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李一光说道:“我看过林帅组织人编写的《飞艇技术手册》,上面说飞艇都采用多气囊技术,若干个气囊损坏也不会完全丧失浮力,我觉得这个防空气球就采用了多气囊技术,你们的炮弹尽管打穿了气球,可是没有打破里面的气囊,所以气球的浮力没有丧失。”
队长说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李一光说道:“你们多打一些炮弹,把他们的气囊都打爆就可以了!”
队长无奈地说道:“可是我们的速度太快了,没过多少时间就飞出机炮的射程了,我们都是满载状态,不敢把速度放得太低,所以飞过去一次打不了多少炮弹,如果一次接着一次地飞过去的话,飞机的燃油又会耗尽。”
李一光心中想道:“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看来我们必须回去,换用激光近炸引信的炮弹。”不过李一光转念一想:“林帅有规定,严禁轰炸机在载弹的条件下返场降落,因为飞机降落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载弹降落,一但飞机出现故障,飞机里面的炸弹就要炸自己人了!”
“如果要返场降落,就必须把炸弹都扔下去,可是扔到什么地方去呢?直接从六千米的高空往下扔可不行,因为误差太大,很有可能误炸居民区,那样会给我们以后的行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把炸弹都扔进大海,又太可惜了。”
李一光在空中犹豫了片刻,此时地面上的日军却行动了起来,驻守下关的部队是日军第十二师团的一部,这支师团负责下关、北九州一带的防御,这里是日本的工业中心之一,也是正面对抗林远部队登陆的要冲。
第十二师团师团长名叫柴琦弥生,是个强硬的军国主义分子,对天皇的狂热崇拜几乎刻入了他的骨髓,他在六月七日就接到了松本云清发过来的电报,电报中说林远部队会首先对下关发动攻击。
柴琦弥生一边嘲笑着林远的愚蠢,一边命令部队把防空气球升起来,这些防空气球便是美利坚武器公司为日本研制的秘密国防武器之一,也是秘密国防武器中科技含量最低的一种,当李一光率领轰炸机部队抵达气球阵外时,柴琦弥生便接到了消息。
柴琦弥生身边的参谋长渡边和也对柴琦弥生说道:“柴琦君,你说那些气球能挡住林远部队的飞行器吗?”
柴琦弥生摇头说道:“肯定挡不住,不过那些气球却能为我们的高射炮部队提供时间,我们的雷达站被林远部队尽数摧毁,高射炮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才能发现林远的部队,这些气球困住了林远部队,我们的高射炮就有机会了。”
渡边和也说道:“如果林远部队的飞行器在气球的上方投掷炸弹呢?我们的气球肯定挡不住炸弹的。”
柴琦弥生摇头笑道:“不会的,那样的话炸弹落下来肯定会伤到平民,林远不会那样做的,毕竟林远不想和整个日本的五千万老百姓为敌。”
渡边和也说道:“可是现在的局势是:这五千万百姓,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想要归顺林远了。”
柴琦弥生哈哈大笑,说道:“渡边君,那些事情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尽可能多地歼灭林远部队!好了,不要多说了,我命令,临近的高射炮部队全体出动,攻击林远部队的飞行器!”
有了朝鲜作战的教训,日本特别注重125毫米高射炮的机动性,他们甚至为每一门高射炮都配备了两辆牵引卡车,这些牵引卡车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战前从中国进口的,日军高射炮部队很快抵达了防空气球阵之外,随即向李一光的轰炸机群发动攻击。
日本高射炮部队现在根本不敢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因为林远的飞机上有干扰机,所以他们都使用高度引信,或者是时间引信,这种引信可以控制炮弹的起爆时间,从而达到在一定高度爆炸的目的。
炮弹在空中炸开一团团浪花,李一光看到之后立刻心想:“我们不能再在这里停留了,日本人的高射炮来了不少,万一轰一被打下一架,那可真是奇耻大辱,必须返航,至于航空炸弹,浪费就浪费吧,反正基地有的是。”
于是李一光下令返航,轰炸机群于是拉起机身,在日军高射炮“轰轰隆隆”的欢送声中离开下关,李一光在空中命令部队向北转向,在广袤的大海上投下炸弹,然后才返回基地,日本方面见到林远部队的轰炸机离去,立刻发布通电:“我大日本帝国第十二师团防空部队于今日上午七点三十分击退林远部队的攻击,击落轰炸机十四架,俘虏飞行员三名!”
(.)
开艘航母去抗日 1820 大破气球阵
时刻关注战局的林远看到日军发布的通电顿时大吃一惊,心中想道:“日军竟然把我们的战机击落了十几架?难道他们使用了什么新技术不成?我们的导弹已经被世界各国知道了,虽然他们不懂导弹的具体组成,可是以他们雷达技术的发展水平,他们应该能够猜到:导弹是靠电磁波来搜索定位目标,进而命中目标的,那他们会不会也弄出导弹呢?”
林远正在想着,突然接到空一师打来的电话,李一光在电话中说道:“报告林帅,我们在轰炸下关的时候发现日军使用了大型防空气球。”
林远问道:“防空气球怎么把我们的战机击落了十几架?”
李一光答道:“林帅您说什么?谁说我们的战机被击落了十几架?那一定是日军的虚假宣传。”
林远说道:“原来是这样,你接着说你们发现的大型防空气球。”
李一光说道:“日军的大型防空气球有几千个之多,而且遍布在各种高度上,最高的足有五千米,我们的战机担心在五千米之上投弹误差太大,于是没有选择投弹,而是想用航空机炮炸毁防空气球,可是我们的炮弹装备的是触发引信,没能击落日军的大型防空气球,后来日军又调来了高射炮,我们只能返航。”
林远说道:“那你们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李一光说道:“我们打算换装配备激光近炸引信的炮弹,炸毁日军的大型防空气球,在炸毁气球之后,再对日军的下关港进行轰炸。”
林远想了想说道:“可以,我同意你的想法,不过我给你提个醒,你们完全可以携带一些小圆径的云爆弹,装配高度引信,在日军防空气球的上方投掷下去,让云爆弹的高温直接烧毁日军的防空气球。”
李一光说道:“我明白了林帅,我这就让地勤人员为轰一装上云爆弹。”
林远答应下来,挂断了电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林远的心中一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美利坚武器公司为日本研制的武器就有防空导弹!林远越想越觉得不安,他拿起电话,打给了雷达专家马志梁,说道:“马老,这些天您和斯科特聊得怎么样?”
马志梁笑道:“聊得还不错,我们对他们的雷达研究进展有了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林远说道:“斯科特现在在什么地方?”
马志梁说道:“我们的同志带他去吃北京烤鸭了,他这几天一直嚷着要吃。”
林远问道:“那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马志梁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斯科特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还让陪同他的同志在吃过饭之后带他去故宫转一转,他还想见见故宫博物馆的馆长——光绪皇帝,怎么不得几个小时啊?小林同志,你问这个做什么?”
林远说道:“马老,拜托您一件事情,等到斯科特回来,立刻通知我,我有一些事情要问他。”
马志梁答应下来,林远刚把电话放下,就接到李一光的报告:轰一机群再次起飞,目标下关!
李一光的上一次攻击是从下关的正东方向进行的,他担心日军的高射炮部队还在正东方向,于是换了一条进攻路线,这次从下关的正西方向进攻防空气球阵。李一光他们返回基地换装炮弹总共只耗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日军的高射炮部队还留在下关的正东方向,轰一机群畅通无阻地逼近了防空气球阵。
李一光故技重施,命令机群对防空气球采取尾炮攻击的打法,这次轰一普遍减轻了载重,所以把速度放得很慢,攻击时间大大延长,炮手们在飞过防空气球之后就对准气球进行了攻击!
配备了激光近炸引信的炮弹在距离气球十几米的地方爆炸,数百片杀伤碎片飞向气球,在气球上开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洞,在东北战争的时候,林远曾经调动一架歼25打日军的飞艇,那时日军的飞艇里充的是氢气,结果氢气被高温引爆,飞艇变成了火球,之后日军就学乖了,视氢气如洪水猛兽,美利坚武器公司开始的时候想在气球里面充氢气,结果被日军高层全力反对。
美利坚武器公司的专家告诉日军高官:不用氢气就只能用氦气,氦气的价格比氢气高多了,不过日军高官不为所动,斩钉截铁地告诉专家:必须用氦气!氢气绝对不用!所以防空气球中填充的都是氦气,日军高官的坚持收到了回报,十几枚炮弹打在防空气球上,还是没有把气球的浮力打光。
不过轰一机群有的是耐心,他们不慌不忙地扫射着,时候不大,一个防空气球便被打得千疮百孔,带着它内部的骨架摔落下去,紧接着,一个又一个防空气球便被击落,还有的炮弹击中了系留防空气球的缆绳,炮弹破片直接把缆绳打断,防空气球竟然慢慢悠悠地飘上了高空。
三十六架轰一战机像打靶训练一样,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把数百个防空气球都给打了下来,就在这时,天空中爆出了一朵朵浪花!那正是高射炮弹在空中爆炸产生的云团!
李一光见到日军的高射炮调动了过来,立刻下令:“升高高度,使用云爆弹攻击防空气球!”
机群立刻上升高度,躲开了日军的地面炮火,然后投下了云爆弹,之所以开始的时候不投掷云爆弹,是因为防空气球之间的间隔比较大,远远超过了云爆弹的爆炸范围,所以云爆弹未必能取得比较好的战果,不过现在日军的高射炮来了,就只能使用云爆弹了!
云爆弹在防空气球的高度上爆出一团团火云,一个接一个的防空气球被烧成火球,从天空中落下,很快天空中就出现了一条宽敞的走廊。
柴琦弥生听说了战报眉头紧锁,这时渡边和也过来说道:“柴琦君,是不是该让我们的秘密武器出手了?”
柴琦弥生点了点头,说道:“没错,那个秘密武器本来想等后面的战斗中再用,可是现在不能不用了!”
(.)
开艘航母去抗日 1821 地空导弹
渡边和也说道:“师团长阁下,那我这就去请秘密武器部队的部队长丹下哲郎大佐过来?”
柴琦弥生说道:“很好,要快。”
时候不大丹下哲郎便来到柴琦弥生面前,柴琦弥生笑道:“丹下君,从釜山扮成平民乘坐一艘小船偷偷回到日本,这个经历很让你难忘吧?”
丹下哲郎说道:“不错,都怪北宫寺一那个家伙,不好好防守釜山,非要投降,我一心效忠天皇,不愿意与北宫寺一等人为伍,所以就逃了回来。”
柴琦弥生说道:“那就好,我们的秘密武器你掌握得怎么样了?”
丹下哲郎答道:“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是不算特别精熟,不如还让美国顾问来指挥吧?”
柴琦弥生冷笑道:“还让美国顾问指挥?美国顾问已经不再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朋友了,最高统帅部怀疑,在釜山投降的人是美国顾问斯科特,而不是滕田出云。”
丹下哲郎问道:“将军阁下,请问最高统帅部是如何判断的?”
柴琦弥生说道:“美国方面要求林远归回美国公民斯科特,林远百般推辞,而且藤田出云也没有出席过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活动,所以我们断定:投降的人是斯科特,不是藤田出云。”
丹下哲郎说道:“可就算这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斯科特,就把所有美国顾问放上冷板凳啊。”
柴琦弥生笑道:“丹下君,最高统帅部的用意我们就不要猜了,你们从北九州的驻地到下关,需要多少时间?”
丹下哲郎说道:“走关门海峡上的跨海大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柴琦弥生笑道:“很好,那你们就立刻出发吧,下关守军发来消息,林远部队快要突破防空气球阵了,估计很快就会对下关的港口发动攻击。”
丹下哲郎点点头说道:“那好,我这就出发。”丹下哲郎答应下来,带领秘密武器部队出发,此时在天空中的李一光,已经带领轰一机群返航,他在路上联系林远:“报告林帅,我们轰一机群初战告捷,在日军防空气球阵上撕开了一个大缺口,现在是否出动后续机群对预定目标进行打击?”
林远想了想说道:“先不要发动攻击!”
李一光惊讶地问道:“林帅,为什么不发动攻击?”
林远说道:“具体原因等你回到基地我再告诉你,你先带领机群返航。”林远说完便放下了电话,半个小时之后李一光就从釜山基地打来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对林远说道:“林帅,为什么突然停止进攻了?同志们都很不理解啊。”
林远说道:“美利坚武器公司为日本研制了一系列秘密国防武器,这件事情你知道了吧?”
李一光答道:“我看过您的通报,当然知道,您是不是担心日军使用新武器攻击我们?您多虑了,在这场战斗中,除了防空气球算是新武器之外,我们就没发现日军使用什么新武器。”
林远说道:“可是我们不能不防,你们先暂停进攻,我要核实一些事情,你们等我命令,然后再进攻。”
李一光答应下来,林远放下电话,这时雷达专家马志梁打来了电话,告诉林远:“斯科特回来了。”
林远对马志梁说道:“安排视频通话吧,不,派一辆汽车,把斯科特送到我这里,有些事情我要亲自问他。”
马志梁听见林远说要亲自见斯科特,知道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于是立刻让人准备汽车,把斯科特送到林远那里,林远见到斯科特就惊呆了,因为斯科特竟然穿着一件汉代样式的衣服,宽大的衣袖显得他飘然若仙。
斯科特看着林远惊讶的表情笑道:“林帅,我已经爱上中国这个国家了,我为我提出的索要金钱的条件感到羞愧,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美国远远比不上的。”
林远轻轻摆摆手,说道:“好了,咱们不说这个,我想问您几个问题,第一:你们是否进行过利用电磁波控制物体运动的试验?”
斯科特想了想答道:“的确进行过,我们曾经在一个电动的模型船上装上过无线电接收装置,这套装置和控制小船转向的舵相连,无线电指令一发出,模型船就会自动转弯。”
林远说道:“那无线电指令的发射装置和模型船上的接收装置你们也研制过了?”
斯科特答道:“当然,这些装置已经相当成熟,可以进入部队服役了。”
林远接着问道:“进入部队服役?到哪里服役?”
斯科特摇头说道:“不清楚,我从来不问这些事情,也没有人对我说这些事情。”
林远说道:“那好,我暂时没有要问的了,你先去休息吧。”斯科特点点头走了出去,在一边担任林远保卫工作的沈晚晴说道:“你问他这些事情做什么,你想到什么了?”
林远迟疑了片刻,才慢慢地说出了四个字:“地空导弹。”
沈晚晴惊讶地说道:“地空导弹?美国人已经可以研制导弹了吗?”
林远说道:“我感觉有可能,导弹和火箭弹最大的区别就是制导系统,火箭弹世界各国早就有了,日本用来打我们的坦克的破甲弹就是火箭弹,如果火箭弹上装上了制导系统,那它就是导弹了,我刚才从斯科特的口中了解到,美国人很有可能在无线电指令制导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研制出导弹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沈晚晴想了想说道:“无线电指令制导?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我们可以对付吗?”
林远笑道:“无线电指令制导的精度取决于雷达探测的精度,因为这种制导模式是这样的:雷达首先探测发现目标,然后向目标发射导弹,在这个过程中,雷达始终跟踪目标,并且根据目标与导弹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控制导弹飞行的指令,并且发给导弹,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不过美国人的雷达定位精度并不高,所以就算他们真的有无线电指令制导的导弹,我也觉得他们的导弹不能打中我们的飞机。”
(cqs!)
(.)
开艘航母去抗日 1822 与一神弓
沈晚晴说道:“就算他们的命中概率很低,我们也不能用我们的飞机赌概率啊!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些办法应付他们的地空导弹?”
林远说道:“我已经想到办法了,那就是使用电子战手段,压制对方的雷达,让他们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看不见我们的飞机,我们还要用干扰机压制对手的无线电指令传输信道,如果无线电指令传输不到导弹上,那他们的导弹肯定没有办法命中我们的飞机。”
沈晚晴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说完语气一变,笑道:“我又听你讲了一大堆我根本不懂的东西,我要回去了,你在这里下达命令吧。”
沈晚晴说完就走了出去,林远留在办公室里心中想道:“如果日军真的有地空导弹,那么这些导弹上肯定不会装有雷达导引头,因为斯科特说过,他们的发射机的尺寸很大,绝对不可能装进直径只有五六米的导弹里,所以他们的导弹上装的只是一个无线电指令接收机。”
林远拿起手边的电话,打给马志梁,说道:“马老,如果现在弄一架专用的电子战飞机,需要多少时间?”
马志梁说道:“如果弄电子战飞机的话,机体可以使用轰一,不过各种电子战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大概需要三个月吧。”
林远一听三个月顿时说道:“三个月太长了,能不能短一些?”
马志梁说道:“短不了!慢工出细活,你总不会希望我们弄出一型不能用的飞机糊弄部队吧?”
林远说道:“那好马老,您现在就开始研制吧。”林远放下电话,把电话打给位于旅顺的航空队司令部,直接找徐峰,不过徐峰的侍从却答道:“报告林帅,徐队长他不在。”
林远问道:“徐峰不在?那他去哪里了?”
侍从答道:“今天是徐队长的假期,应该是回家了。”
林远说道:“那好,我直接联系他吧。”林远说完挂断了电话,然后拿起通讯器联系徐峰,时候不大就听通讯器的另一边传来了一个带着喘息声的声音:“呼……呼,林兄,呼……找我有事情吗?”
林远问道:“徐峰,你怎么了?你是在干体力活吗?怎么好像很累的样子?”
徐峰在通讯器里哈哈一笑,说道:“没事没事,你快点说事情吧,我这有要紧事情呢。”
林远说道:“你不是在休假吗?有什么要紧事情?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情找你,日军很有可能装备了地空导弹,我需要你们起飞歼25,利用电子战吊舱压制他们的地空导弹。”
徐峰说道:“好的,没问题,我这就让杨羽带队过去,这点小事我就不亲自出手了,没事的话我要去办正经事情了。”
林远笑道:“快点给我说说,有什么正经事情……”可是林远没等话说完就听见通讯器里传来了徐峰挂断通话的提示音,林远不由得想道:“徐峰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啊?听他的呼吸很沉重,好像很累的样子,什么事情能让他这么累呢……”
林远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抓起手边的电话,打给了日本人民解放同盟,问道:“樱井小姐在吗?”
那边的人说道:“林帅,樱井小姐有公务,去旅顺出差了,您有什么事情吗?”
林远随口说了句:“没什么事情。”于是结束了通话,不过心中却在暗笑:好一个徐峰,还和我说有重要事情,我看你的重要事情是和樱井若美一起办的吧!林远本想打个电话过去好好调笑一下徐峰,不过转念一想,那样自己不就成了陈飞吗?于是放下了这个念头。
不过林远也决定:等到轰炸下关的行动一结束,自己就想个办法,好好戏弄一下徐峰和樱井若美。过了一会儿杨羽向林远报告:他已经带着八架双座型歼25,携带电子战吊舱飞赴釜山机场。
林远算了一下时间,随即决定:于当天下午四点,由歼25和轰一机群联合行动,轰炸下关港的预定目标!
中午十二点,丹下哲郎率领日军秘密武器部队赶到了下关防区,下关外围高射炮部队的指挥官玉置家树见到丹下哲郎亲自前来不由得惊讶万分,他跑到丹下哲郎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丹下前辈,您曾经在朝鲜击落过林远部队的飞行器,后来您又漂洋过海回到日本,您在我的心中简直是神明一样的人物,我能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
丹下哲郎摇头笑道:“不必客气,我能击落林远部队的飞行器全是先进武器的功劳,如果没有先进武器,我也伤不了林远部队的飞行器分毫。”
玉置家树指了指丹下哲郎身后的车队,说道:“丹下前辈,车上的东西就是您的秘密武器吧?不知道它是什么?能不能让我开开眼界?”
丹下哲郎朗声笑道:“这是我们的‘与一神弓’,本来是绝密的,无关的人看上一眼便可以就地枪决,不过它们很快就要使用了,给你看一看也没有什么。”
玉置家树惊讶地说道:“这个武器的名字叫做‘与一神弓’?竟然是用上古时代的箭神——那须与一的名字命名的!看来这个武器非同小可了!”
丹下哲郎笑着走到一辆汽车的旁边,让手下把苫布打开了一个角,玉置家树看到里面是一段粗粗的圆筒,不由得问道:“这个东西怎么是个大圆筒?和‘神弓’一点都不像啊!”
丹下哲郎朗声笑道:“这个东西就是导弹,专门打飞行器的导弹!”
玉置家树惊讶地说道:“专门打飞行器的导弹?导弹不是用来打军舰的吗?还能用来打飞行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