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告说,英国人的货船载着煤和铁矿石来了,现在就在港口,来的英国人和刘老爷子吵起来了,两边人都要动手了!
林远一听,赶紧跟着那人来到了港口。林远一到,就见到空地上站着一群拿着铲子的装卸工人,围着一堆煤,站在那里无所适从。刘金秋盘着腿坐在煤堆上,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对面站着一个脸红脖子粗的英国人,很明显两个人是刚刚吵过架。
刘金秋一见林远来了,拿起一块煤伸到英国人鼻子底下,怒道:“你丫的,doyourenglishcallthisbituoal?(你们英国人管这个叫烟煤吗?)”
林远听见刘金秋这中英文结合骂人法,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他把刘金秋从地上扶起来,笑道:“刘老,这群英国佬怎么惹您老人家了?”
没想到那个英国人怒道:“你管谁叫英国佬!”
林远没想到这个英国人居然懂汉语,连忙说:“rry,nooffense!(对不起,无意冒犯)”
刘金秋怒道:“就管你们叫英国佬,你们是不是欺负我们没见过烟煤!拿一船褐煤来糊弄我们。”
钢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焦炭作为燃料,天然的焦炭很少,需要从烟煤焦化得来。煤按煤化程度可以分为很多种,这褐煤是煤化程度比较低的一种,这种煤是无法进行焦化得到焦炭的。
褐煤的价格的的确确要比烟煤便宜得多,那个英国供货商自以为琉球没有人懂得烟煤和褐煤的区别,便偷偷把烟煤换成了褐煤,没想到遇见了冶金工业的大师,刘金秋。
那个英国人自知理亏,可嘴上还是强辩道:“我们这明明就是烟煤,上好的烟煤!”
刘金秋笑道:“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净翘课来着!烟煤是有金属光泽的,你看看你们这一船的煤,那一块儿有这样的光泽!”
刘金秋在大学教过书,知道翘课是大学生的常事,一着急之下,也没想过在19世纪根本没有这个词。那个英国人也听得半懂不懂的,还想要争辩,刘金秋把那块煤扔回煤堆,说:“你们这一船的煤,怎么拉来的怎么给我拉回去,我现在要看看你们的铁矿石,我估计着你们铁矿石的品位也不够!”
那个英国人指挥工人把铁矿石卸下来一批,堆在空地上,铁矿石一共有三船,卸下来之后,刘金秋看着那些红sè的石头,对林远说:“铁矿石上英国人没耍滑头,这些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所以会显现出红sè或是淡红sè,所以又叫红矿。这种铁矿石的含铁量理论上通常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尽管没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含铁量高,但是品位符合我们合同的要求。”
那个英国人笑道:“这批铁矿石没有问题吧,我们可以签约了吧?”
林远笑道:“我们还要到船上去看看。”那个英国人一脸不悦,用英语嘟囔着什么,不过林远和刘金秋都没有听懂,知道他一定是在用英国的土话骂他们。
林远和刘金秋登上了船,挨个舱室地检查,前两艘船都没问题,可是到第三艘船的时候,刘金秋一看那些铁矿石就火了,对林远说:“居然拿硫铁矿石来糊弄我们!”
说着,刘金秋拿起一把铲子,把那些矿石一翻,只见红sè的石头下面,都是黄绿sè的石头,刘金秋气得脸都红了,怒道:“你知道吗?我最恨弄虚作假,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时候抄论文,我死活没让他毕业!这群洋鬼子居然敢糊弄我!
林远真怕他抡起铲子照着那个英国jiān商的脑袋上来一下,连忙把铲子接过来,笑道:“刘老师,您息怒,当心气坏了身子。”
林远听到了“硫铁矿”三个字,顿时心里一动,对着刘老耳语几句,然后把那个英国人拉到一边,笑道:“怎么?硫铁矿的价格比赤铁矿还要低?”
英国人知道诡计被识破了,只好说:“现在英国国内造军舰都造疯了,对钢铁的需求极大,现在铁矿石的价都翻了一半了。”
林远笑道:“合同我们可以签,但是你得给我们点好处。”
看着英国人一脸困惑,林远说:“这些铁矿石原来价值二十五万英镑,现在我们付给你们二十万英镑,你们一定不吃亏,因为这些铁矿石最多值十八万英镑,但是我们的合同上还是写二十万万英镑,这样,就有五万英镑落到我的口袋里了。你明白了吗?不过那些煤我们可不能收。”
英国人连连点头称是,于是双方就这样定了下来。等到离开的时候,刘金秋笑道:“你可真有办法,这样就为我们省下了五万英镑,还弄到了我们发展化工急需的硫铁矿。”
就在他们谈笑的时候,新的危机已经迫近了北方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
开艘航母去抗日 054 俄国和德国的出手
;
公元1894年10月27ri,九月惨案过去一天,村里的乡亲们还处在极度的恐慌之中,尽管清廷的士兵并没有沿着村庄搜查“乱党”,可是乡亲们却害怕那有毒的水,徐峰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对乡亲们说:“水之所以把人毒死,是因为水中产生了毒素,这种毒素很快就会过去,让大家两天之内不要饮用井里的水。..”
为了保护乡亲们,他并没有说俄国人和水里的毒物的关系。
因为俄国在离开东北时拆除了所有的炼金设备,销毁了全部的文件,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一直不清楚教堂的秘密,对水中的毒物也是众说纷纭,不过尽管学术界对九月惨案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件事就想西方民谣中那颗骑士马掌上的钉子,牵动了后世的历史进程。
(科普一下:骑士马掌上的钉子。西方民谣:少了一枚铁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翻了一匹战马;翻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这个歌谣各个版本有所不同,核心都是说细节对于大事件的影响。)
公元1894年10月28ri,俄国驻大清国公使卡西尼(史书上通常写做:喀希尼,此处为了阅读流畅,故改之)来到总理衙门,找到李鸿章。
一份吉林将军长顺的加急电报正握在李鸿章的手中,教堂外面清兵和民众的冲突让他坐立不安,满清一统江山已经二百余载,他们没有像蒙元那样早早被打出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清贵族倾心汉化,尽管满清以汉族文化为本,重用汉臣,可在高层心中,满汉之防根深蒂固,要不吃粮不干活的八旗兵早就该裁撤了。
如今,在清廷的龙兴之地出了这样的事情,上面一定不会高兴,老佛爷寿诞在即,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重要了,所以教案一事无论如何也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国内的事情好安排,这件事情姑且定为“白莲教乱党挑唆民众作乱”,棘手的是俄国人!
听说卡西尼到访,李鸿章连忙让随从迎进来,两人分宾主落座,客套寒暄之后,卡西尼笑道:“给中堂大人道喜!”
李鸿章陪笑道:“不知这喜从何来啊?”
卡西尼笑道:“再过十几ri便是大清国母的六十大寿,这不是喜事吗?”
李鸿章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陪着笑了,卡西尼又说:“不过我们俄罗斯帝国和贵国最近出了一些不愉快,怕是会给这寿诞抹黑啊。”
李鸿章说:“这件事情,全是白莲教乱党从中挑拨,我大清帝国对于这批乱党,向来是毫不姑息的,贵国不是也有人民意志党这类的乱党吗?我们两国都有这种乱臣贼子,本该同气连枝才是。”
人民意志党是沙俄的进步组织,反对沙皇专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丧命在他们的炸弹之下。
卡西尼笑道:“中堂大人所言极是,可是我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听说了这次教案之后,极为震怒,我的ri子很不好过啊!”
李鸿章心想:“这个老毛子又要狮子大开口了!前几次老毛子足足占了我大清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国土尽数归了他!这次他还想要哪里?xjiāng?”
李鸿章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老毛子觊觎xjiāng已久,当年xjiāng叛乱,背后就有老毛子的影子。
卡西尼笑道:“中堂大人,我这次前来,是要给中堂大人送上一份大礼。”
李鸿章知道他这是以教案一事为借口威胁,若不答应他下面的条件,必然要多生事端,于是李鸿章问:“不知道公使大人要给我送一份什么礼?”
卡西尼笑道:“我们打算和贵国合修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经过哈尔滨,宽城子,奉天到旅顺,大连,这条铁路修好之后,将会大大方便我们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实在是两国人民之福。”
宽城子就是今天的吉林长chun,奉天就是今天的辽宁沈阳。
李鸿章心中冷笑,想道:“这条铁路一修好,老毛子派兵进入东北简直易如反掌。”于是李鸿章笑道:“这么大的事情我可做不了主。”
卡西尼笑道:“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您中堂大人有什么做不了主的?”
李鸿章冷笑道:“这要不是大事,您公使大人为什么要亲自找我?”
一句话问得卡西尼无言以对,卡西尼冷笑道:“既然中堂大人不答应,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教堂的事情不会这么轻易了结的。”说罢,拂袖而去。
在一个月后,迫于俄国的压力,清廷最终同意签署《中俄铁路合作协议》,从此,俄国获得了东北的铁路修筑权,为ri后俄国快速向东北部署兵力创造了条件。
就在李鸿章与卡西尼讨价还价的时候,伊藤博文正在德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会客厅接见了他。
会客厅里依然挂着巨大的黄或图,威廉二世站在这幅油画的前面,仿佛他就是画中的天使长。
威廉二世指着那副油画说:“伊藤先生,您说这条中国龙已经没有人能控制了,是吗?”
伊藤博文微笑着点头,威廉二世说:“我们德意志帝国如今的国力ri渐强盛,在这几天的参观中,相信您也看到了,我们能造出用内燃机作动力的车子,奔跑的速度远远超过最一流的战马,我们还造出了发电机,电这种东西,将会改变整个人类的历史。”
伊藤博文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个皇帝的xg格,好大喜功,骄横自大。伊藤博文笑道:“大清的肉,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地吃到嘴里了,不仅如此,我看最近清国的局势,在山东一省,教案已经有了好几起,不少德国人也在教案中丧失了生命。”
与英国,法国和沙俄不同的是,同为西方列强的德国并没有能从中国身上捞到想英法俄那样的好处,蒸蒸ri上的德国,早就想多吃几口中国的肥肉!
威廉二世笑道:“为了保护我们的侨民,我们的舰队已经出发了!”
开艘航母去抗日 055 阴差阳错的交锋
;
以三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为主力的德国舰队从母港基尔港出发,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从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驶出亚丁湾之后,在烟波浩渺的印度洋上穿行,然后穿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一路北上,逼近胶州湾。..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站在地图前,看着这条他亲自选定的路线,仿佛自己站在旗舰大选帝候号上,亲自指挥着这只威风凛凛的舰队。
威廉二世的左手掩藏在右手之下,他在出生时,由于发生了臀位生产,他的左臂神经丛萎缩,让他的左手看起来比右手要小很多,他的母亲,英国维多利亚长公主对他十分严厉,经常要求他勤加运动,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以至于他对强大的军队充满了向往。
就在几年之前,威廉二世赴英国参加了维多利亚女皇的登极纪念仪式,皇家海军的盛大的阅舰式让他欣羡不已,于是他制定了庞大的造舰计划,想要通过一支庞大的舰队,打下一个永垂不朽的世界的德意志帝国,为此,他把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脚踢开,这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从此隐居田园,著书立说。
三艘主力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再加上六艘运输舰,这就是这次德国远征舰队的全部战舰,尽管北洋舰队拥有两艘铁甲舰在内的九艘巡洋舰,看上去数量占优,可是远征舰队的司令迪特里希并不担心,毕竟海战不是可以以多为胜的战斗。
定远舰和镇远舰都是服役期将近十年的老舰,这样的舰船,它的锅炉状况可想而知,定远舰最大航速为14.5节,可是现在恐怕连10节都达不到,而德国远征舰队的战舰,尤其是勃兰登堡级战列舰,都是一年之内服役的军舰,平均航速都在15节左右,迪特里希悠然自得地想:“要是打起来,这将是一场骑兵与步兵的交锋!”
1894年11月3ri,德国远征舰队进抵胶州湾附近海面,要求清zhèngfu准许舰队进入胶州湾,并要求清zhèngfu协助德国舰队撤侨,清zhèngfu与受到照会后回复德国zhèngfu,回绝了舰队进入胶州湾的请求,同意协助德国撤侨。
1894年11月4ri,北洋舰队定远舰,镇远舰,致远舰从威海卫基地到达胶州湾,防止德国人强行登陆,同ri,英国zhèngfu照会清zhèngfu,希望清zhèngfu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在清的英国公民,俄国zhèngfu发表声明,如果清zhèngfu没有能力保卫在清俄国人,俄国将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俄国公民的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1894年11月5ri,超勇号撞击巡洋舰,扬威号撞击巡洋舰,平远号穹甲巡洋舰等北洋舰队其余舰艇赶到胶州湾,与先前到达的定远舰,致远舰会合。
1894年11月6ri上午9点,风平浪静的胶州湾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德国远征舰队勃兰登堡级威森堡号战列舰,舰长康斯特的心情十分沉重。
与舰队司令迪特里希不同,康斯特是一个火力至上理论的崇拜者,定远舰上那两座两联装305毫米主炮还是很让他心悸的,而威森堡级只有三座三联装280毫米口径火炮,更令他担心的是,这六门火炮尽管口径相同,可是身管口径倍数却不相同,舰体中部的为35倍口径,前后首尾主炮为40倍口径,倍数不同,意味着火炮弹道数据不同,意味着这六门火炮无法共享观察数据!
康斯特的任务很简单,进入胶州湾,试探清zhèngfu的态度,这本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外交试探,可是历史往往是由一大堆错误和巧合组成的,康斯特和迪特里希都没有想到,这一次试探,竟会爆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舰队的交锋!
上午10点,担负常规巡逻任务的致远舰和平远舰在距离威森堡舰七千米的距离上发现了它,随即向它驶来,并打旗语命令它驶出大清海域。
从10点到10:30,德舰没有理会致远舰和平远舰的jg告!致远舰和平远舰被迫加大马力,拦截德舰。
如果仅仅是外交试探,在被敌方军舰发现之后就该转头离开,可是德舰却不理不睬,这个事情在历史上众说纷纭,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件事体现了德舰的骄傲,可事实却是,威森堡舰的观察员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发现致远舰和平远舰!
这是让史学家无法理解的半个小时,可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五千米的距离,威森堡舰终于发现了致远舰,威森堡舰转弯离开,就在转弯的时候,一台用于推进的活塞式蒸汽机发生了故障,此前的威森堡舰,一直以12节的速度向胶州湾清军大营的方向驶去,等到转过弯来,只能以8节的航速继续行驶。
致远舰将航速加大到14节,平远舰将航速增大到11节,在威森堡舰的身后做驱离行驶,可是威森堡舰的突然减速,在两舰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
致远舰打出旗语,命令威森堡舰加速离开大清海域,这回威森堡舰的观察员发现了,可是舰长康斯特却拒绝解释机械故障,他认为这样做有损德国海军的颜面,同时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命令各主炮打开炮罩,各炮位准备弹药,将炮口指向致远舰和平远舰,做好战斗准备。
后世的历史学家感叹,如果没有这个命令,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
此时双方的距离只有不到四千米,在致远舰观察员的望远镜下面,威森堡舰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致远舰的管带邓世昌认为对方舰艇打开炮罩,准备弹药,将炮口转向自己是要对自己进行攻击,毕竟双方都在对方的shè程之内,于是也下令主炮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致远舰和平远舰都没有减速,这让康斯特惊慌不已,他下令对锅炉进行强压通风以获得更高的蒸汽压力,希望借此提高航速,可是这样一来,锅炉不堪重负,一台锅炉无法承受,不得不暂时熄火,这样一来,航速只能再次降低。
就在这个时候,两枚炮弹从威森堡号的主炮里shè出,落在致远舰和平远舰之间,德舰开火了!
开艘航母去抗日 056 遭遇战
;
德国舰队为什么要首先开炮,这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讨论颇多的问题,威森堡舰的舰长始终拒绝承认自己下达过开炮命令,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下级军官的自作主张,也有人认为是威森堡舰的舰长不敢承担责任,不管怎样,战斗已经发生了。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到德舰开炮,随即下令开炮反击,不过他命令舰首的那座两联装210毫米主炮装填实心弹进行反击。
在反映甲午战争的电影作品中,出现了炮弹里面装满沙土的情节,其实对于实心弹而言,炮弹里面装填沙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种炮弹主要用于穿透对方舰船,杀伤威力不如开花弹,也就是高爆榴弹,所以在甲午海战中,缺少高爆榴弹的北洋舰队惨败在ri本联合舰队之手。
开炮命令一下,桅杆上面瞭望楼中的观察员使用测距仪测算两舰的距离,并测算双方军舰的航速,随即求解弹道诸元,这些诸元用于确定火炮的俯仰角度和炮口指向。
致远舰上的炮手都是服役多年,经验丰富,得知了弹道诸元之后,一个炮手迅速调整火炮身管位置,由于舰首的主炮是由液压为动力控制,所以沉重的火炮只由一个炮手就可以轻松转动。
在致远舰火炮位置的甲板下面,开出了多个小格子,这些格子用来存放炮弹,舰首主炮下面有42个之多,这些炮弹放在火炮附近,免去了把炮弹堆积在火炮旁边的危险,为了防止殉爆的发生,所以并没有格子中并没有存放发shè药包的位置,不过在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水手已经将发shè药包提前取出。
调整好位置之后,几个炮手抬起将近一百斤重的炮弹,从火炮后部的装弹口放入炮膛,一个水兵抱起三四十斤重的发shè药装进炮膛,关闭装弹口之后,火炮随即击发。
两发实心弹呼啸着砸向威森堡舰,第一发炮弹击中了威森堡舰水线附近的船舷,由于受到排水量的限制,威森堡舰的主要装甲防护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所以炮弹并没有穿透装甲,但是高速飞行的炮弹的撞击还是让全舰的人一震,几个水手甚至被震飞起来。
第二发炮弹落到舰尾甲板上,由于这是一枚不会爆炸的实心弹,所以这枚弹把木制的地板砸得木屑横飞,穿到舰尾的下层,被轮机舱外的防护甲板挡住。
这两发炮弹尽管没有对威森堡舰造成致命的伤害,可是却令舰长康斯特担心不已,他知道自己的军舰的动力系统出现了故障,在快速的致远舰面前,自己的威森堡舰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他知道如果驶出了胶州湾,致远舰就有可能放弃对他的打击,可是缓慢的航速又让这个幻想破灭。
致远舰上的邓世昌之所以命令使用实心弹,一方面是因为北洋舰队的经费不足,已经好久没有购买高爆榴弹了,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把事态闹大,只想用两发实心弹惩戒一下对面的德舰。
瞭望楼上的观察员通报了炮弹的打击结果,甲板上的炮手们立刻欢呼起来,等待着下一次shè击的命令。
平远舰只是一艘近海防御舰,它的最大航速也就只有11节,这个航速也无法维持得太久,所以在追击中远远落在了后面。
这时致远舰的观察员发现,东南方向,三艘军舰向着致远舰高速驶来,那舰首劈开的浪花显示出了它令人惊叹的速度,随即观察员看清了军舰上面的黑白红三sè旗,然后观察员逐级上报:三艘德舰向己方驶来。
这三艘军舰是德国舰队中的轻型巡洋舰,特地来接应威森堡舰,没想到正巧遭遇到双方的炮战。
这种轻型巡洋舰上主要装备105毫米速shè炮,装于舷侧,每一侧有四门,所以,这种巡洋舰想要对敌舰发起打击的时候,一定要将舷侧对准对方,三艘轻巡洋舰随即加入战斗,高达18节的航速让它们在快速进入战场方面绰绰有余。
三艘轻巡洋舰的目的很简单,掩护威森堡舰尽快撤出战斗,可是致远舰并不知道这些,致远舰下令,所有火炮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开火。
致远舰在速度上没有优势,只能寄希望于火力,毕竟致远舰上拥有三门210毫米火炮和两门150毫米速shè炮,邓世昌又下令,这五门火炮全部转向舷侧,准备攻击三艘轻巡洋舰。
三艘轻巡洋舰在致远舰的火炮shè程之外,利用速度优势向致远舰身后驶去,希望对致远舰进行三面包围,这样,致远舰的五门大口径火炮就无法实现对某一艘军舰的集火,而且这样还便于轻巡洋舰对致远舰的攻击。
邓世昌此时已经识破了三艘德舰的诡计,于是下令,向三艘德舰接近,接近的同时保持舷侧对准德舰,希望利用火力的优势尽快重创一艘德舰,以摆脱以少打多的不利局面。
三艘德舰见到致远舰向己方驶来,也明白了致远舰的意图,三艘德舰于是加快速度,想要赶在致远舰拉近距离之前对其完成包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