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从昌图到吉林,由于驿道的存在,沿线上兴起几座小城,用于商旅往來的贸易,俄国人修筑铁路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城上修筑了火车站,在城中修了煤仓,用于火车的补给,在城外修筑了军营和工事,名义上是保护铁路不受匪徒侵扰,实际是为了永久霸占中国东北,最前面的是一座名叫棉花镇的小城,也是俄国人铁路的终点,这里最开始是棉花商人聚集的地方,故此得名,俄国人修建工事的方式与ri本人有所不同,他们在营房外面并沒有修建铁丝网,而是用石头和泥土垒砌了一米多高的墙,墙上留有shè击口,供士兵shè击,
新一师二旅來到之后并沒有直接进攻,而是找來了给军营做工的当地人,询问里面的俄军的作息习惯和机枪阵位,询问的时候还起了一些小波折,当地的老乡不知道什么是机枪,他们好一阵比划才给老乡讲明白,等到确定了俄军防御最薄弱的地方,他们就把携带的八门舢板炮集中到那里,直接轰开了墙,冲进军营,在里面短兵相接,俄军装备的是莫辛·纳甘1891步枪,这种枪依旧是手动步枪,每打一枪需要重新拉动一次枪机,而新一师装备的是半自动步枪,两者的shè速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俄军更吃亏的是:他们的步枪采用的五发弹仓装弹,而新一师使用的是二十发的弹匣,也就是说,新一师士兵换一次弹药拥有的子弹量是俄军的四倍,而在战场上,士兵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手中的枪沒有子弹了,
短兵相接一阵之后,双方的打法就成了躲在隐蔽物后面对shè,这个时候新一师装备的手榴弹了就大发神威了,隐蔽物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超过三十米,三十米是新一师士兵投弹距离的及格标准,所以掩体就变成了俄军士兵的停尸场,战斗只用了二十分钟不到就结束了,一千守军,除阵亡一百四十七人以外全部投降,
新一师二旅有和ri军作战的经验,ri军宁死不降的气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本能地以为俄军也是如此,而且双方激战正酣,俄军似乎沒有到非投降不可的地步,所以当俄军要投降的时候他们还以为俄军有什么y谋,等到俄军举着枪,把枪放在空地上站成一排的时候他们才相信,
原來俄军与ri军有一点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在ri本,当兵光荣;在俄国,当兵可耻,在俄国,士兵不能进入公园,戏院,而他们在成为军人之前是可以ziyou进出那些地方的,相比之下,俄军的高级官员都是贵族,走到哪里都是美女如云,锦衣玉食,借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诗,“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所以俄军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就在新一师二旅把棉花镇打下來之后,下一站便是三十公里外的奉化县,本來是打算长途奔袭过去的,可就在这个时候,一辆军列正好从奉化开來,旅长灵机一动,命令全体上车,坐火车去奉化,
这辆军列是拉补给品的,车上的司机,司炉都是中国人,见到打老毛子的部队,二话不说,拉上他们就走,其实这个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火车是不能随便乱发的,需要有统一的调度,否则两列车就有可能撞在一起,
可是新一师二旅很幸运,他们一帆风顺地到达奉化,守军在迷迷糊糊中被缴了械,
一天时间,他们突进了将近八十公里,
在后方的昌图,刘镖却说道:“林帅,是不是让他们撤退回來,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啊。”
孤军深入是很危险的,沒有友邻部队为你保护侧翼,敌人很容易把你包围,在历史上,孤军深入的部队有很多,无一例外以惨败告终,
可是林远却不以为意,反而命令新一师二旅继续前进,沿线的俄军猝不及防,在他们的打击之下,溃不成军,他们在五月十二ri,攻下了距离吉林只有七十公里的大黑山,
驻守在吉林的俄军第一军军长,阿列科夫少将恍惚之间,发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冒出來一支敌人的部队,





开艘航母去抗日 262 中心开花
;
阿列科夫少将看着大黑山的那支部队,不禁有些迷惑,他们的战斗力也太强了吧,沿途突破了三个铁路站,都快逼近省城了,而他自己,却连这支部队的番号都沒搞清楚,
阿列科夫嘴角划出一丝冷笑,你们的战斗力再怎么强大,你们却犯了一个最要命的错误,你们太狂妄自大了,竟然敢到我的眼皮子底下來,你们也不看看,你们的援军离着你们多远,大黑山,就是你们的埋骨之处,
阿列科夫随即调集吉林附近铁路线上的第二旅和第三旅,向大黑山运动,有铁路的帮助,俄军的调动很迅速,三天之后,二个旅一万两千多人,已经集结在了大黑山周围的村镇,随时准备向大黑山进攻,
俄军集结期间,为了隔绝林远增援的道路,阿列科夫命令炸毁了铁路,并派兵破坏了驿道,让他惊讶的是,林远率领部队慢慢悠悠地行军,似乎那支在大黑山的部队和他毫无关系一样,
阿列科夫可不管林远为什么这么做,俄军集结完毕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四ri,他命令各部俄军,发起总攻,
大黑山是一座占地十平方公里的大山,平均海拔五百米,从这里可以俯瞰从吉林到昌图的驿道和铁路线,按理说这样的地方,俄军早该修筑堡垒,重兵驻守,不过俄军却沒有那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山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阿列科夫从來沒到过大黑山,他向來是看着地图打仗的,他看到地图上面,清军被俄军包围了,就以为胜券在握了,可是俄军來到山脚下的时候,却发现,想要上山,可要好好地费一番周折了,
能上山的小路有机枪守着,上去多少人就得死多少人,沒有路的地方,山势陡峭,怪林丛生,偏偏地上还长满了苔藓,昨夜又刚刚下了雨,湿滑无比,走在上面的时候三步摔倒两步,想要上去只能抓住身边的灌木杂草,借着这向上拉的力道爬上去,
可是这草丛中偏偏长满了一种怪草,这种草在当地人口中被叫做“拉拉秧”,这里的“拉拉”是东北方言里“划破”的意思,这种草身上长满了刺,还是倒钩形的,碰在身上就是一道血印子,更不巧的是,普通士兵恰好沒有夏天带的手套,冬天带的因为天气转暖而扔在营房,
等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爬上山去的时候,子弹就到了眼前了,气得他们直骂:“黄种人都是黄皮猴子,他们是怎么上去的。”
于是俄军在第一天的进攻中毫无进展,此时的阿列科夫却发现,林远的部队突然出现在了大黑山附近,前锋部队距离大黑山已经不到十公里了,
阿列科夫愤怒地冲着参谋怒吼:“林远的部队前一天离着我们还有二百多公里,怎么一天之内就到了呢,他们难道会飞吗。”
阿列科夫不知道的是,林远之前慢慢悠悠地走,是在等铁路修好,林远在攻下沈阳之后就让人把铁路从盘锦接着铺到沈阳,到了昌图之后,听说俄国人炸毁了铁路,就让技术人员携带设备來修理,
俄国人走的时候只把铁轨炸坏了,而把铺设铁轨的工具都留在了车站,技术人员把铁轨铺设车从库房里拉出來,在铁道上走着,看到哪里坏了就修哪里,这个情况,阿列科夫居然不知道,于是林远带着第一旅和定武军,从铁路赶到了大黑山,俄军的面前,
那个年代铁路的运力有限,所以林远第一批只运來了第一旅的三个连,只有六百多人,这些人立刻飞速地在火车站外修筑工事,准备抵挡俄军的攻击,如果俄军的反应速度稍稍快一点,或许战役的结局就将被改写,可是俄军再一次坐失良机,等到第一旅的二千多人和定武军一部三千多人全部运來的时候,俄军却还在继续进攻大黑山上的守军,
直到晚上七点多,这个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阿列科夫才命令大黑山最外围的第二旅第三营向车站附近运动,阻挡前來的清军,可是第二旅旅长却以天sè已晚,部队行动容易遭到伏击为理由,把出发时间推迟到了第二天,
五月十五ri凌晨一点,疲惫了一天的俄军大部分已经沉入梦乡,他们沒有想到的是:山上的新一师二旅尖刀连,悄悄地从山上溜了下來,
上山容易下山难,尖刀连的战士们好不容易才从山上下來,手上戴的厚厚的手套都被划破了,人人身上满是泥浆,他们悄无声息地摸到山路口,惊讶地发现,那里空无一人,稍微谨慎一点的指挥官都会让人在山路上部署岗哨,防止上面的敌人下來偷袭,可是俄军指挥官,却沒有这样做,尖刀连原本的任务是:解决掉山路口前面的俄军岗哨,为大部队下山创造条件,可是俄军沒有设立岗哨,这让他们很是遗憾,大部队很快从山上下來,分成三个方向,向俄军的包围圈之外突围,于此同时,外围的林远,命令部队,进攻大黑山外的俄军,
这才是林远的命令新一师二旅孤军深入的真实意图,中心开花,这是解放军的经典战术,当攻击处于防御状态的敌人时,先把一支尖刀部队派上去,撕开敌人的防线,不顾一切地打到敌人核心去,然后在从里往外打,和外面的部队对敌人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如果敌人的战斗力不强,在这种打法之下,很快就全线溃败了,
不过这朵中心的花却不是那么好开的,打进去再打出來,对部队的战斗力要求极高,
一万多俄军,营地范围在五千米左右,这样的纵深宽度,要是打得好,是可以把林远两边的部队都给挡住的,而且俄军士兵的素质也不是太差,有历史学家评价他们,像牲口一样坚忍不拔,历史上,苏沃洛夫,巴格拉季昂率领他们打败了拿破仑;朱可夫率领他们打败了古德里安,
可是倒霉就倒在军官身上了,这些军官和他们的前辈沒法比了,对于他们而言,喝着伏特加和女人比研究打仗有趣多了,所以他们在林远的第一旅冲上來的时候,沒有组织抵抗,也沒有向后报告,而是向另一个方向退下去了,
于是第一旅很快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像刀子一样刺进了俄军的深处,里面的新一师二旅打得更加凶狠,很快俄军就抵挡不住,向着各个方向败退了下去,大黑山战役,以林远的大胜而告终,
大胜之后,林远却沒有命令部队休整,而是命令他们,加快速度向省城吉林进军,因为那里有他一直想要的东西,




开艘航母去抗日 263 吉林机器局
;
在吉林城北,松花江边上,有东北当时最大兵工厂,,吉林机器局,这个兵工厂能够生产步枪,火炮,火药和子弹等等,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兵工厂具有一定的船舶建造能力,
吉林靠近松花江,早在1658年,清zhèngfu为了抵抗沙俄侵略,在这里建立了船厂,建造战舰,雅克萨战役之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战事平息,这里开始建造民用航船,用于松花江的航运,1880年,时任左都御史的吴大澂在这里建立了吉林兵工厂,
吉林兵工厂就是林远的目标,拿下这里的目的,不单单是制造枪炮,补充弹药,而是借助这里的船舶建造能力,建立一支内河舰队,不过林远可不指望这里能为běijg舰造出护航舰队來,因为内河船舶的建造还是和海洋战舰的建造有一定区别的,
林远指挥部队向着吉林进发,他已经侦察好了,吉林的城防并不坚固,城墙也不高,墙外也沒有防御工事,只要到达了城下,就可以炸开城墙,攻入城内,而且俄军第二旅和第三旅的主力已经在大黑山战役中被打散了,
此时的吉林城中一片慌乱,阿列科夫惊讶地发现,他联系不到自己的部队了,在昨夜的战斗当中,俄军的建制已经彻彻底底被打乱了,连长找不到营长,营长找不到团长,甚至很多士兵环顾四周,都找不到一个有军衔的人,再加上林远各部的凌厉攻势,本來俄军士兵就沒什么战斗意志,现在又沒有了军官的约束,直接扔枪投降,林远在作战会议之中,特别强调:严禁出现杀降虐俘的情形,倒不是林远多讲求人道主义jg神,而是这种事情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因为你杀了投降的敌人,以后敌人见到你就会和你死磕了,谁敢投降啊,
吉林城中都是俄军的指挥机构,他们赶忙后撤,向北撤退到了三姓城,三姓城位于松花江和牡丹江的交界处,是扼守吉林与俄罗斯东部通道的重镇,三面环江,地势险要,
新一师二旅一马当先,攻进了吉林城中,來不及撤走的俄军扔下了大批的棉衣,粮食和伏特加,焦急之下甚至沒有人放火烧毁它们,
唯一的战斗发生在吉林银元厂的库房,这里存放着用于制作银元的白银五十万两,清代使用两种货币,一种是银子,一种是铜钱,康乾盛世的时候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枚铜钱,到了晚清的时候,已经变成三千枚铜钱了,所以这笔银子对林远來说,近乎是一笔天文数字,
俄军在逃跑的时候,最先运的是将军们的私人物品,等想起这批银子的时候,已经晚了,第一批俄军來运银子的时候,新一师的士兵已经到了,俄军扔下拉银子的车,转身就跑,新一师随即封锁了库房,不准任何人进入,
新一师二旅很快占领了全城,天黑的时候,行进速度稍慢的第一旅和定武军也赶了上來,林远见到城中的情况稳定下來,就去往吉林机器局,
林远刚來到机器局,就看到门口跪了一长串人,原來吉林机器局在俄军占领期间一直都在为俄军生产武器,所以吉林机器局的总办聂宏在听说林远要來机器局之后,还以为他是以汉jiān罪來抓他们的,想跑也沒有地方跑,故此领着人跪在了门口,
林远哪里知道这些情况,他走到近处问道:“你们这里面谁是头。..”聂宏赶紧从人群里出來,跪倒在林远面前,说道:“启禀大人,小人便是这机器局的总办。”说完,伏在地上不住地发抖,
林远随口说道:“起來吧,你们这里的设备情况怎么样,被俄国人破坏了吗。”
聂宏忙道:“沒有,都很好。”
林远说道:“叫你们的人准备准备,为我们生产子弹吧。”新一师使用的半自动武器耗弹量极大,连ri的战斗几乎快把子弹耗尽了,由于他们的枪使用的是琉球库存的ri本人的子弹,所以在战场上他们可以随时从ri本人那里得到补充,可是打俄国人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莫辛纳甘步枪是7.62毫米口径的,根本沒法用,
林远最关心的还是船的问題,他问道:“你们现在还能造船吗。”
聂宏吞吞吐吐地说:“能造吧,也许不能造。”
林远皱起眉头问道:“能造就是能造,不能就是不能,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聂宏连连谢罪,说道:“俄国人撤走的时候把造好的船都给拉走了,还把一批工匠也给带走了,剩下的工匠,我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造船。”
林远心想:“真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俄国人在战场上竟犯错误了,沒想到最后给我來了这么一手。”
林远于是说道:“快带我去见剩下的人。”
聂宏带着林远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來到造船分部,离着好远就看见几间大仓库,聂宏介绍道:“这些都是放造船原料的地方。”
林远问道:“什么原料,钢铁吗。”
聂宏说道:“我们自己的钢铁厂规模太小了,只有一座小高炉和一座马丁炉,而且焦炭不太够用,炼钢时断时续的,一年也产不了多少钢铁,都用在枪炮上了,所以我们用的还都是木头,木头从上游的长白山运來,想要多少有多少。”
林远心想:“本來想建造一支内河舰队,在松花江顺流而下,直取三岔口,看这个样子,舰队的规模恐怕要小得多了。”
走过船坞,就來到了工匠们休息的地方,只见门口站着几十个工匠,见到林远和聂宏,赶忙行礼,林远问道:“就剩下这么多人了。”
聂宏说道:“正是。”
林远越看越奇怪,问道:“怎么都是年轻人。”
一个工匠答道:“我们的师父都被俄国人给抓走了。”
林远问道:“那你们会造船吗。”
工匠又答道:“我们都是在跟着师父学,师父把图样给我们,我们照着做。”
林远连忙问道:“那图样你们有吗。”
工匠点点头,林远这才放下心,说道:“那就好,你去把图样子拿來我看看,要大体图,不要各个部分的。”
一个工匠转身回去,拿出几张纸來,双手捧到林远面前,林远一看,默默地摇了摇头,原來图样上的船实在是太小了,长度都不到十米,不可能用这样的船去攻打三岔口,俄国人的内河炮舰还是很强大的,
林远问道:“怎么只有这一种图样,别的沒有吗。”工匠答道:“别的图样,船造好了师父就把它烧掉了,怕被别人看见。”
林远问道:“你们会造新船吗。”
工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林远说道:“你们先把造船用的东西准备妥当,别的事情我來做。”
林远联系了běijg舰,很快,船舶专家万凌就赶到了吉林机器局,




开艘航母去抗日 264 内河舰队
;
万凌是国内船舶设计方面的鼻祖级专家,可是见到他的人,沒有一个能把他和老专家联系起來,他更像是一个快乐的老头,平时总是背着一个学生似的双肩包,包里面总是装着几本书,从专业书籍到网络小说,包罗万象,按他的话说:“学科之间是相同的,从这一门学科中往往能看见另一门的影子。..”
晚上的时候,林远去接乘坐直升机赶來的万凌,只见万凌穿着长袍,背着一个双肩的布包,不紧不慢地从直升机上下來,向林远走來,
由于běijg舰上的人员和当地人的接触越來越多,所以林远规定:当需要携带现代物品时,必须用这个时代的物品把它包装起來,所以běijg舰订制了一批布包,不过这种包都是单肩背的,林远知道万凌一定是自己又在包上缝了一个带子,把它变成了双肩包,
万凌哼着歌走到林远跟前,把耳机从耳朵里取了出來,说道:“小林啊,你叫我來,是让我帮忙设计船吗。”
林远点点头,说道:“时间紧迫,我也來不及给您写设计技术任务书了,我就把我的要求给您简单说一下吧。”设计技术任务书是由船舶使用部门提出的,是船舶设计的,上面规定了船舶的航区,船舶的用途等等内容,设计部门依照这份任务书完成船体的设计,
林远接着说:“我原本是想建立一支内河舰队,向三岔口和三姓发起攻击,可是现在看到吉林机器局的情况,我就想先造出一两艘小船,以偷袭的法子,先把三岔口打下來再说,所以我希望船能尽量大一些,装上尽可能多士兵,再把格林快炮装上去,加强火力。”
万凌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林远,惊讶道:“这是不可能的。”
林远心想:“这个要求很简单啊,怎么会不可能呢。”林远连忙发问,
万凌说道:“设计船的第一步是计算重量,以此确定排水量,有了这个才能选择下面的设计参数,重量里面人员的重量是重要组成部分,我得知道船要装多少人才能知道重量,你给我提一个装载尽可能多的士兵,这让我怎么办。”林远歉然一笑,说道:“那就装载五十个士兵,两门格林快炮吧,但是要有东西能把他们藏起來,我们的情况只能用偷袭了。”
万凌点点头,笑道:“你的这个要求很简单,想要实现并不复杂,不过,设计之前,我得先做一件事。”林远问道:“您要做什么。”
万凌说道:“你给我找一个工匠來,要最熟悉船舶的。”
等到了船厂,林远找來一个工匠,便是白天和他答话的那个,万凌看着这个年轻的工匠,笑道:“请坐。”
任何人在万凌这个慈祥和蔼的老头面前都不会感到一丝一毫的压迫感,这个工匠也不例外,万凌低下了头,拿出纸笔,开始在上面画着什么,一边画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工匠答道:“我叫张大河。”
万凌又问道:“为什么学造船啊。”张大河说道:“我爹和造船的师父认识,就让我來跟着他学,说是学了造船,就会做木匠活了,有门手艺,到哪都饿不死。”
万凌就这样一句一句地聊着家常,就好像是在挑女婿一样,林远在一边心想:“您老别聊这些了,赶快和他说造船的事情啊。”
就在这时,万凌拿起了那张纸,摆在张大河面前,笑道:“认识这是什么吗。”林远也凑过去看,可是屋子里用的是油灯,万凌的手恰好在纸上投下了一大片y影,林远根本看不清上面画的是什么,
张大河看了半晌,说道:“我认识,那是光杆船。”林远心想:“光杆船是什么。”
万凌点点头,在纸上写上了什么,然后指着其中的一个地方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张大河坚定地回答:“龙骨。”
万凌把笔尖往边上一指,问道:“那这个呢。”张大河答道:“也是龙骨。”
万凌问道:“确定吗。”林远心中大声地说:“不确定啊,您老这是在干什么呢。”
张大河犹豫起來,说道:“师父就是这么教我们的,不对吗。”
万凌点点头,笑道:“对,就叫这个。”就这样,万凌问了半个小时,然后问道:“你们用什么种类的木料造船。”
张大河说:“都是松木,树龄五十年开外。”
万凌说道:“好了,你回去休息吧。”
张大河一走,林远就问:“您老刚才是在做什么呢。”
万凌把手中的纸放在林远面前,林远一见,便明白为什么他称它为‘光杆船’了,‘光杆’就是只有一个的意思,万凌画的是一个船体结构示意图,是船体的骨架,至于甲板以上的建筑,发动机,推进器之类的,都是舾装的内容,在这幅图中并不涉及,
万凌说道:“我之所以这么问他,是因为我要确定他们这个时代里船体结构的名称,就像那个龙骨,就是贯穿船首尾的梁,在现代船舶设计当中,中间的叫中内龙骨,边上的叫旁内龙骨,他们这个时代都叫龙骨,最后我又问了一下他们用的材料,根据松木的强度和刚度可以确定船能做多长。”
1...7778798081...5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