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赵云松了口气,便指着城外茫茫魏军道:“韩信率二十万魏军攻城,正如仲达所说,乃是陶商意图牵制我们,若大将军率军去夺霸城,则易京必不可守,不救易京,则陶商的八万大军就能从容赶到霸城,绕过我易京防线,从后边对我们进行南北夹击,到时不光易京一样守不住,我们还将全军覆没,白白损失了四万多宝贵的兵马。”
“你到底想说什么?”关羽沉声道。
赵云深吸一口气,拱手正色道:“云的意思是,霸城失陷,注定了易京防线已无法再守下去,为今之计,我们当即刻弃了易京,全师向北撤退,想方设法迟滞魏军北进,待到陛下率主力会合之后,再做打算。”
弃易京!
赵云竟然要关羽弃了易京防线。
关羽赤脸再度变色。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誓杀关羽!
关羽虽然勃然变色,但这一次,他却没有恼火,也没有再冲着赵云发怒。
他已经冷静了下来,心头怒火熄灭,恢复了理智,自然也知道,形势到了这般地步,赵云所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关晓彤就急了,冲着赵云怒叫道:“赵云,你还说你不是魏国的奸细,天子叫咱们死守易京,你竟然妄想让父帅不战而退,你——”
“晓彤住口!休得对子龙无礼!”关羽厉喝一扬,打断了关凰的聒噪,没有再纵容他对赵云出言不逊。
关晓彤娇躯一震,吃惊的目光看向自己的父亲,满腔的委屈不满,却不敢再吱声。
关羽的目光转向了司马懿,沉声问道:“司马仲达,适才子龙劝本将离城北撤,你也听到了,你怎么看?”
“这个嘛……”
司马懿犹豫起来,琢磨着关羽内心之中,恐怕还没有放弃,并不想就这么灰溜溜的弃城而逃,但若是纵容关羽固执的话,到时魏军南北夹击,他自己也要身处险境。
思来想去,出于对自己的安全,以及所谓的大局,司马懿只得苦着脸道:“如果霸城没有失陷的话,我们自然是战到最后一人,也必须要为陛下死守易京防线,只是如子龙所说,形势到了这般地步,我们再做任何努力都已无济于事,与其如此,倒不如为陛下保住这三四万兵马,所以懿觉的,子龙将军所说,确实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
“司马仲达,怎么连你也——”关晓彤又忍不住要发火,却被关羽一抬手,再次打住。
关羽脸色阴沉如铁,望着城外滚滚如潮的魏军,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神色,有理智也有不甘。
“陛下花了多少人力物力,精心修筑的这道易京防线,到了我手中才守了不到七天就要失守,我关羽的颜面扫地不说,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陛下啊……”
从莫县到易水,从易水到易京,他关羽一次次的发出自信的豪言,自负可以阻挡陶商的北侵。
而最终,他却一次次的被陶商打脸,一败再败,败到了连易京防线都要守不住的地步。
他也确实没有脸去见刘备了。
犹豫再三之后,关羽咬了咬牙,默默道:“再等等吧,说不定还有挽回局势的机会。”
“大将军!”赵云立时就急了。
“不必再说了!”关羽一抬手,打断了赵云的劝说,决然道:“本将心意已决,你不用再说了,先战退眼前的魏军再说吧。”
关羽决然如此,赵云心知再劝无用,只得暗叹了一声,目光看向了司马懿,希望他能说一句话。
司马懿更清楚关羽的脾气,也只能眼神无奈的摇了摇头。
城外,魏军已铺天盖地,如潮水般辗至。
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再度开始。
……
易京防线东端,霸城。
当关羽犹豫不决,还抱着残存的希望,在易京城一线跟韩信进行激烈的攻防战时,陶商却在亲率着八万大军,马不停蹄的向着霸城赶去。
午后时分,陶商率领着八万大军,进抵霸城。
此时关胜已经打扫完了战场,大魏的战旗遍树于霸城,七千将士正在加固北门一线的城防,以防着关羽率军来夺。
看到天子亲率八万大军赶到,魏军将士们尽皆松了口气,站在城头上放声大叫,欣喜的迎接着陶商入城。
“臣关胜拜见陛下。”城门外,关胜早早已等候在那里,滚鞍下马,拜倒在陶商马前。
此时的关胜已经改换了装束,摘去了绿帽子和一身的绿袍,换上了黑袍黑帽,虽然跟关羽一样,都透着一股孤傲的气势,却显的更加的稳重,没有关羽那一身绿油油的装束显的那么浮夸。
“云威快快请起。”陶商也翻身下马,几步上前将关胜扶了起来。
看到关胜那张赤脸的瞬间,陶商还是下意识的神经一绷,本能的产生了警觉,就仿佛站在面前的是关羽,恍惚间让他感觉到了威胁。
不过,那警觉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他立时就提醒自己,眼前之人不是关羽,而是他亲手召唤出来的梁山大将关胜。
“像啊,真是太像是了,简直是关羽的克隆体,我就算是关羽的亲爹,只怕也分不出他们谁是谁……”陶商心中暗自唏嘘。
这时,关胜却已一拱手,淡淡笑道:“臣不负陛下所托,已为陛下袭取了霸城,现在正式向陛下复命。”
陶商哈哈大笑,拍着关胜的肩赞道:“好好好,云威啊,关羽自恃坚不可摧的易京防线,就这样被你轻轻松松击破,你真是为朕立下了奇功啊,朕灭汉第一功臣,非你莫属。”
“陛下言重了,臣愧不敢当,臣也只是因为跟关羽长的像而已,才能侥幸为陛下夺下霸城,否则凭臣的能力,绝不可能成就此功。”关胜倒是比关羽要自谦了许多。
自傲却不自大,关胜的性格,果然比关羽更要讨喜,越发的让陶商欣赏。
看着那张熟悉的脸,陶商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戴宗跟他所说,有关于关胜和关羽是双胞胎兄弟之事,顿时钩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要听他说说,系统是怎么给他安排跟关羽之间的羁绊的。
当下陶商便一笑,好奇的问道:“朕听戴宗跟朕说,云威你自称跟关羽竟是兄弟,可有此事?”
关胜似乎早料到陶商会问,便也不觉意外,坦然道:“没错,臣跟关羽确实为亲兄弟,臣本也打算在攻下霸城之后就向陛下如实禀明,臣之所以之前没向陛下禀明,只是因怕陛下知道臣跟关羽的关系之后,会对臣有所不信任,不让臣领军来攻霸城,还请陛下恕罪。”
戴宗说的没错,关胜果然跟关羽是亲兄弟。
他以为陶商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会不放心让他领军,他却浑然不知道,他自己都是陶商召唤出来的,陶商在派他出战之前,就已知道他是绝对效忠于陶商。
莫说关胜只是关羽的亲兄弟,就算他是关羽的亲爹,陶商也对他是一百个放心。
当下陶商故作惊讶,却双感叹道:“真没想到,关羽还有你这么一个双胞胎兄弟,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帮朕跟关羽作对,还能对关平下杀手,那小子不是你的亲侄儿吗?”
“因为,臣跟关羽有不共戴天之仇!”关胜一字一句回答,每一个字中,都仿佛饱含着深深的仇恨。
陶商微微一动,好奇心更烈,便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关胜深吸一口气,双眼微眯起,思绪回往了遥远的过去,便将自己跟关羽的恩怨,详详细细的和盘托出。
原来当年黄巾之乱前,关家两兄弟并没什么名气,只不过是乡中的一户小富户而已,家境也勉强还算可以,所以关家两兄弟才有稍读史书的资本。
关家两兄弟虽皆武艺超群,一身的傲骨,但两人的志向却大不相同。
关胜性情较为沉稳淡泊,只想凭着自己的武艺,保得妻儿老母一辈子平平淡淡,安渡一生。
所以关胜虽然是弟弟,但一早就娶妻生子,早早的安定下来,下顾妻儿,上奉老母。
关羽却心高傲,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做匡扶正义的英雄。
他的这份狂傲,渐渐变成了空目一切,瞧不起弟弟关胜,也瞧不起乡邻,仗着自己的武道强悍,时常惹事生非,令左右乡邻都避之而不及。
没过多久,关羽的目中无人,好勇斗狠,终于为关家带来了大祸。
那年秋天,关胜出外办事之时,关羽因与人产生口角,认为对方羞辱了他的师父,便一怒之下将对方杀死。
谁料关羽所杀这人,乃是太守的侄儿,没过几天郡城就派了五百郡兵,前来捉拿关羽。
当时的关羽武道尚未经过历练,不过是一流水准,以一己之力当然敌不过五百人马,闻讯之后当晚就落荒而逃。
关羽逃就逃吧,关键是他只顾自己逃命,竟然弃下自己的老母,还有弟弟关胜的妻儿于不顾,自己独自逃走。
那太守捉拿不到关羽,自然是气恼万分,迁怒于关胜的老母和妻儿,纵容部下残忍的杀害了关胜妻儿,就连其老母也被打了个半死,是关胜及时赶回,拼死救下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悲愤之下的关胜,想方设法潜入了太守府,杀了当时的太守替死去妻儿报仇。
他更愤怒于关羽的自私,还想去追杀关羽,却被其母苦苦劝住,方才暂时隐忍下来。
其后的数十年间,天下风云变幻,先有黄巾之乱,后有董卓之乱,大汉朝在诸侯混战中分崩离析,接着又有陶商横空出世,扫灭群雄,建立大魏。
这数十年间,关胜却只能隐居山林,照料自己的老母,出于孝心,只能把对关羽的恨藏在心底。
直到去岁时,其母病逝,关胜才决定出世,加入了魏军,想要找关羽报仇雪恨,却又意外的认识了岳飞,又被岳飞推荐给了陶商,才有机会登上这历史的舞台,一战扬名天下。
讲述完了自己跟关羽的恩仇,关胜眼中已是复仇之火熊熊狂燃,咬牙恨恨道:“当年关羽独自逃跑,使臣妻儿被害,臣早已跟关羽恩断义绝,臣更发下重誓,不但要杀关羽,还要灭他满门,让他也尝一尝妻儿被杀的痛苦,这就是臣跟关羽作对的原因,也是臣为什么要杀关平的原因。”
听过关胜的这一番解释,陶商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
他一方面在感慨,系统给关胜植入的这份身份经历,竟是如此的细腻逼真,竟然可以追溯到了黄巾之乱前,实在是不可思议。
而还令陶商感慨的则是,系统对关羽的性格,把握的倒也真是精准。
为了所谓的大义,为了保全自己的有用之身来干一番大事,关羽在生死时刻,果断的抛下弟弟的妻儿,这种事陶商相信他绝对做的出来。
因为刘备不就一次次的抛弃过自己的妻儿么。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关羽既然能跟刘备结为兄弟,就说明二人是臭味相投,性格有同似之处。
刘备连自己的妻儿都能抛弃,关羽把自己弟弟的妻儿抛弃,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深吸过一口气,陶商平伏下了心境,一拍关胜的肩膀,郑重道:“云威你放心吧,朕在这里向你承诺,终有一天朕会帮你向关羽讨还公道,而且朕相信,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多谢陛下。”关胜感动不已,忙又拜伏于地。
陶商翻身上马,眼中已燃起猎猎杀机,青龙刀向着西北方向一指,傲然喝道:“朕料关羽很快就会弃却易京北逃,传朕旨意,全军立刻出发,随朕去截杀关羽!”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截 杀
易京城。
天雷炮的轰击声终于消沉下去,那震破天地的喊杀之声,也渐渐沉寂,魏军终于如落潮的潮水般,徐徐退去,结束了这一场猛烈的攻城战。
城头上,关羽终了一口气,万千汉军士卒也都长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又渡过了一劫。
关羽站在城头,手捋着美髯,远望着徐徐退去的魏军,嘴角钩起了一抹傲然。
就在此时,一名斥侯飞奔而至,惊慌叫道:“禀大将军,东面传来消息,陶贼已率八万大军进入霸城了。”
关羽心头一震,身形晃了一晃,眼中那一丝傲意,顷刻间瓦解一空。
他再次陷入了沉重。
赵云剑眉已深深凝起,急道:“陶商进抵霸城,下一步必会直扑我易京而来,到时候被魏军南北夹击,形势就将对我们万分不利了,大将军,速速下令全军弃城北退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关羽眉头深凝,拳头暗握,眼神分明已是动摇,却因为不甘,依旧是犹豫不决。
赵云忙是向司马懿瞪了一眼,示意他说话。
司马懿眼珠子转了一转,忙是拱手道:“大将军今逼退了韩信的大举攻城,已经算是一场小胜,狠狠挫了一回魏军的士卒,得胜之后主动撤退,也不算是有损大将军威名啊。”
司马懿的目光,明显比赵云要锐利许多,一眼看穿了关羽的心思,知道这位孤傲的大汉大将军,真正令其犹豫不决的,说到底还是一个面子问题。
听得司马懿这一席话,关羽紧凝的眉头陡然间松开,脸上流露出一种释然的表情,就仿佛就等着他铺的台阶下台。
当下关羽大手一挥,傲然道:“司马仲达言之有理,本将已狠挫了魏贼,扬了我军军威,没有必要再在这里跟陶贼耗下去,传令全军,即刻弃了易京城,向涿郡撤退。”
关羽终于是松了口,赵云司马懿长松了一口气,忙是将号令传下。
吕布虽勇,但在这种事关决策的问题上,向来是冷眼旁观,自也没有什么想法,跟着撤退而已。
倒是那关晓彤,既不能去为兄长报仇雪恨,又不能坚守易京,心中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却也没有办法,不敢违逆自己父帅的军令。
于是,据守于易京主城一线的三万多汉军,在入夜之前悉数撤下了城头,借着夜色的掩护,匆匆向北撤去。
关羽撤退的同时,也派人飞马向驻守西端的文丑发去号令,命其即刻弃了范阳城,率七千兵马撤往涿郡会合。
令汉国上下引以为傲,号称为天下第一防线的易京防线,就此成了一道形同虚设的防线。
关羽只能再次品尝落荒而逃的滋味,带着他人心惶惶的士卒,踏上了北逃的道路。
他以为,陶商夺取了霸城之后,会带着八万大军,沿着防线易京主城而来,与南面的韩信二十万大军,南北夹击。
而他果断的弃城北撤,等于是把一座空城丢给了陶商,让陶商扑个空。
他还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可能用这样的手段,来羞辱一把陶商。
可惜,他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当关羽的大军在一路狂奔之时,陶商率领的八万大军,同样在一路狂奔,目标却不是易京城,而是易京城以北的督亢亭。
督亢亭乃是易京城通往涿郡治所涿郡的必经之路!
陶商已料定,关羽就算再好面子也绝计不敢再死守易京,最后时刻定会发扬他从刘备那里学来的遁逃之术,弃却易京逃往涿县。
故陶商在攻下了霸城之后,便从斜刺里方向,朝着督亢亭截击而去。
……
次日,天光放晓,旭日东升。
那八万大魏步骑将士们,狂奔了一天一夜,终于赶到了督亢亭东南方向。
陶商勒住战马,借着朝霞之光举目远望,隐隐约约已看到了数里之外,那一座不起眼的小城。
看城头的旗帜,似乎并没有大军进驻的样子,要么是关羽的大军还没有赶到,要么就是关羽的大军已经过去。
“朕已经够快的了,应该没晚吧……”陶商口中喃喃道。
就在此时,西面方向,一道身影如炮弹一般呼啸而已,瞬间定格在了陶商马前。
是戴宗侦察归来。
“怎么样,关羽的大军在哪里,我们没有晚了吧?”陶商迫不及待的问道。
戴宗兴奋的拱手道:“回禀陛下,我们赶的刚好,半个时辰也不差,关羽的大军也刚刚到,就在西边。”
戴宗抬手转身,向着西面方向指去。
陶商心头也兴奋起来,鹰目顺着戴宗所指望去,果然看到西面那条直通南北的大道上,尘雾冲天而起,绵延数里不绝,尘雾中隐隐约约似乎可以看到旗帜若隐若现。
那不是关羽的人马,还能是什么!
时机正好。
陶商一声大笑,鹰目中杀机狂燃而起,回望左右跟随的诸将,豪然道:“看来我们赶的正好,关羽和他的残兵败将就在眼前,尔等可做好了痛痛快快大杀一场的准备没有。”
罗士信镔铁枪一扬,憨憨道:“俺爹说了,叫俺全听陛下的,陛下肯定有赏,陛下叫俺杀谁,俺就杀谁!”
“今日一战,不用陛下说,飞自然是要杀个痛快!”岳飞也慨然回应,说着还从腰间的挂囊中,取出了一颗蛇胆,张口就吞了下去。
他体质特殊的,必须要借助着蛇胆的药性,方才能潜发身体的潜能,激发出神将天赋。
陶商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关胜身上。
那个心怀深仇大恨的猛将,手中战刀已紧紧握起,丹凤眼中燃烧着决然的怒火,口中厉声道:“臣日夜盼着能手刃关羽,为死去的妻儿复仇,今日一战,若是给臣撞见了关羽,臣绝不会手软!”
众将热血沸腾,杀戮之火已在胸中熊熊燃烧,哪管行路疲惫,只想痛痛快快的大杀一场。
陶商一声狂笑,手中青龙刀向着敌军方向一指,狂烈喝道:“大魏的勇士们,随朕截杀敌寇,杀他们个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杀——”
“杀——”
八万将士齐声咆哮,怒吼之声撕裂苍穹,震碎大地。
呜呜呜——
肃杀的号角声,如死神的索命之音,响起在天地之间。
陶商一夹马腹,金色的巍然身影,在晨光的照耀下,如一道金色的火焰,呼啸射出。
身后,岳飞,罗士信,关胜诸员大将,各挟着熊熊战意,追随而出。
八万魏军步骑将士,轰然加速,挟着天崩地裂之势,如漫过堤坝的滚滚洪流,铺天盖地的向着汉军辗去。
截杀开始。
大道之上,关羽和他的四万兵马,还在脚步匆匆,一路狂奔,浑然不觉死神已在逼近。
此间已远离易京防线有百里之遥,早已进入了涿郡地界,前方过了督亢亭后,距离治所涿县就不到百里。
身后方向,并没有魏军的追兵在接的,估摸着魏军虽然攻下了易京城,至少还得休整个三五日,方才会继续追击。
此时的关羽已经感觉不到来自于身后的威胁,奔行之中,他一直都在琢磨着,该怎么向刘备解释,自己再一次让他失望,连坚不可摧的易京城都能够失守。
“该死,关胜啊关胜,没想到你为了向我寻仇,竟然不惜投靠了陶商那个奸贼,还亲手杀了自己的侄儿,你这个不忠不义的禽兽,真是丢尽了我关氏一族的脸……”
关羽暗暗咬牙,心中把关胜骂了一万遍,浑然无视自己当年抛弃关胜妻儿和自家老母的所作所为,仿佛那些可耻的过往,从未曾发生过一般。
“大将军不必太过担忧,我已收到了消息,陛下收复蓟京,平定安贼之乱就在这几日间,不日便会率大军南下前来会合。陶贼就算是突破了易京防线,但在幽燕平原上,我们的优势骑兵才是制胜的力量,我相信我们最后一定能够反败为胜。”
旁边的司马懿倒是看出了关羽心思,便拨马凑过近前来,向关羽分析安慰。
司马懿一席话,稍稍平伏了关羽心境,他的嘴角重新钩起一抹冷傲,不屑哼道:“本将岂不知我大汉铁骑所向无敌,若非是尔等当初坚持要守易京,本将早想把陶贼引入我幽州平原,到时候以我大汉铁骑的优势,灭了陶贼三十万大军,还不是轻轻松松。”
关羽一番狂傲之言,俨然忘了当初是谁力主“御敌于国门之外”,竟把当初的战略失误,一股脑的全都推在了司马懿这些人的身上。
司马懿心中愕然,却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暗自摇头苦笑而已。
说话间,前方已看到了督亢城的轮廓,关羽最后一根紧绷的神经也彻底放松,高声喝道:“传令全军,今日先在督亢城休整一日,明天再——”
一个再字尚未出口,突然间被从东面传来的肃杀号角声打断。
关羽身形一震,下意识的向着东面望去,只看一眼,那张原本已恢复了傲然的赤脸,瞬间凝固石化。
视野中,只见数不清的魏军步骑,挟着天崩地势之势,卷起漫空的狂尘,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东面,铺天盖地的向着这边漫卷而来。
狂尘之中,那一面象征帝王的“魏”字皇旗,耀眼如烈日一般。
陶商!
他竟然没有去攻易京,而是率八万大军,直接杀奔督亢城,前来截杀!
“陶贼竟……竟然……”关羽惊到声音沙哑颤抖,嘴巴张到老大,连下巴都已快跌落。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大战双胞胎!
魏军截击!
关羽愕然变色,司马懿愕然变色,赵云愕然变色,关家姐妹愕然变色。
四万原本就士气低落,惶惶不安的汉军士卒,转眼间陷入了惊慌失措,恐慌惊惧的境地。
他们万没有想到,大魏之皇竟然算准了他们会逃往此处,竟然如此精准的率军前来截杀。
直到这一刻,关羽才恍然省悟,原来陶商的胃口竟然大到了这等地步,根本不屑于只攻陷一道易京防线,而是要连他残存的四万大军,也一口气吃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