家走礼的特产就装了满满几大箱子,再加上林家自己的往京城里搬的物件,一船都装不完。没办法雇了三艘大船,才算全部带走。就这样还有一些大家具是直接运到了姑苏老宅子的。
不过这次行程倒没有发生什么事,一路上顺顺利利的,只用了半个多月就回到了京城。
回了京,别的不说,林海是要先进宫述职的。贾敏带着几个孩子先回府。府里已经收拾得焕然一新。
早在年前接到密旨的时候,贾敏就打发了可靠的下人过来收拾。毕竟好几年没有住人了,有些该重新粉刷的,上漆的,还有房屋松动该加固的,该收拾的都得收拾了。还有一些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就没住人的院子,也得挑几个好的好好收拾收拾。
毕竟如今林家添丁进口了,不是之前那样人丁单薄,一家子里没几个正经主人,好多院子都空着,已经空了几十年没住人了,这次回来,林家四个少爷一个小姐都得安排院子。可把那些人忙的脚打后脑勺。好不容易收拾了四五个月,这才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林家的大部队也到京了。
这一回了京,还得先安排各人住处。林海夫妻俩自然还是住正院不提,其他的,黛玉住了离正院最近的西面的安然居,里面有几竿竹子,是黛玉喜欢的,但是又不会显得阴暗潮湿,那几竿竹子是在房屋后头,夏天倒是个纳凉的好去处。
而老大老二已经十几岁了,再过几年就该成亲了,也不适合在住一块儿,免得过几年还得收拾。于是一人住了东北边的开泰居,一人住了东南边的凌云轩,剩下两个还小,就住了一个院子,一起住了北边的凌烟阁,四个院子正分布在正院周围,呈合抱之势。
这也是贾敏不愿孩子们离得远了,住得近一些,他们也能多照应几分。
院子是早就收拾好了的,只等着大部队到京了归置东西,毕竟有些是主子们用惯的,要从南边带回来。忙忙碌碌的休整了几天,好不容易才修整过来,步入正轨。
安顿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贾府了。
本来贾府也是早就得到消息,林家要回京了。就等着林家回京呢。只是如今当家的是张氏,她是个知道规矩的。林家回到京城那天只是遣了贾瑚去迎接他的姑妈一家回京,并没遣了下人去码头上截人。因此林家见贾府很懂规矩,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交代过几天修整完了就去贾府拜访。
这件事若是让贾母或者王氏来做,只怕就会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毕竟这次林海回京又升职了,一跃而成为正二品户部尚书。若是依着贾母或者王氏的意思,只怕说什么也要把林家一行人直接从码头截到贾府住几天,好让众人看看,这个年轻有为的户部尚书是他贾府的女婿,与贾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好把林家彻底的绑在贾府这条破船上。
事实上,贾母也是早几天的到了林家要回京的消息的,急忙命人回府传话,声称一定要把林家从码头接到贾府住几天,好好笼络住林家。不过贾母的话哪里还有什么分量呢?如今贾府内部早就是张氏的天下了。就算有些不是张氏的人,那也是贾敏留下的或者是贾代善安排的。因此,根本就没人理会贾母那不合情理的想法。
毕竟人家刚刚从外地回京,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府邸,又是早几个月就打发人收拾过的,干什么要住你家,别人家里住着那里有自家住着舒心。再者说了,那林海是外放回京的,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进宫述职,连自己家都不能回,又如何会到你家?莫非你个岳母比皇上还大?真是异想天开。真要这样做了,只怕不但不能笼络到,兴许还结了怨,谁让你不懂规矩的。
你可以不懂规矩,可以异想天开,但是不能让全家都为你的异想天开负责,这样的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如果只是贾敏带着孩子们回京,家里没有个撑事的男人,或许会住娘家,但是人家一家子全部都回来了,在京里也有自己的宅子,又是回来任职的,如何会来住你家呢?
不得不说,贾母已经被关傻了,分不清事情轻重。
当然,贾府里分不清事情轻重的不只是贾母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二太太王氏。不过如今,二房已经被分出去单过了,王氏再也不能插手荣国府内的事情,更不可能像贾母那样直接给张氏下达命令,因此没有人知道,王氏有着和贾母一样的想法,只是没机会说出口罢了。
但是不妨碍她在心里鄙视张氏,觉得张氏不会办事,若是她当家,一定直接派人把林家接到荣国府,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毕竟如今林家在京城可是炙手可热呢!
她倒是想派人把林家人接到自己家,无奈自家不是正统,人贾敏的娘家是荣国府,不是他这个贾府二房,以后正经走动也是和正统继承人走动,与她二房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若是张氏派人把林家人接到荣国府了,她还能趁着这个机会去荣国府,好歹见见面,熟络熟络关系,可是如今,却是没有办法了。只好等到林家到贾府拜访的时候再说了。
不得不说,贾母和王氏真不愧是婆媳,他们一看人家升官,立马就忘了之前他们算计人家的事情了,只想着借着人家的光好办事。却不想想,他们那样算计人家,人家凭什么要给他方便?
大概很多人都在心里想了,这贾母和王氏前世是母女吧?要不怎么能有一样的愚蠢想法?真是蠢不可及。
不过林家才不会管他们是什么想法呢!刚回到京城,家里的一切都要尽快收拾好,璟玉琼玉兄弟俩还要尽快拜师,本来林海就打算让他们今年秋季就参加童生试的,就剩几个月时间了,虽然这童生试对他们而言不难,但是还有很多要准备的,他们才没那么多时间跟贾府闲磨叽。
而贾敏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就递了牌子进宫,毕竟她是从太后身边出来的,如今外放几年回到京城怎么也要先去拜见太后才是,更何况太后那么疼宠她,这几年也时有书信来往,一直牵挂着她呢,可比贾母这个亲娘更似亲娘几分。她若是不去,可是太不知好歹了。
贾敏的牌子递到宫里,几乎立刻就准了。第二天她就领着黛玉还有五岁的璨玉进了宫。
毕竟这宫里凡是知道点当年的事的,谁不清楚这贾敏可是太后跟前的大红人,这几年没在京城,太后都时常挂念着,如今好不容易进京了,他们谁还敢阻拦着?不是没有嫉妒的,但是嫉妒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如今林大人可是炙手可热,又是皇上的心腹。林夫人贾敏也是太后跟前的红人,还是出自国公府的嫡女,这国公府的贾代善在军营里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再加上贾敏与林海成亲几年,很受林海看重,家里竟没有一个姨娘妾室,还连生几个嫡子,解了林家血脉单薄之忧,在林家地位更是超然,与自己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任谁不羡慕嫉妒?这贾敏简直就是上天的宠儿,上天太厚待她了!所有夫人包括妃嫔心里都直冒酸泡泡,可是却只能看着人家的幸福眼馋。
再说贾敏,一大早坐着马车进宫拜见太后,刚进了宫门,下了车,便有太后身边资历最长得嬷嬷来接了。贾敏记得那嬷嬷是跟着太后从科尔沁过来的,苏兰嬷嬷,深受太后的信任。
苏兰嬷嬷一看见贾敏娘儿几个下车,便紧走几步过来迎接。看到苏兰嬷嬷,贾敏就特别激动。当年她刚来到太后身边的时候,由于一来就得到了太后的喜爱,很是被几个资历老的人排挤了一阵子,只有这个苏兰嬷嬷一直都对她很好,时常提点于她,就像长辈一样照顾她,她对这个苏兰嬷嬷的感情不比太后少几分,如今时隔几年又见到嬷嬷,她如何能不激动!
迎面看到嬷嬷走过来,贾敏把两个孩子交给身后的丫鬟,紧走几步上前抓住苏兰嬷嬷得手,唤了一声:“嬷嬷……”只叫了一声,却再也说不下去,眼中泪珠莹然,可见情真意切。
苏兰嬷嬷满脸俱是慈爱的看着贾敏,开口道:“傻孩子,哭什么,总算回来了,太后可是早就在念叨你了。”转眼看到后面跟着的两个孩子,眼中一亮,“这就是你的幺子和女儿了吧?真是可人疼的孩子。”
贾敏这才想起来孩子们还没和嬷嬷见礼呢,拉过俩孩子道:“正是呢。这个是我的女儿,小名黛玉,这个是小儿子璨玉。来,你们快来见过苏兰玛嬷,当初娘在宫里的时候,可没少受苏兰玛嬷的照顾。”
姐弟俩刚应了一声是,要弯腰拜下,便被苏兰嬷嬷一手一个揽到怀里,制止了他们拜下的身子。口中慈爱的道:“可不用这样。真是两个小宝贝。敏儿,我们这就过去吧,太后只怕已经等急了。”
“劳太后等着,真是敏儿的罪过。嬷嬷,那咱们这就过去吧。”于是两个人一人牵一个孩子,向太后的宁寿宫款款行去。
------题外话------
嘿嘿,林家总算回京了,大家有木有很开森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第七十九回 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最新章节!
到了宁寿宫。贾敏拉着两个孩子在外边等候传召,苏兰嬷嬷则是先一步进殿去通报。
苏兰嬷嬷进去的时候,太后正在盯着门口张望,期盼的眼神让苏兰嬷嬷都忍不住开心。还没等她走近,太后就一叠声的问道:“苏兰,敏丫头还没到吗?你不是去接她们娘几个了吗?”
苏兰嬷嬷看太后急切的像个小孩的样子,忍不住安抚她,“太后别急,敏儿已经到了。正在殿外候着呢。带了两个金童玉女过来了,真是讨喜的很。太后您看了肯定喜欢。”
“是吗?那赶快让他们进来吧。秋兰,你去。快把林夫人还有小姐少爷带进来。听你这么一说,我更期待了。可惜璟玉琼玉两个小子没能过来。哀家现在还记得那俩孩子小时候的机灵劲。敏丫头教的好啊。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娃娃怎么样?敏丫头可是林家的大功臣,看看如今林家的日子过的多美满!哀家当初的指婚真没错。”太后一脸怀念的说起当年指婚的事来,
“说起来,那时候还担心配成一对怨偶。谁能想到,如今敏丫头有儿有女,又解了林家子嗣单薄之忧,两人过的和乐买满,就是哀家看着也高兴。”
“可不是吗!当初也是太后和皇上恩典,将敏儿指给了林大人,要知道当初看好林大人的可不少呢!再看看如今,谁不得说一句太后英明。您一会就看到了,那俩孩子宛然就是菩萨身边的金童玉女,粉团似的,声音脆生生的,这一叫人啊,那小嘴甜的,任谁见了都得爱到心坎里。”
太后听了苏兰嬷嬷的话待要再说,正在这时,却看到门口那边一个眉目宛然二八年华的美少妇一手拉一个小孩子,正从门口进来。看那少妇的眉眼,轻灵俊逸如二八少女,却又带了几分少妇特有的风韵,那不是她的敏丫头又是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