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林远又说:“为了防止食物变坏,我们希望您能在选择油的品种方面下些工夫,这个我相信您比我们懂。”
张华笑道:“你这是要做压缩饼干啊。”
林远笑着点头,又说:“在战场上,光有这些饼干是不够的,不说口味太单一,而且缺乏维生素,我不知道五爷听没听说过罐头这种东西。”
五爷问道:“也是洋人的东西?”
林远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就是把食物放在铁盒子里,用高温蒸汽杀菌,杀过菌之后再把盒子封起来,隔绝空气。”
林远说到这里,问询似地看了一眼五爷,刚刚的那个“维生素”就让五爷好好琢磨了一阵子,现在又是高温蒸汽,又是杀菌,弄得五爷一头雾水。
林远只好说:“吃的东西之所以能坏,是因为里面有一种叫做细菌的东西。”林远本来想再细说一下原理,后来一想,这样说五爷更晕了,只好作罢。
林远接着说:“罐头最开始是装在玻璃瓶子里的,用木头塞子封口,可是玻璃易碎,携带起来不方便,后来洋人改用一种叫马口铁的东西来做罐头……”
说到这里,林远突然说不下去了,他突然想到,这个时候的中国,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马口铁呢。
马口铁其实是含锡的合金钢,有人认为这种钢是从澳门传来的,澳门的英文名字的发音是“马口”(acao),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称呼,在现代中国,“马口”铁这个名字已经被镀锡薄板所取代。
张华接话道:“我看我们也不用做罐头了,不如请五爷想个办法,在做饼干的时候,把绿茶加进去,这样也就能补充一些维生素了。”
五爷虽然不知道维生素是什么,可是他知道只要把绿茶加到饼干里就行了,心中也就明白了许多,于是五爷说道:“二位请放心,在下已经知道该怎样做了。”
林远说:“这种饼干我们要的量很大。”
五爷心想:“你们两个人,就算量再大能大到哪去!”
没想到林远笑道:“我们第一批需要大约十万块。”
五爷一听,眼睛瞪得溜圆,惊讶道:“这么多!敢问您这是要做什么用?”
张华笑道:“这位就是当今圣上面前的红人,林远林大人!”
五爷一听连忙跪倒在地,刚要行大礼,林远就把他掺起来,笑道:“五爷,您快起来!”
五爷连忙说:“林大人可不能这么称呼小人,被您这么叫上一次,阳寿都要折损十年!”
林远笑道:“五爷不必拘礼,我们这是要给军队做口粮的,希望五爷尽快完成。”
五爷苦笑道:“小人虽是一界贱民,可也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把这件事情办了,可是您要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了,这些东西至少需要几万斤面粉,凭小人一己之力实在难以办到。”
林远说:“这个您放心,我自然有办法。”
看着五爷点头答应,林远又说:“您手下可有常年往盛京,吉林和黑龙江跑的伙计吗?能不能借我用几个?”
五爷笑道:“没问题。”
林远和张华起身告辞,五爷哪里肯让,勉强让他们吃了些东西,两个人这才出来,带上了五爷给指派的几个伙计,一起来到林远的宅子,开始做那个宏伟的拼图游戏。
几个伙计虽然对林远的笔记本电脑充满好奇,可是也不敢问,只是按照图上的相对位置把村镇的名称一一说出来,有的太小的村落也就没法标注了。
张华在一旁笑道:“你们好好想,你们做的可是青史留名的工作。”
几个伙计陪着笑,这一句青史留名不禁让林远想起了些什么!
“清史稿,清史稿上有很多州县的地理位置!”林远突然想道。
在《清史稿地理志》记载了各个州府的情况,对于这些州府的位置,《清史稿》中写明了北极星高多少度,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指向北极星,故此北极星永远在北方,北极星高多少度也就是这个地方的纬度,与此同时,《清史稿》还记载了这些州府相对于京城的位置,这样一来,就能确定这些大的州府的位置,再根据这些州府来确定它们周边村落的名称,这样一来,效率简直是成倍提高!
过了一会儿,几个伙计已经把那张图拼完了,那几个伙计一走,张华就说:“我们的地图是要发到作战部队手里的,我可没有打印机啊。”
林远说:“这个我也想到了,我们可以让běijg舰为我们打印出来一份,然后我们找印刷工匠把他们多印几份。”
张华笑道:“那些印刷工匠能印好吗?”
林远说:“我觉得问题不大,这些传统工匠的技艺很高超的,他们能做出很多我们现代人都做不出来的东西。”
正在这时,只听得门外一阵大乱,一个大汉撞开院门冲了进来,嚷嚷道:“林大人呢?”
这大汉膀大腰圆,众家丁也不敢阻拦,林远走到院中,看着那个大汉,只觉得有些眼熟,仔细一看,竟然是那天被陈飞打落武器的那伙拳民中的领头人。
开艘航母去抗日 101 雪地迷彩
;
林远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大汉说:“我叫王大铁!我手下有百十号弟兄。:..”
林远笑道:“好的,没问题,你去军营吧,就说是我让去的,让他们先给你记上,你们就做我的亲兵卫队吧。”
王大铁面露喜sè,说:“林大人,那位陈飞兄弟呢,他的功夫可真好,在下还想向他讨教讨教。”
林远说:“你先回去,他不在这儿。”
王大铁面上略带失望,告辞走了。
林远把自己的意图告知了běijg舰,běijg舰很快就答复了他:今天白天,běijg舰会拍摄下东北的航空图,按照林远的方法,标注出大的州县,然后把大图分割成小图,第二天白天,就会有人把东西送到běijg。
林远再一问,那个送东西的人竟然是那个刘浩,那个被林远他们救下的商船老板。林远很好奇,刘浩怎么和běijg舰搭上了,在通讯器里也没有细问。
第二天一大早,那个刘浩带着几个手下来了,几个手下拎着箱子,刘浩一见林远就说:“恩人,又见到您了?这几个箱子都是您的部下让我给您带来的。”
林远一边把他往屋子里让,一边问道:“您这是打哪里来呀?”
刘浩说:“我是打台湾来的,咱老祖宗说的真是不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被恩公救了之后,回去之后连发了几个大财!我上回和你说的那个矿山,英国人本来是要包,可是英国人不知道怎么的,把咱的北洋舰队打败之后,就跑到香港不出来了,那些个在台湾的英国人就夹着尾巴溜了,矿山也不包了。”
林远问:“那你这是给我们送煤去了?”
刘浩说:“那是当然,我这煤白给你们的船队,不要钱!要是要了钱,人家说我刘某人的命还不如几船煤值钱。”说完,爽朗地大笑了几声。
林远心想:“这下还好,本来担心邓世昌的舰队的煤不够用呢。”
刘浩又说:“这几个箱子便是您的部下让我给你带来的。”
林远知道这就是那些航空图了,于是把它们交给张华,让他组织人做后续的工作,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圣上命内务府武备院给林大人新制了军装,由堂郎中送来了,江南织造局新给做了官服,也给送来了,请林大人到后府一试。
内务府武备院下设北鞍库,南鞍库,甲库和毡库,这些库下面又有很多作坊和工匠,专门负责制造兵器,盔甲,马鞍,辔头等物,武备院的堂郎中就是武备院的“一把手”,这军装由他亲自送来,足见上面对林远的重视。
刘浩见林远有了事情,连忙推说自己有事情,便要告辞,改ri再来拜访,林远和张华也不强留。
林远说:“我去看看衣服。”
张华笑道:“呵呵,我们的舰长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衣服这么感兴趣?”
林远也笑道:“我是突然想起来,我竟然把军装的问题给忽略了!”
林远来到后宅,没想到这军服竟然弄了两只箱子!
莞儿俨然已经成了内宅的女主人,这时她正守着两个箱子,一见到林远来了便楚楚可怜地说:“大人,莞儿能把箱子打开吗?”
林远心想:“不就是几件衣服吗?还非要等我来了才能打开看。”于是林远说:“你就打开看呗。”
莞儿兴高采烈地打开一只箱子,小心翼翼地捧出一顶朝冠,那朝冠顶上有一颗鲜红的红宝石,后面带着单眼花翎。林远一见,心想:“这个帽子和那些电视剧里演得差不多。”
莞儿把朝冠放到一边,又把一件朝服捧了出来,一边拿一边赞叹道:“哇,真漂亮啊,这些图样我用十年都绣不出来。”
说着,莞儿看着朝服开始数:“一,二……”
林远笑着问:“你在数什么呢?”
莞儿说:“我在数上面的龙。”
林远笑着说:“那可不是龙,是蟒,弄错了要杀头的,而且你也不用数了,那上面一定有九条。”
莞儿一伸舌头,把那件蟒袍放到一边,又拿出一件官服,这件官服前胸和后背上各缀了一块方布,上面绣了一只威风凛凛的麒麟,这就是补服,那块方布叫“补子”,上面的图案用来区分不同的品级。再往下看,箱子底下还装着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一大两小两串佛珠。
莞儿赞叹了一番之后,便去把另一只箱子打开,里面是一套甲胄,莞儿看见之后,不由得双眼放光,娇声说道:“大人,莞儿服侍您试试衣服吧。”
林远笑道:“不用了,这盔甲打仗的时候根本用不上!”
清代的铠甲分为上下两截,上截称甲衣,莞儿把那件甲衣抖开,拿在手里,那前胸的护心镜闪闪发亮,莞儿哀求道:“大人,求您了,穿上让莞儿瞧瞧吧。”
林远耐不住她的哀求,只好答应,莞儿一边给他穿甲胄一边问:“大人,您怎么说这些衣服打仗的时候用不上呢,我听说上战场都要穿盔甲的。”
林远说:“现在战场上大家都用枪炮,这些盔甲挡不住子弹的。”
莞儿“哦”了一声,然后说:“我也不懂那些事情,您穿上它的时候就是蛮好看的。”
林远笑道:“看够了吧,给我脱下来吧,我要去做正经事了。”
莞儿心中想道:“原来和我在一起不是正经事,看来我在他心中真是一点份量都没有。”她满腹的难过,又不敢带出来,只好把甲胄给他脱下来。
有人来送军装,林远才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看见的清军士兵,大多都穿着淡青sè的长袍马褂,上面还写着一个“兵”字,这样的衣服不光是行动不便,而且在东北的茫茫雪地中,也不利于隐藏。
更重要的是:指挥官的衣服和士兵的衣服相差得太远,这早就不是冷兵器的时代了,战场上的武器shè程有了成倍的提高,穿着华丽的清军指挥官在战场上实在是太显眼了,很容易成为敌方远shè武器的靶子!
林远立刻想到了迷彩服,这种衣服最早出现在1929年的意大利,后来逐渐成为各队的标准装备。
林远打算制造一批雪地迷彩来替换现有的军装,不过他突然想道:“迷彩服上的各种颜sè的条纹不知道是怎么印到面料上的?以这个时候的工艺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出来。”
这时他看见了莞儿的裙子,心中一动,不禁说道:“莞儿,把你的裙子给我看看。”
莞儿的脸“腾”地红了,心想:“他要做什么?要我把裙子脱下来吗?”不禁含羞道:“天还没黑呢……”
下期预告:林远从莞儿的裙子上发现了什么?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林远又会应用未来的知识,制造出什么先进的武器?在攻打ri本人的过程中,又会遇见哪些波折?不见不散哦!
开艘航母去抗日 103 厉鬼啸天弹
;
一个专家说:“这个近卫雷霆炮既然沒有膛线,离开炮膛也就不会旋转,这样一來,在空气中就难免会翻滚起來,想打中目标可就难了。”
林远说:“炮弹在空中运动的时候,不可避免要受到阻力和侧向风力的影响,根据力的合成原理,这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我们把作用点称为压力中心,这个压力中心不可能与质心重合,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力矩,所以炮弹会翻滚。”
“但是如果我们质心放在前面,压力中心放在后面,这样两个力的力矩就会方向相反,炮弹在空气中的运动的时候,在这两个力矩的作用下,就不会翻滚,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压力中心放在后边,可以选择的做法就是:把尾部的压力增大,具体的做法是:我们用六片钢片对称连接在炮弹的尾部,这样就增加了尾部的压力,我们把这个东西称为尾翼。”
“至于尾翼和炮弹的联接,我们可以做一个尾管,尾管里面装上底火,底火连接发shè药,尾翼就联接在尾管上。”
一个专家说:“大人,您说的这些我们从來沒听说过,不知道制造起來会不会有问題。”
林远笑道:“这个原理实际上大家都见过,弓箭大家都知道吧,箭后面的羽毛,实际上就是这个用途,关于这个尾翼,具体的制法我也会提供给大家,大家不必担心。”
那个专家又说:“大人,我们现在炼钢的能力本來就有限,这个炮弹又是大量消耗的东西,一场战役打下來,怎么不得成百上千发炮弹。”
林远笑道:“这个大家不必担心,把好钢都用在炮管上,炮弹的外壳,用最差的铸铁就行了。”
专家面面相觑,林远笑道:“这种炮的速度低,所以不需要用太好的材料,用铸铁还有一个好处,爆炸的时候能够产生很多碎片,这样就能更大规模地杀伤敌人了。”
林远又说:“这种炮弹对于炸药的要求也低,大家甚至可以用马粪加化肥來做炸药。”
说完林远笑了几声,本來他想要活跃一下气氛,可是他却忘了,马粪大家都听说过,可是这化肥要等到20世纪50年代才广为大众所知,
林远连忙说:“这种炮弹的外壳造起來也很简单,直接用铁水铸造就行了,机械加工部分,只需要加工必要的螺纹就行了,所以制造起來速度会很快。”
这时一个专家笑道:“大人,这炮有了名字,可也得给炮弹起个名字啊。”
林远想了想,说:“这种炮弹的声音十分尖利,听起來就像是鬼在呼啸一般,就叫它厉鬼啸天弹吧。”
一个专家笑道:“大人起的名字真是好,听起來就能把老毛子吓死。”
林远很快联系了běijg舰,běijg舰很快派人送來了技术资料,政委韩明光在遇见刘浩之后留了个心眼,沒有让刘浩的船都去běijg,而是留下了两艘,他就知道林远在běijg一定会让běijg舰送东西,果然用上了,
林远看了看技术资料,běijg舰上的将士们很是细心,基本上把现代才有的词汇都换掉了,还把简体字改成了繁体字,林远把资料交给了专家,又把陈飞叫來,让他负责培训一批shè手,这些事情刚忙完,就听有人來报:“有个叫王大铁的,自称是林大人的亲信,正带了几十个人在军营里闹呢。”
林远一听,连忙跟着报信的人來到了军营,
军营的cāo场上,两伙人正在对峙,一伙人手里拿着大刀长矛,为首的正是王大铁;另一伙人端着枪,正是清军的士兵,
林远远远怒喝一声:“都把枪放下。”
众人见到林远來了,都放下武器,林远走到两伙人中间,问道:“怎么回事。”
王大铁满脸的委屈,说道:“他们不给我们发枪。”
林远转头看向那个发军械的营官,问道:“为什么不给他发枪。”
营官见惯了仗势欺人的事,本來还担心林远会向着这个王大铁,看到林远心平气和地问了一句,心才稍稍放下,无奈地说:“我们也沒有办法啊,本來枪就不够用,当然得可着老兵发啊。”
优秀的shè手都是用子弹喂出來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可是现在的情况,子弹供应不足,根本沒有那么多的子弹让新手來练习,所以只好把枪优先发给老兵,“
王大铁怒道:“凭什么给他们发枪,他们原來的枪呢,逃跑的时候把枪扔给小鬼子,还有脸面再拿枪。”
一个哨长从人群里站出來,“哨”是清军的一个编制单位,一个哨大致有八十人左右,这个哨长怒道:“你再胡说,信不信老子一枪崩了你,我们的后路都被小鬼子抄了,再不后撤等着被人包饺子吗。”
说着哨长把右手举了起來,那上面沒有小拇指,指根上只有一个暗红sè的伤疤,哨长说:“看见沒有,谁把枪扔了,老子的枪他娘的炸膛了,老子运气好,就少了根指头,老子要拿枪回去找老毛子报仇,你个新兵蛋子也敢跟老子抢枪。”
人群中不知道谁“嘿嘿”冷笑,说了一句:“你们不是有神仙附体吗,还要哪门子枪啊。”
王大铁众人一听,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怒道:“谁说的,给我滚出來。”
林远一见,厉声喝道:“都给我闭嘴,站到一边去。”
上官发话,谁敢不听,众人往两边一分,林远对王大铁说:“你跟我來。”
场上众人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林远把王大铁叫走要做什么,來到沒人的地方,林远说:“你说战场上什么最重要。”
王大铁想都沒想就说:“当然是枪,原來大师兄给我们说,神灵附体,刀枪不入,后來我们明白了,那都是扯淡,有枪才是老子,沒枪全是孙子。”
林远“呵呵”一笑,说:“有枪要是沒有子弹,那是什么。”
王大铁想了想,说:“那连孙子都不如。”
林远点点头,说:“我交给你一个很重要的活,这个活比拿枪杀老毛子重要得多,你能干好吗。”
王大铁听了,把胸脯使劲拔了拔,说道:“只要是您林大人交待的,一定干好。”
林远说:“好,那你就带你手下的兄弟,专门给战场运子弹,明白了吗。”
王大铁拍着胸脯说:“保证让每一杆枪都不缺子弹。”
林远笑道:“那就好,你回去,把你的兄弟们劝好。”
林远知道清军的后勤供应极差,所以才想到了专门成立一支负责后勤补给的部队,
王大铁刚走,一个传令官急匆匆跑到林远面前,说道:“圣上叫您赶紧过去,有紧急军情。”
开艘航母去抗日 104 反攻第一战
;
林远匆匆忙忙來到紫禁城,李鸿章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过了一会儿,又來了几个军机大臣,最后,光绪帝到了,
李鸿章说:“启禀圣上,倭寇昨ri凌晨,从大凌河冰面渡过大凌河,进攻锦县,锦县守军猝不及防,如今已经全部退守锦州。”
大凌河现在也叫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县就是现在的凌海市,位于大凌河西岸,
光绪帝怒道:“守军怎么全败了。”
李鸿章说:“锦县城池不高,护城河又不深,难以抵挡ri军,所以锦县本來就沒有多少守军,ri军大举來袭,退守也是情理之中。”
光绪帝问道:“李爱卿,这锦县丢了,对大局有什么影响。”
李鸿章说:“锦县是防护锦州的门户,锦州与锦县唇齿相依,ri军攻下锦县,似乎是要进逼锦州,锦州失守,接下來就是宁远,山海关,再下來就是京城了。”
光绪帝说:“这ri本人是想要干什么。”
林远答道:“圣上,我觉得ri本人未必想要进攻京城,他们只是在做出一种姿态,根本上还是想要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大的利益。”
李鸿章说:“林大人,不知可否改变出兵计划,先行攻打ri本。”
林远笑道:“锦州,宁远,山海关固若金汤,ri本人想要打下來沒那么容易,所以我们不必改变原來的计划,我们还是先打俄国人。”
光绪帝问:“林爱卿,不知你要什么时候出兵,出兵之前我们要弄一个仪式,朕要亲自拜你为征东将军。”
林远心里盘算了一下,地图,迷彩服,压缩饼干,迫击炮这些东西,十天应该能做好第一批,于是说道:“十五天之后便可。”
光绪帝于是说:“朕立即昭告天下,十五ri后等坛拜帅,随即起兵。”这一天,是1895年1月21ri,
林远离开皇宫,随即命令各部清军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很快,第一批迷彩服,地图和压缩饼干都制作完毕,这些东西被林远秘密运到锦州,五天之后,第一批近卫雷霆炮制造了出來,共有十门,炮弹一百发,这些火炮的制造过程极为保密,所有参与的工匠一律不准与外界接触,所以外界对其毫不知情,
由于这种火炮身管较短,零部件也少,所以它不到20斤重,炮弹也只有3斤重左右,这种份量,完全可以由一个人携带,
从běijg到锦州差不多有500公里,清军中的马匹大多是蒙古马,这种马虽然身材不算高大,但是耐久力强,八个小时可以载着100千克左右的物体行进60千米,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蒙古马耐粗饲,
“粗饲”的意思就是草料很粗糙,这一点对于长距离行军尤为重要,很多时候,你只要把马的嚼子卸下來,让它自己找吃的就行了,不像很多血统高贵的名马,饲料需要jg挑细选,
林远和陈飞,带着训练好的五十名炮兵,带上火炮和炮弹,从běijg到锦州的驿道赶奔锦州,在1月31ri到來到了锦州,
锦州城的守将是湘军悍将吴元恺,他手下的恺子军有六个营,共计3000多人,营是湘军的编制单位,一个营大致是500人,
林远在临行前,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告知了刘坤一等四个将领,并再三嘱咐不可以泄露一丁点消息,他知道清军的电报密码已经在ri军的掌握之中,所以也沒有使用电报,至于林远为什么不更换密码,这其实是他故意给ri军设下的圈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