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银刀驸马
“明治初年,我曾随岩仓君出访欧美,在途经普鲁士国时,那位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告诫我说,方今世界各国实际上是强弱相凌,而那位普鲁士军队的统帅毛奇将军则说的更加直白……”伊藤博文神情凝重地继续道:“他对我讲,所谓的万国公法完全系于国力强弱,唯守公法者,乃是效果之事。至于大国,则无不以其国力来实现其权力。这些话,我一直不敢有一日或忘,尤其在这山雨将至之时。”
“西园寺君,你觉得以今日日本的国力,能仅凭本国之力而成一哪怕二等强国么?”伊藤博文转向西园寺公望问道。
“不能!”西园寺公望答得极为干脆,“帝国若想从速崛起,那惟有依赖外援一途。”
“西园寺君说的不错。但若要依赖外援,也得外援能看上才行。”伊藤博文赞许的点了点头,继续道:“陶庵,你曾出使欧洲,应当知道英国人的那套说辞吧?——远东所谓强国者,唯英、俄、乾三国而,至于我日本帝国,虽亦力行维新,但在欧美列强眼中,与乾国相比,我日本不过是一蕞尔小国耳!而要使其放弃此等误解,上佳之策,莫过于直接在战场上打败乾国!”
“在战场上打败乾国?!”西园寺公望大吃一惊,“可没有外援,仅凭帝国现有之军力,如何能够打败乾国?台湾之役的失败,还不说明问题么?”
“西园寺君,你可知,西乡从道一群人之所以如此积极要经略台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吗?”伊藤博文笑了笑,问道。
西园寺公望摇了摇头,伊藤博文喝了一口酒,给出了答案。
“是因为,他们的行动,有米国人的支持。”
“米国人?”西园寺公望又是一惊。
“对!他们那一次行动的军火,不但全部在米国采购,而且队伍中还有米*人做为向导。”伊藤博文道,“而且如果得手了,米国人李仙得将出任台湾总督。”
“怪不得当时你伊藤君也是如此热心……”西园寺公望恍然大悟。
“虽然米国政府当时无意成为帝国外援,但如果西乡从道诸人的冒险能取得一定的战果,迫使乾国接受既成事实,那么米国或许会对帝国另眼相看。”伊藤博文道,“其实不光是米国,欧洲诸国也定当对帝国重新有一番认识,那样的话,帝国便有了结外援以图振兴之机!只是……”
“原来你伊藤君当时竟然是这样的想法……”西园寺公望至此完全明白过来,“我说你伊藤君那会儿怎么会和他们搅在一起……”
“西园寺君,你知道,我的这个想法,是从何而来的么?”伊藤博文笑了笑,问道。
“伊藤君这个想法,是怎么得来的?”西园寺公望问道。
“是从那个叫林义哲的乾国人那里学来的!”伊藤博文答道,“这个人极力促成法国和乾国交好,目的便是要借助法国的力量,让法国成为乾国的外援!而从现在的情况看,他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果没有法国的帮助,单靠乾国自己,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现在这样一支规模的由蒸汽军舰构成的舰队!而现在,正是这样一支舰队,成为了帝国向外拓展的最大阻力!”
“所以伊藤君才会一直这么在意这个人的一举一动……”西园寺公望这才明白,为什么那时伊藤博文会要求柳原前光亲自跑一趟福州,看看林义哲是否真的守制了。
“我那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人……”伊藤博文的脸上现出了一丝苦笑,“不过,幸运的是,这个人,现在已经死了……”
“你知道吗?陶庵,其实我那时真的很矛盾,因为我担心,就是这个人真的守制,只要他留在福建,以他的心计和手腕,仍然可能给西乡从道他们的行动造成巨大的阻碍。结果不幸的是,我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那伊藤君当时就没想过什么办法?”西园寺公望问道。
“我甚至曾经想过,要不要对他进行一次暗杀……”伊藤博文说着,目光也突然转为凌厉,如同适才挥刀砍刺的那一瞬。
“这样的话,影响太大了吧?而且这样的高级官员遇害,乾国政府是不会罢休的,一旦追查到帝国身上,引发国际纠纷,会给帝国带来极大的麻烦的!”西园寺公望摇头道,“万万不可!”
“是啊!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放弃了这个念头。”伊藤博文叹息道,“这样的险着,还是不要轻易使用的好……好在,乾国的那些保守派官员,帮了我们的大忙,做到了我们一直想做却做不到的事……”
听了伊藤博文的话,西园寺公望一时默然无语。
对于暗杀一类的阴谋,西园寺公望从心里一直是非常反感的,但他也明白,有时候,这种迫不得已的非常手段,还是需要用的。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上一次大久保利通经历的“人头事件”,不光大久保利通受到了很大的惊吓,西园寺公望也是心惊不已。
虽然大久保利通坚持认为,这件事西乡隆盛一定是主使者,但西园寺公望还是不太相信,一向德高望重的西乡隆盛,会做出这样可怕的事来。
但刚才伊藤博文说的曾经想要刺杀林义哲的话,已经让他清醒了过来。
现在的伊藤博文,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
“现在知道了这个消息,身为主管全国工业的工部卿,你打算怎么做?”西园寺公望问道。
“和林义哲做一样的事!”伊藤博文斩钉截铁的说道,“引入外援,殖产兴业!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日本发生最快的改变!林义哲已经给我们指明了道路,林义哲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要做得比他更好!林义哲没有做到的,我们一定要做到!”
“是啊!我们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西园寺公望兴奋的说道,“日本不是乾国,乾国太大,保守势力也太过强大,连林义哲这样的英杰都难以改变;而日本自维新以来,保守势力的阻碍已经大大减少,现在乾国虽然走在了日本的前面,但日本一定会很快追上去的!一定会!”
“尽管如此,陶庵,你也不要太乐观了。”伊藤博文转头看着西园寺公望,沉声道,“现在的日本,和乾国一样,需要一个和平安稳的发展环境,但是,如今的形势,我想陶庵是非常清楚的吧!”
“伊藤君难道是想说士族会叛乱?……”西园寺公望明白了伊藤博文的意思,面色一时间变得异常凝重。
明治初年,日本虽然成立了以天皇为最高权力中心的政府,但日本尚未完成中央集权体制,从旧代延续下来的274个藩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军队、财政和领国内的统治权,明治政府对国内的控制力极为薄弱。当时的明治政府本身并无直辖武装力量,仅仅靠萨摩岛津藩、长州毛利藩为首的倒幕各藩藩兵,假如萨长联盟与明治政府的利益点不合,政府将无兵可依,势必垮台。当时明治政府在财政上仅能征收和调配全国资源的30%到40%,却要负担作为中央政府的全部支出,因而捉襟见肘,支付能力十分脆弱。且此时日本仍在欧美列强的干涉和不平等条约压迫下,明治政府继承了幕府的对外债务和各项赔款,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虽然有了明治维新,但日本的整体政治气氛仍然停留于幕府时代,只不过效忠对象由幕府转为天皇政府而已。且各藩以维新功臣自居,在新政府中不断争权夺利。
日本政府中以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为首的开明派认识到:欲在内消除割据分裂的隐患,对外摆脱列强压迫的危机,必须构建与幕府时代不同,能“与万国相对峙”的新日本,对于这个新日本的构架,伊藤博文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绝对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一切政令法度皆出自朝廷”,而其关键在于废除各藩,清除构成“小权”的基础。在具体实施上,采取先改革藩政,再“奉还版籍”(即各藩将土地和人民献给朝廷,不再为自己所私有),最终废除各藩的渐进式政策。
按照这个政策,明治政府下达藩治职令,接着推行“奉还版籍”;同时要求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向朝廷“贡献兵力”,设立“御亲兵”;后又实施“废藩置县”。在这一系列处理过程中,日本社会的矛盾不断积累。
早在倒幕运动时期,维新派以“尊王攘夷”为纲领,斥责幕府的开国行为是违背天皇意志的悖逆行为。然而在明治政府提出的维新政策中,却明文规定:“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在“攘夷派”看来,开国政策背叛了以往道路,不止要讨伐夷狄,更要追究政府的责任。他们采取暗杀的方式来清除政府内的“开国派”。与此同时,开国与对外贸易,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贵金属短缺,而贵金属短缺又引起物价上涨,使得民众生活水平下降。这使得从武士、农民到市民,整个日本社会都蔓延着仇视外国人和开国政策的不满情绪。
如果说开国只是在精神层面上刺激了士族,那么征兵制和秩禄处分则从物质方面使士族的生存发生了严重危机。在“废藩置县”后,明治政府即开始“兵权归一、军务归一”的改革,组建镇台,重新编制政府常备军,解散各藩藩兵。大量的藩兵在此过程中被迫退伍回家,从军士族大大减少,士族的出路越来越窄。明治五年十一月,政府下达的《征兵诏书》和《征兵谕告》剥夺了士族引以为荣的当兵特权,更引起了士族的不满。
世代继承的“家禄”是士族的根本特权之一,明治政府在成立之初虽有想法,但由于涉及到士族根本的生计问题不得不谨慎处理。在旧幕府时代,“家禄”与“奉公”联系在一起,奉公是履行对领主的封建义务,承担一定的工作,而家禄则是领主对此给予的权利,两者互相依存。家禄世代继承,工作职务也世代继承。但在废藩置县后,旧的藩政不复存在,士族们自然丧失了奉公的对象,而此时就形成了单方面领取家禄却不承担义务的局面。另外,虽然士族的俸禄已被削减,但仍占日本政府年度支出的20%至30%,是政府支出中最大的一块,使政府运转明显不灵。政府内部对一年白白支出近2000万日元的家禄意见极大,从“四民平等”和改善财政的角度要求处分家禄。明治九年八月,明治政府断然实行“金禄公债”制度,彻底废除士族家禄。虽然士族们得到了一笔抵偿金,但大多数人特别是下层士族,都因不善经营而破产,最终沦为劳动力市场上待价而沽的赤贫者。士族们丧失了一切物质上的特权,他们急需维持生计的出路,而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不甘与平民为伍出卖劳动力,那么剩下的途径只有向海外拓展。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幸福的日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当时为了解决士族危机,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提出了“征韩论”。其实“征韩论”在日本由来已久,早在江户时期,部分日本学者就开始歪曲历史,声称朝鲜历来是臣服于日本的,因此日本可以予取予夺。到了幕府末期,日本就有人提出向海外用兵,获得与列强对峙的资本,而朝鲜自然而然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而在日本政府内部,形成了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征韩派”和以大久保利通(也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为首的“内治派”,其实对于征韩问题,两派并无二致,都认为必须对朝鲜发动战争。而不同点在于:西乡派要求立刻遣使,以获得开战的借口;而大久保利通认为遣使就是立即开战,而日本实力尚且虚弱,维新成果还未巩固,当下不是开战的时机。西乡派主要着眼于当前的士族问题,要利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而大久保派则从长远考虑,谋求渐进式扩张,避免第三国干涉。
明治六年,天皇以敕书形式宣布采纳代理太政大臣岩仓具视的意见,推翻了西乡征韩一事。同日,以西乡为首的“征韩五参议”下野。明治政府逐步废除士族特权,本就引发了士族的不满,而对外战争暂时被否决,向海外拓展的途径也被堵死,士族宣泄不满的途径就剩下反对明治政府一条路了。而西乡和近卫军官们的下野,使不满的士族们有了精神领袖和实战指挥官,让不平士族们的基层和高层得以结合起来。
现在的日本,可以说是已经处于将要爆发的火山之上了。
“伊藤君认为,南洲先生会效法江藤新平发动‘佐贺之乱’么?”西园寺公望问道。
“纵然南洲先生没有反意,鹿儿岛士族若同佐贺士族一般起来反对政府,挟持南洲先生起事,陶庵,你觉得南洲先生是会站在政府一边,还是站在鹿儿岛士族一边?”伊藤博文问道。
“那就是说,鹿儿岛士族起事,是早晚的事了。”西园寺公望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难道就没有办法阻止吗?”
伊藤博文看了看西园寺公望,突然问道,“陶庵,想不想和我去一趟鹿儿岛?去见见南洲先生?”
听了伊藤博文的提议,西园寺公望先是一愣,但他立刻便明白了过来,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全凭伊藤君安排。”
伊藤博文站起身来,目光深邃的望向远方——海上的渔火星星点点,港口一带各色灯火照得一片通明,海风带着水气扑身而来,吹得他满身舒坦,一身劳乏顿时松快了许多。
“前路艰难,陶庵,但只要抓住机会,那也许你我阖目之前,真正可以见到一个跻身五洲列强的日本!”伊藤博文遥望着远方,沉声道。
西园寺公望没有说话,略走了几步,与伊藤博文并肩望向远方——东方已经露出晨曦,满园竹树花木已渐渐显出苍翠本色,站在渐渐清亮的草地上,适意地呼吸着清晨拂晓清冽的空气,让人觉得格外振奋。
“啊!日本!我的日本!”西园寺公望在心里发出了热烈的呼喊。
半个月后,鹿儿岛,氏神社。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不过是一个和平时一样普通的一天而已,但对于桐野千穗来说,这一天却是她人生的关键,是另一段崭新人生的。
这一天,桐野千穗穿上了日本传统的“白无垢”新娘和服,曾经的美丽可爱的少女桐野千穗,从这天开始,将成长为他人温柔恬静的新娘。
桐野千穗的婚礼定在氏神社里举行,而且是“神前结婚式”——这是最隆重最日本式的婚礼。
自古以来日本社会都以“敬神崇祖”为其宗教文化的基础,因此在日本人看来,结婚不仅是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更是男女双方家族的大事情。尽管明治维新之后,西方国家的婚俗传进了日本,但如今日本的传统婚礼仍以神前婚礼为主,传统的日本婚礼一般是在当地的氏神社举行,并且一定要事先或事后向氏神、祖先之灵报告。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分别离开自己家时,要向家里的神坛、祖先之灵行礼,这在日本传统婚礼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婚礼开始了,新娘在西乡隆盛夫人岩山氏的搀扶下,缓步前往式场。
当林逸青看到一身白色盛装和服的桐野千穗时,尽管他已经熟悉了她的美貌,但此时仍是呼吸一顿。
今天的她,因为是她最幸福的日子,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当然,如果她的脸上那白色的脂粉能少些就更好了……
熟悉历史的他知道,传统的日本婚礼上,除了和中国新娘一样将长发挽起来外(日本的风俗得用龟壳梳子束紧)。新娘子的脸一概得用脂粉画得雪白,头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从里衣、和服到外套一切都以纯白色的衣服来装扮。之所以如此,意味着新娘从精神到身体都归于“空白”,从此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因为在日本结婚不仅是新婚夫妇的一致决定,而且与双方的家族共存,所以白色包含从“空白”出发的意思。
当然,新娘是不止这一套婚服的。在婚礼上,新娘通常要更换好几套衣服,这种习俗的本意不是单纯的装扮新娘,而是象征新娘已经在新的家族中重生。一次是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三色。然后还要换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这种式样的和服了,作为她纯真少女时代的结束。
而配合新娘的婚服,新郎则需穿着背、两胸、两袖五个地方绣有自己家族纹章的黑色长和服以及平布斑纹摺裙,同时还要穿上同样有五个家族纹章的外衣,并手持白色扇子,脚穿白色便鞋。
现在的林逸青,便是这样的一副打扮。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作之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而林逸青的这一身行头,其实也是出自桐野千穗之手。
尽管何韵晴女红精绝,但对于日本的服饰,还是不太熟悉,所以在给林逸青准备结婚礼服时,主要还是桐野千穗给置办的,何韵晴给她打了下手。
而林逸青礼服上的家族纹章,则是西乡隆盛给他设计的。
日本贵族极其注重家族纹章,在日本,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先在公卿贵族生活中问世,后来才传入寻常百姓家。早在日本平安时代,当时诗歌音乐等艺术流行,公卿贵族经常外出参加社交活动,多乘牛车前往,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难于辨认彼我之辇,有人便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上金丝图案,这便是家纹的起源。而随着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家纹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家族在织布时索性将家纹织于衣料上,这种家纹也称地纹。穿在身上不仅有了家族的标志,而且给服装增加美的色彩。因而这种作法一直流传至今。关于家纹尚有很多美好的传说,如比翼纹,是两位恋人家纹的重叠,表示比翼双飞,祝贺永结良缘。在耐用物品上设法标上家纹成为当时的一大时髦。特别是在出嫁姑娘的嫁妆上标有家纹,如梳妆台、化妆品之类。
西乡隆盛给林逸青设计的家纹,则是根据林逸青的表字“瀚鹏”而来,家纹为圆形,主体为海水波纹图案,海水上方则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鸟,不仅美观大方,且极具气势。这个家纹设计出来之后,不仅林逸青十分喜欢,桐野利秋和筱原国干等武士也赞叹不已。
而看到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和服显得丰神俊朗的林逸青,桐野千穗的心中满是幸福的暖流。
结婚仪式在中午12点正式举行,按神前结婚式顺序,从入场,就席,斋主一拜,修拔之仪,奉献奠品,祝词,三献之仪,交换信物,誓言,玉串奉奠,直到退场,整个结婚仪式需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新郎新娘先是随斋主一起在神前参拜。接下来是修拔之仪——消除厄运,清除身心污垢的神事。三献之仪——也称“三三九度”之杯。新郎新娘按小,中,大顺序,互饮杯中的神酒。其含义同中国婚礼中的交杯酒。接下来是新郎新娘玉串奉奠——所谓玉串是用杨桐枝和细长纸串起来的一种拜神用品,新郎新娘手捧玉串,一步一拜,将玉串供放在神前的玉串案上,以此方式来向神传递自己的祈愿。然后是亲族杯之仪——新郎新娘双方的家人亲友举杯共饮,以庆贺从此二家成为一家人。接着斋主祝词,祝福一对有情之人从此永成眷属,并宣布婚礼结束。全场起立鞠躬后,按顺序退场。
神前结婚式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婚宴了。在结婚酒宴开始之前,所有的客人都安静地恭候新郎新娘。
婚宴开始,脱下“白无垢”新娘礼服的桐野千穗换上了一身红色的和服,由父亲桐野利秋带领,先绕场一圈,遍示宾客,然后回到新郎林逸青的身边——这是婚宴开始的信号,和中国的婚宴不同,日本的新郎新娘是二人单独坐在类似于主席台之类的地方,和宾客对饮的。
婚宴的菜品十分丰盛,在这场传统的日本婚宴上,桌上的每一种食品都代表一个美好的祝愿或代表幸福、富裕,或意味长寿、多子孙等。比如,鱼头和鱼尾都被向上卷起,整条鱼围成一个圆圈,象征夫妻永不分离。龙虾在婚宴上也很常见,因为龙虾的深红色代表好运气。至于餐后所用的甜点,是新娘亲手用甜黏米做成的黏米圆,十分可口。
坐在席间的伊藤博文,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林逸青和桐野千穗的身上。
因为他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和林义哲几乎一模一样的人。
而在看到桐野千穗之后,他突然感到,无论是阿仓,还是千代子,甚至于是天皇最为宠爱的以美貌闻名宫廷的权典侍柳原爱子,都黯然失色!
“春亩先生,觉得新郎新娘如何?”西乡隆盛象是觉察出了伊藤博文的心里在想什么,在一旁笑着问了一句。
“天作之合,是我见到的最完美的一对新人。”伊藤博文由衷的赞叹起来。
“新郎现在看起来,是完完全全的日本人,而不是乾国人了。”西园寺公望的目光则停留在林逸青身上和服的家纹上,“他的家纹也很特别,兼有乾国和日本的纹饰特点,这样的家纹,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西乡隆盛听到西园寺公望称赞林逸青的家纹图案,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得意,但他表面上并没有丝毫的表露。
“听说林君出身为乾国福建省的世家大族,”伊藤博文说道,“林君的相貌,和乾国已故海军大臣林义哲十分相像,不知道是否是同一家族的人?”
“这倒也不好说,天下相貌相似者多矣,同姓之人就更多了。”西乡隆盛笑道,“说起来,林君和春亩先生亦是同姓呢,呵呵。”
听到西乡隆盛的调侃,伊藤博文也笑了起来。
1...5859606162...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