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念及于此,陶商看着鲁智深剩不下几口气了,便果断的向武松问道:“武松,朕现在问你,如果牺牲你自己的生命,就能救活你的师父,你愿不愿意?”
鲁智深和武松二人虽是召唤出来的武将,却也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血肉之躯,陶商待他们以诚,自然不会把他们当作没有思想的武器,不经他们自愿就强行将他们合体。
听得陶商所问,武松先是一怔,即刻道:“只要能救活师父,臣的一条命又算得了什么。”
武松甘愿献出自己的性命,再看看鲁智深,只差一口气,话已说不出来,也没机会问他愿不愿意了。
“既然如此,那朕只好替鲁智深你做主了。”
陶商鹰目一凝,即刻决然的命令道:“就这么定了,一百仁爱点拿去,即刻把武松和鲁智深合体,给朕生成一名新的武将。”
“嘀……合体开始,十……九……八”
倒数开始,原本清醒的武松,灵魂仿佛瞬间被抽走一般,无声无息的就伏倒在了鲁智深身边。
“三……二……一,合体完毕。”
系统精灵话音方落,原本双目已毕,一只脚已迈进了鬼门关的鲁智深,突然间睁开眼睛,腾的坐了起来。
(鲁智深师徒合体,会生成谁呢?兄弟们晚上去公众号留言吧,留完言后,记得动用神力一指,帮燕子点下公众号里的广告哈)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一代宗师
众将吓了一大跳。
就在前一秒钟的时候,鲁智深还瘫在榻上,奄奄一息,看起来只剩下了半口气。
后一秒钟,他却冷不丁的这么坐了起来,还看起来红光满面,没有半点行将就木的征兆。
这等不可思议的情形,如何能不叫众将惊愕。
“成功了!”陶商却眼眸一亮,迸射出一丝惊喜。
这时,鲁智深则从榻上从容起身,向着陶商双手合什,淡淡道:”贫僧见过陛下。”
他不但坐起来,竟然还下了床,竟然还能从容的向陶商行礼。
那气势,竟似身上完全没有伤,而且还是头一次跟陶商见面一样。
“大师,快让我把把脉!”扁鹊从惊骇中清醒过来,二话不说就扑了上去,不经过鲁智深的允许,就抓起他的手把脉。
把了片刻脉,扁鹊是表情越来越惊异,口中喃喃惊道:“这怎么可能,他的内伤竟然完全好了,这怎么可能啊。”
“扁鹊,大师的伤势已经好了吗?”陶商明知故问道。
扁鹊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向陶商一拱手,感慨道:“回陛下,鲁大师的伤势确实是莫名其妙的痊愈了,这简直是臣行医数十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啊,真是太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啦!”
“那武松呢,你再瞧瞧他吧。”陶商目光瞟向伏在榻上,已然没了知觉的武松。
众人的目光这才落在了武松身上,发现不知不觉中,武松就没了声音,大家伙还以为他是太过伤感,哭晕了过去。
“武将军,武将军!”扁鹊试着喊了他几声,见没有动静,便颤巍巍的伸出一指,向着他的鼻下试去。
这一试不要紧,把遍鹊吓的身形陡然一震,脸上顿现惊色,急是抓起了武松瘫软的手腕把脉。
几秒钟后,扁鹊骇然惊变,急向陶商道:“禀陛下,武将军他……他已经去了!”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无不骇然,个个都惊到懵了头,便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明明将死的鲁智深,莫名其妙的活了过来,明明屁事没有的武松,却在悄无声息之中,就这么圆寂了。
这也太诡异,太不可思议了吧。
陶商却知道,这是武松的灵魂,已经跟鲁智深的灵魂进行合体,生成了新的一个灵魂。
武松并非是去了,而是获得了新生。
“原来是这样!”陶商却突然间恍然省悟似的,大叫了一声。
众人惊奇的目光,皆看向了陶商,想瞧着他们的天子,能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陶商便感叹道:“适才武松说了,他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救他的师父,莫非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才降下了这等奇迹,以武松的性命,换回了鲁大师的性命!”
众将又是一片哗然,无不觉的天子的这个解释,太过离谱,但很快,他们又不得不接受了个解释。
毕竟,大魏国有上苍护佑,这些年来奇事层出不穷,光是田单显灵,帮着大魏震塌敌城这种事,就发生了许多桩。
这样理解的话,上天再次显灵,让武松用自己的性命,换回了鲁智深的性命,也未偿没有可能。
这时,当事人鲁智深,却淡淡道:“阿弥陀佛,此刻的贫僧,已非之前的贫僧,贫僧经历了生死,已获得新生,鲁智深已经不存在,贫僧法号达摩。”
达摩!
陶商的眼睛立时就亮了,他还正好奇,鲁智深和武松这师徒两人合体,会生成什么样的一个新武将,没想到,他们竟然合体成了大名鼎鼎的达摩。
这可是个极其牛逼的人物啊!
传说中,达摩驾一叶扁舟,乘分破浪,飘洋过海,历经三年艰险曲折,抵达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梁。
当时梁武帝虽然信佛,却与达摩话不投机,达摩遂以一苇横渡长江,抵达了中原。
达摩过江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终于有一日抵达了嵩山。
达摩看到嵩山群山环抱,山色秀丽,便视为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便就地开设道场,建立了少林寺,首传禅宗。
从此以后,达摩便成了佛门禅宗的始祖,少林寺开山之祖。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正是说的他。
“达摩乃少林开山之祖,禅宗祖师,鲁智深和武松二人,又都佛门中人,两个佛门弟子,生成了一代佛门祖师,系统的这个设置,倒也是合情合理……”
陶商心中暗忖,便向达摩微微点头致意,笑道:“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达摩祖师,竟能站在朕的面前,我大魏有这样的高僧镇压邪魔,看来是天注定大魏要兴盛。”
达摩毕竟是后世之人,陶商知道他的来历和厉害,左右那些臣子们,却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看着天子跟他的对话,一个个皆是茫然错愕。
“不知达摩大师今后有何打算,是如你的前身鲁大师那般,继续辅佐朕扫平北狄吗?”陶商便又问道。
“阿弥陀佛。”达摩口颂佛号,淡淡道:“贫僧打算先去云游一番,向更多人宣扬佛法,当陛下有难之时,贫僧自会赶来相助,还望陛下恩准。”
陶商微微点头,欣然一拂手,笑道:“既然如此,那朕也就不挽留大师了,大师请自便吧,只是不知何时我们会再会。”
“阿弥陀佛,有缘自会再见,陛下保重,贫僧告辞。”达摩合什一礼后,昂首而去。
大帐之中,众人直到达摩离去了许久,方才回味过来,一个个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今日,他们亲眼目睹濒死的鲁智深起死回身,完好无恙的武松,无声无息的离世而去,而活过来的鲁智深,又神奇的变成了闻所未闻的“达摩”,一系列的诡异惊奇之事,令他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半晌后,扁鹊方才的回过神来,颤声道:”那鲁大……不,应该是达摩大师,就这样走了?那武将军的遗体,该如何处置?”
“传旨,把武将军的遗体,运回燕京安葬吧,再向潘妃报丧,叫她别太难过。”
陶商语气平静的下令,却看不到半点伤感的情绪,因为只有他知道,武松并没有死,而是以“达摩”的身份,继续活下去。
旨意传下,陶商便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达摩说过,只要自己有难之时,他一定不会视而不见,会赶来相助,那就只能等到那个时候再相见了。
……
几天后,清晨时分。
鸣锣集结之声,响起在了魏营上空,将沉睡中的魏军将士叫醒。
数十万将士迅速起身,在饱食过一餐之后,在众将的率领下,开出营门,开始浩浩荡荡的向着晋阳城东门一线集结。
尽管马超等诸员大将,伤势未愈,还无法亲自领兵上阵,就连李存孝的实力也只恢复了六成左右,但陶商还是决定速战速决,夺回晋阳城。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把战争拖延到耶律阿保机率辽军主力进去并州,倘若那个时候,晋阳重镇掌握在辽军手中,形势就将对己军极为不利。
至于如此攻破晋阳,那也很简单,没了李存孝,他还有霸王项羽!
天光大亮时分,三十余万魏军将士,逼城列阵,铺天盖地,军势滔天。
陶商横刀立马,志在必得的目光,冷冷注视着晋阳城头。
列阵已毕,身边的项羽,便迫不及待的请战道:“陛下,请准许臣出击,轰破晋阳城门,好让我几十万将士,冲进城中,把辽狗杀个片甲不留!”
陶商微微点头,正要允了项羽的请战时,鹰目却陡然一凝,身形微微一震。
视野中,城头上,他看到了樊哙的身影。
五花大绑的樊哙,被辽人押解上了城头,高高架起在了城垛上,城外数十万大军,尽皆清晰可见。
李建成和李世民,这是要拿樊哙来做挡箭牌!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我樊哙绝不做累赘!
“二弟,为兄不得不说,还是你比较老谋深算啊,三番几次的阻止我杀姓樊的,原来是为了留着今日之用!”
城头上,李建成笑眯眯的瞟了李世民,那言辞,那语气,听不出是在夸奖还是在讽刺。
“大哥过奖了,比起智谋,为弟差大哥可是差远了。”李世民却是谦逊的紧,却又叹道:“用敌将做挡箭牌这种事,说实话是有些不太光彩,若非是为了父王的大业为重,为弟也决计是不会出此下策的。”
他这厢自讽的话刚出口,身后房玄龄便开解道:“二公子大可不必心中有愧,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那陶贼本就是残暴之徒,行事向来不择手段,我们这一计,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已。”
李建成也冷哼道:“房先生言之有理,大丈夫行事,岂能有那妇人之仁,世民你是领兵之人,哪来那么多无用的慈悲心肠。
李建成一番话,正中李世民下怀,他便叹道:“大哥教训的是,其实为弟也是跟大哥学习,行事要不择手段,才会想出此计。”
李建成先前被恭维,脸上还洋溢出了得意之色,等到听到“不择手段”四个字时,才感觉到味道不对劲,李世民这是明着恭维自己,拐着弯的骂自己不择手段呢。
李建成脸一沉,脸上掠过几分恼火色,想要发作,却又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李世民的目光,却已转向了城外,望着那一面耀眼的“魏”字皇旗,望着那一袭金色如神的身影,嘴角钩起一抹冷笑,口中讽刺的口吻,喃喃道:“陶商,一个是并州重镇,一个是跟随你起家的功臣,我倒要看看,你怎么选择。”
百步之外。
魏军上下已被怒火笼罩,三军将士无不对辽军的行径恨怒如狂,大骂声震天动地。
要知道,樊哙的武道,统兵之能,虽然算不上有多出众,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乃大魏第一功臣,再加上樊哙为人向来豁达,更是深得将士们的喜爱,在三军将士心中极有地位。
如今,他却被辽人当做了挡箭牌,就那么屈辱的挂在了城楼上,将士们瞧见了,如此能不心痛,如何能不揪心。
“陛下,李家两条小狗,竟然用樊大胃做挡箭牌,怎么办,臣还要不要轰门?”项羽没敢纵马而出,回头向陶商请示。
陶商剑眉已拧成了一股绳,鹰目之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紧握青龙刀的手,握到骨节咔咔作响。
他从未有今天这等愤怒。
他原以为,李世民也算是一代天骄,自己还期待着跟他来一场旷世对决,却没想到,李世民竟会使出这等不堪的手段。
“想用樊大胃做挡箭牌么,李世民,李建成,不知是你们当中哪个想出这样的手段,你们都在宣告自己的死刑!”
陶商心中怒火狂燃,恨不得即刻下令攻城,把晋阳城夷为平地,杀尽辽狗,把李家两兄弟五马分尸。
最后,他却忍住了。
此刻,他若是一怒之下发动进攻,在宣布李家兄弟死刑的同时,也就等于宣布了樊哙的死刑。
陶商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眼光确实是毒,自己生平头一次,被人拿捏住了软肋。
只有他的敌人,才会固执的认为,他是一个残暴无情的暴君,大魏的这些名将们却皆知,他们效忠的天子,却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遥想当年,樊哙为自己拼死拼活,多少次命悬一线,才帮助弱小的自己,在徐州站稳了脚,杀出了一片天地。
那些并肩杀场,同生共死的峥嵘岁月,陶商岂能忘却。
尽管樊哙是被召唤出来的,但他却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对于这个最早追随自己起家的功臣,陶商焉能没有情义。
就算身为帝王,为了天下可以不择手段,牺牲一切可以牺牲之人,哪怕是元功宿将,同生共死过的功臣。
别的帝王获许能做到,陶商却不行。
“樊哙,朕绝不会让你死,绝不会——”
陶商暗暗发过誓后,深吸过一口气,强行平伏下了愤怒的思绪,缓缓拨马而出,向着敌城走去。
“陛下!”项羽吃了一惊,刚想阻拦时,便即会意了陶商的意图,便默默的跟随着陶商上前。
在敌我两军,近四十万人的注视下,陶商昂首向前,直抵护城壕前。
城头上,李建成瞧见陶商竟然以身涉险,敢接近城墙这么近的距离,顿时欣喜若狂,兴奋的叫道:“陶贼好大的狗胆,竟然敢自己来送死,快,弓弩手给我万箭齐发,给我射死他!”
“不必浪费箭矢了,我们射不死他的。”李世民却冷冷的泼了一瓢冷水。
“为什么,他离我们这么近,怎么可能射不死他!?”李建成却还没有转过弯来,冲着李世民嚷嚷道。
李世民抬起手来,向着陶商旁边一指,“你没看到吗,他旁边还跟着一人,必是那项羽,此人乃是巅峰武圣,有他保护陶商,你觉的我们能伤得了他吗?”
李建成一愣,这才注意到了陶商身边还有一个项羽,一腔的兴奋转眼间被踩灭,顿时哑口无言。
“那……那我们就这么干看着他,什么也不做?”李建成一脸的不甘。
李世民却冷笑一声,“我们有樊哙这个挡箭牌在手,本来就什么也不需要做,我倒要看看,这陶商能玩出什么花招。”
护城壕前。
陶商横刀立马,抬起鹰目,向着城头扫过一眼,凌厉肃杀的目光,象刀子般刮过辽军士卒的神经,令他们无不暗暗打了个冷战,本能的就产生了一丝惧意。
大魏之皇,霸绝天下,威势无双,什么也不需要做,什么话也不需要说,只轻描淡写的一个眼神,就令辽军上下,为之胆寒。
“好强的杀气……”
就连李世民知己,精神也为之一紧,暗暗吸气,强行压制住了陶商那强大的精神压迫力。
陶商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城垛上,被五花大绑的樊哙,轻吸一口气,高声问道:“樊大胃,你还好吗?”
看到陶商以身涉险,亲自前来城前看他,樊哙早就感动到了热泪盈眶,又觉的自己不争气,成了陶商的累赘,心中是一万个自责,一万个惭愧。
当下樊哙便沙哑的叫道:“陛下,老樊我没事,这俩姓李的小兔崽子卑鄙无耻,想要用我老樊做他们的挡箭牌,你不用管我,尽管攻城便是,我老樊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我不怕!”
樊哙果然是血性的汉子,视死如归,没让陶商失望。
陶商心中欣慰,目光锁定了李家两兄弟,鹰目陡然间肃杀无比,厉声道:“李家两个小子听着,朕现在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只要你们放了樊哙,朕可以让你们顺利撤出晋阳,卷铺盖滚回辽国,否则大军破城,朕可以保证,你们和你们的五万士卒,朕必杀个一干二净,朕说到做到!”
这雷霆般的最后通牒,把城头的辽卒听的个个心头一寒,暗自颤栗。
李建成却顿时被激怒,指着陶商破口大骂道:“陶贼,你的大将在我们手中,你嚣张什么,你以为我们怕你吗,有胆你就攻城,城破之前,我定叫你先看到这姓樊的被我碎尸万段!”
“陶商,你也不用吓唬我们,我知道你是投鼠忌器,不然的话早就发动进攻,也不会专程跑到这里来跟我们说这些威胁的话,我李家个个都是豪杰儿郎,岂会被你三言两语吓到。”
李世民果然是心机深察,一眼看出了陶商的心思,又继续道:“你想要救这个樊哙也可以,只要你乖乖的率大军退出太行山,不用多久,只需要一个月,我保证把你的樊大将军,完好无损的送还给你。”
这个李世民,他想的倒是美。
陶商的大军一旦退走,哪怕只有一个月,李世民凭借着李元霸这台攻城利器,也足以把整个并州拿下。
到时候,诸处要害皆被辽军所在,陶商就算大军再攻,也绝难在轻松收复并州。
陶商目光阴沉,一时不语。
樊哙却急了,大叫道:“陛下,你千万别听这小兔崽子的啊,你可是大魏之皇,岂能因为老樊我一个人,就受他威胁,快攻城,你快下令攻城啊,到时候替我杀光这些狗东西,我樊哙死也值了。”
樊哙大叫着“向我开炮”,恨不得即刻死在陶商的箭下,也不愿受此羞辱,成为大魏的罪人。
陶商却又怎忍心,空有肚子的火,最终却只能强行压下。
深吸过一口气,陶商极力平伏下了情绪,拨马转身,向着本阵归去,口中沉声道:“传朕旨意,收兵回营,今日大军不攻城了。”
城头上,望着离去的陶商,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脸上,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一丝阴谋得逞的得意。
“陛下,别走啊,你快攻城啊,快啊——”
樊哙却是悲愤无比,大吼大叫着,泪都快急了出来,想要劝说陶商改变主意,却无济于事。
眼见陶商越走越远,眼见自己成了大魏的累赘已成定局,樊哙是又羞又恨,想死的心都有了。
陡然间,樊哙心中涌起如铁决然,悲愤大叫道:“陛下,老樊我无能,做了辽狗的俘虏,丢了你的脸,现在,我绝不能再做大魏的罪人,陛下,记得替我报仇啊!”
大叫声中,樊哙突然纵身一跃,从高高的城墙上跳了下去。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知羞耻
三十万魏军将士,看到这惊人一幕,无不是骇然变色,一片惊哗。
背对城墙的陶商,听到三军哗然的声音,猛然间感觉到一丝不妙,急是转头一望,正瞧见樊哙纵身一跃那一幕。
“樊哙,你干什么!”
陶商惊喝时已来不及,樊哙已从城垛子上跳了下去,脑袋朝下,急速的朝着坚硬的地面撞去。
他这才蓦然明白,樊哙这是为了不做累赘,不拖累他收复晋阳,伐灭辽国,竟然不惜自尽,也绝不被李家两兄弟当做挡箭牌。
那一瞬间,陶商心头剧烈一疼,真恨不得长上翅膀,瞬间飞过去把樊哙救下。
可惜,他没有翅膀。
中间隔着一道护城河,相距数十步远,这么长的距离,就算是戴宗在,只怕也无法及时赶过去接住樊哙。
此时的陶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樊哙坠落,看着没有真气护体的他,撞成粉身碎骨的样子。
“樊哙,朕发誓,必会替你报仇!”
无可奈何下,陶商只能心中暗暗发誓,准备目送樊哙离去。
生死一线。
突然间,陶商眼前红光一闪,就看到一道红色的闪电,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抢在樊哙脑袋撞地前的一瞬间射到了他身边,挟裹着他斜落于地,几起几纵,已落在了护城壕的这一边,站在了陶商的面前。
异变突生!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快到几十万魏军将士,还没有从樊哙将要摔死的悲愤中反应过来时,樊哙已安然无恙的稳稳落地。
“你这个家伙,还挺沉的,姐我差点没接住。”
一个抱怨的女子声音响起,当所有人还未看清楚时,樊哙已经被扔在了地上。
糊模的红影清晰起来,陶商这才看清,脸上骤然涌起惊喜之色,脱口叫了一声:“东方不败!”
没错,那个身着红衣,妖娆无比的美艳女子,正是东方不败。
陶商眼眸顿时就亮了。
他万没有想到,当日在燕京之中,昙花一现之后,从此就消失到无影无踪的东方不败,竟然会奇迹般的在这样一个生死时刻出现,还用奇迹般的速度,在关键时刻救下了樊哙的命。
这简直是意外的惊喜!
而东方不败的武道,虽是远不及项羽,但轻功速度却是天下无双,也只有她有这个能力,在一眨眼的功夫间,把坠落的樊哙救下。
“我……我死了吗?”跌倒在地的樊哙,摇摇晃晃的爬起来,根本还没有反应过来。
欣喜若狂的陶商,却已策马上前,大笑道:“樊大胃,你没死,你活的好好的,哈哈——”
“陛下?”樊哙瞧见陶商时,不由大吃一惊,“我不是死了么?怎么还能看见你?难不成你也死了不成?”
砰!
猜你喜欢